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800583U - 一种折叠组件及应用其的折叠床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折叠组件及应用其的折叠床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800583U
CN220800583U CN202322148986.4U CN202322148986U CN220800583U CN 220800583 U CN220800583 U CN 220800583U CN 202322148986 U CN202322148986 U CN 202322148986U CN 220800583 U CN220800583 U CN 2208005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hinged
folding
bed
bending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14898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旭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Jiadebao Home Furnish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Jiadebao Home Furnish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Jiadebao Home Furnish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Jiadebao Home Furnish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14898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8005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8005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8005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ttresses And Other Support Structures For Chairs And Be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叠组件及应用其的折叠床架,其中折叠组件包括底座、顶座和折叠单元,折叠单元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四连杆、第一动力伸缩杆和第二动力伸缩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底端铰接于底座,第二连杆顶端铰接于第一连杆中部;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顶端铰接于顶座,第四连杆底端铰接于底座,第一连杆顶端铰接于第三连杆中部;第一动力伸缩杆连接于顶座和底座间,第二动力伸缩杆一端铰接于第一连杆中部,其另一端铰接于第三连杆底端;第一动力伸缩杆和第二动力伸缩杆用于推动折叠组件展开和/或收拢。该折叠组件可将床板自动撑开至最大倾角后,轻松扳动床板带动折叠组件相对床座调平,实现启闭床体内部空间操作省时省力。

Description

一种折叠组件及应用其的折叠床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折叠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折叠组件及应用其的折叠床架。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床的需求也不仅仅局限于满足基本的躺卧支撑功能。由于城市住宅居住空间有限,为最大限度地利用卧室空间,如今人们常在床座和床板围成的内部容纳空间中收纳物品,以节省室内存储物品占用的存放空间。
传统的床体,其床板采用整块大板直接放置于床座顶端周缘,或者多块长条板直接拼接放置于床座顶端周缘的方式实现拆装。每当使用者需要敞开床座和床板围成的内部容纳空间以实现取放物品时,必须先将垫背、床单、被褥、竹席、枕头等等床上用品搬移后,再手动将整块大床板翻转竖立后搬移、或手动将多块长条拼接板逐一翻转竖立后搬移,完成物品取放后再手动搬移并将大床板整块安装复位、或手动搬移并将多块长条拼接板逐一安装复位。因此,对于传统的床体,其床体内部容纳空间的启闭费时费力,尤其不便于老人、儿童、女性等群体将床体内部容纳空间作为置物、收纳空间使用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折叠组件及应用其的折叠床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床体内部容纳空间通过手动搬运床板启闭,导致置物、收纳使用不便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叠组件,包括:底座、顶座和折叠单元,折叠单元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四连杆、第一动力伸缩杆和第二动力伸缩杆;
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底端铰接于底座上,第二连杆的顶端铰接于第一连杆的中部;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的顶端铰接于顶座上,第四连杆的底端铰接于底座上,第一连杆的顶端铰接于第三连杆的中部;
第一动力伸缩杆可转动地连接于顶座和底座之间,第二动力伸缩杆的一端铰接于第一连杆中部,第二动力伸缩杆的另一端铰接于第三连杆的底端;
第一动力伸缩杆用于推动折叠组件展开至顶座呈最大倾角和/或收拢,第二动力伸缩杆用于在顶座呈最大倾角时助力推动顶座调整至水平状态。
优选地,第一连杆为曲柄连杆,包括首尾连接的第一弯折段和第二弯折段,第二弯折段的长度大于第一弯折段,第一弯折段远离第二弯折段的底端铰接于底座上,第二弯折段远离第一弯折段的顶端铰接于第三连杆的中部。
优选地,第一动力伸缩杆包括第一固定端和可相对第一固定端伸缩的第一伸缩端,第一固定端铰接于底座上,第一伸缩端铰接于顶座上;
第四连杆顶端铰接于顶座位于第一伸缩端和第三连杆顶端的铰接点之间的位置,第四连杆底端铰接于底座位于第一弯折段和第一固定端的铰接点之间的位置。
优选地,第二连杆的底端铰接于底座位于第一固定端的铰接点远离第四连杆的一侧的位置,第二连杆的顶端铰接于第二弯折段靠近第一弯折段的位置。
优选地,第二动力伸缩杆包括第二固定端和可相对第二固定端伸缩的第二伸缩端,第二伸缩端铰接于第一弯折段和第二弯折段的连接处,第二固定端铰接于第三连杆的底端。
优选地,第一动力伸缩杆为电动推杆。
优选地,第二动力伸缩杆为气弹簧。
优选地,顶座的最大倾角为60-80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折叠床架,包括床座、床板和上述的折叠组件,折叠组件包括对称设置于床座和床板的对应两侧的两组底座、顶座和折叠单元,顶座固定连接于床板的内侧面上,底座固定连接于床座的内侧面上。
进一步地,折叠床架还包括:
第一连接横梁,第一连接横梁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组折叠单元的对应第三连杆中部。
进一步地,折叠床架还包括:
第二连接横梁,第二连接横梁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组折叠单元的对应第四连杆中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叠组件及应用其的折叠床架,可将床板自动撑开至相对床座的最大倾角后,轻松手动扳动床板带动折叠组件相对床座调平,使床体内部空间启闭省时省力,方便老人、儿童及女性群体的置物、收纳需求;同时可在保持床体内部空间开启的状态下调平床板,使用者通过保持平行升起的床板和床底间形成的储物空间开口可随时取放物品,无需折叠闭合床体即可继续实现其躺卧功能;此外手动调平床板后还能方便清理床体内部位于床头部分的地面空间,再有相对倾斜翻转或放置于低矮床座上的床板,从床座顶起抬高并调平后的床板,可方便使用者站立于室内地面从床头至床尾整理床面及更换床上用品,无需弯腰缓解疲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进行详细地说明,应该理解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可以对这些附图进行变化。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叠组件的实施例的合拢状态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叠组件的实施例的水平展开状态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叠床架的实施例的水平展开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叠床架的实施例的水平展开状态俯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主要标记:
1、底座;2、顶座;3、第一连杆;31、第一弯折段;32、第二弯折段;4、第二连杆;5、第三连杆;51、第一连接横梁;52、铰轴安装孔;6、第四连杆;61、第二连接横梁;7、第一动力伸缩杆;71、第一固定端;72、第一伸缩端;8、第二动力伸缩杆;81、第二固定端;82、第二伸缩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1-4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一并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叠组件,包括:
底座1、顶座2和折叠单元,折叠单元包括:第一连杆3、第二连杆4、第三连杆5、第四连杆6、第一动力伸缩杆7和第二动力伸缩杆8;
其中,第一连杆3和第二连杆4的底端分别间隔铰接于底座1上,第二连杆4的顶端铰接于第一连杆3的中部;第三连杆5和第四连杆6的顶端分别间隔铰接于顶座2上,第四连杆6的底端铰接于底座1上,第一连杆3的顶端铰接于第三连杆5的中部;
第一动力伸缩杆7可转动地连接于顶座2和底座1之间,第二动力伸缩杆8的一端铰接于第一连杆3中部,第二动力伸缩杆8的另一端铰接于第三连杆5的底端;
第一动力伸缩杆7用于配合推动折叠组件展开至顶座呈最大倾角和/或收拢,第二动力伸缩杆8用于在顶座呈最大倾角时,助力使用者推动顶座调整至水平状态(即顶座顶端所在平面平行于水平地面的状态)。
请一并参阅图1-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杆3为曲柄连杆,包括首尾连接的第一弯折段31和第二弯折段32,第二弯折段32的长度大于第一弯折段31,第一弯折段31远离第二弯折段32的底端铰接于底座1上,第二弯折段32远离第一弯折段31的顶端铰接于第三连杆5的中部。
请一并参阅图1-3,在本实施例中,第三连杆5沿其轴向(即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铰轴安装孔52,第二弯折段32远离第一弯折段31的顶端通过铰轴铰接于第三连杆5的其中一个铰轴安装孔52位置。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三连杆5沿其轴向间隔设置三个铰轴安装孔52,第二弯折段32远离第一弯折段31的顶端通过铰轴铰接于第三连杆5的最远离顶座2的一个铰轴安装孔52的对应位置。
请一并参阅图1-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动力伸缩杆7包括第一固定端71和可相对第一固定端71伸缩的第一伸缩端72,第一固定端71铰接于底座1上,第一伸缩端72铰接于顶座2上;
第四连杆6远离底座1的顶端铰接于顶座2,且第四连杆6的顶端与顶座2的铰接点,位于第一伸缩端72、第三连杆5顶端与顶座2的对应铰接点之间的位置,同时第四连杆6的底端与底座1的铰接点,位于第一弯折段31、第一固定端71与底座1的对应铰接点之间的位置。
请一并参阅图1-3,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杆4的底端铰接于底座1的铰接点,位于第一固定端71与底座1的铰接点远离第四连杆6的一侧的位置,第二连杆4远离底座1的顶端铰接于第二弯折段32靠近第一弯折段31的位置。
请一并参阅图1-4,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动力伸缩杆8包括第二固定端81和可相对第二固定端81伸缩的第二伸缩端82,第二伸缩端82铰接于第一弯折段31和第二弯折段32的连接处,即第二伸缩端82(第二动力伸缩杆8)与第一连杆3的铰接点,位于第二连杆4与第一连杆3(即第二弯折段32)的铰接点、第一连杆3(即第一弯折段31)与底座1的铰接点之间;第二固定端81铰接于第三连杆5远离顶座2的底端。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动力伸缩杆7为电动推杆。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动力伸缩杆8为气弹簧。
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动力伸缩杆7也可以为气弹簧,第二动力伸缩杆8也可以为电动推杆。
请参阅图3、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折叠床架,包括床座(图中未示出)、床板(图中未示出)和上述的折叠组件,折叠组件包括对称设置于床座和床板的对应两侧的两组底座1、顶座2和折叠单元,顶座2固定连接于床板的内侧面上,底座1固定连接于床座的内侧面上。
请一并参阅图1-4,在本实施例中,顶座2为水平轴向延伸的L形或之字形角钢或角板,底座1为为水平轴向延伸的竖直侧板。
请一并参阅图1-4,在本实施例中,折叠床架还包括:
第一连接横梁51,第一连接横梁5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组折叠单元的对应第三连杆5中部。
请一并参阅图1-4,在本实施例中,折叠床架还包括:
第二连接横梁61,第二连接横梁6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组折叠单元的对应第四连杆6中部。
折叠组件通过第一连接横梁51和第二连接横梁61将两组折叠单元连为一体,以便两组折叠单元在床体两侧同步配合实现床板展开、收拢于床座顶端。
请一并参阅图1-4,在本实施例中,两组底座1、顶座2和折叠单元对称设置于床座和床板的同一端(即床头端)的对应两侧(即两组折叠单元设于床座和床板在床体长度方向上的同一端两侧),通过两组对称设置的折叠单元的第一动力伸缩杆7同步伸缩配合,从而推动折叠组件展开和/或收拢,将床板自动撑开至相对床座的最大倾角后,可轻松手动扳动床板带动折叠组件相对床座调平,使床体内部空间启闭省时省力,方便老人、儿童及女性群体的置物、收纳需求。
请一并参阅图1-4,当使用者通过设于床体上的控制装置或者遥控装置,控制两组对称设置的折叠单元的第一动力伸缩杆7同步伸展配合、直至一对第一动力伸缩杆7的第一伸缩端72相对第一固定端71伸展至最大长度(此过程中一对第二动力伸缩杆8保持初始长度不变)时,可使床板从贴合于床座顶端的收纳状态(如图1所示),顶升展开至床板相对床座(即相对水平面)最大的倾角状态(即床板靠近折叠单元的床头一端低、远离折叠单元的床尾一端高的床尾上举、床头后倾状态,图中未示出);此时使用者可通过床板远离折叠单元的床尾端内侧设置的活动手把,轻松向下拉动床板,并在一对第二动力伸缩杆8的对应第二伸缩端82从初始长度相对第二固定端81逐渐伸展的助力作用下,带动床板及折叠组件相对床座向前放低翻转(即使床板前倾,此过程中一对第一动力伸缩杆7的第一伸缩端72保持最大伸展长度不变),直至床板从呈最大倾角的状态调平至与水平地面平行、悬空的状态(此时第二伸缩端82相对第二固定端81伸展至最大长度),同时第二连杆4相对底座1和第一连杆3转动至可限制折叠单元保持床板水平、防止各连杆倒下的限位位置(如图2-4所示)。即使用者可在保持床体内部空间开启的状态下轻松手动调平床板,使得使用者可通过保持平行升起的床板和床底间形成的储物空间开口可随时取放物品,无需折叠闭合床体,即可继续实现使用者在水平床板上躺卧的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顶座及床板的最大倾角为60-80度,由第一动力伸缩杆7的第一伸缩端72相对第一固定端71伸缩的最大长度,实现对床板的最大倾角值的限制。
当使用者需要将床体恢复至床板折叠收纳于床座顶端的状态时,只需反向通过活动手把轻松向上推动床板,从而带动床板及折叠组件相对床座向后抬高翻转(即使床板后倾),直至床板从与水平地面平行的状态后仰倾斜至呈最大倾角状态(图中未示出)。此时使用者再通过设于床体上的控制装置或者遥控装置控制两组对称设置的折叠单元的第一动力伸缩杆7和第二动力伸缩杆8同步收缩配合,即可使床板从相对床座最大的倾角状态(如图2-4所示),折叠收纳至贴合于床座顶端的收纳状态(如图1所示)。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折叠组件,包括:底座、顶座和折叠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单元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四连杆、第一动力伸缩杆和第二动力伸缩杆;
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的底端铰接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连杆的顶端铰接于所述第一连杆的中部;
所述第三连杆和所述第四连杆的顶端铰接于所述顶座上,所述第四连杆的底端铰接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连杆的顶端铰接于所述第三连杆的中部;
所述第一动力伸缩杆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顶座和所述底座之间,所述第二动力伸缩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连杆中部,所述第二动力伸缩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三连杆的底端;
所述第一动力伸缩杆用于推动所述折叠组件展开至所述顶座呈最大倾角和/或收拢,所述第二动力伸缩杆用于在所述顶座呈最大倾角时助力推动顶座调整至水平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为曲柄连杆,包括首尾连接的第一弯折段和第二弯折段,所述第二弯折段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弯折段,所述第一弯折段远离所述第二弯折段的底端铰接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弯折段远离所述第一弯折段的顶端铰接于所述第三连杆的中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伸缩杆包括第一固定端和可相对所述第一固定端伸缩的第一伸缩端,所述第一固定端铰接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伸缩端铰接于所述顶座上;
所述第四连杆的顶端铰接于所述顶座位于所述第一伸缩端和所述第三连杆顶端的铰接点之间的位置,所述第四连杆的底端铰接于所述底座位于所述第一弯折段和所述第一固定端的铰接点之间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的底端铰接于所述底座位于所述第一固定端的铰接点远离所述第四连杆的一侧的位置,所述第二连杆的顶端铰接于所述第二弯折段靠近所述第一弯折段的位置。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动力伸缩杆包括第二固定端和可相对所述第二固定端伸缩的第二伸缩端,所述第二伸缩端铰接于所述第一弯折段和所述第二弯折段的连接处,所述第二固定端铰接于所述第三连杆的底端。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折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伸缩杆为电动推杆,所述第二动力伸缩杆为气弹簧。
7.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折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座的最大倾角为60-80度。
8.一种折叠床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床座、床板和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折叠组件,所述折叠组件包括对称设置于所述床座和所述床板的对应两侧的两组所述底座、顶座和折叠单元,所述顶座固定连接于床板的内侧面上,所述底座固定连接于所述床座的内侧面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折叠床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连接横梁,所述第一连接横梁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组所述折叠单元的对应第三连杆中部。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折叠床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连接横梁,所述第二连接横梁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组所述折叠单元的对应第四连杆中部。
CN202322148986.4U 2023-08-10 2023-08-10 一种折叠组件及应用其的折叠床架 Active CN2208005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48986.4U CN220800583U (zh) 2023-08-10 2023-08-10 一种折叠组件及应用其的折叠床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148986.4U CN220800583U (zh) 2023-08-10 2023-08-10 一种折叠组件及应用其的折叠床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800583U true CN220800583U (zh) 2024-04-19

Family

ID=907016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148986.4U Active CN220800583U (zh) 2023-08-10 2023-08-10 一种折叠组件及应用其的折叠床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8005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501394Y (zh) 可调充气床
US20230108840A1 (en) Furniture objects for storing foldable beds
US20220257023A1 (en) Furniture objects for storing foldable beds
CN205053446U (zh) 自动折叠沙发床架
CN220800583U (zh) 一种折叠组件及应用其的折叠床架
CN205125675U (zh) 一种电动床
WO2020088553A1 (zh) 一种助站式躺椅用铁架及其工作方法
CN2740062Y (zh) 折叠沙发/床
CN104905594A (zh) 课桌椅双层床两用家具
CN102499834B (zh) 护理床
CN204670756U (zh) 课桌椅双层床两用家具
CN201032914Y (zh) 一种组合桌
CN216147653U (zh) 一种折叠床架及折叠床
CN210330065U (zh) 一种方便收纳的折叠蚊帐
CN207341506U (zh) 一种三段式折叠沙发支架
CN211795427U (zh) 一种折叠式双用的床凳
CN210842342U (zh) 一种多用折叠沙发
CN218305376U (zh) 便携式野战高原可调病床
CN220714208U (zh) 一种电动折叠收纳的护理床
CN209950835U (zh) 一种翻转沙发床
CN215126458U (zh) 折叠隐形床
CN221012602U (zh) 一种具备双模式转换功能的智能床体
CN2272695Y (zh) 折叠式沙发床
CN212521309U (zh) 一种床板前置折叠式陪护床
CN218457710U (zh) 一种乡村露营地景观棚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