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72156U - 一种曳引式施工升降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曳引式施工升降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72156U
CN217972156U CN202222314786.7U CN202222314786U CN217972156U CN 217972156 U CN217972156 U CN 217972156U CN 202222314786 U CN202222314786 U CN 202222314786U CN 217972156 U CN217972156 U CN 2179721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
box
traction
plate
buff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1478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pecial Equipment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Technology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pecial Equipment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Technology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pecial Equipment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Technology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pecial Equipment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Technology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22231478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721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721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721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intenance And Inspection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施工升降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曳引式施工升降机,包括轿厢、移动箱、曳引机构、驱动机构、释放机构和缓冲机构,轿厢可移动设置在井道内部,井道的一侧开设有多个楼层出口;曳引机构设置在轿厢的上部,移动箱设置在轿厢远离曳引机构的一端;井道相对两侧的内壁上均等距布设有多组限位块,轿厢和移动箱相对两侧的内壁上均转动连接有与限位块相适配的卡板;驱动机构设置在轿厢和移动箱的同侧,且驱动机构的一端与轿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移动箱固定连接;释放机构设置在卡板上,缓冲机构设置在移动箱与井道之间。该施工升降机可精确地停留在特定的施工层,并且操作简单,最大程度减少了对轿厢的冲击,提高了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曳引式施工升降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施工升降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曳引式施工升降机。
背景技术
施工升降机通常称为建筑用施工电梯,或室外电梯、工地提升吊篮。是建筑中经常使用的载人载货施工机械,主要用于高层建筑的室内外装修、桥梁、烟囱等建筑的施工。单纯的施工电梯是由轿厢、驱动机构、标准节、附墙、底盘、围栏、电气系统等几部分组成,是建筑中经常使用的载人载货施工机械,由于其独特的箱体结构使施工人员乘坐起来既舒适又安全。施工电梯在工地上通常是配合塔吊使用。
然而,传统的曳引式内置施工升降机在每次提升时,需将承重梁、盘绳器单独提升,并且需要借助手动葫芦、电动葫芦或塔吊等工具,无法精确地停留在特定的施工层,提升存在危险性大、工序繁琐、耗费时间长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现场施工。与此同时,现有技术中的施工升降机仅具有缓冲轿厢向下的冲力,缺少轿厢反弹过程中的缓冲,大大影响了乘坐的安全性及舒适性。
针对上述问题,开发一种新型的曳引式施工升降机,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一项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曳引式施工升降机,该施工升降机可精确地停留在特定的施工层,并且操作简单,最大程度减少了对轿厢的冲击,提高了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曳引式施工升降机,包括轿厢、移动箱、曳引机构、驱动机构、释放机构和缓冲机构,所述轿厢可移动设置在井道内部,所述井道的一侧开设有多个楼层出口;所述曳引机构设置在所述轿厢的上部,所述移动箱设置在所述轿厢远离所述曳引机构的一端;所述井道相对两侧的内壁上均等距布设有多组限位块,所述轿厢和所述移动箱相对两侧的内壁上均转动连接有与所述限位块相适配的卡板;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轿厢和所述移动箱的同侧,且所述驱动机构的一端与所述轿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移动箱固定连接;所述释放机构设置在所述卡板上,所述缓冲机构设置在所述移动箱与所述井道之间。
作为本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卡板与所述轿厢或所述移动箱之间固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卡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轿厢或所述移动箱固定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曳引机构包括驱动箱、固定板和多个定滑轮,所述驱动箱固定安装在所述轿厢远离所述移动箱的一端,所述固定板固设在所述井道一侧的底端;所述驱动箱内安装有盘绳器,所述盘绳器上卷绕的安全绳经所述定滑轮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一端通过一安装板固设在所述轿厢的侧面,另一端通过一安装板固设在所述移动箱的侧面。
作为本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释放机构包括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通过一安装块固设在所述轿厢或所述移动箱的侧面,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贯穿所述安装块并固设有一滚轮,所述滚轮与所述卡板远离所述第一弹簧的一侧相抵。
作为本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第一缓冲部和第二缓冲部,所述第一缓冲部设置在所述移动箱远离所述轿厢的一侧,所述第二缓冲部设置在所述井道的底部。
作为本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第一缓冲部包括伸缩杆、缓冲板和第二弹簧,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移动箱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缓冲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套设在所述伸缩杆的外侧。
作为本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第二缓冲部包括分别平行对称设置的套筒、滑柱、固定盒和梯形伸缩板,所述套筒固设在所述井道的底部,所述滑柱滑动设置在所述套筒的内部,所述固定盒固设在所述滑柱远离所述套筒的一端,所述梯形伸缩板可移动设置在所述梯形伸缩板的内部;两个所述梯形伸缩板均呈伸缩状态时,所述梯形伸缩板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缓冲板的宽度。
作为本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第二缓冲部还包括限位环和抵紧弹簧,所述限位环固设在所述滑柱靠近所述套筒的一端,所述抵紧弹簧套设在所述滑柱上,并位于靠近所述限位环的一端。
作为本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井道内两侧均垂直固设有导向柱,且所述导向柱均贯穿于所述轿厢和所述移动箱。
本实用新型的曳引式施工升降机,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曳引式施工升降机包括轿厢、移动箱、曳引机构、驱动机构、释放机构和缓冲机构,其中,井道两侧内壁等距设置有多组限位块,轿厢、移动箱的两侧均转动设置有与限位块适配的卡板。上升时,以移动箱为基础,驱动机构顶起轿厢,轿厢上移至上一楼层口,轿厢两侧的卡板卡入上一组限位块上,进而实现轿厢的固定,进而以轿厢为基础,驱动机构回拉,将移动箱拉起,由此往复交替提升,实现逐层提升的目的;下降时,释放机构挤压卡板,使卡板与限位块脱离,进而驱动机构以轿厢为基础伸出,推动移动箱下移至下一组限位块上卡紧,此时,轿厢两侧的释放机构启动将轿厢两侧的卡板释放,驱动机构拉回,实现轿厢的下降。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曳引式施工升降机可精确地停留在特定的施工层,并且操作简单便捷;
2、本实用新型的曳引式施工升降机在移动箱和井道之间设置有缓冲机构,当曳引机构或卡板与限位块之间的卡接结构发生故障时,轿厢与移动箱迅速下坠,缓冲板率先与井道底部接触,可有效起到缓冲作用,最大程度减少了对轿厢的冲击,提高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曳引式施工升降机的侧视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曳引式施工升降机的主视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曳引式施工升降机内部结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曳引式施工升降机内部结构平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曳引式施工升降机释放机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轿厢;2:移动箱;3:井道;4:楼层出口;5:限位块;6:卡板; 7:第一弹簧;8:驱动箱;9:固定板;10:定滑轮;11:盘绳器;12:液压杆;13:安装板;14:电动推杆;15:安装块;16:滚轮;17:伸缩杆;18:缓冲板;19:第二弹簧;20:套筒;21:滑柱;22:固定盒;23:梯形伸缩板;24:导向柱;25:限位挡板;26:安全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坚直"、" 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 "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曳引式施工升降机,包括轿厢1、移动箱2、曳引机构、驱动机构、释放机构和缓冲机构,所述轿厢1可移动设置在井道3内部,所述井道3的一侧开设有多个楼层出口4;所述曳引机构设置在所述轿厢1的上部,所述移动箱2设置在所述轿厢1远离所述曳引机构的一端;所述井道3相对两侧的内壁上均等距布设有多组限位块5,所述轿厢1和所述移动箱2相对两侧的内壁上均转动连接有与所述限位块5 相适配的卡板6;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轿厢1和所述移动箱2的同侧,且所述驱动机构的一端与所述轿厢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移动箱2固定连接;所述释放机构设置在所述卡板6上,所述缓冲机构设置在所述移动箱2与所述井道3之间。
当施工电梯上升时,以移动箱2为基础,驱动机构顶起轿厢1,轿厢1 上移至上一楼层口,轿厢1两侧的卡板6卡入上一组限位块5上,进而实现轿厢1的固定,进而以轿厢1为基础,驱动机构回拉,将移动箱2拉起,由此往复交替提升,实现逐层提升的目的;当施工电梯下降时,释放机构挤压卡板6,使卡板6与限位块5脱离,进而驱动机构以轿厢1为基础伸出,推动移动箱2下移至下一组限位块5上卡紧,此时,轿厢1两侧的释放机构启动将轿厢1两侧的卡板6释放,驱动机构拉回,实现轿厢1的下降。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曳引式施工升降机可精确地停留在特定的施工层,并且操作简单便捷。
与此同时,本实施例中的施工电梯在移动箱2和井道3之间还设置有缓冲机构,当曳引机构或卡板6与限位块5之间的卡接结构发生故障时,轿厢1与移动箱2迅速下坠,缓冲板18率先与井道3底部接触,可有效起到缓冲作用,最大程度减少了对轿厢1的冲击,提高了安全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为确保被释放机构挤压的卡板6 能够顺利复位,所述卡板6与所述轿厢1或所述移动箱2之间固设有第一弹簧7,所述第一弹簧7的一端与所述卡板6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轿厢 1或所述移动箱2固定连接。即被释放机构挤压的卡板6在第一弹簧7回弹力的作用下被顶起,以致轿厢1或移动箱2下移至下一组限位块5时,能够与限位块5卡紧,实现轿厢1或移动箱2的固定。
具体地,卡板6上还设置有一限位挡板25,以限制滚轮16的移动方向。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曳引机构具体包括驱动箱8、固定板9和多个定滑轮10,所述驱动箱8固定安装在所述轿厢1远离所述移动箱2的一端,所述固定板9固设在所述井道3一侧的底端;所述驱动箱8内安装有盘绳器 11,所述盘绳器11上卷绕的安全绳26经所述定滑轮10与所述固定板9固定连接。
当驱动机构驱动轿厢1上行时,曳引机构同时工作,盘绳器11对安全绳26进行卷绕,在固定板9和定滑轮10的作用下,辅助轿厢1上行;当驱动机构驱动轿厢1下行时,盘绳器11对安全绳26进行释放,确保轿厢1 能够顺利下行。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具体包括液压杆12,所述液压杆12的一端通过一安装板13固设在所述轿厢1的侧面,另一端通过一安装板13固设在所述移动箱2的侧面。
具体地,轿厢1相对两侧的上部和移动箱2相对两侧的下部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板13,而液压缸的两端分别通过相应的安装板13与轿厢1和移动箱2固定连接。当施工电梯上升时,开启开关,以移动箱2为基础,液压杆12顶起轿厢1,轿厢1上移至上一楼层口,轿厢1两侧的卡板6卡入上一组限位块5上,进而实现轿厢1的固定,进而以轿厢1为基础,液压杆 12回拉,将移动箱2拉起,由此往复交替提升,实现逐层提升的目的;当施工电梯下降时,释放机构挤压卡板6,使卡板6与限位块5脱离,进而液压杆12以轿厢1为基础伸出,推动移动箱2下移至下一组限位块5上卡紧,此时,轿厢1两侧的释放机构启动将轿厢1两侧的卡板6释放,液压杆12 拉回,实现轿厢1的下降。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释放机构具体包括电动推杆14,所述电动推杆 14通过一安装块15固设在所述轿厢1或所述移动箱2的侧面,所述电动推杆14的输出端贯穿所述安装块15并固设有一滚轮16,所述滚轮16与所述卡板6远离所述第一弹簧7的一侧相抵。
具体地,轿厢1和移动箱2相对两侧靠近卡板6的位置处均固定设置有安装块15,电动推杆14通过螺栓固定在安装块15上,电动推杆14的输出端贯穿安装块15并固设有一滚轮16,滚轮16与卡板6相抵。当施工电梯下行时,移动箱2两侧的电动推杆14推动滚轮16下移,使得滚轮16挤压两侧的卡板6转动释放,使得卡板6与对应的限位块5脱离。此时,液压杆12以轿厢1为基础伸出,推动移动箱2下移至下一组限位块5卡紧,进而轿厢1两侧的电动推杆14启动,将轿厢1两侧的卡板6释放,液压杆 12会拉,使得轿厢1下降。由此实现了施工电梯安全稳定的下行。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第一缓冲部和第二缓冲部,所述第一缓冲部设置在所述移动箱2远离所述轿厢1 的一侧,所述第二缓冲部设置在所述井道3的底部。其中,第一缓冲部用于减少电梯迅速下行过程中对轿厢1的冲击,而第二缓冲部用于减少第一缓冲部反弹时,对于轿厢1的冲击。
具体地,所述第一缓冲部包括伸缩杆17、缓冲板18和第二弹簧19,所述伸缩杆17的一端与所述移动箱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缓冲板18 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19套设在所述伸缩杆17的外侧。
在本实施例中,移动箱2的底部四角均固定安装有伸缩杆17,且多个伸缩杆17下端固定有同一缓冲板18,每个伸缩杆17上均套设有第二弹簧 19,用于提高缓冲板18的缓冲能力。当轿厢1与移动箱2因特殊原因迅速下坠时,缓冲板18与井道3底部率先接触,可起到有效的缓冲作用。
具体地,所述第二缓冲部包括分别平行对称设置的套筒20、滑柱21、固定盒22和梯形伸缩板23,所述套筒20固设在所述井道3的底部,所述滑柱21滑动设置在所述套筒20的内部,所述固定盒22固设在所述滑柱21 远离所述套筒20的一端,所述梯形伸缩板23可移动设置在所述梯形伸缩板23的内部;两个所述梯形伸缩板23均呈伸缩状态时,所述梯形伸缩板23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缓冲板18的宽度。所述第二缓冲部还包括限位环和抵紧弹簧,所述限位环固设在所述滑柱21靠近所述套筒20的一端,所述抵紧弹簧套设在所述滑柱21上,并位于靠近所述限位环的一端。
在本实施例中,井道3底部两侧固定设置有多个套筒20,套筒20内滑动设置有滑柱21,滑柱21靠近套筒20的一端套设有限位环,用于防止滑柱21滑出套筒20,而滑柱21靠近套筒20的一端套设有抵紧弹簧,用于赋予滑柱21一定的缓冲力。位于同一侧的多个滑柱21上端均设有一固定盒 22,两个固定盒22相对靠近的一侧均设有梯形伸缩板23,两个梯形伸缩板 23之间的间距略小于缓冲板18的宽度。当缓冲板18接触井道3底部反弹时,两个梯形伸缩板23被缓冲板18挤压回缩再弹出,缓冲板18被两个梯形伸缩板23拉紧实现反向二次缓冲,从而可最大程度地减少对轿厢1的冲击。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更为优选地,为防止轿厢1和移动箱2在移动过程中发生偏移,影响施工电梯的运行,所述井道3内两侧均垂直固设有导向柱24,且所述导向柱24均贯穿于所述轿厢1和所述移动箱2。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曳引式施工升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轿厢(1)、移动箱(2)、曳引机构、驱动机构、释放机构和缓冲机构,
所述轿厢(1)可移动设置在井道(3)内部,所述井道(3)的一侧开设有多个楼层出口(4);所述曳引机构设置在所述轿厢(1)的上部,所述移动箱(2)设置在所述轿厢(1)远离所述曳引机构的一端;所述井道(3)相对两侧的内壁上均等距布设有多组限位块(5),所述轿厢(1)和所述移动箱(2)相对两侧的内壁上均转动连接有与所述限位块(5)相适配的卡板(6);
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轿厢(1)和所述移动箱(2)的同侧,且所述驱动机构的一端与所述轿厢(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移动箱(2)固定连接;所述释放机构设置在所述卡板(6)上,所述缓冲机构设置在所述移动箱(2)与所述井道(3)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曳引式施工升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6)与所述轿厢(1)或所述移动箱(2)之间固设有第一弹簧(7),所述第一弹簧(7)的一端与所述卡板(6)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轿厢(1)或所述移动箱(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曳引式施工升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曳引机构包括驱动箱(8)、固定板(9)和多个定滑轮(10),
所述驱动箱(8)固定安装在所述轿厢(1)远离所述移动箱(2)的一端,所述固定板(9)固设在所述井道(3)一侧的底端;所述驱动箱(8)内安装有盘绳器(11),所述盘绳器(11)上卷绕的安全绳(26)经所述定滑轮(10)与所述固定板(9)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曳引式施工升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液压杆(12),所述液压杆(12)的一端通过一安装板(13)固设在所述轿厢(1)的侧面,另一端通过一安装板(13)固设在所述移动箱(2)的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曳引式施工升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机构包括电动推杆(14),所述电动推杆(14)通过一安装块(15)固设在所述轿厢(1)或所述移动箱(2)的侧面,所述电动推杆(14)的输出端贯穿所述安装块(15)并固设有一滚轮(16),所述滚轮(16)与所述卡板(6)远离所述第一弹簧(7)的一侧相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曳引式施工升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第一缓冲部和第二缓冲部,
所述第一缓冲部设置在所述移动箱(2)远离所述轿厢(1)的一侧,所述第二缓冲部设置在所述井道(3)的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曳引式施工升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部包括伸缩杆(17)、缓冲板(18)和第二弹簧(19),
所述伸缩杆(17)的一端与所述移动箱(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缓冲板(18)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19)套设在所述伸缩杆(17)的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曳引式施工升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部包括分别平行对称设置的套筒(20)、滑柱(21)、固定盒(22)和梯形伸缩板(23),
所述套筒(20)固设在所述井道(3)的底部,所述滑柱(21)滑动设置在所述套筒(20)的内部,所述固定盒(22)固设在所述滑柱(21)远离所述套筒(20)的一端,所述梯形伸缩板(23)可移动设置在所述梯形伸缩板(23)的内部;
两个所述梯形伸缩板(23)均呈伸缩状态时,所述梯形伸缩板(23)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缓冲板(18)的宽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曳引式施工升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部还包括限位环和抵紧弹簧,所述限位环固设在所述滑柱(21)靠近所述套筒(20)的一端,所述抵紧弹簧套设在所述滑柱(21)上,并位于靠近所述限位环的一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曳引式施工升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井道(3)内两侧均垂直固设有导向柱(24),且所述导向柱(24)均贯穿于所述轿厢(1)和所述移动箱(2)。
CN202222314786.7U 2022-08-31 2022-08-31 一种曳引式施工升降机 Active CN2179721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14786.7U CN217972156U (zh) 2022-08-31 2022-08-31 一种曳引式施工升降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14786.7U CN217972156U (zh) 2022-08-31 2022-08-31 一种曳引式施工升降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72156U true CN217972156U (zh) 2022-12-06

Family

ID=842611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14786.7U Active CN217972156U (zh) 2022-08-31 2022-08-31 一种曳引式施工升降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721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490973B1 (en) Method in the manufacture of an elevator
CN110228743B (zh) 电梯井曳引上置二比一悬挂比施工升降机及其作业方法
CN210854899U (zh) 一种直角开门家用电梯
JP4270642B2 (ja)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CN201161862Y (zh) 电梯轿厢
CN102241353A (zh) 家用电梯
CN214456059U (zh) 一种厢式电梯升降结构
CN217972156U (zh) 一种曳引式施工升降机
CN210795435U (zh) 一种同步施工升降机
JP4107863B2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KR102378202B1 (ko) 기계실 및 승강로 구조물이 필요없는 싱글 마스트 구조의 로프식 트윈형 탑승카 자체구동 승강기
JP2000255941A (ja) エレベータの釣合おもり
CN213011494U (zh) 一种牵引绳轮式无机房电梯
KR100999098B1 (ko) 층 맞춤 기능을 갖는 더블 데크 엘리베이터
CN211310737U (zh)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载人货梯
CN220618343U (zh) 一种高处线路的检修升降装置
JP2006188310A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CN215287578U (zh) 一种缓冲性能好电梯底座
CN212334326U (zh) 一种施工升降机防坐底装置
KR102402802B1 (ko) 기계실이 운반가능하게 모듈화된 로프식 복수구동 고하중용 엘리베이터
KR102443566B1 (ko) 수직개폐형 도어패널의 추락을 방지하고 도어 개폐시간을 단축시킨 대형 및 초대형 엘리베이터
CN212982141U (zh) 一种地铁检验用支撑架
CN213475080U (zh) 一种电梯维修用的安全防护装置
CN218344987U (zh) 一种建筑物料吊装用安全防护装置
CN115259013B (zh) 单边解锁式双柱举升机及其升降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