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34071U - 一种新型储能电池包标准模块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储能电池包标准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34071U
CN217934071U CN202221930278.5U CN202221930278U CN217934071U CN 217934071 U CN217934071 U CN 217934071U CN 202221930278 U CN202221930278 U CN 202221930278U CN 217934071 U CN217934071 U CN 2179340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battery pack
bracket
main body
liquid coo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3027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海涛
王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shen Qingdao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shen Qingdao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shen Qingdao New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shen Qingdao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93027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340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340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340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储能电池包标准模块,包括电池包托架;电池包托架的内侧设置有电池模组主体;电池模组主体包括多个电芯;电池包托架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液冷均温板;两个液冷均温板位于电池模组主体的前后两侧;每个液冷均温板分别与电池模组主体的一侧侧壁之间涂覆有一层导热凝胶;电池包托架的顶部固定连接集成压板;每个电芯顶部分别具有两个极柱;任意相邻的两个电芯同一侧的两个极柱顶部,分别与一个串连排两端相接触;多个串连排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集成压板的前后两侧;在集成压板同一侧的多个串连排串联连接。本实用新型设计科学,能够方便对电池包进行日常维护,有效降低返厂维修概率,降低对电池厂家维修人员的依赖性。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储能电池包标准模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储能电池包标准模块。
背景技术
目前,锂离子电池由于具备能量密度大、输出功率高、循环寿命长和环境污染小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以及消费类电子产品中。
此外,锂离子电池在调节电网频率和调峰方面,也起到重要作用,运用储能技术,在用户侧储能,可以实现更好的供需平衡调节,降低对火力发电的依赖。
但是,现有电池包(电池系统)的结构设计,大多为不可拆卸方案,售后维修均需要返厂,并由专业设备人员进行维修操作。鉴于储能产品的安装场所通常较为分散,并且较为偏远,因而运输维修极为不便,这对储能技术的广泛应用造成极大阻碍。
因此,目前迫切需要开发出一种技术,能够方便对电池包进行日常维护,有效降低返厂维修的概率,从而降低对电池厂家维修人员的依赖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新型储能电池包标准模块。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储能电池包标准模块,包括中空的电池包托架;
电池包托架的内侧,设置有横向分布的电池模组主体;
电池模组主体,包括多个纵向并列设置的电芯;
电池包托架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液冷均温板;
两个液冷均温板位于电池模组主体的前后两侧;
每个液冷均温板分别与电池模组主体的一侧侧壁之间涂覆有一层导热凝胶;
每个液冷均温板,分别包括一个液冷管和一个垂直分布的均热板;
均热板在朝向电池模组主体的一侧,设置有U形的液冷管嵌入凹槽;
所述液冷管嵌入凹槽中,嵌入有U形的液冷管;
电池包托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一个集成压板;
每个电芯的顶部前后两端分别具有两个极柱;
任意相邻的两个电芯在同一侧的两个极柱互为异性极柱,即一个极柱是正极极柱时,另一个是负极极柱;
集成压板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多个串连排;
每个串连排的底部左右两端,分别与一对电芯顶部的两个极柱相接触。
优选地,当电芯的数量为大于五的奇数时,集成压板的前侧右端设置有第一输出排;
第一输出排,位于集成压板前侧的多个串连排的右边;
第一输出排的底部左端,与电池模组主体中位于最右侧的电芯顶部前端的极柱相接触,实现导电连接;
第一输出排的右端向外露出;
集成压板的后侧左端设置有第二输出排;
第二输出排,位于集成压板后侧的多个串连排的左边;
第二输出排的底部右端,与电池模组主体中位于最左侧的电芯顶部后端的极柱相接触,实现导电连接;
第一输出排的左端向外露出。
优选地,电池包托架,包括水平分布的托架底座;
托架底座的顶部左右两端,分别垂直设置有一个托架侧面端板;
两个托架侧面端板在远离电池模组主体的外侧面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垂直分布的加强筋板;
两个托架侧面端板的顶部,设置有水平分布的、回字形的托架顶框;
托架顶框的左右两端底部,分别与相邻的加强筋板顶部固定连接;
托架顶框上设置有横向分布的电池放入开口槽;
多个电芯从上往下穿过该电池放入开口槽后,放置在托架底座的顶面;
电池模组主体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两个托架侧面端板的内侧面相接触。
优选地,托架底座的前后两端顶面,分别与托架顶框的前后两端底面之间,具有一个横向分布的电芯侧壁露出豁口;
所述导热凝胶,位于电芯侧壁露出豁口中。
优选地,托架顶框上环绕地设置有多个第一螺纹连接孔;
集成压板在与每个第一螺纹连接孔相对应的位置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二螺纹连接孔;
集成压板通过多个紧固螺钉与电池包托架的托架顶框相螺纹固定连接;
每个紧固螺钉从上往下穿过所述集成压板上的第二螺纹连接孔后,与位置对应的第一螺纹连接孔相螺纹连接。
优选地,液冷管嵌入凹槽朝向电池模组主体的一侧以及右侧开口;
液冷管通过导热结构胶粘接在液冷管嵌入凹槽中。
优选地,液冷管的右侧上下两端,分别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通过中空的连接管道,与现有的外部液冷设备相连接。
优选地,集成压板是水平分布的、回字形的压板;
集成压板上设置有横向分布的电池散热开口槽;
电池散热开口槽,与电池模组主体的中部正对应设置。
优选地,集成压板的顶部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对相互间隔且横向分布的固定横梁;
每对固定横梁之间,具有一个横向分布的极柱对接开口槽;
极柱对接开口槽的上下两侧敞开;
每对固定横梁之间的极柱对接开口槽,在与任意一个串连排的左右两端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两个纵向分布的挤压梁;
每个串连排的顶部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弹性钢片;
每个弹性钢片的顶部,与其正上方的挤压梁的底部相顶紧接触;
串连排的形状,为横向分布的“几”字形。
优选地,极柱对接开口槽在每个串连排的中部相对应位置上,还设置有一个纵向分布的固定纵梁;
每个固定纵梁上具有横向贯穿分布的限位槽;
每个串连排的中部,横向贯穿所述限位槽。
由以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储能电池包标准模块,其结构设计科学,维修方便,能够方便对电池包进行日常维护,有效降低返厂维修的概率,从而降低对电池厂家维修人员的依赖性,有利于锂离子储能技术的广泛推广及应用,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
本实用新型,采用专门设计的新型机械结构来实现电芯的串并联,便于产品成组与拆卸维修,当标准模块内电芯一致性较差时,可快速进行电芯配容以及模块重组,有利于提高电池包的循环寿命。通过应用本实用新型,能够及时对电池包进行日常维护,有效避免电池包因为个别单体电芯的质量问题而导致出现整个产品循环寿命快速衰减的问题。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标准模块采用新型液冷均温板,能更好地实现电芯的热管理,进一步提高电芯的循环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储能电池包标准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储能电池包标准模块的立体爆炸分解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储能电池包标准模块的立体爆炸分解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储能电池包标准模块的立体爆炸分解示意图三;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储能电池包标准模块中,集成压板的立体爆炸分解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储能电池包标准模块中,集成压板的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储能电池包标准模块中,集成压板与一个串连排和第二输出排的安装状态示意图;
图9为图8所示结构的左端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至图9,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储能电池包标准模块,包括中空的电池包托架1;
电池包托架1的内侧,设置有横向分布的电池模组主体;
电池模组主体,包括多个纵向并列设置的电芯2;
电池包托架1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液冷均温板7;
两个液冷均温板7位于电池模组主体的前后两侧;
每个液冷均温板7分别与电池模组主体的一侧侧壁(前侧壁或者后侧壁)之间涂覆有一层导热凝胶6;
每个液冷均温板7,分别包括一个液冷管701和一个垂直分布的均热板702;
均热板702在朝向电池模组主体的一侧,设置有U形的液冷管嵌入凹槽;
所述液冷管嵌入凹槽中,嵌入有U形的液冷管701;
电池包托架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一个集成压板3;
每个电芯2的顶部前后两端分别具有两个极柱;
任意相邻的两个电芯2在同一侧的两个极柱互为异性极柱,即一个极柱是正极极柱时,另一个是负极极柱;
集成压板3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多个串连排4;
每个串连排4的底部左右两端,分别与一对电芯顶部的两个极柱相接触,实现导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现上,当电芯2的数量为大于五的奇数(例如图1所示的十一个)时,集成压板3的前侧右端设置有第一输出排51;
第一输出排51,位于集成压板3前侧的多个串连排4的右边;
第一输出排51的底部左端,与电池模组主体中位于最右侧的电芯2顶部前端的极柱相接触,实现导电连接;
第一输出排51的右端向外露出;
集成压板3的后侧左端设置有第二输出排52;
第二输出排52,位于集成压板3后侧的多个串连排4的左边;
第二输出排52的底部右端,与电池模组主体中位于最左侧的电芯2顶部后端的极柱相接触,实现导电连接;
第一输出排51的左端向外露出;
需要说明的是,电芯的一个极柱,只与一个串连排4的一端或者一个输出排的一端相连接,即,不同时连接两个串连排4,也不同时连接串连排和输出排。
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现上,多个串连排4可拆卸地设置(例如卡接)在所述集成压板3的前后两端。
需要说明的是,基于以上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将多个电芯2串联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现上,电池包托架1,包括水平分布的托架底座100;
托架底座100的顶部左右两端,分别垂直设置有一个托架侧面端板102;
两个托架侧面端板102在远离电池模组主体的外侧面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垂直分布的加强筋板101;
两个托架侧面端板102的顶部,设置有水平分布的、回字形的托架顶框103;
托架顶框103的左右两端底部,分别与相邻的加强筋板101顶部固定连接;
托架顶框103上设置有横向分布的电池放入开口槽;
多个电芯2从上往下穿过该电池放入开口槽后,放置在托架底座100的顶面;
电池模组主体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两个托架侧面端板102的内侧面相接触。
具体实现上,托架底座100的前后两端顶面,分别与托架顶框103的前后两端底面之间,具有一个横向分布的电芯侧壁露出豁口104;
所述导热凝胶6,位于电芯侧壁露出豁口104中。
具体实现上,托架顶框103上环绕地设置有多个第一螺纹连接孔;
集成压板3在与每个第一螺纹连接孔相对应的位置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二螺纹连接孔;
集成压板3通过多个紧固螺钉与电池包托架1的托架顶框103相螺纹固定连接;
每个紧固螺钉从上往下穿过所述集成压板3上的第二螺纹连接孔后,与位置对应的第一螺纹连接孔相螺纹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电池包托架1整体为骨架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现上,电池包托架1的前后两侧,分别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液冷均温板7。
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现上,液冷管嵌入凹槽朝向电池模组主体的一侧以及右侧开口;
液冷管701通过导热结构胶粘接在液冷管嵌入凹槽中。
需要说明的是,液冷均温板7由均热板与液冷管701集合而成,实现高效的散热均温作用。
具体实现上,均热板702优选为散热性能优良的铜板。
具体实现上,液冷管701的右侧上下两端,分别具有进水口7011和出水口7012;
具体实现上,进水口7011和出水口7012分别通过中空的连接管道,与现有的外部液冷设备相连接。例如:进水口7011和出水口7012分别通过中空的连接管道,对应与一个外部冷却泵(如水泵)的出液口和进液口相连通,液冷管701和连接管道中预先注入有冷却液。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冷却液为阻燃冷却液或者水。其中,外部冷却泵(如水泵)的作用是给液冷管701内的冷却液提供循环动力,从而保证冷却液可以在液冷管以及相关连接管中流动,并可控制冷却液的流动速度。具体实现上,进水口7011和出水口7012与外部冷却泵(如水泵)之间的连接管道上可以安装有散热器和加热器,以方便在夏天时对冷却液进行散热处理,以及在冬季时,对冷却液进行加热处理。
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现上,串连排4、第一输出排51和第二输出排52,均为铜排。
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现上,集成压板3是水平分布的、回字形的压板;
集成压板3上设置有横向分布的电池散热开口槽;
电池散热开口槽,与电池模组主体的中部正对应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现上,集成压板3的顶部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对相互间隔且横向分布的固定横梁303;
每对固定横梁303之间,具有一个横向分布的极柱对接开口槽;
极柱对接开口槽的上下两侧敞开;
每对固定横梁303之间的极柱对接开口槽,在与任意一个串连排4的左右两端相对应的位置(即正上方位置),分别设置有两个纵向分布的挤压梁302;
每个串连排4的顶部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弹性钢片401;
每个弹性钢片401的顶部,与其正上方的挤压梁302的底部相顶紧接触。
串连排4的形状,为横向分布的“几”字形。
具体实现上,参见图8、图9,极柱对接开口槽在每个串连排4的中部相对应位置上,还设置有一个纵向分布的固定纵梁301;
每个固定纵梁301上具有横向贯穿分布的限位槽;
每个串连排4的中部,横向贯穿所述限位槽,从而由限位槽对串连排4的位置进行可靠限位,保证了安装的牢固性。此时固定纵梁301可以上下方向包覆串连排4,实现对串连排4的固定支撑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挤压梁302,在集成压板3与电池包托架1固定连接时,挤压梁302挤压串连排4上的弹性钢片401,在压力作用下,串连排4与电芯极柱实现紧密接触。
具体实现上,参见图8、图9所示,当电芯2的数量为大于五的奇数(例如图1所示的十一个)时,位于集成压板3后侧的极柱对接开口槽在与第二输出排52的右端相对应的位置(即正上方位置),设置有一个纵向分布的挤压梁302;
位于集成压板3后侧的极柱对接开口槽在第二输出排52的中部相对应位置上,设置有一个纵向分布的固定纵梁301;
该固定纵梁301上具有横向贯穿分布的限位槽;
第二输出排52的中部,横向贯穿所述限位槽,从而由限位槽对第二输出排52的位置进行可靠限位,保证了安装的牢固性。此时固定纵梁301可以上下方向包覆第二输出排52,实现对第二输出排52的固定支撑作用。
具体实现上,当电芯2的数量为大于五的奇数(例如图1所示的十一个)时,位于集成压板3前侧的极柱对接开口槽在与第一输出排51的左端相对应的位置(即正上方位置)设置有一个纵向分布的挤压梁302;
位于集成压板3前侧的极柱对接开口槽在第一输出排51的中部相对应位置上,设置有一个纵向分布的固定纵梁301;
该固定纵梁301上具有横向贯穿分布的限位槽;
第一输出排51的中部,横向贯穿所述限位槽,从而由限位槽对第一输出排51的位置进行可靠限位,保证了安装的牢固性。此时固定纵梁301可以上下方向包覆第一输出排51,实现对第一输出排51的固定支撑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输出排51的限位连接结构,与第二输出排52的限位连接结构相同,只是位于集成压板3上的不同位置,具体的连接结构基本如8、图9所示的第二输出排的连接结构,仅仅只是朝向不同。
具体实现上,第一输出排51的左端顶部以及第二输出排52的右端顶部,分别合作有一个弹性钢片401;
弹性钢片401的顶部,与位于其正上方的挤压梁302的底部相顶紧接触。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挤压梁302,在集成压板3与电池包托架1固定连接时,挤压梁302挤压第一输出排51和第二输出排52上的弹性钢片401,在压力作用下,第一输出排51和第二输出排52分别与下方的电芯极柱实现紧密接触。
具体实现上,每个固定纵梁30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圆弧形的倒角,从而配合串连排4以及第一输出排51和第二输出排52的折弯形状,实现更好的支撑固定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现上,串连排4和两个输出排,均设置在集成压板3上,集成压板3通过固定纵梁301与固定横梁303实现固定结构的强化。
需要说明的是,串连排4和两个输出排上均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安装弹性钢片401,串连排4和两个输出排在挤压梁302与弹性钢片401的作用下与电芯的极柱紧密结合,从而实现多个电芯的串联。
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现上,对于集成压板3,可以通过注塑工艺将金属导电的串联铝排4与输出铝排5与集成压板3的主体框架结构形成一体化结构,从而便于本实用新型的整个电池包标准模块的装配。其中,固定纵梁301对串联铝排4与输出铝排5起到固定作用。
当然,根据用户的需要,集成压板3包括的各个部分,也可以是通过螺栓螺母组件拼装在一起,以及将串联铝排4与输出铝排5装配到挤压梁的正下方。
需要说明的是,串连排4与输出排可以通过注塑成型工艺与集成压板3形成一个整体。在传统电池包的设计中,串连排和输出排都是通过焊接工艺直接焊接在电芯极耳上,本发明的方案可通过集成压板3与电池包托架1的螺栓紧固连接,实现串连排和输出排底面与电芯2顶部极柱之间的紧密接触,实现导电连接,从而实现可拆。
需要说明的是,集成压板3与电池包托架1的螺栓紧固后,挤压梁302向下挤压串连排4与输出排上的弹性钢片401,实现电芯的串联。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实用新型,在具体装配时,多个电芯2在堆叠整齐后放入电池包托架1的空腔内;电芯2的两个侧壁面涂抹均匀的导热凝胶,然后在前后两侧分别安装液冷板7,液冷板7通过螺钉紧固,固定安装在电池包托架1上;集成挤压板3通过螺栓与电池包托架1紧固连接。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储能电池包标准模块,其结构设计科学,维修方便,能够方便对电池包进行日常维护,有效降低返厂维修的概率,从而降低对电池厂家维修人员的依赖性,有利于锂离子储能技术的广泛推广及应用,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
本实用新型,采用专门设计的新型机械结构来实现电芯的串并联,便于产品成组与拆卸维修,当标准模块内电芯一致性较差时,可快速进行电芯配容以及模块重组,有利于提高电池包的循环寿命。通过应用本实用新型,能够及时对电池包进行日常维护,有效避免电池包因为个别单体电芯的质量问题而导致出现整个产品循环寿命快速衰减的问题。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标准模块采用新型液冷均温板,能更好地实现电芯的热管理,进一步提高电芯的循环寿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新型储能电池包标准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的电池包托架(1);
电池包托架(1)的内侧,设置有横向分布的电池模组主体;
电池模组主体,包括多个纵向并列设置的电芯(2);
电池包托架(1)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液冷均温板(7);
两个液冷均温板(7)位于电池模组主体的前后两侧;
每个液冷均温板(7)分别与电池模组主体的一侧侧壁之间涂覆有一层导热凝胶(6);
每个液冷均温板(7),分别包括一个液冷管(701)和一个垂直分布的均热板(702);
均热板(702)在朝向电池模组主体的一侧,设置有U形的液冷管嵌入凹槽;
所述液冷管嵌入凹槽中,嵌入有U形的液冷管(701);
电池包托架(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一个集成压板(3);
每个电芯(2)的顶部前后两端分别具有两个极柱;
任意相邻的两个电芯(2)在同一侧的两个极柱互为异性极柱;
集成压板(3)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多个串连排(4);
每个串连排(4)的底部左右两端,分别与一对电芯顶部的两个极柱相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储能电池包标准模块,其特征在于,当电芯(2)的数量为大于五的奇数时,集成压板(3)的前侧右端设置有第一输出排(51);
第一输出排(51),位于集成压板(3)前侧的多个串连排(4)的右边;
第一输出排(51)的底部左端,与电池模组主体中位于最右侧的电芯(2)顶部前端的极柱相接触,实现导电连接;
第一输出排(51)的右端向外露出;
集成压板(3)的后侧左端设置有第二输出排(52);
第二输出排(52),位于集成压板(3)后侧的多个串连排(4)的左边;
第二输出排(52)的底部右端,与电池模组主体中位于最左侧的电芯(2)顶部后端的极柱相接触,实现导电连接;
第一输出排(51)的左端向外露出。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储能电池包标准模块,其特征在于,电池包托架(1),包括水平分布的托架底座(100);
托架底座(100)的顶部左右两端,分别垂直设置有一个托架侧面端板(102);
两个托架侧面端板(102)在远离电池模组主体的外侧面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垂直分布的加强筋板(101);
两个托架侧面端板(102)的顶部,设置有水平分布的、回字形的托架顶框(103);
托架顶框(103)的左右两端底部,分别与相邻的加强筋板(101)顶部固定连接;
托架顶框(103)上设置有横向分布的电池放入开口槽;
多个电芯(2)从上往下穿过该电池放入开口槽后,放置在托架底座(100)的顶面;
电池模组主体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两个托架侧面端板(102)的内侧面相接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储能电池包标准模块,其特征在于,托架底座(100)的前后两端顶面,分别与托架顶框(103)的前后两端底面之间,具有一个横向分布的电芯侧壁露出豁口(104);
所述导热凝胶(6),位于电芯侧壁露出豁口(104)中。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储能电池包标准模块,其特征在于,托架顶框(103)上环绕地设置有多个第一螺纹连接孔;
集成压板(3)在与每个第一螺纹连接孔相对应的位置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二螺纹连接孔;
集成压板(3)通过多个紧固螺钉与电池包托架(1)的托架顶框(103)相螺纹固定连接;
每个紧固螺钉从上往下穿过所述集成压板(3)上的第二螺纹连接孔后,与位置对应的第一螺纹连接孔相螺纹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储能电池包标准模块,其特征在于,液冷管嵌入凹槽朝向电池模组主体的一侧以及右侧开口;
液冷管(701)通过导热结构胶粘接在液冷管嵌入凹槽中。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新型储能电池包标准模块,其特征在于,液冷管(701)的右侧上下两端,分别具有进水口(7011)和出水口(7012);
进水口(7011)和出水口(7012)分别通过中空的连接管道,与现有的外部液冷设备相连接。
8.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新型储能电池包标准模块,其特征在于,集成压板(3)是水平分布的、回字形的压板;
集成压板(3)上设置有横向分布的电池散热开口槽;
电池散热开口槽,与电池模组主体的中部正对应设置。
9.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新型储能电池包标准模块,其特征在于,集成压板(3)的顶部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对相互间隔且横向分布的固定横梁(303);
每对固定横梁(303)之间,具有一个横向分布的极柱对接开口槽;
极柱对接开口槽的上下两侧敞开;
每对固定横梁(303)之间的极柱对接开口槽,在与任意一个串连排(4)的左右两端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两个纵向分布的挤压梁(302);
每个串连排(4)的顶部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弹性钢片(401);
每个弹性钢片(401)的顶部,与其正上方的挤压梁(302)的底部相顶紧接触;
串连排(4)的形状,为横向分布的“几”字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型储能电池包标准模块,其特征在于,极柱对接开口槽在每个串连排(4)的中部相对应位置上,还设置有一个纵向分布的固定纵梁(301);
每个固定纵梁(301)上具有横向贯穿分布的限位槽;
每个串连排(4)的中部,横向贯穿所述限位槽。
CN202221930278.5U 2022-07-26 2022-07-26 一种新型储能电池包标准模块 Active CN2179340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30278.5U CN217934071U (zh) 2022-07-26 2022-07-26 一种新型储能电池包标准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30278.5U CN217934071U (zh) 2022-07-26 2022-07-26 一种新型储能电池包标准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34071U true CN217934071U (zh) 2022-11-29

Family

ID=841499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30278.5U Active CN217934071U (zh) 2022-07-26 2022-07-26 一种新型储能电池包标准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340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38686U (zh) 一种储能电池模组
CN106856233B (zh) 一种电芯模组结构
CN108155311B (zh) 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液冷模组
CN106848113B (zh) 一种收容箱体及包含该收容箱体的电芯模组结构
CN104253289B (zh) 动力电池模块散热单元及动力电池散热模组
CN113437414A (zh) 一种具有导热缓冲结构的电池模组
CN216597893U (zh) 软包电芯模组及软包电池
CN214898729U (zh) 电芯模块及电池包
CN217934071U (zh) 一种新型储能电池包标准模块
CN211578925U (zh) 一种可调节温度的钛酸锂电池模组
CN213583980U (zh) 电芯模组以及电池箱
CN111900510A (zh) 一种电动叉车锂离子电池分区式冷却装置
CN100487973C (zh) 动力电池组
CN217114716U (zh) 一种大容量电池结构
CN207398226U (zh) 电池模组
JP2012227164A (ja) バッテリシステム
CN213636101U (zh) 一种电池电芯液冷散热结构
CN114243224A (zh) 一种软包大容量电池电芯与极柱的连接结构
CN214589004U (zh) 一种锂电池组的循环液冷装置
CN219457890U (zh) 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CN217114690U (zh) 一种软包大容量电池电芯与极柱的连接结构
CN218586110U (zh) 一种互换式加热模组
CN114079111B (zh) 一种大型竖式储能电池以及储能集装箱
CN213638668U (zh) Bms模块及动力电池
CN220627996U (zh) 一种锂电池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