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07490U - 油壶 - Google Patents

油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07490U
CN217907490U CN202221892885.7U CN202221892885U CN217907490U CN 217907490 U CN217907490 U CN 217907490U CN 202221892885 U CN202221892885 U CN 202221892885U CN 217907490 U CN217907490 U CN 2179074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p cover
pushing
oil
piece
oilc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89288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亚亚
肖松震
王元礼
杜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Lebo Zhiji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Inger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Inger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Inger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89288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074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074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074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油壶,包括:壳体,其内设有固定部;把手,其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的侧壁;壶盖,其位于壳体顶部,包括顶盖、与所述顶盖转动连接的壶嘴组件、以及与所述壶嘴组件抵接的推动件;其中,所述壶嘴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出油口、传动件和转动件;所述传动件与所述推动件抵接;所述转动件与所述顶盖转动连接;所述推动件与所述固定部插接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采用的壶盖包括了顶盖、壶嘴组件和推动件,利用推动件的助力使得壶嘴组件能够绕顶盖转动,从而将出油口顶出,克服了因其出口附着油渍造成的壶盖不易打开的问题;提高了油壶使用的便利性;实现了单手操作,在手持壶体的同时能够轻松打开油壶出口。

Description

油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油工具领域,具体涉及油壶。
背景技术
传统的油壶在使用过程中通常需要手动拧开壶盖或打开壶嘴,操作复杂,无法实现单手开盖;现有技术中,为实现单手开盖,会将油壶的出口设置为倾斜壶身时可自动打开。
但在油壶使用后会有油残留附着在油壶出口处,由于油的特性,即使倾斜壶身,该油壶的出口也无法自动打开,通常还是需要手动辅助一下,存在一定的不便利性且该操作会污染油壶内的液体。
综上,现需要设计一种油壶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油壶,完全实现单手操作,在手持壶体的同时能够轻松打开油壶出口,克服了因其出口附着油渍造成的不便利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油壶,包括:
壳体,其内设有固定部;
把手,其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的侧壁;
壶盖,其位于壳体顶部,包括顶盖、与所述顶盖转动连接的壶嘴组件、以及与所述壶嘴组件抵接的推动件;
其中,所述壶嘴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出油口、传动件和转动件;
所述传动件与所述推动件抵接;所述转动件与所述顶盖转动连接;
所述推动件与所述固定部插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盖的前端设有与所述出油口的形状相配合的凹槽;所述顶盖的底部设有耳板,该耳板与所述转动件转动连接;所述顶盖还设有第一限位部,该第一限位部用于限制所述推动件在垂直于推动方向上的位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油口包括依次连接的出口和顶板,所述出口与所述壳体配合实现油壶的密封;所述顶板与所述凹槽配合实现油壶的密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动件包括传动轴、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传动轴与所述推动件抵接;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顶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传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端与传动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转动件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动件包括转动轴和第二限位部;所述转动轴与所述耳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限位部固定在所述转动轴上;该第二限位部与所述顶盖抵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随着所述壶嘴组件逐渐开启,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顶盖的接触面积逐渐增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板为弧形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推动件包括贯穿于所述壳体的按动部、插接于所述固定部的推动杆和用于连接所述按动部和所述推动杆的第三连接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设有用于贯穿所述推动杆的通孔,该通孔对推动件起到支撑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盖设有导轨,所述壳体设有对应的滑块,两者配合用于固定所述顶盖和所述壳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采用的壶盖包括了顶盖、壶嘴组件和推动件,利用推动件的助力使得壶嘴组件能够绕顶盖转动,从而将出油口顶出,克服了因其出口附着油渍造成的壶盖不易打开的问题;提高了油壶使用的便利性;实现了单手操作,在手持壶体的同时能够轻松打开油壶出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所述油壶的立体图。
图2为所述油壶的纵向剖面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4为图2中A部分在所述壶盖顶起时的示意图。
图5为所述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所述壶嘴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所述推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所述壶盖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壳体;110-固定部;200-把手;300-壶盖;310-顶盖;311-凹槽;312-耳板;313-第一限位部;314-导轨;320-壶嘴组件;321-出油口;3211-出口;3212-顶板;322-传动件;3221-传动轴;3222-第一连接板;3223-第二连接板;323-转动件;3231-第二限位部;3232-转动轴;330-推动件;331-按动部;332-第三连接板;333-推动杆;400-内胆;410-导流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参照图1所示,油壶,包括:
壳体100,其内设有固定部110;
把手200,其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100的侧壁;
壶盖300,其位于壳体100顶部,包括顶盖310、与所述顶盖310转动连接的壶嘴组件320、以及与所述壶嘴组件320抵接的推动件330;
其中,所述壶嘴组件320包括依次连接的出油口321、传动件322和转动件323;
所述传动件322与所述推动件323抵接;所述转动件323与所述顶盖310转动连接;
所述推动件323与所述固定部110插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所示,壳体100内部装有内胆400,该内胆400顶部设有导流口410,该导流口410沿至出油口321处,便于内胆400中液体的流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5所示,对于顶盖310的设置,其前端设有与所述出油口321的形状相配合的凹槽311,该凹槽311的侧壁为倾斜面,便于壶嘴组件320的开启;所述顶盖310的底部设有耳板312,该耳板312相对设置,与所述转动件323转动连接;所述顶盖310还设有第一限位部313,该第一限位部313为对称结构,两侧设有限位延长板能够用于限制所述推动件330在垂直于推动方向上的位移。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盖310设有导轨314,所述壳体100设有对应的滑块(图中未示出),两者配合用于固定所述顶盖310和所述壳体100。其中,导轨314为对称结构,沿顶盖310的底部外围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6所示,所述出油口321包括依次连接的出口3211和顶板3212,该出口3211与顶板3212之间设有一斜面,因此,所述出口3211能够与所述壳体100配合实现油壶的密封;且所述顶板3212与所述凹槽311配合实现油壶的密封,该顶板3212的侧壁是与凹槽311的侧壁相平行的斜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6所示,所述传动件322包括传动轴3221、第一连接板3222和第二连接板3223;所述传动轴3221与所述推动件330抵接;所述第一连接板3222的一端与所述顶板321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传动轴322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3223的一端与传动轴322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转动件323固定连接。在使用过程中,当传动轴3221受到推动件330的推力后,第一连接件3222将顶板3212顶出使得出口3211脱离壳体100;第二连接件3223带动转动件323相对顶盖310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6所示,所述转动件323包括转动轴3232和第二限位部3231;所述转动轴3232的两端插接在耳板312的通孔中与所述耳板312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限位部3231固定在所述转动轴3232上;该第二限位部3231与所述顶盖310抵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随着所述壶嘴组件320逐渐开启,即如上所述,在使用过程中,当传动轴3221受到推动件330的推力后,第二连接件3223具体是带动转动轴3232相对顶盖310转动,同时,所述第二限位部3231与所述顶盖310的接触面积逐渐增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6所示,所述第一连接板3222为弧形板。以便于在壶嘴组件320开启的过程中,与壶盖300前端的凹槽311相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7所示,所述推动件330包括贯穿于所述壳体100的按动部331、插接于所述固定部110的推动杆333和用于连接所述按动部331和所述推动杆333的第三连接板332。具体地,该推动杆333与传动轴3221抵接。使用过程中,按动部331带动推动杆333向传动轴3221施加推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所示,所述固定部110设有用于贯穿所述推动杆333的通孔,该通孔对推动件330起到支撑作用。
结合图2、图3、图4和图8,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为:
在壶盖300打开前,壶嘴组件320中的出口3211与壳体100配合密封,顶板3212与顶盖310配合密封,此时第二连接板3223沿竖直方向,第二限位部3231的端部与顶盖310抵接;传动轴3221与推动杆333接触但不受力。
当需要打开壶盖300时,按住按动部331,推动杆333沿固定部110的通孔滑动,第二连接板3223在传动轴3221的带动下顺时针转动,转动轴3232在耳板312内转动,此时第二限位部3231与顶盖310的接触面积逐渐增大;第一连接板3222在传动轴3221的带动下将顶板3212顶出,至此出口3211打开可实现内胆400内的液体经导流口410倒出。克服了因其出口附着油渍造成的壶盖不易打开的问题;提高了油壶使用的便利性;实现了单手操作,在手持壶体的同时能够轻松打开油壶出口。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油壶,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其内设有固定部;
把手,其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的侧壁;
壶盖,其位于壳体顶部,包括顶盖、与所述顶盖转动连接的壶嘴组件、以及与所述壶嘴组件抵接的推动件;
其中,所述壶嘴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出油口、传动件和转动件;
所述传动件与所述推动件抵接;所述转动件与所述顶盖转动连接;
所述推动件与所述固定部插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的前端设有与所述出油口的形状相配合的凹槽;所述顶盖的底部设有耳板,该耳板与所述转动件转动连接;所述顶盖还设有第一限位部,该第一限位部用于限制所述推动件在垂直于推动方向上的位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口包括依次连接的出口和顶板,所述出口与所述壳体配合实现油壶的密封;所述顶板与所述凹槽配合实现油壶的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包括传动轴、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传动轴与所述推动件抵接;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顶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传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端与传动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转动件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包括转动轴和第二限位部;所述转动轴与所述耳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限位部固定在所述转动轴上;该第二限位部与所述顶盖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壶,其特征在于,随着所述壶嘴组件逐渐开启,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顶盖的接触面积逐渐增大。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为弧形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件包括贯穿于所述壳体的按动部、插接于所述固定部的推动杆和用于连接所述按动部和所述推动杆的第三连接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油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设有用于贯穿所述推动杆的通孔,该通孔对推动件起到支撑作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设有导轨,所述壳体设有对应的滑块,两者配合用于固定所述顶盖和所述壳体。
CN202221892885.7U 2022-07-22 2022-07-22 油壶 Active CN2179074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92885.7U CN217907490U (zh) 2022-07-22 2022-07-22 油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92885.7U CN217907490U (zh) 2022-07-22 2022-07-22 油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07490U true CN217907490U (zh) 2022-11-29

Family

ID=841915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892885.7U Active CN217907490U (zh) 2022-07-22 2022-07-22 油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074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749187B1 (en) Spouting-type cosmetic container
KR200400078Y1 (ko) 화장용 파우더 용기
JPS60148469A (ja) 容器のキヤツプ装置
CN217907490U (zh) 油壶
EP0890522A1 (fr) Capsule de bouchage à bec verseur auto-éclipsable
CN218288830U (zh) 一种按压式上盖及乳液瓶
JP2010159072A (ja) パウチ容器及びパウチホルダー
CN211813344U (zh) 一种简易开盖器
EP3953265B1 (en) Lid for containers, particularly beverage containers
CN211919419U (zh) 一种涂料盛放容器
JP5720719B2 (ja) パウチホルダー
CN112450578A (zh) 一种出液软管
CN220327242U (zh) 一种快速开盖的水壶
CN215099353U (zh) 一种水性环氧漆用存储装置
CN217865801U (zh) 一种可拆卸式瓶盖
CN220683336U (zh) 一种新型糖果包装盒
CN218520150U (zh) 一种真石漆包装桶
CN217576358U (zh) 一种侧边旋转出料真空包装罐
CN216166717U (zh) 具有蒸汽开关结构的咖啡壶
CN221083493U (zh) 一种喷倒一体壶
CN218922344U (zh) 一种水壶的壶盖结构
CN217779461U (zh) 一种新型即配式饮料瓶盖
CN113397353B (zh) 一种自动开合式按压杯盖及水杯
CN213324548U (zh) 一种可自动开合的瓶塞
CN219135046U (zh) 新型香水喷雾连体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24

Address after: Building 0902, Building 1, Hisense Financial Intelligence Valley, No. 88 Zhuzhou Road, Laoshan District,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266100

Patentee after: Qingdao Lebo Zhijia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1-1, industrial park 2nd Road, aoshanwei sub district office, Jimo District,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266000

Patentee before: Qingdao inger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