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96271U - 主梁加劲转折式造槽机 - Google Patents

主梁加劲转折式造槽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96271U
CN217896271U CN202222149319.3U CN202222149319U CN217896271U CN 217896271 U CN217896271 U CN 217896271U CN 202222149319 U CN202222149319 U CN 202222149319U CN 217896271 U CN217896271 U CN 2178962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main beam
girder
liang
ten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4931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建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214931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962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962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962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20Hydro energy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主梁带有加劲杆系并且外主梁加劲杆系能够横向转折、内主梁加劲杆系能够向上收折的主梁加劲转折式造槽机,属于水利工程的渡槽施工技术领域,用于渡槽现浇施工,当一跨渡槽现浇施工完成后,本造槽机可移动至下一跨,完成下一跨渡槽的现浇施工,逐跨施工直至全部渡槽浇筑完成,与已有技术的造槽机相比,本实用新型装置具有如下三个方面的意义:1、可以在相同的跨度、荷载以及施工要求下,减轻约40%的设备重量,减少约40%的整体投入成本;2、在造槽机自重相当的情况下,增大跨越能力,适应更大跨度的渡槽的施工需要;3、在造槽机行走过跨时,对已施工完成的渡槽减少约40%的荷载,可显著降低渡槽在施工阶段的超载。

Description

主梁加劲转折式造槽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主梁加劲转折式造槽机,用于渡槽现场浇筑施工,即混凝土现浇施工。
背景技术
渡槽造槽机是为渡槽现浇施工而设计、制造的专用设备。西北水电2014年第1期刊登了一篇名为《大跨度薄壁U形渡槽造槽机运行操作综述》的期刊论文,包括外主梁系统、内主梁系统、外模系统和内模系统,在工作时,造槽机外主梁支腿支承于槽墩顶部的抗震挡块上,外主梁支腿支承外主梁系统及外模系统,外模系统安装在外主梁下面,形成渡槽外轮廓。外主梁系统位于渡槽外,包括两道外主梁、若干道联系横梁、支腿及前后行走系,是造槽机的主要承载系统,在混凝土浇筑时,承受模板系统(主要是外模系统)传递的载荷。一跨渡槽现浇施工完成后,外主梁系统与外模系统一并整体过跨(转入下一跨施工),过跨前,利用外模的横向转折液压杆作为动力装置,将外模横槽向转动一定角度,使外模张开,外模的下部张开尺寸大于槽墩顶部的宽度,使其在过跨时与槽墩不发生位置冲突。
内主梁仅有一道,位于渡槽内,内主梁支腿支承于前墩墩顶,内主梁支承架分别支承于中墩墩顶和后墩上的已施工完成的渡槽内,内主梁两跨长,在渡槽混凝土浇筑前,内主梁作为内模滑移的轨道梁,在渡槽混凝土浇筑时,内主梁用于固定内模并将混凝土对内模的浮力过渡传递给外主梁系统的横梁,一跨渡槽施工完成后,内主梁借助其支承架上的支承滚轮车可以向前滑移至下一跨,并作为外主梁系统及外模系统整体向下一跨行走时的前支承梁(后支承梁为当前已施工完成的渡槽)。
由于该种施工装置的内外主梁均为等截面梁,为满足在渡槽混凝土浇筑时的承载能力和刚度需要,截面一般很大,导致造槽机的重量大,如上述论文所提到的造槽机,该造槽机在面对跨径40m的大型渡槽现浇施工时,整个装置全机总重达1350t,重量很大,造价昂贵,并且,外主梁系统和外模系统一并整体行走过跨时,行走重量达1000t左右,十分笨重,行走时,其前行走车在内主梁上行走,后行走车在当前浇筑施工完成的渡槽上行走,前、后行走车所受荷载各500t左右,后行走车在渡槽上行走时,其荷载效应已远大于渡槽在使用时的设计水位的水体荷载效应,对渡槽构成超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已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主梁带有加劲杆系的、并且外主梁加劲杆系可以横槽向转折、内主梁加劲杆系可以向上收折的造槽机,与已有技术的造槽机相比,具有如下三个方面的意义:
1、可以在相同的跨度、载荷以及施工要求下,减轻约40%的设备重量,减少约40%的整体投入成本;
2、在造槽机自重相当的情况下,增大跨越能力,适应更大跨度的渡槽的施工需要;
3、在造槽机行走过跨时,对已施工完成的渡槽减少约40%的荷载,可显著降低渡槽在施工阶段的超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措施:
本实用新型主梁加劲转折式造槽机,包括外主梁系统、内主梁系统、外模系统、内模系统,所述外主梁系统包括外主梁、外主梁联系横梁、外主梁支腿、外主梁行走车,所述内主梁系统包括内主梁、内主梁支腿和支承架以及支承滚轮车,所述外主梁的下面连接有外主梁加劲杆系,所述外主梁加劲杆系能够横向转折,或/和所述内主梁的侧面以外连接有内主梁加劲杆系,所述内主梁加劲杆系能够向上收折。
本实用新型主梁加劲转折式造槽机共有两道外主梁,两道外主梁通过外主梁联系横梁联系成整体,在两道外主梁的下面各设置一榀可以横槽向转折的加劲杆系,称“外主梁加劲杆系”,外主梁加劲杆系能显著提高外主梁的抗弯和抗剪能力及刚度,从而使外主梁的承载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外主梁加劲杆系在渡槽混凝土浇筑状态(承载状态)为竖向布置,由受压力杆和受拉力杆及其连接销子组成。当一跨渡槽施工完成后,造槽机转入下一跨施工前(推进过跨前),外主梁加劲杆系借助于横向转折液压杆可与外模一起横槽向转折,使外主梁的两榀加劲杆系与外模一起呈“八”字形横槽向张开,外模下口张开尺寸大于渡槽槽墩顶面的横向尺寸,使其在过跨时不与槽墩发生位置冲突。
本实用新型主梁加劲转折式造槽机有一道内主梁,在内主梁的两个侧面以外各设置一榀可以向上收折的加劲杆系,称“内主梁加劲杆系”,内主梁加劲杆系由受压力杆和受拉力杆及其连接销子组成。内主梁加劲杆系能显著提高内主梁的抗弯和抗剪能力及刚度,从而使内主梁在作为外主梁与外模系统整体过跨的前支承梁时,其承载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当外主梁与外模系统整体在内主梁上面过跨完成后,内主梁加劲杆系能向上收折到内主梁的侧面(内主梁下平面以上),收折完成后,继续作为渡槽内模系统滑移的轨道梁和定位与支承梁。
本实用新型主梁加劲转折式造槽机,其外主梁加劲杆系包括至少三根加劲杆,其中至少有一根受压力杆,竖向布置,至少有两根受拉力杆,受拉力杆中至少有两根斜向受拉力杆,或/和至少有一根水平受拉力杆,受压力杆的上端与外主梁的连接通过竖向调位液压杆连接,受压力杆的下端与斜向受拉力杆的下端及水平受拉力杆的端头用销子连接并且斜向受拉力杆的上端与外主梁之间通过转换传力机构连接,形成倒梯形加劲结构;或受压力杆的下端与斜向受拉力杆的下端用销子连接并且斜向受拉力杆的上端与外主梁之间通过转换传力机构连接,形成倒三角形加劲结构。
当渡槽跨度较大时(35m以上至50m,或更大跨度时),一榀外主梁加劲杆系可为五根杆:两根受压力杆,竖向布置,两根斜向受拉力杆,一根水平受拉力杆,五根杆与外主梁一并形成倒梯形加劲结构,如附图1、附图2所示。
当渡槽跨度较小时(一般在不大于35m时),一榀外主梁加劲杆系可为三根杆:一根受压力杆和两根斜向受拉力杆,三根杆与外主梁一并形成倒三角形加劲结构,如附图3所示。
外主梁加劲杆系位于外主梁下面,在外主梁加劲杆系的受压力杆上方的外主梁腹腔内布置有竖向调位液压杆,外主梁在竖向调位液压杆的前后各有一道横隔板,横隔板的纵向位置与在该处的外主梁联系横梁(箱型横梁)的两道腹板对应,外主梁联系横梁的端板与外主梁在该处的腹板之间用螺栓连接成整体,如附图4所示,此处外主梁在竖向调位液压杆的上方,在两道横隔板及顶板间焊有两块纵向布置的竖向钢板,竖向钢板上有圆孔,竖向调位液压杆的上端部有带圆孔的钢板,上端部通过销子与外主梁内的竖向钢板连接,竖向调位液压杆的下端部钢板有孔,下端部钢板伸出外主梁底面。外主梁加劲杆系的受压力杆的上端与竖向调位液压杆的下端通过销子连接。此处外主梁加劲杆系受压力杆由于受外模模柱的位置限制,其中心竖线与外主梁纵轴线存在一定的偏位,对外主梁将产生偏心力矩,此偏心力矩由外主梁联系横梁平衡,不会对外主梁产生扭矩。外主梁加劲杆系的受压力杆的下端与外主梁加劲杆系的斜向受拉力杆的下端通过销子连接,若为倒梯形加劲结构,则有两根受压力杆和两根斜向受拉力杆以及一根水平受拉力杆,每根受压力杆的下端除与斜向受拉力杆的下端连接外,还与水平受拉力杆的一端通过销子连接在一起,即“三杆交汇连接”,受压力杆的下端在接近三杆交汇连接处还有夹紧螺栓与外模模柱连接,具体的连接方式为,外模模柱的外侧焊有限位钢板,限位钢板两端有圆孔,圆孔处焊有矩管,形成对受压力杆的纵向限位槽,夹紧螺栓从限位钢板和矩管穿出,并穿过受压力杆外侧的夹紧板,拧紧螺母即形成夹紧连接,详见附图4。
外主梁加劲杆系的斜向受拉力杆的中部与端部用电动葫芦吊挂于外主梁的下面,在吊挂处附近的外模模柱外侧面上焊有带螺栓孔的钢板,用螺栓将有螺栓孔的木方安装于外模模柱上,木方的外侧面紧贴斜向受拉力杆的内侧面,如附图5、附图6所示。
斜向受拉力杆的上端与外主梁之间通过转换传力机构连接,转换传力机构由矩形传力栓(焊于外主梁腹板上)、球冠铰支承、转换传力横挑梁、拉力传递钢板四者组成,外主梁制作时,在外主梁支腿处的外主梁两个腹板上半部开斜向小窗,斜向小窗的倾斜度与外主梁加劲杆系斜向受拉力杆的倾斜度基本一致,对两个腹板的斜向小窗下半部边缘开坡口,将矩形传力栓的两端在坡口处与腹板焊为一体,成为外主梁的一部分,矩形传力栓的两端部露出外主梁腹板外侧面50mm左右,矩形传力栓在外主梁腹板上焊接完成后,外主梁两个腹板还留有上半部斜向小窗。如前所述,本造槽机共有两道外主梁,分别位于渡槽的左右两侧,在两道外主梁的矩形传力栓的上表面的正中安装有球冠铰支承,转换传力横挑梁穿过左右两侧外主梁的腹板的斜向小窗,转换传力横挑梁的底面置于球冠铰支承上面,转换传力横挑梁的两端露出左右两侧外主梁的外侧腹板各100mm左右,在左右两侧外主梁的外侧腹板以内,有拉力传递钢板,拉力传递钢板的上端有小窗,小窗挂于转换传力横挑梁的端部,拉力传递钢板的下端有长圆孔,其下端从外主梁底板的矩形小槽口穿出,下端长圆孔露出外主梁底板一定距离,形成凸出孔板,如附图6、附图7所示。
外主梁加劲杆系的斜向受拉力杆的上端与转换传力机构的拉力传递钢板露出外主梁下面的圆孔之间用销子连接,至此,外主梁加劲杆系斜向受拉力杆的拉力可通过拉力传递钢板传至转换传力横挑梁的端部,转换传力横挑梁则将此力转换为压力传递给球冠铰支承,球冠铰支承将此压力传递至矩形传力栓的正中,矩形传力栓则将此力等值分配传递给外主梁的两个腹板,尽管外主梁加劲杆系斜向受拉力杆由于受外模模柱的位置限制对外主梁中轴线存在一定的横向偏位,但通过转换传力机构的传递,使斜向受拉力杆的拉力对外主梁不产生横向偏心。
本造槽机施工完成当前跨渡槽后,需转入下一跨施工,转跨过程称为“过跨”,过跨前需要对外主梁加劲杆系随外模一起作横向转折,使左、右侧外模的下端张开尺寸大于渡槽槽墩顶部的横向尺寸。转折前需要将外主梁加劲杆系由可承载状态转化为可收折状态,状态转化进行的操作有:①.拧松外主梁加劲杆系受压力杆下端部与外模模柱之间的夹紧螺栓的外侧螺母,从而解除受压力杆下端部向外侧微小变位的约束和向下滑移的约束,此时夹紧螺栓和外夹板依然存在,且受压力杆在此部位依然在纵向限位槽内,故纵向约束依然存在;②.拆除左、右侧外模在渡槽下面的连接螺栓,使左、右侧外模能够分开;③.拆除外主梁加劲杆系斜向受拉力杆上端与转换传力机构的拉力传递钢板露出外主梁下面的孔之间的连接销子,为此,需先启动加劲杆系受压力杆上方的竖向调位液压杆,提升加劲杆系受压力杆向上移动,带动斜向受拉力杆产生向上和斜向位移(斜向受拉力杆的上端部向上的位移甚微,主要为斜向位移),当斜向受拉力杆上端部销子的斜向位移达到10mm左右时,竖向调位液压杆停止运行,此时,斜向受拉力杆上端部销子在转换传力机构的拉力传递钢板下端长圆孔内已滑移10mm左右,销子已不受力,将此销子取出;④.启动吊挂外主梁加劲杆系斜向受拉力杆的电动葫芦,使斜向受拉力杆的上端下落至此处的转换传力机构的拉力传递钢板的下面,如附图8所示。
以上操作完成后,外主梁加劲杆系的受压力杆由外主梁腹腔内的竖向调位液压杆提吊,受拉力杆由外主梁下面的电动葫芦提吊,在受压力杆的下端部有外模模柱上的受压力杆纵向限位槽的纵向约束,外主梁加劲杆系处于可以横向自由转动的状态,即,进入可转折状态。
外主梁加劲杆系横向转折采用横向转折液压杆作为动力装置,横向转折液压杆即可借用外模转折的液压杆,亦可单独设置液压杆,横向转折液压杆的上端用销子或螺栓与外主梁横向挑出的液压杆支架的端部连接,下端用销子或螺栓与外模模柱之间的孔板连接,如附图4所示。
启动横向转折液压杆,外模绕其模柱与外主梁之间的连接销子转动,外主梁加劲杆系绕其受压力杆上端与竖向调位液压杆连接的销子转动,由于转动不同心,两者在转动过程中,后者相对前者会产生一定的向下端的滑移,后者的受压力杆的下端部相对于前者在夹紧螺栓处的受压力杆纵向限位槽内滑移,后者的受拉力杆相对于固定在外模模柱外侧的木方滑移,这些滑移产生的摩阻力均小于后者的自重在滑移方向的分力,即,外主梁加劲杆系的自重力就能克服转折过程中的摩阻力,且转折过程中亦无其他阻碍,故不会产生转折障碍,外模与外主梁加劲杆系横向转折至最大张开状态时的横断面如附图9所示。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主梁加劲转折式造槽机的内主梁加劲杆系进行说明:
所述内主梁加劲杆系包括至少三根加劲杆,其中至少有一根受压力杆,至少有两根受拉力杆,受拉力杆中至少有两根斜向受拉力杆,或/和有一根水平受拉力杆,受压力杆的上端通过压力传递件与内主梁侧面伸出的钢板连接,受压力杆的下端与斜向受拉力杆的下端及水平受拉力杆的端头用销子连接并且斜向受拉力杆的上端与内主梁端部侧面凸台之间铰接,形成倒梯形加劲结构;或受压力杆的下端与斜向受拉力杆的下端用销子连接并且斜向受拉力杆的上端与内主梁端部侧面凸台之间铰接,形成倒三角形加劲结构,所述斜向受拉力杆能够缩短。
如前所述,本实用新型主梁加劲转折式造槽机有一道内主梁,设两榀内主梁加劲杆系,两榀加劲杆系分别位于内主梁的两个外侧面的外侧。
当渡槽跨度较大时(35m以上至50m,或更大跨度时),一榀内主梁加劲杆系可为五根杆:两根受压力杆,两根斜向受拉力杆,一根水平受拉力杆,五根杆与内主梁一并形成倒梯形加劲结构,如附图1、附图2所示。附图1为当前施工跨渡槽施工完成后,外主梁还在当前跨,而内主梁已在其支承滚轮车上滑移至下一跨就位并打开其加劲杆系后(即内主梁进入可承载状态后)的总体立面图,附图2为该状态的总体平面图。
当渡槽跨度较小时,一榀内主梁加劲杆系可为三根杆:一根受压力杆和两根斜向受拉力杆,三根杆与内主梁一并形成倒三角形加劲结构,如附图3所示。
内主梁在其加劲杆系受压力杆处,焊有两块横向贯通并伸出两侧腹板之外的横挑钢板,称内主梁横挑钢板,内主梁横挑钢板在每侧露头处又焊有两块纵联钢板,形成“井”字形凸台,内主梁横挑钢板在井字形凸台处有矩形孔,在井字形凸台内装有压力传递件,压力传递件的中部有供矩形销子穿过的空间,矩形销子穿装在横挑钢板的矩形孔内,其底面与压力传递件的空间下面的钢块顶面接触,压力传递件的钢块底面有凹形球冠,凹形球冠则与内主梁加劲杆系受压力杆的顶面的凸形球冠密合接触,如附图10所示。为满足结构的稳定性,在内主梁加劲杆系受压力杆与内主梁间布置有限位联系件,限位联系件约束内主梁加劲杆系受压力杆上端部的纵、横向位移,在内主梁加劲杆系受压力杆的下端部之间,有受压力杆下端部横联件,在内主梁加劲杆系受压力杆之间,还有呈交叉形布置的拉筋,拉筋在附图10中未示出。
内主梁加劲杆系受压力杆的上半部为四块钢板焊成的闭口矩形空心截面,为满足加劲杆系的收折需要,下半部为三块钢板焊成的开口截面,为满足稳定性,在开口截面的开口侧加装有矩形衬管,矩形衬管与开口截面间用螺栓连接,详见附图10。
内主梁加劲杆系的受压力杆的下端与各杆的连接分为两种情况:当为倒梯形加劲结构时,受压力杆的下端与斜向受拉力杆的下端及水平受拉力杆的端头用销子连接,详见附图10;当为倒三角形加劲结构时,受压力杆的下端与两侧斜向受拉力杆的下端用销子连接,为满足收折时挂钢丝绳的需要,在此接头处还装有收折提件,详见附图10。
内主梁加劲杆系斜向受拉力杆分上、下两段制作,上段有长槽,下段有圆孔,圆孔对准长槽用销子连接,销子可在长槽内滑动,在承载状态时,销子在长槽的下端,可传拉力,斜向受拉力杆上段的上端与内主梁端部侧面凸台之间铰接,内主梁端部侧面凸台可为贯穿内主梁两个腹板的横挑梁的挑出腹板以外部分所形成的凸台,凸台端部为圆钢,此端部圆钢称“凸台端部圆钢”,斜向受拉力杆上段的上端有与凸台端部圆钢匹配的圆孔,将其上端部圆孔穿挂在圆钢上,形成铰接,如附图11所示。
内主梁作为外主梁系统与外模系统整体过跨的前行走车轨道梁,承受外主梁前行走车所受荷载,即外主梁系统和外模系统整体过跨荷载的一半,当完成外主梁与外模系统整体过跨后,需要对内主梁的加劲杆系进行收折,收折前,需要先将内主梁加劲杆系由可承载状态变为可收折状态,为此,在内主梁加劲杆系受压力杆上方的压力传递件上面置千斤顶,并将千斤顶反力架用销子安装在此处井字形凸台的纵联钢板上,启动千斤顶,将压力传递件向下顶动微小距离,取出矩形销子,松顶后加劲杆系即已松弛,再将内主梁加劲杆系受压力杆的上端交由内主梁上面的受压力杆上端提吊车上的电动葫芦挂钩上的提吊钢绳提吊,此时,内主梁加劲杆系已变为可收折状态。受压力杆上端提吊车可借用运送内模的内模运送车,勿需单独制作。
内主梁加劲杆系向上收折时,外主梁系统已在该跨就位,内主梁加劲杆系的收折可利用外主梁系统的联系横梁和传力横挑梁作为依托,悬挂收折电动葫芦,具体为:在内主梁加劲杆系受压力杆上方的外主梁的两道联系横梁上面,安装电动葫芦悬吊纵梁并悬挂电动葫芦,此处的电动葫芦为主收折点电动葫芦,在外主梁端部的传力横挑梁下面挂电动葫芦,此处的电动葫芦为副收折点电动葫芦,主收折点电动葫芦和副收折点电动葫芦的挂钩上均挂有提吊钢绳,主收折点电动葫芦的提吊钢绳的下端挂住受压力杆和受拉力杆下端交汇处的收折提件的圆钢,副收折点电动葫芦的钢绳的下端挂住加劲杆系斜向受拉力杆的吊耳,启动主收折点电动葫芦和副收折点电动葫芦,同时,启动受压力杆上端提吊车的电机驱动提吊车纵向移动,可提升内主梁加劲杆系向上收折,受压力杆上端则往其下半部开口一侧的纵向移动,收折过程中的总体立面位置如附图12、附图13所示,收折到位时内主梁加劲杆系与内主梁及其前支腿以及外主梁、外主梁支腿、外模等的横向位置总体关系如附图14所示,收折到位时主收折点处的局部纵断面如附图15所示,此时,各收折点电动葫芦停止运行,将主收折点提吊的内主梁加劲杆系用钢绳和卡环吊挂在伸出内主梁外侧面的吊挂圆钢上,将内主梁加劲杆系受压力杆支承在其中部下面处伸出内主梁外侧面的受压力杆支承圆钢上,详见附图15,将副收折点提吊的内主梁加劲杆系支承在从内主梁侧面拉出的受拉力杆支承圆钢上,详见附图16,完成内主梁加劲杆系的收折。
如前所述,内主梁加劲杆系斜向受拉力杆分为上、下两段,在收折过程中,下段的上端的连接销子在上段的长槽内滑动,在收折前,销子位于长槽的下端,可传拉力,详见附图11,收折到位后,销子接近长槽的上端,详见附图16,销子的位置变化即为斜向受拉力杆上段相对于下段的位置变化,其变化量即为缩短量,即,斜向受拉力杆能够缩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外主梁的下面设置外主梁加劲杆系,在内主梁的侧面以外设置内主梁加劲杆系,能够使外主梁及内主梁承受弯矩、剪力的能力显著增大,因此可以显著提高外主梁和内主梁的承载能力及刚度,从而提高造槽机的跨越能力或在相同跨度下减轻造槽机约40%的重量,减少约40%的成本,并在造槽机过跨行走时,使造槽机外主梁的后行走车作用给当前已施工完成的渡槽的荷载减轻约40%左右,可有效地降低行走荷载,避免造槽机行走时对渡槽的过大超载,施工更为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附图1为实施例1的总体立面示意图;
附图2为实施例1的总体平面示意图;
附图3为实施例2的总体立面示意图;
附图4为实施例1和实施例2在渡槽混凝土浇筑状态在外主梁加劲杆系受压力杆处的横断面示意图;
附图5为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外主梁加劲杆系的受拉力杆提吊横断面示意图;
附图6为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外主梁加劲杆系的受拉力杆与转换传力机构的连接的纵断面示意图;
附图7为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外主梁加劲杆系的受拉力杆与转换传力机构的连接的横断面示意图;
附图8为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外主梁加劲杆系在可转折状态的纵断面示意图;
附图9为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外主梁加劲杆系在横向转折到位状态的横断面示意图;
附图10为实施例1的内主梁加劲杆系受压力杆处在承载状态的纵断面局部示意图;
附图11为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内主梁加劲杆系受拉力杆的上端部连接处在承载状态的纵断面局部示意图;
附图12为实施例1的内主梁加劲杆系在向上收折过程中的总体立面示意图;
附图13为实施例2的内主梁加劲杆系在向上收折过程中的总体立面示意图;
附图14为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内主梁加劲杆系在向上收折到位时的总体横断面位置关系示意图(包括与前墩上的内主梁支腿和外主梁支腿的位置关系);
附图15为实施例1的内主梁加劲杆系在向上收折到位时在主收折点处的纵断面局部示意图;
附图16为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内主梁加劲杆系在向上收折到位时在副收折点处的纵断面局部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如下:
外主梁1、外主梁联系横梁2、外主梁支腿3、外主梁前行走车4、外主梁后行走车5、外主梁后行走车轨道6、外主梁加劲杆系受压力杆7、外主梁加劲杆系斜向受拉力杆8、外主梁加劲杆系水平受拉力杆9、横向转折液压杆10、横向转折液压杆吊架11、外模模柱12、受压力杆纵向限位槽13、夹紧螺栓14、竖向调位液压杆15、矩形传力栓18、球冠铰支承19、转换传力横挑梁20、拉力传递钢板21、内主梁26、内主梁前支腿27、内主梁中支承架28、内主梁后支承架29、内主梁中支承滚轮车30、内主梁后支承滚轮车31、内主梁加劲杆系受压力杆32、内主梁加劲杆系斜向受拉力杆上段33、内主梁加劲杆系斜向受拉力杆下段34、内主梁加劲杆系水平受拉力杆35、内主梁横挑钢板36、压力传递件38、矩形销子39、受压力杆内衬矩形杆40、受压力杆上端部限位联系件41、受压力杆下端部横联件43、收折提件47、长槽48、电动葫芦悬吊纵梁50、受压力杆上端提吊车51、主收折点悬挂圆钢52、受压力杆支承圆钢53、受拉力杆支承圆钢54、凸台端部圆钢55、销子60、螺栓61、双头螺栓62、电动葫芦63、木方65、钢绳66、主收折点电动葫芦提吊钢绳67、副收折点电动葫芦提吊钢绳68、环形扣挂钢绳69、卡环70、渡槽槽墩80、渡槽81、渡槽连梁82。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实施例2所示,主梁加劲转折式造槽机,包括外主梁1系统、内主梁26系统、外模系统、内模系统、所述外主梁系统包括外主梁1、外主梁联系横梁2、外主梁支腿3、外主梁前行走车4、外主梁后行走车5、外主梁后行走车轨道6,所述内主梁系统包括内主梁26、内主梁前支腿27、内主梁中支承架28、内主梁后支承架29,内主梁中支承架上面的内主梁中支承滚轮车30、内主梁后支承架上面的内主梁后支承滚轮车31。
外主梁1的下面连接有外主梁加劲杆系,外主梁加劲杆系能够横向转折,或/和内主梁26的侧面以外连接有内主梁加劲杆系,内主梁加劲杆系能够向上收折。
实施例1中,外主梁加劲杆系包括五根杆,其中:一根受压力杆7,两根斜向受拉力杆8和一根水平受拉力杆9,五根杆与外主梁1形成倒梯形加劲结构,如附图1所示。
实施例2中,外主梁1的加劲杆系包括三根杆,其中:一根受压力杆7,两根斜向受拉力杆8,三根杆与外主梁1形成倒三角形加劲结构,如附图3所示。
对实施例1和实施例2,外主梁加劲杆系受压力杆7与外主梁1之间通过竖向调位液压杆15连接,竖向调位液压杆15位于外主梁1的腹腔内,竖向调位液压杆15的下端伸出外主梁1的底板的下面,受压力杆7的上端与竖向调位液压杆15的下端用销子60连接,竖向调位液压杆15的上端用销子与外主梁1内的竖向钢板连接(竖向钢板则与其前后的横隔板及上面的顶板焊接),如附图4所示。
对实施例1和实施例2,外主梁加劲杆系受压力杆7由于受外模模柱12的位置限制,其中心竖线与外主梁1的纵轴线存在一定的偏位,对外主梁将产生偏心力矩,此偏心力矩由外主梁联系横梁2平衡,不会对外主梁1产生扭矩,如附图4所示。
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外主梁加劲杆系受压力杆的下端均为三杆交汇连接,实施例1的外主梁加劲杆系受压力杆7的下端与斜向受拉力杆8的下端和水平受拉力杆9的端头用销子60连接,详见附图1;实施例2的外主梁加劲杆系受压力杆7的下端与两侧斜向受拉力杆8的下端用销子60连接,详见附图3。在外主梁加劲杆系受压力杆的下端部,在接近三杆交汇连接处,外模模柱12外侧焊有受压力杆纵向限位槽13,在受压力杆纵向限位槽13的侧钢板和加劲杆系受压力杆外侧的夹紧钢板之间装有夹紧螺栓14,如附图4所示。
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斜向受拉力杆8与外模模柱12之间安装有木方65,木方65有螺栓孔,外模模柱12的外侧钢板上亦有螺栓孔,木方65用螺栓连接安装在外模模柱12的外侧,外主梁加劲杆系斜向受拉力杆8紧挨木方65,外主梁加劲杆系斜向受拉力杆8还有电动葫芦将其吊挂于外主梁1的下面,如附图5、附图6所示。
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外主梁加劲杆系斜向受拉力杆8的上端与外主梁1之间通过转换传力机构连接,转换传力机构由:矩形传力栓18(焊于外主梁1的腹板上)、球冠铰支承19、转换传力横挑梁20、拉力传递钢板21,四者组成,外主梁加劲杆系斜向受拉力杆8用销子60与转换传力机构的拉力传递钢板21连接,拉力传递钢板21在外主梁1内挂装于转换传力横挑梁20的端部,拉力传递钢板21将外主梁加劲杆系斜向受拉力杆8的拉力传至转换传力横挑梁20的端部,转换传力横挑梁20将力转换传至球冠铰支承19,球冠铰支承19进而将力传至矩形传力栓18的正中,矩形传力栓18再将力传给外主梁1的腹板,如附图6、附图7所示,尽管外主梁加劲杆系斜向受拉力杆8由于受外模模柱12的位置限制对外主梁1的中轴线本来存在一定的横向偏位,但通过此处的转换传力机构的一系列传递,使斜向受拉力杆8的拉力对外主梁1不产生横向偏心。
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外主梁加劲杆系,在转折前需要将外主梁加劲杆系由可承载状态转化为可收折状态,状态转化进行的操作有:①.拧松外主梁加劲杆系受压力杆7下端部与外模模柱12之间的夹紧螺栓14;②.拆除左、右侧外模在渡槽下面的连接螺栓61;③.启动加劲杆系受压力杆7上方的竖向调位液压杆15,提升加劲杆系受压力杆7向上移动,带动斜向受拉力杆8产生向上和斜向位移(此时,位于外主梁加劲杆系受压力杆下端部附近的外模模柱外侧的受压力杆纵向限位槽13依然存在,外主梁加劲杆系与外模之间不会产生纵向的相对位移),当斜向受拉力杆8上端部销子的斜向位移达到10mm左右时,竖向调位液压杆停止运行,此时,斜向受拉力杆8上端部销子在转换传力机构的拉力传递钢板21的下端长圆孔内已斜向滑移10mm左右,销子已不受力,将此销子取出;④.启动吊挂外主梁加劲杆系斜向受拉力杆的电动葫芦63,使斜向受拉力杆8的上端部下落至拉力传递钢板21的下端部的下面,操作完成后,外主梁加劲杆系已由可承载状态转化为可收折状态,实施例1的外主梁加劲杆系转化为可收折状态的半纵立面如附图8所示。
对实施例1和实施例2,启动横向转折液压杆10,外模绕其模柱12上端与外主梁1之间的连接销子60转动,外主梁加劲杆系绕其受压力杆7上端与竖向调位液压杆15的下端连接的销子60转动,外模与外主梁加劲杆系横向转折至最大张开状态的横断面如附图9所示。
下面对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内主梁加劲杆系进行标记说明:
实施例1的两榀内主梁加劲杆系中的一榀内主梁加劲杆系为五根杆:两根受压力杆32,两根斜向受拉力杆34,一根水平受拉力杆35,五根杆与内主梁26一并形成倒梯形加劲结构,如附图1、附图2所示。
实施例2的两榀内主梁加劲杆系的一榀内主梁加劲杆系为三根杆:一根受压力杆32和两根斜向受拉力杆34,三根杆与内主梁26一并形成倒三角形加劲结构,如附图3所示。
对实施例1和实施例2,内主梁26在其加劲杆系受压力杆32处,焊有两块横向贯通并伸出两侧腹板之外的横挑钢板36,称内主梁横挑钢板,内主梁横挑钢板36在每侧露头处又焊有两块纵联钢板,形成“井”字形凸台,内主梁横挑钢板36在凸台处有矩形孔,在凸台内装有压力传递件38,压力传递件38的中部有供矩形销子39穿过的空间,矩形销子39穿装在横挑钢板36的矩形孔内,其底面与压力传递件38的空间下面的钢块顶面接触,压力传递件38的钢块底面有凹形球冠,凹形球冠则与内主梁加劲杆系受压力杆32的顶面的凸形球冠密合接触,如附图10所示,附图10是实施例1在内主梁加劲杆系受压力杆处的局部立面图。在内主梁加劲杆系受压力杆32与内主梁26间布置有限位联系件41,限位联系件41约束内主梁加劲杆系受压力杆32上端部的纵、横向位移,在内主梁加劲杆系受压力杆32的下端部之间,有受压力杆下端部横联件43,在内主梁加劲杆系受压力杆32之间,还有呈交叉形布置的拉筋,拉筋在附图10中未示出。
对实施例1和实施例2,内主梁加劲杆系受压力杆32的上半部为四块钢板焊成的闭口矩形空心截面,为满足加劲杆系的收折需要,内主梁加劲杆系受压力杆32的下半部为三块钢板焊成的开口截面,为满足稳定性,在开口截面的开口侧加装有受压力杆内衬矩形杆40,受压力杆内衬矩形杆40与开口截面间用螺栓61连接,详见附图10。
实施例1的内主梁加劲杆系受压力杆32的下端与斜向受拉力杆34的下端及水平受拉力杆35的端头用销子60连接;实施例2的内主梁加劲杆系受压力杆32的下端与斜向受拉力杆34的下端用销子60连接,为满足收折时挂钢丝绳的需要,在此三杆交汇接头处还装有收折提件47,详见附图10。
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内主梁加劲杆系斜向受拉力杆34分上、下两段制作,上段33有长槽48,下段34有圆孔,34的圆孔对准33的长槽用销子60连接,销子60可在长槽48内滑动,在承载状态时,销子60在长槽48的下端,可传拉力,斜向受拉力杆上段33的上端与内主梁端部区段横向挑出内主梁侧面的凸台的端部圆钢55连接,此端部圆钢称“凸台端部圆钢”,斜向受拉力杆上段33的上端有与凸台端部圆钢55匹配的圆孔,将斜向受拉力杆上段33的上端部圆孔穿挂在圆钢55上,形成铰接,如附图11所示。
对实施例1和实施例2,内主梁的加劲杆系进行收折前,在内主梁加劲杆系受压力杆32上方的压力传递件38上面置千斤顶,并将千斤顶的反力架用销子安装在此处凸台的纵联钢板上,启动千斤顶,将压力传递件38向下顶动微小距离,取出矩形销子39,松顶后内主梁加劲杆系即已松弛,再将内主梁加劲杆系受压力杆32的上端交由内主梁上面的受压力杆上端提吊车51上的电动葫芦挂钩上的提吊钢绳提吊,然后取出上横联件41与内主梁加劲杆系受压力杆32之间的连接销子60,将上横联件向上转折(绕其与内主梁之间的连接螺杆62转折),使其附着在内主梁腹板外侧并作固定,此时,内主梁加劲杆系已变为可收折状态。
对实施例1和实施例2,内主梁加劲杆系向上收折时,在外主梁联系横梁2的上面安装用于内主梁加劲杆系主收折点收折的电动葫芦悬吊纵梁50,在电动葫芦悬吊纵梁50下面挂电动葫芦63,此处电动葫芦为主收折点电动葫芦;在外主梁端部的转换传力横挑梁20的下面挂电动葫芦63,此处电动葫芦为副收折点电动葫芦,主收折点电动葫芦的挂钩上挂有提吊钢绳67,副收折点电动葫芦的挂钩上挂有提吊钢绳68,主收折点电动葫芦的提吊钢绳67的下端挂住受压力杆和受拉力杆下端交汇处的收折提件47的圆钢,副收折点电动葫芦的提吊钢绳68的下端挂住加劲杆系斜向受拉力杆下段34的吊耳,启动主收折点电动葫芦63和副收折点电动葫芦63,同时,启动受压力杆上端提吊车51的电机驱动提吊车纵向移动,可提升内主梁加劲杆系向上收折,受压力杆32的上端则往受压力杆32开口侧方向移动,实施例1的内主梁加劲杆系在收折过程中的总体立面如附图12所示;实施例2的内主梁加劲杆系在收折过程中的总体立面如附图13所示,收折到位时内主梁加劲杆系与内主梁26及其前支腿27以及外主梁1、外主梁支腿3、外模等的横向位置总体关系如附图14所示,主收折点处的局部纵断面如附图15所示,此时,各收折点电动葫芦停止运行,将主收折点提吊的内主梁加劲杆系用钢绳69和卡环70吊挂在伸出内主梁外侧面的吊挂圆钢52上,将内主梁加劲杆系受压力杆32支承在其中部下面处的伸出内主梁外侧面的受压力杆支承圆钢53上,详见附图15,将副收折点提吊的内主梁加劲杆系支承在从内主梁侧面拉出的受拉力杆支承圆钢54上,详见附图16,完成内主梁加劲杆系的收折。
如前所述,内主梁加劲杆系斜向受拉力杆分为上、下两段,在收折过程中,下段34的上端的连接销子60在上段33的长槽48内滑动,在收折前,销子60位于长槽48的下端,可传拉力,详见附图11,收折到位后,销子60接近长槽48的上端,详见附图16,销子60的位置变化即为斜向受拉力杆上段33相对于下段34的位置变化,其变化量即为缩短量,即,斜向受拉力杆能够缩短。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3)

1.主梁加劲转折式造槽机,包括外主梁系统、内主梁系统、外模系统、内模系统,所述外主梁系统包括外主梁、外主梁联系横梁、外主梁支腿、外主梁行走车,所述内主梁系统包括内主梁、内主梁支腿和支承架以及支承滚轮车,其特征是:所述外主梁的下面连接有外主梁加劲杆系,所述外主梁加劲杆系能够横向转折,或/和所述内主梁的侧面以外连接有内主梁加劲杆系,所述内主梁加劲杆系能够向上收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梁加劲转折式造槽机,其特征是:所述外主梁加劲杆系包括至少三根加劲杆,其中至少有一根受压力杆,竖向布置,至少有两根受拉力杆,受拉力杆中至少有两根斜向受拉力杆,或/和至少有一根水平受拉力杆,受压力杆的上端与外主梁之间通过竖向调位液压杆连接,受压力杆的下端与斜向受拉力杆的下端及水平受拉力杆的端头用销子连接并且斜向受拉力杆的上端与外主梁之间通过转换传力机构连接,形成倒梯形加劲结构;或受压力杆的下端与斜向受拉力杆的下端用销子连接并且斜向受拉力杆的上端与外主梁之间通过转换传力机构连接,形成倒三角形加劲结构。
3.如权利要求1至2任一项所述的主梁加劲转折式造槽机,其特征是:所述内主梁加劲杆系包括至少三根加劲杆,其中至少有一根受压力杆,至少有两根受拉力杆,受拉力杆中至少有两根斜向受拉力杆,或/和有一根水平受拉力杆,受压力杆的上端通过压力传递件与内主梁侧面伸出的钢板连接,受压力杆的下端与斜向受拉力杆的下端及水平受拉力杆的端头用销子连接并且斜向受拉力杆的上端与内主梁端部侧面凸台之间铰接,形成倒梯形加劲结构;或受压力杆的下端与斜向受拉力杆的下端用销子连接并且斜向受拉力杆的上端与内主梁端部侧面凸台之间铰接,形成倒三角形加劲结构,所述斜向受拉力杆能够缩短。
CN202222149319.3U 2022-08-15 2022-08-15 主梁加劲转折式造槽机 Active CN2178962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49319.3U CN217896271U (zh) 2022-08-15 2022-08-15 主梁加劲转折式造槽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49319.3U CN217896271U (zh) 2022-08-15 2022-08-15 主梁加劲转折式造槽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96271U true CN217896271U (zh) 2022-11-25

Family

ID=841433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49319.3U Active CN217896271U (zh) 2022-08-15 2022-08-15 主梁加劲转折式造槽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962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087078U (zh) 一种大跨度钢混组合梁架桥机的起吊装置
KR20140084107A (ko) 셀프-런칭 이동식 비계공법
CN112064510A (zh) 一种现浇桥面板组装式吊模结构
CN211498526U (zh) 自提式波形钢腹板现浇箱梁挂篮
CN105088970A (zh) 一种波形钢腹板pc箱梁斜拉桥的施工方法
CN114657884A (zh) 一种桥台拼装分段推进的下行式移动模架施工方法
CN111926998B (zh) 一种超高层结构外框钢管柱施工方法
CN208533370U (zh) 一种大跨度钢混组合梁架设施工的架桥机
CN217896271U (zh) 主梁加劲转折式造槽机
LU501962B1 (en) Long Platform Guy-Wire Hanging Basket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For Main Girder Section
CN211420881U (zh) 钢混叠合梁悬挑翼板混凝土施工用移动模架
CN116289620A (zh) 箱梁钢筋部品组合式运输装置及方法
CN101205702A (zh) 梁模合一型移动模架
CN215164712U (zh) 用于大跨径钢管混凝土拱施工的移动式平台系统
CN214459552U (zh) 一种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刚构桥梁
CN212052371U (zh) 用于变宽混凝土箱梁悬浇施工的挂篮装置
CN110438907B (zh) 一种基于钢拱架的上承式拱桥施工方法
CN117626804A (zh) 主梁加劲转折式造槽机
CN204112226U (zh) 一种两孔连做节段拼装造桥机
CN114108446A (zh) 一种高速铁路斜拉索大桥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8880610U (zh) 全挂篮施工的钢混纵向结合连续梁梁体及桥面板施工结构
CN212688727U (zh) 一种架桥机
CN219772725U (zh) 一种适用于大吨位桥梁架设的新型移动模架
CN219280620U (zh) 一种水利渡槽造槽机
CN219522479U (zh) 一种箱梁内模的底部支撑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