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69308U - 一种接触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接触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69308U
CN217969308U CN202222303782.9U CN202222303782U CN217969308U CN 217969308 U CN217969308 U CN 217969308U CN 202222303782 U CN202222303782 U CN 202222303782U CN 217969308 U CN217969308 U CN 2179693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ar
resistant belt
mounting portion
central axis
bas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30378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鉴
邓茂涛
占立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Huapin Rail Transi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Huapin Rail Transi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Huapin Rail Transi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Huapin Rail Transi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30378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693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693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693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in Traffic Observation, Control, And Security (AREA)

Abstract

一种接触轨,涉及移动供电设备领域,包括:基体和耐磨带,耐磨带靠近基体的一侧设有用于嵌入基体的嵌入构件,嵌入构件设于耐磨带的中部和/或耐磨带中心轴线的两侧。其能够使得基体和耐磨带两者更加紧密的接触,能够进一步提高接触轨的可靠度和牢固度,并且进一步地降低加工成本和加工难度。

Description

一种接触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供电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接触轨。
背景技术
接触轨通常包括基体和耐磨带两部分,目前,常见的接触轨中基体和耐磨带的连接多是通过基体包裹耐磨带边缘或者耐磨带边缘扣紧基体的方式,但是这两种方式在长期使用后均会变得松弛,而导致基体与耐磨带之间存在间隙,影响实际使用。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申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触轨,其能够使得基体和耐磨带两者更加紧密的接触,能够进一步提高接触轨的可靠度和牢固度,并且进一步地降低加工成本和加工难度。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接触轨,包括:基体和耐磨带,耐磨带靠近基体的一侧设有用于嵌入基体的嵌入构件,嵌入构件设于耐磨带的中部和/或耐磨带中心轴线的两侧。
进一步地,耐磨带两侧设有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嵌入构件包括多根嵌入钉;沿耐磨带的中心轴线方向,多根嵌入钉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耐磨带两侧设有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同耐磨带之间均具有夹角Δ;基体分别开设有同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匹配的第一配合槽和第二配合槽。
进一步地,当嵌入构件设于耐磨带的中部时,30°<夹角Δ<150°,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部同耐磨带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开设有锁紧槽,锁紧槽沿耐磨带的中心轴线方向延伸,第一配合槽和第二配合槽内壁均设有同锁紧槽匹配的锁紧条。
进一步地,当嵌入构件设于耐磨带的中部时,30°<夹角Δ<150°,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部同耐磨带焊接。
进一步地,当嵌入构件设于耐磨带中心轴线的两侧时,夹角Δ≥90°,嵌入构件设于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相互远离的一侧。
进一步地,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部同耐磨带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当嵌入构件设于耐磨带中部以及耐磨带中心轴线的两侧时,夹角Δ≥90°,位于耐磨带中心轴线的两侧的嵌入构件设于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相互远离的一侧。
进一步地,嵌入构件焊接或铆接于耐磨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接触轨,能够通过在耐磨带中部和/或耐磨带中心轴线的两侧安装嵌入构件,在将耐磨带和基体进行安装的过程中,可以使得嵌入构件嵌入基体中,由于嵌入构件采用钢钉,而基体采用铝及铝合金制成,保证了嵌入构件能够完整的嵌入基体中,保证了耐磨带和基体结合的紧密度和牢固度。
总体而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接触轨,其能够使得基体和耐磨带两者更加紧密的接触,能够进一步提高接触轨的可靠度和牢固度,并且进一步地降低加工成本和加工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实施方式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实施方式图一的爆炸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实施方式图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实施方式图二的爆炸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实施方式图三;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实施方式图三的爆炸图;
图10为图9中A处的放大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耐磨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的实施方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图;
图14为嵌入构件的多种实施方式图。
图标:1-基体、2-耐磨带、3-嵌入构件、4-第一安装部、5-第二安装部、6-第一配合槽、7-第二配合槽、8-锁紧槽、9-锁紧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平行”、“垂直”等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平行或垂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平行”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垂直”而言更加平行,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平行,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目前,常见的接触轨中基体和耐磨带的连接多是通过基体包括耐磨带边缘或者耐磨带边缘扣紧基体的方式。申请号为200320109736.X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钢铝复合导电轨,如图1所示,它由铝或铝合金型材基体及不锈钢耐磨接触覆板组成。覆板呈U字型,在其两侧支脚、靠近边缘的内外表面上,沿整个导电轨纵向加工有凸起或凹下的锁紧块。在基体两侧沿纵向加工有一对称凸耳,与侧壁之间构成两条纵向缝隙。覆板放在基体上,其两支脚插入基体两条纵向长缝内,通过基体两侧凸耳向内、向下的塑性弯曲变形,将覆板的支脚夹紧,基体材料被挤入覆板两侧的凹下结构内,使覆板被绷紧并紧贴在型材基体的上表面,形成紧密的、牢固的机械接触,从而获得良好的导电性能。
其通过在覆板两支脚内侧压出凹槽,从而使得支脚的外侧形成锁紧块,通过锁紧块和型材基体的相互接触使得覆板被绷紧并紧贴在型材基体的上表面。但是其存在有严重的缺陷,其是通过对支脚进行按压冲击的方式形成锁紧块,其在加工过程中的难度极大,不利于成熟产品的推广应用。
其次,申请号为201911200442.X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异型钢带及钢铝复合导电轨,如图2所示,所述钢带截面为π字型结构,包括钢带本体和两个支撑腿;两个所述支撑腿对称位于所述钢带本体的下方,且两个所述支撑腿的外侧沿钢带长度方向具有圆弧凹槽。该异型钢带用于钢铝复合导电轨,且不锈钢钢带的宽度与铝轨的宽度相同,从而增加了不锈钢带与集电靴的有效接触面宽,增大了有效授流面占比,保证了集电靴可靠受流,同时满足了复合导电轨沿线路方向不锈钢带与铝轨抗拉力标准要求以及垂直线路方向不锈钢带与铝轨的抗拔力标准要求。
其通过在钢带的支撑腿的外侧设置圆弧凹槽,在铝轨设置圆弧凸起,述圆弧凸起的半径稍大于所述圆弧凹槽的半径,使得圆弧凸起按压进入圆弧凹槽中,实现钢带和铝轨的结合,但是其同样也存在有严重的缺陷,结合公知常识可知,铝的硬度是远小于钢的硬度的,因此在实际按压的过程中,大部分的圆弧凸起并没有被实际按压进圆弧凹槽中,而是在压力的作用下,圆弧凸起被压平,从而使得钢带和铝轨并没有有效的结合,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导致钢带和铝轨分离。
另外,申请号为201020269007.0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铁/轻轨用不锈钢与铝的复合导电轨,如图3所示,要由铝合金导电轨、不锈钢C型钢、不锈钢铆钉组成,采用铆接方式连接,不锈钢C型钢覆盖在铝合金导电轨上,经三个方向强力压紧后,不锈钢铆钉将不锈钢C型钢与铝合金导电轨固定铆接。所述不锈钢铆钉的圆周表面加工有倒刺状,并且轴向呈三角月牙形的沟槽状,这样能够增加铆钉的刚性,同时减少铝合金挤压变形量,防止铆钉轴向松动和圆周转动。
其通过在导电轨和不锈钢上分别开设对应的排孔,然后通过铆钉将导电轨和不锈钢结合,此种方式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也存在有如下不足:由于导电轨和不锈钢都开设有排孔,因此在安装的过程中需要保证导电轨上的孔和不锈钢上的孔完全对应,才能保证铆钉的嵌入,这就要求安装时的精度要更高,并且浪费大量的资源。
申请人通过大量的实践分析得出上述现有技术中的诸多不足,针对上述不足创造出一种接触轨,包括:基体1、耐磨带2、嵌入构件3、第一安装部4、第二安装部5、第一配合槽6、第二配合槽7、锁紧槽8和锁紧条9。
其中,耐磨带2靠近基体1的一侧设有用于嵌入基体1的嵌入构件3,嵌入构件3设于耐磨带2的中部和/或耐磨带2中心轴线的两侧。
需要说明的是,耐磨带2的中部是指宏观意义上的中部位置区域,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中心轴线。
另一个需要说明的是,耐磨带2采用钢或其合金材料制成,硬度强并具有导电性;基体1采用铝材料制成。
此外,嵌入构件3采用硬度高的金属材料制成,如钢、铬或钛等,本实施例中,考虑到建设成本,嵌入构件3采用钢钉。
本实施例中,嵌入构件3的安装方式可采用焊接、铆接等多种方式,但不局限于其中一种。
能够通过在耐磨带2中部和/或耐磨带2中心轴线的两侧安装嵌入构件3,在将耐磨带2和基体1进行安装的过程中,可以使得嵌入构件3嵌入基体1中,由于嵌入构件3采用钢钉,而基体1采用铝及铝合金制成,保证了嵌入构件3能够完整的嵌入基体1中,保证了耐磨带2和基体1结合的紧密度和牢固度。
总体而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接触轨,其能够使得基体1和耐磨带2两者更加紧密的接触,能够进一步提高接触轨的可靠度和牢固度,并且进一步地降低加工成本和加工难度。
进一步地,耐磨带2两侧设有第一安装部4和第二安装部5,嵌入构件3包括多根嵌入钉;沿耐磨带2的中心轴线方向,多根嵌入钉间隔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嵌入钉的中心轴线同耐磨带2所在平面垂直,多根嵌入钉之间的连线同耐磨带2的中心轴线平行。
具体地,嵌入钉的具体结构可进行多种选择,只要为凸出样式的均可,例如:球状、圆柱体、圆锥体或者不规则的凸起。
进一步地,耐磨带2两侧设有第一安装部4和第二安装部5,第一安装部4和第二安装部5同耐磨带2之间均具有夹角Δ;基体1分别开设有同第一安装部4和第二安装部5匹配的第一配合槽6和第二配合槽7。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安装部4所在平面同第二安装部5所在平面交叉,且第一安装部4和第二安装的朝向相同。
另一个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安装部4和第二安装部5沿耐磨带2的中心轴线方向沿伸。
通过上述设置,能够使得第一安装部4、耐磨带2和第二安装部5围合形成“八”字型或者“U”型,从而能够更好的包裹住基体1,通过按压第一配合槽6和第二配合槽7的侧壁,使得两个侧壁分别与第一安装部4和第二安装部5接触,从而对第一安装部4和第二安装部5进行包裹,是的基体1和耐磨带2接触的更加紧密。
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部4和第二安装部5可为板状也可为圆柱状;当第一安装部4和第二安装部5为板状形式时,第一安装部4和第二安装部5的中心轴线同耐磨带2的中心轴线平行,且第一安装部4和第二安装部5沿耐磨带2的中心轴线方向沿伸。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安装部4和第二安装部5的横截面可为弧形。
当第一安装部4和第二安装部5采用圆柱状形式时,第一安装部4和第二安装部5均包含多个圆柱体,多个圆柱体沿耐磨带2的中心轴线方向沿伸且间隔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嵌入构件3仅设于耐磨带2的中部时,30°<夹角Δ<150°,第一安装部4、第二安装部5同耐磨带2一体成型;此时,夹角Δ优选为90°。
此时,第一安装部4和第二安装部5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开设有锁紧槽8,锁紧槽8沿耐磨带2的中心轴线方向延伸,第一配合槽6和第二配合槽7内壁均设有同锁紧槽8匹配的锁紧条9。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安装部4和第二安装部5既可通过压弯或折弯的方式实现,也可通过铸造的方式实现。
另一个需要说明的是,锁紧条9的中心轴线同第一配合槽6和第二配合槽7的中心轴线平行。
通过上述设计,能够通过第一配合槽6和第二配合槽7的侧壁包裹第一安装部4和第二安装部5的同时,利用锁紧槽8和锁紧条9的相互配合,进一步对基体1和耐磨带2进行锁紧,避免基体1和耐磨带2之间产生位移;使得基体1和耐磨带2连接的更加紧密,此外,通过将嵌入构件3设置于耐磨带2的中部,能够使得耐磨带2中部于基体1中部的接触更加的紧密,避免产生间隙。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嵌入构件3设于耐磨带2的中部时,30°<夹角Δ<150°,第一安装部4、第二安装部5也可采用同耐磨带2焊接的形式;此时夹角Δ优选为45°,此种方式在实际安装过程中可先将第一安装部4和第二安装部5安装于第一配合槽6和第二配合槽7中,按压第一配合槽6和第二配合槽7的侧壁,使得两个侧壁分别与第一安装部4和第二安装部5接触,然后将耐磨带2与第一安装部4和第二安装部5进行焊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嵌入构件3设于耐磨带2中心轴线的两侧时,夹角Δ≥90°优选为135°,嵌入构件3设于第一安装部4和第二安装部5相互远离的一侧。此时,第一安装部4、第二安装部5同耐磨带2一体成型。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安装部4和第二安装部5既可通过压弯或折弯的方式实现,也可通过铸造的方式实现。
此时,嵌入构件3的直径均为d;嵌入构件3的长度均为L;嵌入构件3的中心轴线至与其对应的第一安装部4和第二安装部5远离耐磨带2一端的端部的距离均为h,且1/2d+1/2L≤h≤H-1/2d。
能够通过在第一安装部4和第二安装部5安装嵌入构件3,在将耐磨带2和基体1进行安装的过程中,可以使得嵌入构件3嵌入基体1中,由于嵌入构件3采用钢材料制成,而基体1采用铝及铝合金制成,保证了嵌入构件3能够完整的嵌入基体1中,保证了耐磨带2和基体1结合的紧密度和牢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嵌入构件3设于耐磨带2中部以及耐磨带2中心轴线的两侧时,夹角Δ≥90°优选为135°,位于耐磨带2中心轴线的两侧的嵌入构件3设于第一安装部4和第二安装部5相互远离的一侧。
能够通过同时耐磨带2中部以及第一安装部4和第二安装部5设置嵌入构件3,能够进一步增加耐磨带2与基体1连接的紧密程度和牢靠度,通过设置在第一安装部4和第二安装部5的嵌入构件3能够有效避免耐磨带2和基体1在垂直耐磨带2中心轴线方向上发生位移,而通过在耐磨带2中部设置嵌入构件3,能够进一步避免耐磨带2和基体1在平行于耐磨带2中心轴线的方向上发生位移。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其能够使得基体1和耐磨带2两者更加紧密的接触,能够进一步提高接触轨的可靠度和牢固度,并且进一步地降低加工成本和加工难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接触轨,包括:基体和耐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带靠近所述基体的一侧设有用于嵌入所述基体的嵌入构件,所述嵌入构件设于所述耐磨带的中部和/或所述耐磨带中心轴线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轨,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构件包括多根嵌入钉;沿所述耐磨带的中心轴线方向,多根所述嵌入钉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接触轨,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带两侧设有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同所述耐磨带之间均具有夹角Δ;所述基体分别开设有同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匹配的第一配合槽和第二配合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触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嵌入构件设于所述耐磨带的中部时,所述30°<夹角Δ<150°,所述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同所述耐磨带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触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开设有锁紧槽,所述锁紧槽沿所述耐磨带的中心轴线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配合槽和所述第二配合槽内壁均设有同所述锁紧槽匹配的锁紧条。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触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嵌入构件设于所述耐磨带的中部时,所述30°<夹角Δ<150°,所述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同所述耐磨带焊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触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嵌入构件设于所述耐磨带中心轴线的两侧时,所述夹角Δ≥90°,所述嵌入构件设于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相互远离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触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同所述耐磨带一体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触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嵌入构件设于所述耐磨带中部以及所述耐磨带中心轴线的两侧时,所述夹角Δ≥90°,位于所述耐磨带中心轴线的两侧的所述嵌入构件设于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相互远离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接触轨,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构件焊接或铆接于所述耐磨带。
CN202222303782.9U 2022-08-31 2022-08-31 一种接触轨 Active CN2179693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03782.9U CN217969308U (zh) 2022-08-31 2022-08-31 一种接触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303782.9U CN217969308U (zh) 2022-08-31 2022-08-31 一种接触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69308U true CN217969308U (zh) 2022-12-06

Family

ID=842620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303782.9U Active CN217969308U (zh) 2022-08-31 2022-08-31 一种接触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693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359971A1 (en) Circular saw blade with cutting tips mechanically lockes against multiple force vectors
CN217969308U (zh) 一种接触轨
CN212478291U (zh) 一种金属屋面抗风夹具
CN115465157A (zh) 一种接触轨
CN101365554A (zh) 粉末金属构件的精确定位和较低力的再定位
CN201118151Y (zh) 自紧式线夹
CN103038560B (zh) 具有啮合扣的夹具
CA2343125A1 (en) Composite profiled section
CN110752453A (zh) 一种铜排定位组件
CN211101892U (zh) 一种高效率切削锯条
CN207967355U (zh) 大电流压接端子、制作大电流压接端子的模具结构以及一种汽车用电缆
CN220863837U (zh) 凸轮轴定位夹具
CN219242382U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铝型材
CN211489683U (zh) 一种新型镶钨钢切刀
CN220291146U (zh) 一种双压片插套
CN213470298U (zh) 一种防切割夹持不稳的铝合金型材
CN210897646U (zh) 一种铜排定位组件
CN213118430U (zh) 一种具有一体成型抗压结构的铝型材
CN214866199U (zh) 一种具有改善型进料结构的挤压模具
CN211046854U (zh) 一种光伏模组用配合式钢边框角码
CN210032129U (zh) 张弦梁和主体钢柱的连接结构
CN219428653U (zh) 一种圆筒型钢材运输限制座
CN216916135U (zh) 一种电瓶车用挡风罩
CN212579549U (zh) 一种汽车板簧总成
CN210305938U (zh) 一种型钢冷剪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