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65796U - 一种钻孔攻牙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钻孔攻牙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965796U CN217965796U CN202221974768.5U CN202221974768U CN217965796U CN 217965796 U CN217965796 U CN 217965796U CN 202221974768 U CN202221974768 U CN 202221974768U CN 217965796 U CN217965796 U CN 21796579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ation
- drilling
- steering
- tapping
- assemb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eeding Of Workpieces (AREA)
Abstract
一种钻孔攻牙设备,其包括:机架、输送机构,机架设置具有沿输送方向依次等间距排列设置的上料工位、转向工位、钻孔工位、攻牙工位;输送机构包括转向夹具组件、两个夹持夹具组件、输送驱动组件,所述转向夹具组件设置于上料工位与转向工位之间,两个夹持夹具组件分别设置于转向工位与钻孔工位之间、钻孔工位与攻牙工位之间,所述输送驱动组件用于驱动转向夹具组件、两个夹持夹具组件同步沿所述输送方向往复移动,可以在不同的工位同时地进行工作,提高加工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钻孔攻牙设备。
背景技术
在一些产品小件零件(如微型电机定子座)上,常需要在零件进行螺纹孔的加工,用于装配固定,其中螺纹孔的加工一般包括钻孔和攻牙,传统都是通过人工将工作放置于不同的工位进行加工,采用手工加工螺纹孔,生产效率很低,存在安全隐患,市场上出现一些自动化的钻孔攻牙设备,现有的钻孔攻牙设备在对工件的输送上存在一定的缺陷,不同的工位不可同时地进行工作,导致加工效率降低,并且满足不了一些特殊需要转动方向再进行钻孔攻牙加工的工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钻孔攻牙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钻孔攻牙设备,其包括:机架、输送机构,机架设置具有沿输送方向依次等间距排列设置的上料工位、转向工位、钻孔工位、攻牙工位;输送机构包括转向夹具组件、两个夹持夹具组件、输送驱动组件,所述转向夹具组件设置于上料工位与转向工位之间,两个夹持夹具组件分别设置于转向工位与钻孔工位之间、钻孔工位与攻牙工位之间,所述输送驱动组件用于驱动转向夹具组件、两个夹持夹具组件同步沿所述输送方向往复移动;
所述转向夹具组件设置有用于接送工件的工件位,所述工件位转动连接有带动工件旋转换向的旋转座,所述旋转座偏心连接有转向杆,在所述上料工位与转向工位之间设有与机架相对固定的导向块,所述导向块设置有与转向杆滑动抵触而带动所述旋转座转动的导向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时,工件从上料工位进行上料,并输送至转向夹具组件的工件位上,输送驱动组件驱动转向夹具组件和夹持夹具组件一起沿输送方向移动,在转向夹具组件移动的过程中,导向块上的导向部与转向杆滑动抵触,在导向部的导向下带动旋转座转动,旋转座带动工件旋转换向,使得工件转动至设定的方向,转向夹具组件将转向后的工件放置于转向工位,输送驱动组件驱动转向夹具组件和夹持夹具组件一起往回移动,靠前的夹持夹具组件移动至转向工位,并夹持转向后的工件,而转向夹具组件又重新接送上料来的工件,输送驱动组件驱动转向夹具组件和夹持夹具组件一起再沿输送方向移动,靠前的夹持夹具组件将转向工位上的夹持于钻孔工位上,而转向夹具组件上的工件经过转向后放置于转向工位,钻孔工位上的钻孔装置对钻孔工位上的工件进行钻孔加工,之后输送驱动组件驱动转向夹具组件和夹持夹具组件一起往回移动,靠后的夹持夹具组件移动至钻孔工位,并将钻好孔的工件夹持住,靠前的夹持夹具组件又移动至转向工位,并夹持转向后的工件,转向夹具组件又移动至上料工位,重新接送上料来的工件,输送驱动组件驱动转向夹具组件和夹持夹具组件一起沿输送方向移动,靠后的夹持夹具组件将钻好孔的工件移送至攻牙工位,攻牙工位上的攻牙装置对工件进行攻牙加工,自动完成工件转向、钻孔、攻牙循环加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向夹具组件包括第一夹座、驱动第一夹座朝向上料方向移动的转向驱动单元,所述工件位设于第一夹座,所述工件位设置有朝向上料侧的进料缺口。
本方案中的转向夹具组件通过转向驱动单元来驱动第一夹座移动,来实现工件通过进料缺口进出工件位,在工件进行上料时,转向驱动单元驱动第一夹座朝向上料侧移动,使得进料缺口与上料装置的输出端对接,又或者工件经过转向后被移送至转向工位时,转向驱动单元驱动第一夹座反向移动,使得工件位上的工件从进料缺口分开,让工件停留至转向工位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工件位为通槽结构,所述旋转座套设于工件位内,所述旋转座为带有转动缺口的套壳结构,在所述旋转座的外周壁设置有弧形凹槽,所述工件位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设置有与弧形凹槽限位配合的钢珠。
当工件从进料缺口进入工件位后,从转动缺口进入旋转座内,在旋转座相对第一夹座转动时,可带动工件相对第一夹座转动,从而实现工件的转向,转向后的工件依次从转动缺口、进料缺口移出;此外,本方案设置了弧形凹槽与钢珠的限位配合来对旋转座的转动进行限位导向。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转座的外周设置有外台阶,所述工件位设置有与外台阶匹配抵触的内台阶,所述第一夹座的顶部盖设有顶盖,所述旋转座通过转动轴承与顶盖连接,所述顶盖设置有供转向杆伸出的弧形槽。
本方案通过旋转座上的外台阶与工件位上的内台阶滑动抵触、转动轴承与顶盖的转动配合,来实现旋转座两端的转动固定,而弧形槽给转向杆的转动提供转动的空间,也起到导向的作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持夹具组件包括呈相对设置的两个夹块、用于驱动两个夹块相互靠近和远离的夹持驱动单元。
本方案中的夹持夹具组件通过相互靠近和远离的两个夹块来对工件进行夹持,同时也不会干涉到转向工位、钻孔工位、攻牙工位上的工件的摆放。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送驱动组件包括滑动安装于机架上的活动架、驱动活动架沿所述输送方向往复移动的输送驱动单元,所述转向夹具组件、两个夹持夹具组件安装于活动架上。
本方案通过输送驱动单元来带动活动架移动,以带动活动架上的转向夹具组件、两个夹持夹具组件同步往复移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料工位设置有上料装置,所述上料装置的出料端设置有挡料组件,所述挡料组件包括挡料架、驱动所述挡料架打开和关闭所述出料端的挡料驱动单元。
本方案通过上料装置来实现工件的自动上料至上料工位上,并且上料装置设置有可打开和关闭出料端的挡料组件,实现单个工件的上料,在上料时,挡料驱动单元带动挡料架运动至打开位置,而当工件装入转向夹具组件上的工件位后,挡料驱动单元带动挡料架运动至关闭位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钻孔工位设置有钻孔装置,所述攻牙工位设置有攻牙装置,所述钻孔装置包括钻头组件、驱动钻头组件升降的钻孔升降组件,所述攻牙装置包括攻牙头组件、驱动攻牙头组件升降的攻牙升降组件。
本方案的钻孔装置通过钻孔升降组件带动钻头组件升降来实现对钻孔工位上的工件的钻孔加工,而攻牙装置通过攻牙升降组件驱动攻牙头组件升降来实现对攻牙工位上的工件的攻牙加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向夹具组件设置有多个工件位,所述钻头组件和攻牙头组件均包括齿轮盒、装配于齿轮盒中的相互啮合的多组齿轮轴,所述齿轮轴两端分别轴承装配于齿轮盒的底座和上盖上,所述齿轮轴下端轴承装配有密封圈,所述齿轮轴下端从齿轮盒底座穿出。
本方案的转向夹具组件具有多个工件位,这样可同时装取多个工件,钻头组件和攻牙头组件可靠同时对多个工件进行加工,提高加工的效率;在使用时,多个钻头具和攻牙头具连接于齿轮轴的下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架设置有沿所述输送方向延伸的导轨。本方案设置了导轨来对工件进行输送,工件可沿导轨移动至不同的工位上,导轨起到输送的导向功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钻孔攻牙设备,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两箭头分别表示前向和后向,其中两箭头分别表示左向和右向,其中两箭头分别表示上向和下向;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输送机构,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两箭头分别表示前向和后向,其中两箭头分别表示左向和右向,其中两箭头分别表示上向和下向;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第一夹座,其一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两个夹块,其一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钻孔装置,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齿轮盒,其一实施例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果具有“若干”之类的词汇描述,其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钻孔攻牙设备作出如下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钻孔攻牙设备包括:机架100、输送机构200,其中机架100在左右的输送方向上依次设置有上料工位、转向工位、钻孔工位和攻牙工位,上料工位、转向工位、钻孔工位和攻牙工位等间距排列,其中上料工位设有上料装置300,工件从上料工位上进行上料,而钻孔工位用于钻孔的加工,钻孔工位设有钻孔装置500,攻牙工位用于攻牙的加工,攻牙工位设有攻牙装置600,而转向工位主要用于工件转向后的放置。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输送机构200包括有转向夹具组件210、两个夹持夹具组件220和输送驱动组件,其中输送驱动组件用于驱动转向夹具组件210和两个夹持夹具组件220沿左右方向同步地往复移动,其中转向夹具组件210在上料工位和转向工位之间往复运动,在沿输送方向上,两个夹持夹具组件220分为靠前的夹持夹具组件220和靠后的夹持夹具组件220,其中靠前的夹持夹具组件220在转向工位与钻孔工位之间往复运动,而靠后的夹持夹具组件220钻孔工位和攻牙工位之间往复运动。
具体地:输送驱动组件包括活动架240、输送驱动单元250,本实施例的活动架240左右滑动安装于机架100上,输送驱动单元250固定安装于机架100上,输送驱动单元250与活动架240传动连接,本实施例中的转向夹具组件210和两个夹持夹具组件220均安装于活动架240上,更具体地:机架100设置有固定底板120,所述固定底板120两侧固定有固定左侧板130与固定右侧板140,固定左侧板130与固定右侧板140上端之间连接有固定上板150连接,所述固定左侧板130与固定右侧板140之间安装有若干呈左右延伸的光杆160,光杆160采用固定座固定于固定左侧板130与固定右侧板140上,所述固定左侧板130与固定右侧板140上设置有限位块170;
而活动架240包括设置于固定左侧板130与固定右侧板140之间的活动底板241,所述活动底板241两侧固定有活动左侧板242与活动右侧板243,所述活动左侧板242与活动右侧板243上设置有孔位用于安装铜套244,所述铜套244内径与光杆160为滑动配合。
输送驱动单元250采用输送气缸的结构,输送气缸的伸缩端与活动左侧板242固定连接。
固定上板150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导轨110,本实施例设置了导轨110来对工件进行输送,工件可沿导轨110移动至不同的工位上,导轨110起到输送的导向功能。
活动左侧板242和活动右侧板243上端之间连接有后横梁245、前横梁246,前横梁246、后横梁245设置于固定上板150的前后两侧,后横梁245、前横梁246用于安装转向夹具组件210和夹持夹具组件220。
本实施例的转向夹具组件210包括有第一夹座214和转向驱动单元215,如图4所示,其中第一夹座214设置有工件位211,工件位211用于接送工件,从上料装置300来的工件输送至工件位211,本实施例的工件位211为通槽结构,并且工件位211设有进料缺口216,进料缺口216朝向上料装置300的上料侧,在工件进行上料时,进料缺口216与上料装置300的输出端对接,以及工件位211上的工件从进料缺口216分开出来。
在工件位211中设置有旋转座212,旋转座212转动设置,旋转座212用于带动工件位211中的工件旋转换向,旋转座212顶部偏心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转向杆213,本实施例在上料工位与转向工位之间的机架100上架设有导向块230,导向块230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倾斜设置的导向部,本实施例的导向部为导向槽结构,第一夹座214从左往右移动的过程中,转向杆213可伸入导向部中并在导向部内抵触滑动,通过倾斜的导向部来改变转向杆213的位置,以带动旋转座212转动,转向驱动单元215用于驱动第一夹座214前后移动,本实施例中的转向驱动单元215采用气缸结构。
本实施例通过转向驱动单元215来驱动第一夹座214移动,来实现工件通过进料缺口216进出工件位211,在工件进行上料时,转向驱动单元215驱动第一夹座214朝向上料侧移动,使得进料缺口216与上料装置300的输出端对接,工件经过转向后被移送至转向工位时,转向驱动单元215驱动第一夹座214反向移动,使得工件位211上的工件从进料缺口216分开,让工件停留至转向工位上。
为了提高加工的效率,本实施中的第一夹座214设置有左右并排设置的三个工件位211,这样可同时装取多个工件。
具体地:旋转座212为套壳结构,旋转座212外周设置有转动缺口217,转动缺口217的开度大于进料缺口216的开度,当工件从进料缺口216进入工件位211后,从转动缺口217进入旋转座212内,在旋转座212相对第一夹座214转动时,可带动工件相对第一夹座214转动,从而实现工件的转向,转向后的工件依次从转动缺口217、进料缺口216移出。
所述第一夹座214设置有设置于工件位211内侧的限位槽,限位槽设置有钢珠,在所述旋转座212的外周壁设有弧形凹槽,弧形凹槽与钢珠限位配合,本实施例设置了弧形凹槽与钢珠的限位配合来对旋转座212的转动进行限位导向,限位槽上方固定有限位上盖。
对于旋转座212的安装固定,本实施例第一夹座214的顶部设置有顶盖218,顶盖218盖在工件位211上,旋转座212的上端通过转动轴承与顶盖218连接,而旋转座212下端设置有外台阶,工件位211的下端内设置有内台阶,本实施例通过旋转座212上的外台阶与工件位211上的内台阶滑动抵触、转动轴承与顶盖218的转动配合,来实现旋转座212两端的转动固定。并且,顶盖218设置有弧形槽219,转向杆213从弧形槽219往上伸出,弧形槽219给转向杆213的转动提供转动的空间,也起到导向的作用。当转向夹具组件210受输送驱动单元250带动左右运动时,转向杆213遇到导向块230阻挡,沿设置于所述导向块230上的导向部运动,带动旋转座212与工件完成旋转换向。
第一夹座214通过滑动板2141与转向驱动单元215连接。
如图5所示,夹持夹具组件220包括呈前后相对设置的两个夹块221、夹持驱动单元222,夹持驱动单元222驱动两个夹块221相互靠近和远离,具体地:本实施例的夹持驱动单元222包括固定于前横梁246、后横梁245上的两个夹持气缸,两个夹持气缸分别与两个夹块221传动连接,夹块221通过滑板架2211与夹持气缸连接,本实施例的两个夹块221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左右间隔设置的三个夹槽,从而形成三个夹持位,依次可夹持三个工件,本实施例的夹持夹具组件220通过相互靠近和远离的两个夹块221来对工件进行夹持,同时也不会干涉到转向工位、钻孔工位、攻牙工位上的工件的摆放。
而本实施例的上料装置300设置有可打开和关闭出料端的挡料组件400,实现单个工件的上料,如图3所示,挡料组件400包括挡料架410、挡料驱动单元420,挡料驱动单元420架设于机架100上,挡料驱动单元420用于驱动挡料架410上移动,本实施例的上料装置300采用振动盘,振动盘的输出端设置有三条送料通道,送料通道的出口设置于导轨110的旁侧,挡料架410设置有三个挡料条4101,三个挡料条4101分别设置于三条送料通道的出口,在上料时,挡料驱动单元420带动挡料架410往上运动至打开位置,而当工件装入转向夹具组件210上的工件位211后,挡料驱动单元420带动挡料架410往下运动至关闭位置。
而钻孔装置500包括钻头组件510、钻孔升降组件520,钻孔升降组件520用于驱动钻头组件510上下升降,实现对钻孔工位上的工件的钻孔加工,钻头组件510包括齿轮盒700、多组齿轮轴710,多组齿轮轴710装配于齿轮盒700中,多组齿轮轴710相互啮合,所述齿轮轴710上下两端分别轴承装配于齿轮盒700的底座与上盖,所述齿轮轴710的下端轴承装配有密封圈720,所述齿轮轴710的下端从齿轮盒700底座穿出后与钻头具连接。
而攻牙装置600包括攻牙头组件610、攻牙升降组件620,攻牙升降组件620驱动攻牙头组件610上下升降,实现对攻牙工位上的工件的攻牙加工,攻牙头组件610也包括上述的齿轮盒700、多组齿轮轴710,其中齿轮轴710的下端从齿轮盒700底座穿出后与攻牙头具连接。
对于攻牙升降组件620和钻孔升降组件520的结构可采用升降丝杆结构、升降气缸、升降液压缸结构等等。
在使用时,工件从上料工位进行上料,并输送至转向夹具组件210的工件位211上,输送驱动组件驱动转向夹具组件210和夹持夹具组件220一起沿输送方向移动,在转向夹具组件210移动的过程中,导向块230上的导向部与转向杆213滑动抵触,在导向部的导向下带动旋转座212转动,旋转座212带动工件旋转换向,使得工件转动至设定的方向,转向夹具组件210将转向后的工件放置于转向工位,输送驱动组件驱动转向夹具组件210和夹持夹具组件220一起往回移动,靠前的夹持夹具组件220移动至转向工位,并夹持转向后的工件,而转向夹具组件210又重新接送上料来的工件,输送驱动组件驱动转向夹具组件210和夹持夹具组件220一起再沿输送方向移动,靠前的夹持夹具组件220将转向工位上的夹持于钻孔工位上,而转向夹具组件210上的工件经过转向后放置于转向工位,钻孔工位上的钻孔装置500对钻孔工位上的工件进行钻孔加工,之后输送驱动组件驱动转向夹具组件210和夹持夹具组件220一起往回移动,靠后的夹持夹具组件220移动至钻孔工位,并将钻好孔的工件夹持住,靠前的夹持夹具组件220又移动至转向工位,并夹持转向后的工件,转向夹具组件210又移动至上料工位,重新接送上料来的工件,输送驱动组件驱动转向夹具组件210和夹持夹具组件220一起沿输送方向移动,靠后的夹持夹具组件220将钻好孔的工件移送至攻牙工位,攻牙工位上的攻牙装置600对工件进行攻牙加工,自动完成工件转向、钻孔、攻牙循环加工。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钻孔攻牙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机架(100),其设置具有沿输送方向依次等间距排列设置的上料工位、转向工位、钻孔工位、攻牙工位;
输送机构(200),其包括转向夹具组件(210)、两个夹持夹具组件(220)、输送驱动组件,所述转向夹具组件(210)设置于上料工位与转向工位之间,两个夹持夹具组件(220)分别设置于转向工位与钻孔工位之间、钻孔工位与攻牙工位之间,所述输送驱动组件用于驱动转向夹具组件(210)、两个夹持夹具组件(220)同步沿所述输送方向往复移动;
所述转向夹具组件(210)设置有用于接送工件的工件位(211),所述工件位(211)转动连接有带动工件旋转换向的旋转座(212),所述旋转座(212)偏心连接有转向杆(213),在所述上料工位与转向工位之间设有与机架(100)相对固定的导向块(230),所述导向块(230)设置有与转向杆(213)滑动抵触而带动所述旋转座(212)转动的导向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孔攻牙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向夹具组件(210)包括第一夹座(214)、驱动第一夹座(214)朝向上料方向移动的转向驱动单元(215),所述工件位(211)设于第一夹座(214),所述工件位(211)设置有朝向上料侧的进料缺口(2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钻孔攻牙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件位(211)为通槽结构,所述旋转座(212)套设于工件位(211)内,所述旋转座(212)为带有转动缺口(217)的套壳结构,在所述旋转座(212)的外周壁设置有弧形凹槽,所述工件位(211)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设置有与弧形凹槽限位配合的钢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钻孔攻牙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座(212)的外周设置有外台阶,所述工件位(211)设置有与外台阶匹配抵触的内台阶,所述第一夹座(214)的顶部盖设有顶盖(218),所述旋转座(212)通过转动轴承与顶盖(218)连接,所述顶盖(218)设置有供转向杆(213)伸出的弧形槽(219)。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钻孔攻牙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持夹具组件(220)包括呈相对设置的两个夹块(221)、用于驱动两个夹块(221)相互靠近和远离的夹持驱动单元(2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钻孔攻牙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驱动组件包括滑动安装于机架(100)上的活动架(240)、驱动活动架(240)沿所述输送方向往复移动的输送驱动单元(250),所述转向夹具组件(210)、两个夹持夹具组件(220)安装于活动架(240)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孔攻牙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料工位设置有上料装置(300),所述上料装置(300)的出料端设置有挡料组件(400),所述挡料组件(400)包括挡料架(410)、驱动所述挡料架(410)打开和关闭所述出料端的挡料驱动单元(42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孔攻牙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钻孔工位设置有钻孔装置(500),所述攻牙工位设置有攻牙装置(600),所述钻孔装置(500)包括钻头组件(510)、驱动钻头组件(510)升降的钻孔升降组件(520),所述攻牙装置(600)包括攻牙头组件(610)、驱动攻牙头组件(610)升降的攻牙升降组件(62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钻孔攻牙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向夹具组件(210)设置有多个工件位(211),所述钻头组件(510)和攻牙头组件(610)均包括齿轮盒(700)、装配于齿轮盒(700)中的相互啮合的多组齿轮轴(710),所述齿轮轴(710)两端分别轴承装配于齿轮盒(700)的底座和上盖上,所述齿轮轴(710)下端轴承装配有密封圈(720),所述齿轮轴(710)下端从齿轮盒(700)底座穿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孔攻牙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架(100)设置有沿所述输送方向延伸的导轨(11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974768.5U CN217965796U (zh) | 2022-07-28 | 2022-07-28 | 一种钻孔攻牙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974768.5U CN217965796U (zh) | 2022-07-28 | 2022-07-28 | 一种钻孔攻牙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965796U true CN217965796U (zh) | 2022-12-06 |
Family
ID=842811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974768.5U Active CN217965796U (zh) | 2022-07-28 | 2022-07-28 | 一种钻孔攻牙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965796U (zh) |
-
2022
- 2022-07-28 CN CN202221974768.5U patent/CN21796579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976133A (zh) | 门套数控锯切铣形机 | |
CN105537956A (zh) | 一种轮毂冒口切钻一体机 | |
CN114472957B (zh) | 一种轴类零件打孔设备 | |
CN218016231U (zh) | 一种攻丝装置 | |
CN110625398A (zh) | 铝轮毂柔性无人机加工中心 | |
CN114654107B (zh) | 一种在线管材激光切割机 | |
CN208033729U (zh) | 一种便携式中心孔钻机 | |
CN217965796U (zh) | 一种钻孔攻牙设备 | |
CN211516291U (zh) | 一种螺旋管倒棱机 | |
CN205496969U (zh) | 一种轮毂冒口切钻一体机 | |
CN216501976U (zh) | 封口机构 | |
CN202239743U (zh) | 一种摩托车前制动手柄总成中的右支座钻孔专机 | |
CN209851142U (zh) | 一种多角度打钉机构以及型材钻铣设备 | |
CN210099455U (zh) | 一种对圆柱体工件的圆柱面钻孔的装置 | |
JP2014065132A (ja) | 工作機械およびそれに使用される切削加工機構 | |
CN213288748U (zh) | 一种不锈钢管件加工用钻床 | |
CN210848406U (zh) | 一种轴类工件端部自动钻孔装置 | |
CN110978087B (zh) | 污泥块处理用级进旋切装置 | |
CN109277869B (zh) | 一种管件加工自动成型系统 | |
KR101847059B1 (ko) | 철제품 다방향 가공장치용 툴 작동유닛 | |
CN206780570U (zh) | 门套数控锯切铣形机 | |
CN112692378A (zh) | 一种自动化金属加工流水线 | |
JP5275663B2 (ja) | 異形断面バー材の供給装置及び加工装置 | |
CN217223877U (zh) | 一种铝型材下料设备 | |
CN221209926U (zh) | 一种防溅的钻削加工机床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