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82887U - 电动车辆及其电源电路 - Google Patents

电动车辆及其电源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82887U
CN217882887U CN202221261743.0U CN202221261743U CN217882887U CN 217882887 U CN217882887 U CN 217882887U CN 202221261743 U CN202221261743 U CN 202221261743U CN 217882887 U CN217882887 U CN 2178828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circuit
voltage converter
alternating current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26174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德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om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om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om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om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26174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828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828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828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动车辆及其电源电路,属于电动车辆领域。电源电路中的电压转换电路在交流充电桩提供的交流电为单相交流电或三相交流电的情况下,将该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将该直流电升压至第一电压传输至第一电池,或者将该直流电升压至第二电压后再将降压至第一电压并传输至第一电池。也即是,无论交流充电桩提供的交流电是单相交流电还是三相交流电,该电源电路均可以为第一电池充电,由此提高了对第一电池充电的灵活性。

Description

电动车辆及其电源电路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动车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动车辆及其电源电路。
背景技术
电动车辆是一种依靠电池提供电量,并通过电机提供的驱动力进行行驶的新能源汽车,具有节能、低噪声和零排放等优点。
相关技术中,电动车辆中的电源电路可以包括控制电路和电压转换电路。在电动车辆的电池电量较低的情况下,驾驶人员可以将交流充电接口与交流充电桩连接。控制电路可以控制电压转换电路将交流充电接口提供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传输至电池,以实现为电池充电。
但是,上述电源电路为电池充电的灵活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车辆及其电源电路,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为高压电池充电效率较低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源电路,应用于电动车辆中,所述电源电路包括:交流充电接口、电压转换电路、第一电池和主控电路,所述交流充电接口用于连接交流充电桩;
所述主控电路与所述交流充电接口连接,所述主控电路用于根据所述交流充电桩提供的交流电的类型,控制所述电压转换电路的工作模式;
所述电压转换电路分别与所述交流充电接口和所述第一电池连接,所述电压转换电路用于将所述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升压至第一电压或升压至第二电压后再将降压至所述第一电压,再传输至所述第一电池。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源电路,应用于电动车辆中,所述电源电路包括:交流充电接口、电压转换电路、第二电池和主控电路,所述交流充电接口用于连接交流充电桩;
所述主控电路与所述交流充电接口连接,所述主控电路用于根据所述交流充电桩提供的交流电的类型,控制所述电压转换电路的工作模式;
所述电压转换电路分别与所述交流充电接口和所述第二电池连接,所述电压转换电路用于将所述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升压至第二电压或升压至第一电压后再升压至所述第二电压,再传输至第二电池。
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动车辆,所述电动车辆包括:高压负载,以及上述方面所述的电源电路;
其中,所述电源电路与所述高压负载连接,并用于向所述高压负载供电。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车辆及其电源电路,该电源电路中的电压转换电路在交流充电桩提供的交流电为单相交流电或三相交流电的情况下,将该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将该直流电升压至第一电压传输至第一电池或者将该直流电升压至第二电压后再将降压至第一电压并传输至第一电池。也即是,无论交流充电桩提供的交流电是单相交流电还是三相交流电,该电源电路均可以为第一电池充电,由此提高了对第一电池充电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源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电源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电源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源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电源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电源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电路的结构示意图,该电源电路可以应用于电动车辆中。如图1所示,该电源电路可以包括交流充电接口10、电压转换电路20、第一电池30和主控电路40,该交流充电接口10用于连接交流充电桩001,该电压转换电路20分别与该交流充电接口10、第一电池30和主控电路40连接。示例的,该主控电路40可以为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BMS)。
该主控电路40与交流充电接口10连接,该主控电路40用于根据所述交流充电桩001提供的交流电的类型,控制电压转换电路20的工作模式。
电压转换电路20分别与交流充电接口10和第一电池30连接,电压转换电路20用于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升压至第一电压或升压至第二电压后再降压至第一电压,再传输至第一电池30。
可选的,交流电的类型可以包括单相交流电和三相交流电。该电压转换电路20的工作模式可以包括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升压至第一电压传输至第一电池30,或者,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升压至第二电压后再降压至第一电压传输至第一电池30。该第一电池30的电压和第一电压均可以为400伏(V),该第二电压可以为800V。
综上所述,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源电路,该电源电路中的电压转换电路在交流充电桩提供的交流电为单相交流电或三相交流电的情况下,将该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将该直流电升压至第一电压传输至第一电池,或者将该直流电升压至第二电压后再将降压至第一电压并传输至第一电池。也即是,无论交流充电桩提供的交流电是单相交流电还是三相交流电,该电源电路均可以为第一电池充电,由此提高了对第一电池充电的灵活性。
主控电路若检测到交流充电桩001提供的交流电为单相交流电,则可以通过电压转换电路20将交流充电桩001提供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将该直流电升压至第一电压传输至第一电池30。若检测到交流充电桩001提供的交流电为三相交流电,则可以通过电压转换电路20将交流充电桩001提供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将该直流电升压至第二电压后再将降压至第一电压并传输至第一电池30。其中,第一电池30的电压低于或等于第一电压。
参考图2和图3,该电压转换电路20可以包括第一电压转换器201、第二电压转换器202、整流电路203和转换开关电路204。示例的,该整流电路203 可以为功率因数校正(power factor correction,PFC)电路。
整流电路203分别与交流充电接口10、第一电压转换器201和第二电压转换器202连接,第一电压转换器201和第二电压转换器202还均与转换开关电路204和第一电池30连接。
主控电路40用于控制转换开关电路204的工作状态,以控制第一电压转换器201和第二电压转换器202的串并联状态。
可选的,该第一电压转换器201和第二电压转换器202均具有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参考图2和图3,该整流电路203的两个输入端分别与交流充电接口 10连接,该整流电路203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一电压转换器201的第一输入端a1 连接,该整流电路203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二电压转换器202的第二输入端b2连接。
该整流电路203用于将交流充电桩001提供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对该直流电进行升压。其中,第一电池30的电压低于或等于该整流电路203的输出电压。可选的,该整流电路203的输出电压可以为400V或者800V。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若交流充电桩001提供的交流电为单相交流电,则整流电路203可以将该直流电升压至第一电压,即该整流电路203的输出电压可以为400V。若交流充电桩001提供的交流电为三相交流电,则整流电路203可以将该直流电升压至第二电压,即该整流电路203整流电路203的输出电压可以为800V。
该第一电压转换器201的第二输入端a2,第一电压转换器201的第一输入端c1,第二电压转换器202的第一输入端b1,以及第二电压转换器202的第二输出端d2均与转换开关电路204连接。该第一电压转换器201的第二输出端c2 与第一电池30的正极(+)连接,该第二电压转换器202的第一输出端d1与第一电池30的负极(-)连接。
该主控电路40与交流充电接口10连接,主控电路40用于通过转换开关电路204控制第一电压转换器201的初级线圈和第二电压转换器202的初级线圈的串并联状态,以及控制第一电压转换器201的次级线圈和所述第二电压转换器202的次级线圈的串并联状态。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该主控电路40用于若检测到交流充电桩001提供的交流电为单相交流电,则可以通过转换开关电路204控制第一电压转换器201的初级线圈和第二电压转换器202的初级线圈并联,并控制第一电压转换器201 的次级线圈和第二电压转换器202的次级线圈并联。
可以理解的是,若交流充电桩001提供的交流电为单相交流电,则在控制第一电压转换器201的初级线圈和第二电压转换器202的初级线圈并联后,第一电压转换器201和第二电压转换器202可以分别接收到整流电路203输出的第一电压。并且,在控制第一电压转换器201的次级线圈和第二电压转换器202 的次级线圈并联后,该第一电压转换器201和第二电压转换器202可以将该第一电压传输至第一电池30。
由于向第一电压转换器201和第二电压转换器202输入的电压(即第一电压),与第一电压转换器201和第二电压转换器202输出的电压(即第一电压) 的压差较小,因此第一电压转换器201和第二电压转换器202能够将整流电路 203的输出电压(即第一电压)稳定的传输至第一电池30,以实现交流充电桩 001为第一电池30充电。采用该第一电压转换器201和第二电压转换器202可以确保在将整流电路203的输出电压传输给第一电池30的过程中,对该输出电压的损耗较小且效率较高,确保向第一电池30传输的电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而提高了对第一电池的充电效率。
假设整流电路203的输出电压为400V,则主控电路40通过转换开关电路 204控制第一电压转换器201的初级线圈和第二电压转换器202的初级线圈并联后,第一电压转换器201和第二电压转换器202分别接收到400V的电压。在控制第一电压转换器201的次级线圈和第二电压转换器202的次级线圈并联后,第一电压转换器201和第二电压转换器202分别输出400V的电压。由此使得第一电压转换器201和第二电压转换器202可以将整流电路203的输出电压400V 稳定的传输至第一电池30。
该主控电路40还用于若检测到交流充电桩001提供的交流电为三相交流电,则可以通过转换开关电路204控制第一电压转换器201的初级线圈和第二电压转换器202的初级线圈串联,并控制第一电压转换器201的次级线圈和第二电压转换器202的次级线圈并联。
可以理解的是,若交流充电桩001提供的交流电为三相交流电,则在控制第一电压转换器201的初级线圈和第二电压转换器202的初级线圈串联后,第一电压转换器201和第二电压转换器202可以分别接收到第一电压(即0.5倍的第二电压)。并且,在控制第一电压转换器201的次级线圈和第二电压转换器 202的次级线圈并联后,该第一电压转换器201和第二电压转换器202可以将该第一电压传输至第一电池30。
由于向第一电压转换器201和第二电压转换器202分别输入的电压(即第一电压),与第一电压转换器201和第二电压转换器202输出的电压(即第一电压)的压差较小,因此第一电压转换器201和第二电压转换器202能够将整流电路203的输出电压(即第二电压)降压至第一电压后稳定的传输至第一电池30,以实现交流充电桩001为第一电池30充电。采用该第一电压转换器201 和第二电压转换器202可以确保在将整流电路203的输出电压降压的过程中,对电压的损耗较小且效率较高,确保降压后的电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而提高了对第一电池30的充电效率。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该第一电压转换器201和第二电压转换器202均可以是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的比值接近于1:1的隔离式的直流(direct current,DC) /DC。
假设整流电路203的输出电压为800V,则主控电路40通过转换开关电路 204控制第一电压转换器201的初级线圈和第二电压转换器202的初级线圈串联后,第一电压转换器201和第二电压转换器202分别接收到400V的电压。在控制第一电压转换器201的次级线圈和第二电压转换器202的次级线圈并联后,第一电压转换器201和第二电压转换器202分别输出400V的电压。由此使得第一电压转换器201和第二电压转换器202可以将整流电路203的输出电压由 800V降压为400V,并传输至第一电池30。
参考图4,该转换开关电路204包括第一转换开关、第二转换开关、第三转换开关和第四转换开关。其中,该第一至第四转换开关均可以为单刀双掷开关。
第一转换开关、第二转换开关、第三转换开关和第四转换开关中的每个转换开关均分别与第一电压转换器201和第二电压转换器202连接。第二转换开关还与第一转换开关连接,第四转换开关还与第三转换开关连接。
可选的,该第一转换开关的第一端v1与第一电压转换器201的第二输入端a2连接,该第一转换开关的第二端v2与第二电压转换器202的第二输入端b2 连接。
该第二转换开关的第一端w1与第二电压转换器202的第一输入端b1连接,该第二转换开关的第二端w2与第一电压转换器201的第一输入端a1连接,第二转换开关的第三端w3与第一转换开关的第三端v3连接。
该第三转换开关的第一端x1与第一电压转换器201的第一输入端c1连接,第三转换开关的第二端x2与第二电压转换器202的第一输出端d1连接。
该第四转换开关的第一端y1与第二电压转换器202的第二输出端d2连接,第四转换开关的第二端y2与第一电压转换器201的第二输出端c2连接,该第四转换开关的第三端y3与第三转换开关的第三端x3连接。
该主控电路40用于控制控制第一转换开关、第二转换开关、第三转换开关和第四转换开关的闭合状态。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该主控电路40用于若检测到交流充电桩001提供的交流电为单相交流电,则可以控制第一转换开关的第一端v1与第二端v2闭合,控制第二转换开关的第一端w1与第二端w2闭合,控制第三转换开关的第一端 x1与第二端x2闭合,并控制第四转换开关的第一端y1与第二端y2闭合。由此实现第一电压转换器201的初级线圈和第二电压转换器202的初级线圈并联,第一电压转换器201的次级线圈和第二电压转换器202的次级线圈并联。
该主控电路40用于若检测到交流充电桩001提供的交流电为三相交流电,则可以控制第一转换开关的第一端v1与第三端v3闭合,控制第二转换开关的第一端w1与第三端w3闭合,控制第三转换开关的第一端x1与第二端x2闭合,并控制第四转换开关的第一端y1与第二端y2闭合。由此实现第一电压转换器 201的初级线圈和第二电压转换器202的初级线圈串联,第一电压转换器201的次级线圈和第二电压转换器202的次级线圈并联。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以上第一至第四转换开关还可以包括控制端。对于每个转换开关,主控电路40与该转换开关的控制端连接(图4未示出),主控电路40可以向该转换开关的控制端发送第一控制信号以控制该转换开关的第一端与第二端闭合,并且,主控电路40还可以向该转换开关发送第二控制信号以控制该转换开关的第一端与第三端闭合。
参考图3和图4,该电源电路还可以包括直流充电接口50和与直流充电接口50连接的电源开关电路70,该直流充电接口50用于与直流充电桩002连接。可选的,该直流充电桩002提供的直流电的电压可以为400V。
该主控电路40还与直流充电接口50连接,该主控电路40还用于若检测到直流充电接口50与直流充电桩002连接,则可以通过电源开关电路70控制直流充电桩002为第一电池30充电。图3和图4未示出该主控电路40还与直流充电接口50的连接关系。
参考图3和图4,该电源开关电路70可以包括第一电源开关S1和第二电源开关S2。该第一电源开关S1的一端与直流充电接口50的正极(+)连接,第一电源开关S1的另一端与第一电池30的正极(+)连接。该第二电源开关S2 的一端与直流充电接口50的负极(-)连接,该第二电源开关S2的另一端与第一电池30的负极(-)连接。
该主控电路40还用于若检测到直流充电接口50与直流充电桩002连接,则可以控制第一电源开关S1和第二电源开关S2闭合,以使直流充电桩002为第一电池30充电。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该第一电源开关S1和第二电源开关S2可以包括控制端、第一端和第二端。对于每个电源开关,主控电路40与电源开关的控制端连接(图3和图4未示出),主控电路40可以向该电源开关的控制端发送开启控制信号以控制该电源开关闭合(即电源开关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导通)。并且,主控电路40还可以向该充电开关发送关闭控制信号以控制该电源开关断开(即电源开关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断开)。每个电源开关的第一端为该电源开关的一端,每个电源开关的第二端为该充电开关的另一端。
参考图3和图4,该电动车辆还可以包括高压负载100,该高压负载100与第一电池30连接。该高压负载100可以包括DC-DC变换器,加热器和压缩机。示例的,该加热器可以为电池加热器,该压缩机可以为空调压缩机。
该电源电路还可以包括充电开关电路80,该充电开关电路80分别与第一电压转换器201的第二输出端c2、第二电压转换器202的第一输出端d1和高压负载100连接。
主控电路40,还用于若检测到交流充电接口10与交流充电桩001连接,则可以控制充电开关电路80将第一电压转换器201的第二输出端c2和第二电压转换器202的第一输出端d1均与高压负载100连通。由此使得第一电压转换器201和第二电压转换器202将电压传输至高压负载100,以实现交流充电桩001 为高压负载100供电。
假设整流电路203的输出电压为400V,则第一电压转换器201和第二电压转换器202可以将400V的输出电压稳定的传输至高压负载100,以实现为高压负载100供电。假设整流电路203的输出电压为800V,则第一电压转换器201 和第二电压转换器202可以将输出电压由800V降压为400V并传输至高压负载 100,以实现为高压负载100供电。
主控电路40,还用于若检测到直流充电接口50与直流充电桩002连接,则可以控制充电开关电路80将直流充电接口50与高压负载100连通,由此使得直流充电桩002为高压负载100供电。
参考图3和图4,该充电开关电路80可以包括第一充电开关K1和第二充电开关K2。该第一充电开关K1的一端与第一电池30的正极(+)连接,该第一充电开关K1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电压转换器202的第二输出端c2和高压负载100的正极(+)连接。
该第二充电开关K2的一端与第一电池30的负极(-)连接,该第二充电开关K2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电压转换器201的第一输出端d1和高压负载100的负极(-)连接。
主控电路40,还用于若检测到交流充电接口10与交流充电桩001连接,则可以控制第一充电开关K1和第二充电开关K2闭合。由此实现控制充电开关电路80将第一电压转换器201的第二输出端c2和第二电压转换器202的第一输出端d1均与高压负载100连通。
主控电路40还用于若检测到直流充电接口50与直流充电桩002连接,则可以控制第一充电开关K1和第二充电开关K2闭合,由此实现控制充电开关电路80将直流充电接口50与高压负载100连通。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充电开关K1和第三充电开关K2中的每个充电开关可以包括控制端、第一端和第二端。对于每个充电开关,主控电路40与充电开关的控制端连接(图3和图4未示出),主控电路40可以向该充电开关的控制端发送开启控制信号以控制该充电开关闭合(即充电开关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导通)。并且,主控电路40还可以向该充电开关发送关闭控制信号以控制该充电开关断开(即充电开关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断开)。每个充电开关的第一端为该充电开关的一端,每个充电开关的第二端为该充电开关的另一端。
上述第一充电开关K1的另一端可以分别通过高压母线与第二电压转换器 202的第二输出端c2和高压负载100的正极(+)连接,该高压母线可以为400V 的高压母线。该第二充电开关K2的另一端可以通过高压母线分别与第一电压转换器201的第一输出端d1和高压负载100的负极(-)连接。采用该高压母线可以提高为高压负载100供电的效率,减少向高压负载100传输的电压的损耗。
综上所述,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源电路,无论交流充电桩提供的交流电为单相交流电还是三相交流电,该电源电路均可以为第一电池充电,由此提高了电源电路对第一电池充电的灵活性。并且若交流充电桩提供的交流电为单相交流电,则采用该第一电压转换器和第二电压转换器可以确保在将整流电路的输出电压传输给第一电池的过程中对该输出电压的损耗较小,确保向第一电池传输的电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而提高对第一电池的充电效率。若交流充电桩提供的交流电为三相交流电,则采用该第一电压转换器和第二电压转换器可以确保在将整流电路的输出电压降压的过程中对电压的损耗较小,确保降压后的电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而提高对第一电池的充电效率。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源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应用于电动车辆中,该电源电路包括交流充电接口10、电压转换电路20、第二电池60和主控电路40,该交流充电接口10用于连接交流充电桩001,该电压转换电路20 分别与交流充电接口10、第二电池60和主控电路40连接。
该主控电路40与交流充电接口10连接,该主控电路40用于根据交流充电桩001提供的交流电的类型,控制电压转换电路20的工作模式。
电压转换电路20分别与交流充电接口10和第二电池60连接,电压转换电路20用于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升压至第二电压或升压至第一电压后再升压至第二电压,再传输至第二电池60。
其中,第二电池60的电压低于或等于第二电压,该第二电池60的电压可以为800V。该电压转换电路20的工作模式可以包括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升压至第二电压传输至第二电池60,或者,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升压至第一电压后再升压至第二电压传输至第二电池60。
综上所述,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源电路,该电源电路中的电压转换电路可以在交流充电桩提供的交流电为单相交流电或三相交流电的情况下,将该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将该直流电升压至第一电压,再升压至第二电压并传输至第二电池,或者将该直流电升压至第二电压并传输至第二电池。也即是,无论交流充电桩提供的交流电是单相交流电还是三相交流电,该电源电路均可以为第二电池充电,由此提高了对第二电池充电的灵活性。
主控电路用于若检测到交流充电桩001提供的交流电为单相交流电,则可以通过电压转换电路20将交流充电桩001提供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将直流电先升压至第一电压,再升压至第二电压并传输至第二电池60。若检测到交流充电桩001提供的交流电为三相交流电,则可以通过电压转换电路20将交流充电桩001提供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将直流电升压至第二电压并传输至第二电池60。
参考图6和图7,该电压转换电路20可以包括第一电压转换器201、第二电压转换器202、整流电路203和转换开关电路204。其中,第二电池60的电压高于或等于整流电路203的输出电压。
该第一电压转换器201的第二输出端c2与第二电池60的正极(+)连接,第二电压转换器202的第一输出端d1与第二电池60的负极(-)连接。
该主控电路40通过转换开关电路204控制第一电压转换器201的初级线圈和第二电压转换器202的初级线圈的串并联状态,以及控制第一电压转换器201 的次级线圈和第二电压转换器202的次级线圈的串并联状态。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该主控电路40用于若检测到交流充电桩001提供的交流电为单相交流电,则可以通过转换开关电路204控制第一电压转换器201的初级线圈和第二电压转换器202的初级线圈并联,并控制第一电压转换器201 的次级线圈和第二电压转换器202的次级线圈串联。
若交流充电桩001提供的交流电为单相交流电,则在控制第一电压转换器 201的初级线圈和第二电压转换器202的初级线圈并联后,第一电压转换器201 和第二电压转换器202可以分别接收到整流电路203输出的第一电压。并且,在控制第一电压转换器201的次级线圈和第二电压转换器202的次级线圈串联后,该第一电压转换器201和第二电压转换器202均输出第一电压(即0.5倍的第二电压)。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第一电压转换器201的次级线圈和第二电压转换器202的次级线圈串联,因此该第二电池接收到的第一电压转换器201和第二电压转换器202传输的电压为第二电压。
由于向第一电压转换器201和第二电压转换器202分别输入的电压(即第一电压),与第一电压转换器201和第二电压转换器202均输出的电压(即第一电压)的压差较小,因此第一电压转换器201和第二电压转换器202能够将整流电路203的输出电压(即第一电压)升压至第二电压并稳定的传输至第二电池60。采用该第一电压转换器201和第二电压转换器202可以确保在将整流电路203的输出电压升压的过程中,对电压的损耗较小且效率较高,确保升压后的电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而提高对第二电池60的充电效率。
假设整流电路203的输出电压为400V,则主控电路40通过转换开关电路 204控制第一电压转换器201的初级线圈和第二电压转换器202的初级线圈并联后,第一电压转换器201和第二电压转换器202分别接收到400V的电压。在控制第一电压转换器201的次级线圈和第二电压转换器202的次级线圈串联后,第一电压转换器201和第二电压转换器202均能够输出400V的电压,且第二电池60接收到的第一电压转换器201和第二电压转换器202传输的电压为800V。由此使得第一电压转换器201和第二电压转换器202可以将整流电路203的输出电压由400V升压为800V,并传输至第二电池60。
该主控电路40还用于若检测到交流充电桩001提供的交流电为三相交流电,则可以通过转换开关电路204控制第一电压转换器201的初级线圈和第二电压转换器202的初级线圈串联,并控制第一电压转换器201的次级线圈和第二电压转换器202的次级线圈串联。
若交流充电桩001提供的交流电为三相交流电,则在控制第一电压转换器 201的初级线圈和第二电压转换器202的初级线圈串联后,第一电压转换器201 和第二电压转换器202可以分别接收到整流电路203输出的第一电压(即0.5倍的第二电压)。并且,在控制第一电压转换器201的次级线圈和第二电压转换器202的次级线圈串联后,该第一电压转换器201和第二电压转换器202均输出第一电压(即0.5倍的第二电压)。
由于向第一电压转换器201和第二电压转换器202输入的电压(即第一电压),与第一电压转换器201和第二电压转换器202均输出的电压(即第一电压)的压差较小,因此第一电压转换器201和第二电压转换器202能够将整流电路203的输出电压(即第二电压)稳定的传输至第二电池60。采用该第一电压转换器201和第二电压转换器202可以确保在将整流电路203的输出电压传输至第二电池60的过程中,对该输出电压的损耗较小且效率较高,确保向第二电池60传输的电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而提高对第二电池60的充电效率。
假设整流电路203的输出电压为800V,则主控电路40通过转换开关电路 204控制第一电压转换器201的初级线圈和第二电压转换器202的初级线圈串联后,第一电压转换器201和第二电压转换器202可以分别接收到400V的电压。在控制第一电压转换器201的次级线圈和第二电压转换器202的次级线圈串联后,第一电压转换器201和第二电压转换器202均可以输出400V的电压,且第二电池60接收到的第一电压转换器201和第二电压转换器202传输的电压为 800V。由此使得第一电压转换器201和第二电压转换器202可以将800V的输出电压传输至第二电池60。
主控电路40用于控制第一转换开关、第二转换开关、第三转换开关和第四转换开关的闭合状态。参考图7,主控电路40用于若检测到交流充电桩001提供的交流电为单相交流电,则可以控制第一转换开关的第一端v1与第二端v2 闭合,控制第二转换开关的第一端w1与第二端w2闭合,控制第三转换开关的第一端x1与第三端x3闭合,并控制第四转换开关的第一端y1与第三端y3闭合。由此实现通过转换开关电路204控制第一电压转换器201的初级线圈和第二电压转换器202的初级线圈并联,并控制第一电压转换器201的次级线圈和第二电压转换器202的次级线圈串联。
主控电路40,用于若检测到交流充电桩001提供的交流电为三相交流电,则控制第一转换开关的第一端v1与第三端v3闭合,控制第二转换开关的第一端w1与第三端w3闭合,控制第三转换开关的第一端x1与第三端x3闭合,并控制第四转换开关的第一端y1与第三端y3闭合。通过转换开关电路204控制第一电压转换器201的初级线圈和第二电压转换器202的初级线圈串联,并控制第一电压转换器201的次级线圈和第二电压转换器202的次级线圈串联。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该直流充电桩002提供的直流电的电压可以为800V。主控电路40还用于若检测到直流充电接口50与直流充电桩002连接,则可以通过电源开关电路70控制直流充电桩002为第二电池60充电。
参考图7,该第一电源开关S1的一端与直流充电接口50的正极(+)连接,第一电源开关S1的另一端与第二电池60的正极(+)连接。该第二电源开关S2的一端与直流充电接口50的负极(-)连接,第二电源开关S2的另一端与第二电池60的负极(-)连接。
该主控电路40还用于若检测到直流充电接口50与直流充电桩002连接,则可以控制第一电源开关S1和第二电源开关S2闭合,以使直流充电桩002为第二电池60充电。
参考图7,该高压负载100与第二电池60连接。主控电路40,还用于若检测到交流充电接口10与交流充电桩001连接,则可以控制充电开关电路80将第一电压转换器201的第二输出端c2和第二电压转换器202的第一输出端d1 均与高压负载100连通。由此使得第一电压转换器201和第二电压转换器202 将电压传输至高压负载100,以实现交流充电桩001为高压负载100供电。
假设整流电路203的输出电压为400V,则第一电压转换器201和第二电压转换器202可以将输出电压由400V升压至800V并传输至高压负载100,以实现为高压负载100供电。假设整流电路203的输出电压为800V,则第一电压转换器201和第二电压转换器202可以将800V的输出电压稳定的传输至高压负载 100,以实现为高压负载100供电。
主控电路40,还用于若检测到直流充电接口50与直流充电桩002连接,则可以控制充电开关电路80将直流充电接口50与高压负载100连通,由此使得直流充电桩002为高压负载100供电。
参考图7,该第一充电开关K1的一端与第二电池60的正极(+)连接,该第一充电开关K1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电压转换器202的第二输出端c2和高压负载100的正极(+)连接。
该第二充电开关K2的一端与第二电池60的负极(-)连接,该第二充电开关K2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电压转换器201的第一输出端d1和高压负载100的负极(-)连接。
主控电路40,还用于若检测到交流充电接口10与交流充电桩001连接,则可以控制第一充电开关K1和第二充电开关K2闭合。由此实现控制充电开关电路80将第一电压转换器201的第二输出端c2和第二电压转换器202的第一输出端d1均与高压负载100连通。
主控电路40还用于若检测到直流充电接口50与直流充电桩002连接,则可以控制第一充电开关K1和第二充电开关K2闭合,由此实现控制充电开关电路80将直流充电接口50与高压负载100连通。
上述第一充电开关K1的另一端可以分别通过高压母线与第二电压转换器 202的第二输出端c2和高压负载100的正极(+)连接,该高压母线可以为800V 的高压母线。该第二充电开关K2的另一端可以通过高压母线分别与第一电压转换器201的第一输出端d1和高压负载100的负极(-)连接。采用该高压母线可以提高为高压负载100供电的效率,减少向高压负载100传输的电压的损耗。
综上所述,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源电路,无论交流充电桩提供的交流电是单相交流电还是三相交流电,该电源电路均可以为第二电池充电,由此提高了对第二电池充电的灵活性。并且,若交流充电桩提供的交流电为单相交流电,则采用该第一电压转换器和第二电压转换器可以确保在将整流电路的输出电压升压的过程中对电压的损耗较小,确保向第二电池传输的电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而提高对第二电池的充电效率。若交流充电桩提供的交流电为三相交流电,则采用该第一电压转换器和第二电压转换器可以确保在将整流电路的输出电压传输至第二电池的过程中对该输出电压的损耗较小,确保向第二电池传输的电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而提高对第二电池的充电效率。
并且,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源电路可以兼容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两种不同电池的车型,该不同电池的车型可以复用相同的电源电路,由此大大节省整车的成本。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车辆,如图8所示,该电动车辆包括高压负载100和图1至图7任一所示的电源电路200。
其中,电源电路200与高压负载100连接,并用于向该高压负载100供电。
可选的,本公开实施例记载的电动车辆可以为图8所示的包括四个轮子的电动汽车,且该电动汽车可以为纯电动汽车,或者也可以为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即混动汽车。其中,纯电动汽车是以车载电源作为唯一动力源来驱动整车行驶的车辆,即纯电动车辆不使用传统的汽油机或者柴油机所提供的热动力源作为动力源。混动汽车是一种同时装备有两种动力源的车辆,该两种动力源包括由汽油机或者柴油机产生的热动力源,以及由电池与电动机产生的电动力源。
当然,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该电动车辆也可以为包括两个轮子的电单车,本公开实施例对该电动车辆的轮子数量并不作限定。
此外,本公开实施例记载的电动车辆可以用于容纳一个或多个用户。或者,也可以为具有自动驾驶能力的车辆,即无人驾驶车。相应的,该电动车辆可以应用于无人配送领域,即该电动车辆可以在无人驾驶的情况下,自动移动至指定地点完成货物配送和/或为用户提供充电服务。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方式部分使用的术语仅用于对本公开的实施例进行解释,而非旨在限定本公开。除非另作定义,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例如,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和“第七”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同样,“多个”的含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包括”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
“和/或”,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动车辆中,所述电源电路包括:交流充电接口(10)、电压转换电路(20)、第一电池(30)和主控电路(40),所述交流充电接口(10)用于连接交流充电桩(001);
所述主控电路(40)与所述交流充电接口(10)连接,所述主控电路(40)用于根据所述交流充电桩(001)提供的交流电的类型,控制所述电压转换电路(20)的工作模式;
所述电压转换电路(20)分别与所述交流充电接口(10)和所述第一电池(30)连接,所述电压转换电路(20)用于将所述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升压至第一电压或升压至第二电压后再将降压至所述第一电压,再传输至所述第一电池(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转换电路(20)包括:第一电压转换器(201)、第二电压转换器(202)、整流电路(203)和转换开关电路(204);
所述整流电路(203)分别与所述交流充电接口(10)、所述第一电压转换器(201)和所述第二电压转换器(202)连接,所述第一电压转换器(201)和所述第二电压转换器(202)还均与所述转换开关电路(204)和所述第一电池(30)连接;
所述主控电路(40)用于控制所述转换开关电路(204)的工作状态,以控制所述第一电压转换器(201)和所述第二电压转换器(202)的串并联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开关电路(204)包括:第一转换开关、第二转换开关、第三转换开关和第四转换开关;
所述第一转换开关、所述第二转换开关、所述第三转换开关和所述第四转换开关中的每个转换开关均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压转换器(201)和所述第二电压转换器(202)连接;所述第二转换开关还与所述第一转换开关连接,所述第四转换开关还与所述第三转换开关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电路还包括:直流充电接口(50),所述直流充电接口(50)用于与直流充电桩(002)连接,以使所述直流充电桩(002)为所述第一电池(30)充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车辆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直流充电接口(50)和所述电压转换电路(20)连接的高压负载(100)。
6.一种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动车辆中,所述电源电路包括:交流充电接口(10)、电压转换电路(20)、第二电池(60)和主控电路(40),所述交流充电接口(10)用于连接交流充电桩(001);
所述主控电路(40)与所述交流充电接口(10)连接,所述主控电路(40)用于根据所述交流充电桩(001)提供的交流电的类型,控制所述电压转换电路(20)的工作模式;
所述电压转换电路(20)分别与所述交流充电接口(10)和所述第二电池(60)连接,所述电压转换电路(20)用于将所述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升压至第二电压或升压至第一电压后再升压至所述第二电压,再传输至第二电池(6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转换电路(20)包括:第一电压转换器(201)、第二电压转换器(202)、整流电路(203)和转换开关电路(204);
所述整流电路(203)分别与所述交流充电接口(10)、所述第一电压转换器(201)和所述第二电压转换器(202)连接,所述第一电压转换器(201)和所述第二电压转换器(202)还均与所述转换开关电路(204)和所述第二电池(60)连接;
所述主控电路(40)用于控制所述转换开关电路(204)的工作状态,以控制所述第一电压转换器(201)和所述第二电压转换器(202)的串并联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开关电路(204)包括:第一转换开关、第二转换开关、第三转换开关和第四转换开关;
所述第一转换开关、所述第二转换开关、所述第三转换开关和所述第四转换开关中的每个转换开关均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压转换器(201)和所述第二电压转换器(202)连接;所述第二转换开关还与所述第一转换开关连接,所述第四转换开关还与所述第三转换开关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电路还包括:直流充电接口(50),所述直流充电接口(50)用于与直流充电桩(002)连接,以使所述直流充电桩(002)为所述第二电池(60)充电。
10.一种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车辆包括:高压负载(100),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电源电路(200);
其中,所述电源电路(200)与所述高压负载(100)连接,并用于向所述高压负载(100)供电。
CN202221261743.0U 2022-05-23 2022-05-23 电动车辆及其电源电路 Active CN2178828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61743.0U CN217882887U (zh) 2022-05-23 2022-05-23 电动车辆及其电源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61743.0U CN217882887U (zh) 2022-05-23 2022-05-23 电动车辆及其电源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82887U true CN217882887U (zh) 2022-11-22

Family

ID=840919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261743.0U Active CN217882887U (zh) 2022-05-23 2022-05-23 电动车辆及其电源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828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68347B2 (en) Vehicular charging system
EP2450221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harging an electric vehicle
US7550861B2 (en) AC power supplying system, power supply apparatus, and vehicle having the same
CN108475937A (zh) 一种用于包含一个或多个感应线圈的感应负载的控制器
US20120049771A1 (en) Electric vehicle and control method of electric vehicle
CN102983610A (zh) 电池充电装置
CN102834280A (zh) 电源系统以及装有电源系统的车辆
CN102844220A (zh) 电源系统和装有电源系统的车辆
CN101312847A (zh) 充电装置、电动车和充电系统
US11349386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harging battery of vehicle
WO2020019540A1 (zh) 双向高频辅助变流系统
CN113335095B (zh) 一种低电压平台电动车车载快慢充一体式充电系统及方法
CN114590140B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充放电管理系统
CN103818265A (zh) 用于动力交通工具上的电池管理装置
CN112793450A (zh) 一种可返向控电智能充电桩
CN115280658A (zh) 双向dc-dc转换器
CN217882887U (zh) 电动车辆及其电源电路
CN218386865U (zh) 低电压平台电动汽车的交直流车载充电机及车辆
KR20140084820A (ko) 전기 자동차 충전 장치 및 이를 구동하는 방법
CN214647707U (zh) 一种电动车用双电池控制模块
CN211655781U (zh) 一种充电机转换电路
CN113381459B (zh)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动汽车
CN115001073B (zh) 电动车辆及其电源电路
KR102532323B1 (ko) 차량용 전력변환 시스템
CN111969684A (zh) 电动车充电电路及电动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