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35525U - 角度调节支架及光伏设备 - Google Patents

角度调节支架及光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35525U
CN217935525U CN202222141003.XU CN202222141003U CN217935525U CN 217935525 U CN217935525 U CN 217935525U CN 202222141003 U CN202222141003 U CN 202222141003U CN 217935525 U CN217935525 U CN 2179355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seat
main body
support
rotating head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4100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力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Yuntong New Ener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Ebull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Ebull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Ebull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14100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355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355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355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角度调节支架及光伏设备,其包括:支架主体用于与光伏组件连接;旋转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杆以及安装座;安装座固定连接于支架主体,支撑杆的一端通过旋转头转动连接于安装座,旋转头设有一个或多个止转部,安装座设有一个或多个止位部;止转部与止位部能够相对应设置,使支撑杆相对支架主体锁止;支撑杆相对安装座转动能够使止转部中的其中一个对应设置于不同的止位部,或使止位部中的其中一个对应设置于不同的止转部,使支撑杆与支架主体之间具有不同的锁止角。本申请使得与角度调节支架相连接的光伏设备可根据不同的日照情况调节相适合的设置角度,提高了光伏设备的光能利用率。

Description

角度调节支架及光伏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面板辅助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角度调节支架及光伏设备。
背景技术
户外作业中的供电条件十分有限,伴随着光伏产业的大力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户外使用光伏面板获取电能。随着光伏面板的市场需求提高,如何使光伏面板在使用时能够获得一定的支撑成为消费市场选择的参考指标。目前,市面上的光伏面板支架的放置方式通常为直接放置于地面、或者在光伏面板背面设置支撑板等等。在户外的应用环境中,阳光照射地面的角度会随时间发生变化,然而,现有的光伏面板支架通常为固定角度支撑,在光照角度发生变化时无法调整,导致光伏面板只能在特定时刻具有较强的光能利用率,而其他时间的光能利用率则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光伏面板支架通常为固定角度支撑的问题,提供一种角度调节支架及光伏设备。
一种角度调节支架,其包括:
支架主体、旋转支撑组件;
所述支架主体用于与光伏组件连接;
所述旋转支撑组件包括U型的支撑杆以及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架主体,所述支撑杆的一端通过旋转头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座,所述旋转头设有一个或多个止转部,所述安装座设有一个或多个止位部;
所述止转部与所述止位部能够相对应设置,使所述支撑杆相对所述支架主体锁止;所述支撑杆相对所述安装座转动能够使所述止转部中的其中一个对应设置于不同的所述止位部,或使所述止位部中的其中一个对应设置于不同的止转部,使所述支撑杆与所述支架主体之间具有不同的锁止角。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头可自旋地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一通孔内,所述旋转头的自旋轴线与所述支撑杆的转动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
所述止转部为所述旋转头径向的凸起,所述止转部沿所述旋转头周向排布;
所述安装座朝所述止转部方向延伸出所述止位部,所述止转部与所述止位部相抵接;
所述旋转头可在所述通孔内轴向地移动,以使得所述止转部与所述止位部相分离。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头外周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一端与所述安装座固接,所述第一弹簧另一端与所述旋转头相固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两端朝中心方向延伸出轴杆,所述轴杆与所述旋转头相固接,所述轴杆的轴线与所述旋转头在同一条直线上。
进一步地,所述角度调节支架还包括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包括驱动件、一对伸缩臂和传动件,所述传动件与两所述伸缩臂传动连接,所述驱动件能够驱动一侧所述伸缩臂相对所述支架主体伸展或收缩,该侧所述伸缩臂通过所述传动件传动至另一侧所述伸缩臂做同步的伸展或收缩。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件为同步齿轮;
两侧所述伸缩臂分别设有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伸缩臂的收缩方向相同,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交错地设置在所述同步齿轮的两侧;
所述同步齿轮与所述第一齿条、所述第二齿条相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件为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一端与一所述伸缩臂相固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架主体相固接;
所述第二弹簧的轴线与所述伸缩臂伸展或收缩方向相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组件还包括按钮和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支撑所述按钮,所述按钮上设有一卡扣,至少一侧所述伸缩臂设有卡孔,所述伸缩组件处于收缩状态时所述卡扣与所述卡孔相互卡接;所述按钮受力移动后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扣解除卡接。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臂的延伸方向端部设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和所述支架主体朝向光伏组件的一面设有若干固定孔。
进一步地,一种光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设备包含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角度调节支架,所述光伏设备包括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包括一张或多张光伏面板,多张所述光伏面板能够收叠于所述光伏面板中的其中一张之上;
所述光伏组件的背面固接在所述支架主体上。
上述角度调节支架支撑杆与支架主体相旋转连接,与支撑杆相固接的旋转头和与支架主体相固接的安装座上分别设有若干且相互对应设置的止转部和止位部,以使得支撑杆与支架主体相锁止,不同止转部与不同止位部相对应设置可形成不同的锁止夹角,使得与角度调节支架相连接的光伏设备可根据不同的日照情况调节相适合的设置角度,提高了光伏设备的光能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角度调节支架及光伏设备中角度调节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角度调节支架及光伏设备中拆除后壳后的角度调节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角度调节支架及光伏设备中旋转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A为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角度调节支架及光伏设备中伸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角度调节支架及光伏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支架主体;11-后壳;12-前壳;20-旋转支撑组件;21-支撑杆;211-轴杆;22-安装座;221-底板;222-安装板;2221-止位部;23-第一弹簧;24-旋转头;241-止转部;25-限位部;30-伸缩组件;31-第一伸缩臂;311-第一固定部;313-第一齿条;314-弹簧扣;315-挡条;32-第二伸缩臂;321-第二固定部;323-第二齿条;324-延伸部;3241-卡孔;33-同步齿轮;34-按钮;341-卡扣;342-第三弹簧;35-第二弹簧;40-提手;5-光伏组件;51-光伏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角度调节支架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的角度调节支架,包括支架主体10、旋转支撑组件20和伸缩组件30。旋转支撑组件20与支架主体10转动连接,支架主体10与光伏设备相连接,旋转支撑组件20对相连接的光伏设备起支撑作用,且旋转支撑组件20的旋转角度可多级调节,以便于调节光伏设备的摆放角度。伸缩组件30设置在支架主体10内并延伸至支架主体10的左右两侧,伸缩组件30具有收缩状态和伸展状态两种状态;当伸缩组件30处于收缩状态时,伸缩组件30部分容纳于支架主体10内,减小伸缩组件30所占据的空间,以提高本申请的角度调节支架的便携性;当伸缩组件30处于伸展状态时,伸缩组件30沿水平方向向两侧伸展,以用于适配更大横向尺寸的光伏设备。支架主体10上设有可伸缩的提手40。提手40的两端通过螺杆与支架主体10相连接,提手40两端各设有一沉头孔,螺杆完全容纳于沉头孔中,螺杆的螺帽可在沉头孔沿提手40伸缩方向移动。支架主体10包括后壳11和前壳12,后壳11和前壳12组成具有内部容纳空间的箱型结构。支架主体10两侧具有开口以供伸缩组件30进出。支架主体10两端下侧还各设有一内凹的转槽,转槽朝向远离前壳12方向和向下方向具有开放面,该转槽具有一穿孔以供旋转支撑组件20的支撑杆21通过与支架主体10连接,转槽的空间用以支撑杆21通过的同时作为支撑杆21的旋转空间。具体地,支撑杆21在转槽内可90°旋转。
如图3所示,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角度调节支架中旋转支撑组件20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3A所示,旋转支撑组件20包括U型的支撑杆21、安装座22、旋转头24。支撑杆21为U型杆,两侧的杆臂与底侧的杆臂相垂直,底侧的杆臂水平延伸以便于支撑杆21设置在地面上。支撑杆21的两侧的杆臂末端朝向支撑杆21中线方向延伸出轴杆211。支架主体10的内部两侧各设有一安装座22,该安装座22截面为T型结构,包括与前壳12相固接的底板221以及与底板221相垂直的安装板222,该安装板222所在平面与轴杆211的轴线相垂直。安装板222上设有一旋转头24,该旋转头24为柱形结构,旋转头24可自旋地设置在安装板222上一通孔内,旋转头24穿过安装板222与轴杆211相固接,旋转头24的轴线与轴杆211的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旋转头24在远离轴杆211的一端,即安装板222远离轴杆211一侧的旋转头24端部径向延伸出若干止转部241,止转部241沿旋转头24周向排布,止转部241避免旋转头24朝轴杆211方向从安装板222上脱出。在相邻止转部241间的安装板222上沿旋转头24轴向凸起若干止位部2221,止位部2221与止转部241相抵接,止位部2221以对旋转头24的旋转起限位作用,止转部241与止位部2221相配合使与旋转头24相固接的支撑杆21锁止在一角度上,以实现本申请的角度调节支架角度多节调节的功能。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旋转头24设有18个绕旋转头24轴线等角度设置的止转部241和9个绕旋转头24轴线等角度设置的止位部2221,止转部241与止位部2221相配合后使旋转头24具有18节的每节等角度的角度调节功能,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止转部241和止位部2221的数量和相邻角度,以使得止转部241和止位部2221相配合后具有多节等角度调节功能或多节不等角度调节功能,止转部241和止位部2221的数量和相邻角度在此不作限定。旋转头24可以朝向远离轴杆211的方向移动一定距离。具体地,在调节旋转支撑组件20角度时,使用人员将支撑杆21两侧杆臂朝中线方向挤压,支撑杆21受力后在自身弹性限度内形变,两侧轴杆211朝中心方向移动,旋转头24朝向中线方向移动,止转部241和止位部2221相分离后,支撑杆21即可无阻碍地旋转调节角度。将支撑杆21调节至适合角度后,停止对支撑杆21两侧杆臂的施力,支撑杆21形变恢复后,旋转头24朝向远离中心方向移动使止转部241与安装板222相重新贴合,止转部241与止位部2221相抵接使支撑杆21固定在一角度位置上。进一步地,在轴杆211外周套接有第一弹簧23,该第一弹簧23靠近旋转头24的一端与旋转头24相固接,另一端与安装座22相固接。当止转部241与止位部2221相分离时,第一弹簧23处于受外力所拉伸的状态,第一弹簧23对旋转头24施以朝向安装板222方向的作用力,促使支撑杆21恢复原形。进一步地,在旋转头24远离轴杆211的一侧端部设有限位部25,该限位部25与旋转头24间具有移动空间,移动空间供旋转头24轴向移动的同时避免支撑杆21过度形变而导致超过其弹性限度后难以复原。
如图4所示,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角度调节支架中伸缩组件30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2所示,伸缩组件30包括:分别设置在支架主体10内两侧并可以进出支架主体10的第一伸缩臂31和第二伸缩臂32、同步齿轮33、按钮34以及第二弹簧35。第一伸缩臂31设置在支架主体10内的左侧并能从支架主体10的左侧开口部分地进出支架主体10;第二伸缩臂32设置在支架主体10内的右侧并能从支架主体10的右侧开口部分地进出支架主体10。第一伸缩臂31、第二伸缩臂32前后交错地设置在支架主体10内,第一伸缩臂31设置在靠近后壳11的一侧,第二伸缩臂32设置在靠近前壳12的一侧。第一伸缩臂31和第二伸缩臂32朝中心方向分别延伸出第一齿条313和第二齿条323,第一齿条313和第二齿条323上下设置且两者投射面不交错,在第一齿条313和第二齿条323间设有一可自旋的同步齿轮33,第一伸缩臂31、第二伸缩臂32的伸缩方向与同步齿轮33的旋转方向相切,第一齿条313、第二齿条323朝向同步齿轮33的一侧设有沿第一伸缩臂31、第二伸缩臂32的伸缩方向排布的齿并与同步齿轮33相啮合。当一侧伸缩臂受力做伸缩运动时,该侧伸缩臂的齿条使同步齿轮33旋转驱动另一侧的伸缩臂做同步伸缩运动,以使得两侧的伸缩臂的伸缩状态保持同步,无需重复延伸或收缩操作两侧的伸缩臂,操作简单便捷。具体地,同步齿轮33与支架主体10相转动连接。第一齿条313朝向后壳11的一侧设有弹簧扣314,弹簧扣314具有沿第一伸缩臂31伸缩方向延伸的销柱,第二弹簧35套接在该销柱外周。第二弹簧35的伸缩方向延第一伸缩臂31的伸缩方向设置。弹簧扣314卡接在第二弹簧35上一位置处,即第二弹簧35设置在第一伸缩臂31与后壳11间的空间内,第二弹簧35至少一端与外壳相抵接。当伸缩组件30处于收缩状态,第一伸缩臂31完全容纳于支架主体10中,第二弹簧35处于受外力的压缩状态,第二弹簧35对第一伸缩臂31施加作用力以驱动第一伸缩臂31朝向远离第二伸缩臂32的方向移动,使第一伸缩臂31从支架主体10中伸展出;同时,第二伸缩臂32受同步齿轮33作用同步从支架主体10中伸展出。按钮34设置在第二伸缩臂32的上方,按钮34安装在前壳12内侧板面并从后壳11上一结构孔露出,按钮34底部设有第三弹簧342以支撑按钮34,按钮34可受外界作用力后朝向前壳12方向移动一定行程。按钮34靠近第二伸缩臂32的一侧延伸出卡扣341,卡扣341的弯折方向朝向后壳11。第二伸缩臂32竖直朝向延伸出一延伸部324,该延伸部324上设有一与卡扣341相适配的卡孔3241。当伸缩组件30处于收缩状态时,卡扣341扣入卡孔3241中以限制第二收缩臂从支架主体10中伸展出。按压按钮34解除卡扣341和卡孔3241的扣合状态,伸缩组件30受第二弹簧35作用力驱动,第一伸缩臂31和第二伸缩臂32从支架主体10中伸展出。进一步地,第一伸缩臂31和第二伸缩臂32的伸展方向的端部分别设有第一固定部311和第二固定部321,第一固定部311和第二固定部321朝向光伏设备的一面设有若干固定孔以用于光伏设备的安装。进一步地,前壳12朝向光伏设备的一面设有若干固定孔以用于光伏设备的安装。进一步地,第二弹簧35的上下两侧设有与第二弹簧35相平行的挡条315,以避免第二弹簧35发生径向的窜动。
如图5所示,光伏设备,包括光伏组件5,光伏组件5包括一张或多张光伏面板51,多张光伏面板51能够收叠于其中一张光伏面板51之上;光伏组件5的背面通过固定孔固接在支架主体10和固定部上。
具体地,本申请的角度调节支架支撑杆21与支架主体10相旋转连接,与支撑杆21相固接的旋转头24和与支架主体10相固接的安装座22上分别设有若干且相互对应设置的止转部241和止位部2221,以使得支撑杆21与支架主体10相锁止,不同止转部241与不同止位部2221相对应设置可形成不同的锁止夹角,使得与角度调节支架相连接的光伏设备可根据日照情况调节相适合的设置角度,提高了光伏设备的光能利用率。
具体地,第一伸缩臂31和第二伸缩臂32可根据光伏组件5的尺寸宽度调节伸缩长度。根据光伏组件5的尺寸宽度,将第一伸缩臂31和第二伸缩臂32的的伸缩长度调整至与光伏组件5尺寸宽度相适合的伸缩长度,将光伏组件5中的中间一张光伏面板51与支架主体10相固接,并将第一固定部311和第二固定部321与最两侧的光伏面板51相固接,以使得本申请的角度调节支架可以适配不同尺寸宽度的光伏组件5。将角度调节支架与光伏设备相连接安装后,根据日照情况将支撑杆21的旋转角度调节至相适合的角度,以使得光伏面板51的正面正朝向太阳方向,提高光伏设备的光能利用率。
具体地,当光伏组件5呈收叠状态时,所有光伏面板51都收叠于其中一张光伏面板51之上,该光伏面板51与支架主体10相固接,伸缩组件30保持收缩状态,第一伸缩臂31和第二伸缩臂32完全容纳在支架主体10内,将支撑杆21调节至与光伏面板51相平行的状态后,调节提手40的伸缩长度,使提手40伸长直至伸出光伏面板51的上端面,以便于使用人员通过提手40提起角度调节支架的同时一并提起光伏设备,提高本申请的角度调节支架及光伏设备的便携性。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在运输移动本申请的角度调节支架及光伏设备时,将角度调节装置和光伏设备拆开后分别运输移动,在此不作限定。移动运输角度调节装置时,伸缩组件30保持收缩状态,第一伸缩臂31和第二伸缩臂32完全容纳在支架主体10内,旋转支撑组件20中的支撑杆21与支架主体间呈180°角使,该状态下角度调节装置所占据空间最小,便于移动运输。移动运输光伏设备时,使所有光伏面板51均收叠在其中一张光伏面板51上,该状态下光伏设备所占据空间最小,便于移动运输。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角度调节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支架包括:
支架主体(10)、旋转支撑组件(20);
所述支架主体(10)用于与光伏组件(5)连接;
所述旋转支撑组件(20)包括:U型的支撑杆(21)以及安装座(22);所述安装座(22)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架主体(10),所述支撑杆(21)的一端通过旋转头(24)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座(22),所述旋转头(24)设有一个或多个止转部(241),所述安装座(22)设有一个或多个止位部(2221);
所述止转部(241)与所述止位部(2221)能够相对应设置,使所述支撑杆(21)相对所述支架主体(10)锁止;所述支撑杆(21)相对所述安装座(22)转动能够使所述止转部(241)中的其中一个对应设置于不同的所述止位部(2221),或使所述止位部(2221)中的其中一个对应设置于不同的止转部(241),使所述支撑杆(21)与所述支架主体(10)之间具有不同的锁止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调节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头(24)可自旋地设置在所述安装座(22)上一通孔内,所述旋转头(24)的自旋轴线与所述支撑杆(21)的转动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
所述止转部(241)为所述旋转头(24)径向的凸起,所述止转部(241)沿所述旋转头(24)周向排布;
所述安装座(22)朝所述止转部(241)方向延伸出所述止位部(2221),所述止转部(241)与所述止位部(2221)相抵接;
所述旋转头(24)可在所述通孔内轴向地移动,以使得所述止转部(241)与所述止位部(2221)相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调节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头(24)外周套设有第一弹簧(23),所述第一弹簧(23)一端与所述安装座(22)固接,所述第一弹簧(23)另一端与所述旋转头(24)相固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调节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1)两端朝中心方向延伸出轴杆(211),所述轴杆(211)与所述旋转头(24)相固接,所述轴杆(211)的轴线与所述旋转头(24)在同一条直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调节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支架还包括伸缩组件(30),所述伸缩组件(30)包括:驱动件、一对伸缩臂第一伸缩臂、第二伸缩臂和传动件,所述传动件与两所述伸缩臂传动连接,所述驱动件能够驱动一侧所述伸缩臂相对所述支架主体(10)伸展或收缩,受所述驱动件驱动的所述伸缩臂通过所述传动件传动至另一侧所述伸缩臂做同步的伸展或收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角度调节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为同步齿轮(33);
两侧所述伸缩臂分别设有第一齿条(313)和第二齿条,所述第一齿条(313)和所述第二齿条(323)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伸缩臂的收缩方向相同,所述第一齿条(313)和所述第二齿条(323)交错地设置在所述同步齿轮(33)的两侧;
所述同步齿轮(33)与所述第一齿条(313)、所述第二齿条(323)相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角度调节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为第二弹簧(35),所述第二弹簧(35)一端与一所述伸缩臂相固接,所述第二弹簧(35)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架主体(10)相固接;
所述第二弹簧(35)的轴线与所述伸缩臂伸展或收缩方向相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角度调节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组件(30)还包括按钮(34)和第三弹簧(342),所述第三弹簧(342)支撑所述按钮(34),所述按钮(34)上设有一卡扣(341),至少一侧所述伸缩臂设有卡孔(3241),所述伸缩组件(30)处于收缩状态时所述卡扣(341)与所述卡孔(3241)相互卡接;所述按钮(34)受力移动后所述卡扣(341)与所述卡扣(341)解除卡接。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角度调节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臂的延伸方向端部设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和所述支架主体(10)朝向光伏组件(5)的一面设有若干固定孔。
10.一种光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设备包含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角度调节支架,所述光伏设备包括光伏组件(5),所述光伏组件(5)包括一张或多张光伏面板(51),多张所述光伏面板(51)能够收叠于所述光伏面板(51)中的其中一张之上;
所述光伏组件(5)的背面固接在所述支架主体(10)上。
CN202222141003.XU 2022-08-15 2022-08-15 角度调节支架及光伏设备 Active CN2179355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41003.XU CN217935525U (zh) 2022-08-15 2022-08-15 角度调节支架及光伏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41003.XU CN217935525U (zh) 2022-08-15 2022-08-15 角度调节支架及光伏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35525U true CN217935525U (zh) 2022-11-29

Family

ID=841546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41003.XU Active CN217935525U (zh) 2022-08-15 2022-08-15 角度调节支架及光伏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355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84761B2 (e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arm adjustment device and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CN108495786B (zh) 飞行器的变形机架及飞行器
CN110247254B (zh) 可折叠插头组件和包括可折叠插头组件的装置
CN110356448B (zh) 手推车
CN108883823B (zh) 机臂锁定机构及飞行器
CN217935525U (zh) 角度调节支架及光伏设备
CN214247981U (zh) 连接总成及其状态保持机构以及可折叠式移动终端
CN109070993B (zh) 无人机的机架组件及无人机
WO2021081788A1 (zh) 折叠结构、无人飞行器的折叠结构及可移动平台
CN112263089A (zh) 适于移动可折叠的培训桌
CN110350361B (zh) 可折叠插头组件和包括可折叠插头组件的装置
CN212195859U (zh) 机臂组件和多旋翼植保无人飞行器
CN215599985U (zh) 柔性屏的折叠机构及柔性屏设备
CN210489959U (zh) 可折叠插头组件和包括可折叠插头组件的装置
CN114348099A (zh) 一种可换向座位360°旋转收车结构及儿童载具
CN112610592A (zh) 一种关节铰链
CN218198457U (zh) 手推车及其把手组件
CN107521676B (zh) 一种脚架的锁紧装置
CN217440321U (zh) 可收纳风扇
CN210916691U (zh) 一种晾衣架及组合晾衣架
CN113888974B (zh) 一种柔性显示装置
CN220212478U (zh) 一种锁定结构
CN209732945U (zh) 一种可折叠的支撑台
CN114542587B (zh) 一种转轴装置
CN219857315U (zh) 用于婴儿手推车的座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28

Address after: 518108, 4th Floor, Building D, Sanlian Industrial Zone, Tangtou Community, Shiy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Yuntong Tianxia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4th and 5th floors, building D, Sanlian Industrial Zone, Tangtou community, Shiy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Ebull Technology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24

Address after: 516000, 5th Floor, Building C, Building C, No. 19 Zhengda Road, Chenjiang Street, Zhongkai High tech Zone, Hu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Boan Industrial Park)

Patentee after: Huizhou Yuntong New Ener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08, 4th Floor, Building D, Sanlian Industrial Zone, Tangtou Community, Shiy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Yuntong Tianxia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