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56185U - 一种易卡合汽车锂电池连接器及其安装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易卡合汽车锂电池连接器及其安装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956185U CN217956185U CN202220504722.0U CN202220504722U CN217956185U CN 217956185 U CN217956185 U CN 217956185U CN 202220504722 U CN202220504722 U CN 202220504722U CN 217956185 U CN217956185 U CN 21795618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nector
- mounting
- terminal body
- clamping
- groo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易卡合汽车锂电池连接器,包括:连接器端子本体,连接器端子本体上设有卡合凸沿;位于连接器端子本体一端用于压合组件的压圈槽;与压圈槽相对设置、位于连接器端子本体另一端的压合板;位于压圈槽与压合板之间、且开设在连接器端子本体上的卡合板;以及,与连接器端子本体相配合的连接器外壳。通过采用卡合凸沿以及卡合板的设置,实现端子本体与连接器外壳的稳定锁合固定,从而提高端子本体安装连接的稳定,进而保证信号传递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易卡合汽车锂电池连接器及其安装板。
背景技术
连接器端子通常是通过对铜合金薄板等进行压制成形、冲压、或弯曲来制造,这些连接器端子为由金属锡板制成的相互接合的公端子和母端子.
现有连接器端子要与连接器外壳相配合安装,由于连接端子没有设置相应的卡合结构,从而影响端子连接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易卡合汽车锂电池连接器及其安装板,具有安装连接稳定的优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易卡合汽车锂电池连接器,包括:
连接器端子本体,所述连接器端子本体上设有卡合凸沿;
位于所述连接器端子本体一端用于压合组件的压圈槽;
与所述压圈槽相对设置、位于所述连接器端子本体另一端的压合板;
位于所述压圈槽与所述压合板之间、且开设在所述连接器端子本体上的卡合板;以及,
与所述连接器端子本体相配合的连接器外壳,所述连接器外壳包括:用于供所述连接器端子本体放置的端子承载槽、设置在所述端子承载槽一侧与所述卡合板相抵接的第一卡合块、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卡合块另一侧与所述卡合凸沿相卡合的第二卡合块。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时,先将端子本体放置在端子承载槽内,使端子本体向端子承载方向移动,使卡合板抵接在第二卡合块山;同时,卡合凸沿与第一卡合块相卡合,使端子本体能够稳定固定在端子承载槽内,避免端子本体从而连接器外壳上发生脱落,从而影响连接器使用的稳定性;当端子本体与连接器外壳固定完成后,将连接器外壳与安装本体相配合,通过第一安装基底、第二安装基底实现与第一基底安装槽、第二基底安装槽的固定,从而实现连接器外壳与安装板本体的固定。通过采用卡合凸沿以及卡合板的设置,实现端子本体与连接器外壳的稳定锁合固定,从而提高端子本体安装连接的稳定,进而保证信号传递的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压圈槽呈U型设置,所述压圈槽一侧设有向内翻折的卡合边。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卡合边对组件压合,使连接器端子信号能够稳定传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卡合板倾斜设置在所述连接端子本体开设的第一卡合槽内。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卡合板将连接器端子卡合在连接外壳内,从而实现对连接端子的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端子承载槽设置有三组,所述连接器外壳一侧水平设有承载安装块,所述承载安装块上开设有第二卡合槽,所述连接器外壳另一侧与所述承载安装块相对设有固定块。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端子承载槽的设置,实现对多组连接端子的固定,从而提高连接器端子信号传输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述连接器外壳底部设有第一安装基底,所述第一安装基底另一侧设有第二安装基底。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安装基底与第二安装基底的设置,实现对连接器外壳与连接器安装板的配合固定。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连接器安装板,包括:安装板本体、开设在所述安装板本体上的散热槽、以及如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连接器,所述第一安装基底、所述第二安装基底分别卡合在所述安装板本体开设的第一基底安装槽、第二基底安装槽内,所述固定块卡合在所述安装板本体内侧开合的固定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散热槽设置有若干组,所述安装板本体靠近所述第一基底安装槽一侧设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水平对称设置在所述安装板本体前端。
实现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安装柱的设置,实现对连接器安装板与汽车的配合固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一种易卡合汽车锂电池连接器,包括:连接器端子本体,所述连接器端子本体上设有卡合凸沿;位于所述连接器端子本体一端用于压合组件的压圈槽;与所述压圈槽相对设置、位于所述连接器端子本体另一端的压合板;位于所述压圈槽与所述压合板之间、且开设在所述连接器端子本体上的卡合板;以及,与所述连接器端子本体相配合的连接器外壳,所述连接器外壳包括:用于供所述连接器端子本体放置的端子承载槽、设置在所述端子承载槽一侧与所述卡合板相抵接的第一卡合块、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卡合块另一侧与所述卡合凸沿相卡合的第二卡合块。安装时,先将端子本体放置在端子承载槽内,使端子本体向端子承载方向移动,使卡合板抵接在第二卡合块山;同时,卡合凸沿与第一卡合块相卡合,使端子本体能够稳定固定在端子承载槽内,避免端子本体从而连接器外壳上发生脱落,从而影响连接器使用的稳定性;当端子本体与连接器外壳固定完成后,将连接器外壳与安装本体相配合,通过第一安装基底、第二安装基底实现与第一基底安装槽、第二基底安装槽的固定,从而实现连接器外壳与安装板本体的固定。通过采用卡合凸沿以及卡合板的设置,实现端子本体与连接器外壳的稳定锁合固定,从而提高端子本体安装连接的稳定,进而保证信号传递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连接器与连接器安装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连接器端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连接外外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连接外外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连接器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1、连接器端子本体;2、卡合凸沿;3、压圈槽;4、压合板;5、卡合板;6、端子承载槽;7、第一卡合块;8、第二卡合块;9、卡合边;10、第一卡合槽;11、载安装块;12、第二卡合槽;13、固定块;14、连接器外壳;15、第二安装基底;16、安装板本体;17、散热槽;18、第一基底安装槽;19、第二基底安装槽;20、固定槽;21、安装柱;22、第一安装基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一种易卡合汽车锂电池连接器,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连接器端子本体1,连接器端子本体1上设有卡合凸沿2;位于连接器端子本体1一端用于压合组件的压圈槽3;与压圈槽3相对设置、位于连接器端子本体1另一端的压合板4;位于压圈槽3与压合板4之间、且开设在连接器端子本体1上的卡合板5;以及,与连接器端子本体1相配合的连接器外壳14。
其中,接器外壳包括:用于供连接器端子本体1放置的端子承载槽6、设置在端子承载槽6一侧与卡合板5相抵接的第一卡合块7、以及位于第一卡合块7另一侧与卡合凸沿2相卡合的第二卡合块8。
压圈槽3呈U型设置,压圈槽3一侧设有向内翻折的卡合边9。将组件压合在卡合边9内,实现对组件固定,从而便于汽车锂电池连接器的连接。
具体的,卡合板5倾斜设置在连接端子本体开设的第一卡合槽10内。卡合板5抵接在连接器外壳14的第一卡合块7上,使连接器端子本体1固定在连接外壳内,避免连接器端子本体1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晃动,从而影响汽车锂电池使用的稳定性。
端子承载槽6设置有三组,连接器外壳14一侧水平设有承载安装块11,承载安装块11上开设有第二卡合槽12,连接器外壳14另一侧与承载安装块11相对设有固定块13。将连接器端子外壳卡合在端子承载槽6内,固定块13卡合在固定槽20内,稳定实现连接器端子与连接器外壳14的固定。
进一步的,连接器外壳14底部设有第一安装基底22,第一安装基底22另一侧设有第二安装基底15。第一安装基底22与第二安装基底15分别与第一基底安装槽18、第二基底安装槽19相卡合,从而实现连接器外壳14与连接器安装板的固定。
安装时,先将端子本体放置在端子承载槽6内,使端子本体向端子承载方向移动,使卡合板5抵接在第二卡合块8山;同时,卡合凸沿2与第一卡合块7相卡合,使端子本体能够稳定固定在端子承载槽6内,避免端子本体从而连接器外壳14上发生脱落,从而影响连接器使用的稳定性;当端子本体与连接器外壳14固定完成后,将连接器外壳14与安装本体相配合,通过第一安装基底22、第二安装基底15实现与第一基底安装槽18、第二基底安装槽19的固定,从而实现连接器外壳14与安装板本体16的固定。通过采用卡合凸沿2以及卡合板5的设置,实现端子本体与连接器外壳14的稳定锁合固定,从而提高端子本体安装连接的稳定,进而保证信号传递的稳定性。
一种连接器安装板,如图5所示,包括:安装板本体16、开设在安装板本体16上的散热槽17、以及连接器,第一安装基底22、第二安装基底15分别卡合在安装板本体16开设的第一基底安装槽18、第二基底安装槽19内,固定块13卡合在安装板本体16内侧开合的固定槽20内。
散热槽17设置有若干组,安装板本体16靠近第一基底安装槽18一侧设有安装柱21,安装柱21水平对称设置在安装板本体16前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易卡合汽车锂电池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器端子本体,所述连接器端子本体上设有卡合凸沿;
位于所述连接器端子本体一端用于压合组件的压圈槽;
与所述压圈槽相对设置、位于所述连接器端子本体另一端的压合板;
位于所述压圈槽与所述压合板之间、且开设在所述连接器端子本体上的卡合板;以及,
与所述连接器端子本体相配合的连接器外壳,所述连接器外壳包括:用于供所述连接器端子本体放置的端子承载槽、设置在所述端子承载槽一侧与所述卡合板相抵接的第一卡合块、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卡合块另一侧与所述卡合凸沿相卡合的第二卡合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卡合汽车锂电池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圈槽呈U型设置,所述压圈槽一侧设有向内翻折的卡合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卡合汽车锂电池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板倾斜设置在所述连接器端子本体开设的第一卡合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卡合汽车锂电池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承载槽设置有三组,所述连接器外壳一侧水平设有承载安装块,所述承载安装块上开设有第二卡合槽,所述连接器外壳另一侧与所述承载安装块相对设有固定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卡合汽车锂电池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外壳底部设有第一安装基底,所述第一安装基底另一侧设有第二安装基底。
6.一种连接器安装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本体、开设在所述安装板本体上的散热槽、以及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所述第一安装基底、所述第二安装基底分别卡合在所述安装板本体开设的第一基底安装槽、第二基底安装槽内,所述固定块卡合在所述安装板本体内侧开合的固定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连接器安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槽设置有若干组,所述安装板本体靠近所述第一基底安装槽一侧设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水平对称设置在所述安装板本体前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504722.0U CN217956185U (zh) | 2022-03-08 | 2022-03-08 | 一种易卡合汽车锂电池连接器及其安装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504722.0U CN217956185U (zh) | 2022-03-08 | 2022-03-08 | 一种易卡合汽车锂电池连接器及其安装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956185U true CN217956185U (zh) | 2022-12-02 |
Family
ID=842098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504722.0U Active CN217956185U (zh) | 2022-03-08 | 2022-03-08 | 一种易卡合汽车锂电池连接器及其安装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956185U (zh) |
-
2022
- 2022-03-08 CN CN202220504722.0U patent/CN21795618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3512003B1 (en) | Component for collecting current and battery | |
US11211734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 |
CN214203832U (zh) | 电池组和用电装置 | |
CN213278323U (zh) | 电池组 | |
CN217956185U (zh) | 一种易卡合汽车锂电池连接器及其安装板 | |
CN216793900U (zh) | 电池组件和用电设备 | |
CN115775950A (zh) | 可再充电电池模块 | |
CN219677491U (zh) | 储能模块及储能模组 | |
CN219780080U (zh) | 边框、光伏组件和光伏发电系统 | |
CN214625507U (zh) | 一种usb插头 | |
CN214754468U (zh) | 密集高速电缆阵列快速连接组件 | |
CN221057601U (zh) | 一种侧边加热动力电池模组 | |
CN218827481U (zh) | 电池盖帽结构以及锂电池 | |
CN218039288U (zh) | 集流构件、端盖组件、电池、电池模组和用电设备 | |
CN219180658U (zh) | 电池组件及车辆 | |
CN220358249U (zh) | 电芯、电芯模组、电池包及车辆 | |
CN219180750U (zh) | 锁盖组件及环形器 | |
CN217768678U (zh) | 电池模组及电子装置 | |
CN219554051U (zh) | 一种低厚度连接器 | |
CN215186638U (zh) | 一种光伏接线盒 | |
CN218632575U (zh) | 重载连接器壳体 | |
CN215578910U (zh) | 电池组和用电设备 | |
CN220155627U (zh) | 电池的盖板组件和电池 | |
CN214675221U (zh) | 壳体组件和移动终端 | |
CN218887301U (zh) | 一种卡扣式结构液冷板水室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