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63840U - 加湿器 - Google Patents

加湿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63840U
CN215863840U CN202121655360.7U CN202121655360U CN215863840U CN 215863840 U CN215863840 U CN 215863840U CN 202121655360 U CN202121655360 U CN 202121655360U CN 215863840 U CN215863840 U CN 2158638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abin
atomization
flow channel
humidif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65536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严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ianj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anvo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anvo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anvo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65536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638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638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638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Air Humidif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湿器,包括加湿器壳体以及雾化装置、水位感应装置及抽水装置,加湿器壳体的内部具有储水舱、雾化舱及聚雾舱,雾化舱设置在储水舱的上方,且雾化舱内设有雾化水槽以及与雾化水槽连通的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和第三流道;雾化装置设置在雾化水槽内,聚雾舱设置在雾化水槽的上方;水位感应装置感应第一流道内的水位,以启动或关闭雾化装置;抽水装置连通储水舱与第二流道,以将储水舱内的水抽出到第二流道内;第三流道设有通向储水舱的泄水口,以将进入第三流道的水导向储水舱。本实用新型的加湿器中,雾化水槽的水能通过泄水口向储水舱中泄出,从而控制雾化水槽内的水位不会超过设定的高度,避免了水位过高所造成的问题。

Description

加湿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湿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超声波加湿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空气增湿产品为超声波加湿器。超声波型加湿器的原理是利用1.7MHz或2.4MHz的超声波雾化片产生的超声波的高频震荡能量,将水雾化成为1~5微米的超微粒子,再将水雾扩散到空气中,水雾进入空气后由于其比较小迅速挥发变成水蒸气融入空气中,从而增加了空气中的水分,起到了加湿的效果。
超声波加湿器工作过程中都需要及时补水给超声波雾化片所在的雾化舱,雾化舱内超声波雾化片用于雾化的水源不充足会直接导致水雾量不足够,水源严重短缺还会导致加湿器停止工作。但另一方面,雾化舱内的水源也不宜过多,否则容易在倾斜或翻倒时泼洒出来,甚至雾化舱内水位过高会导致电子元器件沾水或泡水造成损坏,还存在一定的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加湿器,能够对用于雾化的水的水位进行控制,避免水位过高产生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湿器,包括加湿器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加湿器壳体内的雾化装置、水位感应装置及抽水装置,所述加湿器壳体的内部具有储水舱、雾化舱及聚雾舱,所述雾化舱设置在所述储水舱的上方,且所述雾化舱内设有雾化水槽以及与所述雾化水槽连通的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和第三流道;所述雾化装置设置在所述雾化水槽内,所述聚雾舱设置在所述雾化水槽的上方;所述水位感应装置感应所述第一流道内的水位,以启动或关闭所述雾化装置;所述抽水装置连通所述储水舱与第二流道,以将所述储水舱内的水抽出到所述第二流道内;所述第三流道设有通向所述储水舱的泄水口,以将进入所述第三流道的水导向所述储水舱。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流道的一端开设所述泄水口,另一端连通至所述雾化水槽的侧壁;所述泄水口内安装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在由所述第三流道至所述储水舱的方向导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流道、所述第二流道、所述第三流道分别连接至所述雾化水槽的侧壁上,所述第三流道的底部高于所述第二流道底部和所述第一流道的底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流道的一端安装所述水位感应装置,另一端连通至所述雾化水槽的侧壁;所述水位感应装置包括浮子和干簧管,所述浮子可随所述第一流道内水位上下浮动地套设在所述干簧管外,所述干簧管与所述浮子接触以导通启动所述雾化装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雾化装置为超声波雾化器,包括设置在所述雾化水槽底部的超声波雾化片。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泄水口下方连接有泄水管,所述泄水管下端伸入所述储水舱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抽水装置包括水泵、抽水管及注水管,所述抽水管连接所述水泵的入水口与所述储水舱,所述注水管连接所述水泵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流道;所述储水箱内设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与所述抽水管末端连接的过滤筛。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聚雾舱的下端朝向所述雾化水槽处设有进雾口,所述聚雾舱的上端连通至所述加湿器壳体顶部的出雾口;所述加湿器还包括风机,所述风机的出风口通向所述聚雾舱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加湿器壳体的内部还具有电气舱和加水舱,所述电气舱设置在所述储水舱与所述雾化舱之间,所述电气舱内设有电路板,所述雾化装置、所述水位感应装置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加水舱设置在所述雾化舱上方,所述加水舱内设有加水槽,所述加水槽的底部连通有加水导管,所述加水导管连通至所述泄水口。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加湿器壳体包括储水箱、上壳体、内壳体及顶盖;
所述储水箱置于底部且内部形成所述储水舱,所述储水箱的底部开设有放水口,所述放水口处设有可拆卸连接的密封盖;
所述上壳体安装在所述储水箱上方,所述上壳体内设有上壳横隔板以将所述上壳体在上下方向上分隔,所述上壳体的下部与所述储水箱的顶部之间形成所述电气舱,所述上壳体的上部形成所述雾化舱,所述雾化水槽、所述第一流道、所述第二流道、所述第三流道在所述上壳横隔板上端面下凹形成;所述上壳横隔板上在一侧形成有凸出于所述上壳横隔板的风机壳,所述风机壳的一侧开设有通向所述聚雾舱内的出风口;
所述内壳体套设在所述上壳体内且其底部的内壳底板向下凹陷形成所述加水槽;所述内壳底板向上凸起连接至所述出雾口下的侧壁上形成聚雾罩,所述内壳底板向下延伸出朝向所述雾化水槽的进雾口,所述聚雾罩与进雾口连通并与所述上壳体对应处的侧壁共同形成所述聚雾舱;
所述顶盖可分离地盖设在所述内壳上缘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加湿器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加湿器中,雾化水槽的水位一旦超过第三流道的底部即可流入第三流道并能通过泄水口向储水舱中泄出,从而控制雾化水槽内的水位不会超过设定的高度,避免了水位过高所造成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加湿器的立体结构示意;
图2为图1中的加湿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加湿器的进一步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加湿器的进一步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的加湿器的剖切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的加湿器另一角度的剖切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元件标号如下:
加湿器壳体10(其中,储水舱11、雾化舱12、电气舱13、加水舱14、聚雾舱15、储水箱16、上壳体17、内壳体18、顶盖19;雾化水槽120、第一流道121、第二流道122、第三流道123、注水口1221、泄水口1231;上盖161、放水口162、密封盖163;上壳横隔板171、风机壳1711、出风口1712;内壳上缘181、出雾口1811、内壳底板182、加水槽1821、加水导管1822、聚雾罩1823、进雾口1824;提手191);雾化装置20;水位感应装置30(其中,浮子31、干簧管32、盖子33);抽水装置40(其中,水泵41、抽水管42、注水管43);单向阀50;风机60;电路板70;过滤装置80;加湿器100。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详细描述实施例之前,应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本申请中下文或附图中所描述的详细结构或元件排布。本实用新型可为其它方式实现的实施例。而且,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措辞及术语仅仅用作描述用途,不应作限定性解释。本文所使用的“包括”、“包含”、“具有”等类似措辞意为包含其后所列出之事项、其等同物及其它附加事项。特别是,当描“一个某元件”时,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该元件的数量为一个,也可以包括多个。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湿器,用于提供水雾增加空气中的水分。请结合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加湿器100,包括加湿器壳体10、雾化装置20、水位感应装置30、抽水装置40、单向阀50、风机60、电路板70及过滤装置80,其中,雾化装置20、水位感应装置30、抽水装置40、单向阀50、风机60、电路板70及过滤装置80均设置在加湿器壳体10内。雾化装置20用于将水转化为水雾,水位感应装置30用于感应水位的高低以控制雾化装置20工作,抽水装置40用于将水抽到雾化装置20处,单向阀20控制加湿器壳体10内水的单向流动,风机60提供风加速水雾流动散出,电路板70对雾化装置20、抽水装置40及风机60进行控制,过滤装置80对供向雾化装置20的水进行过滤。
具体地,请结合参阅图5和图6,加湿器壳体10的内部空间可分为储水舱11、雾化舱12、电气舱13、加水舱14及聚雾舱15,由储水箱16、上壳体17、内壳体18及顶盖19安装而成。其中,储水箱16置于底部,其内部密封形成储水舱11,用于存储水并供给雾化装置20;上壳体17安装在储水箱16上方,上壳体17的下部与储水箱16的顶部之间形成电气舱13,电气舱13供容置抽水装置40、电路板70等电子元器件,上壳体17的上部形成雾化舱12,雾化装置20在雾化舱12内产生水雾;内壳体18安装在上壳体17的上部内,顶盖19盖合在内壳体18上端的开口处,内壳体18的内部与顶盖19之间形成加水舱14,加水舱14供打开顶盖19后向内加水,内壳体18外侧与上壳体17之间形成聚雾舱15,聚雾舱15与雾化舱12连通以将水雾聚集后导出。储水舱11、雾化舱12、电气舱13、加水舱14及聚雾舱15在上下方向叠置,可减小加湿器100所占的空间,使整体结构更加紧凑。
储水箱16为密封腔体,其上部设有与侧壁密封固定的上盖161,储水箱16的底部开设有放水口162,放水口162处设有可拆卸的密封盖163,以打开或关闭放水口162。在图示实施例中,放水口162设有外螺纹,密封盖163设有与之匹配的内螺纹,密封盖163与放水口162之间通过螺纹配合将密封盖163安装在放水口162处。在加湿器100不使用时,可以打开密封盖163,将储水箱16内的水放出,保证储水箱16内部的干燥卫生。
上壳体17内设有上壳横隔板171,将上壳体17的内部分成上下两部分。上壳横隔板171与储水箱16的上盖164之间形成电气舱13,用于容置风机60、电路板70等电子元器件。上壳体17被上壳横隔板171分隔的上部分为雾化舱12,用于雾化装置20制造水雾,。上壳横隔板171上在一侧形成有凸出于上壳横隔板171底部的风机壳1711,风机壳1711的一侧开设有出风口1712,使得安装在电气舱13内且置于上盖161上的风机60的上部出风部位被风机壳1711盖住,从而风机60产生的风在风机壳1711的聚集和引流下从出风口1712吹出。风机壳1711向上凸伸且出风口1712置于聚雾舱15内,因此可将风机60的出风经由出风口1712导入聚雾舱15内。
内壳体18呈具有翻边的筒体,内壳体18的上缘外翻形成内壳上缘181。内壳体18的内壳上缘181的放置在上壳体17的上端面上,内壳体18的筒体部分置于上壳体17的内部。内壳上缘181上在与出风口1712在上下方向上对齐处开设有出雾口1811,使得从出风口1712吹出的风将聚雾舱15内的水雾吹向出雾口1811。内壳体18底部的内壳底板182上向下凹陷形成加水槽1821,加水槽1821的底部设有加水导管1822,加水导管1822将加水槽1821中的水向下输送。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加水槽1821,而是打开储水箱16底部的密封盖163,从放水口162加水至储水箱16内。内壳底板182上向上凸起连接至出雾口1811下的侧壁上形成聚雾罩1823。内壳体18底部的内壳底板182上向下延伸出进雾口1824,进雾口1824的下端开口朝向雾化舱12中安装雾化装置20处,进雾口1824的上端与聚雾罩1823连通。聚雾罩1823与进雾口1824相通,与上壳体17对应处的侧壁共同形成聚雾舱15。聚雾舱15的下端为进雾口1824的下端开口,将雾化装置20所产生的水雾导入聚雾舱15内;聚雾舱15的上端通向出雾口1811,在风机60从出风口1712吹出的风的加速下将水雾从出雾口1811中吹向加湿器100外,从而为周围空气加湿。
顶盖19可分离地盖设在内壳18的内壳上缘181内,顶盖19的上端面中部设有提手191,以供提起顶盖19,从而打开加水舱14向加水槽1821内加水。
雾化装置20与电路板70电连接,通过电路板70为雾化装置20供电,以控制雾化装置20的工作状态。雾化舱12内形成有雾化水槽120,雾化装置20的超声波雾化片安装在雾化水槽120的底部,超声波雾化片产生的超声波的高频震荡能量将雾化水槽120内的水雾化成为超微粒子。雾化水槽120的周壁上分别连通有第一流道121、第二流道122及第三流道123。第一流道121的一端安装有水位感应装置30,另一端连通至雾化水槽120的底部,从而水位感应装置30可感应第一流道121中的水位变化以通过导通或断开电路板70上的回路以启动雾化装置20开始雾化或者关闭雾化装置20停止雾化。第二流道122的一端设有与抽水装置40的出水口连通的注水口1221,另一端连通至雾化水槽120的侧壁,可通过第二流道122向雾化水槽120内注水。第三流道123的一端设有连通至储水舱11的泄水口1231,另一端连通至雾化水槽120的侧壁。泄水口1231内安装有单向阀50,单向阀50在由第三流道123至储水舱11的方向导通、反向截止,使得只有雾化舱12的第三流道123内的水可以通过泄水口1231排入储水舱11内,储水舱11内的水无法反向进入雾化舱12的第三流道123内,可防止储水舱11内的水倒灌至雾化舱12内。泄水口1231连接的泄水管1232,泄水管1232伸入储水箱16内,使得从泄水口1231泄下来的水可以从泄水管1232流入储水箱16内,不会产滴水声。
在图示实施例中,雾化水槽120、第一流道121、第二流道122、第三流道123在上壳横隔板171的上端面下凹形成。
在雾化舱12内,第三流道123的底部高于第二流道122和第一流道121,更具体地,第三流道123的底部高于第二流道122,第二流道122的底部高于第一流道121,从而使得只有当水位满足雾化装置20工作时,多余的水可以流入第三流道123从泄水口1231流走导入到储水舱11中,保证第一流道121和第二流道122内有足够的水量。
水位感应装置30安装在第一流道121的一端,用于感应第一流道121内的水位并导通或断开电路板70上连接至雾化装置20的回路。在图示实施例中,水位感应装置30包括浮子31、干簧管32及盖子33,浮子31套设在干簧管32的管壁外,盖子33设置在干簧管32的顶端以约束浮子31的上升极限位置。浮子31可随着第一流道121内水位升降而沿着干簧管32的管壁上下滑动,浮子31内有设有磁铁。当浮子31随着第一流道121内的水位上升到一定高度时与干簧管32触点吸合,从而导通控制雾化装置20工作的电路,从而启动雾化装置20开始对雾化水槽120内水进行雾化;当浮子31随着第一流道121内的水位下降到一定高度时与干簧管32触点分离,从而断开控制雾化装置20工作的电路,从而停止雾化装置20对雾化水槽120内水进行雾化。抽水装置40设置在电气舱13内,分别连接储水舱11与雾化舱12,可将储水舱11内的水抽取到雾化舱12内。具体地,抽水装置40包括水泵41、抽水管42及注水管43,抽水管42连接水泵41的入水口与储水舱11,注水管43连接水泵41的出水口与注水口1221。水泵41安装在电气舱13与电路板70电连接。当电路板70为水泵41供电时,水泵41启动,将储水舱11内的水抽取后通过注水口1221注入到第二流道122中,再经由第二流道122向雾化水槽120内补充水。
为对储水舱11内的水进行过滤、防止杂质的等进入雾化舱12内,伸入到储水舱11的抽水管42的末端设有过滤装置80,储水舱11内的水经过过滤装置80过滤掉杂质后进入抽水管42被水泵41输送至第二流道122内,再流入雾化水槽120内由雾化装置20进行雾化。在图示实施例中,过滤装置80为过滤筛;在其它实施例中,过滤装置80也可采用活性炭过滤器等对水质进行净化的过滤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加湿器采取密闭的储水箱16,加湿器翻倒后无法洒水,通过抽水装置40把储水箱16里面的水输送到雾化装置20的超声波雾化片上,确保超声波雾化片上有足够的水被打散成为超微粒小水珠,通过风机60加速吹到空气中,起到加湿的效果。本实用新型设置有一个单向阀50,通过抽水装置40抽出至雾化舱12内而又无法及时被雾化的水会通过泄水口1231、单向阀50再次流入储水箱16,如此形成循环,从而确保雾化舱12内的雾化水槽120内上只留有能被雾化的少量水,既保证雾化装置20的超声波雾化片的足够供水量的同时,又能防止雾化水槽120内的水过多。
上述加湿器100的工作过程如下:
将加湿器100接通电源,轻触加湿器壳体10上的电源开关,电路板70控制抽水装置40开始工作;抽水装置40启动,从储水箱16内抽水,流由注水口1221进入第二流道122后导入雾化水槽120、第一流道121内;当雾化水槽120、第一流道121内的水位达到一定高度后,水位感应装置30的浮子31被浮起触动干簧管32闭合,雾化装置20的工作回路接通,雾化水槽120底部的超声波雾化片产生高频率的震动,将水打散成超微粒水珠,在雾化舱12内形成水雾;雾化舱12内的水雾从进雾口1824进入聚雾舱15内,被从出风口1712吹出的风机60的出风加速后吹向出雾口1811,从而排出到加湿器100外,对空气进行加湿。当雾化水槽120内的水聚集过多超出第三流道123的底面时,没有来得及被雾化的水进入第三流道123后,通过泄水口1231、单向阀50、泄水管1232重新回到储水箱16内。
需要对加湿器100的出雾量进行调整时,轻触加湿器壳体10上的雾化键,加湿器100的工作方式从低雾量—中雾量—高雾量—低雾量,如此循环。
需要关闭加湿器100时,再次轻触电源开关,加湿器100停止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加湿器中,雾化舱内的雾化水槽中无论是从抽水装置抽出的水或从加水槽加入水,一旦水位超过第三流道的底部即可能通过泄水口向储水箱中泄出,从而控制雾化水槽内的水位不会超过设定的高度,不会有多余的水留在主机处,避免了水位过高所造成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加湿器中,抽水装置抽出储水箱内的水,经过特定的水路进入雾化水槽,只有雾化水槽内的水量足够时水位感应装置才会触发雾化装置工作,抽水装置持续抽水补充被雾化掉的水量,未经雾化而又多出来的水通过单向阀再次进入储水箱,始终保持水路处各个区域有足够的水被雾化片雾化加湿,不至于有多余的水。
本实用新型的加湿器中,储水箱可通过超声波或者其它工艺制作成一个密闭的水箱,内部的水只能通过抽水装置经由第二流道往雾化水槽和第一流道处输送水,第三流道下方的单向阀会把多余的水重新流入储水箱,使得雾化水槽(超声波雾化片)和第一流道(浮子)始终保持有刚刚好的水量,即使加湿器意外翻倒,储水箱内的水也不会洒到外部。
本文所描述的概念在不偏离其精神和特性的情况下可以实施成其它形式。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应被视为例示性而不是限制性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是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而不是根据之前的这些描述进行确定。在权利要求的字面意义及等同范围内的任何改变都应属于这些权利要求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加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加湿器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加湿器壳体内的雾化装置、水位感应装置及抽水装置,所述加湿器壳体的内部具有储水舱、雾化舱及聚雾舱,所述雾化舱设置在所述储水舱的上方,且所述雾化舱内设有雾化水槽以及与所述雾化水槽连通的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和第三流道;所述雾化装置设置在所述雾化水槽内,所述聚雾舱设置在所述雾化水槽的上方;所述水位感应装置感应所述第一流道内的水位,以启动或关闭所述雾化装置;所述抽水装置连通所述储水舱与第二流道,以将所述储水舱内的水抽出到所述第二流道内;所述第三流道设有通向所述储水舱的泄水口,以将进入所述第三流道的水导向所述储水舱。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流道的一端开设所述泄水口,另一端连通至所述雾化水槽的侧壁;所述泄水口内安装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在由所述第三流道至所述储水舱的方向导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所述第二流道、所述第三流道分别连接至所述雾化水槽的侧壁上,所述第三流道的底部高于所述第二流道底部和所述第一流道的底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道的一端安装所述水位感应装置,另一端连通至所述雾化水槽的侧壁;所述水位感应装置包括浮子和干簧管,所述浮子可随所述第一流道内水位上下浮动地套设在所述干簧管外,所述干簧管与所述浮子接触以导通启动所述雾化装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装置为超声波雾化器,包括设置在所述雾化水槽底部的超声波雾化片。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水口下方连接有泄水管,所述泄水管下端伸入所述储水舱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装置包括水泵、抽水管及注水管,所述抽水管连接所述水泵的入水口与所述储水舱,所述注水管连接所述水泵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流道;所述储水箱内设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与所述抽水管末端连接的过滤筛。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雾舱的下端朝向所述雾化水槽处设有进雾口,所述聚雾舱的上端连通至所述加湿器壳体顶部的出雾口;所述加湿器还包括风机,所述风机的出风口通向所述聚雾舱内。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器壳体的内部还具有电气舱和加水舱,所述电气舱设置在所述储水舱与所述雾化舱之间,所述电气舱内设有电路板,所述雾化装置、所述水位感应装置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加水舱设置在所述雾化舱上方,所述加水舱内设有加水槽,所述加水槽的底部连通有加水导管,所述加水导管连通至所述泄水口。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器壳体包括储水箱、上壳体、内壳体及顶盖;
所述储水箱置于底部且内部形成所述储水舱,所述储水箱的底部开设有放水口,所述放水口处设有可拆卸连接的密封盖;
所述上壳体安装在所述储水箱上方,所述上壳体内设有上壳横隔板以将所述上壳体在上下方向上分隔,所述上壳体的下部与所述储水箱的顶部之间形成所述电气舱,所述上壳体的上部形成所述雾化舱,所述雾化水槽、所述第一流道、所述第二流道、所述第三流道在所述上壳横隔板上端面下凹形成;所述上壳横隔板上在一侧形成有凸出于所述上壳横隔板的风机壳,所述风机壳的一侧开设有通向所述聚雾舱内的出风口;
所述内壳体套设在所述上壳体内且其底部的内壳底板向下凹陷形成所述加水槽;所述内壳底板向上凸起连接至所述出雾口下的侧壁上形成聚雾罩,所述内壳底板向下延伸出朝向所述雾化水槽的进雾口,所述聚雾罩与进雾口连通并与所述上壳体对应处的侧壁共同形成所述聚雾舱;
所述顶盖可分离地盖设在所述内壳上缘内。
CN202121655360.7U 2021-07-19 2021-07-19 加湿器 Active CN2158638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55360.7U CN215863840U (zh) 2021-07-19 2021-07-19 加湿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55360.7U CN215863840U (zh) 2021-07-19 2021-07-19 加湿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63840U true CN215863840U (zh) 2022-02-18

Family

ID=803307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655360.7U Active CN215863840U (zh) 2021-07-19 2021-07-19 加湿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638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74023B2 (en) Humidifier
CN215863840U (zh) 加湿器
CN113983592B (zh) 双腔加湿器
CN216384449U (zh) 上加水加湿器
CN201166431Y (zh) 一种空气加湿器
CN2277049Y (zh) 加湿器
CN102635914A (zh) 自流式加湿器
CN214199009U (zh) 加湿器
CN111207456A (zh) 一种气液混流多次雾化分离装置
CN216693904U (zh) 一种具有加湿功能的空气净化器
CN113983593B (zh) 一种高效加湿器
CN214332928U (zh) 加湿器
CN215982945U (zh) 一种防积水除湿器
JPS582992Y2 (ja) チヨウオンパカシツキ
CN212732754U (zh) 可多角度安装使用的雾化模块、便携式微孔雾化装置
CN211575386U (zh) 一种设有水阀的水箱、无雾加湿器及超声波加湿器
CN217938912U (zh) 一种电刺激治疗仪和排水装置
CN209558579U (zh) 具备加湿功能的净化器
CN215723832U (zh) 加湿器
CN112254243B (zh) 一种微孔加湿装置
CN210569001U (zh) 一种加湿器的聚雾塔
CN219693497U (zh) 一种加湿器
CN220250208U (zh) 加湿器排水装置
CN221005341U (zh) 加湿器
CN211781679U (zh) 一种高压多次雾化分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131, Block C, 1601, Zhantao Technology Building, Intersection of Minzhi Avenue and Gongye East Road, Xinniu Community, Minzhi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Jianju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708, block C, Zhantao technology building, the intersection of Minzhi Avenue and Gongye East Road, Xinniu community, Minzhi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RANVOO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