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34321U - 密封件、线缆组件和充电座 - Google Patents

密封件、线缆组件和充电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34321U
CN217934321U CN202221830108.XU CN202221830108U CN217934321U CN 217934321 U CN217934321 U CN 217934321U CN 202221830108 U CN202221830108 U CN 202221830108U CN 217934321 U CN217934321 U CN 2179343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seal
rear end
insertion hole
seal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83010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春雨
朱方跃
王进顺
豆仁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Tyco Electronics Technology SIP Ltd
Tyco Electronics Suzhou Ltd
Original Assignee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Tyco Electronics Technology SIP Ltd
Tyco Electronics Suzho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Tyco Electronics Technology SIP Ltd, Tyco Electronics Suzhou Ltd filed Critical Tyco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83010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343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343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343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密封件、线缆组件和充电座。密封件包括:主体部,用于实现所述线缆和形成在线缆支撑件上的用于插入所述线缆的线缆插孔之间的密封;和后端部,与所述主体部相连并具有径向延伸的后端面,以允许通过轴向顶推所述后端面将所述密封件插装到所述线缆插孔中的预定安装位置,在所述密封件被插装到所述线缆插孔中的预定安装位置时,所述后端部的后端面处于人手指能够接触到的位置。在本实用新型中,人手指能够通过轴向顶推密封件的后端部的后端面将密封件插入线缆插孔中,因此,操作人员无需在线缆上施加较大的径向抓持力,从而不会损坏线缆的外皮。

Description

密封件、线缆组件和充电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封件,包括该密封件的线缆组件和包括该线缆组件的充电座。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充电座通常包括壳体、端盖和线缆组件。端盖安装在壳体上。线缆组件通常包括线缆、端子和密封件。密封件套装在线缆上,端子压接在线缆导体和密封件上。在端盖上形成有允许线缆组件插入的线缆插孔。
在现有技术中,在插入线缆组件时,操作人员用手抓持住线缆并沿轴向向内插入线缆组件,直至线缆组件被插装到预定位置。由于密封件与线缆插孔之间是过盈配合,因此需要在线缆上施加足够的轴向插入力。这导致操作人员需要在线缆上施加较大的径向抓持力,从而会导致线缆的外皮很容易被人手指的指甲挤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密封件,具有允许线缆穿过的线缆通孔。所述密封件包括:主体部,用于实现所述线缆和形成在线缆支撑件上的用于插入所述线缆的线缆插孔之间的密封;和后端部,与所述主体部相连并具有径向延伸的后端面,以允许通过轴向顶推所述后端面将所述密封件插装到所述线缆插孔中的预定安装位置,在所述密封件被插装到所述线缆插孔中的预定安装位置时,所述后端部的后端面处于人手指能够接触到的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主体部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在轴向上彼此间隔开的多个环状外凸起,所述环状外凸起的外径大于所述线缆插孔的孔径;所述主体部的外周面的直径小于所述线缆插孔的孔径,并且所述后端部的外径大于所述主体部的外周面的直径但不大于所述线缆插孔的孔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密封件的所述后端部与所述环状外凸起沿轴线间隔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后端部的内径大于所述线缆的外径,以允许所述线缆无阻力地插入所述后端部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的密封件还包括:前端部,与所述主体部的前端相连,适于通过端子被压接到所述线缆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前端部的外径小于所述主体部的外周面的直径,并且所述前端部的内径不大于所述线缆的外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前端部的前端形成有环状外凸缘,所述环状外凸缘用于与所述端子的密封压接部接合,以增大所述密封件和所述端子之间的接合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的密封件还包括:延伸部,沿轴向突出所述后端面朝后延伸;所述延伸部的外径小于所述后端部,以允许通过抓持所述延伸部并顶推所述后端面将所述密封件插装到所述线缆插孔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延伸部的内径大于所述线缆的外径,以允许所述线缆无阻力地插入所述延伸部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延伸部的外径不大于所述主体部的外周面的直径;并且所述延伸部的内径等于所述后端部的内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密封件为一体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线缆组件,包括:前述密封件;和线缆,穿过所述密封件上的线缆通孔,使得所述密封件被套装在所述线缆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线缆包括导体和包裹在所述导体上的外皮,所述导体具有从所述外皮外露出的端部;所述导体的外露出的端部从所述密封件中伸出,以与端子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的线缆组件还包括端子。端子包括:端子本体,用于与对配端子对配连接;导体压接部,与所述端子本体相连,压接到所述导体的外露出的端部上;和密封压接部,与所述导体压接部相连,将所述密封件的前端部压接到所述线缆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充电座,包括:壳体;端盖,安装在所述壳体上并形成有线缆插孔;和前述线缆组件,经由所述线缆插孔插入所述壳体中,所述密封件的主体部位于所述述线缆插孔中,以实现所述线缆和所述线缆插孔之间的密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线缆插孔的出口的内周面上形成有阻挡凸起,所述阻挡凸起具有阻挡面,所述阻挡面抵靠在所述线缆组件的端子的密封压接部的前端面上,以将所述密封件定位在预定安装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端盖包括:端壁;周壁,与所述端壁相连;和保持体,与所述端壁相连,所述保持体从所述端壁的内、外两侧凸出,所述线缆通孔沿其轴向贯穿所述保持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密封件被插装到所述线缆插孔中的预定安装位置时,所述密封件的后端部的后端面处于与所述线缆插孔的入口的端面平齐的位置,以能够通过观察所述后端面的位置来判断所述密封件是否已被插装到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密封件被插装到所述线缆插孔中的预定安装位置时,所述密封件的后端部的后端面位于所述线缆插孔的外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密封件被插装到所述线缆插孔中的预定安装位置时,所述密封件的延伸部位于所述线缆插孔的外部。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各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人手指能够通过轴向顶推密封件的后端部的后端面将密封件插入线缆插孔中,因此,操作人员无需在线缆上施加较大的径向抓持力,从而不会损坏线缆的外皮。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前述一些实例性的实施例中,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抓持密封件的延伸部将密封件插入线缆插孔中,因此,操作人员无需直接接触线缆,从而能够进一步防止线缆的外皮受损。
通过下文中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并可帮助对本实用新型有全面的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密封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密封件的轴向剖视图;
图3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密封件和线缆的轴向剖视图;
图4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密封件和线缆的组装示意图;
图5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密封件、线缆和端子的组装示意图;
图6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密封件、线缆和端子的轴向剖视图;
图7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充电座的端盖和插装在端盖上的线缆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充电座的端盖和插装在端盖上的线缆组件的轴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在说明书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号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下述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说明旨在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实用新型构思进行解释,而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限制。
另外,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披露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在其他情况下,公知的结构和装置以图示的方式体现以简化附图。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总体技术构思,提供一种密封件,具有允许线缆2穿过的线缆通孔101。所述密封件1包括:主体部10,用于实现所述线缆2和形成在线缆支撑件4上的用于插入所述线缆2的线缆插孔401之间的密封;和后端部12,与所述主体部10相连并具有径向延伸的后端面12a,以允许通过轴向顶推所述后端面12a将所述密封件1插装到所述线缆插孔401中的预定安装位置,在所述密封件1被插装到所述线缆插孔401中的预定安装位置时,所述后端部12的后端面12a处于人手指能够接触到的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总体技术构思,提供一种线缆组件,包括:前述密封件1;和线缆2,穿过所述密封件1上的线缆通孔101,使得所述密封件2被套装在所述线缆2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总体技术构思,提供一种充电座,包括:壳体;端盖4,安装在所述壳体上并形成有线缆插孔401;和前述线缆组件,经由所述线缆插孔401插入所述壳体中,所述密封件1的主体部10位于所述述线缆插孔401中,以实现所述线缆1和所述线缆插孔401之间的密封。
图1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密封件1的立体示意图;图2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密封件1的轴向剖视图;图3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密封件1和线缆2的轴向剖视图;图4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密封件1和线缆2的组装示意图。
如图1至图4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该密封件1具有允许线缆2穿过的线缆通孔101。密封件1包括主体部10和后端部12。密封件1的主体部10用于实现线缆2和形成在线缆支撑件4(参见图7和图8,例如充电座的端盖4)上的用于插入线缆2的线缆插孔401之间的密封。密封件1的后端部12与主体部10的后端相连并具有径向延伸的后端面12a,以允许通过轴向顶推后端面12a将套装在线缆2上的密封件1插装到线缆插孔401中的预定安装位置。
图7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充电座的端盖4和插装在端盖4上的线缆组件的立体示意图;图8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充电座的端盖4和插装在端盖4上的线缆组件的轴向剖视图。
如图1-4和图7-8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在密封件1被插装到线缆插孔401中的预定安装位置时,后端部12的后端面12a处于人手指能够接触到的位置。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在密封件1被插装到线缆插孔401中的预定安装位置时,后端部12的后端面12a处于与线缆插孔401的入口的端面平齐的位置,以能够通过观察后端面12a的位置来判断密封件1是否已被插装到位。
但是,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图示的实施例,例如,在密封件1被插装到线缆插孔401中的预定安装位置时,后端部12的后端面12a可以位于线缆插孔401的外部或者稍微进入线缆插孔401中。
如图1-4和图7-8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在主体部10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在轴向上彼此间隔开的多个环状外凸起10a,环状外凸起10a的外径大于线缆插孔401的孔径。环状外凸起10a与线缆插孔401的孔壁过盈配合,以实现密封件1和线缆插孔401的孔壁之间的密封。
如图1-4和图7-8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密封件1的后端部12与环状外凸起10a在轴向上间隔设置。
如图1-4和图7-8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主体部10的外周面的直径小于线缆插孔401的孔径,并且后端部12的外径大于主体部10的外周面的直径但不大于线缆插孔401的孔径。
如图1-4和图7-8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在主体部10的内周面上形成有在轴向上彼此间隔开的多个环状内凸起10b,环状内凸起10b的内径小于线缆2的外径。环状内凸起10b与线缆2过盈配合,以实现密封件1和线缆2之间的密封。
如图1-4和图7-8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后端部12的内径大于线缆2的外径,以允许线缆2无阻力地插入后端部12中。
图5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密封件1、线缆2和端子3的组装示意图;图6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密封件1、线缆2和端子3的轴向剖视图。
如图1至图8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密封件1还包括前端部11。密封件1的前端部11与主体部10的前端相连,适于通过端子3被压接到线缆2上。
如图1至图8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密封件1的前端部11的外径小于主体部10的外周面的直径,并且密封件1的前端部11的内径不大于线缆2的外径。
如图1至图8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在密封件1的前端部11的前端形成有环状外凸缘11a,该环状外凸缘11a用于与端子3的密封压接部32接合,以增大密封件1和端子3之间的接合力。
如图1至图8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密封件1还包括延伸部13,该延伸部13从后端面12a沿轴向朝后延伸且其外径小于后端部12,以允许通过抓持延伸部13并顶推后端面12a将密封件1插装到线缆插孔401中。
如图1至图8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在密封件1被插装到线缆插孔401中的预定安装位置时,延伸部13位于线缆插孔401的外部。
如图1至图8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延伸部13的内径大于线缆2的外径,以允许线缆2无阻力地插入延伸部13中。
如图1至图8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延伸部13的外径不大于主体部10的外周面的直径;并且延伸部13的内径等于后端部12的内径。
如图1至图8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延伸部13的入口101a呈朝外逐渐扩大的锥形,以引导线缆2插入密封件1的线缆通孔101中。
如图1至图8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密封件1为一体部件,例如,密封件1可以为一体式注塑件。
如图1至图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还公开一种线缆组件。该线缆组件包括:密封件1和线缆2。线缆2穿过密封件1上的线缆通孔101,使得密封件2被套装在线缆2上。
如图1至图8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线缆2包括导体21和包裹在导体21上的外皮22。导体21具有从外皮22外露出的端部21a。导体21的外露出的端部21a从密封件1中伸出,以与端子3电连接。
如图1至图8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线缆组件还包括端子3。端子3包括:端子本体30、导体压接部31和密封压接部32。端子本体30用于与对配端子(未图示)对配连接。导体压接部31与端子本体30相连,压接到导体21的外露出的端部21a上。密封压接部32与导体压接部31相连,将密封件1的前端部11压接到线缆2上。
如图1至图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还公开一种充电座。该充电座包括:壳体(未图示)、端盖4和线缆组件。端盖4安装在壳体上并形成有线缆插孔401。线缆组件经由线缆插孔401插入壳体中。密封件1的主体部10位于述线缆插孔401中,以实现线缆1和线缆插孔401之间的密封。
如图1至图8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在线缆插孔401的出口的内周面上形成有阻挡凸起410,阻挡凸起410具有阻挡面410a,阻挡面410a抵靠在线缆组件的端子3的密封压接部32的前端面32a上,以将密封件1定位在预定安装位置。
如图1至图8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端盖4包括:端壁42、周壁41和保持体43。周壁41与端壁42相连。保持体43与端壁42相连。保持体43从端壁42的内、外两侧凸出,线缆通孔401沿其轴向贯穿保持体43。
请注意,本实用新型的密封件1不局限于用于密封充电座的端盖4上的线缆插孔,也可以用于密封其他产品上的线缆插孔。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面所描述的实施例都是示例性的,并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其进行改进,各种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结构在不发生结构或者原理方面的冲突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自由组合,这些变化理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是附图中公开的实施例旨在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示例性说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限制。
虽然本实用新型的总体构思的一些实施例已被显示和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总体构思的原则和精神的情况下,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以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限定。
应注意,措词“包括”不排除其它元件或步骤,措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另外,权利要求的任何元件标号不应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Claims (20)

1.一种密封件,具有允许线缆穿过的线缆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包括:
主体部,用于实现所述线缆和形成在线缆支撑件上的用于插入所述线缆的线缆插孔之间的密封;和
后端部,与所述主体部相连并具有径向延伸的后端面,以允许通过轴向顶推所述后端面将所述密封件插装到所述线缆插孔中的预定安装位置,
在所述密封件被插装到所述线缆插孔中的预定安装位置时,所述后端部的后端面处于人手指能够接触到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主体部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在轴向上彼此间隔开的多个环状外凸起,所述环状外凸起的外径大于所述线缆插孔的孔径;
所述主体部的外周面的直径小于所述线缆插孔的孔径,并且所述后端部的外径大于所述主体部的外周面的直径但不大于所述线缆插孔的孔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件的所述后端部与所述环状外凸起沿轴线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端部的内径大于所述线缆的外径,以允许所述线缆无阻力地插入所述后端部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前端部,与所述主体部的前端相连,适于通过端子被压接到所述线缆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密封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端部的外径小于所述主体部的外周面的直径,并且所述前端部的内径不大于所述线缆的外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密封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前端部的前端形成有环状外凸缘,所述环状外凸缘用于与所述端子的密封压接部接合,以增大所述密封件和所述端子之间的接合力。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密封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延伸部,沿轴向突出所述后端面朝后延伸;所述延伸部的外径小于所述后端部,以允许通过抓持所述延伸部并顶推所述后端面将所述密封件插装到所述线缆插孔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密封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延伸部的内径大于所述线缆的外径,以允许所述线缆无阻力地插入所述延伸部中。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密封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延伸部的外径不大于所述主体部的外周面的直径;并且所述延伸部的内径等于所述后端部的内径。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为一体件。
12.一种线缆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密封件;和
线缆,穿过所述密封件上的线缆通孔,使得所述密封件被套装在所述线缆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线缆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缆包括导体和包裹在所述导体上的外皮,所述导体具有从所述外皮外露出的端部;
所述导体的外露出的端部从所述密封件中伸出,以与端子电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线缆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端子,包括:
端子本体,用于与对配端子对配连接;
导体压接部,与所述端子本体相连,压接到所述导体的外露出的端部上;和
密封压接部,与所述导体压接部相连,将所述密封件的前端部压接到所述线缆上。
15.一种充电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端盖,安装在所述壳体上并形成有线缆插孔;和
权利要求12-14中任一项所述的线缆组件,经由所述线缆插孔插入所述壳体中,
所述密封件的主体部位于所述线缆插孔中,以实现所述线缆和所述线缆插孔之间的密封。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线缆插孔的出口的内周面上形成有阻挡凸起,所述阻挡凸起具有阻挡面,所述阻挡面抵靠在所述线缆组件的端子的密封压接部的前端面上,以将所述密封件定位在预定安装位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盖包括:
端壁;
周壁,与所述端壁相连;和
保持体,与所述端壁相连,
所述保持体从所述端壁的内、外两侧凸出,所述线缆通孔沿其轴向贯穿所述保持体。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密封件被插装到所述线缆插孔中的预定安装位置时,所述密封件的后端部的后端面处于与所述线缆插孔的入口的端面平齐的位置,以能够通过观察所述后端面的位置来判断所述密封件是否已被插装到位。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密封件被插装到所述线缆插孔中的预定安装位置时,所述密封件的后端部的后端面位于所述线缆插孔的外部。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充电座,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密封件被插装到所述线缆插孔中的预定安装位置时,所述密封件的延伸部位于所述线缆插孔的外部。
CN202221830108.XU 2022-07-15 2022-07-15 密封件、线缆组件和充电座 Active CN2179343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30108.XU CN217934321U (zh) 2022-07-15 2022-07-15 密封件、线缆组件和充电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30108.XU CN217934321U (zh) 2022-07-15 2022-07-15 密封件、线缆组件和充电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34321U true CN217934321U (zh) 2022-11-29

Family

ID=841886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830108.XU Active CN217934321U (zh) 2022-07-15 2022-07-15 密封件、线缆组件和充电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343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701410B1 (en) Coaxial connector with a cable gripping feature
US5393244A (en) Twist-on coaxial cable end connector with internal post
US6089903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automatic conductor termination
US5831815A (en) Programmable backshell for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CA2756955C (en) Cable connector with retaining element
US5195906A (en) Coaxial cable end connector
EP3203586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7351099B1 (en) Step up pin for coax cable connector
EP2579395A2 (en) Power connector system
CN115425449A (zh) 用于主动锁定插座的挤压肋外壳
EP1791222A1 (en) A resilient plug and a watertight connector
JPH06349532A (ja) シールド線と端子との接続構造
US5904595A (en) Self-aligning and locking shielded connector
CN217934321U (zh) 密封件、线缆组件和充电座
US6896549B2 (en) Device for connecting coaxial conductors to a plug-in connector
JP2603371Y2 (ja) 防水栓及び防水栓付きワイヤ端子
CN217934449U (zh) 线缆组件、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JP2006024499A (ja) 同軸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US10908365B2 (en)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having a covered positioning member
US4390227A (en) Cord grip for electrical wiring connector devices
CN217485754U (zh) 连接端子、手指防护帽、连接端子组件、线缆组件和充电座
CN217485753U (zh) 连接端子、连接端子组件、线缆组件和充电座
CN219040810U (zh) 一种连接器结构
JP7421375B2 (ja) 防水ゴム栓を有する電線接続端子
CN216055489U (zh) 连接器和连接器壳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