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76247U - 一种便捷可靠止水带衔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捷可靠止水带衔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76247U
CN217976247U CN202222246676.1U CN202222246676U CN217976247U CN 217976247 U CN217976247 U CN 217976247U CN 202222246676 U CN202222246676 U CN 202222246676U CN 217976247 U CN217976247 U CN 2179762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stop
waterstop
metal pressing
pressing plate
longitud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4667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刚
刘建友
李炯
倪光斌
张民庆
唐国荣
田四明
巩江峰
马伟斌
王婷
王国顺
林传年
马荣田
郭小雄
高策
王庆培
马俊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engz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China Railway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engz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China Railway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engz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China Railway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Fengz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24667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762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762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762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捷可靠止水带衔接装置,属于隧道防水技术领域,其包括:金属压板,金属压板为2组,分别位于纵向止水带的两侧;金属压板至少覆盖纵向止水带与环向止水带之间的衔接处;高弹性聚合物,高弹性聚合物位于金属压板与止水带之间;连接紧固件,连接紧固件用于将2组金属压板和高弹性聚合物锁定在纵向止水带与环向止水带的两侧。本实用新型通过止水带衔接装置将纵向止水带与环向止水带交接处连接为一个整体;通过连接紧固件将金属压板压紧高弹性聚合物并进行限位作用,高弹性聚合物挤压成止水带外部形状,与止水带本体贴合紧密并且将纵向止水带与环向止水带接缝填充密实。

Description

一种便捷可靠止水带衔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防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捷可靠止水带衔接装置。
背景技术
隧道在挖掘成型后,需要在隧道的内壁上喷射一衬混凝土,待一衬混凝土成型后,浇筑二衬混凝土。为保证施工质量,将隧道按照设定长度划分为多段,并采用分段方式施工。在施工过程中,相邻的两个施工段的衔接处会存在施工缝。在浇筑二衬混凝土过程中,每个施工段也分段施工。通常,隧道呈圆筒状,每个施工段均呈圆筒状。每个施工段的二衬混凝土的浇筑顺序为下部仰拱和上部环拱,两者接触面存在施工缝。如上述施工缝处理不当,隧道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漏水现象。
为避免因漏水影响隧道的正常使用,在下部仰拱和上部环拱之间的施工缝内设置纵向止水带。通常,纵向止水带沿轴线以下部分置于下部仰拱段的端面内,纵向止水带沿轴线以上部分置于上部环拱段的端面内。纵向止水带采用橡胶材料制作而成,纵向止水带的表面设置有可提高变形度的止水筋,在下部仰拱和上部环拱两者的挤压下,纵向止水带可能产生形变,导致下部仰拱和上部环拱之间的施工缝与纵向止水带之间无法实现紧密连接,仍然无法消除漏水隐患。同时,在相邻的两个施工段衔接处的施工缝内设置环向止水带。环向止水带包括上止水带和下止水带,上止水带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施工段的上部环拱之间,下止水带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施工段的仰拱之间,由在先施工的施工段一侧铺设;仰拱施工完成后,需要预留足够长度的下止水带,然后施工上部环形段,同时安装上止水带,上止水带和下止水带需要结合成整体的圆环状,下止水带需要与纵向止水带连接在一起。因为纵向止水带和下止水带接头处施工面狭小,增加了连接难度,连接效果差,随着时间推移可能丧失连接效果,无法消除漏水隐患。
目前,市面上较为常见的止水带衔接方式为热接方式与冷接方式,专用热接设备有热熔机,冷接技术为胶粘剂粘接。
隧道在二次衬砌施工中,因施工顺序原因,先进行仰拱部位施工,后进行上部环形二衬施工,造成环向止水带在纵向止水带位置处需要断开分段施工,由于热熔机体积大,设备较重,周转不方便,在空间狭小受限的区域无法使用,各段止水带相互连接的部位无法使用热接,普遍采用的是冷接(胶粘剂粘接)。
冷粘技术由于施工环境及材料存在以下问题:
1)市场上起到粘接作用的胶水,在粘接完成后承硬质状态,在过多承受弯折的情况下,粘接胶易发生断裂失效;
2)利用粘接胶处理的接头,在长时间泡水后,会丧失粘接效果,引发漏水。
3)粘接胶水主要起粘接作用,无密封效果,涂抹不均,会造成缝隙漏水。
4)粘接胶水对母材的要求很高,粘接面要将灰尘、水渍清理干净且不潮湿,胶水生效过程中,需采取重物或夹板压紧的方式,才能保证粘接的牢固性,对于隧道这种环境来说实现较难。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便捷可靠止水带衔接装置,用于纵向止水带与环向止水带之间的衔接,所述便捷可靠止水带衔接装置包括:
金属压板,所述金属压板为2组,分别位于纵向止水带的两侧;所述金属压板至少覆盖所述纵向止水带与环向止水带之间的衔接处;
高弹性聚合物,所述高弹性聚合物位于所述金属压板与止水带之间;
连接紧固件,所述连接紧固件用于将2组所述金属压板和高弹性聚合物锁定在所述纵向止水带与所述环向止水带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环向止水带位于所述纵向止水带的两侧,所述纵向止水带与环向止水带之间具有两个衔接处;两个所述的便捷可靠止水带衔接装置分别用于两个衔接处的衔接。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压板在第一方向上的一侧外轮廓至少覆盖至所述纵向止水带的止水筋处,另一侧外轮廓至少覆盖至所述环向止水带上;所述金属压板在第二方向上的两侧外轮廓位于所述环向止水带在第二方向上的外轮廓内;所述连接紧固件为4组,分别设置在所述金属压板的四角靠近边缘处。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压板在第一方向上的一侧外轮廓至少覆盖至所述纵向止水带的止水筋处,另一侧外轮廓至少覆盖至所述环向止水带上;所述金属压板在第二方向上的两侧外轮廓位于所述环向止水带在第二方向上的外轮廓外侧;所述连接紧固件为4组,分别设置在所述金属压板的四角靠近边缘处。
进一步地,4组所述连接紧固件位于所述环向止水带在第二方向上的外轮廓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环向止水带位于所述纵向止水带的两侧,所述纵向止水带与环向止水带之间具有两个衔接处;所述的便捷可靠止水带衔接装置用于两个衔接处的衔接。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压板至少覆盖所述纵向止水带与所述环向止水带之间的两个衔接处;其中,所述金属压板在第一方向上的两侧外轮廓分别延伸至所述环向止水带上;所述金属压板在第二方向上的两侧外轮廓位于所述环向止水带在第二方向上的外轮廓内;
所述连接紧固件为6组,沿第二方向对称均匀布置在所述金属压板的靠近边缘处。
进一步地,6组所述连接紧固件位于所述环向止水带在第二方向上的外轮廓内。
进一步地,所述高弹性聚合物的一侧或两侧设置有隔离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捷可靠止水带衔接装置,通过止水带衔接装置将纵向止水带与环向止水带交接处连接为一个整体;通过连接紧固件将金属压板压紧丁基腻子胶并进行限位作用,丁基腻子胶挤压成止水带外部形状,与止水带本体贴合紧密并且将纵向止水带与环向止水带接缝填充密实。
另外,本实用新型只需要常用扳手工具,不需要其他工具,操作便捷可靠。
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捷可靠止水带衔接装置,降低纵向止水带安装难度,降低纵向止水带和环向止水带的衔接难度和安装难度,大大提高施工效率及止水带止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便捷可靠止水带衔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便捷可靠止水带衔接装置的主视图;
图3是便捷可靠止水带衔接装置的爆炸图;
图4是便捷可靠止水带衔接装置的俯视图;
图5是丁基腻子胶设置单面隔离层结构图;
图6是丁基腻子胶设置双面隔离层结构图;
图7是便捷可靠止水带衔接装置(金属压板加宽)的主视图;
图8是便捷可靠止水带衔接装置(金属压板加宽)的俯视图;
图9是便捷可靠止水带衔接装置(金属压板加长)的主视图;
图10是便捷可靠止水带衔接装置(金属压板加长)的俯视图。
其中,1、纵向止水带;2、环向止水带;11、丁基腻子胶;12、隔离层;21、金属压板;31、连接紧固件;32、螺栓;33、平垫圈;34、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捷可靠止水带衔接装置。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以使其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实施例1
参考图1-6,一种便捷可靠止水带衔接装置,用于纵向止水带与环向止水带之间的衔接,便捷可靠止水带衔接装置包括:
金属压板21,金属压板21为2组,分别位于纵向止水带1的两侧;金属压板21至少覆盖纵向止水带1与环向止水带2之间的衔接处;
高弹性聚合物,高弹性聚合物位于金属压板21与止水带之间;
连接紧固件31,连接紧固件31用于将2组金属压板21和高弹性聚合物锁定在纵向止水带1与环向止水带2的两侧。
本实施例通过两组止水带衔接装置将纵向止水带1与环向止水带2交接处连接为一个整体,通过连接紧固件31将金属压板21压紧高弹性聚合物并进行限位作用,高弹性聚合物挤压成止水带外部形状,与止水带本体贴合紧密并且将纵向止水带1与环向止水带2接缝填充密实。
在本实施例中,高弹性聚合物可选用但不限于丁基腻子胶、丁基橡胶等,优选为丁基腻子胶11。
其中,丁基腻子胶11具有良好耐水性,耐酸碱性及耐老化性能,广泛用于水利水电工程及各类工业民用建筑工程,丁基腻子胶11有很强的的可塑性,在两块金属压板21挤压下,丁基腻子胶11可与止水带本体紧密贴合,将止水带之间缝隙填充密实,且丁基腻子胶11可在表面设置隔离层12保护,方便运输及施工。
在本实施例中,金属压板21采用镀锌钢板或不锈钢板,在富水丰富隧道内延长使用寿命,并且通过连接紧固件31的锁紧,将施加的力更加均匀的传递给丁基腻子胶11,使丁基腻子胶11与止水带本体贴合更加密实。
在本实施例中,止水带衔接装置通过连接紧固件31进行连接锁紧,连接紧固件31起到两个作用:第一,施加紧固力使丁基腻子胶11与止水带本体贴合紧密达到防水效果;第二,通过连接紧固件31将纵向止水带1与环向止水带2进行限位作用,在高水压冲击时依据可以起到止水效果。
金属压板21通过连接紧固件31的锁紧,使丁基腻子胶11完全贴合在止水带表面,并且丁基腻子胶11自身具有粘接性能,将纵向止水带1与环向止水带2完全连接为一个整体,增强止水带连接薄弱处的止水效果,并且本止水带衔接装置所用工具为常用扳手,无需其他工具,在空间有限的隧道环境内更加方便施工安装。
本实施例提供的止水带衔接装置中丁基腻子胶11加工生产时表面为平整光滑,均无凹槽设置,丁基腻子胶11通过金属压板21压力作用下发生形变,与止水带本体紧密贴合,将止水带之间缝隙填充密实,达到止水带衔接处止水效果。
本实施例提供的止水带衔接装置中丁基腻子胶11可单面设置隔离层12也可双面设置隔离层12。
出厂时丁基腻子胶11与金属压板21粘接一起时只需丁基腻子胶11单面设置隔离层12,运输到项目现场施工时,工人师傅只需将隔离层12揭下,将两组粘有丁基腻子胶11的金属压板21粘接在止水带接缝处两侧,再通过连接紧固件31锁紧即可。
出厂是丁基腻子胶11与金属压板21分开发货时,丁基腻子胶11需双面设置隔离层12,此方案更有利于止水带衔接装置的运输与存储,待到项目现场施工时,工人师傅先将丁基腻子胶11一面隔离层12揭开粘到金属压板21表面,再将另一侧隔离层12揭下,将两组粘有丁基腻子胶11的金属压板21粘接在止水带接缝处两侧,在通过连接紧固件31锁紧即可。两种方案使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存储及安装施工更加灵活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紧固件31包括螺栓32、平垫圈33和螺母34,其中,靠近螺栓32的螺头和螺母34一侧各设置一个平垫圈33,螺栓32的非螺头端穿过金属压板21、丁基腻子胶11和止水带上的预制孔与螺母34螺纹紧固锁紧。
实施例2
为了更好地实现纵向止水带1与环向止水带2之间的衔接,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地设置。
参考图1-4,在本实施例中,环向止水带2位于纵向止水带1的两侧,纵向止水带1与环向止水带2之间具有两个衔接处;两个的便捷可靠止水带衔接装置分别用于两个衔接处的衔接。
在本实施例中,金属压板21在第一方向上的一侧外轮廓覆盖至纵向止水带1的止水筋处,另一侧外轮廓至少覆盖至环向止水带2上;金属压板21在第二方向上的两侧外轮廓位于环向止水带2在第二方向上的外轮廓内;连接紧固件31为4组,分别设置在金属压板21的四角靠近边缘处。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为环向止水带2的长度方向(即止水筋的延伸方向),第二方向为环向止水带2的宽度方向。
本实施例通过两组止水带衔接装置将纵向止水带1与环向止水带2交接处连接为一个整体,通过连接紧固件31将金属压板21压紧丁基腻子胶11并进行限位作用,丁基腻子胶11挤压成止水带外部形状,与止水带本体贴合紧密并且将纵向止水带1与环向止水带2接缝填充密实。
实施例3
为了减少在止水带本体开孔数量,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地设置。
参考图7-8,所述环向止水带2位于所述纵向止水带1的两侧,所述纵向止水带1与环向止水带2之间具有两个衔接处;两个所述的便捷可靠止水带衔接装置分别用于两个衔接处的衔接。
在本实施例中,金属压板21在第一方向上的一侧外轮廓至少覆盖至纵向止水带1的止水筋处,另一侧外轮廓至少覆盖至环向止水带2上;金属压板21在第二方向上的两侧外轮廓位于环向止水带2在第二方向上的外轮廓外侧;连接紧固件31为4组,分别设置在金属压板21的四角靠近边缘处。
在本实施例中,4组连接紧固件31位于环向止水带2在第二方向上的外轮廓外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为环向止水带2的长度方向(即止水筋的延伸方向),第二方向为环向止水带2的宽度方向。
通过加宽金属压板21,金属压板21有一侧连接孔不在止水带本体上,在止水带本体外即可将连接紧固件31锁紧,减少在止水带本体开孔数量,提高工作效率。
实施例4
为了更好地、更有利于止水带止水,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地设置。
参考图9-10,在本实施例中,环向止水带2位于纵向止水带1的两侧,纵向止水带1与环向止水带2之间具有两个衔接处;便捷可靠止水带衔接装置用于两个衔接处的衔接。
在本实施例中,金属压板21至少覆盖纵向止水带1与环向止水带2之间的两个衔接处;其中,金属压板21在第一方向上的两侧外轮廓分别延伸至环向止水带2上;金属压板21在第二方向上的两侧外轮廓位于环向止水带2在第二方向上的外轮廓内;
连接紧固件31为6组,沿第二方向对称均匀布置在金属压板21的靠近边缘处。
在本实施例中,6组连接紧固件31位于环向止水带2在第二方向上的外轮廓内。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为环向止水带2的长度方向(即止水筋的延伸方向),第二方向为环向止水带2的宽度方向。
通过加长金属压板21,将一侧压板整合为一块整体的金属压板21,致使上下两组衔接装置结合为一个大的衔接装置,整体的金属压板21更有利于止水带止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捷可靠止水带衔接装置安装过程:
1、丁基腻子胶单面隔离层:
选取止水带对应型号衔接装置——清理止水带本体表面污渍——止水带本体相应位置开孔——将一组衔接装置隔离层揭下——将金属压板通过丁基腻子胶分别粘接在止水带本体两侧——将连接紧固件31锁紧。
2、丁基腻子胶双面隔离层:
选取止水带对应型号衔接装置——将丁基腻子胶一侧隔离层揭下粘结在金属压板上——清理止水带本体表面污渍——止水带本体相应位置开孔——将一组衔接装置另一侧隔离层揭下——将金属压板通过丁基腻子胶分别粘接在止水带本体两侧——将连接紧固件31锁紧。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了充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不局限于纵向止水带与环向止水带的衔接,止水带之间的衔接均可使用此装置,具体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描述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在结构、方法或功能等方面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便捷可靠止水带衔接装置,用于纵向止水带与环向止水带之间的衔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捷可靠止水带衔接装置包括:
金属压板,所述金属压板为2组,分别位于纵向止水带的两侧;所述金属压板至少覆盖所述纵向止水带与环向止水带之间的衔接处;
高弹性聚合物,所述高弹性聚合物位于所述金属压板与止水带之间;
连接紧固件,所述连接紧固件用于将2组所述金属压板和所述高弹性聚合物锁定在所述纵向止水带与所述环向止水带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捷可靠止水带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向止水带位于所述纵向止水带的两侧,所述纵向止水带与环向止水带之间具有两个衔接处;两个所述的便捷可靠止水带衔接装置分别用于两个衔接处的衔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捷可靠止水带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压板在第一方向上的一侧外轮廓至少覆盖至所述纵向止水带的止水筋处,另一侧外轮廓至少覆盖至所述环向止水带上;所述金属压板在第二方向上的两侧外轮廓位于所述环向止水带在第二方向上的外轮廓内;所述连接紧固件为4组,分别设置在所述金属压板的四角靠近边缘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捷可靠止水带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压板在第一方向上的一侧外轮廓至少覆盖至所述纵向止水带的止水筋处,另一侧外轮廓至少覆盖至所述环向止水带上;所述金属压板在第二方向上的两侧外轮廓位于所述环向止水带在第二方向上的外轮廓外侧;所述连接紧固件为4组,分别设置在所述金属压板的四角靠近边缘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捷可靠止水带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4组所述连接紧固件位于所述环向止水带在第二方向上的外轮廓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捷可靠止水带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向止水带位于所述纵向止水带的两侧,所述纵向止水带与环向止水带之间具有两个衔接处;所述的便捷可靠止水带衔接装置用于两个衔接处的衔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捷可靠止水带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压板至少覆盖所述纵向止水带与所述环向止水带之间的两个衔接处;其中,所述金属压板在第一方向上的两侧外轮廓分别延伸至所述环向止水带上;所述金属压板在第二方向上的两侧外轮廓位于所述环向止水带在第二方向上的外轮廓内;
所述连接紧固件为6组,沿第二方向对称均匀布置在所述金属压板的靠近边缘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捷可靠止水带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6组所述连接紧固件位于所述环向止水带在第二方向上的外轮廓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捷可靠止水带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弹性聚合物的一侧或两侧设置有隔离层。
CN202222246676.1U 2022-08-25 2022-08-25 一种便捷可靠止水带衔接装置 Active CN2179762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46676.1U CN217976247U (zh) 2022-08-25 2022-08-25 一种便捷可靠止水带衔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46676.1U CN217976247U (zh) 2022-08-25 2022-08-25 一种便捷可靠止水带衔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76247U true CN217976247U (zh) 2022-12-06

Family

ID=842601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46676.1U Active CN217976247U (zh) 2022-08-25 2022-08-25 一种便捷可靠止水带衔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762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546687B2 (en) Waterproofing method by using plastic panels
CN217976247U (zh) 一种便捷可靠止水带衔接装置
CN104453106A (zh) 复合柔性泛水带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63953A (zh) 一种用于污水隧道薄壁二衬变形缝的防水构造及施工方法
KR20100030419A (ko) 방수 시트재 및 그 제조방법과 그것을 이용한 방수방법
CN210395788U (zh) 一种双坡金属斜屋面屋脊节点
CN210617515U (zh) 一种自粘防水卷材
KR200434864Y1 (ko) 자착식 복합 방수시트
CN208803496U (zh) 一种汽车坡道与地下室主体交接缝节点结构
CN210013250U (zh) Tpo改性自粘防水卷材
CN210684614U (zh) 一种新型止水盖板结构
CN211037804U (zh) 一种结构一体化复合保温模板
CN209741766U (zh) 一种中心孔型橡胶止水带的连接结构
CN212926731U (zh) 一种新型防水卷材
CN217811666U (zh) 一种防水卷材快速搭接结构
CN207392591U (zh) 一种企口型岩棉夹芯板
KR100483722B1 (ko) 재생 폴리염화비닐방수시트를 포함하는 이중 폴리염화비닐방수용시트 및 이용한 복합방수공법.
CN206784450U (zh) 嵌缝式止水组件
CN2310809Y (zh) 复合型止水带
CN209888325U (zh) 一种橡胶复合防水卷材
CN214194125U (zh) 一种组合式桥梁防漏水结构
CN211730538U (zh) 一种自粘预铺式热塑性聚烯烃防水卷材
CN211448766U (zh) 一种预铺式防水排水保护装配式复合板
CN215829827U (zh) 一种环保型低密度聚氨酯夹芯板
CN211313104U (zh) 一种屋面青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