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81511U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81511U
CN217881511U CN202221993473.2U CN202221993473U CN217881511U CN 217881511 U CN217881511 U CN 217881511U CN 202221993473 U CN202221993473 U CN 202221993473U CN 217881511 U CN217881511 U CN 2178815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panel
base plate
pixel unit
substrate base
s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9347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小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99347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815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815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815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多个像素单元,阵列设置在衬底基板的第一侧,每个像素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子像素单元,子像素单元背离衬底基板的一侧的表面与衬底基板之间的间距为第一间距;走线,设置在衬底基板的第一侧,并围设于像素单元的外围;台阶部,设置在走线背离衬底基板的一侧,台阶部背离衬底基板的一侧的表面与衬底基板之间的间距为第二间距,第二间距大于第一间距,台阶部的侧壁上形成有反射层。本申请通过在走线上形成相比于子像素单元具有更高高度的台阶部,并在台阶部的侧壁上形成有反射层,从而能够使子像素单元发出的部分光线经反射层的反射作用后出射,以减弱显示面板的颗粒感,提高显示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英文全称:Light Emitting Diodes,简称:LED)是一种能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半导体电子元件,因其具有体积小、使用寿命长、颜色丰富多彩、能耗低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照明、显示屏、信号灯、背光源、玩具等领域。Mini-LED又称为次毫米发光二极管,其尺寸通常为50μm-200μm,具有高效率、高可靠性、高亮度和反应时间快的特性,且耗电量和成本更低。
随着场景化显示需求的日益增加,透明显示逐渐成为显示器件的发展热点,与传统的显示屏相比,透明显示屏在显示信息时,不会对屏幕后方的物体进行遮挡,能够保持视野通透性。但由于Mini-LED屏幕是用多颗小尺寸的LED灯珠发光,其大部分区域为非发光区,用户在近间距观看Mini-LED屏幕时,存在颗粒感明显、显示效果不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能够改善现有的显示面板存在的颗粒感明显、显示效果不佳的问题。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衬底基板;
多个像素单元,阵列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的第一侧,每个所述像素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子像素单元,所述子像素单元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的表面与所述衬底基板之间的间距为第一间距;
走线,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的第一侧,并围设于所述像素单元的外围;
台阶部,设置在所述走线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台阶部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的表面与所述衬底基板之间的间距为第二间距,所述第二间距大于所述第一间距;
其中,所述台阶部的侧壁上形成有反射层。
可选的,每个像素单元包括多个子像素单元,所述多个子像素单元包括第一发光颜色的第一子像素单元、第二发光颜色的第二子像素单元和第三发光颜色的第三子像素单元。
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透光部,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的第一侧,其中,所述透光部包括第一透光部,所述第一透光部设置在所述像素单元和围设于所述像素单元的外围的所述走线之间。
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与所述像素单元一一对应设置,并与所述走线电性连接,其中,所述透光部还包括第二透光部,所述第二透光部设置在所述驱动电路和围设于所述像素单元的外围的所述走线之间。
可选的,所述走线的透光率小于所述透光部的透光率。
可选的,所述台阶部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形成有抗反射层。
可选的,所述侧壁与所述衬底基板之间的夹角为70°-90°。
可选的,所述第二间距为100um-1000um。
可选的,所述子像素单元为LED芯片,所述LED芯片的尺寸为50um-200um。
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壳体具有一容置空间,所述显示面板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设置在走线背离衬底基板的一侧的台阶部,台阶部背离衬底基板的一侧的表面与衬底基板之间的间距大于子像素单元背离衬底基板的一侧的表面与衬底基板之间的间距,以使得台阶部相比于子像素单元具有更高的高度,并通过在台阶部的侧壁上形成反射层的方式,使子像素单元发出的部分光线经反射层的反射作用后出射,以增大像素单元的出光面积,减弱显示面板的颗粒感,并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像素单元在衬底基板上的位置分布俯视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走线、像素单元和驱动电路的位置分布俯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局部区域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和“下”通常是指装置实际使用或工作状态下的上和下,具体为附图中的图面方向;而“内”和“外”则是针对装置的轮廓而言的。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的描述顺序不作为对实施例优选顺序的限定。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像素单元在衬底基板上的位置分布俯视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走线、像素单元和驱动电路的位置分布俯视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局部区域的剖面示意图。参照图1-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10;多个像素单元20,阵列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10的第一侧,每个所述像素单元20包括至少一个子像素单元,所述子像素单元背离所述衬底基板10的一侧的表面与所述衬底基板10之间的间距为第一间距;走线30,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10的第一侧,并围设于所述像素单元20的外围;台阶部50,设置在所述走线30背离所述衬底基板10的一侧,所述台阶部50背离所述衬底基板10的一侧的表面与所述衬底基板10之间的间距为第二间距,所述第二间距大于所述第一间距,其中,所述台阶部50的侧壁上形成有反射层60。
本申请提供的所述显示面板中,由于所述第二间距大于所述第一间距,相应的,所述台阶部50相比于所述子像素单元具有更高的高度。本申请通过在具有更高高度的台阶部50的侧壁上形成有反射层60,从而能够使所述子像素单元发出的部分光线能够照射到所述反射层60上,并经所述反射层60的反射作用后出射,以增大像素单元的出光面积,减弱所述显示面板的颗粒感,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质量。
进一步的,所述台阶部50的材质为有机材质,如聚苯乙烯(英文全称:Polystyrene,简称:PS)、四氟乙烯—全氟烷氧基乙烯基醚共聚物(英文全称:Polyfluoroalkoxy,简称:PFA);所述反射层60的材质为金属,如铝单质金属、铝合金金属、钛单质金属、钛合金金属。
进一步的,所述台阶部50例如通过涂布的方式形成;所述反射层60例如通过蒸镀或物理气象沉积的方式形成。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衬底基板1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侧与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朝向相同,所述第二侧与所述显示面板的背光侧朝向相同。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像素单元20包括多个子像素单元,所述多个子像素单元包括第一发光颜色的第一子像素单元21、第二发光颜色的第二子像素单元22和第三发光颜色的第三子像素单元23。
具体的,所述第一发光颜色为红色,所述第二发光颜色为绿色,所述第三发光颜色为蓝色。也即,每个所述像素单元20包括发光颜色为红色、绿色和蓝色的三个子像素单元。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为透明显示面板,相应的,所述衬底基板10的材质为透光材质,如透明玻璃基板。
进一步的,为实现透明显示的效果,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透光部,所述透光部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10的第一侧。也即,所述透光部和所述走线30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10的同一侧,且位于所述衬底基板10的第二侧的环境光能够通过所述透光部而出射到所述衬底基板10的第一侧。优选的,所述透光部例如为透光性能较强的透明硅胶形成。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透光部包括第一透光部81,所述第一透光部81设置在所述像素单元20和围设于所述像素单元20的外围的所述走线30之间。也即,所述像素单元20和围设于所述像素单元20的外围的所述走线30之间的区域中的至少部分为透光区。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驱动电路40,所述驱动电路40与所述像素单元20一一对应设置,并与所述走线30电性连接。其中,所述透光板还包括第二透光部82,所述第二透光部82设置在所述驱动电路40和围设于所述像素单元20的外围的所述走线30之间。也即,所述驱动电路40和围设于所述像素单元20的外围的所述走线30之间的区域中的至少部分为透光区。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走线30的透光率小于所述透光部的透光率。优选的,所述走线30的材质为不透光金属,所述走线30的透光率为0。并且由于所述走线30的透光率为0,因此,当在所述走线30背离所述衬底基板10的一侧设置所述台阶层和所述反射层60时,并不会降低所述显示面板的透光率,从而能够在保证所述显示面板的透明显示效果的同时,减弱所述显示面板的颗粒感,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质量。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台阶部50背离所述衬底基板10的一侧形成有抗反射层70,所述抗反射层70覆盖所述反射层60背离所述衬底基板10的一侧的端面。所述抗反射层70例如为黑色遮光材料,如具有吸光性能的黑色色阻材料。由于所述台阶部50背离所述衬底基板10的一侧形成有抗反射层70,从而能够对来自于所述衬底基板10的第一侧的环境光进行吸收,减少显示面板的光反射,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质量。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10的第一侧的封装层80,且所述封装层80覆盖所述驱动电路40、所述台阶部50和所述反射层60。所述封装层80用于对所述显示面板进行封装,以避免外界水样入侵到所述显示面板中,提高所述显示面板的使用稳定性。优选的,所述封装层80例如为透光性能的透明硅胶形成。优选的,所述封装层80包括所述透光部。也即,所述封装层80在具有封装效果的同时,还用于对所述显示面板的透光区进行填充,以保证所述透光区的透光效果。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侧壁与所述衬底基板10之间的夹角为70°-90°,如70°、75°、82°、90°等。由于所述侧壁与所述衬底基板10之间的夹角在70°-90°范围内,从而能够使所述侧壁与所述衬底基板10之间的夹角较大,以增大所述反射层60接收所述子像素单元的出射光量。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间距为100um-1000um,如100μm、200μm、500μm、800μm、1000μm等。本申请通过将所述第二间距控制在100um-1000um范围内,以对所述台阶部50的整体高度进行限制,从而控制所述显示面板的整体厚度。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的类型为LED显示面板,所述子像素单元为LED芯片,所述LED芯片的尺寸为50μm-200μm,也即,所述子像素单元为Mini-LED芯片。但本申请对所述显示面板的类型和子像素单元的类型和尺寸不作限制,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的类型还可以为有机发光二极管(英文全称: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简称:OLED)显示面板或液晶显示面板(英文全称:Liquid Crystal Display,简称:LCD),所述子像素单元还可以为OLED子像素单元、LCD子像素单元。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壳体具有一容置空间,所述显示面板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多个像素单元,阵列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的第一侧,每个所述像素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子像素单元,所述子像素单元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的表面与所述衬底基板之间的间距为第一间距;走线,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的第一侧,并围设于所述像素单元的外围;台阶部,设置在所述走线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台阶部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的表面与所述衬底基板之间的间距为第二间距,所述第二间距大于所述第一间距,其中,所述台阶部的侧壁上形成有反射层。本申请提供的所述显示面板中,由于所述第二间距大于所述第一间距,相应的,所述台阶部相比于所述子像素单元具有更高的高度。本申请通过在具有更高高度的台阶部的侧壁上形成有反射层,从而能够使所述子像素单元发出的部分光线能够照射到所述反射层上,并经所述反射层的反射作用后出射,以增大像素单元的出光面积,减弱所述显示面板的颗粒感,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质量。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衬底基板;
多个像素单元,阵列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的第一侧,每个所述像素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子像素单元,所述子像素单元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的表面与所述衬底基板之间的间距为第一间距;
走线,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的第一侧,并围设于所述像素单元的外围;
台阶部,设置在所述走线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台阶部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的表面与所述衬底基板之间的间距为第二间距,所述第二间距大于所述第一间距;
其中,所述台阶部的侧壁上形成有反射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个像素单元包括多个子像素单元,所述多个子像素单元包括第一发光颜色的第一子像素单元、第二发光颜色的第二子像素单元和第三发光颜色的第三子像素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透光部,所述透光部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的第一侧,其中,所述透光部包括第一透光部,所述第一透光部设置在所述像素单元和围设于所述像素单元的外围的所述走线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与所述像素单元一一对应设置,并与所述走线电性连接,其中,所述透光部还包括第二透光部,所述第二透光部设置在所述驱动电路和围设于所述像素单元的外围的所述走线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走线的透光率小于所述透光部的透光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部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形成有抗反射层,所述抗反射层覆盖所述反射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的端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与所述衬底基板之间的夹角为70°-9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间距为100um-1000u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像素单元为LED芯片,所述LED芯片的尺寸为50um-200um。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壳体和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壳体具有一容置空间,所述显示面板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
CN202221993473.2U 2022-07-27 2022-07-27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2178815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93473.2U CN217881511U (zh) 2022-07-27 2022-07-27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93473.2U CN217881511U (zh) 2022-07-27 2022-07-27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81511U true CN217881511U (zh) 2022-11-22

Family

ID=840577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93473.2U Active CN217881511U (zh) 2022-07-27 2022-07-27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815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74068B2 (en)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display unit
TWI289366B (en) Light source unit, illumination device us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8264142B2 (en) Illumin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a planar light output
TWI612011B (zh) 光學片、顯示裝置及具有其之發光裝置
US8643041B2 (en) Light emitting device package
JP6058351B2 (ja) 光源モジュール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照明装置
CN110858599A (zh) 像素阵列封装结构及显示面板
JP6680311B2 (ja) 発光装置および面発光光源
CN102299240B (zh) 发光二极管以及包括其的背光单元和液晶显示器件
KR20130005792A (ko) 백라이트 유닛
CN111048568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JP4594859B2 (ja) 照明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
CN114428421B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112582514A (zh) 一种led芯片、多合一芯片、显示模块及显示屏
KR101734539B1 (ko) 발광 소자, 발광 소자 제조방법, 라이트 유닛 및 조명 장치
CN217881511U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8816512B2 (en) Light emitting device module
CN111916434A (zh) 一种显示装置
US11018284B2 (en) Light emitting element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215527753U (zh) 一种led显示模组及led显示屏
KR20130024511A (ko) 발광 소자 패키지 및 이를 구비한 조명 시스템
CN110112277B (zh) 一种发光二极管、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WO2021155624A1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5527137U (zh) 一种led显示模组及led显示屏
CN219591394U (zh) 一种像素单元和显示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