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84317U - 一种直流屏用智能蓄电池放电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直流屏用智能蓄电池放电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84317U
CN217884317U CN202221847145.1U CN202221847145U CN217884317U CN 217884317 U CN217884317 U CN 217884317U CN 202221847145 U CN202221847145 U CN 202221847145U CN 217884317 U CN217884317 U CN 2178843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charge
rigid coupling
shell
heat
ai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84714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前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Chune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Chune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Chune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Chune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84714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843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843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843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流屏用智能蓄电池放电仪,包括壳底板及多个放电电阻,所述壳底板顶面边缘位置垂直固接壳框,所述壳框顶面固接壳顶板,所述壳底板中部位置垂直开设进风通口,所述进风通口内固接冷液蛇管,所述壳顶板对应进风通口同一垂直位置开设散热通口,所述散热通口内固定嵌接多个散热器。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多个散热器,且每个放电电阻对应一个散热器,散热器与底部的进风通口形成一个风道,在冷液蛇管的作用下进行冷风散热,并通过放电电阻上的导热翅片增加散热面积,保证了散热质量,变相的提高了放电效率,同时本实用新型放电电阻为插接连接,需要维护或更换时,只需拔出插板一端即可,更加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直流屏用智能蓄电池放电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直流屏用智能蓄电池放电仪。
背景技术
变电站及各级变电所的电力操作电源现今采用的都是直流电源,它为控制、信号、继电保护、自动装置以及事故照明负荷等提供电源,是当代电力系统控制、保护的基础。直流系统电池,早期一般使用铅酸蓄电池,现在大多时候使用镉镍蓄电池。 一般情况下,电池都处于24小时不间断浮充电状态。如果长期这样,电池的容量会下降。所以需要定期做一次深度放电及大电流充电的活化工作,在深度放电时,正好可以借机会测试、考核一下电池的容量是否达标,一般是每季度做一次电池活化工作,随着时间推移每月最好做一次。一般使用蓄电池放电仪进行放电,蓄电池放电仪在对蓄电池进行检测时,蓄电池中的电能会转化成热能释放出来,这就导致热量大量积聚在蓄电池放电仪内部,若热量散发不出去则会导致元件损坏。
对此,授权公告号为CN215728692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蓄电池放电仪,该蓄电池放电仪包括箱体和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散热盒、推板、电机,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散热盒的顶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一通气孔,所述推板滑动于散热盒内,所述电机位于散热盒的上方,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远离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推板铰接,所述散热盒的左侧板开设有多个第二通气孔,所述散热盒内滑动设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推板之间设有弹簧,所述散热盒的上方设有第二挡板。
蓄电池放电仪加快箱体内的空气流通,使箱体内的热量能够迅速排出,快速降低箱体内的稳定,提高散热效果,但是其散热风向流通位置与发热元件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通道,只能达到箱体内降温的效果,无法针对主要放电元件进行散热,导致散热效果较差,此外放电元件易损坏,该蓄电池放电仪中放电元件不易取出,难以维护及更换。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直流屏用智能蓄电池放电仪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流屏用智能蓄电池放电仪,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直流屏用智能蓄电池放电仪,包括壳底板及多个放电电阻,所述壳底板顶面边缘位置垂直固接壳框,所述壳框顶面固接壳顶板;
所述壳底板中部位置垂直开设进风通口,所述进风通口内固接冷液蛇管,所述壳顶板对应进风通口同一垂直位置开设散热通口,所述散热通口内固定嵌接多个散热器;
所述放电电阻为U型管状结构,所述壳框内侧壁之间固接耐热支架,多个所述放电电阻折弯一端放置在耐热支架表面,所述放电电阻数量与散热器一致,所述放电电阻位于散热器正下方。
优选的,所述壳底板顶面远离耐热支架一侧固接设备仓,所述设备仓靠近放电电阻一侧开设多个插口,所述放电电阻远离耐热支架一端固接插板,所述插板插接在插口内,所述插口内侧壁为橡胶结构,所述插板与插口过盈配合。
优选的,所述设备仓内部靠近插口一侧固接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侧壁对应多个插口位置分别开设多个端槽,所述插板自由端固接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插接并电连接端槽,所述放电电阻上均匀固接多个导热翅片。
优选的,所述壳框外侧壁靠近设备仓一侧固接控制面板及连接插座,所述设备仓内部靠近连接插座位置固接稳压电源,所述控制面板电连接排线一端,所述排线另一端穿过壳框侧壁及设备仓侧壁并电连接控制器,所述连接插座电连接导线一端,所述导线另一端穿过壳框侧壁及设备仓侧壁并电连接稳压电源。
优选的,所述壳底板内部水平固定嵌接两个连通管,两个所述连通管一端位于壳底板外侧壁并固接加液口,两个所述连通管另一端位于进风通口内并连通冷液蛇管两端,所述加液口端部固接阀门,所述进风通口底面固定嵌接挡尘板,所述散热器上固接多个散热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多个散热器,且每个放电电阻对应一个散热器,散热器与底部的进风通口形成一个风道,在冷液蛇管的作用下进行冷风散热,并通过放电电阻上的导热翅片增加散热面积,保证了散热质量,变相的提高了放电效率,同时本实用新型放电电阻为插接连接,需要维护或更换时,只需拔出插板一端即可,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爆炸结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放电电阻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壳底板处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设备仓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底板;2、壳框;3、壳顶板;4、放电电阻;5、设备仓;11、进风通口;12、冷液蛇管;13、连通管;14、加液口;15、阀门;16、挡尘板;21、耐热支架;22、控制面板;23、连接插座;24、排线;25、导线;31、散热通口;32、散热器;33、散热扇;41、导热翅片;42、插板;43、连接端子;51、控制器;52、稳压电源;53、插口;54、端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直流屏用智能蓄电池放电仪,包括壳底板1及多个放电电阻4,壳底板1顶面边缘位置垂直固接壳框2,壳框2顶面固接壳顶板3;
壳底板1中部位置垂直开设进风通口11,进风通口11内固接冷液蛇管12,壳顶板3对应进风通口11同一垂直位置开设散热通口31,散热通口31内固定嵌接多个散热器32;
放电电阻4为U型管状结构,壳框2内侧壁之间固接耐热支架21,多个放电电阻4折弯一端放置在耐热支架21表面,放电电阻4数量与散热器32一致,放电电阻4位于散热器32正下方,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多个散热器32,且每个放电电阻4对应一个散热器32,散热器32与底部的进风通口11形成一个风道,在冷液蛇管12的作用下进行冷风散热,并通过放电电阻4上的导热翅片41增加散热面积,保证了散热质量,变相的提高了放电效率,同时本实用新型放电电阻4为插接连接,需要维护或更换时,只需拔出插板42一端即可,更加方便。
实施例2:
请参阅图6,壳底板1顶面远离耐热支架21一侧固接设备仓5,设备仓5靠近放电电阻4一侧开设多个插口53,放电电阻4远离耐热支架21一端固接插板42,插板42插接在插口53内,插口53内侧壁为橡胶结构,插板42与插口53过盈配合。
请参阅图6,设备仓5内部靠近插口53一侧固接控制器51,控制器51侧壁对应多个插口53位置分别开设多个端槽54,插板42自由端固接连接端子43,连接端子43插接并电连接端槽54,放电电阻4上均匀固接多个导热翅片41。
请参阅图2及图6,壳框2外侧壁靠近设备仓5一侧固接控制面板22及连接插座23,设备仓5内部靠近连接插座23位置固接稳压电源52,控制面板22电连接排线24一端,排线24另一端穿过壳框2侧壁及设备仓5侧壁并电连接控制器51,连接插座23电连接导线25一端,导线25另一端穿过壳框2侧壁及设备仓5侧壁并电连接稳压电源52。
请参阅图5,壳底板1内部水平固定嵌接两个连通管13,两个连通管13一端位于壳底板1外侧壁并固接加液口14,两个连通管13另一端位于进风通口11内并连通冷液蛇管12两端,加液口14端部固接阀门15,进风通口11底面固定嵌接挡尘板16,散热器32上固接多个散热扇33,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连接导电夹与控制面板22连接,并夹住蓄电池电极处,将连接插座23与电源线连接,即可通过放电电阻4进行放电,放电的同时稳压电源52提供散热器32内散热扇33的电能,对每个放电电阻4进行散热。
实施例3: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连接导电夹与控制面板22连接,并夹住蓄电池电极处,将连接插座23与电源线连接,即可通过放电电阻4进行放电,放电的同时稳压电源52提供散热器32内散热扇33的电能,对每个放电电阻4进行散热,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多个散热器32,且每个放电电阻4对应一个散热器32,散热器32与底部的进风通口11形成一个风道,在冷液蛇管12的作用下进行冷风散热,并通过放电电阻4上的导热翅片41增加散热面积,保证了散热质量,变相的提高了放电效率,同时本实用新型放电电阻4为插接连接,需要维护或更换时,只需拔出插板42一端即可,更加方便。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直流屏用智能蓄电池放电仪,包括壳底板(1)及多个放电电阻(4),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底板(1)顶面边缘位置垂直固接壳框(2),所述壳框(2)顶面固接壳顶板(3);
所述壳底板(1)中部位置垂直开设进风通口(11),所述进风通口(11)内固接冷液蛇管(12),所述壳顶板(3)对应进风通口(11)同一垂直位置开设散热通口(31),所述散热通口(31)内固定嵌接多个散热器(32);
所述放电电阻(4)为U型管状结构,所述壳框(2)内侧壁之间固接耐热支架(21),多个所述放电电阻(4)折弯一端放置在耐热支架(21)表面,所述放电电阻(4)数量与散热器(32)一致,所述放电电阻(4)位于散热器(32)正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流屏用智能蓄电池放电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壳底板(1)顶面远离耐热支架(21)一侧固接设备仓(5),所述设备仓(5)靠近放电电阻(4)一侧开设多个插口(53),所述放电电阻(4)远离耐热支架(21)一端固接插板(42),所述插板(42)插接在插口(53)内,所述插口(53)内侧壁为橡胶结构,所述插板(42)与插口(53)过盈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直流屏用智能蓄电池放电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仓(5)内部靠近插口(53)一侧固接控制器(51),所述控制器(51)侧壁对应多个插口(53)位置分别开设多个端槽(54),所述插板(42)自由端固接连接端子(43),所述连接端子(43)插接并电连接端槽(54),所述放电电阻(4)上均匀固接多个导热翅片(4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流屏用智能蓄电池放电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壳框(2)外侧壁靠近设备仓(5)一侧固接控制面板(22)及连接插座(23),所述设备仓(5)内部靠近连接插座(23)位置固接稳压电源(52),所述控制面板(22)电连接排线(24)一端,所述排线(24)另一端穿过壳框(2)侧壁及设备仓(5)侧壁并电连接控制器(51),所述连接插座(23)电连接导线(25)一端,所述导线(25)另一端穿过壳框(2)侧壁及设备仓(5)侧壁并电连接稳压电源(5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流屏用智能蓄电池放电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壳底板(1)内部水平固定嵌接两个连通管(13),两个所述连通管(13)一端位于壳底板(1)外侧壁并固接加液口(14),两个所述连通管(13)另一端位于进风通口(11)内并连通冷液蛇管(12)两端,所述加液口(14)端部固接阀门(15),所述进风通口(11)底面固定嵌接挡尘板(16),所述散热器(32)上固接多个散热扇(33)。
CN202221847145.1U 2022-07-18 2022-07-18 一种直流屏用智能蓄电池放电仪 Active CN2178843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47145.1U CN217884317U (zh) 2022-07-18 2022-07-18 一种直流屏用智能蓄电池放电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47145.1U CN217884317U (zh) 2022-07-18 2022-07-18 一种直流屏用智能蓄电池放电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84317U true CN217884317U (zh) 2022-11-22

Family

ID=840518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847145.1U Active CN217884317U (zh) 2022-07-18 2022-07-18 一种直流屏用智能蓄电池放电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843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515508U (zh) 一种ptc加热器支撑座及ptc加热器
CN217884317U (zh) 一种直流屏用智能蓄电池放电仪
CN104640246A (zh) 移动式空调用的安全、节能型加热器结构
CN208508000U (zh) 一种带插接口密集母线槽接头器的弹夹结构
CN113752880B (zh) 一种充电桩及充电站
CN215835098U (zh) 一种滑轨式母线槽内部结构
CN109638908A (zh) 一种充电电池并联充电柜
CN208567112U (zh) 一种控制器外置的家用暖风机
CN210141656U (zh) 辅助电加热装置及空调器
CN207200363U (zh) 分体式电动门备用电源
CN208674693U (zh) 一种热管空调用配电盒
CN206259340U (zh) 控制基板装置以及空调机的室外机
CN211526567U (zh) 一种便于调节加热温度的电加热装置及空调器
CN219172201U (zh) 一种电动车充电器
CN114628963B (zh) 一种集约化多控制模式选择的智能插座
CN218732194U (zh) 一种多功能电气插排
CN219915877U (zh) 一种电池容量校准器
CN204334971U (zh) 移动式空调用的安全、节能型加热器结构
CN214252530U (zh) 一种大功率商务车储能电池放电测试负载
CN217306811U (zh) 一种多接头usb插接板
CN210088963U (zh) 蓄热式电暖器加热管安装机构
CN219016523U (zh) 一种用于方型电池充放的集成电源箱
CN218442555U (zh) 一种过线卡插及空调器
CN219938218U (zh) 一种逆变器插接式供电装置
CN213461180U (zh) 多锂电池快速充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