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83558U - 一种反光镜结构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反光镜结构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83558U
CN217883558U CN202221344895.7U CN202221344895U CN217883558U CN 217883558 U CN217883558 U CN 217883558U CN 202221344895 U CN202221344895 U CN 202221344895U CN 217883558 U CN217883558 U CN 2178835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mirror
camera
reflector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34489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骏峰
王光明
徐向阳
邓泽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34489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835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835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835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反光镜结构及电子设备,反光镜结构包括壳体,壳体通过安装组件可拆卸安装于电子设备上,壳体一侧限定出反射部,反射部设置有多块反光镜,各反光镜与壳体活动连接,在壳体安装于电子设备的状态下,反射镜用于反射图像内容至摄像头,驱动控制器设置于壳体并与多块反光镜传动连接,用于驱动各反光镜相对于壳体作旋转运动,以调整摄像头的拍摄方向和/或范围,利用反射原理扩大原有反光镜所反射的区域范围,进而调整摄像头的拍摄方向和/或范围,有效扩大摄像头的识别区域,使用过程中无需经常挪动电子设备或所需拍摄扫描的内容位置即可对内容进行采集,节省了用户的操作时间,也降低了用户的操作频率,提高产品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反光镜结构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反光镜结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人们更倾向于人机交互式的电子设备使用方式,追求更人性化和更智能的体验感。其中,人机交互在电教行业的应用更加广泛频繁。比如,使用者在学习时使用的电子设备比如平板电脑或家教机也开始引入了AI智能语音技术,将该技术与学习资源结合,达到人机互动的效果,更人性化也更快捷方便地帮助用户解决学习问题。
上述教学电子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一般会将电子设备(如上所述的平板电脑、家教机等)立于桌面等支撑平面上,利用设置在电子设备屏幕一侧上的前置摄像头来拍摄放置在桌面上的内容,从而让摄像头采集并识别图像中的题目信息。由于前置摄像头的拍摄范围有限,通常只能拍摄到书本上与前置摄像头正对的内容,而对于周边的内容则无法拍摄,而为了配合教学电子设备,通常会在电子设备显示屏的前置摄像头处安装反光镜结构,通过反光镜结构的反射调整前置摄像头的拍摄范围,以更加方便的对待拍摄对象进行拍照或扫描。
但是,由于受到摄像头视场角以及反光镜尺寸的限制,并且,反光镜结构与电子设备相对固定的关系,反光镜反射在电子设备前侧的识别区域存在一定的识别盲区,需要时常手动调节电子设备或所需拍摄扫描内容的位置,使用起来非常麻烦,导致用户整体体验和交互体验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光镜结构及电子设备,解决反光镜反射的识别区域受限,电子设备前侧存在识别盲区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反光镜结构,用于与电子设备的摄像头配合,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设有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被配置为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电子设备上;
所述壳体一侧限定出反射部,所述反射部设置有多块反光镜,各所述反光镜与所述壳体活动连接,在所述壳体安装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下,所述反光镜用于反射图像内容至所述摄像头;
驱动控制器,设置于所述壳体并与多块所述反光镜传动连接,用于驱动各所述反光镜相对于所述壳体作旋转运动,以调整所述摄像头的拍摄方向和/或范围。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驱动控制器与各所述反光镜连接组成数字微镜;
各所述反光镜阵列设置于所述反射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数字微镜还包括微反射镜单元、扭臂梁、寻址电极、金属层、着陆平台、静态存储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多个所述反光镜阵列设置于所述反射部,所述反光镜靠近所述反射部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齿轮,任意两相邻的所述第一齿轮同步传动连接;
所述驱动控制器包括固定端以及用于输出旋转动力的输出端,所述固定端与所述壳体相对固定;
所述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齿轮同轴连接;或
所述输出端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传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齿轮为半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包括:
构造面,过所述第一齿轮的旋转轴心设置,所述第一齿轮通过所述构造面与所述反光镜连接,以使所述反光镜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一齿轮的转动轴线重合;
外齿部,与所述构造面相连以围合形成所述第一齿轮的轮廓表面。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多个所述反光镜呈矩形阵列设置于所述反射部;
沿横向设置的任意两相邻所述第一齿轮之间设置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传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多个所述反光镜呈矩形阵列设置于所述反射部;
沿横向设置的所述第一齿轮之间设置有齿条,所述齿条与同一横向设置的所述第一齿轮啮合传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安装组件为磁吸组件,所述磁吸组件内置于所述壳体,所述磁吸组件用于将所述壳体吸附在所述电子设备上。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安装组件包括两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固定件以及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之间形成卡槽状的固定部,以用于滑动卡设于所述电子设备。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或所述第二固定件朝向所述固定部的一侧设置有防滑凸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
光源,设置于所述反射部的一侧,所述光源用于增强所述反光镜所反射的图像内容亮度。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光源为两个,两所述光源沿所述壳体的宽度方向间隔分置于所述反射部的相对两侧。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壳体包括:
外壳本体,所述外壳本体上限定出所述反射部;
支撑座,所述安装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与所述外壳本体之间设置有活动组件,所述活动组件用于调节所述外壳本体与所述支撑座之间的夹角。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壳体还设有无线充电模块,所述无线充电模块与所述驱动控制器电性连接。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无线充电模块为无线充电板,所述无线充电板贴合于所述壳体设有所述安装组件的一侧面,在所述壳体安装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下,所述无线充电板位于所述壳体靠近所述电子设备的一侧。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设备本体,设置有摄像头;
如上所述的反光镜结构,可拆卸安装于所述设备本体,所述反光镜结构用于反射图像内容至所述摄像头,并可通过所述驱动控制器驱动所述反光镜改变所述反光镜所反射的区域位置和/或大小,从而调整所述摄像头的拍摄方向和/或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反光镜结构通过壳体上所设置的安装组件与电子设备可拆装配合,反光镜在电子设备的应用中用于反射图像内容至摄像头,通过手动或自动的方式控制驱动控制器驱动反光镜,使反光镜能够在一定偏转角度范围内进行旋转调节,利用反射原理扩大原有反光镜所反射的区域范围,进而调整摄像头的拍摄方向和/或范围,有效扩大摄像头的识别区域,使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无需经常挪动电子设备或所需拍摄扫描的内容位置即可对内容进行采集,使用更加方便,不仅节省了用户的操作时间,也降低了用户的操作频率,提高产品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电子设备与传统反光镜结构配合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电子设备与反光镜结构配合示意图之一(常规位置);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反光镜结构常规位置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电子设备与反光镜结构配合示意图之二(第一偏转角度位置);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反光镜结构第一偏转角度位置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电子设备与反光镜结构配合示意图之三(第二偏转角度位置);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反光镜结构第二偏转角度位置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反光镜结构传动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反光镜结构传动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反光镜结构传动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反光镜结构传动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反光镜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反光镜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中:10、壳体;11、外壳本体;111、反射部;12、支撑座;121、安装组件;1211、磁吸组件;1212、第一固定件;1213、第二固定件;1214、固定部;1215、防滑凸起;13、活动组件;14、光源;15、无线充电模块;20、反光镜;21、第一齿轮;211、构造面;212、外齿部;213、第三齿轮;214、传动杆;215、齿条;30、驱动控制器;31、固定端;32、输出端;33、第二齿轮;40、设备本体;41、摄像头;42、显示屏;50、第一识别区域;60、第二识别区域;70、第三识别区域;80、识别盲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如图12-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反光镜结构,反光镜结构用于与电子设备的摄像头41配合,旨意在于提高反光镜20的反射区域范围,以在配合电子设备的摄像头41使用过程中,扩大摄像头41的拍摄、扫描区域,减少电子设备的识别盲区80,最终提高产品的使用体验。
如图1所示,所述的电子设备包括设备本体40,设备本体40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屏42,在显示屏42的一侧的非显示区域上设置有摄像头 41,摄像头41一般设置在显示屏42的上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所述的上侧,为电子设备在正常使用状态下,靠近用户头部的一侧,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拍摄到用户的面部,其实质上可根据电子设备的用途以及用户的使用需求设置在显示屏42的任意一侧,本实施方式不作具体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电子设备可以为但不局限于平板、手机等智能学习设备。以电子设备为平板为例,电子设备包括正面和与正面相对的背面,正面为设有显示屏42的一面。该摄像头41可以设置在电子设备的顶端,并且,摄像头41 可以是设置在电子设备正面的前置摄像头41或者是设置在电子设备背面的后置摄像头41,当然,电子设备的正面以及背面均可设有摄像头41。如图1所示,在采用传统的反光镜结构的情况下,反光镜20仅能够反射电子设备前侧的局部区域,存在图示中的识别盲区80,无法完整的识别电子设备前侧的图像内容。
如图12-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反光镜结构包括壳体10,可以理解的是,为了提供反光镜结构各模块、部件的安装空间,壳体10为中空结构,以在壳体10内部形成容置腔(图未示),壳体10的一侧设有安装组件121,安装组件121被配置为可拆卸安装于电子设备上,在实际应用中,壳体10可通过安装组件121安装固定在设备本体40上,也壳体10通过安装组件121与设备本体40进行拆卸脱离。
这里,安装组件121可以是磁吸组件1211、卡扣组件等可拆装结构,并且,设备本体40上也可以设置提供安装组件121连接的安装部,如在电子设备上设置于安装组件121相匹配的卡槽、卡扣、容置槽等结构。
壳体10一侧限定出反射部111,反射部111设置有多块反光镜20,各反光镜20与壳体10活动连接,在壳体10安装于电子设备的状态下,反光镜20用于反射图像内容至摄像头41,为了让反光镜20能够在应用状态下准确地反射出识别区域的图像,壳体10由反射部111靠近电子设备的一侧往其远离电子设备的一侧向下延伸,以使电子设备以及设置在电子设备上的反光镜20在常规状态下能够与摄像头41的中线之间形成夹角,一般而言,夹角角度需大于或等于 90°,摄像头41的中心线与在反光镜20上形成的反射角大于或等于90°,这样,在电子设备立于桌面等支撑表面放置的状态下,摄像头41所拍摄的识别区域就能够落在电子设备前侧或后侧的表面上,以便于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仅需将所需识别的内容放置在电子设备的前侧或后侧即可,反光镜20所反射的图像内容可以被摄像头41拍摄,有利于提高摄像头41识别图像内容的效率,给予用户更好的产品体验。
一实施方式中,反光镜20包括玻璃层和设于玻璃层上的镀银层,镀银层用于形成反射面,以使该反光镜20的反射层上的图像内容能够完全反射至摄像头 41上。
可以理解的是,摄像头41一般具有视频摄像、传播和静态图像捕捉等基本功能,它是借由镜头采集图像后,由摄像头41内的感光组件电路及控制组件对图像进行处理并转换成电子设备所能识别的数字信号的装置。所述反光镜20又叫做凸面镜、广角镜,主要用于扩大视野,也用于防盗,监视死角。
为了解决摄像头41自身存在的视觉盲区问题,很多情况下能够想到的通常是采用广角摄像头41的方式,利用广角摄像头41能够尽可能大的增大拍摄范围。
驱动控制器30设置于壳体10,可理解为设置在容置腔中并与多块反光镜 20传动连接,用于驱动各反光镜20相对于壳体10作旋转运动,以调整摄像头 41的拍摄方向和/或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反光镜结构通过安装组件121安装于电子设备设有摄像头41的一侧,利用反光镜20的反射原理,并通过驱动控制器30驱动反光镜 20相对于壳体10旋转改变反光镜20的反射区域,从而改变摄像头41所拍摄扫描的识别区域位置,这样,反光镜20就可以通过驱动控制器30的控制,以扩大摄像头41的拍摄范围,用户在使用时,无需经常来回移动电子设备或所需识别的内容,摄像头41可通过反光镜20获取反光镜20内所反射的图像内容,即摄像头41可顺利采集识别区域上的图像内容(图像内容即指用户需要获取的学习内容,该学习内容通常为书本上记录的文字信息、图片信息或者是数字信息)。这样,对于用户来说使用该电子设备更加方便,不仅可以节约使用者的时间,用户的操作频率也相对降低,让产品使用体验更好。
如图2-图7所示,一实施方式中,驱动控制器30与反光镜20连接组成数字微镜。
数字微镜器件(Digtial Micromirror Devices,DMD),是一种电子输入、光学输出的微机电系统(optical micro-electrical-mechanical system(MEMS)),一般而言,电子微镜由若干反光镜20组成,反射面可以为上述的玻璃层和设于玻璃层的镀银层组成,也可以为铝制镜面,每个反光镜20能够绕其旋转轴线在一定的偏转角度范围内转动,一般而言每一反光镜20有三种状态,分别是处于水平状态的常规位置,以及第一偏转角度位置以及第二偏转角度位置。
DMD基于半导体制造技术,由高速数字式光反射开关阵列组成,通过控制反光镜20绕固定(轭)的旋转轴线运动和时域响应(决定光线的反射角度和停滞时间)来决定成像图形和其特性。
具体的,数字微镜主要结构分为四层:
第一层是微反射镜单元,微反射镜单元在数字微镜结构上处于悬浮的状态,其形状一般为正方形结构,由铝合金制成,以使其在偏转时较为轻便。
第二层为连接微镜单元的扭臂梁以及微反射镜的寻址电极,扭臂梁作为数字微镜中的铰链结构,其用于驱动微反射镜单元作偏转运动。
第三层为金属层,金属层包括扭臂梁的寻址电极、偏置/复位电极、以及微反射镜单元的着陆平台,着陆平台对微反射镜单元起到限位的作用,从而限制微反射镜单元的镜面偏转在±12°或±10°的范围内。
第四层为静态存储器(RAM),其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标准CMOS工艺制成。
各反光镜20阵列设置于反射部111,如图2-图3所示,上述的常规位置状态位于第一偏转角度位置与第二偏转角度位置之间,数字微镜处于初始状态,电子设备的第一识别区域50位于电子设备前方支撑面上;如图4-图5所示,当数字微镜运动至第一偏转位置时,各反光镜20相对于壳体10运动偏转,朝用户正对显示屏42方向的左侧运动,从而让反光镜20所反射的区域朝第一识别区域50左侧的第二识别区域60偏移;如图图6-图7所示,当数字微镜运动至第二偏转位置时,各反光镜20相对于壳体10运动偏转,朝用户正对显示屏42 方向的右侧运动,从而让反光镜20反射的区域朝第一识别区域50右侧的第三识别区域70偏移。相比传统反光镜相对固定的方案,反光镜20通过偏转运动,从而能够让摄像头41能够对位于第一识别区域50侧部的识别盲区80进行拍摄扫描,从而扩大了识别区域的范围,达到上述目的效果。
如图8、图10所示,另一实施方式中,多个反光镜20阵列设置于反射部 111,反光镜20靠近反射部11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齿轮21,任意两相邻的第一齿轮21同步传动连接,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齿轮21可带动反光镜20在一定的偏转角度范围内运动,而各第一齿轮21同步传动连接,可让任一第一齿轮 21在驱动控制器30的带动下,从而让各第一齿轮21带动相应的反光镜20同步进行偏转运动,保证各反光镜20一同进行偏转运动,且各反光镜20的偏转角度基本一致,当然,也可以通过控制处于反射部111不同位置的第一齿轮21的直径大小,从而让各反光镜20的偏转速度有所不同,从而让各反光镜20能够在运动至预设角度范围后,各反光镜20所反射的区域能够相互形成衔接配合,而不会产生重合或偏离的情况。
具体的,驱动控制器30以马达为例,驱动控制器30包括作为固定端31的马达外壳以及用于输出旋转动力作为输出端32的输出轴,固定端31与壳体10 相对固定,其可设置在容置腔内。
如图8所示,一传动方式,输出端32可与第一齿轮21同轴连接,从而让输出端32在驱动一个第一齿轮21运动时,通过第一齿轮21之间的同步运动,以带动各反光镜20同时进行偏转运动。
如图9所示,另一种传动方式,输出端32设置有第二齿轮33,第二齿轮 33可同轴设置在输出端32上,第二齿轮33与第一齿轮21啮合传动,以使输出端32通过第二齿轮33带动第一齿轮21运动,并通过第一齿轮21之间的同步运动,以带动各反光镜20同时进行偏转运动。
可以理解的是,反光镜结构中的驱动控制器30可与设置在电子设备内部的控制单元电路连接,从而通过控制单元对驱动控制器30发送控制信号,与让驱动控制器30输出动力驱动反光镜20进行偏转运动。
具体的,当驱动控制器30处于无信号状态,其相对位置与传统反光镜20 一样,可以识别第一识别区域50的内容图像。当控制单元给驱动控制器30施加朝第一运动信号,通过驱动控制器30驱动反光片往第一偏转位置方向旋转,并在第一偏转位置处停止运动,从而识别第二识别区域60的图像内容。当控制单元给驱动控制器30施加第二运动信号,通过驱动控制器30驱动反光镜20往第二偏转位置方向旋转,并在第二偏转位置处停止运动,从而识别第三识别区域70的图像内容。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的另一实施方式中的方案的驱动控制器30可以为电机、马达等驱动控制单元,所述的驱动控制器30可以在一定的偏转角度范围内往复运动,并在任意位置停止运动,以使反光镜20的相对角度能够更为准确的进行调整。
如图10所示,进一步,为了节省容置腔的安装空间,以让反光镜结构整体设计趋于扁平化,第一齿轮21为半齿轮,半齿轮结构的第一齿轮21包括构造面211以及用于与其他齿轮进行啮合传动的外齿部212,构造面211过第一齿轮 21的旋转轴心设置,以使半齿轮的轴向投影形状大致呈半圆形,第一齿轮21通过构造面211与反光镜20连接,以使反光镜20的转动轴线与第一齿轮21的转动轴线重合,外齿部212与构造面211相连以围合形成第一齿轮21的轮廓表面,这样的设置方式,除了能够让反光镜20在作偏转运动的过程中不会与第一齿轮 21之间产生偏心位移的情况以外,还有利于第一齿轮21与反光镜20的装配,并节省了第一齿轮21所占用的安装空间,减小反光镜结构的整体体积。
如图8-图10所示,作为上述采用齿轮传动方案的其中一实施方式,多个反光镜20呈矩形阵列设置于反射部111。
沿横向设置的任意两相邻第一齿轮21之间设置有第三齿轮213,第三齿轮 213与第一齿轮21啮合传动,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让各第一齿轮21的偏转方向相同,避免反光镜20转向相反,从而转动至错误的识别区域上,沿竖向设置的任意两个第一齿轮21之间设置有传动杆214,传动杆214与第一齿轮21同轴连接。
驱动控制器30的输出端32通过直接带动或通过第二齿轮33带动其中一第一齿轮21沿其中一方向转动,第一齿轮21会驱动第三齿轮213朝相反方向运动,从而让第三齿轮213带动沿横向设置的相邻的第一齿轮21运动,以使各第一齿轮21转向相同。而在竖向方向上,任意两相邻的第一齿轮21之间通过传动杆214实现同步连接,传动杆214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沿竖向相邻设置的两第一齿轮21同轴连接。
如图11所示,作为上述采用齿轮传动方案的另一实施方式,多个反光镜20 呈矩形阵列设置于反射部111。
沿横向设置的第一齿轮21之间设置有齿条215,齿条215与同一横向设置的第一齿轮21啮合传动,各齿条215均与输出端32传动连接。
驱动控制器30可通过直接驱动其中一第一齿轮21,或通过第二齿轮33驱动第一齿轮21运动,以使被驱动的第一齿轮21带动齿条215往横向方向运动,这样,齿条215能够带动其余沿横向设置的第一齿轮21运动,而在竖向方向上,任意两相邻的第一齿轮21可通过上述的传动杆214实现同步转动,并在每一行的第一齿轮21上均设置齿条215,以使每一行的其中一第一齿轮21转动时,即可通过齿条215带动与其设置在同一行的第一齿轮21实现转动。
如图12所示,作为安装组件121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安装组件121为磁吸组件1211,磁吸组件1211内置于壳体10,磁吸组件1211用于将壳体10吸附在电子设备上。
磁吸组件1211可设置在壳体10的表面或容置腔内,在磁吸组件1211设置在壳体10表面时,磁吸组件1211具有磁性且远离壳体10的一面形成吸附面;在磁吸组件1211设置在容置腔内时,磁吸组件1211具有磁性且贴附于壳体10 的一侧形成吸附面。壳体10通过吸附面磁吸在电子设备的非显示区域上,以使壳体10能够固定在电子设备上,而当壳体10需要拆卸下来时,用户仅需对壳体10施加朝远离电子设备方向,且大于磁吸组件1211的磁吸力的作用力,即可让壳体10脱离电子设备,拆装方便。
如图13所示,作为安装组件121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安装组件121包括两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固定件1212以及第二固定件1213,第一固定件1212与第二固定件1213之间形成卡槽状的固定部1214,以用于滑动卡设于电子设备。
而为了提高壳体10与电子设备之间的稳定性,第一固定件1212和/或第二固定件1213朝向固定部1214的一侧设置有防滑凸部,防滑凸部可通过硅胶、橡胶、海绵等能够提供一定摩擦力,并具有弹性形变功能的材料制成,在电子设备插装在固定部1214时,防滑凸起1215能够被设备本体40表面抵压,以产生相互作用力及摩擦力,而将壳体10从电子设备上拔出后,防滑凸起1215能够弹性复位。
反光镜结构还包括光源14,设置于反射部111的一侧,光源14用于增强反光镜20所反射的图像内容亮度。
而为了让光源14所出射的光线更加均匀,本实施方式的光源14为两个,两光源14沿壳体10的宽度方向间隔分置于反射部111的相对两侧,使位于壳体10上的光源14能够照射识别区域,从而对识别区域进行补光,提高摄像头 41的识别精确度。
为了便于反光镜20进一步对其角度进行调节,从而调节识别区域的位置,以及便于反光镜结构的收纳,壳体10包括外壳本体11以及支撑座12,外壳本体11上限定出反射部111,安装组件121设置于支撑座12,支撑座12与外壳本体11之间设置有活动组件13,活动组件13用于调节外壳本体11与支撑座12 之间的夹角,活动组件13可以为通过转轴以及轴孔配合的转动结构。
在壳体10设置于设备本体40的状态下,外壳本体11可通过活动组件13 调节其与支撑座12的相对角度,以使反光镜20所反射的识别区域能够在靠近或远离电子设备的位置上进行调整。
而在反光镜结构处于非使用状态下,外壳本体11可通过活动组件13与支撑座12形成对折收纳的状态,节省反光镜结构在非使用状态下所占用的空间。
可以理解的是,壳体10还设有无线充电模块15,无线充电模块15与驱动控制器30以及光源14电性连接,为光源14以及驱动控制器30提供电能。无线充电模块15能够与设备本体40上所设置的反向充电模块配合使用,当壳体 10固定于电子设备时,反向充电模块作为供电端,为作为受电端的无线充电模块15持续提供电能,壳体10上可设置于光源14电连接的开关,以让用户选择性的打开或关闭光源14。
具体的,无线充电模块15为无线充电板,无线充电板贴合于壳体10设有安装组件121的一侧面,在壳体10安装于电子设备的状态下,无线充电板位于壳体10靠近电子设备的一侧。
通过实施上述技术方案,能够让反光镜结构在配合电子设备的摄像头41使用的过程中,通过反光镜20的偏转运动,以使电子设备的识别区域扩大,用户在无需移动电子设备或所需识别的内容,即可让反光镜20作偏转运动,以改变摄像头41扫描或拍摄的识别区域位置,节省了用户操作时间,也减少了用户操作频率,提高产品的使用体验。
于本文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反光镜结构,用于与电子设备的摄像头(41)配合,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所述壳体(10)设有安装组件(121),所述安装组件(121)被配置为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电子设备上;
所述壳体(10)一侧限定出反射部(111),所述反射部(111)设置有多块反光镜(20),各所述反光镜(20)与所述壳体(10)活动连接,在所述壳体(10)安装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下,所述反光镜(20)用于反射图像内容至所述摄像头(41);
驱动控制器(30),设置于所述壳体(10)并与多块所述反光镜(20)传动连接,用于驱动各所述反光镜(20)相对于所述壳体(10)作旋转运动,以调整所述摄像头(41)的拍摄方向和/或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光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控制器(30)与各所述反光镜(20)连接组成数字微镜;
各所述反光镜(20)阵列设置于所述反射部(1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光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微镜还包括微反射镜单元、扭臂梁、寻址电极、金属层、着陆平台、静态存储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光镜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反光镜(20)阵列设置于所述反射部(111),所述反光镜(20)靠近所述反射部(11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齿轮(21),任意两相邻的所述第一齿轮(21)同步传动连接;
所述驱动控制器(30)包括固定端(31)以及用于输出旋转动力的输出端(32),所述固定端(31)与所述壳体(10)相对固定;
所述输出端(32)与所述第一齿轮(21)同轴连接;或
所述输出端(32)设置有第二齿轮(33),所述第二齿轮(33)与所述第一齿轮(21)啮合传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光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21)为半齿轮,所述第一齿轮(21)包括:
构造面(211),过所述第一齿轮(21)的旋转轴心设置,所述第一齿轮(21)通过所述构造面(211)与所述反光镜(20)连接,以使所述反光镜(20)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一齿轮(21)的转动轴线重合;
外齿部(212),与所述构造面(211)相连以围合形成所述第一齿轮(21)的轮廓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光镜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反光镜(20)呈矩形阵列设置于所述反射部(111);
沿横向设置的任意两相邻所述第一齿轮(21)之间设置有第三齿轮(213),所述第三齿轮(213)与所述第一齿轮(21)啮合传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光镜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反光镜(20)呈矩形阵列设置于所述反射部(111);
沿横向设置的所述第一齿轮(21)之间设置有齿条(215),所述齿条(215)与同一横向设置的所述第一齿轮(21)啮合传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光镜结构,其特征在于,安装组件(121)为磁吸组件(1211),所述磁吸组件(1211)内置于所述壳体(10),所述磁吸组件(1211)用于将所述壳体(10)吸附在所述电子设备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光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121)包括两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固定件(1212)以及第二固定件(1213),所述第一固定件(1212)与所述第二固定件(1213)之间形成卡槽状的固定部(1214),以用于滑动卡设于所述电子设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反光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1212)和/或所述第二固定件(1213)朝向所述固定部(1214)的一侧设置有防滑凸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光镜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光源(14),设置于所述反射部(111)的一侧,所述光源(14)用于增强所述反光镜(20)所反射的图像内容亮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反光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14)为两个,两所述光源(14)沿所述壳体(10)的宽度方向间隔分置于所述反射部(111)的相对两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光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包括:
外壳本体(11),所述外壳本体(11)上限定出所述反射部(111);
支撑座(12),所述安装组件(121)设置于所述支撑座(12),所述支撑座(12)与所述外壳本体(11)之间设置有活动组件(13),所述活动组件(13)用于调节所述外壳本体(11)与所述支撑座(12)之间的夹角。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反光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还设有无线充电模块(15),所述无线充电模块(15)与所述驱动控制器(30)电性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反光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模块(15)为无线充电板,所述无线充电板贴合于所述壳体(10)设有所述安装组件(121)的一侧面,在所述壳体(10)安装于所述电子设备的状态下,所述无线充电板位于所述壳体(10)靠近所述电子设备的一侧。
1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备本体(40),设置有摄像头(41);
如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反光镜结构,可拆卸安装于所述设备本体(40),所述反光镜结构用于反射图像内容至所述摄像头(41),并可通过所述驱动控制器(30)驱动所述反光镜(20)改变所述反光镜(20)所反射的区域位置和/或大小,从而调整所述摄像头(41)的拍摄方向和/或范围。
CN202221344895.7U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反光镜结构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178835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44895.7U CN217883558U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反光镜结构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44895.7U CN217883558U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反光镜结构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83558U true CN217883558U (zh) 2022-11-22

Family

ID=840939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44895.7U Active CN217883558U (zh) 2022-05-31 2022-05-31 一种反光镜结构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835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764280A (en) Display system including an image generator and movable scanner for same
US7046447B2 (en) Variable focus system
TWI290237B (en) Two-dimensional image projection system
US11573396B2 (en) Multi-axis gimbal extended pixel resolution actuator
JP2018072804A (ja) 映像表示装置のマウント構造
CN101198475B (zh) 用于对图像进行投影的图像投影装置
US8454168B2 (en) Stereo display apparatus
CN217883558U (zh) 一种反光镜结构及电子设备
JP4592763B2 (ja) 様々な像平面に対する画像投射
CN209308989U (zh) 一种扇叶呈扇型的高清全息广告风扇屏
CN106990526A (zh) 一种振镜结构
CN111131566A (zh)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212353807U (zh) 一种手动防眩目流媒体后视镜
CN210837088U (zh) 一种静态三维图像展示装置
CN100495111C (zh) 精确动作构件、图像倾斜装置和具有该装置的投影系统
US10838288B2 (en) Projection apparatus and imaging module thereof
CN109817120B (zh) 一种数字互动景观系统
CN217902561U (zh) 一种用于词典笔的投影反射装置及投影词典笔
TW580588B (en) Refraction image display device
CN109674292A (zh) 一种多媒体互动展台
CN212031912U (zh) 一种投影显示装置
CN218473256U (zh) 一种工业机器人用摄像头模组
CN217883556U (zh) 一种多焦拍摄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6526527U (zh) 一种虚拟现实显示装置
CN217883557U (zh) 一种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