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88498U - 制造电池电极的狭缝式模具涂布机 - Google Patents

制造电池电极的狭缝式模具涂布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88498U
CN217888498U CN202221182901.3U CN202221182901U CN217888498U CN 217888498 U CN217888498 U CN 217888498U CN 202221182901 U CN202221182901 U CN 202221182901U CN 217888498 U CN217888498 U CN 2178884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ld
die coater
slurry
blocking
unloa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18290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成在暎
李采圭
朴浚善
蔡亨根
梁铉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nergy Solution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Energy Solutio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nergy Solution Ltd filed Critical LG Energy Solution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884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884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5/00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projected, poured or allowed to flow on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 B05C5/02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projected, poured or allowed to flow on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being discharged through an outlet orifice by pressure, e.g. from an outlet device in contact or almost in contact, with the work
    • B05C5/0254Coating heads with slot-shaped outle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04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4/0402Methods of deposition of the material
    • H01M4/0404Methods of deposition of the material by coating on electrode collec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造电池电极的狭缝式模具涂布机,通过将浆料排出到集流体上形成涂层的狭缝式模具涂布机,狭缝式模具涂布机包括:彼此面对的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歧管部,形成在第一模具或述第二模具上以容纳浆料;卸载部,通过将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耦接而形成,并且卸载部将从歧管部传输的浆料排出到外部;以及调节部,安装到第一模具上,其中调节部包括可沿轴向方向移动的阻挡部,其中阻挡部的一个表面布置成与第一模具的一个表面平行,阻挡部的轴向方向与第一模具的一个表面形成角度,并且其中卸载部的高度通过阻挡部的移动来局部调整。

Description

制造电池电极的狭缝式模具涂布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制造电池电极的狭缝式模具涂布机,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调节涂布在基板上的活性材料浆料的排放量的用于制造电池电极的狭缝式模具涂布机。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发展和对移动设备需求的增加,对作为能源的电池的需求正在迅速增加。特别是,二次电池作为诸如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动力驱动设备的能源以及作为诸如手机、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和可穿戴装置等移动装置的能源而备受关注。
二次电池包括具有如下结构的电极组件:在该结构中,堆叠了正极、负极以及插设于正极与负极之间的分隔器,并且二次电池通过如下方法被制造:一种方法为将活性材料、导电材料和/或粘合剂分散在溶剂中以制备浆料,然后将浆料直接涂布到集流体上以形成电池;或者一种方法为将浆料涂布到单独的支撑体上并将从支撑体上剥离的膜层叠在集流体上以形成电池。
另一方面,为了使二次电池的充放电特性均匀,应将正极浆料和负极浆料均匀地涂布在集流体上,为此,通常进行使用狭缝式模具装置的涂布工序。
狭缝式模具涂布机是通过将涂布液以预定宽度涂布在基板上而形成材料层的装置,一般来说,涂布液是指通过将形成材料层的组合物溶解在溶剂或分散介质中而形成的诸如溶液或浆料等具有流动性的物质。
狭缝式模具涂布机的结构为下述结构:在该结构中,允许作为涂布液的浆料通过狭缝式模具末端处的间隙排出,就如同墨水从笔尖流出一样。为了使用狭缝式模具涂布机将浆料涂布在集流体上,狭缝式模具涂布机自身移动,或者作为基板的集流体移动。
图1是以往的狭缝式模具涂布机的透视图,图2是图1的狭缝式模具涂布机沿线A-A截取的剖视图。
参考图1和图2,可以通过将从狭缝式模具涂布机10的一端排出的浆料涂布到通过涂布辊R移动的集流体E上来进行一般的涂布工序。
狭缝式模具涂布机10包括:彼此面对的第一模具11和第二模具12;形成在第一模具11或第二模具12上以容纳浆料的歧管部14;以及从歧管部14分配的浆料从其排出的卸载部(land part)15。在这里,卸载部15包括模唇的周边区域,具体而言,是指在彼此面对的两个模具11和12之间形成的狭缝区域。浆料经由卸载部15排出,以在模唇和集流体(基板)之间形成涂层珠(coating bead),涂层珠之后被涂布到集流体上以形成涂层。
同时,在涂布过程中,浆料12从模具11和12涂布到集流体E上,其中,为了使所涂布的浆料即涂层的厚度偏差最小化,在模具11与12的宽度(W)方向上形成均匀的流是很重要的。为此,由于在歧管和模唇上形成的压力和流量必须在宽度方向上保持恒定,因此,除了用于通过歧管部14的形状分散模具11和12内的浆料的结构之外,影响涂布均匀性的因素是多样的,例如,影响涂层珠的形成的浆料或集流体(E)的移动速度、集流体(E)与狭缝式模具涂布机之间的距离、模唇的结构和模唇之间的狭缝距离、诸如粘度、表面张力、与集流体(E)的熔合力等的浆料的物理性质以及周围环境(温度等)等。
上述的因素有机地影响涂层的厚度,因此,为了每次涂布溶液变化时都能获得合适的涂布条件,需要重新设计狭缝式模具11和12,或者调整集流体与狭缝式模具涂布机10之间的距离、模唇的结构、模唇之间的狭缝距离等。
特别地,模唇的结构以及模唇之间的狭缝距离,即卸载部15的高度与排出的浆料的流量密切相关。因此,如果卸载部15的高度没有被适当地调整,则浆料的宽度方向上的排出速度可能会变得不均匀,这可能导致浆料在一定区域中喷出。
为了优化涂布工序,通过移动第一模具11或第二模具12或通过使第一模具11或第二模具12的形状变形来改变卸载部15的高度,由此必须调节浆料的流量。然而,这不仅需要大量的时间,而且生产成本也很高。以往,为了比较容易地调节浆料的流量而不移动模具11和12或使模具11和12变形,已经设计了一种使模具11和12部分地变形的方法或使模具11和12的模唇部分地变形的方法,但是在该过程中,物理力被施加于模具11和12,这导致模具11和12的塑性变形等问题。
如果不能确保涂层的均匀性,则形成电极组件的电极片的制造成品率可能会降低,并且作为最终产品的电池的充电和放电特性可能会劣化。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的具有改进结构的狭缝式模具涂布机。
实用新型内容
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制造电池电极的狭缝式模具涂布机,其能够根据不同的工艺条件调整浆料的流量,从而产生均匀的涂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不限于上述目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通过以下详细描述和附图清楚地理解本文中未描述的其他目的。
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狭缝式模具涂布机,其通过将浆料排出到集流体上来形成涂层,所述狭缝式模具涂布机包括:彼此面对的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歧管部,所述歧管部形成在第一模具或第二模具上以容纳浆料;卸载部,通过将所述第一模具和所述第二模具耦接而形成所述卸载部并且所述卸载部将从歧管部传输的浆料排出到外部;以及调节部,所述调节部安装到第一模具,其中,所述调节部包括可沿轴向移动的阻挡部,其中所述阻挡部的一个表面布置成与第一模具的一个表面平行,并且阻挡部的轴向与第一模具的一个表面形成角度,并且其中卸载部的高度通过阻挡部的移动被局部调整。
基于浆料的行进方向,阻挡部可以布置在卸载部的上游。
阻挡部可以形成为多个,并且多个阻挡部可以沿着卸载部的宽度方向布置,并且每个阻挡部可以彼此独立地动作。
阻挡部的长度可以在卸载部的长度的10%到30%的范围内。
阻挡部的长度可以是3mm到30mm。
阻挡部的宽度可以是10mm到100mm。
阻挡部的轴向方向可以与第一模具的一个表面形成90度或更小的角度。
阻挡部包括密封部,并且密封部可以防止浆料沿阻挡部的轴向方向流入。
基于第一模具的一个表面,阻挡部可以向负方向移位卸载部的高度值并且向正方向移位预设值,所述负方向可以是从第一模具朝向第二模具的方向,并且所述正方向可以是从第二模具朝向第一模具的方向。
所述预设值可以是10mm或更小。
所述阻挡部可以向面对第一模具的第二模具的反向移动,从而形成预卸载部(pre-land part),并且预卸载部可以是每单位长度的体积比卸载部的每单位长度的体积大的部分。
当浆料开始与阻挡部接触时,阻挡部处于从第一模具的一个表面向正方向移位至少2mm的状态,并且正方向可以是从第二模具朝向第一模具的方向。
调节部包括用于移动阻挡部的驱动部以及用于连接阻挡部和驱动部的连接部,并且连接部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插入到第一模具中。
狭缝式模具可以包括形成在与连接部对应的位置处的孔。
阻挡部通过驱动致动器而移位,并且驱动部可以是接收电信号以驱动电机的致动器。
通过操作测微头使阻挡部位移,基于测微头的阻挡部的移动单位可以是100μm或更小。
狭缝式模具涂布机包括第三模具,调节部可以安装在第三模具上。
有益效果
根据本实施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狭缝式模具涂布机可以通过快速应对变化的工艺条件并调节浆料的流量来减少工艺时间和制造成本,并且还可以通过在集流体上形成均匀涂层而制造具有改进的工艺良率和优异性能的电池电极。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不限于上述效果,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从详细描述和附图中清楚地理解以上未描述的其他附加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以往的狭缝式模具涂布机的透视图;
图2是图1的狭缝式模具涂布机沿A-A线截取的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狭缝式模具涂布机的透视图;
图4是沿图3的B-B线截取的狭缝式模具涂布机的剖视图;
图5是图3的狭缝式模具涂布机的主视图;
图6是示出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狭缝式模具涂布机中包括的阻挡部的视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狭缝式模具涂布机的变型的视图;
图8是示出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狭缝式模具涂布机中包括的调节部的动作的视图;
图9是示出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狭缝式模具涂布机中包括的调节部的另一动作的视图;
图10是沿图9的C-C线截取的狭缝式模具涂布机的剖视图;
图11是用于说明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狭缝式模具涂布机中包括的阻挡部的移动方向的视图;
图12是示出包括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狭缝式模具涂布机中的调节部的另一操作的视图;
图13是示出根据图12的动作的结果数据的表;
图14是用于说明基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狭缝式模具涂机中包括的歧管部的截面积引起的负载偏差的视图;
图1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狭缝式模具涂布机的透视图;
图16和17是沿图15的线D-D截取的狭缝式模具涂布机的剖视图;以及
图1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狭缝式模具涂布机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以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地实施它们。本实用新型可以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进行修改,并且不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
为了清楚起见,本文将省略与描述无关的部分的描述,并且在整个描述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
此外,在附图中,每个元件的尺寸和厚度是为了描述方便而任意示出的,并且本实用新型不必限于附图中所示的那些。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夸大了层、区域等的厚度。在附图中,为了描述方便,某些层和区域的厚度被夸大了。
此外,应当理解,当诸如层、膜、区域或板之类的元件被称为在另一个元件“上”或“上方”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当一个元件被称为“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时,这意味着其他中间元件不存在。此外,“上”或“上方”是指设置在基准部之上或之下,并不一定意味着设置在基准部的与重力相反方向的上端。同时,与描述为位于另一部分“上”或“上方”的情况类似,描述为位于另一部分“下”或“下方”的情况也将参照上文进行理解。
此外,在整个说明书中,当一部分被称为“包括”某个组件时,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意味着该部分可以进一步包括其他组件,而不排除其他组件。
此外,在整个说明书中,当称为“平面”时,是指从上侧观察目标部,当称为“横截面”时,是指从垂直切割的横截面的侧面观察目标部。
现在,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狭缝式模具涂布机。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狭缝式模具涂布机的透视图,图4是沿图3的B-B线截取的狭缝式模具涂布机的剖视图,图5是图3的狭缝式模具涂布机的主视图,图6是示出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狭缝式模具涂布机中包括的阻挡部的视图。
参考图3至图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狭缝式模具涂布机1可以包括用于排放所供应的浆料的主体部100以及用于调节排放的浆料的流量的调节部200。
主体部100包括彼此面对的第一模具110和第二模具120、形成在第一模具110或第二模具120上以临时容纳浆料的歧管部140以及用于将浆料排出到外部的卸载部150。具体而言,当从供应部190(参照图16)供应的浆料填充到歧管部140中时,从歧管部140流出的浆料通过卸载部150向设置涂布辊R的方向移动,并且排出到外部,卸载部150是两个模具110和120之间的分离空间。
第一模具110和第二模具120可以被配置为接收浆料的供应并且将其排出。第一模具110的一个表面和第二模具120的一个表面布置成彼此面对,并且彼此面对的两个模具110和120的各自的一个表面可以与浆料的排出方向(x轴方向)平行。这里,第一模具110和第二模具120可以根据它们的位置被称为上模具和下模具或下模具和上模具。
同时,在下文中,为了便于说明,作为参考,将描述模具110和120的数量为两个的情况,但是模具110和120的数量可以是两个或更多。例如,当模具的数量为三个时,可以形成两个歧管部140和两个卸载部150,并且同时供应彼此相对的模具之间的浆料,从而可以在集流体上层叠两个涂层。
歧管部140被配置为临时容纳从供应部190供应的浆料,并且可以被称为“接收部”或“腔室”。
歧管部140可以形成在第一模具110和第二模具120中的任一个上。歧管部140可以通过使第一模具110和第二模具120的彼此面对的表面中的一个表面凹陷而形成。歧管部140可以形成为具有预定深度的凹槽的形式。
歧管部140可以形成为使从细管供应部190输送的浆料在宽度方向(y轴方向)上大范围分布的结构。例如,歧管部140可以设置成随着其远离模具110和120内的供应部190而在宽度方向(y轴方向)上大范围扩展的形式。
由于歧管部140在狭缝式模具涂布机1中形成堵塞区域(congested area),因此浆料可以设计成顺畅地流向卸载部150。例如,如稍后将描述的图11所示,歧管部140设置成其截面面积随着其接近卸载部150而减小的形状,并且歧管部140的一个表面可以设计成与模具110和120的相对表面形成斜线。
此外,歧管部140的形状可以如图4所示设置成其横截面具有带角度的形状,或者如图7所示设置成圆形(稍后将进行描述),并且其可以被设置成具有各种形状,而不限于所示的附图和描述。
这里,歧管部140的长度Lm可以是55mm至75mm,或60mm至70mm,或基本上接近65mm的值,但并非总是如此。
卸载部150可以是将从歧管部140分配的浆料排出到模具110和120的外部的部分。卸载部150可以被称为“排放部”、“狭缝”等。
卸载部150可以是从歧管部140分配的浆料通过其中以排出到外部的部分。卸载部150可以提供用于移动浆料的通道。卸载部150可以通过将两个模具110和120耦接来形成。卸载部150可以指在两个耦接模具110和120之间分离的空间。卸载部150可以指从歧管部140的一端到模唇在两个模具110和120之间的分离的空间。这里,模唇是形成在卸载部150的端部的唇形式的部分,并且浆料可以通过模唇排出到作为外部基板的集流体。模唇也可以称为“唇区(lip land)”。
卸载部150的空间在整体上可以是平坦的矩形形状,并且卸载部150的宽度(+/-y轴方向)可以沿着模具110和120的宽度方向延伸到基本上等于或大于要制造的涂层的宽度。此外,卸载部150的长度Ln(+/-x轴方向)可以与从歧管部140的一端到模唇的长度对应,其中卸载部150的纵向方向可以与浆料的排出方向平行。卸载部150的高度Hn(+/-y轴方向)可以与两个模具110和120之间的分离距离对应。
在此,卸载部150的宽度可以为1400mm至1500mm,优选为1420mm至1460mm,或者大致接近1440mm的值。此时,浆料的涂层宽度可以为1300mm至1400mm,优选为1330mm至1370mm,或基本上接近1350mm的值。
这里,卸载部150的长度Ln可以是40mm至60mm,或45mm至55mm,或基本上接近50mm的值。卸载部150的长度Ln可以小于歧管部140的长度Lm,但并非总是如此。
这里,卸载部150的高度Hn可以为6mm或更小,或者为1mm至5mm。优选地,卸载部150的高度(Hn)可以为1mm至3mm,或1.5mm至2.5mm,并且可以接近2mm。
同时,虽然图中未示出,但可以在两个模具110和120之间另外设置垫片构件(shimmember)。垫片构件可以用于允许两个模具110和120间隔开预定距离,并且模具110和120之间的距离即上述的卸载部150的高度Hn可以由垫片构件的厚度确定。垫片构件是具有沿模具110和120的边缘形成的框架结构的板材,并且垫片构件可以具有在模唇的方向上开口的形状以用于排出浆料。垫片构件可以具有
Figure BDA0003648134780000081
形状。
同时,卸载部150的高度Hn可以根据歧管部140的尺寸、供应部190的位置、浆料的物理性质或其他因素而被不同地设计。通常,卸载部150的高度Hn不能局部调整,并且,为了减少通过模唇流出的浆料的流量偏差,优选地将卸载部150的高度Hn值设计得小。这是因为当卸载部150的高度Hn值较小时,流路截面的纵横比变大,二维流动效果降低,这可能导致宽度方向上的流量偏差的减小。然而,由于卸载部150的高度Hn值设计得小,因此施加于狭缝式模具涂布机1的压力增加,这可能导致浆料泄漏的问题。此外,当浆料的粘度高时,存在难以将卸载部150的高度Hn值设计得小的问题。
以往,为了减少浆料的流量偏差,考虑了改变歧管部140或卸载部150的形状的方法,但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狭缝式模具涂布机1的整体需要被重新设计,因此存在投入成本和时间大的问题。
此外,当浆料的物理性质发生变化或所需的涂层厚度不同时,卸载部150的高度Hn可能也必须相应地调整。然而,为了调整卸载部150的高度Hn,必须移动模具110、120或必须使卸载部150局部地变形,这不仅耗费成本和时间,而且模具110、120可能发生塑性变形,这使得难以应对工艺条件。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狭缝式模具涂布机1包括用于调节浆料流量的调节部200。根据本实施例的狭缝式模具涂布机1包括调节部200,由此可以在不移动模具110和120的情况下调节浆料的流量,以使歧管部140或卸载部150变形或调节卸载部150的高度Hn。调节部200可以局部地调整浆料经由其通过的卸载部150的高度Hn,由此可以防止浆料的喷出现象等,并且可以在整体上改善浆料的流量偏差。另外,由于本实施例的狭缝式模具涂布机1包括调节部200,这可以迅速地应对浆料的物理性质和温度等的各种因素,并且可以通过适当地调节浆料的流量制作均匀的涂层。
再次参照图4,调节部200可以包括:驱动调节部200的驱动部210;连接驱动部210和阻挡部230的连接部220;以及通过驱动驱动部210而移动的阻挡部230。
调节部200可以安装在第一模具110或第二模具120上。在图3至图5中,调节部200被示出为位于第一模具110上,但这只是为了便于说明,上述的附图并不排除调节部200安装在第二模具120上。
调节部200可以如歧管部140那样设置在同一模具110和120上,或者可以设置在不同的模具110和120上。当调节部200和歧管部140设置在不同的模具110和120上时,与歧管部140连接的供应部190设置在与调节部200不同的模具110和120上,从而能够提高调节部200的操作便利性或安装便利性。
驱动部210可以输送和接收物理外力或电信号。驱动部210可以通过外力输送和接收动能,或者可以通过电信号产生动能。驱动部210将产生的动能输送到阻挡部230,从而引起阻挡部230的移动。
驱动部210可以将旋转运动转换成线性运动。驱动部210的手柄或电机可以在驱动部210的纵向方向上沿着中心轴线旋转,由此与手柄或电机连接的螺杆等可以一起旋转。当螺杆旋转时,通过外螺纹和内螺纹与螺杆进行外螺纹/内螺纹啮合的构件可沿轴向方向移动。与螺杆进行外螺纹/内螺纹啮合的构件可以连接到阻挡部230,这可以引起阻挡部230等的线性运动。
在一个示例中,驱动部210可以通过物理外力旋转,从而引起与驱动部210连接的构件的线性运动。驱动部210可以包括可通过外力旋转的手柄以及通过手柄的旋转运动可沿旋转轴移动的构件。
这里,驱动部210可以是测微头或测微手柄,并且可以手动动作。另外,这里,手柄可以是顶针(thimble),沿旋转轴可移动的构件可以是主轴或推杆(stroke)。当驱动部210设置为测微头时,基于驱动部210的线性运动可以控制在100μm或更小的单位。根据测微头的设计,基于驱动部210的线性运动可以控制在10μm的水平。线性运动的控制单位越小,通过调节部200对浆料的流量调节可以更精确。
在另一个示例中,驱动部210可以输送和接收电信号,从而产生动能以移动与驱动部210连接的构件。驱动部210可以包括用于接收外部信号的控制单元和电机。驱动部210可以接收外部电信号以驱动电机,由此与电机连接的螺杆等旋转,从而执行与螺杆进行外螺纹/内螺纹啮合的构件的线性运动。这里,驱动部210可以是致动器212(见图16),更具体地,线性致动器,并且可以自动动作。另外,这里,螺杆可以是导螺杆或滚珠螺杆,并且与螺杆进行外螺纹/内螺纹接合的构件可以是螺母和/或耦接到螺母的杆。
当驱动部210设置为致动器时,基于驱动部210的线性运动可以以精细单位控制。因此,在使用致动器作为驱动部210的情况下,调节部可以比在使用测微头情况下的调节部更小,具体而言,可以是100μm或更小,或者10μm或更小。
连接部220用于连接驱动部210和阻挡部230,并且可以是用于便于阻挡部230的更换。主要是阻挡部230频繁与通过模具110和120之间的浆料接触,因此可容易变形并且变形的阻挡部230可能必须被更换。为了便于更换阻挡部230,优选地,阻挡部230不与驱动部210一体配置,而是可以单独配置。当阻挡部230和驱动部210设计为彼此分离时,可以设置用于连接它们的连接部220。
连接部220可以连接驱动部210的一端和阻挡部230的一端。例如,驱动部210插入连接部220的一端,阻挡部230的一端插入另一端,使得连接部220与驱动部210和阻挡部230可以被连接。连接部220可以设置成这样的形式:在两端设置凹槽使得驱动部210和阻挡部230在一端插入。
在另一示例中,可以在连接部220的内表面上形成诸如内螺纹的凹槽或突起,并且在驱动部210和阻挡部230的外表面上设置诸如外螺纹的突起或凹槽,使得连接部220与驱动部210或阻挡部230可以彼此接合和耦接。
此时,连接部220可以设置为如上所述具有凹槽的形式,但是连接部220可以设置为驱动部210和阻挡部230包围外部表面的圆柱形或管状。
在另一示例中,可以在连接部220中设置单独的耦接构件,例如螺栓等,并且可以在连接部220的一个表面上设置螺栓等能够贯穿的孔。具体地,当驱动部210和阻挡部230位于连接部220的内表面上时,螺栓等从连接部220的外表面插入,使得驱动部210和阻挡部230可以固定到连接部220。
这里,连接部220可以设置成一体型的圆柱形或管状,并且插入的螺栓可以通过按压驱动部210或阻挡部230的一侧而耦接到连接部220。此外,这里,连接部220设置为两个半个圆柱体或两个半个管体的形式等,并且可以设计成它们彼此耦接的形式。当连接部220以这种方式设置为两个半个圆柱体或半个管体的形式时,每个连接部220具有从一侧延伸的耦接表面,并且彼此面对的耦接表面用螺栓固定,使得两个连接部220可以相互固定。此时,位于连接部220的内表面上的驱动部210和阻挡部230可以通过将彼此紧密面对的两个连接部220固定而与连接部220连接。
连接部220的形状应被解释为包括所有上述示例以及它们的所有组合,并且连接部220的形状可以提供为与上述不同。因此,连接部220的形状以及连接部220与其他构件之间的固定形状不应被解释为限于附图和上述示例。
同时,根据实施例,驱动部210和阻挡部230可以在没有连接部220的情况下连接。例如,驱动部210的一端和阻挡部230的一端可以形成有用作内螺纹或外螺纹的螺纹,或相互耦接的凹槽或突起,使得驱动部210的一端和阻挡部230的一端可以被耦接。
阻挡部230可以插入第一模具110或第二模具120中的任何一个中并由驱动部210移动,从而调节浆料的流量。例如,为了便于说明,在本说明书的附图中,调节部200被示出为设置在第一模具110上,在下文中,阻挡部230插入第一模具110中的情况将被描述为参考。
阻挡部230可以通过驱动部210沿轴向方向移动以调节卸载部150的局部高度Hn。阻挡部230可以从第一模具110的一个表面突出或侵入以减小或扩大浆料进入的空间。阻挡部230可以朝向第二模具120移动,或者可以在与第二模具120相反的方向上移动,即,在远离第二模具120的方向上移动。随着阻挡部230移动,阻挡部230的一部分可以从第一模具110的一个表面突出或侵入,使得第一模具110与第二模具120之间的距离,即卸载部150的高度Hn值可以局部地减小或扩大。这里,阻挡部230的轴向方向可以是调节部200或驱动部210的轴向方向。此外,阻挡部230的轴向方向可以是杆234的纵向方向。进一步,阻挡部230的轴向方向可以是阻挡部230的移动方向。
阻挡部230的一个表面可以与第一模具110的与浆料排出方向平行的一个表面平行设置,并且阻挡部230通过驱动部210沿轴向方向移动,使得阻挡部230的一个表面可以从第一模具110的一个表面向外或向内移动。这里,阻挡部230的轴向方向可以与浆料的排出方向形成角度。例如,阻挡部230的轴向方向可以是与第一模具110垂直的方向,阻挡部230可以通过朝向第二模具120的一个表面或背离第二模具120的一个表面移动来调节浆料的流量。在另一示例中,阻挡部230的轴向方向可以与第一模具110在预定范围内形成角度。此时,阻挡部230的轴向方向可以包括与第二模具120的一个表面垂直的分量。
同时,当阻挡部230局部扩大卸载部150的高度Hn时,可能在歧管部140与卸载部150之间形成拥挤区域,这可能导致减少宽度方向上的流动的效果。这种拥挤区域可以称为“预卸载部160(参见图9和10)”,稍后将提供其详细描述。
阻挡部230可以布置在卸载部150的纵向方向上使得与部分区域相对应。浆料沿着卸载部150的纵向方向流动并排出到集流体上,并因此,即使仅在卸载部150的部分区域中控制浆料的流量,也能够在所得的涂层上发挥效果。与必须整体地修改卸载部150的高度Hn的以往的狭缝式模具涂布机不同,本实施例的狭缝式模具涂布机1通过经由阻挡部230的移动来改变卸载部150的特定部分的高度Hn来进行,操作可以变得简单,并且能够实时应对浆料的流量和流速或浆料的物理性质。此外,与传统的狭缝式模具涂布机相比,可以最小化模具110和120的变形。
这里,阻挡部230的长度La可以优选地设定为卸载部150的长度Ln的10%至30%,或16%至24%,或20%。这是因为,当阻挡部230在卸载部150中所占的比率在10%以内时,阻挡部230的效果不太可能发生,当该比率大于30%时,由于阻挡部230的大小而难以展现卸载部150的原始效果。
阻挡部230可以布置在卸载部150的纵向方向上的起点附近。卸载部150的起点可以指浆料基于流体的流动流入卸载部150中的点,即上游,并且它可以指歧管部140与卸载部150彼此接触的点。当阻挡部230位于卸载部150的起始处时,从歧管部140流出的浆料可以首先由阻挡部230控制,从而将歧管部140对经过卸载部150的浆料的流量、流速或流动的影响降至最低。
阻挡部230可以布置成与卸载部150的宽度方向上的部分区域相对应。阻挡部230可以局部地调整卸载部150的宽度方向上的部分区域的高度Hn,从而最小化从歧管部140流出的浆料的流动。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歧管部140通过细管形式的供应部190接收和分配浆料,使得歧管部140内的部分区域中的浆料的流量或流速可以大于其他区域中的浆料的流量或流速。此时,当与具有大流量或流速的浆料被分配的位置相对应的阻挡部230动作时,相应区域的流量或流速可以在通过卸载部150之前调整,并且可以改善浆料的流量和流速的偏差。以这种方式,可以通过阻挡部230的动作减少通过卸载部150的浆料的流动,因此可以制造均匀的涂层。
阻挡部230可以在卸载部150的宽度方向上设置多个。每个阻挡部230连接到每个驱动部210,使得多个阻挡部230可以独立地动作。另外,多个阻挡部230可以沿卸载部150的宽度方向连续或等间隔地并排设置,使得可以均匀地调节浆料的流量。然而,以上描述不排除阻挡部230可以设置为一个。
阻挡部230可以布置成与卸载部150的宽度方向上的整个区域相对应。当沿宽度方向设置的多个阻挡部230同时动作时,可以整体上调整卸载部150的宽度方向上的部分区域的高度。传统的狭缝式模具涂布机在调整模具之间的距离、即卸载部150的高度方面存在许多困难,但本实施例的狭缝式模具涂布机1通过阻挡部230的移动而不移动模具110和120以在卸载部150的纵向方向上降低或增加部分区域的高度,从而能够最小化浆料的流动。此外,本实施例的狭缝式模具涂布机1通过阻挡部230的移动来调整卸载部150的部分区域的高度,从而能够整体地减少或增加排出的浆料的流量。
参照图6,阻挡部230可以包括挡块232以及与挡块232连接的杆状杆234。挡块232位于杆234的一端,杆234的另一端可以连接到驱动部210或连接部220。可以在杆234的另一端形成凹槽或突起,其可以称为紧固部236。紧固部236可以用于便于与驱动部210或连接部220连接。
密封部238可以安装在阻挡部230上,阻挡部230可以用于防止浆料沿阻挡部230的轴向方向渗透或流入。密封部238可以安装在杆234上,并且在两个或多个密封部的情况下,它们可以间隔布置。密封部238可以设置成包围杆234的环形,密封部238的形状可以根据杆234的形状来确定。例如,当杆234为圆柱形筒时,密封部238可以设置为O形环的形式。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在密封部238安装在杆234中的位置处凹陷形成凹槽,并且密封部238可以通过凹槽稳定地安装到杆234。这里,凹槽的形状可以和与阻挡部230接触的密封部238的外表面的形状对应。
阻挡部230的挡块232可以被配置为实质上调节卸载部150的高度Hn并且与浆料接触。阻挡部230的宽度和长度可以基本上是指挡块232的宽度和长度。
这里,阻挡部230的宽度Wa可以是10mm至100mm。阻挡部230的长度La可以是3mm至30mm。具体的挡块宽度Wa和长度La可以根据卸载部150的宽度和长度Ln等来确定。
例如,卸载部150的宽度为接近1440mm的值,当浆料的涂层的宽度为接近1350mm的值时,阻挡部230的宽度Wa可以为50mm至60mm,优选为55mm至58mm,或接近56.5mm的值。
此外,例如,当卸载部150的长度Ln为接近50mm的值时,阻挡部230的长度La可以为5mm至15mm,优选为8mm至12mm,或者接近于10mm的值。换言之,阻挡部230的长度La占卸载部150的长度Ln的比率可以是10%至30%,或16%至24%,或接近20%的值。
为了便于说明,图3至图5示出了阻挡部230形成为五个挡块,但是阻挡部230可以设置为形成为五个挡块或更多或更少的挡块。此外,设置在狭缝式模具涂布机1中的阻挡部230的数量可以根据卸载部150的宽度、涂层的宽度或阻挡部230的宽度Wa来确定。例如,如果阻挡部230的宽度Wa为56.5mm,则当卸载部150的宽度为1440mm并且浆料的涂层的宽度为接近1350mm的值时,阻挡部230即调节部200可以设置成24个部分。
另一方面,在图3至图5中,阻挡部230的至少一部分或全部插入到第一模具110中,并且连接部220和驱动部230被图示为未插入到第一模具110中。当超过一半的调节部200以这种方式突出到第一模具110的外侧时,能够增加狭缝式模具涂布机1的整体尺寸,因此优选将调节部200进一步插入到第一模具110中。
图7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狭缝式模具涂布机的变型的视图。
参照图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连接部22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插入到第一模具110中。当连接部220的至少一部分插入到第一模具110中时,与仅将调节部200的阻挡部230插入到第一模具110中的情况相比,可以减小狭缝式模具涂布机1的体积并且可以实现狭缝式模具涂布机1的简化。
连接部220的整体可以插入到第一模具110中。此外,驱动部210的至少一部分以及连接部220可以插入到第一模具110中。此时,当驱动部210像致动器一样通过接收外部电信号来动作时,用户不需要握住驱动部210,从而驱动部210的较大部分可以插入到第一模具110中。根据此设计,包括驱动部210的整个调节部200可以插入到第一模具110内。
另一方面,由于阻挡部230具有使用狭缝式模具涂布机1容易磨损的结构,因此需要频繁地更换阻挡部230。另外,为了在所要求的涂布工序完成之后去除残留在阻挡部230中的浆料等,可能需要将阻挡部230从狭缝式模具涂布机1中卸下并进行清洗。在如上所述的图3至图5所示的结构中,由于连接部220暴露于第一模具110的外部,因此通过操作连接部220将磨损的阻挡部230从连接部220拆除,并且可以将新的阻挡部230组装到连接部220。然而,在图7所示的狭缝式模具涂布机1中,连接部220的至少一部分插入到第一模具110中。因此,为了更换阻挡部230,可能出现的问题是必须从第一模具110中拆除整个调节部200。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在不将调节部200从狭缝式模具涂布机1上拆除的情况下更换阻挡部230,可以在调节部200被安装于的第一模具110中形成用于露出连接部220的孔。在第一模具110中设置孔,由此连接部220可以暴露于模具110和120的外部,连接部220可以通过该孔更容易地动作,磨损的阻挡部230容易地从连接部220拆除,并且新的阻挡部230可以容易地紧固到连接部220。
接下来,将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调节部的动作。
图8是示出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狭缝式模具涂布机中包括的调节部的动作的视图,图9是示出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狭缝式模具涂布机中包括的调节部的另一动作的视图,图10是沿图9的C-C线截取的狭缝式模具涂布机的剖视图。
为了解释方便,在图8和9中,调节部200仅由阻挡部230示出,更清楚地由挡块232示出。此外,在下文中,从阻挡部230插入其中的第一模具110朝向第二模具120的方向将被描述为负方向,其相反的方向将被描述为正方向。
参照图8,阻挡部230可以朝向第二模具120移动,该第二模具120面对阻挡部230插入或安装到其中的第一模具110。阻挡部230的移动距离d可以基于基线计算,并且该范围可以通过卸载部150的高度Hn限制。例如,当卸载部150的高度Hn为2mm时,图8的阻挡部230的移动距离d的范围可以为0mm至2mm范围内的值。此时,阻挡部230的位移范围可以是0mm至-2mm。
当阻挡部230的位移为0时,卸载部150的高度(Hn)可以是2mm的初始值。随着阻挡部230的位移增大到-2mm,在阻挡部230所位于的部分中卸载部150的高度Hn可能接近于零。
随着阻挡部230的位移向负方向增加,与阻挡部230对应的卸载部150的空间可能会减小,这可能导致作用于相应空间上的压力的增加。由于空间减小并且压力增加,流入该空间中的浆料的流量可能减少,并且通过经由与阻挡部230对应的空间沿卸载部150的纵向方向流动而排出的浆料的流量可以减少。
这里,与阻挡部230对应的卸载部150的空间是指一个阻挡部所位于的卸载部150的宽度方向上的部分区域和长度方向上的部分区域,其大小可以与阻挡部230的宽度Wa和长度La相对应。
参考图9和图10,阻挡部230在背离与在其中插入或安装阻挡部230的第一模具110面对的第二模具120的方向上移动,因此可以更深地插入到第一模具110的内部。
具体而言,随着阻挡部230的位移在正方向上增加,与阻挡部230对应的卸载部150的空间可能会扩大,这可能会导致作用于相应空间上的压力的减小。由于空间扩大并且压力降低,流入空间的浆料的流量可能增加。第一模具110可以形成有浆料可以流过的内部流动路径。也就是说,作为临时容纳浆料的部分的预卸载部160可以通过阻挡部230的动作而形成在歧管部140与连接部150之间。
预卸载部160可以暂时容纳移动的浆料,从而改善流量或流速在宽度方向上的偏差。由于预卸载部160的高度值大于卸载部150的高度值,因此流入预卸载部160中的浆料不能直接移动到卸载部150,并且可能停留在预卸载部160中,预卸载部160提供每单位长度的大而广的空间。在这个过程中,容纳在预卸载部160中的浆料之间的流量或流速的偏差减小,并且浆料在宽度方向上的流动可以被最小化。预卸载部160可以形成在轴向上的部分区域中,但是可能期望在轴向方向上连续地形成以最小化在宽度方向上的流动。
由于可以通过阻挡部230改变预卸载部160的高度,所以作为拥挤区域的预卸载部160的尺寸可以根据工艺条件而改变。具体而言,预卸载部160的高度可以大于卸载部150的高度Hn并且小于歧管部140的高度。这里,预卸载部160的高度可以是通过将阻挡部230的移动距离和卸载部150的高度Hn累加而获得的值。
在形成预卸载部160的阻挡部230中,阻挡部230的移动距离d的范围可以不限于卸载部150的高度Hn。例如,当卸载部的高度Hn 150是2mm时,阻挡部230的移动距离d的范围可以是0mm至10mm、0mm至5mm或0mm至3mm。此时,阻挡部230的位移范围可以是0mm至+10mm、0mm至+5mm或0mm至+3mm。此外,预卸载部160的长度可以与阻挡部230的长度La对应,并且预卸载部160的宽度可以与阻挡部230的宽度Wa对应。
通过以这种方式形成预卸载部160,阻挡部230可以进一步形成浆料的拥挤区域而不改变歧管部140的形状。此外,由于阻挡部230不仅容易动作,而且还具有较宽的位移范围,因此可以根据浆料的流量和流速或浆料的物理性质来实时应对。
另一方面,在上述附图中,阻挡部230的移动方向被示为与模具110和120的相对表面(以下称为“相对表面”)垂直,但不是总是如此,阻挡部230的移动方向可以根据设计者的意图设计成不同的。这里,阻挡部230的移动方向可以描述为阻挡部230的轴向方向。
图11是用于说明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狭缝式模具涂布机中包括的挡块的移动方向的视图。
参考图11,本实施例的阻挡部230可以由驱动部210线性移动,其中线性运动的方向可以以各种方式设计。
阻挡部230的移动方向可以与模具110和120的相对表面即,卸载部150的纵向方向形成斜线。这是因为,当阻挡部230的移动方向平行于浆料的移动方向时,浆料的流量不会降低并且可以以原来的速度排出。当阻挡部230的移动方向相对于相对表面形成斜线时,如图11的(b)所示,阻挡部230在调整浆料的流量的同时可以不限制浆料的移动。例如,阻挡部230的移动方向可以相对于相对表面形成90度或更小的角度。在另一示例中,阻挡部230的移动方向可以相对于相对表面形成30度至90度的角度。在另一示例中,阻挡部230的移动方向可以相对于相对表面形成50度至90度的角度。这里,如果阻挡部230的移动方向与模具110和120的一个表面之间的角度小于50度,则可能不易于安装或操作阻挡部230,即调节部200,但这可能会根据模具110和120的设计而有所不同,因此它可以设计为小于50度或小于30度。此外,当阻挡部230的移动方向与模具110和120的一个表面之间的角度大于90度时,阻挡部230的移动方向具有与浆料的移动方向相反的分量,因此在设计方面可能没有优势。
特别地,当阻挡部230形成预卸载部160时,优选地,阻挡部230的移动方向与相对表面形成斜线。由于预卸载部160像歧管部140那样在狭缝式模具涂布机1中形成拥挤区域,所以存在限制浆料的排出速度的风险。因此,在可以在狭缝式模具涂布机1中形成预卸载部160的本实施例中,可能期望将阻挡部230设计成尽可能沿与浆料的移动方向平行的方向移动。例如,阻挡部230的移动方向可以相对于相对表面形成90度或更小的角度。在另一示例中,阻挡部230的移动方向可以相对于相对表面形成30度至90度的角度。在另一示例中,阻挡部230的移动方向可以相对于相对表面为50度至90度或更小。
接下来,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预卸载部和由于预卸载部的形成而引起的负载灵敏度的变化。
图12是示出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狭缝式模具涂布机中包括的调节部的另一动作的视图,图13是示出根据图12的动作的结果数据的表。这里,在图12中,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6个阻挡部230,但在实际实验中,预先明确了24个阻挡部230设置在狭缝式模具涂布机中。
本实施例的狭缝式模具涂布机1使阻挡部230沿正方向移动以形成预卸载部160,然后考虑到所排出的浆料的流量偏差等,使阻挡部230进一步沿正方向或负方向移动,使得可以控制浆料的流量。此时,如图12所示,可以在宽度方向上整体地形成预卸载部160,之后可以单独操作进一步移动的阻挡部230。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例的狭缝式模具涂布机1中,浆料的总流量根据阻挡部230的移动而变化,因此可能需要适当地调整由一个阻挡部230引起的负载偏差。当由于阻挡部230的移动引起的负载量的变化过大时,难以精细调节流量,而当由于阻挡部230的移动引起的负载量的变化过小时,操作可能繁琐。
图12的(a)的初始位置是阻挡部230的位移为0mm、未形成预卸载部160(2mm)的情况,图12的(b)的初始位置是阻挡部230的位移为1mm、预卸载部160的高度为3mm的情况,图12的(c)的初始位置是阻挡部230的位移是2mm、预卸载部160的高度为4mm的情况。
图13是将在上述的图12中的初始位置处在宽度方向上位于中心的两个阻挡部230位移-0.1mm时,包括两个发生了位移的阻挡部230的四个阻挡部230的负载偏差与总负载偏差相比较的表。
参考图12和图13,本实施例的狭缝式模具涂布机1的负载灵敏度(%)可能根据预卸载部160的高度而呈现不同。这里,负载灵敏度可以是阻挡部230位移-0.1mm时涂层的每单位面积的重量的变化量。当计算出的负载灵敏度值低时,浆料的流量可以容易地根据阻挡部230的移动来调节,可以理解的是,当负载灵敏度值高时,难以通过阻挡部230的移动来调节浆料的流量。
在图13的表中,示出了图12的(b)和图12的(c)中的负载灵敏度值,形成有预卸载部160的图12的(b)和图12的(c)的负载灵敏度值比比未形成有预卸载部160的图12的(a)的负载灵敏度值低。
考虑到这些结果,当在卸载部150中形成预卸载部160时,可以描述为,可以通过阻挡部230的移动来更精确地调节浆料的流量。进一步,鉴于图12的(c)中预焊盘部160形成得越大则与图12的(b)相比具有越小的负载灵敏度值这一点,可以看出,随着预卸载部160的尺寸越大,负载灵敏度越提高。
这可能是因为通过预卸载部160产生的浆料的流动减少,从而使阻挡部230的效果最大化。具体地,如果处于形成有预卸载部160的状态,即使引起阻挡部230的移动,则由于阻挡部230的移动引起的卸载部150内部的压力变化也不会很大。当以这种方式形成预卸载部160时,由于阻挡部230的移动引起的卸载部150内部的压力偏差可以减小,并且负载灵敏度值也可以减小。此外,随着预卸载部160形成得更大,这种效果可以更显著地出现。
另一方面,如果负载灵敏度值低,则可以根据阻挡部230的移动容易地调节浆料的流量。但是,如果该值太低,则阻挡部230的微小移动也可能影响浆料的流量。因此,不能得出,负载灵敏度越低,狭缝式模具涂布机1的性能越优异。此外,由于适当的负载灵敏度值可能会根据物理特性、工艺条件等而有所不同,因此不能得出特定的负载灵敏度值总是优异的。然而,为了将其应用于实际工艺,优选地,狭缝式模具涂布机1的负载灵敏度值低于0.23%,这是图12的(c)的负载灵敏度值。因此,在实际过程中如图12所示设定预卸载部160的情况下,形成预卸载部160的阻挡部230的位移值优选为2mm或更大。在将浆料涂布到集流体上时,阻挡部230的初始设定位移值优选为2mm或更大。
换言之,当阻挡部230在浆料开始与阻挡部230接触的第一时间点具有第一位移值时,并且阻挡部230在第一时间点之后的第二时间点具有与第一位移值不同的第二位移值时,第一位移值相对于阻挡部230所位于的模具110和120的一个表面可以为+2mm或更大。在浆料与阻挡部230接触之前,阻挡部230可以处于距第一模具110的一个表面即相反表面沿正方向位移2mm或更多的状态。
图14是用于说明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狭缝式模具涂布机中包括的歧管的截面积引起的负载偏差的视图。
通常,已知随着狭缝式模具涂布机1的歧管部140的尺寸增大,浆料在宽度方向上的流量偏差得到改善。因此,以往,设计了通过使用挡块等来调节歧管部140自身的大小的结构,以改善浆料在宽度方向上的流量偏差。
但是,参照图14的实验结果,可以确认,除了歧管部140的横截面积以外所有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1和情况2的负载偏差显示出几乎是两倍的差异。参考这些结果,如果在狭缝式模具涂布机1的使用时间点歧管部140的形状或尺寸发生变化,则歧管部140的横截面积发生变化,这可能大幅影响浆料的流量、流速或流动。此外,可能不容易控制由其他元件引起的歧管部140的横截面积的变化所导致的问题。
但是,由于本实施例的阻挡部230与歧管部140间隔开并且位于卸载部150上,因此具有能够进一步形成预卸载部160等拥挤区域而不改变歧管部140的形状的优点。当阻挡部230在第一时间点具有第一位移值并且阻挡部230在第一时间点之后的第二时间点具有不同于第一位移值的第二位移值时,歧管部140在第一时间点和第二时间点的横截面积或体积值可以基本上相同。
在下文中,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狭缝式模具涂布机。以下描述的狭缝式模具涂布机1与上述实施例的内容类似,除了将驱动部210设置为致动器212。因此,将省略与上述内容重复的内容的详细描述。
图1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狭缝式模具涂布机的透视图,图16和图17是沿图15的线D-D截取的狭缝式模具涂布机的剖视图。
参照图15至图17,本实施例的狭缝式模具涂布机1可以包括主体部100和调节部200。调节部200可以沿着模具110和120的宽度方向配置为多个。调节部200可以包括驱动部210和阻挡部230。这里,驱动部210和阻挡部230可以通过连接部220连接,但也可以通过它们自身连接,从而连接部220可以被包括在调节部200中或者可以省略。
本实施例的驱动部210可以是致动器212。致动器212可以以小于测微头的单位调节浆料的流量。
致动器212可以根据实时计算的负载值来移动阻挡部230。虽然在现有技术中没有具体示出,但是从狭缝式模具涂布机1排出的浆料的负载量可以通过感测涂层的每单位面积重量的密度计来测量。测量值可以被传输到外部控制部,外部控制部将测量值与预设的目标值进行比较以计算差值,并将信号传输到致动器212使得差值减小。由于位于宽度方向上的多个位置上的致动器212可以单独动作,所以致动器212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单独地动作,从而可以容易地改善宽度方向上的流量偏差。
本实施例的阻挡部230可以包括挡块232、杆234、紧固部236和/或密封部238。这里,紧固部236可以具有在杆234的轴上突出的突起,并且该突起可以与设置在致动器212或连接部220中的凹槽耦接。这里,密封部238可以是O形圈的形式,并且可以设置至少两个或更多个。
参考图17,本实施例的致动器212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插入到第一模具110中。例如,致动器212的导螺杆(或滚珠螺杆)以及导螺杆和螺母和/或与螺母耦接的杆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插入到第一模具110中,但情况并非总是如此。以这种方式,狭缝式模具涂布机的总体积可以减小,使得致动器212的更多部分被插入。
致动器212可以在没有连接部220的情况下耦接到阻挡部230。例如,作为致动器212的部件的杆可以经由凹槽和突起耦接到上述的阻挡部230。此时,可以在与阻挡部230一起移动的杆的周围设置密封部。这里,如上所述,密封部可以防止浆料沿着移动方向的轴被注入。
图1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狭缝式模具涂布机的剖视图。图18中描述的狭缝式模具涂布机1与上述实施例的内容相似,不同之处在于除了第一模具110和第二模具120之外,还设置了第三模具130。因此,将省略与上述内容重复的内容的详细描述。
本实施例的狭缝式模具涂布机1的主体部100可以包括三个模具110、120和130。这里,第一歧管部142可以形成在第一模具110和第二模具120中的一个上,并且可以设置有用于调节卸载部的高度的调节部200。
本实施例的狭缝式模具涂布机1能够分别通过从歧管部142和144排出的浆料形成两个涂层,并且形成涂层的浆料的流量可以通过调节部200进行调节。这里,为了操作的方便,调节部200可以优选地形成在第一模具110和第三模具130上。
以上描述仅是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的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各种改变、修改和替换。因此,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单独实施,也可以相互结合实施。
本文所公开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精神。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不受实施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应由所附权利要求来解释,并包括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所有等同物。
[附图标记的说明]
100:主体部
110:第一模具
120:第二模具
140:歧管部
150:卸载部
160:预卸载部
190:供应部
200:调节部
210:驱动部
212:致动器
220:连接部
230:阻挡部

Claims (18)

1.一种狭缝式模具涂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狭缝式模具涂布机通过将浆料排出到集流体上而形成涂层,所述狭缝式模具涂布机包括:
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所述第一模具和所述第二模具彼此面对;
歧管部,所述歧管部形成在所述第一模具或所述第二模具上以容纳所述浆料;
卸载部,通过将所述第一模具和所述第二模具耦接而形成所述卸载部,并且所述卸载部将从所述歧管部传输的所述浆料排出到外部;以及
调节部,所述调节部安装到所述第一模具,
其中,所述调节部包括沿轴向方向可移动的阻挡部,
其中,所述阻挡部的一个表面布置成与所述第一模具的一个表面平行,并且所述阻挡部的所述轴向方向与所述第一模具的一个表面形成角度,并且
其中,通过所述阻挡部的移动来局部调整所述卸载部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狭缝式模具涂布机,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浆料的行进方向,所述阻挡部布置在所述卸载部的上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狭缝式模具涂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部形成为多个,并且多个所述阻挡部沿所述卸载部的宽度方向布置,并且
每个所述阻挡部可彼此独立地动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狭缝式模具涂布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挡部的长度在所述卸载部的长度的10%到30%的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狭缝式模具涂布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挡部的长度为3mm至3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狭缝式模具涂布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挡部的宽度为10mm至10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狭缝式模具涂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部的轴向方向与所述第一模具的一个表面形成90度以下的角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狭缝式模具涂布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挡部包括密封部,并且
所述密封部防止所述浆料沿所述阻挡部的轴向方向流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狭缝式模具涂布机,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第一模具的一个表面,所述阻挡部向负方向能够移位所述卸载部的高度值,并且向正方向能够移位预设值,
所述负方向是从所述第一模具朝向所述第二模具的方向,并且
所述正方向是从所述第二模具朝向所述第一模具的方向。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狭缝式模具涂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值为10mm以下。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狭缝式模具涂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部向面对所述第一模具的所述第二模具的反向移动,从而形成预卸载部,并且
所述预卸载部是每单位长度的体积比所述卸载部的每单位长度的体积大的部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狭缝式模具涂布机,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浆料开始与所述阻挡部接触时,所述阻挡部处于从所述第一模具的一个表面向正方向移位至少2mm的状态,并且
所述正方向是从所述第二模具朝向所述第一模具的方向。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狭缝式模具涂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包括用于移动所述阻挡部的驱动部,并且
所述驱动部的至少一部分插入到所述第一模具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狭缝式模具涂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包括用于移动所述阻挡部的驱动部以及用于连接所述阻挡部和所述驱动部的连接部,并且
所述连接部的至少一部分插入到所述第一模具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狭缝式模具涂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具包括在与所述连接部对应的位置处形成的孔。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狭缝式模具涂布机,其特征在于,
通过驱动致动器而使所述阻挡部移位,并且
所述驱动部是接收电信号以驱动电机的致动器。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狭缝式模具涂布机,其特征在于,
通过操作测微头来使所述阻挡部移位,并且
所述阻挡部通过所述测微头移动的单位为100μm或更小。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狭缝式模具涂布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狭缝式模具涂布机包括第三模具,并且
所述调节部安装在所述第三模具上。
CN202221182901.3U 2021-05-18 2022-05-17 制造电池电极的狭缝式模具涂布机 Active CN217888498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10063929A KR20220156221A (ko) 2021-05-18 2021-05-18 전극 제조용 슬롯 다이 코터
KR10-2021-0063929 2021-05-1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88498U true CN217888498U (zh) 2022-11-25

Family

ID=841118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182901.3U Active CN217888498U (zh) 2021-05-18 2022-05-17 制造电池电极的狭缝式模具涂布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20220156221A (zh)
CN (1) CN217888498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70987B (zh) * 2023-02-15 2023-10-31 重庆太蓝新能源有限公司 挤压涂布模头和涂布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20156221A (ko) 2022-1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39606B2 (en) Member for slot die coater, movable member for slot die coater, and slot die coater including the members to produce electrode
CN217888498U (zh) 制造电池电极的狭缝式模具涂布机
KR101750326B1 (ko) 챔버의 구조가 개선된 슬롯 다이 및 이를 구비한 코팅장치
JP2009273997A (ja) 塗布装置および塗布方法
US20230211370A1 (en) Dual Slot Die Coater
CN102553780A (zh)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制造的涂布机挤压头
CN216173758U (zh) 挤压涂布头及涂布装置
CN104487176A (zh) 狭缝式挤出涂布机用部件、狭缝式挤出涂布机用可动部件以及使用这些部件的电极生产用狭缝式挤出涂布机
CN218167601U (zh) 涂布模头和具有其的涂布设备
CN114433422A (zh) 涂布模头及涂布装置
CN113510044B (zh) 一种小面密度狭缝式涂布垫片
CN110813633B (zh) 涂布工具
KR20070092384A (ko) 슬롯 다이 및 슬롯 다이를 가지는 슬러리 도포 장치
JP2017183010A (ja) 電池用極板の製造装置
US20230166287A1 (en) Multi-Slot Die Coater
TWI589360B (zh) 用於狹縫式模具塗佈機之構件、用於狹縫式模具塗佈機之可移動構件,及包含這些構件以製造電極之狹縫式模具塗佈機
CN115605295A (zh) 多狭缝模具涂布机
KR101649791B1 (ko) 슬롯 다이 코터용 가동 부재 및 이를 적용한 전극 생산용 슬롯 다이 코터
JP7478999B2 (ja) 間欠バルブおよび間欠塗工装置
KR102507018B1 (ko) 슬롯 다이
CN115379906A (zh) 狭槽模具涂布机
CN115210004B (zh) 多狭缝式模具涂布机
EP4269064A1 (en) System for depositing material on a substrat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battery
KR20230057726A (ko) 이차 전지 제조 장치
CN218637773U (zh) 涂布模头及涂布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