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49328U - 悬挑结构的承载系统 - Google Patents

悬挑结构的承载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49328U
CN217949328U CN202221867920.XU CN202221867920U CN217949328U CN 217949328 U CN217949328 U CN 217949328U CN 202221867920 U CN202221867920 U CN 202221867920U CN 217949328 U CN217949328 U CN 2179493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ntilever
cantilever beam
structures
main body
cantilever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86792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水钟
李亚明
李瑞雄
邱枕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86792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493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493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493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悬挑结构的承载系统,其包括:主体结构、钢桁架、以及至少两个沿竖向排布的悬挑结构;所述钢桁架架设于所述主体结构上;所述悬挑结构沿竖向排布于所述钢桁架的下方;所述悬挑结构包括悬挑梁以及吊杆,所述悬挑梁的一端与所述主体结构连接,另一端为悬吊端;位于最顶层的所述悬挑结构的所述悬挑梁通过其对应的所述吊杆悬吊于所述钢桁架上;沿竖向排布的相邻两个所述悬挑结构中,位于下层的所述悬挑结构的所述悬挑梁通过其对应的所述吊杆悬吊于位于上层的所述悬挑结构的所述悬挑梁上;其中,所有所述吊杆均自上而下向靠近所述主体结构的方向倾斜。如此配置,逐层斜向悬挂的吊杆仅承担轴向拉力,整体结构体系受力清楚。

Description

悬挑结构的承载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设计领域,尤其是一种悬挑结构的承载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形式越来越多样化,现有技术中出现了一些倒梯形建筑,周围整体悬挑,且悬挑梁的长度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而逐步增加,立面上呈现上大下小的建筑效果,此时如果继续按照常规悬挑梁或者悬挑桁架来设计,则会出现构件截面较大,立面效果厚重,用钢量巨大,建筑效果不理想等一系列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悬挑结构的承载系统,以解决构件截面大、立面效果厚重,用钢量大以及建筑效果不理想等一系列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悬挑结构的承载系统,包括:主体结构、钢桁架、以及至少两个沿竖向排布的悬挑结构;
所述钢桁架架设于所述主体结构上;所述悬挑结构沿竖向排布于所述钢桁架的下方;
所述悬挑结构包括悬挑梁以及吊杆,所述悬挑梁的一端与所述主体结构连接,另一端为悬吊端;
位于最顶层的所述悬挑结构的所述悬挑梁通过其对应的所述吊杆悬吊于所述钢桁架上;
沿竖向排布的相邻两个所述悬挑结构中,位于下层的所述悬挑结构的所述悬挑梁通过其对应的所述吊杆悬吊于位于上层的所述悬挑结构的所述悬挑梁上;
其中,所有所述吊杆均自上而下向靠近所述主体结构的方向倾斜。
可选的,所述吊杆的两端具有连接节点,所述吊杆通过所述连接节点与所述悬挑梁连接。
可选的,所述连接节点包括耳板以及连接组件,所述耳板穿设于所述悬挑梁并与相邻层级的所述连接组件连接;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能够调节所述吊杆的长度的调节件,所述调节件围绕所述吊杆的周向可转动地设置。
可选的,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销轴、两个固定板以及多个固定件;
所述耳板具有通孔,所述销轴穿设于所述通孔;
两个所述固定板沿所述吊杆的径向间隔分布于所述销轴的两端;
所述固定板上具有与所述固定件相适配的孔洞,所述固定件一一对应地穿设于所述孔洞并延伸至所述通孔的内部。
可选的,所述悬挑梁的底面还具有凸起,所述凸起的位置与所述耳板穿设于所述悬挑梁的位置相适配。
可选的,所述悬挑结构还包括多个加劲板,多个所述加劲板沿所述悬挑梁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
可选的,在沿竖向相邻的所述悬挑结构中,位于下层的所述悬挑结构的所述悬挑梁的挑出距离小于位于上层的所述悬挑结构的所述悬挑梁的挑出距离。
可选的,所有沿竖向排布的所述悬挑结构的所述吊杆位于同一直线上。
可选的,所述悬挑梁与所述主体结构铰接。
可选的,所述悬挑结构的承载系统还包括至少两个沿水平方向排布的所述悬挑结构;沿水平方向排布的所述悬挑结构的所述吊杆自上而下向靠近所述主体结构的方向的倾斜角度不相等。
综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悬挑结构的承载系统中,其包括:主体结构、钢桁架、以及至少两个沿竖向排布的悬挑结构;所述钢桁架架设于所述主体结构上;所述悬挑结构沿竖向排布于所述钢桁架的下方;所述悬挑结构包括悬挑梁以及吊杆,所述悬挑梁的一端与所述主体结构连接,另一端为悬吊端;位于最顶层的所述悬挑结构的所述悬挑梁通过其对应的所述吊杆悬吊于所述钢桁架上;沿竖向排布的相邻两个所述悬挑结构中,位于下层的所述悬挑结构的所述悬挑梁通过其对应的所述吊杆悬吊于位于上层的所述悬挑结构的所述悬挑梁上;其中,所有所述吊杆均自上而下向靠近所述主体结构的方向倾斜。
如此配置,逐层斜向悬挂的吊杆仅承受轴向拉力,不承受弯矩,吊杆采用高强合金材料,充分发挥其强度性能,受力效率增高,且各层悬挑梁仅将竖向力和水平力传递到主体结构,下部各层不向主体结构传递弯矩,整体结构体系传力明确;同时,在诸如主体结构的顶部等不需要考虑立面效果的地方架设钢桁架,能够减小下面各层悬挑结构的构件厚度,有效解决了整体多层大悬挑结构的构件截面大,刚度不足等问题;除此之外,吊杆自上而下向靠近主体结构的方向倾斜,在建筑立面实现倒“T”型效果,与建筑效果相结合,提高了整体结构的美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悬挑结构的承载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节点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节点的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悬挑结构的承载系统的三维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悬挑结构的承载系统的三维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体结构的正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
1-主体结构;2-钢桁架;3-悬挑结构;11-钢柱;12-钢梁;31-悬挑梁;32-吊杆;33-连接节点;34-加劲板;311-凸起;331-耳板;332-连接组件;3321-调节件;3322-销轴;3323-固定板;3324-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优点和特征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未按比例绘制,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此外,附图所展示的结构往往是实际结构的一部分。特别的,各附图需要展示的侧重点不同,有时会采用不同的比例。
如在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该”包括复数对象,术语“或”通常是以包括“和/或”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术语“若干”通常是以包括“至少一个”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术语“至少两个”通常是以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至少两个该特征,“一端”与“另一端”以及“近端”与“远端”通常是指相对应的两部分,其不仅包括端点,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此外,如在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一元件设置于另一元件,通常仅表示两元件之间存在连接、耦合、配合或传动关系,且两元件之间可以是直接的或通过中间元件间接的连接、耦合、配合或传动,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两元件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即一元件可以在另一元件的内部、外部、上方、下方或一侧等任意方位,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术语“上”、“下”、“顶”、“底”通常是按重力方向进行排布的相对位置关系;术语“竖向、竖直方向”通常是指沿重力方向,其一般垂直于地面,“水平向、水平面方向”通常是沿平行于地面的方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说明书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悬挑结构的承载系统,以解决构件截面大、立面效果厚重,用钢量大以及建筑效果不理想等一系列问题。
以下参考附图进行描述。
请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悬挑结构的承载系统,其包括:主体结构1、钢桁架2、以及至少两个沿竖向排布的悬挑结构3;所述钢桁架2架设于所述主体结构1上;所述悬挑结构3沿竖向排布于所述钢桁架2的下方;所述悬挑结构3包括悬挑梁31以及吊杆32,所述悬挑梁31的一端与所述主体结构1连接,另一端为悬吊端;位于最顶层的所述悬挑结构3的所述悬挑梁31通过其对应的所述吊杆32悬吊于所述钢桁架2上;沿竖向排布的相邻两个所述悬挑结构3中,位于下层的所述悬挑结构3的所述悬挑梁31通过其对应的所述吊杆32悬吊于位于上层的所述悬挑结构3的所述悬挑梁31上;其中,所有所述吊杆32均自上而下向靠近所述主体结构1的方向倾斜。在一个可替代的示范例中,主体结构1包括钢梁12,沿竖向排布的悬挑结构3的悬挑梁31的高度与钢梁12的高度相适配,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悬挑梁31的高度也可以与钢梁12的高度不一致,本实用新型对此不限。
如此配置,逐层斜向悬挂的吊杆32仅承受轴向拉力,不承受弯矩,吊杆32采用高强合金材料,充分发挥其强度性能,受力效率增高,且各层悬挑梁31仅将竖向力和水平力传递到主体结构1,下部各层不向主体结构1传递弯矩,整体结构体系传力明确;同时,在诸如主体结构1的顶部等不需要考虑立面效果的地方架设钢桁架2,能够减小下面各层悬挑结构3的构件厚度,有效解决了整体多层大悬挑结构的构件截面大,刚度不足等问题;除此之外,吊杆32自上而下向靠近主体结构1的方向倾斜,在建筑立面实现倒“T”型效果,与建筑效果相结合,提高了整体结构的美观性。
进一步的,所述吊杆32的两端具有连接节点33,所述吊杆32通过所述连接节点33与所述悬挑梁31连接。需要说明的,在图1示出的示范例中,位于最顶层的悬挑结构3中的吊杆32的一端通过连接节点33与钢桁架2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节点33与相应的悬挑梁31连接;沿竖向排布的相邻的两个悬挑结构3中,吊杆32的一端通过连接节点33与位于上层的悬挑结构3中的悬挑梁31的底面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节点33与位于下层的悬挑结构3中的悬挑梁31的顶面连接。当然在其他的一些示范例中,吊杆32也可以是通过其他具有相同作用的构件与悬挑梁31相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此进行配置,本实用新型对此不限。
请参考图1至图3,所述连接节点33包括耳板331以及连接组件332,所述耳板331穿设于所述悬挑梁31并与相邻层级的所述连接组件332连接;所述连接组件332包括能够调节所述吊杆32的长度的调节件3321,所述调节件3321围绕所述吊杆32的周向可转动地设置。如此配置,使用者可通过驱动调节件3321围绕吊杆32的周向转动来调节吊杆32的长度,使其达到理论长度,提高了悬挑结构的承载系统的实用性。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组件332还包括销轴3322、两个固定板3323以及多个固定件3324;所述耳板331具有通孔,所述销轴3322穿设于所述通孔;两个所述固定板3323沿所述吊杆32的径向间隔分布于所述销轴3322的两端;所述固定板3323上具有与所述固定件3324相适配的孔洞,所述固定件3324一一对应地穿设于所述孔洞并延伸至所述通孔的内部。需要说明的,在图1至图3示出的示范例中,通孔与孔洞均未示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通孔为一能够容置销轴3322的孔状构造,孔洞为一能够容置固定件3324的孔状构造,在另一些示范例中,通孔与孔洞也可以是其他具有相同功能的构件,本实用新型对此不限。
请参考图2,所述悬挑梁31的底面还具有凸起311,所述凸起311的位置与所述耳板331穿设于所述悬挑梁31的位置相适配。如此配置,凸起311的设置增强了悬挑梁31在耳板331穿设区域内的强度,提高了整体结构的安全性。
请参考图2至图3,所述悬挑结构3还包括多个加劲板34,多个所述加劲板34沿所述悬挑梁31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如此配置,加劲板34的设置增强了整个悬挑梁31的强度,进一步提高了整体结构的安全性。
请参考图1,在沿竖向相邻的所述悬挑结构3中,位于下层的所述悬挑结构3的所述悬挑梁31的挑出距离小于位于上层的所述悬挑结构3的所述悬挑梁31的挑出距离。如此配置,逐层斜向悬挂的吊杆32与自上而下逐层缩短的悬挑梁31共同实现了建筑立面的倒“T”型效果,减少了用钢量的同时,也增加了建筑立面的美观性。
请继续参考图1,所有沿竖向排布的所述悬挑结构3的所述吊杆32位于同一直线上。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有沿竖向排布的悬挑结构3的吊杆32自上而下向靠近主体结构1的方向的倾斜角度不大于60°,在保证建筑立面美观的前提下,使得结构体系的受力清晰,传力明确。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悬挑梁31与所述主体结构1铰接。需要说明的,在图1示出的示范例中,主体结构1还包括钢柱11,悬挑梁31与钢柱11的外表面铰接,只向主体结构1传递剪力,不传递弯矩,从而减少了悬挑梁的截面面积,进一步减少了用钢量。
请参考图4至图5,所述悬挑结构的承载系统还包括至少两个沿水平方向排布的所述悬挑结构3;沿水平方向排布的所述悬挑结构3的所述吊杆32自上而下向靠近所述主体结构1的方向的倾斜角度不相等。如此配置,主体结构1的外立面通过设置具有不同倾斜角度的吊杆32,进一步增加了建筑立面的美观性。
下面结合图1至图6,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悬挑结构的承载系统的安装方法。首先安装主体结构1,并在主体结构1的外立面上预留悬挑结构3的安装接口;然后将钢桁架2架设于主体结构1之上;再采用逆作法从上之下逐层安装悬挑结构3,先安装位于最顶层的悬挑结构3,将悬挑梁31的一端与主体结构1铰接,再将悬挑梁31的悬吊端通过吊杆32与钢桁架2连接,在此过程中,同时考虑钢桁架2变形、悬挑结构3自重以及楼板自重引起的变形,采用预起拱措施,悬挑梁31按照理论计算预起拱位置定位,驱动调节件3321将悬挑梁31调整至理论计算位形,并进行固定;逐层向下安装各层悬挑结构3,直至全部安装完成,此时各层结构处于在恒载下的水平位形,再进行复测,如有误差可通过驱动调节件3321以及固定件3324以释放变形以及有害内力,直至各层悬挑结构3满足要求;最后安装楼板等二次结构。
综上,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悬挑结构的承载系统中,其包括:主体结构、钢桁架、以及至少两个沿竖向排布的悬挑结构;所述钢桁架架设于所述主体结构上;所述悬挑结构沿竖向排布于所述钢桁架的下方;所述悬挑结构包括悬挑梁以及吊杆,所述悬挑梁的一端与所述主体结构连接,另一端为悬吊端;位于最顶层的所述悬挑结构的所述悬挑梁通过其对应的所述吊杆悬吊于所述钢桁架上;沿竖向排布的相邻两个所述悬挑结构中,位于下层的所述悬挑结构的所述悬挑梁通过其对应的所述吊杆悬吊于位于上层的所述悬挑结构的所述悬挑梁上;其中,所有所述吊杆均自上而下向靠近所述主体结构的方向倾斜。
如此配置,逐层斜向悬挂的吊杆仅承受轴向拉力,不承受弯矩,吊杆采用高强合金材料,充分发挥其强度性能,受力效率增高,且各层悬挑梁仅将竖向力和水平力传递到主体结构,下部各层不向主体结构传递弯矩,整体结构体系传力明确;同时,在诸如主体结构的顶部等不需要考虑立面效果的地方架设钢桁架,能够减小下面各层悬挑结构的构件厚度,有效解决了整体多层大悬挑结构的构件截面大,刚度不足等问题;除此之外,吊杆自上而下向靠近主体结构的方向倾斜,在建筑立面实现倒“T”型效果,与建筑效果相结合,提高了整体结构的美观性。
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实用新型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悬挑结构的承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结构、钢桁架、以及至少两个沿竖向排布的悬挑结构;
所述钢桁架架设于所述主体结构上;所述悬挑结构沿竖向排布于所述钢桁架的下方;
所述悬挑结构包括悬挑梁以及吊杆,所述悬挑梁的一端与所述主体结构连接,另一端为悬吊端;
位于最顶层的所述悬挑结构的所述悬挑梁通过其对应的所述吊杆悬吊于所述钢桁架上;
沿竖向排布的相邻两个所述悬挑结构中,位于下层的所述悬挑结构的所述悬挑梁通过其对应的所述吊杆悬吊于位于上层的所述悬挑结构的所述悬挑梁上;
其中,所有所述吊杆均自上而下向靠近所述主体结构的方向倾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挑结构的承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杆的两端具有连接节点,所述吊杆通过所述连接节点与所述悬挑梁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挑结构的承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节点包括耳板以及连接组件,所述耳板穿设于所述悬挑梁并与相邻层级的所述连接组件连接;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能够调节所述吊杆的长度的调节件,所述调节件围绕所述吊杆的周向可转动地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悬挑结构的承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销轴、两个固定板以及多个固定件;
所述耳板具有通孔,所述销轴穿设于所述通孔;
两个所述固定板沿所述吊杆的径向间隔分布于所述销轴的两端;
所述固定板上具有与所述固定件相适配的孔洞,所述固定件一一对应地穿设于所述孔洞并延伸至所述通孔的内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悬挑结构的承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挑梁的底面还具有凸起,所述凸起的位置与所述耳板穿设于所述悬挑梁的位置相适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挑结构的承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挑结构还包括多个加劲板,多个所述加劲板沿所述悬挑梁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挑结构的承载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沿竖向相邻的所述悬挑结构中,位于下层的所述悬挑结构的所述悬挑梁的挑出距离小于位于上层的所述悬挑结构的所述悬挑梁的挑出距离。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挑结构的承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有沿竖向排布的所述悬挑结构的所述吊杆位于同一直线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挑结构的承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挑梁与所述主体结构铰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挑结构的承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挑结构的承载系统还包括至少两个沿水平方向排布的所述悬挑结构;沿水平方向排布的所述悬挑结构的所述吊杆自上而下向靠近所述主体结构的方向的倾斜角度不相等。
CN202221867920.XU 2022-07-19 2022-07-19 悬挑结构的承载系统 Active CN2179493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67920.XU CN217949328U (zh) 2022-07-19 2022-07-19 悬挑结构的承载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67920.XU CN217949328U (zh) 2022-07-19 2022-07-19 悬挑结构的承载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49328U true CN217949328U (zh) 2022-12-02

Family

ID=842229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867920.XU Active CN217949328U (zh) 2022-07-19 2022-07-19 悬挑结构的承载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493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92352B2 (en) Modular building frame
US8806833B2 (en) Structural reinforcing system components
JP2001515978A (ja) 耐モーメント構造物と、支持部材と、建築方法
JP2014526005A (ja) 広幅の静的構造物
US20030177735A1 (en) Built-up beam assembly for building structures
CN103397695B (zh) 设置双向钢桁架的钢管混凝土组合柱高位连体结构
WO2016024697A1 (ko) 곡선형 연장구조를 갖는 비계시스템
CN217949328U (zh) 悬挑结构的承载系统
CN208603614U (zh) 用于装配式结构的塔吊锚固装置
CN211733671U (zh) 一种支撑结构及起重设备
EP3673128B1 (en) Seismic yielding connection
CN210562622U (zh) 一种建筑钢结构
CN108374490A (zh) 一种钢框架结构体系
CN206360107U (zh) 一种轻钢墙体与重钢柱的连接装置
KR102317705B1 (ko) 증축 골조형 내진 보강 구조 및 이의 시공 방법
CN212926973U (zh) 一种阳角部位悬挑装置
CN211920685U (zh) 一种高层建筑施工塔吊附着用的连接结构
US6938391B1 (en) Structural member
CN203462575U (zh) 设置双向钢桁架的钢管混凝土组合柱高位连体结构
CN202913705U (zh) 大型幕墙单元板块轨道吊装装置
CN217557599U (zh) 用于梁局部内收结构的爬架附着装置
JP6914023B2 (ja) 吊り天井補強構造及び吊り天井補強構造の施工方法
CN209585578U (zh) 一种装配式电梯井操作平台
CN216740646U (zh) 一种大跨度脚手架用伸缩桁架
CN216515651U (zh) 支撑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