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72839U - 矿井水回罐系统 - Google Patents

矿井水回罐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72839U
CN217972839U CN202221972130.8U CN202221972130U CN217972839U CN 217972839 U CN217972839 U CN 217972839U CN 202221972130 U CN202221972130 U CN 202221972130U CN 217972839 U CN217972839 U CN 2179728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tank
pipe
pipeline
m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7213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宝祥
刘峰
符红军
何闯
季晨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Yuanfang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Yuanfang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Yuanfang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Yuanfang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97213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728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728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728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井水回罐系统,包括初沉池,其进水口通过进水管与矿井管道连接,其出水口通过管道与絮凝池连接,所述进水管上设置进水泵;絮凝池,其进水口与初沉池管道连接;斜板沉淀池,其进水口与絮凝池管道连接;水处理设备,其进水口与斜板沉淀池管道连接;调节池,其进水口与水处理设备管道连接;灌注系统,其进水口与调节池管道连接,其出水口通过出水管与回罐井连接,所述出水管上设置第一泥浆泵。通过将抽取的矿井水进行沉淀、絮凝和水处理,去除水中的胶质杂质,使矿井水达到地下水的排放标准,并将达标的矿井水排放至回罐井,有效解决了矿井水处理效率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矿井水回罐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井水回罐系统。
背景技术
矿井水是煤炭生产的五大灾害之一。矿井水的形成一般是由于巷道揭露和采空区塌陷波及到水源所致,其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地表水、断层水、含水层水、采空区水。
随着矿井开采范围的不断增加,生产水平的逐渐延伸,矿井水给煤矿安全生产的带来的威胁更大,也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同时也大大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
目前对矿井水的处理方式主要是将矿井水抽取上来,然后通过对矿井水蒸发处理,此种对矿井水的处理效率比较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矿井水回罐系统,解决以往矿井水处理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矿井水回罐系统,包括
初沉池,其进水口通过进水管与矿井管道连接,其出水口通过管道与絮凝池连接,所述进水管上设置进水泵;
絮凝池,其进水口与初沉池管道连接,其出水口与斜板沉淀池管道连接;
斜板沉淀池,其进水口与絮凝池管道连接,其出水口与水处理设备管道连接;
水处理设备,其进水口与斜板沉淀池管道连接,其出水口与调节池管道连接;
调节池,其进水口与水处理设备管道连接,其出水口与灌注系统管道连接;
灌注系统,其进水口与调节池管道连接,其出水口通过出水管与回罐井连接,所述出水管上设置第一泥浆泵。
进一步的,所述斜板沉淀池与水处理设备之间的管道上设置第一流量计。
进一步的,所述出水管上设置用于监测回罐井内压力的压力变送器
进一步的,所述出水管上设置用于监测灌注温度的温度变送器。
进一步的,所述出水管上设置安全阀和止回阀。
进一步的,所述出水管上设置出水支管,所述出水支管上设置第二泥浆泵。
进一步的,所述灌注系统包括
第一三通管,其两个出水口分别与第二三通管、弯管连接;
弯管,其一端连接第一三通管,其另一端连接离心泵进口;
第二三通管,其两个进水口分别与第一三通管、离心泵出口连接;
离心泵,其进口连接弯管,其出口连接第二三通管;
电机,与离心泵的工作轴连接,以驱动离心泵作业;
空气包,设置在第二三通管上;
第一蝶阀,设在离心泵与第二三通管之间;
第二蝶阀,设置在第一三通管和弯管之间。
进一步的,还包括
第三蝶阀,设置在第一三通管和第二三通管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将抽取的矿井水进行沉淀、絮凝和水处理,去除水中的胶质杂质,使矿井水达到地下水的排放标准,并将达标的矿井水排放至回罐井,有效解决了矿井水处理效率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矿井水回罐系统图;
图2和图3是灌注系统示意图;
其中,
21、第一三通管,22、第二三通管,23、弯管;
31、离心泵,32、电机;
41、第一蝶阀,42、第二蝶阀,43、第三蝶阀;
5、空气包。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矿井水回罐系统,包括
初沉池,其进水口通过进水管与矿井管道连接,其出水口通过管道与絮凝池连接,所述进水管上设置进水泵;
絮凝池,其进水口与初沉池管道连接,其出水口与斜板沉淀池管道连接;
斜板沉淀池,其进水口与絮凝池管道连接,其出水口与水处理设备管道连接;
水处理设备,其进水口与斜板沉淀池管道连接,其出水口与调节池管道连接;
调节池,其进水口与水处理设备管道连接,其出水口与灌注系统管道连接;
灌注系统,其进水口与调节池管道连接,其出水口通过出水管与回罐井连接,所述出水管上设置第一泥浆泵。
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所述斜板沉淀池与水处理设备之间的管道上设置第一流量计。
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所述出水管上设置用于监测回罐井内压力的压力变送器
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所述出水管上设置用于监测灌注温度的温度变送器。
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所述出水管上设置安全阀和止回阀。
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所述出水管上设置出水支管,所述出水支管上设置第二泥浆泵。
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初沉池(又称为竖流式沉淀池)、絮凝池、斜板沉淀池、调节池以及水处理设备,其原理都是现有公开的,初沉池、絮凝池、斜板沉淀池、调节池这些通过百度百科即可了解其原理结构。
对于水处理设备,申请人在先对其进行过专利申请,可以参见在先专利申请,专利名称:矿井水悬浮物处理装置、工作方法以及处理方法;专利申请号:2022101316985;
本实施中,在调节池与灌注系统之间设置蝶阀(总阀),第一泥浆泵与灌注系统之间设置蝶阀,第二泥浆泵与灌注系统之间设置蝶阀,第一泥浆泵出口设置单向阀,第二泥浆泵出口同样设置单向阀。
灌注系统工作时,需要先打开总阀,即灌注系统上有的蝶阀,当灌注系统不工作的时候,关闭总阀。
当第一泥浆泵和第二泥浆泵在工作之前,打开相应泥浆泵上游的蝶阀即可。
泥浆泵下游的单向阀是为了防止其中一台泥浆泵工作时,矿井水被注入(倒灌)另一台未工作的泥浆泵损坏泥浆泵。
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图2图3所示,所述灌注系统包括
第一三通管21,其两个出水口分别与第二三通管22、弯管23连接;
弯管23,其一端连接第一三通管21,其另一端连接离心泵31进口;
第二三通管22,其两个进水口分别与第一三通管21、离心泵31出口连接;
离心泵31,其进口连接弯管23,其出口连接第二三通管22;
电机32,与离心泵31的工作轴连接,以驱动离心泵31作业;
空气包5,设置在第二三通管22上;
第一蝶阀41,设在离心泵31与第二三通管22之间;
第二蝶阀42,设置在第一三通管21和弯管23之间;
第三蝶阀43,设置在第一三通管21和第二三通管22之间。
本实施例灌注系统的工作原理:
关闭第三蝶阀43,打开第一蝶阀41和第二蝶阀42,调节池内的矿井水依次经过第一三通管21、第二蝶阀42、弯管23之后进入离心泵31,离心泵31对水流加压之后从第一蝶阀41进入第二三通管22,最后从第二三通管22输送至第一泥浆泵。
当离心泵31出现故障需要维修的时候,关闭第一蝶阀41和第二蝶阀42,打开第三蝶阀43,此时,通过第一泥浆泵直接自吸调节池内的矿井水。
空气包5可以使矿井水完全流入注水泵缺套中,且能消除吸入管的液流脉动,使排出液较平稳。
本实用新型矿井水回罐系统工作过程:
进水泵将矿井水抽入初沉池内,初沉池对矿井水的泥砂等杂质进行粗沉淀;初沉之后的矿井水进入絮凝池内,在絮凝池内添加相应的混凝剂,使与矿井水中的大部分胶体杂质凝聚,达到沉淀的目的,矿井水在絮凝池的时间不小于15分钟,经过絮凝池处理之后的矿井水再流入斜板沉淀池内,在斜板沉淀池中装有多个斜板,使水中的悬浮物,固体物或经投加混凝剂后形成的絮体矾花,在斜板表面积聚成薄泥层,依靠重力滑回底部的集泥斗,沉淀后的矿井水经过水泵抽入水处理设备,通过流量计来监测进入水处理设备中的流量;通过水处理设备对矿井水过滤,使水质达到矿井水回灌标准,过滤后排入调节池,调节池也为储水池,装有液位计对水位进行控制,当水位到达上限或下限时可关闭水处理设备运行或加大水处理设备排放量,灌注系统抽取调节池中的矿井水,然后向第一泥浆泵输送,第一注水泵把矿井水压入回灌井中。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9)

1.一种矿井水回罐系统,其特征是,包括
初沉池,其进水口通过进水管与矿井管道连接,其出水口通过管道与絮凝池连接,所述进水管上设置进水泵;
絮凝池,其进水口与初沉池管道连接,其出水口与斜板沉淀池管道连接;
斜板沉淀池,其进水口与絮凝池管道连接,其出水口与水处理设备管道连接;
水处理设备,其进水口与斜板沉淀池管道连接,其出水口与调节池管道连接;
调节池,其进水口与水处理设备管道连接,其出水口与灌注系统管道连接;
灌注系统,其进水口与调节池管道连接,其出水口通过出水管与回罐井连接,所述出水管上设置第一泥浆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井水回罐系统,其特征是,
所述斜板沉淀池与水处理设备之间的管道上设置第一流量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井水回罐系统,其特征是,
所述调节池与灌注系统之间的管道上均设置第二流量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井水回罐系统,其特征是,
所述出水管上设置用于监测回罐井内压力的压力变送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井水回罐系统,其特征是,
所述出水管上设置用于监测灌注温度的温度变送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井水回罐系统,其特征是,
所述出水管上设置安全阀和止回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井水回罐系统,其特征是,
所述出水管上设置出水支管,所述出水支管上设置第二泥浆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井水回罐系统,其特征是,
所述灌注系统包括
第一三通管,其两个出水口分别与第二三通管、弯管连接;
弯管,其一端连接第一三通管,其另一端连接离心泵进口;
第二三通管,其两个进水口分别与第一三通管、离心泵出口连接;
离心泵,其进口连接弯管,其出口连接第二三通管;
电机,与离心泵的工作轴连接,以驱动离心泵作业;
空气包,设置在第二三通管上;
第一蝶阀,设在离心泵与第二三通管之间;
第二蝶阀,设置在第一三通管和弯管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矿井水回罐系统,其特征是,还包括
第三蝶阀,设置在第一三通管和第二三通管之间。
CN202221972130.8U 2022-07-28 2022-07-28 矿井水回罐系统 Active CN2179728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72130.8U CN217972839U (zh) 2022-07-28 2022-07-28 矿井水回罐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72130.8U CN217972839U (zh) 2022-07-28 2022-07-28 矿井水回罐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72839U true CN217972839U (zh) 2022-12-06

Family

ID=842820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72130.8U Active CN217972839U (zh) 2022-07-28 2022-07-28 矿井水回罐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728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406520U (zh) 一种矿用多级排水系统自动引水装置
CN209211544U (zh) 地热水回灌系统
CN204458375U (zh) 一种离心泵自吸系统
CN106014349B (zh) 负压抽吸排水采气装置
CN217972839U (zh) 矿井水回罐系统
CN211368992U (zh) 一种新型排污泵站
CN110820917A (zh) 一种新型排污泵站
CN219034694U (zh) 一种低产井降回压增产装置
CN217710799U (zh) 一种风化泥岩地层真空降水装置
CN205823244U (zh) 负压抽吸排水采气装置
CN206299575U (zh) 一种离心泵供水系统
CN206407929U (zh) 一种污水过滤循环系统中的虹吸装置
CN213265861U (zh) 矿井水处理加药装置
CN207348812U (zh) 一种煤层气井循环注水返排煤屑的装置
CN209507783U (zh) 一种全程自流的引水装置
CN220257246U (zh) 一种新型阻流挡沙装置
CN220223755U (zh) 洗砂泥浆水处理系统
CN214787317U (zh) 一种油井稠油降压、分离器放空、管道扫线装置
CN217549096U (zh) 一种沉砂池自动排砂装置
CN216472528U (zh) 一种重力式压力流污水输水系统
CN115008612B (zh) 一种均衡混凝土回收浆水的装置及方法
CN110629830B (zh) 一种应用于大型输调水管道中的过滤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212349879U (zh) 一种地下水原位回用系统
CN211497160U (zh) 一种癸二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的沉降分离装置
CN220978194U (zh) 岸边式多水位组合取水泵房进水管沉积物冲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