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77093U - 一种炉门悬挂连接保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炉门悬挂连接保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77093U
CN217877093U CN202221566829.4U CN202221566829U CN217877093U CN 217877093 U CN217877093 U CN 217877093U CN 202221566829 U CN202221566829 U CN 202221566829U CN 217877093 U CN217877093 U CN 2178770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fixedly connected
furnace
heat insulation
protec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6682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钊
臧立中
冉栓堂
范志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oding Anbaoneng Metallurgy Equipment Co ltd
Longda Aluminum Wuhan Co ltd
Baoding Longda Aluminu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oding Anbaoneng Metallurgy Equipment Co ltd
Longda Aluminum Wuhan Co ltd
Baoding Longda Aluminu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oding Anbaoneng Metallurgy Equipment Co ltd, Longda Aluminum Wuhan Co ltd, Baoding Longda Aluminum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oding Anbaoneng Metallurg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56682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770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770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770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urnace Housings, Linings, Walls, And Ceil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炉门悬挂连接保护装置,包括:悬挂机构,用于提升炉门,其包括直连单元和隔热单元;直连单元与炉门顶端固定连接,隔热单元与直连单元转动连接;冷却机构,用于对热炉的出口喷发的热气进行冷却,其包括热管单元和冷却单元;热管单元两端分别与隔热单元、冷却单元固接并连通,冷却单元设置于热炉的一侧。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提高连接保护装置的抗高温能力,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

Description

一种炉门悬挂连接保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炉门悬挂连接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在铝合金的熔融热炉使用过程中,需要炉门对其进行封闭加热,当需要取出铝液时,炉门开启,热炉内大量的高温热气会因为重力的原因向炉门顶部散逸,炉门顶部的举升连接铁链因为长期承受高温热气的烘烤,以及关闭炉门后的逐渐降温,则变相实现了对连接铁链的退火,从而导致其因为退火发生材料性能的下降,并存在了断裂的安全隐患,为了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提高设备的稼动率,有必要设计一种炉门悬挂连接保护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炉门悬挂连接保护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能够实现提高连接保护装置的抗高温能力,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炉门悬挂连接保护装置,包括:
悬挂机构,用于提升炉门,其包括直连单元和隔热单元;所述直连单元与所述炉门顶端固定连接,所述隔热单元与所述直连单元转动连接;
冷却机构,用于对热炉的出口喷发的热气进行冷却,其包括热管单元和冷却单元;所述热管单元两端分别与所述隔热单元、所述冷却单元固接并连通,所述冷却单元设置于所述热炉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直连单元包括两组对称设置于所述炉门顶面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座,所述连接座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有直连杆,所述直连杆与外部举升机的链条固定连接;所述隔热单元分别贯穿两个所述连接座并与所述连接座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隔热单元包括第二转轴和隔热层;所述第二转轴分别贯穿两个所述连接座并与所述连接座转动连接,所述隔热层中部与所述第二转轴固定连接,所述隔热层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热炉顶面,所述隔热层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炉门远离所述热炉的一侧,所述隔热层顶面开设有若干与所述连接座相适配的让位孔,所述连接座设置于所述让位孔内。
优选的,所述热管单元包括两个抽吸管,所述抽吸管一端与所述隔热层顶面固接并连通,另一端固接并连通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一个接口与所述冷却单元固接并连通。
优选的,所述冷却单元包括换热器和供水组件;所述换热器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分别与所述供水组件固接并连通,所述换热器的进气端与所述三通管的一个接口固接并连通,所述换热器的出气端固接并连通有风机。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直连杆均为耐退火的钨钢材质。
优选的,所述隔热层使用过程中其两端始终分别与所述热炉顶面和所述炉门侧面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隔热层为石棉层、岩棉层或硅酸盐层。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直连单元加强了对炉门的连接的结构强度,并通过隔热单元实现对直连单元的隔热防护,提高了直连单元对反复退火的环境适应性,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冷却机构既能够降低悬挂机构的烘烤的温度,也能够回收其中的热量,提高了悬挂机构的安全性,也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悬挂机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炉门;2、热炉;3、悬挂机构;31、连接座;32、第一转轴;33、直连杆;34、链条;35、第二转轴;36、隔热层;4、冷却机构;41、抽吸管;42、三通管;43、换热器;44、风机;45、供水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一种炉门悬挂连接保护装置,包括:
悬挂机构3,用于提升炉门1,其包括直连单元和隔热单元;直连单元与炉门1顶端固定连接,隔热单元与直连单元转动连接;
冷却机构4,用于对热炉2的出口喷发的热气进行冷却,其包括热管单元和冷却单元;热管单元两端分别与隔热单元、冷却单元固接并连通,冷却单元设置于热炉2的一侧。
进一步优化方案,直连单元包括两组对称设置于炉门1顶面的连接件,连接件包括连接座31,连接座31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32,第一转轴32转动连接有直连杆33,直连杆33与外部举升机(附图未表示)的链条34固定连接,第一转轴32和直连杆33均为耐退火的钨钢材质,通过增强第一转轴32和直连杆33抵抗反复退火的能力,避免了普通刚才经受不住反复退火而发生变形和断裂,隔热单元包括第二转轴35和隔热层36;第二转轴35分别贯穿两个连接座31并与连接座31转动连接,隔热层36中部与第二转轴35固定连接,隔热层36的一端设置于热炉2顶面,隔热层36的另一端设置于炉门1远离热炉2的一侧,隔热层36顶面开设有若干与连接座31相适配的让位孔,连接座31设置于让位孔内,将连接座31设置于让位孔内,实现了对连接座31、第一转轴32和直连杆33的隔热防护,避免了热炉2的炉口的高温热气对连接座31、第一转轴32和直连杆33的炙烤,降低了热气对三者的影响。隔热层36使用过程中其两端始终分别与热炉2顶面和炉门1侧面相接触,使得隔热层36与炉门1、热炉2之间形成一个泄气的空间,能够将高温热气从隔热层36的两侧导出,避免了热气对连接座31、第一转轴32和直连杆33的影响。
进一步优化方案,热管单元包括两个抽吸管41,抽吸管41一端与隔热层36顶面固接并连通,另一端固接并连通有三通管42,三通管42的一个接口与冷却单元固接并连通,三通管42的两个接口分别与两个抽吸管41固接并连通,实现了将热炉2的炉口喷出的热气导入到换热器43内。冷却单元包括换热器43和供水组件45;换热器43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分别与供水组件45固接并连通,换热器43的进气端与三通管42的一个接口固接并连通,换热器43的出气端固接并连通有风机44,通过换热器43将高温空气进行换热吸收,既回收了热量,也避免了热气散逸到空间内使得作业环境变差。
进一步的,换热器43为常用的气液型的换热设备,其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供水组件45包括水箱和水泵(附图均为表示),水泵分别与水箱和换热器43的进水端固接并连通,其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优化方案,隔热层36为石棉层、岩棉层或硅酸盐层,优选为能够弯折的石棉材质,更加便于炉门1的开合。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
当利用外部的举升机通过链条34提拉起炉门1时,直连杆33通过第一转轴32拉动连接座31,实现对炉门1的支撑,此时,隔热层36两端依然分别搭在热炉2顶面和炉门1远离热炉2的侧面,此时,隔热层36与炉门1、热炉2之间形成一个泄气的类似三角形的腔体,热炉2喷出的热气能够顺着腔体的两端散逸,避免热气炙烤连接座31、第一转轴32和直连杆33,从而使得连接座31、第一转轴32和直连杆33因为反复退火而发生破坏。
为了利用多余的热量,热炉2喷出的热气通过抽吸管41导入到换热器43内,此时,启动供水组件45,将冷却水从换热器43的进水端充入,从换热器43的出水端泵回,热气在换热器43内与水流逆向被风机44抽出,实现了热量从热气导向水流。冷却水进行热量吸收后,可以导出作为生活用水使用,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炉门悬挂连接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悬挂机构(3),用于提升炉门(1),所述悬挂机构(3)包括直连单元和隔热单元;所述直连单元与所述炉门(1)顶端固定连接,所述隔热单元与所述直连单元转动连接;
冷却机构(4),用于对热炉(2)的出口喷发的热气进行冷却,所述冷却机构(4)包括热管单元和冷却单元;所述热管单元两端分别与所述隔热单元、所述冷却单元固接并连通,所述冷却单元设置于所述热炉(2)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炉门悬挂连接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连单元包括两组对称设置于所述炉门(1)顶面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座(31),所述连接座(31)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32),所述第一转轴(32)转动连接有直连杆(33),所述直连杆(33)与外部举升机的链条(34)固定连接;所述隔热单元分别贯穿两个所述连接座(31)并与所述连接座(31)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炉门悬挂连接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单元包括第二转轴(35)和隔热层(36);所述第二转轴(35)分别贯穿两个所述连接座(31)并与所述连接座(31)转动连接,所述隔热层(36)中部与所述第二转轴(35)固定连接,所述隔热层(36)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热炉(2)顶面,所述隔热层(36)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炉门(1)远离所述热炉(2)的一侧,所述隔热层(36)顶面开设有若干与所述连接座(31)相适配的让位孔,所述连接座(31)设置于所述让位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炉门悬挂连接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单元包括两个抽吸管(41),所述抽吸管(41)一端与所述隔热层(36)顶面固接并连通,另一端固接并连通有三通管(42),所述三通管(42)的一个接口与所述冷却单元固接并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炉门悬挂连接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单元包括换热器(43)和供水组件(45);所述换热器(43)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分别与所述供水组件(45)固接并连通,所述换热器(43)的进气端与所述三通管(42)的一个接口固接并连通,所述换热器(43)的出气端固接并连通有风机(4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炉门悬挂连接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32)和所述直连杆(33)均为耐退火的钨钢材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炉门悬挂连接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36)使用过程中其两端始终分别与所述热炉(2)顶面和所述炉门(1)侧面相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炉门悬挂连接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36)为硅酸盐层。
CN202221566829.4U 2022-06-22 2022-06-22 一种炉门悬挂连接保护装置 Active CN2178770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66829.4U CN217877093U (zh) 2022-06-22 2022-06-22 一种炉门悬挂连接保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66829.4U CN217877093U (zh) 2022-06-22 2022-06-22 一种炉门悬挂连接保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77093U true CN217877093U (zh) 2022-11-22

Family

ID=840978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66829.4U Active CN217877093U (zh) 2022-06-22 2022-06-22 一种炉门悬挂连接保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770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877093U (zh) 一种炉门悬挂连接保护装置
CN106090865B (zh) 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锅炉辐射受热面布置方法
CN207243950U (zh) 一种钢带连续光亮退火的在线冷却装置
CN215766695U (zh) 相变式余热换热器
CN207479889U (zh) 一种新型真空焊接炉
CN202598893U (zh) 低热损失u型管式真空玻璃管集热器
CN201973877U (zh) 高温空气电加热器
CN210463586U (zh) 一种导热油膨胀缓冲系统
CN113154421A (zh) 内置式烟道盲板
CN210220216U (zh) 一种节能式热换加热器
CN208107341U (zh) 一种供暖排气阀组合装置
CN2807093Y (zh) 移动式超导电磁采暖系统
CN206692701U (zh) 一种节能型电磁搅拌式铝混合炉
CN210689294U (zh) 一种煤改电换热体
CN204350333U (zh) 有机工质高温高压管道式电加热器
CN106746551B (zh) 一种高效玻璃软化炉
CN214792541U (zh) 一种节能环保型锣钹镲锻打加温炉
CN214949143U (zh) 一种内置式烟道盲板
CN209214344U (zh) 一种圆形重力热管抽真空设备
CN205425869U (zh) 一种退火炉余热利用装置
CN212961664U (zh) 一种新型锅炉烟箱
CN218290734U (zh) 一种带有快速冷却机构的玻璃钢化炉
CN214945001U (zh) 一种具有强散热功能锅炉给水泵
CN211502741U (zh) 一种蒸汽热能循环利用锅炉
CN215113872U (zh) 一种节能降耗的铝合金型材生产用铝棒加热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