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33674U - 一种断路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断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33674U
CN217933674U CN202221916464.3U CN202221916464U CN217933674U CN 217933674 U CN217933674 U CN 217933674U CN 202221916464 U CN202221916464 U CN 202221916464U CN 217933674 U CN217933674 U CN 2179336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reaker
magnetic
adjustment
rod
arm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1646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建磊
于贻鹏
居春伟
蒋武山
李贤凯
甘嘉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ngxin Electrical Appliances Haiyan Co ltd
Shanghai Liangxin Electr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Liangxin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Liangxin Electr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Liangxin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91646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336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336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336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断路器。该断路器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的脱扣器;壳体具有长度L1、宽度W1和高度H1,脱扣器设置于壳体内部长度方向的一端;壳体的下端设置有电源接口和负载接口。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塑壳断路器具有以下优势:1、脱扣器设置于壳体内长度方向的一端,从而便于脱扣器的拆卸,且能够提高空间利用率,减小塑壳断路器的体积;2、电源接口和负载接口都设置于壳体的下端,便于接线,且能够提高空间利用率;3、缩短了断路器整体长度,使得断路器能够满足狭小空间的安装需求,提高开关柜的空间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断路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断路器。
背景技术
断路器是种能够在电流超过跳脱设定后自动切断电流的开关装置。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断路器,参见图1,现有的断路器腔体内沿长度方向从前到后依次设置有负载接口a100、灭弧系统a200、触头系统a300、脱扣器a400和电源接口a500,其中,脱扣器a400的作用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动作,在电流超过跳脱设定后使断路器分闸。
现有断路器整体长度很长,对开关柜的空间利用率较低,不满足狭小空间的安装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空间利用率高的断路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断路器,包括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脱扣器;
所述壳体具有长度L1、宽度W1和高度H1,所述壳体的高度H1大于长度L1和宽度W1;所述脱扣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长度方向的一端;所述壳体的下端设置有电源接口和负载接口。
进一步地,所述脱扣器有长度L2、宽度W2和高度H2,所述脱扣器的高度H2大于长度L2和宽度W2,所述脱扣器沿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设置,使得所述脱扣器高度方向和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长度L1的取值范围为85-200mm,所述宽度W1的取值范围为85-200mm,所述高度H1的取值范围为200-300mm。
进一步地,所述长度L2的取值范围为30-40mm,所述宽度W2的取值范围为70-140mm,所述高度H2的取值范围为150-180mm。
进一步地,所述断路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触头系统和灭弧系统;
所述脱扣器、所述触头系统和所述灭弧系统沿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
进一步地,所述断路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桥型触头组件;
所述桥型触头组件与所述脱扣器、所述触头系统和所述灭弧系统沿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并列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桥型触头组件与所述脱扣器和所述触头系统连接;
所述电源接口和所述负载接口设置于所述桥型触头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脱扣器包括热调节组件和牵引杆,通过所述热调节组件用以推动所述牵引杆转动至断路器脱扣断电。
进一步地,所述热调节组件包括热调节杆、双金属片、制动杆和调节头;
所述制动杆和所述调节头分别设置于所述热调节杆和所述双金属片;所述制动杆的一端指向所述调节头;所述双金属片受热发生弯曲变形使所述调节头抵接于所述制动杆,推动所述热调节杆转动,进而使设置于所述热调节杆的热调节拨杆推动所述牵引杆转动至断路器脱扣断电。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头设置有沿所述热调节杆轴向倾斜的热调节斜面,所述制动杆的一端指向所述热调节斜面;
所述热调节组件还包括热调节旋钮,配置为通过旋转带动所述热调节杆沿所述热调节杆的轴向移动,从而调节所述热调节斜面和所述制动杆之间的间距。
进一步地,所述热调节旋钮的下端设置有偏心轴,所述热调节杆的上侧设置有直形滑槽;所述偏心轴插入所述直形滑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热调节旋钮的下端设置有第一主动齿轮,所述热调节杆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主动齿轮相啮合的第一齿条。
进一步地,所述热调节组件还包括热调节杆复位弹簧,所述热调节杆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壳体和所述热调节杆。
进一步地,所述制动杆螺接于所述热调节杆或所述双金属片。
进一步地,所述热调节拨杆上设置有第一热脱扣拍合面,所述牵引杆上对应于所述第一热脱扣拍合面设置有第二热脱扣拍合面。
进一步地,所述脱扣器还包括磁调节组件,用于推动所述牵引杆转动至断路器脱扣断电。
进一步地,所述磁调节组件包括磁调节杆、衔铁支架、衔铁以及磁轭;
所述衔铁转动连接于所述衔铁支架,所述磁轭对应设置于所述衔铁,所述衔铁配置为能够在所述磁轭的吸力下转动,推动所述牵引杆转动至断路器脱扣断电。
进一步地,所述磁调节组件还包括磁调节旋钮,配置为通过旋转带动所述磁调节杆围绕所述磁调节杆的轴线转动或沿所述磁调节杆的轴向移动,从而改变断路器脱扣断电所需的所述磁轭施加于所述衔铁的吸力。
进一步地,所述磁调节组件还包括调节弹簧;
所述调节弹簧的两端分别作用于所述磁调节杆和所述衔铁;
所述调节弹簧作用于所述衔铁的力和所述磁轭作用于所述衔铁的吸力相反;所述磁调节旋钮配置为通过旋转带动所述磁调节杆围绕所述磁调节杆的轴线转动,从而调节所述调节弹簧施加于所述衔铁的力值。
进一步地,所述磁调节组件还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衔铁支架的杠杆,所述杠杆的两端分别位于其转动轴线的两侧,且所述杠杆的一端抵接于所述衔铁,所述杠杆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调节弹簧的一端,所述调节弹簧的另一端勾设于所述磁调节杆上的调节弹簧挂钩。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弹簧的两端分别勾设于设置于所述磁调节杆的第一通孔和设置于所述衔铁的第二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磁调节旋钮的下端设置有螺旋面,所述磁调节杆设置有与所述螺旋面相接触的凸台。
进一步地,所述磁调节旋钮的下端设置有第二主动齿轮,所述磁调节杆设置有与所述第二主动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条。
进一步地,所述磁调节组件还包括设置于磁调节杆下方的脱扣杆,所述脱扣杆上设置有磁调节拨杆和脱扣面;
所述衔铁配置为能够在所述磁轭的吸力下转动至与所述脱扣面接触,进而推动所述脱扣杆和磁调节拨杆转动,所述磁调节拨杆配置为通过推动所述牵引杆转动以使断路器脱扣断电。
进一步地,所述磁调节杆上设置有沿所述磁调节杆轴向倾斜的磁调节斜面,所述衔铁设置于所述脱扣面和所述磁调节斜面之间;
所述衔铁配置为随所述磁调节斜面沿所述磁调节杆的轴向移动而转动,从而改变所述衔铁与所述脱扣面之间的间距。
进一步地,所述衔铁包括脱扣件,所述脱扣件对应设置于所述牵引杆,所述衔铁配置为在所述磁轭的吸力下转动至所述脱扣件与所述牵引杆接触,从而推动所述牵引杆转动至断路器脱扣断电。
进一步地,所述磁调节杆上设置有沿所述磁调节杆轴向倾斜的磁调节斜面;
所述衔铁还包括调节件,所述调节件抵接于所述磁调节斜面;所述衔铁配置为随所述磁调节斜面沿所述磁调节杆的轴向移动而转动,从而改变所述脱扣件与所述牵引杆之间的间距。
进一步地,所述脱扣件设置有第一磁脱扣拍合面,所述牵引杆上对应于所述第一磁脱扣拍合面设置有第二磁脱扣拍合面。
进一步地,所述磁调节组件包括衔铁复位弹簧,所述衔铁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衔铁支架和所述衔铁。
进一步地,所述衔铁上设置有第一磁脱扣拍合面,所述牵引杆上对应于所述第一磁脱扣拍合面设置有第二磁脱扣拍合面。
进一步地,所述磁调节组件还包括磁调节螺钉,所述磁调节螺钉螺接于所述衔铁支架,且所述磁调节螺钉的一端抵接于所述衔铁。
进一步地,所述热调节杆和所述磁调节杆同轴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内表面设置有导向槽,所述衔铁支架上设置有导向凸台,所述导向凸台插设于所述导向槽。
进一步地,所述触头系统包括沿所述壳体高度方向依次设置的操作机构、动触头和静触头,所述操作机构用于驱使所述动触头与所述静触头接触或分离,所述静触头远离所述动触头的一端插设于所述桥型触头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静触头包括首尾依次相连的接触部、第一竖直部、第一水平部和第二竖直部,所述第二竖直部远离所述第一水平部的一端插设于所述桥型触头组件,所述接触部的靠近所述动触头的端面设置有静触点;所述接触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竖直部,其另一端朝向所述灭弧系统;所述接触部水平设置或朝向下端倾斜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静触头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静触头部和第二静触头部,所述第一静触头部靠近所述动触头的端面设置有静触点,所述第二静触头部远离所述第一静触头部的一端插设于所述桥型触头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静触头呈竖向板结构,所述静触头靠近所述动触头的端面设置有静触点,所述静触头远离所述动触头一端插设于所述桥型触头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触头系统还包括静引弧板,所述静引弧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静触头且包住所述静触点,所述静引弧板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灭弧系统的栅片的下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断路器,该断路器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的脱扣器;壳体具有长度L1、宽度W1和高度H1,脱扣器设置于壳体内部长度方向的一端;壳体的下端设置有电源接口和负载接口。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塑壳断路器具有以下优势:1、脱扣器设置于壳体内长度方向的一端,从而便于脱扣器的拆卸,且能够提高空间利用率,减小断路器的体积;2、电源接口和负载接口都设置于壳体的下端,便于接线,且能够提高空间利用率;3、缩短了断路器整体长度,使得断路器能够满足狭小空间的安装需求,提高开关柜的空间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断路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断路器整体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断路器当不设置桥型触头组件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断路器当设置桥型触头组件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断路器当设置桥型触头组件时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断路器中触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实施方式一中触头系统和灭弧系统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实施方式一中触头系统和灭弧系统的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实施方式一中静触头和静引弧板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实施方式二中触头系统和灭弧系统的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实施方式二中静触头和静引弧板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实施方式三中触头系统和灭弧系统的剖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实施方式三中静触头和静引弧板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实施方式四中触头系统和灭弧系统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实施方式四中触头系统和灭弧系统的剖视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实施方式四中静触头和静引弧板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断路器中脱扣器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断路器中热调节组件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断路器中导向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断路器中磁调节组件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断路器中磁轭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22为图20在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断路器中磁调节旋钮的磁调节杆的连接示意图;
图2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断路器中脱扣器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断路器中热调节杆和磁调节杆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2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断路器中热调节杆和磁调节杆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断路器中脱扣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断路器中脱扣器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断路器中磁调节杆、衔铁和脱扣杆的位置关系图;
图3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断路器中热调节组件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3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断路器中脱扣器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3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断路器中磁调节组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断路器中热调节组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标:
100-负载接口a;200-灭弧系统a;300-触头系统a;400-脱扣器a;500-电源接口a;
1-壳体;11-面盖;12-中盖;13-基座;14-插拔基座;15-底座;16-导向槽;17-脱扣器壳体;
2-脱扣器;
21-热调节组件;211-热调节旋钮;2111-偏心轴;2112-第一主动齿轮;212-热调节杆;2121-热调节拨杆;21211-第一热脱扣拍合面;21212-弹簧连接凸台;2122-直形滑槽;2123-第一齿条;2124-滑动轴;213-双金属片;214-制动杆;215-调节头;2151-热调节斜面;216-热调节杆复位弹簧;
22-牵引杆;221-第二热脱扣拍合面;222-凹槽;223-推动轴;224-牵引杆拨杆;225-第二磁脱扣拍合面;
23-磁调节组件;231-磁调节旋钮;2311-螺旋面;2312-第二主动齿轮;232-磁调节杆;2321-凸台;2322-第一通孔;2323-第二齿条;2324-容置槽;2325-磁调节斜面;2326-调节弹簧挂钩;233-衔铁支架;2331-导向凸台;2332-第二复位弹簧挂钩;234-衔铁;2341-第二通孔;2342-脱扣件;2343-调节件;2344-第一磁脱扣拍合面;2345-增磁块;2346-第一复位弹簧挂钩;235-磁轭;236-调节弹簧;237-杠杆;238-脱扣杆;2381-磁调节拨杆;2382-脱扣面;239-衔铁复位弹簧;2310-磁调节螺钉;
24-热元件;
3-触头系统;31-操作机构;32-动触头;33-静触头;331-接触部;332-第一竖直部;333-第一水平部;334-第二竖直部;335-静触点;336-第一静触头部;337-第二静触头部;34-静引弧板;
4-灭弧系统;41-栅片;
5-桥型触头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连接”和“安装”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目前,如何设计一种低成本、小型化、高性能的断路器,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申请人研究发现,现有断路器整体长度很长,对开关柜的空间利用率较低,不满足狭小空间的安装需求,并且,由于现有的断路器内部容置脱扣器的空间较小,不利于脱扣器结构上的优化,从而限制了断路器趋向低成本、小型化、高性能的发展趋势。
基于以上考虑,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断路器,参照图2和图3,壳体1具有长度L1、宽度W1和高度H1,壳体1的高度H1大于长度L1和宽度W1;脱扣器2设置于壳体1内部长度方向的一端;壳体1的下端设置有电源接口和负载接口。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塑壳断路器具有以下优势:1、脱扣器设置于壳体内长度方向的一端,能够便于脱扣器的拆卸,当需要对脱扣器2进行维修时,可以快速拆卸;并且,能够提高空间利用率,减小断路器的体积;2、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电源接口和负载接口分别设置于断路器两端的结构,本实施例通过将电源接口和负载接口设置于断路器的同一端,一方面能够减小断路器的高度,使得断路器的结构更加紧凑,空间利用率更高;另一方面便于电源、负载和断路器之间的接线;3、缩短了断路器整体长度,使得断路器能够满足狭小空间的安装需求,提高开关柜的空间利用率。
可选地,长度L1的取值范围为85-200mm,宽度W1的取值范围为85-200mm,高度H1的取值范围为200-300mm。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实际的设计规格,具体如下:一种型号的断路器,其长度为105mm,宽度为105mm,高度为220mm;另一种型号的断路器,其长度为140mm,宽度为150mm,高度为245mm;又一种型号的断路器,其长度为180mm,宽度为180mm,高度为245mm。
参见图3,断路器还包括设置于壳体1内的触头系统3和灭弧系统4;脱扣器2、触头系统3和灭弧系统4沿壳体1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脱扣器2包括用于传递热量和产生磁场的热元件24,触头系统3包括用于导电的静触头33。本实施例中,热元件24和静触头33沿着壳体1长度方向并列设置。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电源接头设置于热元件24的下端,负载接口设置于静触头33的下方;具体地,热元件24和静触头33的下端分别设置有螺纹孔,电源导线和负载导线通过螺纹孔与分别与热元件24和静触头33电连接。使用时,电源、热元件24、触头系统3、静触头33以及负载形成导电回路,以满足断路器的工作要求。
参见图4,进一步地,断路器还包括设置于壳体1内的桥型触头组件5,桥型触头组件5与脱扣器2、触头系统3和灭弧系统4沿壳体1的高度方向并列设置。更为具体地,桥型触头组件5靠近下端,桥型触头组件5与脱扣器2和触头系统3连接,电源接口和负载接口设置于桥型触头组件5。本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内部布局合理、紧凑,空间利用高;并且,通过设置桥型触头组件5,使得电源和负载与断路器之间通过插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在装配时分别将电源和负载的接头插入至断路器上的电源接口和负载接口即可,简化了装配步骤,便于后续的维修拆卸。
本实施例中,桥型触头组件5包括沿着壳体1长度方向并列设置的两个桥型触头,其中一个桥型触头靠近上端的一端连接于脱扣器2,且靠近下端的一端设置有电源接口;另一个桥型触头靠近上端的一端连接于触头系统3,且靠近下端的一端设置有负载接口;本实施例中,热元件24和静触头33分别插设于桥型触头组件5的两个桥型触头。上述断路器在使用时,电源和负载分别通过电源接口和负载接口与断路器电连接,电源、其中一个桥型触头、触头系统3、另一个桥型触头以及负载形成导电回路,以满足断路器的工作要求。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断路器的具体结构,参照图5,壳体1包括沿高度方向从上端至下端依次配合的面盖11、中盖12、基座13、插拔基座14和底座15;其中,面盖11和中盖12之间形成第一腔体,智能模块、附件安装在第一腔体内;中盖12和基座13之间形成第二腔体,脱扣器2、触头系统3以及灭弧系统4设置在第二腔体内;基座13和插拔基座14之间形成第三腔体,部分静触头33和部分热元件24设置在第三腔体内;插拔基座14和底座15之间形成第四腔体,桥型触头组件5设置在第四腔体内;静触头33和热元件24分别穿过基座13和插拔基座14与桥型触头组件5插接配合。
进一步参照图6,触头系统3包括沿壳体1高度方向依次设置的操作机构31、动触头32和静触头33,操作机构31用于驱使动触头32与静触头33接触或分离,静触头33远离动触头32的一端插设于桥型触头组件5。具体地,操作机构31包括连杆组件以及控制该连杆组件动作的操作手柄,使用时,通过摆动操作手柄控制连杆组件动作,进而控制动触头32与静触头33接触或分离。本实施例中,面盖11和中盖12中间设有供操作手柄穿过的手柄通孔,操作手柄的一端连接于连杆组件,另一端穿过中盖12、面盖11至壳体1的外侧,便于操作人员控制断路器的开关状态。
本实施例中,由于动触头32和静触头33沿壳体1的高度方向排列设置,从而实现动触头32大开距的动作,使得断路器不容易误开或误断,保证断路器能够安全可靠地工作。
相应地,灭弧系统4中的栅片41也沿着壳体1的高度方向分布。壳体1在高度方向上有足够的空间布置栅片41,使得本实用新型中栅片41的数量远远大于现有的断路器中的栅片数量,从而确保在电路发生过载或短路故障时,灭弧系统4能够将动触头32与静触头33断开时产生的电弧熄灭。本实用新型在充分利用壳体1内部空间的基础上,能够提高断路器使用时的安全性能。
触头系统3还包括用于将动触头32与静触头33断开时产生的电弧引至灭弧系统4的静引弧板34。静引弧板34连接于静触头33,可选地,静引弧板34通过点焊的方式固定于静触头33。
在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选的触头系统3和灭弧系统4的实施方式一中,参照图7至图9,静触头33包括首尾依次相连的接触部331、第一竖直部332、第一水平部333和第二竖直部334,第二竖直部334远离第一水平部333的一端插设于桥型触头组件5,接触部331的靠近动触头32的端面设置有静触点335;接触部331的一端连接于第一竖直部332,其另一端朝向灭弧系统4;接触部331朝向下端倾斜设置。
可选地,第一水平部333上设置有两个连接通孔,通过螺栓和连接通孔将静触头33固定于壳体1;本实施例中,静触头33具体固定于基座13。
本实施方式中,静引弧板34的一端连接于静触头33且包住静触点335,静引弧板34的另一端延伸至灭弧系统4的栅片41的下端。
在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选的触头系统3和灭弧系统4的实施方式二中,参照图10至图11,本实施方式中静触头33的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一中的结构相似,不同在于:本实施方式中,接触部331水平设置。
本实施方式中,静引弧板34的一端连接于静触头33且包住静触点335,静引弧板34的另一端朝向灭弧系统4且朝向下端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选的触头系统3和灭弧系统4的实施方式三中,参照图12至图13,静触头33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静触头部336和第二静触头部337,第一静触头部336靠近动触头32的端面设置有静触点335,第二静触头部337远离第一静触头部336的一端插设于桥型触头组件5。
具体地,第一静触头部336呈“Z”型结构,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水平部、竖向部和第三水平部;第二静触头部337呈“L”形结构,其包括相连接的第四水平部和第三竖直部;其中,静触点335设置于第二水平部,第三水平部和第四水平部上分别设置有连接通孔,通过螺栓将二者固定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静引弧板34的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二中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一种可选的触头系统3和灭弧系统4的实施方式四中,参照图14至图16,静触头33呈竖向板结构,静触头33靠近动触头32的端面设置有静触点335,静触头33远离动触头32一端插设于桥型触头组件5。本实施方式中的静触头33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装配方便以及占用空间小的优势;此外,可以把静触头33节省下来的空间用来增加灭弧系统4的体积,以提高灭弧系统4的灭弧性能。
本实施方式中,静引弧板34包裹住静触头33靠近所动触头32的一端,静引弧板34插入灭弧系统4。上述结构的静引弧板34能够将动触头32和静触头33分断时产生的电弧快速引入灭弧系统4中,灭弧系统4将电弧切割成一系列串联的短弧,使电弧变细且快速提高电弧电压,从而达到快速灭弧的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四种实施方式中的静触头33和静引弧板34可彼此重新组合设置,并不限定于上述四种实施方式中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脱扣器2能够对断路器进行过载保护和短路保护。
参照图17,脱扣器2有长度L2、宽度W2和高度H2,脱扣器2的高度H2大于长度L2和宽度W2,脱扣器2沿壳体1的高度方向设置,使得脱扣器2高度方向和壳体1的高度方向一致。
可选地,脱扣器2的长度L2的取值范围为30-40mm,宽度W2的取值范围为70-140mm,高度H2的取值范围为150-180mm。
进一步地,脱扣器2包括热调节组件21、牵引杆22以及磁调节组件23;其中,热调节组件21能够在断路器过载时,推动牵引杆22转动至断路器脱扣断电,从而对断路器进行过载保护;磁调节组件23能够在电路出现短路时,推动牵引杆22转动至断路器脱扣断电,从而对断路器进行短路保护。
图18为本实施例一提供的脱扣器中热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8,热调节组件21包括热调节杆212、双金属片213、制动杆214和调节头215;制动杆214和调节头215分别设置于热调节杆212和双金属片213;制动杆214的一端指向调节头215;双金属片213受热发生弯曲变形使调节头215抵接于制动杆214,推动热调节杆212转动,进而使设置于热调节杆212的热调节拨杆2121推动牵引杆22转动至断路器脱扣断电。
可选地,制动杆214可设置于热调节杆212,此时,调节头215设置于双金属片213。在其他实施例中,制动杆214可设置于双金属片213,此时,调节头215设置于热调节杆212。
上述热调节组件21对断路器进行过载保护的工作原理如下:热元件24的一端连接于桥型触头组件5,其另一端连接于双金属片213(二者通过但不限制为铆接、焊接、螺栓连接等连接形式);热元件24发热并将热量传递至双金属片213,双金属片213由于两种金属热变形不同,故而发生弯曲变形;当断路器过载时,热元件24散发的热量超过设定值,双金属片213弯曲变形至制动杆214抵接于调节头215,推动热调节杆212转动,进而使设置于热调节杆212的热调节拨杆2121推动牵引杆22转动;随着热元件24温度持续升高,双金属片213持续变形,导致热调节拨杆2121和牵引杆22持续转动,当转动行程达到机构脱扣行程时,断路器脱扣断电,此时,脱扣的过载电流和时间应该满足国标规定的电流和时间要求至断路器脱扣断电。
本实施例中,热调节拨杆2121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热调节杆212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从而使得热调节杆212和牵引杆22之间具有多个接触点,确保牵引杆22能够稳定地转动。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可调的技术方案,具体地,调节头215设置有沿热调节杆212轴向倾斜的热调节斜面2151,制动杆214的一端指向热调节斜面2151;热调节组件21还包括热调节旋钮211,配置为通过旋转带动热调节杆212沿热调节杆212的轴向移动,从而调节热调节斜面2151和制动杆214之间的间距。
更为具体地,热调节杆212呈中空结构,其内部穿设有滑动轴2124;滑动轴2124的两端分别从热调节杆212穿出,并连接于壳体1,使得热调节杆212能够沿着滑动轴2124的轴线移动。
本实施例中,热调节斜面215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个平面,避免制动杆214相对于热调节斜面2151的位移量过大,导致制动杆214无法接触到热调节斜面2151。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热调节旋钮211的下端设置有偏心轴2111,热调节杆212的上侧设置有直形滑槽2122;偏心轴2111插入直形滑槽2122内。在旋转热调节旋钮211的过程中,偏心轴2111在直形滑槽2122内滑动,从而带动热调节杆212沿热调节杆212的轴向移动。
本实施例中,直形滑槽2122的延伸方向与热调节杆212的轴线垂直设置,以在热调节旋钮211转动一周后使热调节杆212具有最大的位移量。
参照图19,壳体1内表面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滑动孔,滑动轴2124的两端分别穿设于两个滑动孔,从而实现热调节杆212能够沿着该滑动孔的轴向(即热调节杆212的轴向)移动。
进一步地,壳体1的内表面设置有导向槽16,衔铁支架233上设置有导向凸台2331,导向凸台2331插设于导向槽16。本实施例中,衔铁支架233相对的两侧分别凸设有一个导向凸台2331,相应地,壳体1相对的两个内表面分别设置有一个导向槽16;装配时,将衔铁支架233两侧的导向凸台2331分别插入壳体1两侧内表面的导向槽16内,推动衔铁支架233沿着导向槽16滑动,直至衔铁支架233装配到位。导向槽16起到了限制衔铁支架233与壳体1相对位置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壳体1包括脱扣器壳体17,脱扣器壳体17装设于面盖11、中盖12、基座13、插拔基座14和底座15围着形成的腔体内,脱扣器2装设于脱扣器壳体17,导向槽16设置于脱扣器壳体17。
热调节组件21还包括热调节杆复位弹簧216,热调节杆复位弹簧216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壳体1和热调节杆212。热调节杆复位弹簧216能够驱使热调节杆212回复到初始状态,以进行下一次的过载保护动作。
本实施例中,热调节杆复位弹簧216的两端分别连接于脱扣器壳体17和热调节杆212。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热调节杆复位弹簧216设置为拉簧的形式;热调节拨杆2121上设置有弹簧连接凸台21212,热调节杆复位弹簧216的一端勾设于弹簧连接凸台21212,热调节杆复位弹簧216的另一端勾设于壳体1。可以理解的是,弹簧连接凸台21212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设置,并不限定设置于某一固定位置。在其他实施例中,热调节杆复位弹簧216还可设置为扭簧的形式。
上述热调节组件21的热调节原理如下:旋转热调节旋钮211,带动热调节杆212沿热调节杆212的轴向移动,从而使得调节头215相对于制动杆214发生移动;此时,制动杆214和热调节斜面2151的对应位置发生改变,从而改变热调节斜面2151和制动杆214之间的间距,即改变制动杆214抵接于调节头215时所需的双金属片213的变形量,进而满足不同热档位的调节需求。
进一步地,制动杆214螺接于热调节杆212或双金属片213。转动制动杆214能够改变制动杆214从热调节杆212或双金属片213伸出的长度,从而改变制动杆214到调节头215的距离。这一结构主要用于生产过程中的热调整,通过在出厂时将制动杆214和调节头215调节到合适的相对位置,以满足不同热档位的过载需求。
图20为本实施例一提供的脱扣器中磁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断路器中磁轭的位置结构示意图;参见图20和图21,磁调节组件23包括磁调节杆232、衔铁支架233、衔铁234以及磁轭235;衔铁234转动连接于衔铁支架233,磁轭235对应设置于衔铁234,衔铁234配置为能够在磁轭235的吸力下转动,推动牵引杆22转动至断路器脱扣断电。
本实施例中,磁调节杆232的两端分别穿设于壳体1,使其可以相对于壳体1发生转动;衔铁234通过转动连接轴可转动地连接于衔铁支架233。衔铁234上还设置有用以增加磁保护的磁场的增磁块2345,可选地,增磁块2345通过但不限制为铆接、焊接、螺接等连接方式连接于衔铁234。
上述磁调节组件23对断路器进行短路保护的工作原理如下:热元件24的一端连接于桥型触头组件5,其另一端设置于衔铁234和磁轭235之间,用以在通电时产生磁场;当电路中出现大电流短路时,磁轭235与衔铁234之间产生磁场,且衔铁234被磁轭235吸合;衔铁234发生转动,衔铁234的上部推动牵引杆22转动至断路器脱扣断电。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磁可调的技术方案,磁调节组件23还包括磁调节旋钮231,配置为通过旋转带动磁调节杆232围绕磁调节杆232的轴线转动或沿磁调节杆232的轴向移动,从而改变断路器脱扣断电所需的磁轭235施加于衔铁234的吸力。
具体地,磁调节组件23还包括调节弹簧236;调节弹簧236的两端分别作用于磁调节杆232和衔铁234;调节弹簧236作用于衔铁234的力和磁轭235作用于衔铁234的吸力相反;磁调节旋钮231配置为通过旋转带动磁调节杆232围绕磁调节杆232的轴线转动,从而调节调节弹簧236施加于衔铁234的力值。
本实施例中,调节弹簧236和磁轭235分别设置于衔铁234的两侧,且分别设置于衔铁234转动轴线的两侧,从而使得二者作用于衔铁234的力相反。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磁调节组件23还包括转动设置于衔铁支架233的杠杆237,杠杆237的两端分别位于其转动轴线的两侧,且杠杆237的一端抵接于衔铁234,杠杆237的另一端连接于调节弹簧236的一端,调节弹簧236的另一端勾设于磁调节杆232上的调节弹簧挂钩2326。
进一步地,磁调节组件23包括衔铁复位弹簧239,衔铁复位弹簧239的两端分别连接于衔铁支架233和衔铁234。衔铁复位弹簧239作用于衔铁234的弹力与磁轭235作用于衔铁234的吸力相反,衔铁复位弹簧239能够驱使衔铁234回复到初始状态,以进行下一次的短路保护动作。
本实施例中,衔铁复位弹簧239设置为拉簧的形式;衔铁234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挂钩2346,且第一复位弹簧挂钩2346与磁轭235分别设置于衔铁234转动轴线的两侧;衔铁支架233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挂钩2332,衔铁复位弹簧239的两端分别勾设于第一复位弹簧挂钩2346和第二复位弹簧挂钩2332。在其他实施例中,衔铁复位弹簧239也可设置为扭簧的形式。
进一步地,磁调节组件23还包括磁调节螺钉2310,磁调节螺钉2310螺接于衔铁支架233,且磁调节螺钉2310的一端抵接于衔铁234。转动磁调节螺钉2310能够改变磁调节螺钉2310从衔铁支架233伸出的长度,从而推动衔铁234转动,以改变衔铁234和磁轭235之间的距离。这一结构主要用于生产过程中的热调整,通过在出厂时将衔铁234和磁轭235调节到合适的相对位置,以满足不同磁档位的过载需求。
参照图22,本实施例中,杠杆237通过一杠杆连接轴转动连接于衔铁支架233;磁调节杆232上设置有调节弹簧挂钩2326,杠杆237靠近磁调节杆232的一端凸设有弹簧连接凸台,调节弹簧236的两端分别勾设于调节弹簧挂钩2326和弹簧连接凸台;杠杆237远离磁调节杆232的一端抵接于衔铁234。分析上述结构,调节弹簧236通过杠杆237施力于衔铁234。当旋转磁调节旋钮231以使磁调节杆232转动时,可以改变调节弹簧236的伸长量,即改变调节弹簧236通过杠杆237施加于衔铁234的力值。
参见图23,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磁调节旋钮231的下端设置有螺旋面2311,磁调节杆232设置有与螺旋面2311相接触的凸台2321。该螺旋面2311沿壳体1的高度方向螺旋延伸。旋转磁调节旋钮231,即可改变凸台2321接触螺旋面2311的位置,从而使得凸台2321在壳体1的高度方向上发生位移,进而带动磁调节杆232旋转。
本实施例中,调节弹簧236和凸台2321分别设置于磁调节杆232的两侧。上述设置,一方面,在凸台2321和磁调节旋钮231的阻碍下,磁调节杆232不会被调节弹簧236的拉力作用下发生转动;另一方面,由于调节弹簧236始终施加于使磁调节杆232有转动趋势的拉力,从而使得凸台2321能够随着螺旋面2311的转动而发生转动,进而使得磁调节杆232能够通过旋转磁调节旋钮231而发生转动。
上述磁调节组件23的磁调节原理如下:旋转磁调节旋钮231,带动磁调节杆232围绕磁调节杆232的轴线转动,从而改变调节弹簧236的伸长量,进而改变杠杆237压在衔铁234上的力值;由于调节弹簧236作用于衔铁234的力和磁轭235作用于衔铁234的吸力相反,因此,杠杆237压在衔铁234上的力值越大(或越小),则使衔铁234和磁轭235吸合所需的电磁吸力越大(或越小),即通过热元件24所需的短路电流越大(或越小)。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的结构与实施例一中断路器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主要在于:脱扣器2的技术方案不同。
本实施例对脱扣器2的结构进一步作出改进,主要体现在热调节杆212和磁调节杆232采用同轴装配的形式,实现热磁可调功能一体化的结构,从而简化装配工序,提高壳体1内部空间的利用率,使得装置整体结构更加紧凑。
参照图24,壳体1相对的两个侧面分别设置有一个通孔,热调节杆212和磁调节杆232同心设置,且热调节杆212和磁调节杆23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壳体1的两个通孔。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调节弹簧236的两端分别勾设于设置于磁调节杆232的第一通孔2322和设置于衔铁234的第二通孔2341。当旋转磁调节旋钮231以使磁调节杆232转动时,可以改变调节弹簧236的伸长量,即改变调节弹簧236施加于衔铁234的拉力。
进一步参照图25和图26,磁调节杆232上设置有容置槽2324,热调节杆212设置于容置槽2324内,并且容置槽2324的长度大于热调节杆212的长度,以使热调节杆212能够在容置槽2324内沿热调节杆212的轴向移动;磁调节杆23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与热调节杆212和磁调节杆232轴线重合并与容置槽2324连通的连接通孔。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热调节杆212呈中空结构,其内部穿设有滑动轴2124;滑动轴2124的两端分别从热调节杆212的两端穿出,且滑动轴2124的两端分别从磁调节杆232两端的两个连接通孔穿出,并固定于壳体1相对的两个侧面。通过上述设置,热调节杆212可以沿滑动轴2124的轴线(即热调节杆212)的轴向移动,磁调节杆232可以围绕磁调节杆232的轴线转动。
在其他实施例中,热调节杆212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连接有一个滑动轴2124,两个滑动轴2124分别穿设于磁调节杆232两端的两个连接通孔;两个滑动轴2124分别从两个连接通孔内穿出,其穿出端穿设于壳体1相对的两个侧面。通过上述设置,同样可以实现热调节杆212沿热调节杆212的轴向移动,磁调节杆232可以围绕磁调节杆232的轴线转动。可选地,滑动轴2124依次穿过壳体1、磁调节杆232上的连接通孔并螺接于热调节杆212。
本实施例中,磁调节杆232轴向的两个端面分别抵接于壳体1相对的两个侧面,从而在对脱扣器2进行热调节的过程中,当热调节杆212沿其自身的轴线移动时,磁调节杆232在壳体1相对的两个侧面的限位作用下,不会随热调节杆212一同移动。
可选地,热调节杆复位弹簧216设置为扭簧的形式,且弹簧连接凸台21212的位置也与实施例一有所差别。具体地,热调节杆复位弹簧216套设于热调节杆212(本实施例中,热调节杆复位弹簧216具体套设于滑动轴2124),热调节杆复位弹簧216的一端穿设于弹簧连接凸台21212上的弹簧通孔内,另一端连接于壳体1。
本实施例中热调节拨杆2121的位置也与实施例一有所差别,参照图27,本实施例中,热调节拨杆2121的一端固设于热调节杆212,其另一端朝向牵引杆22且朝向壳体1的下端倾斜设置;当热调节杆212顺时针转动时,热调节拨杆2121拨动牵引杆22逆时针转动,直至断路器脱扣断电。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的结构与实施例一、二中断路器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脱扣器2的技术方案不同。
本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磁调节组件23的技术方案,参照图28和图29,磁调节组件23还包括设置于磁调节杆232下方的脱扣杆238,脱扣杆238上设置有磁调节拨杆2381和脱扣面2382;衔铁234配置为能够在磁轭235的吸力下转动至与脱扣面2382接触,进而推动脱扣杆238和磁调节拨杆2381转动,磁调节拨杆2381配置为通过推动牵引杆22转动以使断路器脱扣断电。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衔铁23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凸台,衔铁支架233对应于该凸台设置有凹槽,衔铁234两侧的凸台分别插设于衔铁支架233的凹槽内,实现衔铁234与衔铁支架233的转动配合。
基于本实施例中磁调节组件23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磁可调的技术方案,具体地,磁调节杆232上设置有沿磁调节杆232轴向倾斜的磁调节斜面2325,衔铁234设置于脱扣面2382和磁调节斜面2325之间;当电路中出现大电流短路时,衔铁234被磁轭235吸合,衔铁234发生转动直至与脱扣面2382相接触,此时,衔铁234推动脱扣面2382继续发生转动,直至断路器脱扣断电;衔铁234配置为随磁调节斜面2325沿磁调节杆232的轴向移动而转动,从而改变衔铁234与脱扣面2382之间的间距,即改变衔铁234推动脱扣面2382转动所需的推力,进而改变断路器脱扣断电时所需的磁轭235对衔铁234的吸力。具体地,在衔铁复位弹簧239的拉力作用下,衔铁234抵接于磁调节斜面2325,因此,当磁调节斜面2325沿磁调节杆232的轴向移动时,衔铁234发生转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磁调节旋钮231的下端设置有第二主动齿轮2312,磁调节杆232设置有与第二主动齿轮2312相啮合的第二齿条2323。在旋转磁调节旋钮231的过程中,第二主动齿轮2312带动第二齿条2323移动,进而带动磁调节杆232沿磁调节杆232的轴向移动。
参见图30,本实施例中,牵引杆22上设置有一凹槽222,热调节拨杆2121的一端固设于热调节杆212,另一端设置于凹槽222内;凹槽22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通孔,热调节拨杆2121设置于凹槽22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通孔,推动轴223从第二通孔穿出,且推动轴223的两端分别插设于两个第一通孔。通过上述设置,一方面凹槽222对热调节拨杆2121起到了限位作用,防止第二主动齿轮2312转动角度过大,导致第二齿条2323脱离第二主动齿轮2312;另一方面,热调节拨杆2121转动时通过推动轴223推动牵引杆22转动,且牵引杆22转动时也可通过推动轴223推动热调节拨杆2121转动,从而无需设置热调节杆复位弹簧216,通过转动牵引杆22,即可使热调节拨杆2121自动复位,动作反应迅速,简化装配流程,降低成产成本,且不存在热调节杆复位弹簧216失效或移位而导致热调节拨杆2121无法自动复位的问题,结构精简可靠。
请参照图28,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磁调节拨杆2381与热调节拨杆2121接触配合,转动牵引杆22能够转动热调节拨杆2121,进而转动与热调节拨杆2121接触配合的磁调节拨杆2381,使得热调节拨杆2121和磁调节拨杆2381自动复位,进一步简化结构。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热调节旋钮211的下端设置有第一主动齿轮2112,热调节杆212设置有与第一主动齿轮2112相啮合的第一齿条2123。在旋转热调节旋钮211的过程中,第一主动齿轮2112带动第一齿条2123移动,进而带动热调节杆212沿热调节杆212的轴向移动。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供的断路器的结构与实施例三中断路器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脱扣器2的技术方案不同。
参照图31和图32,衔铁234包括脱扣件2342,脱扣件2342对应设置于牵引杆22,衔铁234配置为在磁轭235的吸力下转动至脱扣件2342与牵引杆22接触,从而推动牵引杆22转动至断路器脱扣断电。
磁调节杆232上设置有沿磁调节杆232轴向倾斜的磁调节斜面2325;衔铁234还包括调节件2343,调节件2343抵接于磁调节斜面2325;衔铁234配置为随磁调节斜面2325沿磁调节杆232的轴向移动而转动,从而改变脱扣件2342与牵引杆22之间的间距。
参照图32,牵引杆22设置有牵引杆拨杆224,脱扣件2342对应设置于牵引杆拨杆224;牵引杆拨杆224和磁调节杆232设置于脱扣件2342和调节件2343之间,磁调节斜面2325设置于磁调节杆232靠近调节件2343的一侧;在衔铁复位弹簧239的拉力作用下,调节件2343始终抵接于磁调节斜面2325;磁调节杆232轴向移动能够带动磁调节斜面2325沿磁调节杆232的轴向移动,从而带动衔铁234转动,进而改变脱扣件2342和牵引杆拨杆224之间的间距。
上述磁调节组件23的磁调节原理参见实施例三,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脱扣件2342设置有第一磁脱扣拍合面2344,牵引杆22上对应于第一磁脱扣拍合面2344设置有第二磁脱扣拍合面225。通过设置拍合面,使得脱扣件在推动牵引杆22转动的过程中,二者采用面和面的接触形式,从而提高产品的脱扣速度,使得产品的性能更加的稳定、可靠。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磁脱扣拍合面2344设置于脱扣件2342;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磁脱扣拍合面2344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于衔铁234与牵引杆22相接触的位置。
参见图33,本实施例中热调节拨杆2121上设置有第一热脱扣拍合面21211,牵引杆22上对应于第一热脱扣拍合面21211设置有第二热脱扣拍合面221。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四种实施例中的脱扣器2的一些具体特征可彼此重新组合设置,并不限定于上述四个实施例中的组合。例如,可以将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中热调节旋钮211的结构替换为实施例三中热调节旋钮211的结构。
再比如,实施例三和实施例四中的热调节杆212和磁调节杆232同样可采用同轴装配的形式,其结构和原理参见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二不同的是,由于实施例三和实施例四采用磁调节杆232沿磁调节杆232的轴向移动而进行磁调节的方式,因此,磁调节杆232轴向的两个端面不设置为抵接于壳体1相对的两个侧面,也就是说,热调节杆212和磁调节杆232都可以沿其自身的轴向移动。由于热调节杆212和磁调节杆232分别在热调节旋钮211和磁调节旋钮231的限位作用下,热调节杆212(磁调节杆232)的移动不会影响到磁调节杆232(热调节杆212)。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38)

1.一种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和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的脱扣器(2);
所述壳体(1)具有长度L1、宽度W1和高度H1,所述壳体(1)的高度H1大于长度L1和宽度W1;所述脱扣器(2)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部长度方向的一端;所述壳体(1)的下端设置有电源接口和负载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扣器(2)有长度L2、宽度W2和高度H2,所述脱扣器(2)的高度H2大于长度L2和宽度W2,所述脱扣器(2)沿所述壳体(1)的高度方向设置,使得所述脱扣器(2)高度方向和所述壳体(1)的高度方向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度L1的取值范围为85-200mm,所述宽度W1的取值范围为85-200mm,所述高度H1的取值范围为200-300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度L2的取值范围为30-40mm,所述宽度W2的取值范围为70-140mm,所述高度H2的取值范围为150-180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的触头系统(3)和灭弧系统(4);
所述脱扣器(2)、所述触头系统(3)和所述灭弧系统(4)沿所述壳体(1)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路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的桥型触头组件(5);
所述桥型触头组件(5)与所述脱扣器(2)、所述触头系统(3)和所述灭弧系统(4)沿所述壳体(1)的高度方向并列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桥型触头组件(5)与所述脱扣器(2)和所述触头系统(3)连接;
所述电源接口和所述负载接口设置于所述桥型触头组件(5)。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权项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扣器(2)包括热调节组件(21)和牵引杆(22),通过所述热调节组件(21)用以推动所述牵引杆(22)转动至断路器脱扣断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调节组件(21)包括热调节杆(212)、双金属片(213)、制动杆(214)和调节头(215);
所述制动杆(214)和所述调节头(215)分别设置于所述热调节杆(212)和所述双金属片(213);所述制动杆(214)的一端指向所述调节头(215);所述双金属片(213)受热发生弯曲变形使所述调节头(215)抵接于所述制动杆(214),推动所述热调节杆(212)转动,进而使设置于所述热调节杆(212)的热调节拨杆(2121)推动所述牵引杆(22)转动至断路器脱扣断电。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头(215)设置有沿所述热调节杆(212)轴向倾斜的热调节斜面(2151),所述制动杆(214)的一端指向所述热调节斜面(2151);
所述热调节组件(21)还包括热调节旋钮(211),配置为通过旋转带动所述热调节杆(212)沿所述热调节杆(212)的轴向移动,从而调节所述热调节斜面(2151)和所述制动杆(214)之间的间距。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调节旋钮(211)的下端设置有偏心轴(2111),所述热调节杆(212)的上侧设置有直形滑槽(2122);所述偏心轴(2111)插入所述直形滑槽(2122)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调节旋钮(211)的下端设置有第一主动齿轮(2112),所述热调节杆(212)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主动齿轮(2112)相啮合的第一齿条(2123)。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调节组件(21)还包括热调节杆复位弹簧(216),所述热调节杆复位弹簧(216)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壳体(1)和所述热调节杆(212)。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杆(214)螺接于所述热调节杆(212)或所述双金属片(213)。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调节拨杆(2121)上设置有第一热脱扣拍合面(21211),所述牵引杆(22)上对应于所述第一热脱扣拍合面(21211)设置有第二热脱扣拍合面(221)。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扣器(2)还包括磁调节组件(23),用于推动所述牵引杆(22)转动至断路器脱扣断电。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调节组件(23)包括磁调节杆(232)、衔铁支架(233)、衔铁(234)以及磁轭(235);
所述衔铁(234)转动连接于所述衔铁支架(233),所述磁轭(235)对应设置于所述衔铁(234),所述衔铁(234)配置为能够在所述磁轭(235)的吸力下转动,推动所述牵引杆(22)转动至断路器脱扣断电。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调节组件(23)还包括磁调节旋钮(231),配置为通过旋转带动所述磁调节杆(232)围绕所述磁调节杆(232)的轴线转动或沿所述磁调节杆(232)的轴向移动,从而改变断路器脱扣断电所需的所述磁轭(235)施加于所述衔铁(234)的吸力。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调节组件(23)还包括调节弹簧(236);
所述调节弹簧(236)的两端分别作用于所述磁调节杆(232)和所述衔铁(234);
所述调节弹簧(236)作用于所述衔铁(234)的力和所述磁轭(235)作用于所述衔铁(234)的吸力相反;所述磁调节旋钮(231)配置为通过旋转带动所述磁调节杆(232)围绕所述磁调节杆(232)的轴线转动,从而调节所述调节弹簧(236)施加于所述衔铁(234)的力值。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调节组件(23)还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衔铁支架(233)的杠杆(237),所述杠杆(237)的两端分别位于其转动轴线的两侧,且所述杠杆(237)的一端抵接于所述衔铁(234),所述杠杆(237)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调节弹簧(236)的一端,所述调节弹簧(236)的另一端勾设于所述磁调节杆(232)上的调节弹簧挂钩(2326)。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弹簧(236)的两端分别勾设于设置于所述磁调节杆(232)的第一通孔(2322)和设置于所述衔铁(234)的第二通孔(2341)。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调节旋钮(231)的下端设置有螺旋面(2311),所述磁调节杆(232)设置有与所述螺旋面(2311)相接触的凸台(2321)。
23.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调节旋钮(231)的下端设置有第二主动齿轮(2312),所述磁调节杆(232)设置有与所述第二主动齿轮(2312)相啮合的第二齿条(2323)。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调节组件(23)还包括设置于磁调节杆(232)下方的脱扣杆(238),所述脱扣杆(238)上设置有磁调节拨杆(2381)和脱扣面(2382);
所述衔铁(234)配置为能够在所述磁轭(235)的吸力下转动至与所述脱扣面(2382)接触,进而推动所述脱扣杆(238)和磁调节拨杆(2381)转动,所述磁调节拨杆(2381)配置为通过推动所述牵引杆(22)转动以使断路器脱扣断电。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调节杆(232)上设置有沿所述磁调节杆(232)轴向倾斜的磁调节斜面(2325),所述衔铁(234)设置于所述脱扣面(2382)和所述磁调节斜面(2325)之间;
所述衔铁(234)配置为随所述磁调节斜面(2325)沿所述磁调节杆(232)的轴向移动而转动,从而改变所述衔铁(234)与所述脱扣面(2382)之间的间距。
26.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衔铁(234)包括脱扣件(2342),所述脱扣件(2342)对应设置于所述牵引杆(22),所述衔铁(234)配置为在所述磁轭(235)的吸力下转动至所述脱扣件(2342)与所述牵引杆(22)接触,从而推动所述牵引杆(22)转动至断路器脱扣断电。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调节杆(232)上设置有沿所述磁调节杆(232)轴向倾斜的磁调节斜面(2325);
所述衔铁(234)还包括调节件(2343),所述调节件(2343)抵接于所述磁调节斜面(2325);所述衔铁(234)配置为随所述磁调节斜面(2325)沿所述磁调节杆(232)的轴向移动而转动,从而改变所述脱扣件(2342)与所述牵引杆(22)之间的间距。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扣件(2342)设置有第一磁脱扣拍合面(2344),所述牵引杆(22)上对应于所述第一磁脱扣拍合面(2344)设置有第二磁脱扣拍合面(225)。
2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调节组件(23)包括衔铁复位弹簧(239),所述衔铁复位弹簧(239)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衔铁支架(233)和所述衔铁(234)。
3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衔铁(234)上设置有第一磁脱扣拍合面(2344),所述牵引杆(22)上对应于所述第一磁脱扣拍合面(2344)设置有第二磁脱扣拍合面(225)。
3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调节组件(23)还包括磁调节螺钉(2310),所述磁调节螺钉(2310)螺接于所述衔铁支架(233),且所述磁调节螺钉(2310)的一端抵接于所述衔铁(234)。
32.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调节杆(212)和所述磁调节杆(232)同轴设置。
33.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表面设置有导向槽(16),所述衔铁支架(233)上设置有导向凸台(2331),所述导向凸台(2331)插设于所述导向槽(16)。
3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系统(3)包括沿所述壳体(1)高度方向依次设置的操作机构(31)、动触头(32)和静触头(33),所述操作机构(31)用于驱使所述动触头(32)与所述静触头(33)接触或分离,所述静触头(33)远离所述动触头(32)的一端插设于所述桥型触头组件(5)。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头(33)包括首尾依次相连的接触部(331)、第一竖直部(332)、第一水平部(333)和第二竖直部(334),所述第二竖直部(334)远离所述第一水平部(333)的一端插设于所述桥型触头组件(5),所述接触部(331)的靠近所述动触头(32)的端面设置有静触点(335);所述接触部(33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竖直部(332),其另一端朝向所述灭弧系统(4);所述接触部(331)水平设置或朝向下端倾斜设置。
36.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头(33)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静触头部(336)和第二静触头部(337),所述第一静触头部(336)靠近所述动触头(32)的端面设置有静触点(335),所述第二静触头部(337)远离所述第一静触头部(336)的一端插设于所述桥型触头组件(5)。
37.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触头(33)呈竖向板结构,所述静触头(33)靠近所述动触头(32)的端面设置有静触点(335),所述静触头(33)远离所述动触头(32)一端插设于所述桥型触头组件(5)。
38.根据权利要求35至37任一项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系统(3)还包括静引弧板(34),所述静引弧板(34)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静触头(33)且包住所述静触点(335),所述静引弧板(34)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灭弧系统(4)的栅片(41)的下端。
CN202221916464.3U 2022-07-22 2022-07-22 一种断路器 Active CN2179336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16464.3U CN217933674U (zh) 2022-07-22 2022-07-22 一种断路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16464.3U CN217933674U (zh) 2022-07-22 2022-07-22 一种断路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33674U true CN217933674U (zh) 2022-11-29

Family

ID=841494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16464.3U Active CN217933674U (zh) 2022-07-22 2022-07-22 一种断路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336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165828U (zh) 对断路器进行操作的执行器
CN217933674U (zh) 一种断路器
CN114360977B (zh) 一种可远程控制的断路器
CN117476414A (zh) 一种断路器
CN113078035A (zh) 一种高分断微型断路器
US3240904A (en) Circuit breaker assembly
CN218039054U (zh) 插入式断路器
CN111009449A (zh) 一种新型电开关
CN212625368U (zh) 一种断路器
CN219105945U (zh) 开关
CN218241746U (zh) 一种断路器
CN219778793U (zh) 一种电子式塑壳断路器
CN219267583U (zh) 脱扣器和断路器
CN214542102U (zh) 断路器用保护机构
CN113257643B (zh) 断路机构及具有其的断路器
CN218769177U (zh) 开关
CN219716780U (zh) 操作机构及断路器
CN216354043U (zh) 一种电子式选择性小型直流断路器
CN220065596U (zh) 开关电器
CN216928451U (zh) 一种断路器紧急脱扣机构
CN214588693U (zh) 一种插入式断路器的电动操作机构
CN219553554U (zh) 热脱扣装置及断路器
CN219917050U (zh) 一种用于二极断路器的附件及具有其的断路装置
CN211045348U (zh) 一种塑料外壳式断路器
CN212783333U (zh) 小型断路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05

Address after: Room 1205-3, 1817 Haigang Avenue, Xitangqiao Street (Haiya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aiyan County, 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4300

Patentee after: Liangxin Electrical Appliances (Haiyan) Co.,Ltd.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Liangxin Electrical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2000, Shenjiang South Road,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201315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Liangxin Electrical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