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98320U - 三级液压调速系统及液压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三级液压调速系统及液压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98320U
CN217898320U CN202220998502.8U CN202220998502U CN217898320U CN 217898320 U CN217898320 U CN 217898320U CN 202220998502 U CN202220998502 U CN 202220998502U CN 217898320 U CN217898320 U CN 2178983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valve
inlet
port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99850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韦文术
王伟
卢德来
李向波
姚卓
赵玉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Meike Tianma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Tianma Intelligent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Meike Tianma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Tianma Intelligent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Meike Tianma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Tianma Intelligent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Meike Tianma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99850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98320U/zh
Priority to PCT/CN2022/099256 priority patent/WO2023206747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983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983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级液压调速系统和液压支架,所述三级液压调速系统包括液压缸、第二换向阀和控制系统,所述第一换向阀与所述第一腔室相连,所述第一换向阀在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之间可切换,所述第二换向阀在第四状态和第五状态之间可切换,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换向阀处于第三状态的同时所述第二换向阀处于第五状态、所述第一换向阀处于所述第三状态的同时所述第二换向阀处于所述第四状态、所述第一换向阀处于所述第二状态的同时所述第二换向阀处于所述第五状态、所述第一换向阀处于所述第一状态的同时所述第二换向阀处于所述第四状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三级液压调速系统具有控制精度高等优点。

Description

三级液压调速系统及液压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支架的控制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级液压调速系统及液压支架。
背景技术
电液控换向阀是电液控制系统的控制核心组件,由电磁先导阀和主阀组合成一体的液动换向阀,利用电磁先导阀液路中的高压液推动主阀阀芯,对执行元件动作进行控制,电液控换向阀作为液压支架电液控的关键元件,在实现煤矿综合机械化开采和无人化开采起重要作用。相关技术中,难以实现液压支架的精确控制,以满足煤矿机械化和无人化开采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三级液压调速系统,以提高其控制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出一种液压支架,以提高其控制精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三级液压调速系统包括:
液压缸,所述液压缸为差动液压缸,所述液压缸具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
第一换向阀,所述第一换向阀与所述第一腔室相连,所述第一换向阀在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之间可切换,处于所述第一状态的所述第一换向阀的第一回液口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处于所述第二状态的第一换向阀的第一进液口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处于所述第三状态的所述第一换向阀的第一进液口的全部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
第二换向阀,所述第二换向阀为两位四通换向阀,所述第二换向阀与所述第二腔室相连,所述第二换向阀在第四状态和第五状态之间可切换,处于所述第四状态的所述第二换向阀的第二进液口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处于所述第五状态的所述第二换向阀的第二回液口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
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换向阀处于第三状态的同时所述第二换向阀处于第五状态、所述第一换向阀处于所述第三状态的同时所述第二换向阀处于所述第四状态、所述第一换向阀处于所述第二状态的同时所述第二换向阀处于所述第五状态、所述第一换向阀处于所述第一状态的同时所述第二换向阀处于所述第四状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三级液压调速系统具有控制精度高等优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三级液压调速系统包括进液管路和回液管路,所述第一换向阀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第一阀腔以及与所述第一阀腔连通的所述第一进液口、所述第一回液口、第一控制口和第一工作口,所述第一工作口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所述第一进液口与所述进液管路连通,所述第一回液口与所述回液管路连通,所述第一换向阀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工作口与所述第一回液口断开,所述第一换向阀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工作口与所述第一进液口的一部分连通,所述第一换向阀处于所述第三状态时,所述第一工作口与所述第一进液口的全部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阀腔内设有沿所述壳体的轴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密封面和第二密封面,所述第一换向阀还包括:
进液阀芯和回液阀芯,所述进液阀芯和所述回液阀芯沿所述壳体的轴向均可移动地设在所述第一阀腔内,所述进液阀芯具有沿所述壳体的轴向设置的第一顶推部、第二顶推部和第三密封面,所述回液阀芯具有沿所述壳体的轴向设置的第三顶推部、第四顶推部和第四密封面,所述第三顶推部用于沿所述壳体的轴向顶推所述第二顶推部,所述第二顶推部和所述第四顶推部用于被所述第一控制口进入的控制液顶推,所述第三密封面用于与所述第一密封面配合以控制所述第一工作口与所述第一回液口的通断,所述第四密封面用于与所述第二密封面配合以控制所述第一工作口与所述第一进液口的通断,所述第二顶推部在所述壳体轴向上位于所述第三顶推部和所述第三密封面之间,所述第三顶推部与所述第三密封面沿所述壳体轴向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所述第一工作口与所述第一进液口断开时所述第二顶推部与所述第一密封面沿所述壳体轴向之间的距离;
复位弹簧,所述壳体具有接触部,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靠在所述接触部和所述第一顶推部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回液口在所述壳体的轴向上处于所述第一进液口和所述第一控制口之间,所述第一进液口在所述壳体的轴向上处于所述第一工作口和所述第一回液口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顶推部与所述第四顶推部沿所述壳体的轴向的投影面积的和为S1,所述第二顶推部沿所述壳体的轴向的投影面积为S2,所述S1与所述S2的比值为1.1-5。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换向阀具有第二进液口、第二回液口、第二控制口和第二工作口,所述第二工作口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所述第二进液口与所述进液管路连通,所述第二回液口与所述回液管路连通,所述第二换向阀处于所述第四状态时,所述第二工作口与所述第二进液口连通,所述第二换向阀处于所述第五状态时,所述第二工作口与所述第二回液口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系统包括:
第一先导阀,所述第一先导阀具有第三工作液进口、第三工作液出口和第三进出口,所述第三工作液进口供第一先导液进入,所述第三工作液进口与进液管路连通,所述第三工作液出口与所述回液管路连通,所述第三进出口与所述第一控制口连通;
第二先导阀,所述第二先导阀具有第四工作液进口、第四工作液出口和第四进出口,所述第四工作液进口供第二先导液进入,所述第四工作液进口与进液管路连通,所述第四工作液出口与所述回液管路连通,所述第四进出口与所述第二控制口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
第三先导阀,所述第三先导阀具有第五工作液进口、第五工作液出口和第五进出口,所述第五工作液进口供第三先导液进入,所述第五工作液进口与进液管路连通,所述第五工作液出口与所述回液管路连通;
单向溢流阀,所述单向溢流阀具有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所述第三进出口和所述第一控制口均与所述第一进口连通,所述第一出口与所述第五进出口连通;和/或
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设在所述进液管路上;和/或
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设在所述回液管路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过滤器,所述过滤器设在所述进液管路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液压支架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三级液压调速系统。
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液压支架的具有控制精度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三级液压调速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三级液压调速系统中第一换向阀处于第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三级液压调速系统中第一换向阀处于第二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三级液压调速系统中第一换向阀处于第三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三级液压调速系统100;
液压缸1;缸筒101;活塞102;活塞杆103;第一腔室104;第二腔室105;
第一换向阀2;第一进液口201;第一回液口202;第一控制口203;第一工作口204;壳体205;接触部2051;第一阀腔2052;第一密封面2053;第二密封面2054;壳体本体2055;压环2056;端盖2057;进液阀芯206;第一顶推部2061;第二顶推部2062;第四密封面2063;配合段2064;第三端面2065;回液阀芯207;第三顶推部2071;第四顶推部2072;第三密封面2073;大孔段2074;小孔段2075;第一端面2076;第二端面2077;复位弹簧208;
第二换向阀3;第二进液口301;第二回液口302;第二控制口303;第二工作口304;
第一先导阀4;第三工作液进口401;第三工作液出口402;第三进出口403;
第二先导阀5;第四工作液进口501;第四工作液出口502;第四进出口503;
单向溢流阀6;第一进口601;第一出口602;
控制系统7;
第一单向阀801;第二单向阀802;
过滤器9,
进液管路1001;回液管路1002;
第三先导阀11;第五工作液进口1101;第五工作液出口1102;第五进出口110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三级液压调速系统100包括液压缸1、第一换向阀2、第二换向阀3和控制系统7。
液压缸1为差动液压缸,液压缸1具有第一腔室104和第二腔室105。
第一换向阀2与第一腔室104相连,第一换向阀2在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之间可切换,处于第一状态的第一换向阀2的第一进液口201与第一腔室104断开,处于第二状态的第一换向阀2的第一进液口201与第一腔室104部分连通,处于第三状态的第一换向阀2的第一进液口201与第一腔室104全部连通。
所述第二换向阀3为两位四通换向阀,第二换向阀3与第二腔室105相连,第二换向阀3在第四状态和第五状态之间可切换,处于第四状态的第二换向阀3的第二进液口301与第二腔室105连通,处于第五状态的第二换向阀3的第二回液口302与第二腔室105连通。
控制系统7用于控制第一换向阀2处于第三状态的同时第二换向阀3处于第五状态、第一换向阀2处于第三状态的同时第二换向阀3处于第四状态、第一换向阀2处于第二状态的同时第二换向阀3处于第五状态、第一换向阀2处于第一状态的同时第二换向阀3处于第四状态。
如图1所示,液压缸1包括缸筒101、活塞102和活塞杆103,活塞102将缸筒101分隔成第一腔室104和第二腔室105。活塞杆103设在第二腔室105内并与活塞102相连,第一腔室104为无杆腔,第二腔室105为有杆腔。
第一回液口202与第一腔室104断开可以理解为,第一回液口202开启,此时,第一工作液可以经第一回液口202从第一腔室104流出。第一进液口201与第一腔室104部分连通可以理解为,第一进液口201开启的面积小于进第一进液口201的面积,此时,第一工作液可以以小流量经第一进液口201进入第一腔室104内。第一进液口201与第一腔室104全部连通可以理解为,第一进液口201的开启面积为第一进液口201面积,此时,第一工作液可以以大流量经第一进液口201进入第一腔室104内。其中,第一工作液为进出第一腔室104的工作液。
第二进液口301与第二腔室105连通可以理解为,第二进液口301开启,此时,第二工作液可以经第二进液口301进入第二腔室105内。第二回液口302与第二腔室105连通可以理解为,第二回液口303开启,此时第二工作液可以经第二回液口303从第二腔室105流出。其中,第二工作液为进出第二腔室105的工作液。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三级液压调速系统100在使用时,第一进液口201和第二进液口301可以使用相同压力的工作液,即第一工作液和第二工作液的压力相同,例如,第一工作液和第二工作液为同一工作液。通过控制系统7控制第一换向阀2和第二换向阀3处于不同的状态,可以使三级液压调速系统100具有以下四种不同的工作状态:
第一种工作状态,控制系统7控制第一换向阀2处于第三状态、控制第二换向阀3处于第五状态。此时,第一工作液以大流量经第一进液口201进入第一腔室104内,第二工作液可以经第二回液口302从第二腔室105流出,使得第一腔室104内的工作液施加给活塞102朝向第二腔室105的较大的推力,活塞102在该推力作用下朝向第二腔室105快速移动,活塞杆103快速向外伸出。
第二种工作状态,控制系统7控制第一换向阀2处于第三状态、控制第二换向阀3处于第四状态。此时,第一工作液以大流量经第一进液口201进入第一腔室104内,第二工作液可以经第二进液口301进入第二腔室105内,使得第一腔室104和第二腔室105内进入压力相同的工作液,由于第二腔室105内具有活塞杆103,使得第一腔室104内的活塞102受力面积大于第二腔室105内活塞102的受力面积,液压缸1为差动液压缸。由于P=F/S(压强=压力/受力面积),使得第一腔室104内的工作液施加给活塞102的推力大于第二腔室105内的工作液施加给活塞102的推力,活塞102在差动作用下朝向第二腔室105移动,活塞杆103差动伸出。
第三种工作状态,控制系统7控制第一换向阀2处于第二状态、控制第二换向阀3处于第五状态。此时,第一工作液以小流量经第一进液口201进入第一腔室104内,第二工作液可以经第二回液口302从第二腔室105流出,使得第一腔室104内的工作液施加给活塞102朝向第二腔室105的推力,活塞102在该推力作用下朝向第二腔室105缓慢移动,活塞杆103缓慢向外伸出。
第四种工作状态,控制系统7控制第一换向阀2处于第一状态、控制第二换向阀3处于第四状态。此时,第一工作液可以经第一回液口202从第一腔室104流出,第二工作液可以经第二进液口301进入第二腔室105内,使得第二腔室105内的工作液施加给活塞102朝向第一腔室104的推力,活塞102在该推力作用下朝向第一腔室104移动,活塞杆103收回。
由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三级液压调速系统100通过控制第一换向阀2和第二换向阀3处于不同的状态,使得液压缸1的活塞杆103可以实现快速伸出、差动伸出、慢速伸出和收回四种工作状态,有利于提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三级液压调速系统100的控制精度。具体实施时,通过合理设计第一换向阀1在第二状态时的流量,可以使得液压缸1差动伸出的移动速度大于慢速伸出的移动速度,从而使得快速伸出的移动速度大于差动伸出的移动速度,差动伸出的移动速度大于慢速伸出的移动速度,可以提高具有三级液压调速系统100的液压支架的控制精度。
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三级液压调速系统100具有控制精度高等优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三级液压调速系统100包括进液管路1001和回液管路1002,第一换向阀2包括壳体205、进液阀芯206、回液阀芯207和复位弹簧208。
壳体205具有第一阀腔2052以及与第一阀腔2052连通的第一进液口201、第一回液口202、第一控制口203和第一工作口204。第一工作口204与第一腔室104连通,第一进液口201与进液管路1001连通,第一回液口202与回液管路1002连通。第一换向阀2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一工作口204与第一进液口201断开;第一换向阀2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一工作口204与第一进液口201部分连通;第一换向阀2处于第三状态时,第一工作口204与第一进液口201全部连通。
第一工作口204与第一回液口202连通可以理解为,如图2所示,第一回液口202开启,第一腔室104经第一工作口204与第一回液口202连通,第一腔室104内的第一工作液经第一回液口202流出。第一工作口204与第一进液口201部分连通可以理解为,如图3所示,第一进液口201开启的面积小于第一进液口201的面积,此时,第一工作液可以小流量进入第一工作口204内。第一工作口204与第一进液口201全部连通是可以理解为,如图4所示,第一进液口201的开启面积为第一进液口201面积,此时,第一工作液可以大流量进入第一工作口204内。
第一换向阀2的上述设计,方便实现第一换向阀2与进液管路1001和回液管路1002的通断。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阀腔2052内设有沿所述壳体205的轴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密封面2053和第二密封面2054,第一换向阀2还包括进液阀芯206和回液阀芯207沿壳体205的轴向均可移动地设在第一阀腔2052内,进液阀芯206具有沿壳体205的轴向设置的第一顶推部2061、第二顶推部2062和第三密封面2073,回液阀芯207具有沿壳体205的轴向设置的第三顶推部2071、第四顶推部2072和第四密封面2063。第三顶推部2071用于沿壳体205的轴向顶推第二顶推部2062,第二顶推部2062和第四顶推部2072用于被第一控制口203进入的控制液顶推。第三密封面2073用于与第一密封面2053配合以控制第一工作口204与第一回液口202的通断,第四密封面2063用于与第二密封面2054配合以控制第一工作口204与第一进液口201的通断,第二顶推部2062在壳体205轴向上位于第三顶推部2071和第三密封面2073之间,第三顶推部2071与第三密封面2073沿壳体205轴向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第一工作口204与第一进液口201断开时第二顶推部2062与第一密封面2053沿壳体205轴向之间的距离。
为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更容易被理解,下面以壳体205的轴向与左右方向一致为例,进一步描述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其中左右方向如图2至图4所示。
例如,如图2至图4所示,第一工作口204、第一进液口201、第一回液口202和第一控制口203沿从左向右的方向依次布置,第四密封面2063、第二密封面2054、第一密封面2053和第三密封面2073从左向右依次布置,且第一密封面2053和第二密封面2054均位于第一进液口201和第一回液口202之间。进液阀芯206位于壳体205左侧,回液阀芯207位于壳体205右侧,接触部2051位于第一顶推部2061的左侧,第一顶推部2061位于第二顶推部2062左侧,复位弹簧208套设在进液阀芯206上,复位弹簧208的左端抵靠在接触部2051上,复位弹簧208的右端抵靠在第一顶推部2061上,复位弹簧208驱使进液阀芯206向右移动。第三顶推部2071位于第四顶推部2072左侧,第三顶推部2071位于第三密封面2073的右侧,第二顶推部2062位于第三顶推部2071和第三密封面2073之间。进入第一控制口203的控制液向左顶推第二顶推部2062和第四顶推部2072。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二密封面2054抵靠在第四密封面2063上时,第一进液口201与第一工作口204断开,当第三密封面2073抵靠在第一密封面2053上时,第一回液口202与第一工作口204断开。
当第一控制口203的控制液压力为第一预设压力时,控制液无法顶推第四顶推部2072和第二顶推部2062向左同时移动,使第二密封面2054和第四密封面2063分离,此时第一工作口204和第一进液口201断开,第一进液口201关闭,第一换向阀2处于第一状态,即第一进液口201为零流量进液(如图2所示)。此时,第一密封面2053和第三密封面2073分离,第一工作口204与第一回液口202连通。
当第一控制口203的控制液压力为第二预设压力,且第二预设压力大于第一预设压力时,仅通过控制液顶推第二顶推部2062进液阀芯206无法向左移动,即无法实现第一进液口201的开启,由于,第三顶推部2071与第三密封面2073沿壳体205轴向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第一工作口204与第一进液口201断开时第二顶推部2062与第一密封面2053沿壳体205轴向之间的距离,当第三密封面2073抵靠在第一密封面2053上时,第二密封面2054与第四密封面2063分离,由于,第三顶推部2071与第三密封面2073沿壳体205轴向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第一工作口204与第一进液口201断开时第二顶推部2062与第一密封面2053沿壳体205轴向之间的距离,当第三密封面2073抵靠在第一密封面2053上时,第二密封面2054与第四密封面2063分离,此时第一进液口201可以部分开启,实现小流量进液,即第一换向阀2处于第二状态(如图3所示)。
当第一控制口203的控制液压力为第三预设压力时,且第三预设压力大于第二预设压力时,可以仅通过控制液顶推第二顶推部2062实现第一进液口201的开启。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三密封面2073抵靠在第一密封面2053上时,第三顶推部2071无法再与第二顶推部2062一起向左运动,但由于第三预设压力大于第二预设压力,第二顶推部2062可以在控制液的单独顶推作用下向左运动,此时,第二顶推部2062与第三顶推部2071分离,控制液顶推第二顶推部2062向左运动至全部开启,实现全流量进液,即第一换向阀2处于第三状态(如图4所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顶推部2062与第四顶推部2072沿壳体205的轴向的投影面积的和为S1,第二顶推部2062沿壳体205的轴向的投影面积为S2,S1与S2的比值为1.1-5。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控制口203的控制液压力为第三预设压力时,第二顶推部2062可以在控制液的单独顶推作用下向左运动;当第一控制口203的控制液压力为第二预设压力时,因为第二预设压力小于第三预设压力,仅通过控制液顶推第二顶推部2062进液阀芯206无法向左移动。P=F/S(压强=压力/受力面积),虽然第二预设压力小于第三预设压力,但是S1与S2的比值为1.1-5(例如,S1与S2的比值为2),也就是说,第二顶推部2062和第三顶推部2071两者共同具有较大的受力面积,可以使第二顶推部2062在控制液顶推和第三顶推部2071顶推的共同作用下,使第二顶推部2062受到较大的顶推力,以使第二顶推部2062向左移动,使得第一进液口201可以部分开启,实现小流量进液(如图2所示)。
通过将S1与S2的比值进行合理地设置,能有效保证第二顶推部2062可以在第三顶推部2071和控制液向左双重顶推作用下驱动进液阀芯206向左移动,实现第一进液口201小流量进液,从而使得回液阀芯207整体结构设计合理。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三级液压调速系统100的第一换向阀2在使用时:
第一进液口201接入的第一工作液的压力P0,第一回液口202接入的第三工作液的压力PR,第一控制口203接入的控制液的压力为PK。假设第一控制口203的控制液压力为PK1(第二预设压力)时,回液阀芯207在控制液的顶推作用下刚好会向左运动,假设第一控制口203的控制液压力为PK2(第三预设压力)时,进液阀芯206仅在控制液的顶推作用下刚好会向左运动至第一进液口201全流量开启,即第一进液口201的开启面积为第一进液口201的总面积,其中,0≤PR<PK1<PK2≤P0
当PK<PR时,如图2所示,在复位弹簧208和第一工作口的工作液压力的综合作用下,第四密封面2063抵靠在第二密封面2054上,第一工作口204和第一进液口201断开,第一进液口201的开启面积为零,即第一进液口201的第一工作液零流量进入第一工作口204内。
当PK1<PK<PK2时,如图3所示,因为PK<PK2,所以第二顶推部2062无法单独在控制液顶推作用下带动进液阀芯206向左移动至第一进液口201全流量开启。虽然PK<PK2,但是第二顶推部2062和第四顶推部2072总受力面积较大,当第四顶推部2072在控制液的向左顶推时,使得回液阀芯207具有较大的向左的顶推力,以便第二顶推部2062可以在第三顶推部2071和控制液的双重顶推作用下,将进液阀芯206向左推动,第三密封面2073抵靠在第一密封面2053上,第四密封面2063与第二密封面2054分离,使第一进液口201开启的面积小于第一进液口201的面积,即第一进液口201的第一工作液小流量流过第一工作口204。
当PK2<PK时,如图4所示,第三密封面2073抵靠在第一密封面2053上,第二顶推部2062和第三顶推部2071分离,第二顶推部2062仅在控制液的单独顶推作用下,使第四密封面2063与第二密封面2054分离,使进液阀芯206向左移动至第一进液口201的开启面积为第一进液口201的总面积,即第一进液口201的第一工作液全流量流过第一工作口204。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回液口202在壳体205的轴向上处于第一进液口201和第一控制口203之间,第一进液口201在壳体205的轴向上处于第一工作口204和第一回液口202之间。
可选地,第一换向阀2处于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时第三密封面2073离开第一密封面2053、第四密封面2063抵靠在第二密封面2054上,第一换向阀2处于第三状态时第三密封面2073抵靠在第一密封面2053上、第四密封面2063离开第二密封面2054。
如图2至图4所示,当第一换向阀2处于第一状态(图2所示)时,第四密封面2063和第二密封面2054紧贴,第一进液口201与第一工作口204断开,第一密封面2053和第三密封面2073分离,第一工作口204与第一回液口202连通。
当第一换向阀2处于第二状态(图3所示)和第三状态(图4所示)时,第一密封面2053和第三密封面2073紧贴,第一工作口204与第一回液口202断开,第四密封面2063和第二密封面2054分离,第一进液口201与第一工作口204连通。
由此,通过设置第一密封面2053和第三密封面2073,方便回液阀芯207控制第一回液口202和第一工作口204的通断;通过设置第二密封面2054和第四密封面2063,方便进液阀芯2062控制第一进液口201和第一工作口204的通断,从而使得第一换向阀2的流量调节方便,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三级液压调速系统100流量调节方便。
可选地,回液阀芯207包括沿壳体205的轴向设置的大孔段2074和小孔段2075,大孔段2074的内径大于小孔段2075的内径,大孔段2074在壳体205的轴向上相对小孔段2075更邻近第一进液口201设置,小孔段2075具有在壳体205的轴向上相对的第一端面2076和第二端面2077,第一端面2076在壳体205的轴向上相对第二端面2077更邻近第一进液口201设置,第一端面2076形成第三顶推部2071,第二端面20772形成第四顶推部2072。
例如,如图1至图3所示,小孔段2075位于大孔段2074的右侧,第一端面2076位于第二端面2077的左侧,小孔段2075和大孔段2074的孔均沿左右方向设置,且小孔段2075的孔与大孔段2074的孔同轴设置,通过第一控制口203进入的控制液经小孔段2075的孔进入大孔段2074的孔内,并与第二顶推部2062接触以顶推第二顶推部2062。
具体地,当第一换向阀2处于第二状态时(如图3所示),即PK1<PK<PK2时,控制液向左顶推第四顶推部2072,回液阀芯207向左移动,当回液阀芯207运动至第三顶推部2071和第二顶推部2062接触时,第三顶推部2071和控制液同时向左顶推第二顶推部2062,带动进液阀芯206向左移动,当进液阀芯206移动至回液阀芯207的第三密封面2073与第一密封面2053接触时,回液阀芯207不能再向左移动,又因为PK<PK2,进液阀芯206仅在控制液顶推第二顶推部2062的作用下不能向左移动,此时第一进液口201开启的面积小于第一进液口201的面积,即第一进液口201的第一工作液通过第一进液口201开启的部分面积小流量进入第一工作口204内。
当第一换向阀2处于第三状态时,即PK2<PK时(如图4所示),控制液从小孔段2075进入大孔段2074内以第二顶推部2062,由于PK2<PK,控制液压力较大,进液阀芯206可以仅在控制液的单独顶推作用下,向左移动,此时第一进液口201的开启面积为第一进液口201的面积,即第一进液口201的第一工作液全流量进入第一工作口204内。
由此,通过将回液阀芯207设置成大孔段2074和小孔段2075,并使第一端面2076形成第三顶推部2071,第二端面2077形成第四顶推部2072,不仅方便第三顶推部2071顶推第二顶推部2062的同时,而且还方便控制液顶推第二顶推部2062和第四顶推部2072,使得第一换向阀2结构简单,使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三级液压调速系统100结构简单。
可选地,回液阀芯207的外周壁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槽,第一安装槽内安装有第一密封圈,第一密封圈用于密封回液阀芯207的外壁面和壳体205内壁面之间的间隙,以提高第一换向阀2的密封性。
可选地,进液阀芯206包括配合段2064,大孔段2074套设在配合段2064上,且大孔段2074的内周面与配合段2064的外周面密封配合,配合段2064具有朝向第三顶推部2071的第三端面2065,第三端面2065形成第二顶推部2062,第一端面2076与第三密封面2073沿壳体205轴向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第三端面2065与第一密封面2053沿壳体205轴向之间的距离。
由此,通过将配合段2064的第三端面2065形成第三顶推部2071,从而进一步使得第一换向阀2的结构简单紧凑。
可选地,配合段2064的外周壁上设置有第二安装槽,第二安装槽内安装有第二密封圈,第二密封圈用于密封配合段2064的外壁面和大孔段2074内壁面之间的间隙,以提高第一换向阀2的密封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顶推部2062沿壳体205的轴向的投影面积与第三顶推部2071沿壳体205的轴向的投影面积的差为S1,第四顶推部2072沿壳体205的轴向的投影面积为S2,S2与S1的比值为1.1-3。
例如,S2与S1的比值为2。
通过将S2与S1的比值进行合理地设置,当第一换向阀2处于第二状态时(图3所示),即PK1<PK<PK2时,能有效保证第二顶推部2062可以在第三顶推部2071和控制液向左双重顶推作用下驱动进液阀芯206向左移动,还可以使第四顶推部2072的具有较小的受力面积,以减小回液阀芯207的结构尺寸,从而使得第一换向阀2整体结构紧凑。
可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端面2076、第二端面2077和第三端面2065均为垂直于壳体205的轴向的平面,第三端面2065的面积与第一端面2076的面积的差,小于第二端面2077的面积。
通过将第一端面2076、第二端面2077和第三端面2065均为垂直于壳体205的轴向的平面,使得进液阀芯206和回液阀芯207结构简单,方便对进液阀芯206和回液阀芯207的加工制造,从而方便第一换向阀2的加工制造。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顶推部2061沿壳体的轴向的投影面积,小于第二顶推部202沿壳体1的轴向的投影面积。
如图1所示,第一进液口201的第一工作液会向右顶推第一顶推部2061,通过将第一顶推部2061沿壳体205的轴向的投影面积,小于第二顶推部2062沿壳体205的轴向的投影面积,使得第一换向阀2在第三状态时,可以使第二顶推部2062具有较大的向左的顶推力,以克服向右的复位弹簧208的弹力和第一工作液对第一顶推部2061的向右的顶推力,从而使得进液阀芯206结构简单。
可选地,壳体205包括壳体本体2055、压环2056和端盖2057。壳体本体2055为轴向两端开口的筒体,第一进液口201、第一回液口202和第一控制口203均设在壳体本体2055上。压环2056设在壳体本体2055的一端,压环2056的内孔形成第一工作口204,压环2056形成接触部2051。端盖2057封堵壳体本体2055的另一端。
如图2至图4所示,压环2056设在壳体本体2055的左端,压环2056的外壁面与壳体本体2055的内壁面相连,压环2056套设在进液阀芯206上,且进液阀芯206相对于压环2056可沿左右方向滑动,压环2056的右端面形成接触部2051,端盖2057封堵壳体本体2055的右端。
第一换向阀2在组装时,可以先将进液阀芯206、回液阀芯207和复位弹簧208安装在壳体205的第一阀腔2052内,然后再对壳体本体2055的左端口用压环2056密封,对壳体本体2055右端口用端盖2057密封,在提高第一换向阀2的密封性的同时,也便于第一换向阀2的组装。
可选地,压环2056与壳体本体2055可拆卸地相连。
例如,压环2056与壳体本体2055螺纹连接,压环2056外壁面上设有外螺纹,壳体本体2055内壁面上设有与压环2056上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通过旋拧压环2056以实现压环2056的安装方便压环2056的安装。
可选地,压环2056内壁面上设有第三安装槽,第三安装槽内安装有第三密封圈,第三密封圈用于密封压环2056的内壁面和进液阀芯2062的外壁面之间的间隙。
可选地,端盖2057与壳体本体2055可拆卸地相连。
例如,端盖2057与壳体本体2055螺纹连接,端盖2057的外壁面上设有外螺纹,壳体本体2055内壁面上设有与端盖2057上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通过旋拧端盖2057以实现端盖2057的安装,方便端盖2057的安装。
可选地,壳体本体2055为一体式结构。
可选地,第一进液口201、第一回液口202和第一控制口203中的每一者均为多个,多个第一进液口201沿壳体本体2055的周向均匀间隔布置,多个第一回液口202沿壳体本体2055的周向均匀间隔布置,多个第一控制口203沿壳体本体2055的周向均匀间隔布置。多个第一进液口201中的每一者与进液管路1001连通,多个第一回液口202中的每一者与回液管路1002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换向阀3具有第二进液口301、第二回液口302、第二控制口303和第二工作口304,第二工作口304与第二腔室105连通,第二进液口301与进液管路1001连通,第二回液口302与回液管路1002连通,第二换向阀3处于第四状态时,第二工作口304与第二进液口301连通,第二换向阀3处于第五状态时,第二工作口304与第二回液口302连通。
第二换向阀3处于第四状态时,第二工作口304与第二进液口301连通,此时,第二工作液可以经第二进液口301、第二工作口304流入第二腔室105内;第二换向阀3处于第五状态时,第二工作口304与第二回液口302连通,此时,第二腔室105内的第二工作液可以经第二工作口304和第二回液口302流出。
通过设置第二进液口301、第二回液口302、第二控制口303和第二工作口304,方便实现第二换向阀3与进液管路1001和回液管路1002的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控制系统7包括第一先导阀4和第二先导阀5。第一先导阀4具有第三工作液进口401、第三工作液出口402和第三进出口403,第三工作液进口401供第一先导液进入,第三工作液进口401与进液管路1001连通,第三工作液出口402与回液管路1002连通,第三进出口403与第一控制口203连通。第二先导阀5具有第四工作液进口501、第四工作液出口502和第四进出口503,第四工作液进口501供第二先导液进入,第四工作液进口501与进液管路1001连通,第四工作液出口502与回液管路1002连通,第四进出口503与第二控制口303连通。
具体地,当第一先导阀4开启时,第三工作液进口401与第三进出口403连通,此时,第一先导液可以通过第三工作液进口401进入第一先导阀4内,并经第三进出口403流入第一换向阀2的第一控制口203内,以控制第一换向阀2在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之间切换;当第一先导阀4关闭时,第三工作液出口402与第三进出口403连通,此时,第三工作液进口401与第三进出口403断开,第三进出口403与第三工作液出口402连通,第一控制口203内的控制液经第三工作液出口402流入第一先导阀4内,并经第三工作液出口402流出,以使第一换向阀2处于第一状态。其中,第一先导液为进出第一先导阀4的先导液。
当第二先导阀5开启时,第四工作液进口501与第四进出口503连通,此时,第二先导液可以通过第四工作液进口501进入第二先导阀5内,并经第四进出口503流入第二换向阀3的第二控制口303内,以控制第二换向阀3处于第四状态;当第二先导阀5关闭时,第四工作液进口501与第四进出口503断开,第四进出口503与第四工作液出口502连通,第二换向阀3的第二控制口303内的控制液经第四工作液出口502流入第二先导阀5内,并经第四工作液出口502流出,以控制第二换向阀3处于第五状态。其中,第二先导液为进出第二先导阀5的先导液。
由此,通过设置第一先导阀4,方便实现对第一换向阀2在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的控制;通过设置第二先导阀5,方便实现对第二换向阀3在第四状态和第五状态的控制,使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三级液压调速系统100结构简单,调节控制更方便。
可选地,第一先导阀4和第二先导阀5中的每一者为电磁先导阀,控制系统7与第一先导阀4和第二先导阀5中的每一者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系统7还包括单向溢流阀6和第三先导阀11,第三先导阀11具有第五工作液进口1101、第五工作液出口1102和第五进出口1103。第五工作液进口1101供第三先导液进入,第五工作液进口1101与进液管路1001连通,第五工作液出口1102与回液管路1002连通。
单向溢流阀6具有第一进口601和第一出口602,第三进出口403和第一控制口203均与第一进口601连通,第四进出口503和第二控制口303均与第一出口602连通。
具体地,当第三先导阀11开启时,第五工作液进口1101与第五进出口1103连通,此时,第三先导液可以通过第五工作液进口1101进入第三先导阀11内,并经第五进出口1103流出;当第三先导阀11关闭时,第五进出口1103与第五工作液出口1102连通,此时,第五工作液进口1101与第五进出口1103断开。其中,第三先导液为进出第三先导阀11的先导液。
例如,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三级液压调速系统100在使用时,进液管路1001的工作液的压力为P0,回液管路1002的工作液的压力为PR
当需要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三级液压调速系统100处于第一种工作状态时(液压缸1快速伸出),开启第一先导阀4和第三先导阀11的同时关闭第二先导阀5。第一先导液进入第一先导阀4内后经第三进出口403流出后,一部分第一先导液经第一进口601流入单向溢流阀6,另一部分第一先导液经第一控制口203进入第一换向阀2内形成控制液。第三先导液进入第三先导阀11内后经第五进出口1003流向第一出口602处。由于在单向溢流阀6第一进口601处的第一先导液和单向溢流阀6第一出口602处的第三先导液压力相同都为P0,使流入第一控制口203的第一先导液的压力为P0,第一换向阀2全流量开启,使得第一换向阀2处于第三状态。由于第二先导阀5处于关闭状态,即第二先导阀5处于第五状态,从而使得活塞杆103快速伸出。
当需要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三级液压调速系统100处于第二种工作状态时(液压缸1差动伸出),同时开启第一先导阀4、第二先导阀5和第三先导阀11。第一先导液进入第一先导阀4内后经第三进出口403流出。第三先导液进入第三先导阀11内后经第五进出口1003流出。由于在单向溢流阀6第一进口601处的第一先导液和单向溢流阀6第一出口602处的第三先导液压力相同都为P0,使得流入第一控制口203的第一先导液的压力在P0,第一换向阀2全流量开启,使得第一换向阀2处于第三状态。由于第二先导阀5处于开启状态,即第二先导阀5处于第四状态,从而使得活塞杆103差动伸出。
当需要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三级液压调速系统100处于第三种工作状态时(液压缸1慢速伸出),开启第一先导阀4的同时关闭第二先导阀5和第三先导阀11,第一先导液进入第一先导阀4内后经第三进出口403流出后,一部分第一先导液经第一进口601流入单向溢流阀6并经第一出口602流出,由于第三先导阀11处于关闭状态,第一出口602流出的第一先导液经第五进出口1103流入第三先导阀11内并经第五工作液出口1102流出。另一部分第一先导液经第一控制口203进入第一换向阀2内形成控制液。在单向溢流阀6的分压作用,使流入第一控制口203的第一先导液的压力在Pk1和PK2之间,使得第一先导阀2处于第二状态。由于第二先导阀5处于关闭状态,第二换向阀3处于第五状态,活塞杆103慢速伸出。
当需要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三级液压调速系统100处于第四种工作状态时(液压缸1收回),关闭第一先导阀4、第三先导阀11的同时开启第二先导阀5,第一先导阀4和第三先导阀11关闭,第三进出口403与第三工作液出口402连通,第一控制口203的控制液回流至回液管路1002内,第一换向阀2处于第一状态。第二先导阀5开启后,第二先导液经第四工作液进口501进入第二先导阀5后经第四进出口503流出,第四进出口503流出的第二先导液压力保持为P0并进入第二控制口303内,控制第二换向阀3全流量开启,第二换向阀3处于第四状态,液压缸1的活塞杆103收回。
由此,通过在第一先导阀4和第三先导阀11和之间设置一个单向溢流阀6,仅通过控制第一先导阀4、第二先导阀5和第三先导阀11的通断就可以实现三级液压调速系统100的四种工作状态之间的切换,从而进一步使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三级液压调速系统100结构简单,控制调节方便。
可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三级液压调速系统100还包括第一单向阀801和第二单向阀802,第一单向阀801设在进液管路1001上,第二单向阀802设在回液管路1002上。
如图1所示,进液管路1001内的工作液经第一单向阀801分别流入第一先导阀4和第二先导阀5,可以有效防止第一先导阀4和第二先导阀5内的先导液回流至进液管路1001内,对进液管路1001内的工作液造成污染,提高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三级液压调速系统100的工作可靠性。
第一先导阀4和第二先导阀5流出的控制液经第二单向阀802流向回液管路1002,可以有效防止回液管路1002中的工作液回流至第一先导阀4和第二先导阀5内,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三级液压调速系统100的工作可靠性。
可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三级液压调速系统100还包括过滤器9,过滤器9设在进液管路1001上。
如图1所示,第一单向阀801流出的工作液经过滤器9过滤后分别进入第一先导阀4和第二先导阀5内,通过设置过滤器9对进液管路1001中的工作液进行过滤,可以有效防止进液管路1001中的工作液中的杂质堵塞第一先导阀4或者第二先导阀5,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三级液压调速系统100的工作可靠性。
可选地,第一换向阀2、第二换向阀3、第一先导阀4、第二先导阀5、单向溢流阀6、第一单向阀801、第二单向阀802和过滤器9中的每一者集成一个模块,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三级液压调速系统100结构紧凑,方便拆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液压支架包括三级液压调速系统100。
例如,液压支架需要伸出100cm进行支护时,首先,打开第一先导阀4和第二先导阀5,关闭第三先导阀11,使液压支架的活塞杆103快速伸出80cm,从而使得液压支架的活塞杆103可以快速到达需要支护位置的附近;然后,打开第一先导阀4、第二先导阀5和第三先导阀11,使液压支架的活塞杆103缓慢伸出10cm,从而使得液压支架的活塞杆103可以慢速到达需要支护的位置的附近;最后,打开第一先导阀4,关闭第二先导阀5和第三先导阀11,从而使得液压支架的活塞杆103可以慢速精准到达需要支护的位置。由此,通过控制三级液压调速系统100可以实现液压支架的精确控制,实现液压支架动作快速、准确、可靠控制。
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液压支架的具有控制精度高等优点。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上述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上述实施例进行的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三级液压调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液压缸,所述液压缸为差动液压缸,所述液压缸具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
第一换向阀,所述第一换向阀与所述第一腔室相连,所述第一换向阀在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之间可切换,处于所述第一状态的所述第一换向阀的第一回液口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处于所述第二状态的第一换向阀的第一进液口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处于所述第三状态的所述第一换向阀的第一进液口的全部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所述第一换向阀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第一阀腔以及与所述第一阀腔连通的所述第一进液口、所述第一回液口、第一控制口和第一工作口;
第二换向阀,所述第二换向阀具有第二进液口、第二回液口、第二控制口和第二工作口,所述第二换向阀与所述第二腔室相连,所述第二换向阀在第四状态和第五状态之间可切换,处于所述第四状态的所述第二换向阀的第二进液口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处于所述第五状态的所述第二换向阀的第二回液口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和
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
第一先导阀,所述第一先导阀具有第三工作液进口、第三工作液出口和第三进出口,所述第三工作液进口供第一先导液进入,所述第三工作液进口与进液管路连通,所述第三工作液出口与回液管路连通,所述第三进出口与所述第一控制口连通;
第二先导阀,所述第二先导阀具有第四工作液进口、第四工作液出口和第四进出口,所述第四工作液进口供第二先导液进入,所述第四工作液进口与进液管路连通,所述第四工作液出口与所述回液管路连通,所述第四进出口与所述第二控制口连通;
第三先导阀,所述第三先导阀具有第五工作液进口、第五工作液出口和第五进出口,所述第五工作液进口供第三先导液进入,所述第五工作液进口与进液管路连通,所述第五工作液出口与所述回液管路连通;
单向溢流阀,所述单向溢流阀具有第一进口和第一出口,所述第三进出口和所述第一控制口均与所述第一进口连通,所述第一出口与所述第五进出口连通;
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换向阀处于第三状态的同时所述第二换向阀处于第五状态、所述第一换向阀处于所述第三状态的同时所述第二换向阀处于所述第四状态、所述第一换向阀处于所述第二状态的同时所述第二换向阀处于所述第五状态、所述第一换向阀处于所述第一状态的同时所述第二换向阀处于所述第四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级液压调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级液压调速系统包括进液管路和回液管路,所述第一工作口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所述第一进液口与所述进液管路连通,所述第一回液口与所述回液管路连通,所述第一换向阀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工作口与所述第一回液口断开,所述第一换向阀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工作口与所述第一进液口的一部分连通,所述第一换向阀处于所述第三状态时,所述第一工作口与所述第一进液口的全部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级液压调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腔内设有沿所述壳体的轴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密封面和第二密封面,所述第一换向阀还包括:
进液阀芯和回液阀芯,所述进液阀芯和所述回液阀芯沿所述壳体的轴向均可移动地设在所述第一阀腔内,所述进液阀芯具有沿所述壳体的轴向设置的第一顶推部、第二顶推部和第三密封面,所述回液阀芯具有沿所述壳体的轴向设置的第三顶推部、第四顶推部和第四密封面,所述第三顶推部用于沿所述壳体的轴向顶推所述第二顶推部,所述第二顶推部和所述第四顶推部用于被所述第一控制口进入的控制液顶推,所述第三密封面用于与所述第一密封面配合以控制所述第一工作口与所述第一回液口的通断,所述第四密封面用于与所述第二密封面配合以控制所述第一工作口与所述第一进液口的通断,所述第二顶推部在所述壳体轴向上位于所述第三顶推部和所述第三密封面之间,所述第三顶推部与所述第三密封面沿所述壳体轴向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所述第一工作口与所述第一进液口断开时所述第二顶推部与所述第一密封面沿所述壳体轴向之间的距离;以及
复位弹簧,所述壳体具有接触部,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靠在所述接触部和所述第一顶推部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级液压调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液口在所述壳体的轴向上处于所述第一进液口和所述第一控制口之间,所述第一进液口在所述壳体的轴向上处于所述第一工作口和所述第一回液口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三级液压调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顶推部与所述第四顶推部沿所述壳体的轴向的投影面积的和为S1,所述第二顶推部沿所述壳体的轴向的投影面积为S2,所述S1与所述S2的比值为1.1-5。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三级液压调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工作口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所述第二进液口与所述进液管路连通,所述第二回液口与所述回液管路连通,所述第二换向阀处于所述第四状态时,所述第二工作口与所述第二进液口连通,所述第二换向阀处于所述第五状态时,所述第二工作口与所述第二回液口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级液压调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
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设在所述进液管路上;和/或
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设在所述回液管路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级液压调速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器,所述过滤器设在所述进液管路上。
9.一种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三级液压调速系统。
CN202220998502.8U 2022-04-26 2022-04-26 三级液压调速系统及液压支架 Active CN2178983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98502.8U CN217898320U (zh) 2022-04-26 2022-04-26 三级液压调速系统及液压支架
PCT/CN2022/099256 WO2023206747A1 (zh) 2022-04-26 2022-06-16 多级液压调速系统和液压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998502.8U CN217898320U (zh) 2022-04-26 2022-04-26 三级液压调速系统及液压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98320U true CN217898320U (zh) 2022-11-25

Family

ID=841100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998502.8U Active CN217898320U (zh) 2022-04-26 2022-04-26 三级液压调速系统及液压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983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15365B (zh) 一种集成阀式气驱液增压泵
US5065610A (en) Clamping apparatus for press brake
CN108005988B (zh) 延时制动控制阀、液压系统及挖掘机
CN217898320U (zh) 三级液压调速系统及液压支架
CN201103580Y (zh) 液控换向阀
CN217898346U (zh) 两级液压调速系统及液压支架
CN114718925B (zh) 三级液压调速系统及液压支架
WO2023206747A1 (zh) 多级液压调速系统和液压支架
CN114876893B (zh) 两级液压调速系统及液压支架
CN212389804U (zh) 导阀及具有其的四通换向阀
CN107387473B (zh) 串列借道式多路液压控制装置
CN108757974B (zh) 一种滑阀式零泄漏换向阀
CN211449693U (zh) 一种流量平稳的燃油计量阀
KR20230003024A (ko) 사방 리버싱 밸브
CN202579460U (zh) 液压应急操作模块
CN112161078A (zh) 一种阀门、分离式平衡阀、行走马达及工程机械装置
CN219911945U (zh) 一种电磁阀及液压系统
CN111255917A (zh) 一种天然气压缩机控制装置
CN206257320U (zh) 抗污能力强的安全阀
CN102678678A (zh) 液压应急操作模块
CN113586108B (zh) 电液控比例换向阀
CN217153099U (zh) 一种阀芯组件及换向阀
CN219994498U (zh) 一种精密减压阀
CN218151742U (zh) 一种大流量换向节流阀
CN216447206U (zh) 一种金属屑成型机液压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