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38912U - 一种电刺激治疗仪和排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刺激治疗仪和排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38912U
CN217938912U CN202221483445.6U CN202221483445U CN217938912U CN 217938912 U CN217938912 U CN 217938912U CN 202221483445 U CN202221483445 U CN 202221483445U CN 217938912 U CN217938912 U CN 2179389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avity
liquid
inlet
atomiz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48344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守强
秦华峰
张子南
杜双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Xiangyu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Xiangyu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Xiangyu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Xiangyu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48344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389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389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389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Medical Bathing And Wash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刺激治疗仪及其排水装置。该排水装置包括排水箱和雾化器;排水箱包括相互封隔的储液腔和雾化腔;雾化器的壳体穿设且密封固定于储液腔和雾化腔之间,雾化器的吸水口浸没于储液腔,雾化器的雾化口处于雾化腔内;排水箱的进水口和进风口均连通于储液腔,排水箱的排风口连通于雾化腔。该排水装置利用储液腔、雾化器和雾化腔三者将排水箱的出入口相隔,可避免因排水箱晃动或倾斜而导致积存于储液腔内的水意外、大量流出,改善了液态水在排水箱内的存储效果;还能够通过雾化器雾化积存于储液腔内的水,令液态的水雾化后向外排出,雾态的水可直接排放至空气内发挥加湿作用,快速有效地实现了雾态水的再利用,优化了水的排放。

Description

一种电刺激治疗仪和排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排水装置。还涉及一种电刺激治疗仪,包括前述排水装置。
背景技术
电刺激理疗时,常用吸附碗代替负压吸附装置的普通硅胶电极片。吸附碗内安装有湿海绵,使用负压吸附装置时,吸附碗内的水和空气会一起进入负压吸附装置,因而负压吸附装置还需要具备排水功能。
传统的负压吸附装置通过导管将负压吸附装置抽出的水收集于储存容器,当储存容器内的水达到一定量时,再集中排出储存容器内的水。受储存容器的形状功能限制,设有储存容器的负压吸附装置不仅外形高达笨重,不易搬运和使用,而且需要使用人员频繁清除储存容器内的积水,否则容易因储存容器内积存的水意外洒落而影响负压吸附装置的正常使用,例如,意外洒落的水可能导致负压吸附装置的线路板等电路系统损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排水装置,可以安全、合理、高效地排水。本申请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刺激治疗仪,包括前述排水装置,易于使用、搬运,且作业安全性高、寿命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排水装置,包括排水箱和设于排水箱内的雾化器;排水箱包括相互封隔的储液腔和雾化腔;雾化器的壳体穿设且密封固定于储液腔和雾化腔之间,雾化器的吸水口浸没于储液腔,雾化器的雾化口处于雾化腔内;排水箱的进水口和进风口均连通于储液腔,排水箱的排风口连通于雾化腔。
在一些实施例中,进风口设有进气风扇,排风口设有排气风扇。
在一些实施例中,进气风扇具体为热风风扇。
在一些实施例中,储液腔内设有液位感应开关;液位感应开关和雾化器均耦接于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液位感应开关的检测状态开启和关闭雾化器内的雾化组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雾化口位于进水口的上方;雾化口与进水口之间的液路处于常开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排水箱还包括进液腔;进液腔和雾化腔相互封隔且均位于储液腔的正上方;进液腔的下端与储液腔连通;进水口和进风口均设于进液腔,进风口朝向进液腔和储液腔。
在一些实施例中,进液腔内设有海绵;进水口设于进液腔;自进风口流入的空气和自进水口流入的水均流经海绵。
在一些实施例中,海绵内设有上下贯通的进风通道;进风通道对准进风口且对准进液腔和储液腔之间的过水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雾化腔设有溢水口;排风口设于雾化腔的顶端,溢水口设于雾化腔的一侧。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刺激治疗仪,包括吸附碗、负压发生器、汽水分离器和上述排水装置;吸附碗、负压发生器和排水装置的进水口均连接于汽水分离器。
相对于上述背景技术,本申请所提供的排水装置包括排水箱和设于排水箱内的雾化器;排水箱包括相互封隔的储液腔和雾化腔;雾化器的壳体穿设且密封固定于储液腔和雾化腔之间,雾化器的吸水口浸没于储液腔,雾化器的雾化口朝向排风口;排水箱的进水口和进风口均连通于储液腔,排水箱的排风口连通于雾化腔。
可见,该排水装置一方面利用储液腔、雾化器和雾化腔三者将排水箱的出入口相隔,可避免因排水箱晃动或倾斜而导致积存于储液腔内的水意外、大量流出,改善了液态水在排水箱内的存储效果;另一方面通过雾化器雾化储液腔内的水,令液态的水雾化后向外排出,其中,雾态的水可直接排放至空气内,起到加湿空气的作用,优化了水的排放作业。
上述排水装置可应用于各类需要排水的器械,例如应用于本申请所提供的电刺激治疗仪内。该电刺激治疗仪既具备电刺激治疗功能,还能够利用该排水装置及时、有效、合理地处理电刺激治疗作业中产生的水,提高电刺激治疗作业的安全可靠性,改善作业场合的环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排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种排水装置的剖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种排水装置的剖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刺激治疗仪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排水箱、101-储液腔、102-雾化腔、103-进液腔、11-进水口、12-进风口、13-排风口、14-过水孔、15-溢水口、2-雾化器、3-进气风扇、4-排气风扇、5-液位感应开关、6-海绵、61-进风通道、7-吸附碗、8-负压发生器、9-汽水分离器、100-控制阀、200-泄压阀、300-线路板、400-压力传感器、500-排水阀、600-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4,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排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种排水装置的剖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种排水装置的剖视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刺激治疗仪的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提供一种排水装置,请参考图1和图2,包括排水箱1和雾化器2;排水箱1设有进水口11、进风口12和排风口13,排水箱1的内部设有相互封隔的储液腔101和雾化腔102;雾化器2设于排水箱1内,雾化器2的壳体穿设且密封固定于储液腔101和雾化腔102之间,雾化器2的吸水口浸没于储液腔101,雾化器2的雾化口处于雾化腔102内,可见,雾化器2可以连通排水箱1的储液腔101和雾化腔102。
在该实施例中,对于排水箱1而言,进水口11和进风口12二者均连通于储液腔101,排风口13连通于雾化腔102。水自进水口11进入并积存于储液腔101内,储液腔101内的水经过雾化器2雾化后排入雾化腔102,最终自排风口13流出。其中,进风口12、雾化器2和排风口13此三者可以起到维持排水箱1内气压平衡的作用。
该排水装置可应用于各类需要排水的器械,包括且不限于用于电刺激理料的负压吸附治疗仪。以该排水装置与负压吸附治疗仪连接为例,负压吸附治疗仪内设有用于在负压吸附作业中实现集水的集水设备,该排水装置的进水口11与负压吸附治疗仪的集水设备连接,负压吸附治疗仪将负压吸附作业中自吸附头吸入集水设备的水通入排水装置的储水腔内,进而由排水装置实现雾化排水。
本申请所提供的排水装置利用储液腔101、雾化器2和雾化腔102三者将用于排水箱1的入口和出口相隔,既能够避免因排水箱1晃动或者倾斜而导致积存于储液腔101内的水向出口意外、大量流出,又可以通过雾化器2雾化积存于储液腔101内的水,令液态的水雾化后向外排出,雾态的水可直接排放至空气内发挥加湿作用,不必单独、集中排水。其中,排水箱1的入口指的是进水口11和进风口12,排水箱1的出口指的是排风口13。
可见,该排水装置能够有效阻止储液腔101内的水意外向外流出,起到改善液态水在排水箱1内的存储的效果;通过雾化器2将前述液态水雾化后向外排出,快速有效地实现了雾态水的再利用,优化了水的排放作业。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申请所提供的排水装置做更进一步的说明。
可参考图1至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所提供的排水装置还设有进气风扇3和排气风扇4;进气风扇3设于进风口12,顾名思义,进气风扇3启动时用于驱动排水箱1外的气体向排水箱1内流动,即实现进风;排气风扇4设于排风口13,排气风扇4启动时用于驱动排水箱1内的气体向排水箱1外流动。
由于储液腔101和雾化腔102相互封隔,因此,开启进气风扇3和排气风扇4时,进气风扇3驱动排水箱1外的气体自进风口12流入储液腔101,排气风扇4驱动雾化腔102内的气体自排风口13流出排水箱1。这一过程中,进风口12、雾化器2和排风口13此三者不仅可以维持排水箱1内气压平衡,还可以加速储液腔101内的液态水的汽化效率和雾化腔102内的雾态水的排放效率。
在上述实施例中,进气风扇3具体可设置为热风风扇,用于向储液腔101提供热风。此热风风扇可以指用于与热气供应设备连接的风扇,也可以指进风侧设有加热丝的风扇,当该排水装置所应用的场合具有PCB等工作时会产热的设备,也可以将进气风扇3紧邻前述PCB设置,从而合理利用PCB产生的热气。前述进风侧指的是该热风风扇用于吸入气体的一侧。出风侧与进风侧相对,分别位于该热风风扇的两对侧,通常,该热风风扇的出风侧正对储液腔101内的液面,确保自热风风扇的出风侧流出的热风可以充分作用于储液腔101内的水。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另外一些实施例中,该排水装置还包括液位感应开关5和控制器;液位感应开关5设于储液腔101内,用于检测储液腔101内的液面是否达到设定液位,换言之,液位感应开关5的检测状态体现为储液腔101内的液面达到设定液位和储液腔101内的液面未达到设定液位这两种状态;控制器可以安装于排水箱1内,也可以安装于排水箱1。该实施例中,液位感应开关5和雾化器2此二者均耦接于控制器,控制器可以根据液位感应开关5的检测状态开启和关闭雾化器2内的雾化组件,例如,当液位感应开关5检测到储液腔101内的液面达到设定液位时,控制器开启雾化器2内的雾化组件,此时,雾化组件可以将吸入吸水口的液态水雾化,进而实现雾态水自雾化口排出;当液位感应开关5检测到储液腔101内的液面未达到设定液位时,控制器关闭雾化器2内的雾化组件,此时,雾化组件不发挥雾化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雾化器2的雾化组件处于关闭状态并不必然意味着雾化器2将储液腔101和雾化腔102完全隔断,例如,对于进水口11和雾化口之间的液路处于常开状态的此类雾化器2而言,无论雾化组件处于开启状态还是关闭状态,均不影响前述液路的启闭状态。与此同时,针对液路常开的此类雾化器2,该排水装置中,雾化口位于进水口11的上方,显然,雾化口的高度大于储液腔101内的最大液位高度,也就是说,储液腔101内的液态水可以雾化后排入雾化腔102,也可以气化后排入雾化腔102,但正常情况下不至于大量流进雾化腔102。
雾化器2的液路处于常开状态,即在不刻意截断前述液路的前提下,进水口11和雾化口维持连通状态。此时,若雾化组件开启,则储液腔101内的绝大部分液态水经由雾化组件雾化处理后排放至雾化腔102,储液腔101内的小部分液态水气化后经由液路排放至雾化腔102;若雾化组件关闭,则储液腔101内的液态水气化后经由液路排放至雾化腔102。当然,雾化器2的液路关闭后,则雾化器2可以完全隔断储液腔101和雾化腔102,阻止排水箱1内的水进入雾化腔102,自然也就能够阻止排水箱1内的水自排风口13向外排出。
据前可知,雾化组件在控制器和液位感应开关5的反馈控制下自动启闭,可见,若液位感应开关5检测到储液腔101内的液面达到设定液位,控制器开启雾化组件,实现储液腔101内的绝大部分液态水经由雾化组件雾化处理后排放至雾化腔102,储液腔101内的小部分液态水气化后经由液路排放至雾化腔102;若液位感应开关5检测到储液腔101内的液面未达到设定液位,控制器关闭雾化组件,储液腔101内的液态水气化后经由液路排放至雾化腔102。
对于具有常开液路的雾化器2以及该雾化器2所在的排水装置而言,其应用于负压吸附治疗仪这种设备仪器时,因负压吸附治疗仪产生的液态水极少,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排水装置内的储液腔101的液位高度达不到雾化器2的工作高度;雾化器2的工作高度可以指雾化器2的进水口11的高度,也可以指作为开启雾化器2内的雾化组件的预设储液腔101液位高度。当储液腔101内的液位高度长时间达不到雾化器2的工作高度时,持续或者频繁开启雾化器2的雾化组件既浪费能源且对雾化器2的寿命有损,在此种情况下,利用处于常开状态的雾化器2的液路就能够及时、有效、低能耗地排放储液腔101内积存的液态水。
简而言之,储液腔101内的液态水多时,则雾化排水;储液腔101内的液态水少时,则气化排水。其中,在气化排水时,设于进风口12的进气风扇3和设于排风口13的排气风扇4能够有效提供气化效率,尤其是当进气风扇3采用热风风扇且正对储液腔101内的液面吹风时。
可参考图1至图3,在本申请所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排水箱1内不仅设有储液腔101和雾化腔102,还设有进液腔103;进液腔103和雾化腔102此二者相互封隔且均位于储液腔101的正上方;进水口11和进风口12均设于进液腔103,进液腔103的下端与储液腔101连通,进风口12朝向进液腔103和储液腔101,因此,自进风口12进入的气体和自进水口11进入的液态水均通过进液腔103向下流入储液腔101;相应地,储液腔101内的液态水雾化、气化后向上流入雾化腔102。
进液腔103、雾化腔102和储液腔101三者在排水箱1内的布局大致可视为U型,例如,尺寸较大的储液腔101位于下方,尺寸较小的进液腔103和雾化腔102并排布设于储液腔101的上方。
进液腔103、雾化腔102和储液腔101三者在排水箱1内的上述布局既有利于改善雾化器2的壳体在雾化腔102和储液腔101之间的密封装配效果,也有利于在进风口12和排风口13之间流通的空气更好的作用于排水箱1内的水,加速水的气化和流动。
此外,请参考图1和图3,在上述实施例中,进液腔103内可以设置海绵6;进水口11设于前述进液腔103;进风口12可以对准海绵6,实现自进风口12流入的空气流经海绵6;进水口11可以对准海绵6或者位于海绵6的正上方,实现自进水口11流入的水流经海绵6。海绵6可以快速吸水并实现大量水在海绵6的孔隙间的均匀扩散,有利于扩大自进风口12流入的空气与充盈于海绵6内的水的接触面积,提高排水箱1内的水的气化效率,也有利于引导进液腔103的水流入储液腔101,避免水向储液腔101溅落,还能够在储液腔101向进液腔103倾斜歪倒时减少甚至避免储液腔101的水向进风口12倒流。
设于进液腔103内的海绵6不可避免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气体在进液腔103和储液腔101之间的流动畅通性,为此,上述海绵6内可以设置上下贯通的进风通道61,该进风通道61对准进风口12且对准进液腔103和储液腔101之间的过水孔14,此外,该进风通道61还可以对准进风口12和设于进风口12的进气风扇3。前述进风通道61上下贯通,换言之,进风通道61具体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直通道,可供自进风口12流入的空气快速、顺畅地流通并流入储液腔101。
在一些实施例中,雾化腔102设有溢水口15,溢水口15的高度低于排风口13的高度,例如,排风口13可以设置于雾化腔102的顶端,溢水口15可以设置于雾化腔102的一侧。对于液路常开的雾化器2和设有排气风扇4的排风口13而言,设置溢水口15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排气风扇4的作业安全性,也能够为储液腔101内的液态水提供额外的排放路径。
请参考图1和图4,在上文提及的多种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刺激治疗仪,包括上述排水装置,当然还包括用于实现电刺激治疗作业的吸附碗7、负压发生器8、汽水分离器9等多个零部件。其中,吸附碗7、负压发生器8和排水装置的进水口11均连接于汽水分离器9。
在该电刺激治疗仪中,负压发生器8通过汽水分离器9向吸附碗7提供负压环境,换言之,负压发生器8用于在吸附碗7贴靠于用户躯干时将吸附碗7内的气体抽至汽水分离器9内,令吸附碗7负压吸附于用户躯干的指定位置;吸附碗7呈碗状,可罩扣以吸附于用户躯干,吸附碗7内通常设有湿海绵6等吸水物体,用于辅助吸附碗7内的相关电气元件实现具体的电刺激治疗作业,例如将脉冲电流传导至人体,从而达到镇痛、消肿、调整机体功能等效果。
在该电刺激治疗仪中,排水装置的进水口11处可设置过滤元件,例如设置过滤网以阻止杂质进入排水箱1。
当吸附碗7吸附于用户躯干表面且负压发生器8开启时,吸附碗7的气体以及湿海绵6内的部分水分在负压发生器8的作用下由吸附碗7向汽水分离器9流动,前述气体以及水分进入汽水分离器9时,汽水分离器9对气体和水分加以分离,分离出来的气体可以继续流向负压发生器8,例如由图4所示的控制阀100、泄压阀200控制前述气体向外界排放,分离出来的水分则可以通过泵600抽排至排水装置。前述泵600优选采用小型泵600以简化电刺激治疗仪的多个零部件的整合和装配,实现电刺激治疗仪的小型化、轻便化。
使用该电刺激治疗仪时,首先将吸附碗7按压贴覆于用户躯干表面的待治疗区域,然后开启负压发生器8,令负压发生器8将吸附碗7内的空气抽空,实现吸附碗7吸附固定于用户躯干表面,这一过程中,设于负压发生器8和汽水分离器9之间的控制阀100处于导通状态,与负压发生器8并联于前述控制阀100的出口端的泄压阀200处于关闭状态,设于汽水分离器9和排水状态之间的排水阀500处于关闭状态;随后,汽水分离器9对其内气体和水分进行分离,这一过程中,线路板300通过压力传感器400实时监测汽水分离器9内的压力值,保持汽水分离器9内的压力值;继而,线路板300监测到汽水分离器9内的压力值达到设定压力值时,排水阀500打开,汽水分离器9向排水装置排水,随着汽水分离器9持续或间断性地排水,排水装置内的液态水积存到一定量,此时液位感应开关5检测到前述液态水达到设定液位,则雾化器2的雾化组件开启,将储液腔101内的液态水雾化后经由雾化腔102和排风口13排出,一旦液位感应开关5检测到前述液态水未达到设定液位时,雾化组件关闭,既延长了雾化组件的寿命,又能够避免雾化组件无水工作。
综上,该电刺激治疗仪及其排水装置可以合理有效地解决液态水的排放问题,提高排水效率,既保障了吸附头和负压发生器8的正常作业,又能够利用排水装置产生的雾态水和/或气态水提高室内湿度,增加室内空气舒适度。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电刺激治疗仪及其排水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水箱(1)和设于所述排水箱(1)内的雾化器(2);所述排水箱(1)包括相互封隔的储液腔(101)和雾化腔(102);所述雾化器(2)的壳体穿设且密封固定于所述储液腔(101)和所述雾化腔(102)之间,所述雾化器(2)的吸水口浸没于所述储液腔(101),所述雾化器(2)的雾化口处于所述雾化腔(102)内;所述排水箱(1)的进水口(11)和进风口(12)均连通于所述储液腔(101),所述排水箱(1)的排风口(13)连通于所述雾化腔(1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12)设有进气风扇(3),所述排风口(13)设有排气风扇(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风扇(3)具体为热风风扇。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腔(101)内设有液位感应开关(5);所述液位感应开关(5)和所述雾化器(2)均耦接于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液位感应开关(5)的检测状态开启和关闭所述雾化器(2)内的雾化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口位于所述进水口(11)的上方;所述雾化口与所述进水口(11)之间的液路处于常开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箱(1)还包括进液腔(103);所述进液腔(103)和所述雾化腔(102)相互封隔且均位于所述储液腔(101)的正上方;所述进液腔(103)的下端与所述储液腔(101)连通;所述进水口(11)和所述进风口(12)均设于所述进液腔(103),所述进风口(12)朝向所述进液腔(103)和所述储液腔(10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腔(103)内设有海绵(6);所述进水口(11)设于所述进液腔(103);自所述进风口(12)流入的空气和自所述进水口(11)流入的水均流经所述海绵(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6)内设有上下贯通的进风通道(61);所述进风通道(61)对准所述进风口(12)且对准所述进液腔(103)和所述储液腔(101)之间的过水孔(14)。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腔(102)设有溢水口(15);所述排风口(13)设于所述雾化腔(102)的顶端,所述溢水口(15)设于所述雾化腔(102)的一侧。
10.一种电刺激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吸附碗(7)、负压发生器(8)、汽水分离器(9)和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排水装置;所述吸附碗(7)、所述负压发生器(8)和所述进水口(11)均连接于所述汽水分离器(9)。
CN202221483445.6U 2022-06-14 2022-06-14 一种电刺激治疗仪和排水装置 Active CN2179389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83445.6U CN217938912U (zh) 2022-06-14 2022-06-14 一种电刺激治疗仪和排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83445.6U CN217938912U (zh) 2022-06-14 2022-06-14 一种电刺激治疗仪和排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38912U true CN217938912U (zh) 2022-12-02

Family

ID=842155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483445.6U Active CN217938912U (zh) 2022-06-14 2022-06-14 一种电刺激治疗仪和排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389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55747A (zh) 一种持续供水水雾机
RU2762107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электролиза с ионообменной мембраной
CN108981048B (zh) 一种带加湿器的空调
CN217938912U (zh) 一种电刺激治疗仪和排水装置
CN102980267B (zh) 溅水型加湿器
CN201166431Y (zh) 一种空气加湿器
CN1153885A (zh) 加热式超声波加湿器
CN214199009U (zh) 加湿器
CN215863840U (zh) 加湿器
CN209558579U (zh) 具备加湿功能的净化器
CN214018668U (zh) 一种脸部黑头拔除装置
CN211953063U (zh) 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超声无雾加湿器
CN107021301A (zh) 精油扩散器
CN212732754U (zh) 可多角度安装使用的雾化模块、便携式微孔雾化装置
CN209801696U (zh) 一种雾化器上加水结构
CN114135968A (zh) 一种除甲醛装置
CN112254243B (zh) 一种微孔加湿装置
CN208407380U (zh) 一种纳米雾发生装置
CN220250208U (zh) 加湿器排水装置
CN215951643U (zh) 加湿装置
CN111336604A (zh) 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超声无雾加湿器
CN210569001U (zh) 一种加湿器的聚雾塔
CN217817287U (zh) 一种雾化消毒装置
CN218183736U (zh) 一种具有防电外导的电力设备控制机柜
CN213273022U (zh) 雾化加湿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