CN217977150U - 一种带注油装置的汽车减震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注油装置的汽车减震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77150U
CN217977150U CN202222023079.2U CN202222023079U CN217977150U CN 217977150 U CN217977150 U CN 217977150U CN 202222023079 U CN202222023079 U CN 202222023079U CN 217977150 U CN217977150 U CN 2179771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hole
shock absorber
inner cavity
automobile sh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2307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章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JINCHENG SHOCK ABSORB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JINCHENG SHOCK ABSORB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JINCHENG SHOCK ABSORB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JINCHENG SHOCK ABSORB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02307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771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771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771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汽车减震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带注油装置的汽车减震器,包括:一缸体,所述缸体具有一贯通的内腔,所述内腔中充有减震油,所述内腔的壁面上还具有至少一注油孔;以及一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一端设有一活塞总成,所述活塞总成与所述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杆具有所述活塞总成的一端被可移动地置于所述内腔中;以及一注油装置,所述注油装置包括一按压件,所述按压件被可移动地置于所述注油孔内,以便于用户将外部减震油注入所述内腔中或将所述内腔中的减震油排出外界,本实用新型能通过有效地利用其自身的结构配置实现结构简单、便于换油、使用寿命长的优势。

Description

一种带注油装置的汽车减震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减震器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带注油装置的汽车减震器。
背景技术
为改善汽车形式的平顺性和舒适性,在汽车的悬架系统上常设有汽车减震器以进行减震缓冲,而在一些对阻尼力要求更稳定、减震响应快的特定车型(如赛车、越野车)中,常使用单缸汽车减震器。
专利文件(CN201220475574.0)公开了一种单缸汽车减震器,包括工作缸和活塞,并在工作缸中注入减震油和高压气体,所述活塞将所述工作缸划分为两个腔室,所述减震油随着所述活塞的运动在两个腔室内流动。其不足在于:在所述单缸汽车减震器使用较长时间后,处于所述工作缸中的减震油的抗泡沫能力、粘度稳定性都存在一定幅度的下降,导致阻尼力减小或阻尼力不稳定,但由于单缸汽车减震器的腔室中除减震油以外,还注有高压气体,为保证减震油和高压气体不外泄,所述工作缸的两端均采取焊接等固定连接方式,在更换减震油时,必须对所述工作缸已固定连接的端部进行拆卸再进行注油,费时费力,且易造成工作缸的破损和高压气体的流失,导致更换成本增加。
因此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换油、使用寿命长的带注油装置的汽车减震器的需求是存在的。
发明内容
本申请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注油装置的汽车减震器,其中,所述带注油装置的汽车减震器包括一注油装置、一缸体、一活塞杆,所述注油装置包括一按压件、一支承板和一弹性件,所述缸体具有一内腔,所述内腔的壁面上具有至少一注油孔,所述活塞杆以可移动地形式置于所述内腔中,所述注油装置置于所述注油孔中,通过按压所述按压件,用户可将外部减震油注入所述内腔中,也可将内腔中的减震油通过所述注油孔倾倒至外部。
本申请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注油装置的汽车减震器,其中,所述注油孔靠近内腔的一端的孔径至另一端逐渐变小,所述注油孔被优选为锥形孔,以便于所述按压件在未运动时,所述按压件和所述注油孔之间无间隙,而当所述按压件向所述支承板方向动作时,所述按压件和所述注油孔之间存在间隙。
本申请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注油装置的汽车减震器,其中,所述缸体呈圆筒状,所述缸体的所述内腔的两端连通外部,所述缸体的两端分别设有一油封导向总成和一底盖,所述油封导向总成与所述缸体卡接,所述底盖与所述缸体固定连接,通过所述油封导向总成和所述缸体密封所述内腔的两端。
本申请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注油装置的汽车减震器,其中,所述带注油装置的汽车减震器还包括一活塞总成,所述活塞总成设于所述活塞杆上,所述活塞总成包括一活塞和至少一阀片组合,所述活塞具有至少一第一油孔和至少一第二油孔,所述阀片组合包括一第一阀片和一第二阀片,所述第一阀片和所述第二阀片分别位于所述活塞的两侧并同时与所述活塞抵靠,此时,每一所述第一阀片均遮挡同侧的所述第一油孔,每一所述第二阀片均遮挡同侧的所述第二油孔,同时,所述第一阀片不遮挡所述第二油孔,所述第二阀片不遮挡所述第一油孔,通过所述活塞总成实现活塞杆运动时,减震油流经所述第一油孔或流经所述第二油孔进入至相邻的腔室,因所述第一油孔和所述第二油孔的孔径固定且单位时间内的流量有限,减震油在通过所述第一油孔或通过所述第二油孔时与孔壁产生摩擦并产生较大的阻尼力。
本申请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注油装置的汽车减震器,其中,所述带注油装置的汽车减震器还包括一底阀,所述底阀置于所述内腔中,且所述底阀位于所述活塞和所述底盖之间,所述底阀与所述底盖之间的所述内腔充有氮气,所述氮气在受压后也会提供一定的阻尼力。
本申请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注油装置的汽车减震器,其中,所述带注油装置的汽车减震器结构简单、操作便捷,不涉及复杂的制造工艺和昂贵的材料,具有较高的经济性,易于推广和使用。
为了实现上述至少一发明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带注油装置的汽车减震器,其中所述带注油装置的汽车减震器,包括:
一缸体,所述缸体具有一贯通的内腔,所述内腔中充有减震油,所述内腔的壁面上还具有至少一注油孔;以及
一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一端设有一活塞总成,所述活塞总成与所述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杆具有所述活塞总成的一端被可移动地置于所述内腔中;以及
一注油装置,所述注油装置包括一按压件,所述按压件被可移动地置于所述注油孔内,以便于用户将外部减震油注入所述内腔中或将所述内腔中的减震油排出外界。
在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注油装置还包括一支承板和一弹性件,所述注油孔的两端分别设有所述支承板和所述按压件,且所述支承板位于所述注油孔靠近所述内腔的一端,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支承部和所述按压件之间,且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承部和所述按压件抵靠,所述支承板与所述缸体固定连接。
在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注油孔靠近内腔的一端的孔径至另一端逐渐变小。
在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承板具有至少一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内腔和所述注油孔。
在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按压件的侧壁具有一第一环形槽,所述注油装置还包括一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述第一环形槽套接,当所述按压件在所述注油孔内移动时,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述注油孔的孔壁贴合或分离。
在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承板靠近所述弹性件的一侧具有一环形凸起,所述按压件靠近所述弹性件的一侧具有一凸台,所述弹性件的一端置于所述环形凸起内,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凸台套接。
在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缸体的两端分别设有一油封导向总成和一底盖,且所述底盖位于所述缸体背离所述活塞杆的一端,所述油封导向总成和所述底盖均与所述缸体连接,所述油封导向总成具有一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缸体同轴设置,所述活塞杆置于所述内腔中的一端穿设所述第二通孔。
在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带注油装置的汽车减震器还包括一底阀,所述底阀置于所述内腔中并与所述缸体固定连接,且所述底阀位于所述活塞总成和所述底盖之间,所述底阀与所述底盖之间的所述内腔充有氮气。
在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活塞总成包括一活塞和至少一阀片组合,所述活塞具有至少一第一油孔和至少一第二油孔,所述阀片组合包括一第一阀片和一第二阀片,所述第一阀片和所述第二阀片分别位于所述活塞的两侧并同时与所述活塞抵靠,此时,每一所述第一阀片均遮挡同侧的所述第一油孔,每一所述第二阀片均遮挡同侧的所述第二油孔,且每一所述第一阀片均不遮挡所述第二油孔,每一所述第二阀片均不遮挡所述第一油孔。
在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活塞的侧壁具有一第二环形槽,所述活塞总成还包括一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与所述第二环形槽套接,同时,所述第二密封圈与所述内腔的内壁贴合。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注油孔和注油装置实现便捷更换缸体内腔中的减震油,通过油封导向总成和一底盖密封缸体内腔的两端,通过活塞杆和活塞总成实现活塞杆运动时减震油在不同腔室间流转并产生阻尼力,通过底阀将缸体的内腔划分为减震油腔室和氮气腔室,并在对应腔室中充有氮气,进一步提高汽车减震器的减震能力。
附图说明
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中,本申请的这些和/或其它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并更容易理解,其中:
图1图示了带注油装置的汽车减震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示了图1的C处的放大图。
图3图示了图1的D处的放大图。
图4图示了底阀的剖视图。
图5图示了活塞总成的剖视图。
图中:10缸体,20活塞杆,30注油装置,40活塞总成,50油封导向总成,60底盖,70底阀,101内腔,301按压件,302支承板,303弹性件,304第一密封圈,401第一油孔,402阀片组合,403第二密封圈,404第二通孔,501油封,502导向键,503第三密封圈,701第三阀片,702推杆,703基体,704第四密封圈,705塔型弹簧,801下弹簧座,802复位弹簧,1011注油孔,1012卡接槽,3011第一环形槽,3012凸台,3021第一通孔,3022环形凸起,4011第一油孔,4012第二油孔,4021第一阀片,4022第二阀片,5011回油孔,5021第三环形槽,7021抵靠部,7031阶梯孔,7032第四环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术语和词不限于字面的含义,而是仅由本发明人使用以使得能够清楚和一致地理解本申请。因此,对本领域技术人员很明显仅为了说明的目的而不是为了如所附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效物所定义的限制本申请的目的而提供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的以下描述。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虽然比如“第一”、“第二”等的序数将用于描述各种组件,但是在这里不限制那些组件。该术语仅用于区分一个组件与另一组件。例如,第一组件可以被称为第二组件,且同样地,第二组件也可以被称为第一组件,而不脱离实用新型构思的教导。在此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关联的列出的项目的任何和全部组合。
在这里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各种实施例的目的且不意在限制。如在此使用的,单数形式意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示例外。另外将理解术语“包括”和/或“具有”当在该说明书中使用时指定所述的特征、数目、步骤、操作、组件、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而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数目、步骤、操作、组件、元件或其组的存在或者附加。
申请概述
在所述单缸汽车减震器使用较长时间后,处于所述工作缸中的减震油的抗泡沫能力、粘度稳定性都存在一定幅度的下降,导致阻尼力减小或阻尼力不稳定,但由于单缸汽车减震器的腔室中除减震油以外,还注有高压气体,为保证减震油和高压气体不外泄,所述工作缸的两端均采取焊接等固定连接方式,在更换减震油时,必须对所述工作缸已固定连接的端部进行拆卸再进行注油,费时费力,且易造成工作缸的破损和高压气体的流失,导致更换成本增加。
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带注油装置的汽车减震器,其中,所述带注油装置的汽车减震器结构简单,不涉及复杂的制造工艺和昂贵的材料,具有较高的经济性,同时,对于生产厂家来说,本申请所提供的带注油装置的汽车减震器易于生产,且成本低廉,更有利于控制生产成本,进一步有利于产品推广和使用。
示意性带注油装置的汽车减震器,
参考图1至图5,依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一带注油装置的汽车减震器,其中所述带注油装置的汽车减震器包括一缸体10、一活塞杆20和一注油装置30,所述缸体10具有一贯通的内腔101,所述内腔101中充有减震油,所述内腔101的壁面上还具有至少一注油孔1011(参照图2);所述活塞杆20的一端设有一活塞总成40,所述活塞总成40与所述活塞杆20固定连接,且固定连接方式被优选为螺纹连接,所述活塞杆20设有所述活塞总成40的一端被可移动地置于所述内腔101中;所述注油装置30包括一按压件301,所述按压件301被可移动地置于所述注油孔1011内,以便于用户将外部减震油注入所述内腔101中或将所述内腔101中的减震油排出外界。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注油装置30还包括一支承板302和一弹性件303,所述注油孔1011的两端分别设有所述支承板302和所述按压件301,且所述支承板302位于所述注油孔1011靠近所述内腔101的一端,所述弹性件303位于所述支承板302和所述按压件301之间,且所述弹性件30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承板302和所述按压件301抵靠,所述支承板302与所述缸体10固定连接,且固定连接方式被优选为焊接。此时,所述按压件301得到所述支承板302和所述弹性件303的支承,避免了按压所述按压件301导致所述按压件301落入所述缸体10内的现象发生。
需要说明的是,在所述按压件301未受压时,所述按压件301在弹性件303的支承下与所述注油孔1011的壁面抵靠并封闭所述注油孔1011背离所述内腔101的一端,在用户按压所述按压件301后,所述按压件301和所述注油孔1011之间产生间隙,此时所述注油孔1011与外部连通。
具体地,所述注油孔1011靠近内腔101的一端的孔径至另一端逐渐变小,所述注油孔1011被优选为锥形孔。此时,当所述按压件301向所述支承板302的方向运动时,由于所述注油孔1011的直径在该方向上不断增大,而所述按压件301的径向尺寸恒定,所述按压件301和所述注油孔1011之间便存在间隙。同时,由于所述按压件301的最小径向尺寸也要大于所述注油孔较小的一端的直径,因此,所述按压件301不会自所述注油孔1011背离所述内腔101的一端脱出。
具体地,所述支承板302具有至少一第一通孔3021,所述第一通孔3021连通所述内腔101和所述注油孔1011,流入所述注油孔1011的减震油可通过所述第一通孔3021流动至所述内腔101中,相反,所述内腔101中的所述减震油也可通过所述第一通孔3021流至所述注油孔1011中,在用户按压所述按压件301后,因所述注油孔1011与外部连通,便可实现减震油的更换。还需说明的是,此时,虽然所述按压件301的最小径向尺寸也要大于所述注油孔较小的一端的直径,但这只能保证所述按压件301不脱出所述注油孔1011,所述内腔101中的减震油仍存在自所述第一通孔3021流至所述注油孔1011,再由所述注油孔1011泄露至外部的风险。
介于此,所述按压件301的侧壁具有一第一环形槽3011,所述注油装置30还包括一第一密封圈304,所述第一密封圈304与所述第一环形槽3011套接,当所述按压件301在所述注油孔1011内移动时,所述第一密封圈304与所述注油孔1011的孔壁贴合或分离。更进一步地,在未按压所述按压件301时,所述第一密封圈304与所述注油孔1011的孔壁贴合并封闭所述注油孔1011背离所述内腔101的一端,在按压所述按压件301时,所述第一密封圈304在径向上与所述注油孔1011的孔壁之间存在间隙。因所述第一密封圈304的存在,只要未按压所述按压件301,流至所述注油孔1011内的减震油便不会泄露至外部。
还需说明的是,所述弹性件303被实施为弹簧。为防止所述弹性件303在径向上发生窜动,所述支承板302靠近所述弹性件303的一侧具有一环形凸起3022,所述按压件301靠近所述弹性件303的一侧具有一凸台3012,所述弹性件303的一端置于所述环形凸起3022内,所述弹性件303的另一端与所述凸台3012套接。
此外,当所述缸体10的壁厚难以满足所述注油装置30的安装时,可对所述缸体10具有所述注油孔1011的位置进行局部增厚,增厚方式被优选为:所述带注油装置的汽车减震器还包括一增厚环,所述增厚环套接在所述缸体10上,且所述增厚环与所述缸体10焊接,所述增厚环具有一连通孔,当所述增厚环与所述缸体10焊接时,所述连通孔连通所述注油孔和外部,且所述连通孔也被优选为锥形孔,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连通孔的最大直径等于所述注油孔的最小直径,所述连通孔靠近内腔101的一端的尺寸至另一端逐渐变小。此时,所述第一密封圈304与所述连通孔的孔壁贴合并封闭所述连通孔背离所述内腔101的一端。
进一步地,如图1、图3所示,所述缸体10的两端分别设有一油封导向总成50和一底盖60,且所述底盖60位于所述缸体10背离所述活塞杆20的一端,所述油封导向总成50和所述底盖60均与所述缸体10连接,更进一步地,所述底盖60与所述缸体10焊接,通过将所述缸体10的一端卷边令所述油封导向总成50和所述缸体10压接。进一步地,所述油封导向总成50具有一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缸体10同轴设置,所述活塞杆20置于所述内腔101中的一端穿设所述第二通孔。通过所述油封导向总成50和所述底盖60,封闭所述缸体10的两端,所述内腔101中的减震油不会自所述缸体10的两端泄露至外部。
具体地,如图3所示,所述油封导向总成50包括一导向块501和一油封502,所述内腔101靠近所述活塞杆20的一端还具有一卡接槽1012,所述卡接槽1012的直径大于所述内腔101的直径,所述导向块501和所述油封502的最大直径被加工为与所述卡接槽1012一致。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导向块501和所述油封502先被安装于所述卡接槽1012中,再对所述缸体10设有所述油封导向总成50的一端进行卷边处理,压紧所述油封导向总成50并使所述油封导向总成50置于所述卡接槽1012中。所述导向块501和所述油封502的中心均具有一同心的贯穿孔50A,所述活塞杆20穿设两所述贯穿孔50A,所述导向块501和所述油封502的最大直径处相互抵靠且同时置于所述卡接槽1012中,其中,所述油封502背离所述导向块501的一侧部分穿设所述缸体10并与外部连通,因加工误差,所述油封502与所述缸体10卷边处的孔壁之间或存在间隙。为进一步保证所述导向键502的密封性,所述导向键502的侧面还具有一第三环形槽5021,所述油封导向总成50包括还包括一第三密封圈503,所述第三密封圈503与所述第三环形槽5021套接,同时,所述第三密封圈503还与所述内腔101的壁面抵靠。所述导向块501还具有若干个回油孔5011。
需要说明的是,因单缸汽车活塞泵的所述内腔的壁面精度要求高,所述注油装置30位于所述缸体10设有所述油封501油封导向总成50的一端,即所述活塞总成40在正常使用状态下不会运动至所述内腔101设有所述注油装置30的位置,那么因焊接所述注油装置30所产生的焊缝所带来的局部的精度损失是可接受的。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带注油装置的汽车减震器还包括一底阀70,所述底阀70置于所述内腔101中并与所述缸体10固定连接,且所述底阀70位于所述活塞总成40和所述底盖60之间,所述底阀70与所述底盖60之间的所述内腔101充有氮气。更进一步地,所述内腔101的侧壁并列设置有一环形凸起和一用于放置卡簧的卡簧槽,所述环形凸起与所述卡簧槽间隔预定距离,当所述底阀70置于所述内腔101中,且所述底阀70靠近所述底盖60的一端与所述环形凸起抵靠时,所述卡簧置于所述卡簧槽中,且所述卡簧位于所述底阀70靠近所述活塞杆的一端并卡住所述底阀70。
具体地,如图4所示,所述底阀70包括一第三阀片701、一推杆702、一基体703、至少一第四密封圈704和一塔型弹簧705。所述基体703靠近所述活塞杆20的一面具有一阶梯孔7031,所述阶梯孔7031中的较大直径的孔位于所述阶梯孔7031靠近所述活塞杆20的一侧,所述推杆702穿设所述阶梯孔7031。所述推杆702的两端均设有一抵靠部7021,所述抵靠部7021的直径大于所述推杆702的直径,所述抵靠部7021与所述推杆702焊接。所述塔型弹簧705位于所述基体703背离所述活塞杆20的一侧,且所述塔型弹簧70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基体703和对应的所述抵靠部7021固定连接,固定连接方式不限于焊接。所述第三阀片701位于所述基体703靠近所述活塞杆20的一侧,且所述第三阀片701与所述基体703固定连接,固定连接方式不限于焊接,此时,靠近所述活塞杆20的所述抵靠部7021与所述第三阀片701抵靠。所述基体703还具有一第四环形槽7032,所述第四密封圈704与所述第四环形槽7032套接。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所述活塞总成40包括一活塞401和至少一阀片组合402,所述活塞401包括至少一第一油孔4011和至少一第二油孔4012,所述阀片组合402包括一第一阀片4021和一第二阀片4022,所述第一阀片4021和所述第二阀片4022分别位于所述活塞401的两侧并同时与所述活塞401抵靠,此时,每一所述第一阀片4021均遮挡同侧的所述第一油孔4011,每一所述第二阀片4022均遮挡同侧的所述第二油孔4012,且每一所述第一阀片4021均不遮挡所述第二油孔4012,每一所述第二阀片4022均不遮挡所述第一油孔4011。所述第一油孔4011和所述第二油孔4012相对应所述活塞401的中心轴线呈倾斜布置。所述活塞401呈圆柱形,所述活塞401的中心具有一第二通孔404,所述活塞杆20穿设所述第二通孔404。
具体地,所述活塞401的侧壁具有一第二环形槽4012,所述活塞总成40还包括一第二密封圈403,所述第二密封圈403与所述第二环形槽4012套接,同时,所述第二密封圈403与所述内腔101的内壁贴合。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带注油装置的汽车减震器还包括一上弹簧座(说明书附图中未标出)、一下弹簧座801和一复位弹簧802,所述下弹簧座801与所述缸体10固定连接,如螺纹连接;所述上弹簧座与所述活塞杆20背离所述活塞总成40的一端固定连接,如焊接;所述复位弹簧802的两端分别抵靠所述上弹簧座和所述下弹簧座801。当所述活塞杆20向所述底盖60方向位移预定距离时,与所述活塞杆20固定连接的所述上弹簧座同时向所述底盖60方向位移预定距离,此时,所述复位弹簧302呈压缩状态。
现对所述带注油装置的汽车减震器的原理加以说明:设定所述活塞总成40与所述底阀70之间的所述内腔101的空间为第一腔体;所述活塞总成40与所述油封导向总成50之间的所述内腔101的空间为第二腔体,当所述活塞杆20向所述底盖60的方向运动时,所述第一腔体的容积缩小,所述第二腔体的容积增大,此时,所述第一腔体的液压大于所述第二腔体的液压,所述第一阀片4021向所述第二腔体方向翘起,即所述第一阀片4021不再封闭所述第一油孔4011,则置于所述第一腔体中的减震油会顺着所述第一油孔4011流至所述第二腔体。还需说明的是,此时所述底阀70中的所述推杆702向所述底盖60方向位移预定距离,并压缩所述底阀70与所述底盖60之间的所述内腔101中的所述氮气,此时塔型弹簧705向所述底盖60方向拉伸,所述底阀70中的所述第三阀片701向所述底盖60方向弯曲。
当所述活塞杆20向所述油封导向总成50的方向运动时,所述第一腔体的空间增大,所述第二腔体的空间减小,此时,所述第二腔体的液压大于所述第一腔体的液压,所述第二阀片4022向所述第一腔体方向翘起,置于所述第二腔体内减震油顺着所述第二油孔4012流至所述第一腔体。此时,所述推杆702向所述活塞401方向运动运动距离,所述底阀70中的所述第三阀片701恢复弯曲前的形状。
此外,在所述单缸汽车减震器使用较长时间后,如需更换内腔101中的减震油,只需按压所述按压件301,内腔101中的减震油便可顺着所述注油孔1011流出(因底阀70设有第四密封圈704,在倾倒减震油时,所述氮气不会泄漏至所述第一腔体或所述第二腔体),并基于同理,将新减震油注入所述内腔101,避免了更换减震油时需对所述单缸汽车减震器进行整体拆卸,降低了更换成本,更便于用户的日常维护。
综上,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带注油装置的汽车减震器被阐明,其为所述带注油装置的汽车减震器提供结构简单、便于换油、使用寿命长等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带注油装置的汽车减震器结构简单,不涉及复杂的制造工艺和昂贵的材料,具有较高的经济性。同时,对于生产厂家来说,本申请所提供的带注油装置的汽车减震器易于生产,且成本低廉,更有利于控制生产成本,进一步有利于产品推广和使用。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该原理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带注油装置的汽车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带注油装置的汽车减震器包括:
一缸体,所述缸体具有一贯通的内腔,所述内腔中充有减震油,所述内腔的壁面上还具有至少一注油孔;以及
一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一端设有一活塞总成,所述活塞总成与所述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活塞杆设有所述活塞总成的一端被可移动地置于所述内腔中;以及
一注油装置,所述注油装置包括一按压件,所述按压件被可移动地置于所述注油孔内,以便于用户将外部减震油注入所述内腔中或将所述内腔中的减震油排出外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注油装置的汽车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油装置还包括一支承板和一弹性件,所述注油孔的两端分别设有所述支承板和所述按压件,且所述支承板位于所述注油孔靠近所述内腔的一端,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支承板和所述按压件之间,且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承板和所述按压件抵靠,所述支承板与所述缸体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注油装置的汽车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油孔靠近内腔的一端的孔径至另一端逐渐变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注油装置的汽车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板具有至少一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内腔和所述注油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注油装置的汽车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件的侧壁具有一第一环形槽,所述注油装置还包括一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述第一环形槽套接,当所述按压件在所述注油孔内移动时,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述注油孔的孔壁贴合或分离。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注油装置的汽车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板靠近所述弹性件的一侧具有一环形凸起,所述按压件靠近所述弹性件的一侧具有一凸台,所述弹性件的一端置于所述环形凸起内,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凸台套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注油装置的汽车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的两端分别设有一油封导向总成和一底盖,且所述底盖位于所述缸体背离所述活塞杆的一端,所述油封导向总成和所述底盖均与所述缸体连接,所述油封导向总成具有一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缸体同轴设置,所述活塞杆置于所述内腔中的一端穿设所述第二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带注油装置的汽车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注油装置的汽车减震器还包括一底阀,所述底阀置于所述内腔中并与所述缸体固定连接,且所述底阀位于所述活塞总成和所述底盖之间,所述底阀与所述底盖之间的所述内腔充有氮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注油装置的汽车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总成包括一活塞和至少一阀片组合,所述活塞具有至少一第一油孔和至少一第二油孔,所述阀片组合包括一第一阀片和一第二阀片,所述第一阀片和所述第二阀片分别位于所述活塞的两侧并同时与所述活塞抵靠,此时,每一所述第一阀片均遮挡同侧的所述第一油孔,每一所述第二阀片均遮挡同侧的所述第二油孔,且每一所述第一阀片均不遮挡所述第二油孔,每一所述第二阀片均不遮挡所述第一油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带注油装置的汽车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的侧壁具有一第二环形槽,所述活塞总成还包括一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与所述第二环形槽套接,同时,所述第二密封圈与所述内腔的内壁贴合。
CN202222023079.2U 2022-07-28 2022-07-28 一种带注油装置的汽车减震器 Active CN2179771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23079.2U CN217977150U (zh) 2022-07-28 2022-07-28 一种带注油装置的汽车减震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23079.2U CN217977150U (zh) 2022-07-28 2022-07-28 一种带注油装置的汽车减震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77150U true CN217977150U (zh) 2022-12-06

Family

ID=842566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23079.2U Active CN217977150U (zh) 2022-07-28 2022-07-28 一种带注油装置的汽车减震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771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477947A (en) Automobile shock absorber with frequency-selective action
CN102307738B (zh) 具有缩短的中间管的三管减震器
EP1801451A1 (en) Suspension spring adjusting apparatus of hydraulic shock absorber
US20070120302A1 (en) Suspension Spring Adjusting Apparatus of Hydraulic Shock Absorber
CN113840990A (zh) 具有偏置活塞的液压压缩止动件
US6182687B1 (en) Pressure-dependent valve for a vibration damper
US6412615B1 (en) Hydraulic shock absorber for motor vehicles
CN216951448U (zh) 减振器的缓冲结构及减振器
EP0825357A2 (en) Monotube damper
CN216618366U (zh) 一种具有可变型腔的变阻尼减振器用单向泵
CN217977150U (zh) 一种带注油装置的汽车减震器
CN1095530C (zh) 两级液压阻尼式减震器
CN216407586U (zh) 一种泵式道路自适应可控车用被动变阻尼减振器
CN215908302U (zh) 气包式压缩力可调减震器
CN112727984B (zh) 车辆减震装置
CN101482157A (zh) 杆内储能器式油气弹簧
US3887174A (en) Shock absorber and leveler unit
CN211525210U (zh) 一种用于深海液压系统的并联弹簧式超高压蓄能器
CN114233790A (zh) 一种减震器
CN218094019U (zh) 一种带有自适应底阀总成的汽车减震器
CN217502413U (zh) 具有阻尼孔的减震器储油缸
CN201382116Y (zh) 杆内储能器式油气弹簧
CN218408292U (zh) 一种新型结构液压缓冲减震器
CN101517242B (zh) 用于静压机的阀门装置
CN219101929U (zh) 一种三气室蓄能器、油气悬挂装置及工程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