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49378U - 一种防冷桥单元、防冷桥支座和建筑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冷桥单元、防冷桥支座和建筑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949378U CN217949378U CN202221683845.1U CN202221683845U CN217949378U CN 217949378 U CN217949378 U CN 217949378U CN 202221683845 U CN202221683845 U CN 202221683845U CN 217949378 U CN217949378 U CN 21794937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insulation
- insulation block
- hole
- cold bridge
- suppo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0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7
- 238000005728 strengthe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8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833 conden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494 cond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220 aggre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76 aggreg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774 insulation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21 pre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10—Photovoltaic [PV]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防冷桥单元、防冷桥支座和建筑结构,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以解决冷桥的问题。所述防冷桥单元包括隔热块、加强结构件和转接件,隔热块用于设置于承载主体的承载面上,第一连接件的第一端位于隔热块内,第一连接件的第二端伸出隔热块的外部;加强结构件内嵌于隔热块中,加强结构件用于支撑第一连接件的第一端;转接件与隔热块连接,且加强结构件能够支撑转接件,转接件与加强结构件之间以及转接件与第一连接件之间通过隔热块隔离,转接件用于连接第二连接件。所述防冷桥支座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所提的防冷桥单元。所述建筑结构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所提的防冷桥支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冷桥单元、防冷桥支座和建筑结构。
背景技术
通常,当在建筑结构上加装一些设施时,需要利用支座进行支撑连接,例如在建筑屋顶上加装光伏单元、在墙面上加装挂钩等,其中,支座主要由一个支杆连通建筑结构外部与室内实现固定。但采用这种安装结构,当外部环境温度低、室内温度高时,建筑结构内外形成温差,容易在穿入建筑结构内部的支杆上形成冷桥,产生结冷凝水;当外部环境温度高、室内温度低时,建筑结构内外形成温差,容易在穿入建筑结构内部的支杆上形成热桥,产生结冷凝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冷桥单元、防冷桥支座和建筑结构,以阻隔热量传导。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冷桥单元,用于隔断连接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防冷桥单元包括:
隔热块,用于设置于承载主体的承载面上,第一连接件的第一端位于隔热块内,第一连接件的第二端伸出隔热块的外部;
加强结构件,内嵌于隔热块中,加强结构件用于支撑第一连接件的第一端;
转接件,与隔热块连接,且加强结构件能够支撑转接件,转接件与加强结构件之间以及转接件与第一连接件之间通过隔热块隔离,转接件用于连接第二连接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隔热块设置于承载主体的承载面上,第一连接件的第一端位于隔热块内,第二连接件通过转接件与隔热块连接,隔热块隔断连接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使得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不接触,阻隔了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之间的热量传导,减弱冷桥效应;加强结构件内嵌于隔热块中且用于支撑第一连接件的第一端和支撑转接件,转接件与加强结构件之间以及转接件与第一连接件之间通过隔热块隔离,能够通过加强结构件提供支撑,提高防冷桥单元的整体强度和抗拉拔性能。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加强结构件包括横板和分别连接于横板两侧的两个侧板,横板上开设有用于穿过第一连接件的第二端且限制第一连接件的第一端穿过的第一穿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加强结构件通过横板上的第一穿孔限制第一连接件的径向运动和限制第一连接件的第一端穿过,使得加强结构件能够稳定支撑第一连接件的第一端和稳定支撑转接件,同时便于加强结构件内嵌于隔热块内进行一体成型,加强架构件的两个侧板能够对隔热块提供结构支撑,提高隔热块的支撑强度。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隔热块包括隔热块本体,贯通隔热块本体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用于穿过第一连接件的第二端且限制第一连接件的第一端穿过。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第一通孔贯通隔热块本体设置,第一通孔穿过第一连接件的第二端且限制第一连接件的第一端穿过,使得第一连接件的第二端穿能够穿过隔热块本体与锚杆连接,第一端能够抵接在隔热块本体上实现定位。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隔热块还包括隔热盖板,隔热盖板盖设于隔热块本体的远离第一连接件的第二端的一端且密封覆盖第一通孔,隔热盖板与隔热块本体热风焊接固定或粘接固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隔热盖板密封覆盖通孔,既能够防止外部水汽进入通孔,提高防冷桥单元的防水性能,又能够进一步阻隔热量传导,减弱冷桥效应,还能够对第一连接件的第一端进行轴向限位;当隔热盖板与隔热块本体热风焊接固定或粘接固定时,隔热盖板与隔热块本体之间的间隙被填充,进一步提高防冷桥单元的防水性能,同时进一步阻隔热量传导,减弱冷桥效应。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隔热盖板的朝向隔热块本体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一通孔配合的凸台,凸台用于与第一连接杆的第一端限位抵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隔热盖板上设置有凸台,凸台位于通孔内且与第一连接杆的第一端限位抵接,使得既能够利用凸台限制第一连接杆的第一端的轴向运动,又能够利用凸台与通孔内壁之间的径向限位限制第一连接杆的径向运动,提高第一连接杆的安装稳定性以及提高防冷桥单元的防水能力。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转接件包括:
U形架,U形架套于隔热块的远离承载主体的一端,第二连接杆固定于U形架的封口端,U形架的两个侧板上开设有第二通孔;
紧固件,穿过第二通孔和隔热块并紧固固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转接件包括U形架和紧固件,U形架套于隔热块上,紧固件穿过第二通孔和隔热块并紧固固定,隔热块位于U形架的U形槽内,通过U形槽的内壁与隔热块之间的相互限位,提高转接件连接的稳定性,U形架通过紧固件与隔热块进行固定,能够使转接件拆装更加方便。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加强结构件上开设有第三通孔,紧固件穿过第二通孔、隔热块和第三通孔并紧固固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转接件、隔热块和加强结构件同时通过紧固件紧固固定,能够使转接件、隔热块和加强结构件整体强度和稳定性更高,同时能够使转接件拆装更加方便。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紧固件与加强结构件的第三通孔之间通过隔热块隔离。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紧固件与加强结构件隔离设置,两者之间存在间距,间距部位填充有隔热块的材质,紧固件与加强结构件不接触,阻隔了紧固件与加强结构件之间的热量传导,减弱冷桥效应。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设置于隔热块的靠近承载主体的一端的隔热盘,隔热盘与承载主体的承载面密封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隔热盘与承载主体的承载面密封连接,能够进一步阻隔热量传导,减弱冷桥效应;同时能够进一步提高防冷桥支座的防水性能。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防冷桥支座,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如以上任一项的防冷桥单元。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由于防冷桥支座采用了本申请中的防冷桥单元,因此能够隔断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有效阻隔热量传导,减弱冷桥效应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建筑结构,包括承载主体和支座,支座安装于承载主体,支座为如以上任一项的防冷桥支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由于建筑结构采用了本申请中的支座,因此具有与支座相同的技术效果,能够阻隔建筑结构的热量传导,减弱冷桥效应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建筑结构为光伏屋面或建筑立面或屋顶结构,光伏屋面还包括光伏单元,支座用于支撑光伏单元。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支座能够适用于不同的建筑结构,当支座用于光伏屋面时,光伏单元能够利用支座与光伏屋面进行连接。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座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座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座安装在光伏屋面上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座的主视图;
图5为图4沿A-A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座的侧视图;
图7为图6沿B-B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防冷桥单元的示意图一;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防冷桥单元的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
1-第一连接件,2-第二连接件,3-隔热块,31-隔热块本体,32-隔热盖板,321-凸台,4-加强结构件,5-转接件,51-U形架,52-紧固件,6-隔热盘,7-锥形过渡结构,8-锚杆,9-销轴螺母,10-光伏屋面,11-第三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通常,当在建筑结构上加装一些设施时,需要利用支座进行支撑连接,例如在建筑屋顶上加装光伏单元、在墙面上加装挂钩等,其中,支座主要由一个支杆连通建筑结构外部与室内实现固定。但采用这种安装结构,当外部环境温度低、室内温度高时,建筑结构内外形成温差,容易在穿入建筑结构内部的支杆上形成冷桥,产生结冷凝水;当外部环境温度高、室内温度低时,建筑结构内外形成温差,容易在穿入建筑结构内部的支杆上形成热桥,产生结冷凝水。
基于上述技术问题,如图1至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冷桥单元,用于隔断连接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2,第一连接件1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防冷桥单元包括隔热块3、加强结构件4和转接件5,隔热块3用于设置于承载主体的承载面上,第一连接件1的第一端位于隔热块3内,第一连接件1的第二端伸出隔热块3的外部;加强结构件4内嵌于隔热块3中,加强结构件4用于支撑第一连接件1的第一端;转接件5与隔热块3连接,且加强结构件4能够支撑转接件5,转接件5与加强结构件4之间以及转接件5与第一连接件1之间通过隔热块3隔离,转接件5用于连接第二连接件2,其中,隔热块3可以由隔热材料加工形成,加强结构件4可以为金属结构件或其他硬质材料,如硬质塑料等,加强结构件4可以与隔热块3进行一体成型,便于加强结构件4内嵌固定在隔热块3内;第二连接件2可以为连接杆,用于与外部设施相连。
使用时,隔热块3设置于承载主体的承载面上,第一连接件1的第一端位于隔热块3内,第二连接件2通过转接件5与隔热块3连接,隔热块3隔断连接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2,使得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2不接触,阻隔了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2之间的热量传导,减弱冷桥效应;加强结构件4内嵌于隔热块3中且用于支撑第一连接件1的第一端和支撑转接件5,转接件5与加强结构件4之间以及转接件5与第一连接件1之间通过隔热块3隔离,能够通过加强结构件4提供支撑,提高防冷桥单元的整体强度和抗拉拔性能。
如图7和图9所示,进一步地,加强结构件4包括横板和分别连接于横板两侧的两个侧板,横板上开设有用于穿过第一连接件1的第二端且限制第一连接件1的第一端穿过的第一穿孔。示例性的,加强结构件4可以为U形板、H形板等结构,横板上开设第一穿孔,第一连接件1的第一端设置有凸头,第一穿孔的孔面积大于第一连接件1的第二端的横截面积且小于凸头的横截面积,以使第一连接件1的第二端能够穿过第一穿孔,第一连接件1的第一端无法穿过第一穿孔,例如第一连接件1可以为螺栓杆,凸头可以为螺栓杆的螺栓头,螺栓杆可以穿过第一穿孔而螺栓头无法穿过第一穿孔,使得螺栓杆可以穿过第一穿孔进行安装固定;加工时,加强结构件4可以和隔热块3一体成型,具体可以注塑成型,将加强结构件4内嵌于成型的隔热块内,横板上预留有第一穿孔,隔热块3内可以预留有用于穿过第一连接件1的第一通孔,或者后续打孔;加强结构件4可以为金属板或硬质塑料板。当然,加强结构件4还可以为其他结构,如筒状结构、柱状结构等,只要能够起到加强防冷桥单元的结构即可,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所列举的结构形式。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加强结构件4包括横板和分别连接于横板两侧的两个侧板,利用加强结构件4的横板和两个侧板进行支撑定位,能够提高加强结构件4的稳定性,使得加强结构件成为隔热块的支撑骨架,加强结构件4能够稳定支撑第一连接件1的第一端和稳定支撑转接件5,从而使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2连接更加稳定,进而使支座整体更加稳定;加强结构件4通过第一穿孔限制第一连接件1的径向运动和限制第一连接件1的第一端穿过,使得第一连接件1能够稳定的安装至隔热块3上;加强架构件4的两个侧板能够对隔热块3提供结构支撑,提高隔热块3的支撑强度;加强结构件4为槽型板状结构,能够便于加强结构件4内嵌于隔热块3内进行一体成型;加强结构件4为金属件时,进一步提高防冷桥单元整体的抗拉拔性能。
如图2至图5所示,进一步地,隔热块3包括隔热块本体31,贯通隔热块本体31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用于穿过第一连接件1的第二端且限制第一连接件1的第一端穿过。第一连接件1的第一端设置有凸头,第一通孔的孔面积大于第一连接件1的第二端的横截面积且小于凸头的横截面积,以使第一连接件1的第二端能够穿过第一通孔,第一连接件1的第一端无法穿过第一通孔,例如第一连接件1可以为螺栓杆,凸头可以为螺栓杆的螺栓头,螺栓杆可以穿过第一通孔而螺栓头无法穿过第一通孔,使得螺栓杆可以穿过第一通孔进行安装固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第一通孔贯通隔热块本体31设置,第一通孔穿过第一连接件1的第二端且限制第一连接件1的第一端穿过,使得第一连接件1的第二端穿能够穿过隔热块本体31与锚杆8连接,第一端能够抵接在隔热块本体31上实现定位。
如图4和图5所示,进一步地,本实施例隔热块3还包括隔热盖板32,隔热盖板32盖设于隔热块本体31的远离第一连接件1的第二端的一端且密封覆盖第一通孔,隔热盖板32与隔热块本体31热风焊接固定或粘接固定,隔热盖板32可以与隔热块本体31之间卡接,本实施例中隔热盖板32的两个相对的侧部可以设置有卡扣,通过卡扣与隔热块本体31的边缘卡接,可以使隔热盖板32安装固定至隔热块本体31上,同时能够提高隔热盖板32和隔热块本体31之间的防水性能。加工时,隔热块本体31可以一体成型,隔热块本体31上预留有第一通孔,将第一连接件1插入第一通孔后,将隔热盖板32与隔热块本体31固定,封堵住第一通孔,第一连接件1的第一端被密封在第一通孔中。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隔热盖板32密封覆盖第一通孔,既能够防止外部水汽进入通孔,提高防冷桥单元的防水性能,又能够进一步阻隔热量传导,减弱冷桥效应。另外,通过隔热盖板32还可以限制第一连接杆沿轴向方向的运动,避免第一连接杆在隔热块3内产生轴向晃动,提高第一连接杆的稳定性;隔热块本体31和隔热盖板32分体安装,方便第一连接件1安装进入隔热块3中。当隔热盖板32与隔热块本体31热风焊接固定或粘接固定时,隔热盖板32与隔热块本体31之间的间隙被填充,能够进一步提高防冷桥单元的防水性能,同时进一步阻隔热量传导,减弱冷桥效应。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隔热盖板32的朝向隔热块本体31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一通孔配合的凸台321,凸台321用于与第一连接杆的第一端限位抵接,凸台321的侧壁可以与第一通孔的内壁抵接,亦可以与第一通孔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本实施例第一通孔靠近隔热盖板32的一端为沉孔,凸台321位于沉孔的沉槽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隔热盖板32上设置有凸台321,凸台321位于通孔内且与第一连接杆的第一端限位抵接,使得既能够利用凸台321限制第一连接杆的第一端的轴向运动,又能够利用凸台321与通孔内壁之间的径向限位限制第一连接杆的径向运动,提高第一连接杆的安装稳定性以及提高防冷桥单元的防水能力。
当然,隔热块3也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事先将第一连接件1的第一端和加强结构件4内嵌于成型隔热块3的模具中,进行一体成型。
如图1、图2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转接件5包括U形架51和紧固件52,U形架51套于隔热块3的远离承载主体的一端,第二连接杆固定于U形架51的封口端,U形架51的两个侧板上开设有第二通孔;紧固件52穿过第二通孔和隔热块3并紧固固定。其中,U形架51包括顶板和两个侧板,顶板与隔热盖板32抵接,两个侧架板分别位于隔热块本体31的两侧,紧固件52穿过两个侧板的第二通孔和隔热块3,通过紧固的方式使U形架51安装至隔热块本体31上;紧固件52可以为螺栓、销轴等部件,本实施例紧固件52为螺栓,螺栓穿过第二通孔和隔热块3与螺母相连进行紧固,螺栓头抵接在U形架51的侧板上进行定位。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转接件5包括U形架51和紧固件52,U形架51套于隔热块3上,利用U形架51进行连接固定,隔热块3位于U形架51的U形槽内,通过U形槽的内壁与隔热块3之间的相互限位,能够提高转接件5的稳定性,使得转接件5能够稳定连接隔热块3和第二连接件2,提高支座整体的稳定性,U形架51的横板抵接在隔热盖板32上,能够为内嵌于隔热块3内的第一连接件1的第一端提供压紧限位;紧固件52穿过第二通孔、隔热块3和加强结构件4并紧固固定,能够使转接件5拆装更加方便。
如图1、图2和图7所示,加强结构件4上开设有第三通孔11,紧固件穿过第二通孔、隔热块3和第三通孔11并紧固固定。当加强结构件4包括横板和分别连接于横板两侧的两个侧板时,第三通孔11设置于侧板上,示例性的,两个侧板上均设置有第三通孔11,且每个侧板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三通孔11,两个侧板上的第三通孔11相对设置,采用这种结构,通过紧固件52进行紧固时,能够进一步提高加强结构件4的连接稳定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转接件5、隔热块3和加强结构件4同时通过紧固件52紧固固定,能够使转接件5、隔热块3和加强结构件4整体强度和稳定性更高,同时能够使转接件4拆装更加方便。
如图7所示,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紧固件52与加强结构件4的第三通孔之间通过隔热块3隔离。具体地,紧固件52与加强结构件4之间可以通过隔热块的材质隔离,亦可以通过紧固件52与加强结构件4之间存在间隙,保持两者不接触即可,通过空气进行隔热。具体地,加强结构件4上开设有用于穿过紧固件52的第三通孔11,紧固件52的外壁与第三通孔11的孔壁之间的间隙填充隔热块3的材质,进行隔离,或者紧固件52的外壁与第三通孔11的孔壁之间存在间隙,不接触,紧固件53通过隔热块支撑,使得紧固件52相对第三通孔11悬空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紧固件52与加强结构件4隔离设置,两者之间存在间距,不接触,阻隔了紧固件52与加强结构件4之间的热量传导,进一步减弱了冷桥效应。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防冷桥单元还包括设置于隔热块3的靠近承载主体的一端的隔热盘6,隔热盘6与承载主体的承载面密封连接,隔热盘6可以与承载主体的承载面之间热风焊接,隔热块3和隔热盘6可以为柔性隔热块3和柔性隔热盘6,隔热块3和隔热盘6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隔热块3和隔热盘6之间设置有锥形过渡结构7,既便于隔热块3和隔热盘6的一体成型,又能够形成导水结构,防止水流聚集影响防冷桥单元的防水性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隔热盘6与承载主体的承载面密封连接,能够进一步阻隔热量传导,减弱冷桥效应;同时能够进一步提高防冷桥支座的防水性能。
如图1-图4所示,基于以上任一实施例所描述的防冷桥单元,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防冷桥支座,包括第一连接件1、第二连接件2和如以上任一项实施例提供的防冷桥单元。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由于防冷桥支座采用了本申请中的防冷桥单元,因此能够隔断第一连接件1与第二连接件2,有效阻隔热量传导,减弱冷桥效应。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第一连接件1为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的远离隔热块3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防冷桥单元还包括锚杆8和销轴螺母9,锚杆8设置有用于第一连接杆穿过的第二穿孔;销轴螺母9与第一连接杆螺纹连接,锚杆8绕垂直于第一连接杆的轴线转动连接于销轴螺母9,锚杆8可相对第一连接杆由相互平行状态转动至相互垂直状态。
基于以上任一实施例所描述的防冷桥支座,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建筑结构,包括承载主体和支座,支座安装于承载主体,支座为如以上任一实施例所描述的防冷桥支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由于建筑结构采用了本申请中的防冷桥支座,因此具有与防冷桥支座相同的技术效果,能够阻隔建筑结构的热量传导,减弱冷桥效应
如图3所示,建筑结构为光伏屋面10或建筑立面或屋顶结构,光伏屋面10还包括光伏单元,支座用于支撑光伏单元,当建筑结构为光伏屋面10时,本实施例光伏屋面10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防水层、保温层和结构层,结构层包括底板和檩条,本实施例建筑立面包括墙面等。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支座能够适用于不同的建筑结构,当支座用于光伏屋面10时,光伏单元能够利用支座与光伏屋面10进行连接。
该防冷桥支座的组装过程如下:
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连接件1为六角螺杆,紧固件52为螺栓,六角螺杆穿过隔热块3的第一通孔,六角螺杆的头部嵌入第一通孔的沉孔位置,六角螺杆的第二端穿过隔热块3和隔热盘6与锚杆8内部的销轴螺母9相连,将锚杆8转动至竖直状态;在光伏屋面10的承载面上开设一个圆形贯穿孔,圆形贯穿孔依次贯穿屋面的防水层、保温层和结构层,将支座的锚杆8端穿过圆形贯穿孔伸入到光伏屋面10内部;锚杆8进入屋面内部后,由于重心偏向未切角的一侧,锚杆8自动旋转90度,平衡后由竖直状态旋转为平行状态;利用工具旋拧六角螺杆头部,使得销轴螺母9在螺纹连接的作用下带动锚杆8向上移动,直至顶紧底板的底面;将隔热盘6与屋面的防水层热风焊接,实现隔热盘6与屋面的防水层之间密封防水;安装隔热盖板32,将隔热盖板32扣合在隔热块本体31上,将隔热盖板32和隔热块本体31热风焊接实现防水;安装转接件5,将螺栓穿过第二通孔、隔热块3和加强结构件4并紧固连接,使得转接件5安装至隔热块3上;然后利用转接件5上的第二连接件2支撑连接光伏单元。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防冷桥单元,其特征在于,用于隔断连接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防冷桥单元包括:
隔热块,用于设置于承载主体的承载面上,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一端位于所述隔热块内,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二端伸出所述隔热块的外部;
加强结构件,内嵌于所述隔热块中,所述加强结构件用于支撑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一端;
转接件,与所述隔热块连接,且所述加强结构件能够支撑所述转接件,所述转接件与所述加强结构件之间以及转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之间通过所述隔热块隔离,所述转接件用于连接第二连接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冷桥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结构件包括横板和分别连接于所述横板两侧的两个侧板,所述横板上开设有用于穿过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二端且限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一端穿过的第一穿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冷桥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块包括隔热块本体,贯通所述隔热块本体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用于穿过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二端且限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一端穿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冷桥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块还包括隔热盖板,所述隔热盖板盖设于所述隔热块本体的远离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二端的一端且密封覆盖所述第一通孔,所述隔热盖板与所述隔热块本体热风焊接固定或粘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冷桥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盖板的朝向所述隔热块本体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配合的凸台,所述凸台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第一端限位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冷桥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件包括:
U形架,所述U形架套于所述隔热块的远离所述承载主体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杆固定于所述U形架的封口端,所述U形架的两个侧板上开设有第二通孔;
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隔热块并紧固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冷桥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结构件上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二通孔、所述隔热块和所述第三通孔并紧固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冷桥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与所述加强结构件的第三通孔之间通过所述隔热块隔离。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冷桥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隔热块的靠近所述承载主体的一端的隔热盘,所述隔热盘与所述承载主体的承载面密封连接。
10.一种防冷桥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防冷桥单元。
11.一种建筑结构,包括承载主体和支座,所述支座安装于所述承载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为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防冷桥支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结构为光伏屋面或建筑立面或屋顶结构,所述光伏屋面还包括光伏单元,所述支座用于支撑所述光伏单元。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683845.1U CN217949378U (zh) | 2022-06-30 | 2022-06-30 | 一种防冷桥单元、防冷桥支座和建筑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683845.1U CN217949378U (zh) | 2022-06-30 | 2022-06-30 | 一种防冷桥单元、防冷桥支座和建筑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949378U true CN217949378U (zh) | 2022-12-02 |
Family
ID=842185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683845.1U Active CN217949378U (zh) | 2022-06-30 | 2022-06-30 | 一种防冷桥单元、防冷桥支座和建筑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949378U (zh) |
-
2022
- 2022-06-30 CN CN202221683845.1U patent/CN21794937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732518B2 (en) | System and methods for thermal isolation of components used | |
US9175706B2 (en) | System for mounting objects to polymeric membranes | |
CA2774788C (en) | System for mounting objects to polymeric membranes | |
US8499524B2 (en) | System for mounting objects to polymeric membranes | |
US8109052B2 (en) | Monolithic fenestration construction member and wall and fenestration assembly using the same | |
US7134247B2 (en) | Enhanced curtain wall system | |
US20150368906A1 (en) | System for Mounting Objects to Polymeric Membranes | |
US20140044477A1 (en) | System for Mounting Objects to Polymeric Membranes | |
JP3961288B2 (ja) | 防水層のある面への金具の取付け構造 | |
JPH09509233A (ja) | 建築物のガラス取り付けシステム | |
CN217949378U (zh) | 一种防冷桥单元、防冷桥支座和建筑结构 | |
AU2000248109A1 (en) | Enhanced curtain wall system | |
WO2001081686A1 (en) | Enhanced curtain wall system | |
EP0387934A2 (en) | Coupling between two sandwich panels, and modular building system based thereon | |
JP3550304B2 (ja) | 壁パネルの接続構造及び壁パネルの施工方法 | |
JP5064283B2 (ja) | サッシフレームの取付構造及び取付方法 | |
CN217782620U (zh) | 一种防冷桥单元、光伏屋面用支座及光伏屋面 | |
JPH044085Y2 (zh) | ||
KR102688857B1 (ko) | 분해 조립이 용이한 기능성 창호 구조 | |
JP6684592B2 (ja) | 防水シート固定具 | |
CN219491519U (zh) | 一种气膜建筑屋面融雪装置 | |
JP4246860B2 (ja) | 建築物等のパネル取付構造 | |
RU50241U1 (ru) | Легкосбрасываемая оконная конструкция | |
JP2006188897A (ja) | 断熱パネルの接続構造 | |
JPH11131674A (ja) | クリーンルーム用天井構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