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906993U - 壁床 - Google Patents

壁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906993U
CN217906993U CN202221656819.XU CN202221656819U CN217906993U CN 217906993 U CN217906993 U CN 217906993U CN 202221656819 U CN202221656819 U CN 202221656819U CN 217906993 U CN217906993 U CN 2179069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d
wall
linkage
frame
sl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5681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嘉良
徐彩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Gaoming Wanshida Furniture Accessor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Gaoming Wanshida Furniture Accessor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Gaoming Wanshida Furniture Accessor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Gaoming Wanshida Furniture Accessor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5681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9069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9069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9069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壁床,其包括床架和板框,床架的一端与板框的下端两侧壁转动连接,床架的另一端两侧分别设置有床脚,床架的两侧沿其长度方向均设置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中分别设置有可滑动的第一联动件和第二联动件,第一联动件的一端与床脚铰接,第一联动件的另一端与第二联动件的一端传动连接,第二联动件的另一端与板框的侧壁铰接。本申请通过翻转床架使第二联动件带动第一联动件,利用床脚自身的重力配合第一联动件的铰接作用,实现床脚的自动收放动作,大大提高了壁床使用的便捷性。

Description

壁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壁床。
背景技术
壁床又称为隐形床、翻板床,壁床在不使用的时候,可以将其紧贴墙壁,节省空间,在小户型或临时过渡居住房间非常适用。然而,市面上大多数的壁床在紧贴墙壁过程中,其外侧的床脚通常不具备自动收放功能,且容易顶到墙壁上的板框,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壁床,实现床脚自动收放,且安装方便、用户体验感更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提出了一种壁床,包括床架和板框,所述床架的一端与所述板框的下端两侧壁转动连接,所述床架的另一端两侧分别设置有床脚,所述床架的两侧沿其长度方向均设置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中分别设置有可滑动的第一联动件和第二联动件,所述第一联动件的一端与所述床脚铰接,所述第一联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联动件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联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板框的侧壁铰接。
所述的壁床中,所述第一联动件包括第一滑杆和连接体,所述连接体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滑杆与所述第一滑槽滑动连接,且所述连接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滑杆铰接,所述连接体的另一端与所述床脚铰接;所述第二联动件包括第二滑杆和驱动板,所述驱动板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滑杆与所述第二滑槽滑动连接,且所述驱动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滑杆铰接,所述驱动板的另一端与所述板框的内侧壁铰接;所述第一滑杆和所述第二滑杆之间连接有传动条,所述传动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滑杆和所述第二滑杆铰接。
所述的壁床中,所述第一滑杆和所述第二滑杆的两端分别贯穿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且所述第一滑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螺帽,两个所述第一螺帽分别与第一滑槽的槽口和所述连接体的外侧壁抵接,所述第二滑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螺帽,两个所述第二螺帽分别与所述第二滑槽的槽口和所述驱动板的外侧壁抵接。
所述的壁床中,所述连接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床脚配合连接的槽位,且所述连接体与所述槽位铰接。
所述的壁床中,所述床脚呈“L”字形,所述床脚的横部一端与所述槽位的两侧槽壁铰接。
所述的壁床中,所述床脚的竖部一端设置有脚套。
所述的壁床中,所述壁床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床架转动的驱动组件。
所述的壁床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缓冲伸缩杆和电动伸缩杆,所述缓冲伸缩杆和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床架远离所述床脚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缓冲伸缩杆和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板框的内侧壁转动连接。
所述的壁床中,所述板框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上分别设有第一轴体和第二轴体,所述缓冲伸缩杆与所述第一轴体转动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与所述第二轴体转动连接。
所述的壁床中,所述驱动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板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板的另一端沿靠近所述床架的方向弯折形成曲部,所述曲部与所述第二滑杆铰接。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壁床,通过在床架的两侧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并在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中分别设置可滑动的第一联动件和第二联动件,实现床脚的自动收放动作,在使用时,通过翻转床架使第二联动件带动第一联动件,利用床脚自身的重力配合第一联动件的铰接作用,实现床脚自动收放,大大提高了壁床使用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壁床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壁床的侧面剖视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壁床的侧面剖视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床架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联动件和第二联动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体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驱动板的立体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床架、2-板框、3-床脚、4-第一联动件、5-第二联动件、6-传动条、7-第一螺帽、8-第二螺帽、9-脚套、10-驱动组件、20-第一安装板、30-第二安装板、11-第一滑槽、12-第二滑槽、41-第一滑杆、42-连接体、51-第二滑杆、52-驱动板、91-支撑部、101-缓冲伸缩杆、102-电动伸缩杆、201-第一轴体、301-第二轴体、421-槽位、521-曲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壁床,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安装”、“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结合图1、图2、图3和图4,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壁床,其包括床架1和板框2,床架1的一端与板框2的下端两侧壁转动连接,床架1的另一端两侧分别设置有床脚3,床架1的两侧沿其长度方向均设置有第一滑槽11和第二滑槽12,第一滑槽11和第二滑槽12中分别设置有可滑动的第一联动件4和第二联动件5,第一联动件4的一端与床脚3铰接,第一联动件4的另一端与第二联动件5的一端传动连接,第二联动件5的另一端与板框2的侧壁铰接。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当床架1处于展开状态时,将床架1向上翻转,第二联动件5远离板框2的一端在第二滑槽12的导向作用下沿床脚3的方向滑动,通过第二联动件5推动第一联动件4在第一滑槽11中沿床脚3的方向滑动,在第一联动件4滑动过程中,床脚3利用自身重力并通过第一联动件4的铰接作用朝板框2的方向摆动,从而实现床脚3自动回收;同理,当床架1处于收合状态时,将床架1向下翻转,第二联动件5远离板框2的一端在第二滑槽12的导向作用下沿床头的方向滑动,通过第二联动件5拉动第一联动件4在第一滑槽11中沿床头的方向滑动,在第一联动件4滑动过程中,床脚3利用自身重力并通过第一联动件4的铰接作用朝地面的方向摆动,从而实现床脚3自动放下。
具体地,参见图5,第一联动件4包括第一滑杆41和连接体42,连接体42的一端通过第一滑杆41与第一滑槽11滑动连接,且连接体42的一端与第一滑杆41铰接,连接体42的另一端与床脚3铰接。通过连接体42的铰接作用,实现床脚3摆动。其中,如图1所示,在床脚3处于放下状态时,以第一滑杆41为支点并配合第一滑槽11,实现床脚3对床架1的支撑。
再具体地,结合图2、图3和图5,可以理解,第二联动件5包括第二滑杆51和驱动板52,第二滑杆51的一端滑动设置在第二滑槽12中,第二滑杆51的另一端与驱动板52的一端铰接,驱动板52的另一端与板框2铰接,驱动板52的一端通过第二滑杆51与第二滑槽12滑动连接,且驱动板52的一端与第二滑杆51铰接,驱动板52的另一端与板框2的内侧壁铰接。当床架1翻转时,驱动板52随着床架1一起转动,从而带动第二滑杆51在第二滑槽12中滑动。
其中,结合图2、图3和图4,可以理解,第一滑杆41和第二滑杆51之间连接有传动条6,其中,传动条6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滑杆41和第二滑杆51铰接,通过传动条6实现第一滑杆41和第二滑杆51之间传动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床架1两侧的管体为中空结构,传动条6可以设置在管体中,这样壁床整体结构更加简洁美观。
当然,本设计并不仅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传动条6也可以设置在管体的外侧,这样方便装卸。
在某些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5,可以理解,第一滑杆41和第二滑杆51的两端分别贯穿第一滑槽11和第二滑槽12,且第一滑杆4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螺帽7,两个第一螺帽7分别与第一滑槽11的槽口和连接体42的外侧壁抵接,通过第一螺帽7的固定作用使连接体42和第一滑杆41的铰接更加牢固,以及使第一滑杆41在第一滑槽11中滑动起来更加稳定。第二滑杆5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螺帽8,两个第二螺帽8分别与第二滑槽12的槽口和驱动板52的外侧壁抵接,通过第二螺帽8的固定作用使驱动板52和第二滑杆51的铰接更加稳固,以及使第二滑杆51在第二滑槽12中滑动起来更加稳定。
详细地,参见图2、图5和图6,连接体42上设置有与床脚3配合连接的槽位421,且连接体42与槽位421铰接。当床架1向上翻转时,床脚3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向板框2的方向摆动,床脚3可以抵靠在槽位421的内底面上,这样可以避免床脚3摆动过度而影响床架1收放。
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床脚3呈“L”字形,床脚3的横部一端与槽位421的两侧槽壁铰接,床脚3的竖部一端用于支撑地面。通过床脚3的竖部一端的垂直支撑于地面,避免床脚3容易形变,进一步提高了床架1的承重能力。
举例而言,如图5所示,床脚3的竖部一端设置有脚套9。一方面,可以通过脚套9对床脚3进行保护,避免床脚3容易损坏,提高了床脚3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通过脚套9增加了床脚3与地面的支撑面积,进一步提高了床脚3支撑于地面的稳定性。
可选地,脚套9为柔性材质,如图5所示,脚套9沿板框2的方向延伸有支撑部91,通过支撑部91增加脚套9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使床脚3更加平稳的支撑于地面。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脚套9可以为不锈钢、塑胶等材质,但不限于柔性材质的脚套,在此不再赘述。
在某些实施例中,结合图1、图2和图3,可以理解,壁床还包括用于控制床架1转动的驱动组件10,通过设置驱动组件10实现壁床自动收放,进一步提高壁床使用的便捷性。
详细举例地,如图1所示,驱动组件10包括缓冲伸缩杆101和电动伸缩杆102,缓冲伸缩杆101和电动伸缩杆102的一端分别与床架1远离床脚3的一端转动连接,缓冲伸缩杆101和电动伸缩杆102的另一端分别与板框2的内侧壁转动连接。通过缓冲伸缩杆101使床架1转动更加稳定,同时通过电动伸缩杆102实现床架1电动伸缩。其中,电动伸缩杆102可以设置无线遥控器或者有线遥控器进行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缓冲伸缩杆101和电动伸缩杆102为现有缓冲伸缩杆结构和现有电动伸缩杆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当然,本设计并不仅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驱动组件10可以设计成电动和手动合并使用,这样壁床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在某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5所示,板框2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一安装板20和第二安装板30,第一安装板20和第二安装板30上分别设有第一轴体201和第二轴体301,缓冲伸缩杆101与第一轴体201转动连接,电动伸缩杆102与第二轴体301转动连接。通过将第一安装板20和第二安装板30定位在板框2的内侧壁上,再将缓冲伸缩杆101和电动伸缩杆102分别配合第一轴体201和第二轴体301就进行安装,这样可以使缓冲伸缩杆101和电动伸缩杆102安装起来更加方便。
可选地,参见图5,驱动板52的一端与第一安装板20转动连接,驱动板52的另一端沿靠近床架1的方向弯折形成曲部521,曲部521与第二滑杆51铰接。通过曲部521可以增加床架1和板框2之间的活动间隙,使床架1翻转起来更加顺畅,用户体验感更好。
综合上述,通过在床架1的两侧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第一滑槽11和第二滑槽12,并在第一滑槽11和第二滑槽12中分别设置可滑动的第一联动件4和第二联动件5,通过翻转床架1使第二联动件5带动第一联动件4,利用床脚3自身的重力配合第一联动件4的铰接作用,实现床脚3的自动收放动作。并且通过设置第一安装板20和第二安装板30将驱动组件10安装在板框2的内壁,使驱动组件10安装更加方便,同时实现床架1自动翻转,大大提高了壁床使用的便捷性,用户体验感更好。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壁床,包括床架和板框,所述床架的一端与所述板框的下端两侧壁转动连接,所述床架的另一端两侧分别设置有床脚,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的两侧沿其长度方向均设置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中分别设置有可滑动的第一联动件和第二联动件,所述第一联动件的一端与所述床脚铰接,所述第一联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联动件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联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板框的侧壁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壁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动件包括第一滑杆和连接体,所述连接体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滑杆与所述第一滑槽滑动连接,且所述连接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滑杆铰接,所述连接体的另一端与所述床脚铰接;所述第二联动件包括第二滑杆和驱动板,所述驱动板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滑杆与所述第二滑槽滑动连接,且所述驱动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滑杆铰接,所述驱动板的另一端与所述板框的内侧壁铰接;所述第一滑杆和所述第二滑杆之间连接有传动条,所述传动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滑杆和所述第二滑杆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壁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杆和所述第二滑杆的两端分别贯穿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且所述第一滑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螺帽,两个所述第一螺帽分别与第一滑槽的槽口和所述连接体的外侧壁抵接,所述第二滑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螺帽,两个所述第二螺帽分别与所述第二滑槽的槽口和所述驱动板的外侧壁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壁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床脚配合连接的槽位,且所述连接体与所述槽位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壁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脚呈“L”字形,所述床脚的横部一端与所述槽位的两侧槽壁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壁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脚的竖部一端设置有脚套。
7.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壁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壁床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床架转动的驱动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壁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缓冲伸缩杆和电动伸缩杆,所述缓冲伸缩杆和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床架远离所述床脚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缓冲伸缩杆和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板框的内侧壁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壁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框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上分别设有第一轴体和第二轴体,所述缓冲伸缩杆与所述第一轴体转动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与所述第二轴体转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壁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板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板的另一端沿靠近所述床架的方向弯折形成曲部,所述曲部与所述第二滑杆铰接。
CN202221656819.XU 2022-06-29 2022-06-29 壁床 Active CN2179069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56819.XU CN217906993U (zh) 2022-06-29 2022-06-29 壁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56819.XU CN217906993U (zh) 2022-06-29 2022-06-29 壁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906993U true CN217906993U (zh) 2022-11-29

Family

ID=841846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56819.XU Active CN217906993U (zh) 2022-06-29 2022-06-29 壁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9069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57313B2 (en) Bed lifting system
CN212139978U (zh) 一种折叠床用连杆组件及折叠床
CN205053446U (zh) 自动折叠沙发床架
CN204105342U (zh) 一种脚垫可调节座椅
CN217906993U (zh) 壁床
WO2021068458A1 (zh) 一种折叠电动床
CN216020164U (zh) 床板无铰接的电动床
CN112971432A (zh) 一种电动折叠沙发床
CN214963921U (zh) 一种老人椅伸展装置
JP2001198164A (ja) 介護ベッド
JP4024065B2 (ja) ベッド
CN209898853U (zh) 波浪轨道电动床架
CN201131863Y (zh) 床架组的支撑结构
CN211156797U (zh) 一种新型轮椅床
CN209186133U (zh) 一种电动床椅的腿部支撑装置
CN208659754U (zh) 一种护理床的起背及曲腿机构
CN213247468U (zh) 一种可电动调节高度的折叠桌
CN205041034U (zh) 布局紧凑的转椅托盘
CN110537800A (zh) 一种电动多功能沙发床
CN211380406U (zh) 一种具有展开及收纳功能的躺椅骨架
CN220308764U (zh) 一种智能侧翻床
CN220800583U (zh) 一种折叠组件及应用其的折叠床架
CN219184595U (zh) 一种轮椅床
CN203762696U (zh) 遥控电动折叠收纳沙发床
CN210930464U (zh) 一种全自动折叠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