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19972U - 一种再生胶生产用上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再生胶生产用上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19972U
CN217919972U CN202221991100.1U CN202221991100U CN217919972U CN 217919972 U CN217919972 U CN 217919972U CN 202221991100 U CN202221991100 U CN 202221991100U CN 217919972 U CN217919972 U CN 2179199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eding
wall
reclaimed rubber
fixed
rubber prod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9110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艳秋
刘保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ou Baofeng Rubb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ou Baofeng Rubb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ou Baofeng Rubb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ou Baofeng Rubb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99110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199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199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199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62Plastics recycling; Rubber recycling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再生胶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再生胶生产用上料装置,其包括依次设有行走机构和上料机构的底座,所述上料机构包括铰接于底座顶部的上料斜筒、固定于上料斜筒底部外壁的电机、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的输出轴同轴连接的传动杆、固定于传动杆外壁的绞龙、调节组件、除味组件和传动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安装槽、固定于安装槽一侧内壁的电动推杆。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调节组件便于调节上料斜筒的倾斜角度,进而能够适应不同加工设备的上料需求,提高了上料效率,降低了使用过程中的局限性;通过除味组件便于在上料的同时将再生胶散发到工作环境的气味进行净化,有助于改善工作环境的空气质量,有利于工人的身心健康。

Description

一种再生胶生产用上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再生胶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再生胶生产用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再生胶是以废旧轮胎及其它废旧橡胶为主要原料加工成的,有一定可塑度、能重新使用的橡胶。再生胶能部分地代替生胶用于橡胶制品,以节约生胶及炭黑,也有利于改善加工性能及橡胶制品的某些性能,再生胶在进行生产加工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上料装置,在使用时,通过上料装置将再生胶运输到加工设备内进行加工。
经检索,公开号为CN215325755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原料上料装置,包括安装底座、进料斗、输送管,通过在螺旋输送轴的叶片上均匀的安装有混合杆,混合杆表面光滑,且采用不锈钢材质,从而通过混合杆在运转时的转动,可以减少原料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结块。
但是上述专利提出的上料装置不便于调整上料的倾斜度,进而不能适应不同加工设备的上料需求,相对应的也就降低了上料效率,提高了使用过程中的局限性。因而,我们提出了一种改进后的再生胶生产用上料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再生胶生产用上料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再生胶生产用上料装置,包括依次设有行走机构和上料机构的底座,所述上料机构包括铰接于底座顶部的上料斜筒、固定于上料斜筒底部外壁的电机、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的输出轴同轴连接的传动杆、固定于传动杆外壁的绞龙、调节组件、除味组件和传动组件;
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安装槽、固定于安装槽一侧内壁的电动推杆、固定于电动推杆输出轴一端外壁的滑块和铰接于滑块顶部的斜铰接杆。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除味组件包括固定于上料斜筒上部外壁的连接罩、固定于连接罩下部内壁的活性炭滤网、开设于连接罩顶部的排气孔、固定于排气孔内壁的安装架、通过轴承与安装架内壁连接的转轴和套接于转轴上的吸气扇叶。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轴承与上料斜筒的底部内壁贯穿连接,且传动杆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上料斜筒的顶部内壁贯穿连接。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套接于传动杆上的主动锥齿轮和套接于转轴上并与主动锥齿轮啮合的从动锥齿轮。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槽开设于底座的顶部,滑块的外壁与安装槽的内壁滑动连接,且斜铰接杆的顶端铰接于上料斜筒的中部。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上料斜筒的下部顶端设有进料斗,且上料斜筒的上部底端设有出料管。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固定于底座侧壁的推把手和依次安装于底座底部四角位置的四个带刹万向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首先通过调节组件便于调节上料斜筒的倾斜角度,进而能够适应不同加工设备的上料需求,提高了上料效率,降低了使用过程中的局限性;
2、其次通过除味组件便于在上料的同时将再生胶散发到工作环境的气味进行净化,进而有助于改善工作环境的空气质量,有利于工人的身心健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再生胶生产用上料装置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再生胶生产用上料装置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再生胶生产用上料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再生胶生产用上料装置中连接罩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座;2、上料斜筒;3、电机;4、传动杆;5、绞龙;6、安装槽;7、电动推杆;8、滑块;9、斜铰接杆;10、连接罩;11、活性炭滤网;12、安装架;13、转轴;14、吸气扇叶;15、主动锥齿轮;16、从动锥齿轮;17、推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实施例1,参照图1-3,一种再生胶生产用上料装置,包括底座1、行走机构和上料机构;
行走机构具体是由焊接在底座1左侧外壁的推把手17和通过螺栓依次连接在底座1底部四角外壁的四个带刹万向轮组成,通过行走机构便于将整个设备移动到指定地点进行使用;
上料机构具体是由上料斜筒2、电机3、传动杆4、绞龙5和调节组件构成,调节组件具体是由开设在底座1顶部的安装槽6、电动推杆7、滑块8和斜铰接杆9组成;
在上料机构中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为:首先,上料斜筒2铰接在底座1的顶部,电机3通过螺栓连接在上料斜筒2的底部外壁,电机3的输出轴通过轴承与上料斜筒2的底部内壁贯穿连接,传动杆4的底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3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传动杆4的上端通过轴承与上料斜筒2的顶部内壁贯穿连接,绞龙5焊接在传动杆4的外壁;
其次,电动推杆7通过螺栓连接在安装槽6的左侧内壁,滑块8焊接在电动推杆7的输出轴一端外壁上,斜铰接杆9铰接在滑块8的顶部,斜铰接杆9的顶端铰接在上料斜筒2的中部,滑块8的外壁与安装槽6的内壁滑动连接便于对滑块8的移动进行限位;
另外,上料斜筒2的下部顶端设有进料斗,上料斜筒2的上部底端设有出料管,电机3通过导线连接有开关,开关连接有电源线;
通过调节组件便于调节上料斜筒2的倾斜角度,进而能够适应不同加工设备的上料需求,提高了上料效率,降低了使用过程中的局限性。
实施例2,参照图2-4,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具体是:一种再生胶生产用上料装置中上料机构该包括除味组件和传动组件;
除味组件具体是由连接罩10、活性炭滤网11、安装架12、转轴13和吸气扇叶14组成,传动组件具体是由主动锥齿轮15和从动锥齿轮16组成;
在除味组件中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为:连接罩10的左侧开设有一个与上料斜筒2适配的装载孔,通过该装载孔便于将连接罩10焊接在上料斜筒2的上部外壁上,活性炭滤网11通过螺栓连接在连接罩10的下部内壁,在连接罩10的顶部开设一个排气孔,安装架12焊接在排气孔的内壁,转轴13通过轴承与安装架12的内壁连接,吸气扇叶14固定套装在转轴13上,通过除味组件便于在上料的同时将再生胶散发到工作环境的气味进行净化,进而有助于改善工作环境的空气质量,有利于工人的身心健康;
在传动组件中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为:主动锥齿轮15固定套装在传动杆4上,从动锥齿轮16固定套装在转轴13上并与主动锥齿轮15啮合,通过传动组件的传动便于节约一定的电力资源和使用成本。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首先启动电机3,然后将需要生产的再生胶原料从进料斗加入至上料斜筒2内,此时电机3的输出轴带动传动杆4转动,进而传动杆4转动带动绞龙5转动对加入的原料进行输送,最终原料从出料管下落至加工设备内进行加工;
其次,传动杆4转动又带动了主动锥齿轮15转动,进而与之啮合的从动锥齿轮16带动转轴13转动,进而吸气扇叶14转动将空气中的气味往连接罩10内吸入,在活性炭滤网11的吸附净化下对气味进行净化处理,最终从排气孔排出;
最后,在需要进行调节时,通过电动推杆7的输出轴带动滑块8在安装槽6内滑动使得斜铰接杆9转动而带动上料斜筒2实现倾斜度的调节。
本领域技术人员易于想到的是:上述各个实施例的任意组合应用都是可行的,故上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任意组合都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但是由于篇幅限制,本说明书在此就不一一详述了。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

Claims (7)

1.一种再生胶生产用上料装置,包括依次设有行走机构和上料机构的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包括铰接于底座(1)顶部的上料斜筒(2)、固定于上料斜筒(2)底部外壁的电机(3)、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3)的输出轴同轴连接的传动杆(4)、固定于传动杆(4)外壁的绞龙(5)、调节组件、除味组件和传动组件;
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安装槽(6)、固定于安装槽(6)一侧内壁的电动推杆(7)、固定于电动推杆(7)输出轴一端外壁的滑块(8)和铰接于滑块(8)顶部的斜铰接杆(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胶生产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味组件包括固定于上料斜筒(2)上部外壁的连接罩(10)、固定于连接罩(10)下部内壁的活性炭滤网(11)、开设于连接罩(10)顶部的排气孔、固定于排气孔内壁的安装架(12)、通过轴承与安装架(12)内壁连接的转轴(13)和套接于转轴(13)上的吸气扇叶(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胶生产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3)的输出轴通过轴承与上料斜筒(2)的底部内壁贯穿连接,且传动杆(4)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上料斜筒(2)的顶部内壁贯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胶生产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套接于传动杆(4)上的主动锥齿轮(15)和套接于转轴(13)上并与主动锥齿轮(15)啮合的从动锥齿轮(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胶生产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6)开设于底座(1)的顶部,滑块(8)的外壁与安装槽(6)的内壁滑动连接,且斜铰接杆(9)的顶端铰接于上料斜筒(2)的中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胶生产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斜筒(2)的下部顶端设有进料斗,且上料斜筒(2)的上部底端设有出料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胶生产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固定于底座(1)侧壁的推把手(17)和依次安装于底座(1)底部四角位置的四个带刹万向轮。
CN202221991100.1U 2022-07-31 2022-07-31 一种再生胶生产用上料装置 Active CN2179199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91100.1U CN217919972U (zh) 2022-07-31 2022-07-31 一种再生胶生产用上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91100.1U CN217919972U (zh) 2022-07-31 2022-07-31 一种再生胶生产用上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19972U true CN217919972U (zh) 2022-11-29

Family

ID=841500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91100.1U Active CN217919972U (zh) 2022-07-31 2022-07-31 一种再生胶生产用上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199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433376Y (zh) 太阳能扫地吸尘环卫车
CN217919972U (zh) 一种再生胶生产用上料装置
CN107620283A (zh) 集雪排雪一体型除雪车及其除雪方法
CN210418188U (zh) 一种耐用型且自带清洁功能的橡胶输送装置
CN112044517A (zh) 一种环境工程用具有除尘结构的固体废弃物处理设备
CN215353695U (zh) 一种环保固废回收用破碎装置
CN214732022U (zh) 一种再生胶生产用上料装置
CN216245434U (zh) 一种生物质燃烧颗粒原材料烘干装置
CN211869221U (zh) 一种电解铝阳极保温覆盖料输送机
CN213680436U (zh) 一种可提升发酵质量的有机肥发酵罐
CN113211166A (zh) 一种金属机械加工用的废屑回收装置
CN210252547U (zh) 一种固废处理用粉碎装置
CN209955364U (zh) 一种提高易拉罐回收处理效率的装置
CN219783952U (zh) 一种渗滤液固液分离装置
CN202466491U (zh) 一种多功能道路清洁车
CN213350166U (zh) 一种建筑垃圾制备再生建筑材料的生产设备
CN214244163U (zh) 一种自动污泥处理机
CN111420742A (zh) 一种用于建筑垃圾的分类回收装置
CN217189869U (zh) 一种应用于固废处理的破碎机构
CN215748094U (zh) 加工中心废料自动清排装置
CN217923307U (zh) 一种道路清扫车余料回收再利用装置
CN219428183U (zh) 一种可降解餐具生产加工用原料输送推车
CN216885356U (zh) 一种汽车天窗生产用的废料的处理回收装置
CN219942978U (zh) 一种建筑工地运渣车
CN210881005U (zh) 一种轮胎钢丝帘布裁切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