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35566U - 汇流片结构以及光伏接线盒 - Google Patents
汇流片结构以及光伏接线盒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935566U CN217935566U CN202222096351.XU CN202222096351U CN217935566U CN 217935566 U CN217935566 U CN 217935566U CN 202222096351 U CN202222096351 U CN 202222096351U CN 217935566 U CN217935566 U CN 21793556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 side connection
- connection terminal
- bus bar
- bar struct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电池板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汇流片结构以及光伏接线盒,包括:入线侧连接端子,固定到底壳内;出线侧连接端子,固定到底壳内;连接板,固定到外壳,所述连接板的第一端面设有多个导热块,所述连接板的第二端面设有散热翅片;其中,多个导热块互相绝缘,且相邻的所述导热块之间连接至少一个二极管,当底壳和外壳装配到一起后。将汇流片分为在底壳的连接端子部分和位于外壳的导电、导热部分,可将汇流片所发出的热量传导至外壳外部的散热翅片,与空气进行大面积换热,以避免热量在接线盒内聚集,因此,接线盒允许接入更大的电流,为增加光伏串输出功率奠定基础,并且提高接线盒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电池板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汇流片结构以及光伏接线盒。
背景技术
在光伏发电系统中,每个太阳能面板产生的电流是比较小,需要用光伏接线盒将多个太阳能面板相互电连接在一起,使多个太阳能面板产生的电流汇聚在一起输出构成达到一定发电能力的光伏系统,光伏接线盒主要将光伏组件所产生的电流输出并对太阳能光伏组件提供保护。
光伏接线盒是在盒体内设置汇流片,汇流片具有正、负导电端子,正、负导电端子之间连接有旁路二极管,防止电池板间反向充电,汇流片通常固定在光伏接线盒的底壳中,底壳在接线后通过背胶粘附在光伏板背板,难以通过热传导散热,因此,当汇流片通过大电流时,容易造成接线盒内环境过热,出现臌胀或二极管损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汇流片结构,包括:
入线侧连接端子,固定到底壳内;
出线侧连接端子,固定到底壳内;
连接板,固定到外壳,所述连接板的第一端面设有多个导热块,所述连接板的第二端面设有散热翅片;
其中,多个导热块互相绝缘,且相邻的所述导热块之间连接至少一个二极管,当底壳和外壳装配到一起后,多个所述导热块对应的与每个所述入线侧连接端子、出线侧连接端子贴合。
优选的,所述入线侧连接端子和出线侧连接端子包括卡箍部分和贴放部分,所述卡箍部分包括至少一对箍爪,所述贴放部分包括贴合端面。
优选的,所述入线侧连接端子和出线侧连接端子被构造成T型的金属板,所述T型的金属板的窄径部设有向上延伸的两对箍爪。
优选的,所述导热块被设置成矩形块状,所述导热块的第一端面与所述入线侧连接端子或出线侧连接端子贴合,所述导热块的第二端与所述连接板贴合。
优选的,所述导热块上设有一对金属夹持片,且相邻的所述导热块上的金属夹持片的位置对应,所述二极管的引脚被固定到所述夹持片。
优选的,所述入线侧连接端子和出线侧连接端子包括铜片或铝合金片。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和散热翅片包括陶瓷板。
优选的,所述陶瓷板内嵌金属板。
优选的,所述导热块包括铝块。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出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光伏接线盒,包括上述的汇流片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将汇流片分为在底壳的连接端子部分和位于外壳的导电、导热部分,可将汇流片所发出的热量传导至外壳外部的散热翅片,与空气进行大面积换热,以避免热量在接线盒内聚集,因此,接线盒允许接入更大的电流,为增加光伏串输出功率奠定基础,并且提高接线盒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附图不意在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在各个图中示出的每个相同或近似相同的组成部分可以用相同的标号表示。为了清晰起见,在每个图中,并非每个组成部分均被标记。现在,将通过例子并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方面的实施例,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示的光伏接线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示的导热块在连接板上的分布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示的底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示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举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说明如下。
汇流片作为光伏接线盒内连接光伏引出线的导体,要满足导电性好、耐腐蚀的条件,一般采用铜片或铝合金片,而为了便于装配,汇流片被固定到接线盒的底壳上,底壳在安装完毕后通过背胶粘附在光伏面板的背板,很难通过热传导散热,导致在大电流或高温环境下,二极管以及壳体本身容易出现损坏。
结合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汇流片结构,主要包括入线侧连接端子22、出线侧连接端子21以及连接板30,其中,为了便于将光伏面板的引入线接入到入线侧连接端子22,引出线接入到出线侧连接端子21,入线侧连接端子22与现有技术相同,被固定到底壳20内,而连接板30固定到外壳10。
进一步的,连接板30的第一端面设有多个导热块31,连接板30的第二端面设有散热翅片33;当底壳20和外壳10装配到一起后,多个导热块31对应的与每个入线侧连接端子22、出线侧连接端子21贴合。
如此,在入线侧连接端子22、出线侧连接端子21与外部空间之间通过导热块31、连接板30和散热翅片33构造出热传导通道,有利于将热量传递到空气中,使接线盒内的热量被迅速的扩散到环境中,以避免接线盒内热量的聚集。
其中,多个导热块31互相绝缘,且相邻的导热块31之间连接至少一个二极管40,可选的,二极管40采用肖基特二极管,保持电池板接入的电流方向一致,防止出现对电池板的反充电现象。
可选的,底壳20和外壳10采用PPO材质,底壳20上设有引线槽201,多个入线侧连接端子22分布在引线槽201的周围,使引入线从引线槽201进入后,即可被固定到入线侧连接端子22,在底壳20的外壁还设有连接器25,用于连接引出线,连接器25对应在出线侧连接端子21的位置。
结合图1和图3所示,入线侧连接端子22和出线侧连接端子21包括卡箍部分和贴放部分,卡箍部分包括至少一对箍爪23,贴放部分包括贴合端面22。
具体的,入线侧连接端子22和出线侧连接端子21被构造成T型的金属板,T型的金属板的窄径部设有向上延伸的两对箍爪23,其中,在两对箍爪23的内侧形成卡线区域24,当外部线缆的导体放置在卡线区域24时,将两对箍爪23压弯并压住导体即可对线缆进行固定;T型的金属板扩径部即为贴合端面22,用于与导热块31贴合。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结合图2和图4所示,导热块31被设置成矩形块状,导热块31的第一端面与入线侧连接端子22或出线侧连接端子21贴合,导热块31的第二端与连接板30贴合。
优选的,贴合端面22与导热块31之间涂覆导热硅脂或黄油,提高两个零件的接触传热能力。
进一步的,导热块31上设有一对金属夹持片32,且相邻的导热块31上的金属夹持片32的位置对应,二极管40的引脚被固定到金属夹持片32。
优选的,导热块31包括铝块,铝块具有较好的传热性能和导电性能,其中,金属夹持片32与导热块31一体成型,金属夹持片32为铝片,金属夹持片32固定到导热块31的表面。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导热块31的一侧设有凹槽,金属夹持片32被设置在凹槽中,二极管40的两个引脚分别连接到两侧的导热块31上的金属夹持片32中,为了使接线盒空间紧凑,凹槽被设置成交错分布。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导热块31和金属夹持片32为铜块。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导热块31被设置成复合材料,例如与贴合端面22接触的一端设置成铜片,另一端设置成铁或铝块。
进一步的,为了实现多个导热块31之间的绝缘,连接板30和散热翅片33包括陶瓷板,其中,陶瓷具有绝缘和导热性能,有利于将入线侧连接端子22、出线侧连接端子21和导热块31的热量传递到散热翅片33,通过散热翅片33与空气换热进行降温。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为了增加陶瓷板30的导热性能,陶瓷板30内嵌金属板,以增加陶瓷板30内部的导热速度。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出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光伏接线盒,包括上述的汇流片结构。
结合图1-2所示,底壳20和外壳10之间通过卡合结构实现固定和密封,在外壳10的壳体11上设有一圈凸起12,凸起12可卡到底壳20内缘,通过涂覆密封胶的方式进行密封和固定。
结合以上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将汇流片分为在底壳的连接端子部分和位于外壳的导电、导热部分,可将汇流片所发出的热量传导至外壳外部的散热翅片,与空气进行大面积换热,以避免热量在接线盒内聚集,因此,接线盒允许接入更大的电流,为增加光伏串输出功率奠定基础,并且提高接线盒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汇流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入线侧连接端子(22),固定到底壳(20)内;
出线侧连接端子(21),固定到底壳(20)内;
连接板(30),固定到外壳(10),所述连接板(30)的第一端面设有多个导热块(31),所述连接板(30)的第二端面设有散热翅片(33);
其中,多个导热块(31)互相绝缘,且相邻的所述导热块(31)之间连接至少一个二极管(40),当底壳(20)和外壳(10)装配到一起后,多个所述导热块(31)对应的与每个所述入线侧连接端子(22)、出线侧连接端子(21)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汇流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入线侧连接端子(22)和出线侧连接端子(21)包括卡箍部分和贴放部分,所述卡箍部分包括至少一对箍爪(23),所述贴放部分包括贴合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汇流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入线侧连接端子(22)和出线侧连接端子(21)被构造成T型的金属板,所述T型的金属板的窄径部设有向上延伸的两对箍爪(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汇流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块(31)被设置成矩形块状,所述导热块(31)的第一端面与所述入线侧连接端子(22)或出线侧连接端子(21)贴合,所述导热块(31)的第二端与所述连接板(30)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汇流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块(31)上设有一对金属夹持片(32),且相邻的所述导热块(31)上的金属夹持片(32)的位置对应,所述二极管(40)的引脚被固定到所述夹持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汇流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入线侧连接端子(22)和出线侧连接端子(21)包括铜片或铝合金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汇流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30)和散热翅片(33)包括陶瓷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汇流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板内嵌金属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汇流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块(31)包括铝块或铜块。
10.一种光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汇流片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096351.XU CN217935566U (zh) | 2022-08-10 | 2022-08-10 | 汇流片结构以及光伏接线盒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2096351.XU CN217935566U (zh) | 2022-08-10 | 2022-08-10 | 汇流片结构以及光伏接线盒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935566U true CN217935566U (zh) | 2022-11-29 |
Family
ID=841579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2096351.XU Active CN217935566U (zh) | 2022-08-10 | 2022-08-10 | 汇流片结构以及光伏接线盒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935566U (zh) |
-
2022
- 2022-08-10 CN CN202222096351.XU patent/CN21793556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641098B1 (en) | Cooling system for busbars | |
CN113451838B (zh) | 端子结构 | |
JP2023532716A (ja) | セル引出タブ、電池及び電気自動車 | |
JP2015022935A (ja) | 電池モジュール | |
CN210607368U (zh) | 一种恒温电池模组 | |
CN217935566U (zh) | 汇流片结构以及光伏接线盒 | |
JP2005150277A (ja) |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用端子ボックス | |
CN210866417U (zh) | 一种快速散热电池模组 | |
CN105991090B (zh) | 底部三面通风及内部二极管倒置悬空的全灌胶光伏接线盒 | |
CN110690529A (zh) | 一种快速散热电池模组 | |
CN215498882U (zh) | 一种光伏接线盒 | |
KR101636914B1 (ko) | 태양광 발전용의 모듈화된 다이오드 방열판 조립체 | |
CN211455340U (zh) | 一种光伏电缆 | |
CN216356638U (zh) | 光伏接线盒及光伏组件 | |
CN208028117U (zh) | 一种圆柱形电池的串联和并联结构 | |
CN219304792U (zh) | 一种大功率智能光伏接线盒及其接线端子 | |
CN210516780U (zh) | 电池模组 | |
CN104242814A (zh) | 一种光伏太阳能接线盒 | |
CN216216757U (zh) | 分体式接线装置 | |
CN217182908U (zh) | 一种高效散热低阻抗密集型母线槽 | |
CN220874189U (zh) | 一种用于高海拔地区的防腐型母线槽 | |
CN220673728U (zh) | 分体式光伏接线盒 | |
CN204089721U (zh) | 一种光伏太阳能接线盒 | |
CN213521379U (zh) | 一种集成式大电流环流截止器 | |
CN221380434U (zh) | 一种防水型母线槽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