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84290U - 电镀液生产用整流机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电镀液生产用整流机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84290U
CN217884290U CN202221496489.2U CN202221496489U CN217884290U CN 217884290 U CN217884290 U CN 217884290U CN 202221496489 U CN202221496489 U CN 202221496489U CN 217884290 U CN217884290 U CN 2178842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air
radiating
module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49648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文生
潘贵学
黄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Jinsheng New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Jinsheng New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Jinsheng New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Jinsheng New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49648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842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842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842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镀液生产用整流机结构,其属于电镀工艺生产设备的技术领域,其包括:承载框架、整流设备主体、散热模块以及底部风冷模块。承载框架之中设置整流设备主体;散热模块连接于整流设备主体的侧面,底部风冷模块连接于散热模块的下方,并且,底部风冷模块具有格栅散热组、空冷散热组以及底部连接框架。格栅散热组设置于散热模块的下方,并且,格栅散热组的上方还设置有屏蔽连接板;屏蔽连接板分别连接格栅散热组与漏斗形导风罩。空冷散热组设置于格栅散热组的邻侧,并且,空冷散热组设置于整流设备主体的下方,格栅散热组与空冷散热组均由若干散热风扇排列连接组成。本实用新型改善了现有技术散热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电镀液生产用整流机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镀生产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镀液生产用整流机结构。
背景技术
整流机,也常被称为电镀电源,其主要应用于电镀处理时充当电源设备。整流机的主要作用是对标准输入电源的电流、电压等进行调整,是在电镀工艺中必不可少的设备。所述整流机其实就是一个整流装置,简单的说就是将交流转化为直流的高频开关电源装置。其具有两个主要功能:第一是将交流电变成直流电,经滤波后供给负载,或者供给逆变器;第二是给蓄电池提供充电电压;因此,它同时又起到作为充电器的作用。整流机常适用于实验、氧化、电解、镀锌、镀镍、镀锡、镀铬、光电、冶炼、化成或腐蚀等各种精密表面处理场;其在阳极氧化、真空镀膜、电解、电泳、水处理、电子产品老化、电加热以及电化学等方面均有广泛的应用。尤其在PCB、电镀以及电解等行业领域,其成为众多客户的首选电源产品。现有技术中的整流机在工作时常因运行时间过长而处于工作温度过高的情况;特别是其所设有的电容器工作时会产生很高的问题,当整流机温度过高时所述电容器甚至会发生短路或击穿等异常从而会影响到整流机的正常工作状态;更有甚者,会造成整流机自身损毁进而引发火灾。基于此,中国专利CN210273858U公开了一种高频风冷电镀摇摆整流机,其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斜齿轮,箱体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斜齿轮。上述所公开的高频风冷电镀摇摆整流机可以在整流机工作时起到对其进行风冷降温进而控制其工作温度的作用。
然而,上述所公开高频风冷电镀摇摆整流机还存在风冷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具体的,上述所公开的高频风冷电镀摇摆整流机主要通过其所设有的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带动第一斜齿轮旋转,从而由第一斜齿轮带动第二斜齿轮旋转,第二斜齿轮带动螺纹杆旋转,螺纹杆旋转的同时螺纹套带动换气扇升降运动;进而使其所设有的换气扇上下升降快速、均匀地进行排气散热,并通过散热窗排散出去。但是,在电镀工艺的实践中,为了提升生产效益,电镀工艺往往是持续不断的,从而导致了整流机也处于长时间的发热过程中。而所述的高频风冷电镀摇摆整流机每一时间间隔内仅能对整流机的局部进行散热,因而,往往会导致整流机的实际散热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现有的整流机散热结构的散热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电镀液生产用整流机结构。
一种电镀液生产用整流机结构,其包括:承载框架、整流设备主体、散热模块以及底部风冷模块。所述承载框架之中设置所述整流设备主体;所述散热模块连接于所述整流设备主体的侧面,并且,所述散热模块具有漏斗形导风罩以及格栅板。所述漏斗形导风罩连接于所述格栅板的底部;所述格栅板固定连接于所述承载框架。所述底部风冷模块连接于所述散热模块的下方,并且,所述底部风冷模块具有格栅散热组、空冷散热组以及底部连接框架。所述格栅散热组设置于所述散热模块的下方,并且,所述格栅散热组的上方还设置有屏蔽连接板;所述屏蔽连接板分别连接所述格栅散热组与所述漏斗形导风罩。所述空冷散热组设置于所述格栅散热组的邻侧,并且,所述空冷散热组设置于所述整流设备主体的下方。所述底部连接框架分别将所述格栅散热组与所述空冷散热组连接于所述承载框架的底部,并且,所述格栅散热组与所述空冷散热组均由若干散热风扇排列连接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底部连接框架的下方设置有若干散热鳍片。
更进一步的,每一所述散热鳍片分别连接于每一所述散热风扇的底部。
更进一步的,所述承载框架的底部设置有加高引风底座。
更进一步的,所述加高引风底座套接于所述底部风冷模块的周边,并且,所述加高引风底座具有若干引风口。
更进一步的,若干所述引风口均匀排列分布设置于所述加高引风底座的两侧,并且,每一所述引风口的风口朝向所述加高引风底座的底部。
更进一步的,所述承载框架的顶部设置有顶部风冷模块。
更进一步的,所述顶部风冷模块设置于所述整流设备主体与所述散热模块的上方,并且,所述顶部风冷模块具有若干顶部散热风扇以及若干顶部散热鳍片。
更进一步的,若干所述顶部散热风扇均匀连接于所述承载框架的顶部。
更进一步的,每一所述顶部散热鳍片均对应连接于一所述顶部散热风扇的上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电镀液生产用整流机结构分别设有承载框架、整流设备主体、散热模块、底部风冷模块、加高引风底座以及顶部风冷模块;所述承载框架作为设备结构整体的主要置物框架以及承载框架;所述整流设备主体实现电镀液工艺中整流机的功能;所述散热模块连接于所述整流设备主体的侧面,并且,所述散热模块固定连接于所述承载框架;此外,所述散热模块可以将所述整流设备主体所产生的热量导引于其上,并分别设置其上下方的所述顶部风冷模块以及所述底部风冷模块对其进行疏风降温;从而,所述散热模块所导引的热量被所述底部风冷模块以及所述顶部风冷模块分别传导至所述散热鳍片以及所述顶部散热鳍片之上;然后,鳍片所吸入的热量在传递到空气中,并被外部流动的空气带走。此外,所述底部风冷模块还设置有空冷散热组,所述空冷散热组能对所述整流设备主体相对于所述散热模块的另一侧的空间进行导风引热;进一步,所述底部风冷模块的周边还设有所述加高引风底座,进而使热量更易于被流动的空气带走;从而能对所述整流设备主体更好地进行冷却控温。因此,本实用新型电镀液生产用整流机结构改善了现有技术的整流机散热结构的散热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镀液生产用整流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镀液生产用整流机结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镀液生产用整流机结构另一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镀液生产用整流机结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电镀液生产用整流机结构包括:承载框架1、整流设备主体2、散热模块3以及底部风冷模块4。所述承载框架1之中设置所述整流设备主体2;所述散热模块3连接于所述整流设备主体2的侧面,并且,所述散热模块3具有漏斗形导风罩301以及格栅板302。所述漏斗形导风罩301连接于所述格栅板302的底部;所述格栅板302固定连接于所述承载框架1。所述底部风冷模块4连接于所述散热模块3的下方,并且,所述底部风冷模块4具有格栅散热组401、空冷散热组402以及底部连接框架403。所述格栅散热组401设置于所述散热模块3的下方,并且,所述格栅散热组401的上方还设置有屏蔽连接板401a;所述屏蔽连接板401a分别连接所述格栅散热组401与所述漏斗形导风罩301。所述空冷散热组402设置于所述格栅散热组401的邻侧,并且,所述空冷散热组402设置于所述整流设备主体2的下方。所述底部连接框架403分别将所述格栅散热组401与所述空冷散热组402连接于所述承载框架1的底部,并且,所述格栅散热组401与所述空冷散热组402均由若干散热风扇402a排列连接组成。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电镀液生产用整流机结构处于工作流程时,设置于所述承载框架1中的所述整流设备主体2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更具体的,所述整流设备主体2包括整流电子元器件、整流电源以及整流机的结构零件等;因而,所述整流设备主体2会在其工作环境的周围散布出大量的游离热量。此时,所述散热模块3紧贴连接于所述整流设备主体2的侧面,从而可以将所述整流设备主体2所产生的大部分热量导引至所述格栅板302中。由于所述散热模块3的底部连接有所述底部风冷模块4,所述底部风冷模块4中所设有的所述格栅散热组401中的每一所述散热风扇402a均处于持续抽风的状态,其所产生的风流从所述格栅板302中的导风槽携带着所述整流设备主体2所产生的热量沿着所述格栅板302通过所述漏斗形导风罩301进而再被速搜散热风扇402a吹送出外部。从而,所述整流设备主体2所产生的主要热量均会被所述格栅板302抽离;此外,所述整流设备主体2相对于所述散热模块3的另一侧底部设置有空冷散热组402;所述空冷散热组402也会同时持续进行抽风,从而使所述整流设备主体2相对于所述散热模块3另一侧空间中难以被所述散热模块3进行导热的游离热量也被所述空冷散热组402导引抽离。因此,当所述整流设备主体2处于工作流程中时,其产生热量的两侧均能持续被所述格栅散热组401以及所述空冷散热组402进行散热处理;从而使得所述散热设备主体2的温度可以持续控制于预设的范围内。
进一步的,所述底部连接框架403的下方设置有若干散热鳍片403a;每一所述散热鳍片403a分别连接于每一所述散热风扇402a的底部。具体的,当分别设置于所述格栅散热组401以及所述空冷散热组402的若干散热风扇402a持续对所述整流设备主体2进行散热抽风时,其风口处所设有的所述散热鳍片403a能有效对气流中的热量进行吸收并沿着其鳍片扩散至更大范围的空气中,进而使热量得到有效的疏散。
进一步的,所述承载框架1的底部设置有加高引风底座5;所述加高引风底座5套接于所述底部风冷模块4的周边,并且,所述加高引风底座5具有若干引风口501;若干所述引风口501均匀排列分布设置于所述加高引风底座5的两侧,并且,每一所述引风口501的风口朝向所述加高引风底座5的底部。具体的,所述引风口501为罩式结构,其结构主体凸出设置于所述加工引风底座5的表面,并且,该罩式结构的开口朝向所述加高引风底座5的下方,从而使所述加高引风底座5内部的所述底部风冷模块4工作时,外部的冷风风流沿着所述引风口501处由下导入至所述底部风冷模块4的周边,从而使所述散热鳍片403a能得到有效的散热,进而增强对所述整流设备主体2的冷却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承载框架1的顶部设置有顶部风冷模块6;所述顶部风冷模块6设置于所述整流设备主体2与所述散热模块3的上方,并且,所述顶部风冷模块6具有若干顶部散热风扇601以及若干顶部散热鳍片602。若干所述顶部散热风扇601均匀连接于所述承载框架1的顶部;每一所述顶部散热鳍片602均对应连接于一所述顶部散热风扇601的上方。具体的,所述整流设备主体2以及所述散热模块3的顶部均设置有若干顶部散热风扇601以及若干顶部散热鳍片602;从而,在所述承载框架1的顶部也能进一步对所述整流设备主体2以及所述散热模块3进行散热处理。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电镀液生产用整流机结构分别设有承载框架1、整流设备主体2、散热模块3、底部风冷模块4、加高引风底座5以及顶部风冷模块6;所述承载框架1作为设备结构整体的主要置物框架以及承载框架;所述整流设备主体2实现电镀液工艺中整流机的功能;所述散热模块3连接于所述整流设备主体2的侧面,并且,所述散热模块3固定连接于所述承载框架;此外,所述散热模块3可以将所述整流设备主体2所产生的热量导引于其上,并分别设置其上下方的所述顶部风冷模块6以及所述底部风冷模块4对其进行疏风降温;从而,所述散热模块3所导引的热量被所述底部风冷模块4以及所述顶部风冷模块6分别传导至所述散热鳍片403a以及所述顶部散热鳍片602之上;然后,鳍片所吸入的热量在传递到空气中,并被外部流动的空气带走。此外,所述底部风冷模块4还设置有空冷散热组402,所述空冷散热组402能对所述整流设备主体2相对于所述散热模块3的另一侧的空间进行导风引热;进一步,所述底部风冷模块4的周边还设有所述加高引风底座5,进而使热量更易于被流动的空气带走;从而能对所述整流设备主体2更好地进行冷却控温。因此,本实用新型电镀液生产用整流机结构改善了现有技术的整流机散热结构的散热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镀液生产用整流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本电镀液生产用整流机结构包括:承载框架(1)、整流设备主体(2)、散热模块(3)以及底部风冷模块(4);所述承载框架(1)之中设置所述整流设备主体(2);所述散热模块(3)连接于所述整流设备主体(2)的侧面,并且,所述散热模块(3)具有漏斗形导风罩(301)以及格栅板(302);所述漏斗形导风罩(301)连接于所述格栅板(302)的底部;所述格栅板(302)固定连接于所述承载框架(1);所述底部风冷模块(4)连接于所述散热模块(3)的下方,并且,所述底部风冷模块(4)具有格栅散热组(401)、空冷散热组(402)以及底部连接框架(403);所述格栅散热组(401)设置于所述散热模块(3)的下方,并且,所述格栅散热组(401)的上方还设置有屏蔽连接板(401a);所述屏蔽连接板(401a)分别连接所述格栅散热组(401)与所述漏斗形导风罩(301);所述空冷散热组(402)设置于所述格栅散热组(401)的邻侧,并且,所述空冷散热组(402)设置于所述整流设备主体(2)的下方;所述底部连接框架(403)分别将所述格栅散热组(401)与所述空冷散热组(402)连接于所述承载框架(1)的底部,并且,所述格栅散热组(401)与所述空冷散热组(402)均由若干散热风扇(402a)排列连接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镀液生产用整流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连接框架(403)的下方设置有若干散热鳍片(403a)。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镀液生产用整流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散热鳍片(403a)分别连接于每一所述散热风扇(402a)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镀液生产用整流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框架(1)的底部设置有加高引风底座(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镀液生产用整流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高引风底座(5)套接于所述底部风冷模块(4)的周边,并且,所述加高引风底座(5)具有若干引风口(50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镀液生产用整流机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引风口(501)均匀排列分布设置于所述加高引风底座(5)的两侧,并且,每一所述引风口(501)的风口朝向所述加高引风底座(5)的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镀液生产用整流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框架(1)的顶部设置有顶部风冷模块(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镀液生产用整流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风冷模块(6)设置于所述整流设备主体(2)与所述散热模块(3)的上方,并且,所述顶部风冷模块(6)具有若干顶部散热风扇(601)以及若干顶部散热鳍片(60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镀液生产用整流机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顶部散热风扇(601)均匀连接于所述承载框架(1)的顶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镀液生产用整流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顶部散热鳍片(602)均对应连接于一所述顶部散热风扇(601)的上方。
CN202221496489.2U 2022-06-16 2022-06-16 电镀液生产用整流机结构 Active CN2178842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96489.2U CN217884290U (zh) 2022-06-16 2022-06-16 电镀液生产用整流机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96489.2U CN217884290U (zh) 2022-06-16 2022-06-16 电镀液生产用整流机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84290U true CN217884290U (zh) 2022-11-22

Family

ID=840951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496489.2U Active CN217884290U (zh) 2022-06-16 2022-06-16 电镀液生产用整流机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842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840503U (zh) 一种用于功率控制器的改进型散热装置
CN217884290U (zh) 电镀液生产用整流机结构
CN220061962U (zh) 电控盒组件、室外机及暖通设备
CN211046779U (zh) 一种逆变器的内部导热散热结构
CN211320676U (zh) 一种拼接式配电柜组
CN212211785U (zh)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智能控制板存放箱
CN213278904U (zh) 一种改进型发电机控制柜
CN213125826U (zh) 一种高效散热型变频器
CN210668030U (zh) 一种快速散热的工频实验变压器
CN114760810A (zh) 储能电源
CN217114058U (zh) 电力变压器用散热机构
CN217363658U (zh) 一种复合式散热的逆变器散热器
CN217642330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直流屏
CN214589893U (zh) 一种带有散热结构的电气自动化控制柜
CN216414188U (zh) 一种油冷式变压整流器
CN216775195U (zh) 一种耐抗腐蚀电气柜外壳
CN215647977U (zh) 一种自动化控制仪表柜的散热温控装置
CN213151329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plc配电柜
CN110061633A (zh) 一种新型变频器
CN214706811U (zh) 一种户外低压动力配电箱
CN216436567U (zh) 一种高效环流散热电气柜
CN219227015U (zh) 一种散热能力好的配电柜
CN212982471U (zh) 一种臭氧发生器的散热冷却机构
CN216355450U (zh) 一种分布式电源接入柜智能散热装置
CN212850292U (zh) 具有双冷却系统的精密逆变焊接电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