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08361U - 一种污染环境下使用的药液配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污染环境下使用的药液配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08361U
CN217908361U CN202220843129.9U CN202220843129U CN217908361U CN 217908361 U CN217908361 U CN 217908361U CN 202220843129 U CN202220843129 U CN 202220843129U CN 217908361 U CN217908361 U CN 2179083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ncture needle
way valve
puncture
port
liquid medic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84312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祝成红
张小纯
李朝霞
王烈明
屈明月
安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ocket Force Characteristic Medical Center of PLA
Original Assignee
Rocket Force Characteristic Medical Center of PL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ocket Force Characteristic Medical Center of PLA filed Critical Rocket Force Characteristic Medical Center of PLA
Priority to CN20222084312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083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083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083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染环境下使用的药液配制装置,包括注射器本体、三通阀、第一瓶塞穿刺组件、第二瓶塞穿刺组件以及连接软管;所述三通阀的第一端口通过连接软管与所述注射器本体的头部连接,第二端口通过连接软管与所述第一瓶塞穿刺组件连接,第三端口通过连接软管与所述第二瓶塞穿刺组件连接,所述三通阀可被操作,使其在第一连通状态和第二连通状态之间切换。本实用新型能够避免在药液配制过程中发生污染及泄漏,提高了使用安全性。此外,瓶塞穿刺组件采用可伸缩设计,不仅可以减少污染物进入输液瓶内,还能够防止在医疗垃圾处理过程中工作人员被刺伤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

Description

一种污染环境下使用的药液配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污染环境下使用的药液配制装置。
背景技术
静脉输液是患者最常见的给药方式及护理技术操作,静脉输液也存在一定的医疗安全隐患。临床护理工作中,一般采用一次性注射器进行药液配制,先吸取输液瓶或袋中的药液,注入装有冻干块或冻干粉或液体状药物的西林瓶中,溶解药物,再吸取溶解的药混合液注入输液袋中。
然而,在上述药液配制过程中,容易发生因护理人员没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工序安排不合理、消毒不彻底,使药物发生药效反应,甚至引起患者死亡的事故,在医疗条件以及人员素质等条件不足的基层医疗单位,输液反应发生率更高,尤其是在战现场的战伤救治过程中,由于环境污染等原因,整个药液配制过程中均暴露在输液不良反应高发的环境下,导致输液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增高。
此外,在配制某些特殊药液(例如化疗药物)过程中,例如拔针时,容易使部分药液排于空气中,使得药物可经过直接接触、呼吸道吸入或消化道等摄入,有可能导致医护人员职业损伤。同时,在完成药液配制后,沾有药物的医疗垃圾如果未封好或是没有按照要求打包,或者针头将垃圾袋冲破,出现针尖外露,均有可能导致微量的药物溢出,使有毒性颗粒在配制间或医疗垃圾处理站散播,造成相关工作人员中毒损伤。
为解决以上风险,我们研制出一种污染环境下使用的药液配制装置,可以有效降低战现场的战伤救治过程中,由于环境污染等原因导致的输液不良反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染环境下使用的药液配制装置,避免药物在配制过程中导致污染的情况发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污染环境下使用的药液配制装置,包括注射器本体、三通阀、第一瓶塞穿刺组件、第二瓶塞穿刺组件以及连接软管;所述三通阀的第一端口通过连接软管与所述注射器本体的头部连接,第二端口通过连接软管与所述第一瓶塞穿刺组件连接,第三端口通过连接软管与所述第二瓶塞穿刺组件连接,所述三通阀可被操作,使其在第一连通状态和第二连通状态之间切换;其中,所述注射器本体、三通阀、第一瓶塞穿刺组件、第二瓶塞穿刺组件通过连接软管连接为不可拆分的一体结构。
在其他的一些示例中,还包括可伸缩密封套,该密封套一端与注射器本体的针筒尾部连接,另一端与注射器本体的针栓尾部连接,从而将所述针栓封闭在该密封套和针筒中。
在其他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密封套为硅胶套或波纹管。
在其他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端口与第一瓶塞穿刺组件之间的连接导管以及所述第三端口与第二瓶塞穿刺组件之间的连接导管上分别设有通气阀,该通气阀包括防水透气膜,用于实现连接导管内气体压力与外部环境压力平衡。
在其他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瓶塞穿刺器包括固定部,该固定部具有一轴向中心通孔;所述穿刺组件包括穿刺针,该穿刺针安装在所述中心通孔中,并且能够被致动器驱动从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中的一个为该穿刺针的工作位置,另一个为该穿刺针的隐藏位置。
在其他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固定部包括本体、设置本体一侧的第一延伸部以及设置在相对另一侧的第二延伸部,所述本体包括中心孔,所述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均为具有内部通道的管结构,该中心孔与所述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的内部通道形成所述中心通孔;当所述穿刺针处于工作位置时,其针尖从第一延伸部伸出预定距离,当所述穿刺针处于隐藏位置时,该穿刺针整体位于所述中心通孔中。
在其他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穿刺组件还包括连接管,该连接管安装在所述第二延伸部的内部通道中,其一端与所述穿刺针尾部固定连接,另一端连接软管;该连接管能够被所述致动器驱动在所述第二延伸部的内部通道中轴向移动。
在其他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致动器包括形成在所述连接管上的第一卡接结构、形成在所述第二延伸部上用于与所述第一卡接结构卡接的第二卡接结构以及用于解除或促成所述第一卡接结构与第二卡接结构卡接的操作部件。
在其他的一些示例中,包括沿所述第二延伸部轴向设置的至少两个第二卡接结构,当第一卡接结构与其中的一个第二卡接结构卡接时,该穿刺针处于工作位置;当第一卡接结构与另一个第二卡接结构卡接时,所述穿刺针处于隐藏位置。
进一步地,设置三个第二卡接结构,当第一卡接结构与第一个第二卡接结构卡接时,该穿刺针处于第一工作位置;当第一卡接结构与第二个第二卡接结构卡接时,该穿刺针处于第二工作位置;当第一卡接结构与第三个第二卡接结构卡接时,所述穿刺针处于隐藏位置;其中,所述穿刺针在所述第一工作位置的伸出长度与其在第二工作位置的伸出长度不同。
在其他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固定部还包括对称设置在两侧的两个弹性卡勾。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利用三通阀实现药液抽吸及推送交替工作,无需插拔穿刺针即可实现药液配制。装置整体采用密封结构,避免在药液配制过程中造成污染,提高了使用安全性。此外,瓶塞穿刺组件采用可伸缩设计,不仅可以减少药液残留,还能够防止在医疗垃圾处理过程中工作人员被刺伤导致中毒情况的发生。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污染环境下使用的药液配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瓶塞穿刺组件结构示意图,其中,穿刺针处于工作位置;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瓶塞穿刺组件结构示意图,其中,穿刺针处于隐藏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理解,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还应理解的是,用语“包括”、“具有”、“包含”,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表示存在所陈述的特征、元件和/或部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有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此外,当诸如“…中的至少一个”的表述出现在所列特征的列表之后时,修饰整个所列特征,而不是修饰列表中的单独元件。此外,当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时,使用“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并且,用语“示例性的”旨在指代示例或举例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污染环境下使用的药液配制装置,包括注射器本体10、三通阀20、第一瓶塞穿刺组件30、第二瓶塞穿刺组件40以及连接软管。
所述三通阀20的第一端口21通过连接软管与所述注射器本体10的头部连接,第二端口22通过连接软管与所述第一瓶塞穿刺组件30连接,第三端口23 通过连接软管与所述第二瓶塞穿刺组件40连接。
所述三通阀还包括操作旋钮24,通过操作该旋钮24,可以改变所述端口之间的连通状态。例如,在第一连通状态,所述第一端口21与第二端口22连通,而第一端口21与第三端口23不连通。在第二连通状态,所述第一端口21与第二端口22不连通,而第一端口21与第三端口23连通。
示例性地,该三通阀是一个四通的交叉正十字形结构,其中三个方向有出口,一个方向无出口,通过旋转操作可以使三个方向中的任意两个方向相通。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注射器本体10、三通阀20、第一瓶塞穿刺组件30、第二瓶塞穿刺组件40通过连接软管连接为不可拆分的一体结构,例如上述各部分之间的连接处采用焊接、粘接或热连接等方式连接为一体结构,从而减少连接处发生药液污染或泄漏的风险。
所述注射器本体包括针筒11、穿设在针筒11中的针栓12,针栓12头部与针筒限定用于容纳药液的腔室,通过推拉针栓12可以改变该腔室容积大小,从而实现药液的抽取与推送。本实用新型中,该注射器本体10还包括密封套13,该密封套13一端与针筒11的尾部连接,另一端与针栓12的尾部连接,从而将所述针栓12封闭在该密封套13和针筒11中。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密封套为硅胶套或波纹管,使得该密封套可以随着所述针栓12的推拉操作伸缩,且不影响针栓12在任意需要定位的位置稳定停留。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注射器本体尾部设置密封套13,将可能从针筒11中外溢的药物封闭在密封套中,避免污染环境中的污染物进入药液中,进一步提高了配置装置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二端口22与第一瓶塞穿刺组件30之间的连接导管以及所述第三端口23与第二瓶塞穿刺组件40之间的连接导管上分别设有通气阀31、41,该通气阀包括防水透气膜,用于实现连接导管内气体压力与外部环境压力平衡,但不会使导管内的药液发生污染或泄漏。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瓶塞穿刺组件30、40均包括固定部、穿刺组件。以下以瓶塞穿刺组件30为例,对其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所述固定部31具有一轴向中心通孔。所述穿刺组件包括穿刺针321,用于刺入输液瓶或输液袋的瓶塞,以向输液瓶或输液袋导入药液,或者从输液瓶或输液袋将药液导出。该穿刺针安装在所述中心通孔中,并且能够被致动器驱动从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中的一个为该穿刺针的工作位置(如图2所示),另一个为该穿刺针的隐藏位置,图3示出了输液器瓶塞穿刺器的穿刺针处于隐藏位置的结构。
继续参照图2、3,所述固定部包括本体、设置本体一侧的第一延伸部312 以及设置在相对另一侧的第二延伸部313,所述本体包括中心孔,所述第一延伸部312、第二延伸部313均为具有内部通道的管结构,该中心孔与所述第一延伸部312、第二延伸部313的内部通道形成所述中心通孔。
当所述穿刺针处于工作位置时,其针尖从第一延伸部伸出预定距离,当所述穿刺针处于隐藏位置时,该穿刺针整体位于所述中心通孔中。
所述穿刺组件还包括连接管322,该连接管安装在所述第二延伸部的内部通道中,其一端与所述穿刺针321尾部固定连接,另一端连接软管。该连接管322 能够被所述致动器驱动,从而在所述第二延伸部313的内部通道中沿轴向移动,即上下或前后移动。
该瓶塞穿刺组件中,至少所述第二延伸部313、连接管322采用硬质不易变形且完全透明的医用材料制成。
此外,所述穿刺组件还包括套设在所述穿刺针321尾部的压缩弹簧323,该压缩弹簧323一端与所述固定部本体下端或第一延伸部312下端抵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管322上端抵接。当所述穿刺针321处于工作位置时,即穿刺针处于伸出状态时,该压缩弹簧323以一定预压缩量抵接在固定部本体或第一延伸部312的下端与所述连接管322的上端之间。当操作致动器时,在该压缩弹簧 323的弹性力作用下,连接管322向下移动,进而带动所述穿刺针321向下移动,而处于隐藏位置,此时,该穿刺针321的整体均位于所述中心通孔中,即穿刺针321的针尖低于所述第一延伸部312的上端面。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致动器包括形成在所述连接管322上的第一卡接结构 3221,形成在所述第二延伸部313上用于与所述第一卡接结构3221卡接的第二卡接结构3132、3133,以及用于解除或促成所述第一卡接结构3221与第二卡接结构3132、3133卡接的操作部件3131。
示例性地,本实用新型包括沿所述第二延伸部13轴向设置的至少两个第二卡接结构,当第一卡接结构3221与其中的一个第二卡接结构3132卡接时,该穿刺针处于工作位置;当第一卡接结构3221与另一个第二卡接结构3133卡接时,所述穿刺针处于隐藏位置。其中,所述的一个第二卡接结构3321位于所述另一个第二卡接结构3322上方或前方。
在该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接结构为设置在所述连接管表面的带有突起的弹性臂3221,所述第二卡接结构为设置在所述第二延伸部管壁上的通孔 3132、3133,所述操作部件为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延伸部表面的弹性悬臂3131;当所述突起进入所述通孔时,第一卡接结构与第二卡接结构处于卡接状态;在卡接状态下,通过操作所述弹性悬臂将所述突起脱离当前通孔。优选地,所述弹性悬臂3131设有与所述突起对应的凸轮面。
优选地,所述工作位置也可以为多个,例如两个,使得当第一卡接结构与第一个第二卡接结构卡接时,该穿刺针处于第一工作位置,在该第一工作位置,穿刺针插入瓶塞在药瓶或液体瓶内的正常工作位置。当第一卡接结构与第二个第二卡接结构卡接时,该穿刺针处于第二工作位置,在该第二工作位置,穿刺针针尖斜面刚好在西林瓶瓶塞入口处的位置,从而能够将瓶内的液体抽尽。由于穿刺针可以定位在不同的工作位置,伸出长度不同,从而可以保证穿刺针能够穿透不同类型的瓶塞,以及尽可能减少药瓶中的药液残留。
优选地,所述固定部31包括对称设置在两侧的两个弹性卡勾311,用于将瓶塞穿刺组件固定在输液瓶或输液袋的颈部,从而避免在药液配制过程中发生穿刺针意外脱离,导致污染或泄漏情况的发生。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进行描述。
图1中,药瓶50(下称药瓶)中为需要配置的药物,例如冻干粉末,药瓶60 (下称输液瓶)为作为溶剂的注射液,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将所述粉末与注射液混合配制成药液。
首先,将瓶塞穿刺组件的穿刺针分别刺入药瓶50、60的瓶塞中,操作三通阀旋钮24,使输液瓶60与注射器10连通,抽吸一管注射液。抽吸完成后,再把三通阀调至注射器与药瓶50连通,将注射器中的注射液推送至药瓶50中,将药物粉末溶解。
药物充分溶解以后,将溶解后的药液抽吸到注射器里面,然后再将三通阀调至注射器与输液瓶60连通,将药液推送至输液瓶60。
在操作注射器进行液体抽吸或推送时,如果发生因压力不平衡导致操作困难,则打开对应侧的通气阀31或41,通过与外界大气相通,达到管路内外压力平衡。此外,如果装置管路中留有积液,则可以通过开启或关闭通气阀,将管路中的液体抽至注射器里面,然后将其推送至输液瓶中。
药物配制完以后,将刺入输液瓶的穿刺针拔出,输液瓶连接到输液器上为患者进行输液。操作拔下的穿刺针使其处于隐藏状态,直接丢弃到医疗垃圾桶中。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污染环境下使用的药液配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注射器本体、三通阀、第一瓶塞穿刺组件、第二瓶塞穿刺组件以及连接软管;所述三通阀的第一端口通过连接软管与所述注射器本体的头部连接,第二端口通过连接软管与所述第一瓶塞穿刺组件连接,第三端口通过连接软管与所述第二瓶塞穿刺组件连接,所述三通阀可被操作,使其在第一连通状态和第二连通状态之间切换;其中,所述注射器本体、三通阀、第一瓶塞穿刺组件、第二瓶塞穿刺组件通过连接软管连接为不可拆分的一体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染环境下使用的药液配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伸缩密封套,该密封套一端与注射器本体的针筒尾部连接,另一端与注射器本体的针栓尾部连接,从而将所述针栓封闭在该密封套和针筒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染环境下使用的药液配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套为硅胶套或波纹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染环境下使用的药液配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口与第一瓶塞穿刺组件之间的连接导管以及所述第三端口与第二瓶塞穿刺组件之间的连接导管上分别设有通气阀,该通气阀包括防水透气膜,用于实现连接导管内气体压力与外部环境压力平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染环境下使用的药液配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瓶塞穿刺组件、所述第二瓶塞穿刺组件均包括固定部、穿刺组件,该固定部具有一轴向中心通孔;所述穿刺组件包括穿刺针,该穿刺针安装在所述中心通孔中,并且能够被致动器驱动从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中的一个为该穿刺针的工作位置,另一个为该穿刺针的隐藏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染环境下使用的药液配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包括本体、设置本体一侧的第一延伸部以及设置在相对另一侧的第二延伸部,所述本体包括中心孔,所述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均为具有内部通道的管结构,该中心孔与所述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的内部通道形成所述中心通孔;当所述穿刺针处于工作位置时,其针尖从第一延伸部伸出预定距离,当所述穿刺针处于隐藏位置时,该穿刺针整体位于所述中心通孔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污染环境下使用的药液配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组件还包括连接管,该连接管安装在所述第二延伸部的内部通道中,其一端与所述穿刺针尾部固定连接,另一端连接软管;该连接管能够被所述致动器驱动在所述第二延伸部的内部通道中轴向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污染环境下使用的药液配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包括形成在所述连接管上的第一卡接结构、形成在所述第二延伸部上用于与所述第一卡接结构卡接的第二卡接结构以及用于解除或促成所述第一卡接结构与第二卡接结构卡接的操作部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污染环境下使用的药液配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所述第二延伸部轴向设置的三个第二卡接结构,当第一卡接结构与第一个第二卡接结构卡接时,该穿刺针处于第一工作位置;当第一卡接结构与第二个第二卡接结构卡接时,该穿刺针处于第二工作位置;当第一卡接结构与第三个第二卡接结构卡接时,所述穿刺针处于隐藏位置;其中,所述穿刺针在所述第一工作位置的伸出长度与其在第二工作位置的伸出长度不同。
10.根据权利要求5-9任一项所述的污染环境下使用的药液配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还包括对称设置在两侧的两个弹性卡勾。
CN202220843129.9U 2022-04-13 2022-04-13 一种污染环境下使用的药液配制装置 Active CN2179083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43129.9U CN217908361U (zh) 2022-04-13 2022-04-13 一种污染环境下使用的药液配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43129.9U CN217908361U (zh) 2022-04-13 2022-04-13 一种污染环境下使用的药液配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08361U true CN217908361U (zh) 2022-11-29

Family

ID=841751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843129.9U Active CN217908361U (zh) 2022-04-13 2022-04-13 一种污染环境下使用的药液配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083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67508B (zh) 用来与原封未动的单独的注射小瓶释放工具一起使用的液体药物转移装置
AU2006252834B2 (en) Access port with safety tab and fluid container employing same
JP5216846B2 (ja) 有害薬剤を汚染なく移送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US7867215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fluid transfer in an infusion system
EP2994086B1 (en) Needle valve and connectors for use in liquid transfer apparatuses
EP1329210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constitution of medication including a fluid transfer device
JP4664906B2 (ja) 危険物質ハンドリング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JP4973661B2 (ja) 薬液調製用キット
EP1487394B1 (en) Fluid transfer assembly
US20130079744A1 (en) Drug solution delivery device for medical use
WO2014021390A1 (ja) 輸液セット及びその使用方法
US5169385A (en) Safety I. V. drug introducer set
WO2007015233A1 (en) Liquid drug delivery system
JPH0634828B2 (ja) カニューレのための鞘
JP2007509691A5 (zh)
CN111467231A (zh) 一种用于抗肿瘤药物的密闭式配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JP2019516516A (ja) 同一の2つのバイアルアダプタを備えるデュアルバイアルアダプタアセンブリ
JP2012010930A (ja) 薬剤投与具
WO2011132657A1 (ja) 薬液投与器具
JP5411729B2 (ja) 薬剤投与具
CN217908361U (zh) 一种污染环境下使用的药液配制装置
KR101996378B1 (ko) 유체 주입 기구를 천공가능한 플라스크에 연결시키기 위한 장치 및 이의 사용 방법
JP2002248166A (ja) 薬液注入具
CN212382958U (zh) 一种静脉配药器
WO2023031910A1 (en) Closed system for sterile drug preparation and administr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u Chenghong

Inventor after: Zhang Xiaochun

Inventor after: Li Chaoxia

Inventor after: Wang Lieming

Inventor after: Qu Mingyue

Inventor after: An Qi

Inventor before: Zhu Chenghong

Inventor before: Zhang Xiaochun

Inventor before: Li Chaoxia

Inventor before: Wang Lieming

Inventor before: Qu Mingyue

Inventor before: An Q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