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77179U - 工业炉套筒式炉管密封装置 - Google Patents

工业炉套筒式炉管密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77179U
CN217877179U CN202222183203.1U CN202222183203U CN217877179U CN 217877179 U CN217877179 U CN 217877179U CN 202222183203 U CN202222183203 U CN 202222183203U CN 217877179 U CN217877179 U CN 2178771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split
outer sleeve
inner sleeve
positio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8320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冠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Yuding Technology Engineering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218320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771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771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771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urnace Housings, Linings, Walls, And Ceil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业炉套筒式炉管密封装置,属于工业炉配件技术领域。包括相互套接的外套件和内套件;内套件第一端向外设有内套件翻边,外套件第二端向内设有外套件翻边,内套件翻边和外套件翻边相互交错布置,避免内套件和外套件相互脱离;外套件包括外套筒,外套筒外部设有外保护套管,外保护套管用于防护外套筒受损;内套件包括内套筒,内套筒外部设有内保护套管,内保护套管用于防护内套筒受损;还包括定位板,定位板包括定位套管,定位套管一侧设有定位连接板,定位连接板连接外保护套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密封效果好,适应性好,通用性强。

Description

工业炉套筒式炉管密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业炉套筒式炉管密封装置,属于工业炉配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工业炉是生产过程中的高温反应设备和高温加热设备。有用耐火材料包围的燃烧室,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将物质固体或流体加热。工业上有各种各样的炉子,如炼化工业炉、冶金炉、热处理炉、窑炉、焚烧炉和蒸汽锅炉等。
炼化工业炉是工业炉中一种型式,是石油炼制、石油化工和化学、化纤工业中使用的工艺加热炉。一般石油炼制加热炉,主要介质为油品,因此加热温度低,炉膛温度约为700℃~800℃。而对于石油化工加热炉,介质加热温度高,可达 800℃以上,炉膛温度最高可达1200℃。辐射炉管、对流炉管进、出炉膛位置安装过程中会形成间隙,在设计和施工中不能保证密闭性,辐射室、对流室内高温烟气在生产过程中就会出现泄漏,泄漏分为二种:外漏、内漏。
外漏一般是在加热炉正压操作的情况下存在,如果高温烟气从炉膛内漏出,就会造成热量的大量损失,炉墙表面温度升高,将导热钢结构局部过热,炉子热效率降低,并将涉及操作人员安全问题。
向内漏包括漏水和漏气。雨水渗入炉内,会使炉衬,特别是陶瓷纤维炉衬损坏。空气的大量漏入会加剧炉管的氧化,降低炉管的使用寿命。同时降低炉膛温度和工业炉的热效率。
因此炉管密封是工业炉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工业炉在石油化工生产中,物料通过炉管进入辐射室、对流室进行加热,炉管与炉墙连接处运行多年后,均出现漏风现象。
目前,目前炉管密封形式多种多样,能够解决炉管的漏风问题,主要采用夹板式密封结构对穿墙炉管进行密封,内部大多采用填塞纤维。炉管与炉墙及对流室弯头箱盖板连接位置,壁板焊接炉管套管及筋板,炉管套管外部设置夹板,夹板采用半圆板结构与炉管连接,并一同随炉管位移。
现有技术存在如下技术缺陷:
1、易漏风。当炉管位移时,炉管与纤维密封材料一侧产生挤压,另一侧产生间隙,夹板无法弥补产生的间隙,环境中的空气通过间隙进入炉膛产生漏风。炉子热效率降低。环境空气进入炉膛需消耗一定的燃料加热冷空气达到炉膛的温度,造成能量损耗和排烟温度升高,炉子热效率降低。维护、维修成本高。检修时必需更换密封隔热材料,因此增加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等,造成维护、维修成本提高。
2、但需要到现场具体测绘,测绘出炉管的外径,原炉管套管、盖板尺寸,才能进行具体的设计,设计时需兼顾炉管套管、炉壁板筋板的形式等问题。因此设计、人工成本较高,无法形成系列化、标准化。为降低密封系统的投资成本,并将产品系列化、标准化,发明了套筒式的密封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工业炉套筒式炉管密封装置,结构简单,密封效果好,适应性好,通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工业炉套筒式炉管密封装置,包括相互套接的外套件和内套件;内套件第一端向外设有内套件翻边,外套件第二端向内设有外套件翻边,内套件翻边和外套件翻边相互交错布置,避免内套件和外套件相互脱离;
外套件包括外套筒,外套筒外部设有外保护套管,外保护套管用于防护外套筒受损;内套件包括内套筒,内套筒外部设有内保护套管,内保护套管用于防护内套筒受损;
还包括定位板,定位板包括定位套管,定位套管一侧设有定位连接板,定位连接板连接外保护套管。
工作过程或工作原理:
内套件和外套件相互套接,有一定的交叉长度,同时,通过内套件翻边和外套件翻边,又能够很好地防止内套件和外套件相互分离,实现了内套件和外套件能够相对移动,同时确保密封状态。炉管振动或发生移动时,内套件和外套件可以发生相对移动,但是,内套件和外套件形成的密封状态不发生改变,因此,结构简单,密封效果好,适应性好,通用性强,能够将产品系列化、标准化,降低密封系统投资成本,降低企业成本。
优选地,内套筒第一端向外设有内套筒翻边,外套筒第二端向内设有外套筒翻边,内套筒翻边和外套筒翻边相互交错布置,避免内套筒和外套筒相互脱离;
外保护套管包括设于外套筒外部的外套管,外套管第一端设有外端板,外端板连接定位连接板;外套管第二端向内设有外套管翻边;外端板和外套管,与外套筒相适应设置;外套管翻边与外套筒翻边相适应设置;
内保护套管包括设于内套筒外部的内套管;内套管第一端向外设有内套管翻边,内套管第二端向内翻边设有内端板;内套管与内套筒相适应设置;内套管翻边与内套筒翻边相适应设置。
内套筒和外套筒材料可以非金属材料,起到隔热保温作用,但其强度低,直接在现场安装,易磕碰,造成损坏。因此,需在内套筒外部套装内套管,需要在外套筒外部套装外套管,外套管和内套管作为保护套管,内套管和外套管可以为金属材质。内套管的作用就是保护内套筒不受外界的损坏;外套管的作用就是保护外套筒不受外界的损坏。
内套管和外套管之间可以采用卡箍固定软密封。
优选地,外套管外部设有波纹状软密封,波纹状软密封第一端连接外套管第一端,波纹状软密封连接内套管第二端。
波纹状软密封一端通过卡箍固定于外套管上,软密封另一端通过卡箍固定于内套管上。波纹状软密封不仅可以具有隔热性能,同时可以具有防雨功能。进一步起到密封作用。
内套筒和外套筒采用密封材料作为一次密封,减少烟气或空气通过内套件和外套件进入炉膛。一次密封可能不能完全阻隔烟气或空气的泄漏,波纹状软密封进行二次密封,能够避免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改善操作环境。
优选地,外端板外边缘伸出外套管外径设置。
优选地,内套件翻边和外套件翻边之间设有软性密封套;内套筒和外套筒均采用隔热材料。
优选地,外保护套管包括环绕布置的分体式外保护套管,分体式外保护套管包括分体式外套管,分体式外套管第一端设有分体式外端板,分体式外套管第二端设有分体式外套管翻边,分体式外套筒翻边上设有外套管连接块,相邻外套管连接块通过连接件连接;同一分体的分体式外端板、分体式外套管、分体式外套管翻边连接为一体。
优选地,内保护套管包括环绕布置的分体式内保护套管,分体式内保护套管包括分体式内套管,分体式内套管第一端向外设有分体式内套管翻边,分体式内套管第二端向内设翻边设有分体式内端板,同一分体的分体式内套管、分体式内套管翻边和分体式内端板连接为一体;分体式内套管外侧设有内套管连接块,相邻内套管连接块通过连接件连接。
优选地,定位板包括环绕布置的分体式定位板,分体式定位板包括分体式定位套管,分体式定位套管向外设有定位连接块,分体式定位套管通过定位连接块连接,分体式定位套管一侧设有分体式定位连接板,定位连接板上开设定位槽,定位槽沿定位套管径向设置,同一分体的分体式定位套管与分体式定位连接板一体设置。
优选地,定位连接块通过双头螺栓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壁板,壁板上设有壁板套管,壁板套管用于保护炉管;壁板套管内径大于炉管设置,用于预留炉管工作过程中的正常振动空间。
原炉体对流室和辐射室炉壁长期使用后产生变形,通常无法满足安装要求,需更换适合安装套筒式密封系统的壁板,确保密封性。
内套筒和外套筒即可以对炉管起到保温作用,同时又可以起到隔离热源的作用,外套筒随炉管一同位移。
定位板与壁板套管连接并固定,在外套筒上焊接无头螺栓,安装时采用螺母固定在定位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相互套接的内套件和外套件,内套件和外套件有一定的交叉长度,同时,通过内套件翻边和外套件翻边,又能够很好地防止内套件和外套件相互分离,实现了内套件和外套件能够相对移动,同时确保密封状态。炉管振动或发生移动时,内套件和外套件可以发生相对移动,但是,内套件和外套件形成的密封状态不发生改变,因此,结构简单,密封效果好,适应性好,通用性强,能够将产品系列化、标准化,降低密封系统投资成本,降低企业成本。
2、通过设置波纹状软密封,能够进一步增强密封效果,增强阻隔烟气或空气的泄漏;外端板外边缘伸出外套管外径设置,有助于辅助固定波纹状软密封,对波纹状软密封使用过程起到限位和定位的作用。
3、采用分体式外保护套管、分体式内保护套管和分体式定位板,能够方便安装,适应复杂的安装环境,确保安装完成后的所述的工业炉套筒式炉管密封装置的密封性。
4、通过设置壁板和壁板套管,能够适应多种炉管的安装环境,与外套件、内套件配合密封效果更好,结构简单,简化了安装。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1中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冷态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图3中B-B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图3的右视图,
图6: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热态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热态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壁板;2、壁板套管;3、定位板;4、外套件;5、内套件;6、炉管;7、软性密封套;
3.1、定位套管;3.2、定位连接块;3.3、定位连接板;3.4、定位槽;3.5、双头螺栓;
4.1、外端板;4.2、外套管;4.3、外套管连接块;4.4、外套管连接螺栓; 4.5、外套筒;4.6、外套管翻边;4.7、外套筒翻边;4.8、软密封;
5.1、内套管连接块;5.2、内套管;5.3、内套筒;5.4、内套管连接螺栓; 5.5、内套管翻边;5.6、内套筒翻边;5.7、内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工业炉套筒式炉管密封装置,包括相互套接的外套件4和内套件5;内套件5第一端向外设有内套件翻边,外套件4第二端向内设有外套件翻边,内套件翻边和外套件翻边相互交错布置,避免内套件5和外套件4相互脱离;
外套件4包括外套筒4.5,外套筒4.5外部设有外保护套管,外保护套管用于防护外套筒4.5受损;内套件5包括内套筒5.3,内套筒5.3外部设有内保护套管,内保护套管用于防护内套筒5.3受损;
还包括定位板3,定位板3包括定位套管3.1,定位套管3.1一侧设有定位连接板3.3,定位连接板3.3连接外保护套管。具体安装使用时,定位套管 3.1可以套装到炉管6外部。
内套筒5.3第一端向外设有内套筒翻边5.6,外套筒4.5第二端向内设有外套筒翻边4.7,内套筒翻边5.6和外套筒翻边4.7相互交错布置,避免内套筒5.3和外套筒4.5相互脱离;
外保护套管包括设于外套筒4.5外部的外套管4.2,外套管4.2第一端设有外端板4.1,外端板4.1连接定位连接板3.3;外套管4.2第二端向内设有外套管翻边4.6;外端板4.1和外套管4.2,与外套筒4.5相适应设置;外套管翻边4.6与外套筒翻边4.7相适应设置;
内保护套管包括设于内套筒5.3外部的内套管5.2;内套管5.2第一端向外设有内套管翻边5.5,内套管5.2第二端向内翻边设有内端板5.7;内套管 5.2与内套筒5.3相适应设置;内套管翻边5.5与内套筒翻边5.6相适应设置。
外套管4.2外部设有波纹状软密封4.8,波纹状软密封4.8第一端连接外套管4.2第一端,波纹状软密封4.8连接内套管5.2第二端。外端板4.1外边缘伸出外套管4.2外径设置。
内套件翻边和外套件翻边之间设有软性密封套7;软性密封套设于内套管翻边和外套筒翻边之间;软性密封套第一端端部通过粘结剂A粘结内套管翻边;粘结剂A可以为1400结构胶;软性密封套第二端端部通过粘结剂B粘结外套筒翻边;粘结剂B可以采用1400结构胶;内套筒5.3和外套筒4.5均采用隔热材料。内套筒和外套筒均可以采用气凝胶毯隔热材料;内套筒和外套筒也可以采用 RSWK型隔热材料,RSWK是陶瓷纤维真空机制成型块。制造时,采用半加工方式,现场安装时,内套筒与内套管,外套筒和外套管,均采用粘结方式,在连接面涂覆专用粘结剂连接为一个整体。专用粘结剂可以采用1400结构胶。
外套管与壁板套管可以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内套管与炉管固定连接。内套筒与外套筒配合安装时,内套筒和外套筒之间留有间隙,保证炉管位移时,没有阻碍。同时,安装时,内套筒插入外套筒内,保证一定的交叉长度,满足炉管位移量,且内套筒和外套筒不会出现分离现象,避免炉管的热量外泄。
实施例2
如图1~图7所示,外保护套管包括环绕布置的分体式外保护套管,分体式外保护套管包括分体式外套管,分体式外套管第一端设有分体式外端板,分体式外套管第二端设有分体式外套管翻边,分体式外套筒翻边上设有外套管连接块4.3,相邻外套管连接块4.3通过连接件连接;同一分体的分体式外端板、分体式外套管、分体式外套管翻边连接为一体。
内保护套管包括环绕布置的分体式内保护套管,分体式内保护套管包括分体式内套管,分体式内套管第一端向外设有分体式内套管翻边,分体式内套管第二端向内设翻边设有分体式内端板,同一分体的分体式内套管、分体式内套管翻边和分体式内端板连接为一体;分体式内套管外侧设有内套管连接块5.1,相邻内套管连接块5.1通过连接件连接。相邻内套管连接块5.1可以通过螺栓连接。
定位板包括环绕布置的分体式定位板,分体式定位板包括分体式定位套管,分体式定位套管向外设有定位连接块,分体式定位套管通过定位连接块 3.2连接,分体式定位套管一侧设有分体式定位连接板,定位连接板上开设定位槽3.4,定位槽3.4沿定位套管径向设置,同一分体的分体式定位套管与分体式定位连接板一体设置。
定位连接块3.2通过双头螺栓3.5连接。定位连接块之间可以留有一定空隙,定位板能够适应于各种型号和规格的炉管安装。
实施例3
如图1~图7所示,还可以包括壁板1,壁板1上设有壁板套管2,壁板套管2用于保护炉管6;壁板套管2内径大于炉管6设置,用于预留炉管6工作过程中的正常振动空间,壁板套管2设于定位套管3.1内。
其余同实施例2。
1、所述的工业炉套筒式炉管密封装置,根据炼化加热炉的运行原理和管束结构,进行制造、检验和实验。密封性实验如下:
采用炉管常用规格DN50,炉管管壁温度为230℃,膨胀量为25mm,针对漏风进行相应的实验,数据见表1。一次密封是指:仅安装内套筒和外套筒;二次密封是指安装波纹状软密封4.8。
表1
Figure BDA0003804819320000081
从表中可以看出,所述的工业炉套筒式炉管密封装置安装前、后实验装置漏风率的变化,说明所述的工业炉套筒式炉管密封装置密封效果好。
2、实际现场安装后数据采集及对比
将所述的工业炉套筒式炉管密封装置用于某合作公司裂解炉。
安装前,应用工业炉泄漏检测仪对炉管与炉壁连接处进行检测,漏风严重。安装所述的工业炉套筒式炉管密封装置后,没有漏风现象存在。
因裂解炉在炼化生产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最重要的设备之一,其结构复杂,炉管尺寸规格多样。根据现场实际尺寸,进行所述的工业炉套筒式炉管密封装置设计、方案实施。
因裂解炉是连续运行的,不能分别进行一次、二次密封试验,因此,所述的工业炉套筒式炉管密封装置安装完毕后进行数据采集,并进行安装前、后的数据对比,如表2所示。
表2
Figure BDA0003804819320000082
Figure BDA0003804819320000091
从表中可以看出,密封系统安装前、后实验装置漏风率的变化,说明炉管密封系统的发明在生产运行中是可行的。
加热炉安装套筒式密封系统前、后外壁温度的数据显示说明,加热炉散热损失降低,炉子热效率提高,密封系统的安装不仅有密封作用同时具备节能的作用。
通过对加热炉燃烧的消耗检测,可测试出全年节省的燃料,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工作过程或工作原理:
管束多时,弯头箱带炉管部分的盖板可全部更换成焊有壁板套管的壁板;管束少时,弯头箱带炉管部分的盖板可不更换成焊有壁板套管的壁板。
所述的工业炉套筒式炉管密封装置安装时,首先将壁板与炉体采用螺栓连接的方式,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技术,可以在壁板和炉壁上均开设螺栓孔,将壁板固定在炉壁上;或者将壁板通过螺栓固定在箱体框板上。
将分体式外套管,通过外套管连接螺栓4.4连接外套管连接块4.3,连接成外套管整体;内套筒与内套管通过粘结剂粘结为一个整体;外套管与定位套筒连接,螺栓穿过定位槽连接外端板;定位板通过定位连接块紧固连接与壁板套管上。
将分体式内套管,通过内套管连接螺栓5.4连接内套管连接块5.1,连接成内套管整体;外套筒与外套管通过粘结剂粘结为一个整体;内套管套装到炉管上。
波纹状软密封4.8为冷态时,呈褶皱状,随着炉管的位移,波纹状软密封不断被拉伸。
内套筒和外套筒之间留有间隙,保证炉管位移时,没有阻碍。同时,内套筒插入外套筒内,有一定的交叉长度,满足炉管位移量,且保证内套筒和外套筒在炉管位移后不会出现分离。
本实用新型中对结构的方向以及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如前后左右上下的描述,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仅为描述方便。

Claims (10)

1.一种工业炉套筒式炉管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套接的外套件(4)和内套件(5);内套件(5)第一端向外设有内套件翻边,外套件(4)第二端向内设有外套件翻边,内套件翻边和外套件翻边相互交错布置,避免内套件(5)和外套件(4)相互脱离;
外套件(4)包括外套筒(4.5),外套筒(4.5)外部设有外保护套管,外保护套管用于防护外套筒(4.5)受损;内套件(5)包括内套筒(5.3),内套筒(5.3)外部设有内保护套管,内保护套管用于防护内套筒(5.3)受损;
还包括定位板(3),定位板(3)包括定位套管(3.1),定位套管(3.1)一侧设有定位连接板(3.3),定位连接板(3.3)连接外保护套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炉套筒式炉管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内套筒(5.3)第一端向外设有内套筒翻边(5.6),外套筒(4.5)第二端向内设有外套筒翻边(4.6),内套筒翻边(4.6)和外套筒翻边(4.7)相互交错布置,避免内套筒(5.3)和外套筒(4.5)相互脱离;
外保护套管包括设于外套筒(4.5)外部的外套管(4.2),外套管(4.2)第一端设有外端板(4.1),外端板(4.1)连接定位连接板(3.3);外套管(4.2)第二端向内设有外套管翻边(4.6);外端板(4.1)和外套管(4.2),与外套筒(4.5)相适应设置;外套管翻边(4.6)与外套筒翻边(4.7)相适应设置;
内保护套管包括设于内套筒(5.3)外部的内套管(5.2);内套管(5.2)第一端向外设有内套管翻边(5.5),内套管(5.2)第二端向内翻边设有内端板(5.7);内套管(5.2)与内套筒(5.3)相适应设置;内套管翻边(5.5)与内套筒翻边(5.6)相适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炉套筒式炉管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外套管(4.2)外部设有波纹状软密封(4.8),波纹状软密封(4.8)第一端连接外套管(4.2)第一端,波纹状软密封(4.8)连接内套管(5.2)第二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业炉套筒式炉管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外端板(4.1)外边缘伸出外套管(4.2)外径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炉套筒式炉管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内套件翻边和外套件翻边之间设有软性密封套(7);内套筒(5.3)和外套筒(4.5)均采用隔热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工业炉套筒式炉管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外保护套管包括环绕布置的分体式外保护套管,分体式外保护套管包括分体式外套管,分体式外套管第一端设有分体式外端板,分体式外套管第二端设有分体式外套管翻边,分体式外套筒翻边上设有外套管连接块(4.3),相邻外套管连接块(4.3)通过连接件连接;同一分体的分体式外端板、分体式外套管、分体式外套管翻边连接为一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工业炉套筒式炉管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内保护套管包括环绕布置的分体式内保护套管,分体式内保护套管包括分体式内套管,分体式内套管第一端向外设有分体式内套管翻边,分体式内套管第二端向内设翻边设有分体式内端板,同一分体的分体式内套管、分体式内套管翻边和分体式内端板连接为一体;分体式内套管外侧设有内套管连接块(5.1),相邻内套管连接块(5.1)通过连接件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工业炉套筒式炉管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位板包括环绕布置的分体式定位板,分体式定位板包括分体式定位套管,分体式定位套管向外设有定位连接块,分体式定位套管通过定位连接块(3.2)连接,分体式定位套管一侧设有分体式定位连接板,定位连接板上开设定位槽(3.4),定位槽(3.4)沿定位套管径向设置,同一分体的分体式定位套管与分体式定位连接板一体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工业炉套筒式炉管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位连接块(3.2)通过双头螺栓(3.5)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工业炉套筒式炉管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壁板(1),壁板(1)上设有壁板套管(2),壁板套管(2)用于保护炉管(6);壁板套管(2)内径大于炉管(6)设置,用于预留炉管(6)工作过程中的正常振动空间,壁板套管(2)设于定位板套管(3.1)内。
CN202222183203.1U 2022-08-18 2022-08-18 工业炉套筒式炉管密封装置 Active CN2178771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83203.1U CN217877179U (zh) 2022-08-18 2022-08-18 工业炉套筒式炉管密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83203.1U CN217877179U (zh) 2022-08-18 2022-08-18 工业炉套筒式炉管密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77179U true CN217877179U (zh) 2022-11-22

Family

ID=840769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83203.1U Active CN217877179U (zh) 2022-08-18 2022-08-18 工业炉套筒式炉管密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771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76312B (zh) 一种提高煅后焦换热器寿命的换热器结构
CN217877179U (zh) 工业炉套筒式炉管密封装置
KR20070120040A (ko) 파이프용 관통 시스템
CN107033970B (zh) 水煤浆气化炉
WO2011063613A1 (zh) 一种水冷屏穿过水冷壁的密封结构
CN112460338B (zh) 一种用于塔式锅炉穿墙管的密封结构
CN103063075B (zh) 一种列管式换热器管箱结构
CN205155923U (zh) 一种可插拔快装自密封式省煤器
CN214093356U (zh) 一种用于塔式锅炉穿墙管的密封结构
CN217951212U (zh) 万能自锁柔性高温密封套
CN205014883U (zh) 一种换热器
WO2011069333A1 (zh) 一种锅炉屏式受热面管束与炉顶管之间的保温和密封装置
CN107893890A (zh) 橡胶膨胀节及管道
KR100942657B1 (ko) 폐열회수보일러의 기구적 슬리브 타입 신축이음장치
CN203549862U (zh) 一种固定旋转式吹灰器
CN101054931B (zh) 用于多缸气体-和柴油发动机的排气管路系统
CN201335395Y (zh) 膨胀节组合式密封结构
CN104195320A (zh) 取向硅钢用高温罩式炉内罩
CN204986953U (zh) 一种蒸汽消声器的防热胀冷缩结构
CN112524978A (zh) 一种氮气加热器
CN205956633U (zh) 耐高温矩形膨胀节
CN216304927U (zh) 一种穿越燃机烟囱的框架梁
CN217715928U (zh) 一种用于方箱炉炉顶的密封结构
CN212131694U (zh) 一种电站低压给水膨胀节
CN216952168U (zh) 一种排气装置接口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526

Address after: No. 8 Jiquan 1st Road, Longquan Street, Jimo District,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266200

Patentee after: Qingdao Yuding Technology Enginee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402, Unit 4, Building 34, Danjiaxin Village, No. 51, Qiyuan Road, Linzi District, Zib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255400

Patentee before: Wang Guanch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