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97577U - 一种可发光车门把手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发光车门把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97577U
CN217897577U CN202221472752.4U CN202221472752U CN217897577U CN 217897577 U CN217897577 U CN 217897577U CN 202221472752 U CN202221472752 U CN 202221472752U CN 217897577 U CN217897577 U CN 2178975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guide plate
light guide
door handle
light 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47275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俊辉
黄铁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Fast Tim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Fast Tim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Fast Tim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Fast Tim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47275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975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975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975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s Of Lighting Devices For Vehicle Interiors, Mounting And Supporting Thereof, Circuits Therefo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发光车门把手,包括把手本体,把手本体具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发光装置;发光装置包括导光板与光源;导光板侧面形成有入光面,顶面形成有出光面,底部形成有散射结构,散射结构用于使导光板内的光线产生散射效果;导光板底部设置反射结构,反射结构具有反射光线的特性;光源靠近入光面设置,光源发出的光通过入光面进入导光板内部,再经由散射结构与反射结构反射至出光面,实现均匀面出光。本实用新型的可发光车门把手,能呈现均匀面发光,结构简单发光面积大,发光效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可发光车门把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发光车门把手。
背景技术
目前在汽车上所设置的信号灯,主要是以方向灯及刹车灯为主,方向灯的设置使用可让路人能提前知道汽车的行车动态。
现有的一些汽车车门处设置有指示灯,如汽车门把发光装置,通过在扣把式门板内面装置灯座、灯泡,且通过导线接电,使灯泡能点亮显示,然而,该灯泡所发出的光束会被门把遮蔽,而只能由下方对外显示,导致显示和照明度效果不足。
或是通过在车门把手中设置发光模块,发光组件呈现为发光二极管(LED),而由于发光二极管具有指向性,其布设在电路基板上,虽可在启用时形成光线于汽车门把中射出的显示作用,因发光二极管具有直线向外的指向性,呈现一颗一颗的亮点,呈现局部过亮或过暗,发光效果差;目前市场上的发光门把手只是把手侧面周圈发光或者中间面板一段发光,发光效率低,发光面积小,且结构复杂体积过大,不利于车门把手的轻薄化。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发光车门把手,其能呈现均匀面发光,结构简单发光面积大,发光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包括把手本体,所述把手本体表面具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发光装置;所述发光装置包括导光板与光源;
所述导光板侧面形成有入光面,所述导光板顶面形成有出光面,所述导光板底部形成有散射结构,所述散射结构用于使导光板内的光线产生散射效果;所述导光板底部设置反射结构,所述反射结构具有反射光线的特性;
所述光源靠近所述入光面设置,所述光源发出的光通过所述入光面进入所述导光板内部。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光板侧面全部形成有所述入光面,所述光源环绕所述导光板设置。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入光面形成有容纳槽,所述光源嵌入式地安装于所述容纳槽中。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光板侧面设置有所述散射结构。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光源为发光二极管灯带,并且可通过控制电路改变所述光源的颜色或/与发光频率。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散射结构为多个凸起所形成的点阵结构。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反射结构400为镀于所述导光板300表面的高反射膜。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光板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制成。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有把手外壳,所述把手外壳具有透光性,所述把手外壳盖合于所述凹槽。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光装置还包括有控制器、PCB板与感应模块,所述光源、所述控制器、所述感应模块均与所述PCB板电性连接。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可发光车门手把,通过将光源设置于导光板的侧面,改善传统底部光源的发光装置整体过厚,光效不匀等缺陷,有利于缩小发光装置的整体厚度,实现车门把手的轻薄化。通过由光源发光通过入光面进入导光板内部,光线在导光板内部不断向前传播,通过散射结构使光线发生散射效果,再通过反射结构将光线反射至出光面射出,实现对全反射条件的破坏,使导光板出光均匀,整体柔和美观,实现更好的显示效果;通过反射结构将照射至底部的光线反射至出光面,提高了光能利用率,实现在同等能耗的条件下,亮度更高。以上结构中通过散射结构与反射结构的配合,使光线产生散射效果并反射传播射出出光面的方式,相对于一些直接通过曲面将光线反射而出的方式,由于光线在导光板内部不停发生散射效果不停传播,可以传播更远的距离,光效均匀发光区域大,由于产生散射效果使出光更加柔和,实现均匀面发光,有效避免局部过亮或者局部暗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可发光车门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可发光车门把手的结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导光板的散射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导光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10、把手本体;120、把手外壳;130、凹槽;200、发光装置;210、光源;220、导光板;221、入光面;222、散射结构;223、出光面;400、反射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除特殊说明的之外,本实施例中所采用到的材料及设备均可从市场购得。所述实施例的实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是另有精确具体地规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通”、“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使固定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介媒介间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实施例:
参考图1-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发光车门把手,包括把手本体110,把手本体110表面具有凹槽130,凹槽130内设置有发光装置200;发光装置200包括导光板220与光源210;
导光板220侧面形成有入光面221,顶面形成有出光面223,底部形成有散射结构222,通过散射结构222使光线产生散射效果;导光板220底部设置反射结构400,反射结构400具有反射光线的特性;
光源210靠近入光面221设置,光源210发出的光通过入光面221进入导光板220内部,光源210出光方向正对入光面221设置,可以达到更好的光能利用效果。
通过将光源210设置于导光板220的侧面,改善传统底部光源的发光装置200整体过厚,光效不匀等缺陷,有利于缩小发光装置200的整体厚度,实现车门把手的轻薄化。由光源210发出的光线通过入光面221进入导光板220内部,光线在导光板220内部不断向前传播,通过散射结构222使光线发生散射效果,再通过反射结构400将光线反射至出光面223射出,实现对全反射条件的破坏,使导光板220出光均匀,整体柔和美观,实现更好的显示效果;通过反射结构400将照射至底部的光线反射至出光面223,提高了光能利用率,实现在同等能耗的条件下,亮度更高。
以上结构中通过散射结构222与反射结构400的配合,使光线产生散射效果并反射传播射出出光面223的方式,相对于一些直接通过曲面将光线反射而出的方式,由于光线在导光板220内部不停发生散射效果不停传播,可以传播更远的距离,光效均匀发光区域大,由于产生散射效果使出光更加柔和,有效避免局部过亮或者局部暗点。当然,导光板220底部也可加工为曲面,经由曲面的不同曲率的反射作用向外射出。
导光板220侧面可局部形成入光面221,也可全部形成入光面221;如光源210设置为单侧光源,此时导光板220单侧形成入光面221,除入光面221的其他侧面皆设置反射结构400,使光线不会从其他侧面漏出,提高光能利用率,节能环保。当光源210采用双侧光源,即导光板220相对侧面形成入光面221,光线由两侧进入,未形成入光面221的侧面设置反射结构400,通过设置双侧光源提高光亮程度,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光源210采用全环绕光源,导光板220侧面全部形成入光面221,光源210环绕导光板220设置,如此可以大幅度提升光亮程度及均匀面发光,环绕设置有利于光线在导光板220内部传播并产生散射效果;此时,反射结构400只需覆盖导光板220底部,加工方便。光源210可以通过胶接或者嵌入的方式固定于入光面221。
进一步地,入光面221形成有容纳槽,光源210安装于容纳槽中,由此可以增大导光板220表面发光面积,使车门手把发光效果更加明显。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使进入导光板220内部的光线产生散射效果,导光板220侧面也可设置散射结构222,如此,对反射至侧面的光线形成散射,使光线更均匀地从出光面223射出,提高光效。
上述光源210通常为点光源或线光源,如荧光管、冷阴极灯管、发光二极管或LED等,本实施例中光源210采用侧发光的LED灯带,并且可通过控制电路改变光源210的颜色及发光频率;
在本实施方式中,散射结构222为多个凸起形成的点阵结构,点阵结构可以是规则排列,也可以是不规则排列;可以是锥形凸起、球形凸起或是其他结构的凸起,点阵结构相对于条形槽具有更大的散射角,可接收导光板220内各方位的反射光线,形成更好的散射效果;特别是当点阵结构与全环绕光源一起使用,点阵结构表面全方位散射光源光线与反射光线,两者相互配合,可以使散射效果大幅度提升,以此呈现更好的光效。
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散射结构222为多道平行设置的条形槽,条形槽优选为弧形槽或V型槽,具有良好散射角且加工方便。当光源210为单侧光源或双侧光源时,条形槽延伸方向与光线进入方向垂直,由此达到更好的散射效果。当然,也可采用多组条形槽交叉设置的网格结构,或采用上述条形槽、网格或点阵结合使用。散射结构222的设置还可按一定周期发生变化,即其条形槽宽度、距离,点阵的密度、大小等,可按一定的周期变化进行设置,周期长度不能太小,以避免产生光的干涉现象,也不能太大,避免人眼通过车门把手看到散射结构222形状。散射结构222可以采用网板印刷,激光点阵,喷墨打印,精密机械刻画法等方式制作,结构简单厚度小,加工方便,提高光效的同时降低成本。
反射结构400可以通过反射片,反光纸实现,也可以通过在导光板220表面镀高反射膜,高反射膜反射效果稳定可靠,结构简单,有利于提高光能利用率与缩小发光装置200整体体积。凹槽130内部也可铺设一层反光纸,进一步防止反射光从间隙中漏出,进一步提高光能利用率。
本实施例中的导光板220相关表面的镀膜可采用铝膜或银膜,如只使用反射片,则可以再其反射面上镀铝膜或银膜,以实现高反射;导光板220一般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简称PMMA)、聚碳酸酯(简称PC)等折射率较大的透明材料制成,本实施例的导光板220采用透光率更高的PMMA制成。
在以上结构基础上的可发光车门把手,还可以包括有把手外壳120,把手外壳120具有透光性,把手外壳120盖合于把手本体110的凹槽130,通过设置把手外壳120使把手本体110内部形成独立空腔,发光装置200设置于空腔内部,起到防水防尘的作用,延长发光装置200的使用寿命,并且把手外壳120风格可随车型风格调整,更加美观。
在本实施方式中,发光装置200还包括有控制器与PCB板,光源210、PCB板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可通过PCB板上的控制电路设置各种灯光效果,如预设充电时呈现呼吸灯效果,行车时呈现为跑马灯效果,转向时呈现呼吸灯效果带警示效果,当然,使用者也可以根据需求调节灯光颜色以及频率。通过呈现不同灯光效果起到警示作用及提醒路人行车安全;进一步地,还可以设置感应模块,感应模块与控制器、PCB板电性连接,通过感应模块控制灯光效果,实现车门把手的智能化控制。
虽然仅仅已经对本申请的某些部件和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并且描述,但是在不实际脱离在权利要求书中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许多修改和改变(例如,各个元件的大小、尺寸、结构、形状和比例、安装布置、材料使用、颜色、取向等的变化)。
最后应说明的是: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可发光车门把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把手本体,所述把手本体外表面具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发光装置;所述发光装置包括导光板与光源;
所述导光板侧面形成有入光面,所述导光板顶面形成有出光面,所述导光板底部形成有散射结构,所述散射结构用于使导光板内的光线产生散射效果;所述导光板底部设置反射结构,所述反射结构具有反射光线的特性;
所述光源靠近所述入光面设置,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通过所述入光面进入所述导光板内部,再经由所述散射结构与所述反射结构反射至出光面,实现均匀面出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发光车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环绕所述导光板设置,所述导光板侧面与所述光源接触处全部形成有所述入光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发光车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光面形成有容纳槽,所述光源嵌入式地安装于所述容纳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发光车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为发光二极管灯带,并且可通过控制电路改变所述光源的颜色或/与发光频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发光车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侧面设置有所述散射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发光车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射结构为多个凸起所形成的点阵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发光车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结构为镀于所述导光板表面的高反射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发光车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发光车门把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把手外壳,所述把手外壳具有透光性,所述把手外壳盖合于所述凹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发光车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装置还包括有控制器、PCB板与感应模块,所述光源、所述控制器、所述感应模块均与所述PCB板电性连接。
CN202221472752.4U 2022-06-13 2022-06-13 一种可发光车门把手 Active CN2178975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72752.4U CN217897577U (zh) 2022-06-13 2022-06-13 一种可发光车门把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72752.4U CN217897577U (zh) 2022-06-13 2022-06-13 一种可发光车门把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97577U true CN217897577U (zh) 2022-11-25

Family

ID=841302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472752.4U Active CN217897577U (zh) 2022-06-13 2022-06-13 一种可发光车门把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975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086052B1 (ko) 시인성을 개선한 에너지 절감형 도로표지판
CN107599995B (zh) 一种汽车发光标牌
CN217897577U (zh) 一种可发光车门把手
CN219864568U (zh) 一种改进发光车门把手
CN201672390U (zh) 一种无眩光led柜灯
KR20090095366A (ko) 면 발광장치
CN216521420U (zh) 一种光导光幕组合后位置灯及汽车
JP2012054026A (ja) 内照式面状照明装置
CN209991403U (zh) 一种车辆光传导发光系统结构
CN219063218U (zh) 一种led户外灯
CN220981066U (zh) 汽车内饰流水效果氛围灯
JP2002202739A (ja) 照明装置
CN211780864U (zh) 一种透镜组件及照明灯具
CN219140613U (zh) 一种指示灯结构及显示器
CN215495865U (zh) 灯具
CN220870689U (zh) 一种电子产品的led导光结构
CN201836698U (zh) 一种导光板小夜灯
CN216079659U (zh) 一种立体视觉平板灯
CN210284058U (zh) 汽车外门把手氛围灯上的均匀发光的反光结构
CN218936145U (zh) 一种带多角度点亮效果的汽车信号灯光学结构
CN219414533U (zh) 照明装置
CN219264061U (zh) 一种广角度发光的灯带
CN216346023U (zh) 一种照明灯及照明系统
CN210831534U (zh) 镜电灯
JP2015037059A (ja) 照明装置及び可視光通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