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76138U - 空调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76138U
CN217876138U CN202221279992.2U CN202221279992U CN217876138U CN 217876138 U CN217876138 U CN 217876138U CN 202221279992 U CN202221279992 U CN 202221279992U CN 217876138 U CN217876138 U CN 2178761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fresh air
air outlet
indoor
fre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27999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现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27999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761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761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761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Room Units, And Self-Contained Unit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机壳,其上限定有室内出风口和环绕在室内出风口外周的新风出风口;换热风道,限定于机壳内且与室内出风口连通,其侧壁上设有连通口;新风模块,具有新风风道和与新风风道连通的新风排风口;导流装置,其上设有与新风出风口相对且连通的气流通道,气流通道与连通口连通且通过新风排风口与新风风道连通,气流通道将新风风道内的新风导流至连通口处并进入换热风道内与换热风道内的空气混合然后经室内出风口吹出且将新风从新风出风口处吹出,新风出风口流出的新风与室内出风口流出的风混合;可实现新风和室内风在空调内部和外部混合,从而借助室内风提高了新风的扩散速度。

Description

空调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室内空气的清洁度,一般会在空调室内机上安装新风模块,新风模块将室外的新风引入到室内,通常设置空调具有彼此独立的新风出风口和室内出风口,由于空调体积的限制以及新风功能使用频次相对较低的原因,新风风机一般比较小、送风距离不远,导致新风在整个室内扩散的比较慢,影响室内空气的改善速度。宁缺,在冬天和夏天时,室内外的温差较大,空调新风模块直接将室外空气引入室内,使得新风与室内空气的温差较大,使得用户的舒适度减少。为了避免室外温度过低,新风模块内一般采用安装电加热装置,使得新风模块引入的新风的温度与室内温度相适配。为了避免室外温度过高,一般将新风引入到室内换热器处,使得室内换热器与新风进行换热,然后将新风从室内出风口送出,使用该方式会使得空调室内机的出风量受到限制且无法直观的体验到开新风与不开新风的区别,使得用户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
机壳,其上限定有室内出风口和新风出风口,所述新风出风口环绕在所述室内出风口的外周;
换热风道,限定于所述机壳内且与所述室内出风口连通,所述换热风道的侧壁上设有连通口;
新风模块,具有新风风道和与所述新风风道连通的新风排风口,用于将室外新风引入室内;
导流装置,其上设有与所述新风出风口相对且连通的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与所述连通口连通且通过所述新风排风口与所述新风风道连通,所述气流通道将所述新风风道内的新风导流至所述连通口处并进入所述换热风道内与所述换热风道内的空气混合然后经所述室内出风口吹出且将所述新风风道的新风导流至所述新风出风口处从所述新风出风口处吹出,所述新风出风口流出的新风与所述室内出风口流出的风相混合。
可实现新风和室内风在空调内部和外部混合,从而借助室内风提高了新风的扩散速度;由于气流通道与换热风道通过连通口连通,新风通过连通口进入到换热风道内与室内风在空调内部混合,室内出风口吹出室内风与新风的混合风;由于新风出风口设于室内出风口的外周,室内出风口吹出的混合风与新风在空调外部周向混合,新风可借助室内出风口的出风气流快速扩散到室内的各个角落,加快了室内空气改善的速度;另外,新风与室内风相混合,通过室内风可中和新风的温度,避免室内外温差较大时新风直吹造成用户温感的不适。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连通口位于所述换热风道上侧和/或下侧和/或左侧和/或右侧的侧壁上,方式具有多样化,能够满足多种设计需要。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导流装置包括:
环形件,套设在所述换热风道的外侧,所述环形件上形成有所述气流通道;
导流件,连接在所述新风排风口和所述环形件之间,所述导流件内形成有导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将所述新风排风口和所述气流通道连通。
设置环形件能够形成气流通道,设置导流件能够将气流通道与新风风道连通,设置方便,便于实现。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环形件上具有朝向所述新风出风口的敞口,所述环形件的敞口端与所述机壳的内壁相抵,设置敞口的形式能够节省材料、降低成本。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环形件具有套设在所述换热风道外侧的环形底板、设于所述环形底板外周圈的外侧板以及设于所述环形底板内周圈的内侧板,所述外侧板和内侧板的外端形成所述环形件的敞口,所述内侧板上设有将所述气流通道和所述连通口连通的内侧板贯穿口,便于气流通道与连通口连通。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室内出风口具有左右间隔设置的第一室内出风口和第二室内出风口;所述新风出风口包括环绕所述第一室内出风口的第一新风出风口和环绕所述第二室内出风口的第二新风出口;所述环形件包括对应于所述第一新风出风口的第一环形件和对应于所述第二新风出风口的第二环形件,能够实现空调室内机两侧出风。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导流件包括:
导流部,其与所述新风模块的所述新风排风口连接;
分流部,连接在所述导流部远离所述新风模块的一端,所述分流部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环形件与所述导流部之间的第一分流部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二环形件与所述导流部之间的第二分流部,所述导流部内的新风分为两路,其中一路通过所述第一分流部流向所述第一环形件,另一路通过所述第二分流部流向所述第二环形件。
设置导流部、第一分流部和第二分流部,能够将新风导流至气流通道内,设置方便。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换热风道包括对应于所述第一室内出风口的第一换热风道,以及对应于所述第二室内出风口的第二换热风道,所述第一换热风道和所述第二换热风道内各设有一个贯流风机,能够实现空调室内机两侧出风。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机壳包括前面板,所述新风出风口形成于所述前面板上,所述机壳还包括设于所述前面板内侧的衬板,所述环形件的敞口端与所述衬板的内壁相抵,能够增强机壳强度。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导流部向前倾斜设置,以适应新风排风口与新风出风口的设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空调室内机的正视图;
图2是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空调室内机的局部结构正视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空调室内机的俯视剖视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空调室内机局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6是图5中B处的放大图;
图7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空调室内机另一视角的局部结构立体图;
图8是图7中C处的放大图;
图9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空调室内机去除前面板的局部结构的正视图;
图10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新风模块与导流装置的立体图;
图11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新风模块与导流装置的正视图;
图12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导流装置的立体图;
图13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导流装置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14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导流装置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15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导流装置的正视图;
图16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新风模块的立体图;
图17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新风模块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以上各图中:机壳1;前面板102;室内出风口12;第一室内出风口121;第二室内出风口122;换热风道13;连通口131;第一换热风道132;第二换热风道133;新风出风口14;第一新风出风口141;第二新风出口142;门体15;室内换热器21;室内风机22;新风模块3;新风外壳31;新风风道311;新风排风口312;新风进风口313;新风风扇32;导流装置4;环形件41;第一环形件401;第二环形件402;气流通道411;敞口412;环形底板413;外侧板414;内侧板415;导流件42;导流通道421;导流部422;分流部423;第一分流部4231;第二分流部423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
空调器通过使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来执行空调器的制冷循环。制冷循环包括一系列过程,涉及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并向已被调节和热交换的空气供应制冷剂。
压缩机将低温低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进行压缩排出高温高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所排出的制冷剂气体流入冷凝器。冷凝器将压缩后的制冷剂冷凝成液相,并且热量通过冷凝过程释放到周围环境。
膨胀阀使在冷凝器中冷凝的高温高压状态的液相制冷剂膨胀为低压的液相制冷剂。蒸发器蒸发在膨胀阀中膨胀的制冷剂,并使处于低温低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返回到压缩机。蒸发器可以通过利用制冷剂的蒸发的潜热与待冷却的材料进行热交换来实现制冷效果。在整个循环中,空调器可以调节室内空间的温度。
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内机与空调室外机,空调室外机是指制冷循环的包括压缩机和室外换热器的部分,空调室内机包括室内换热器,并且膨胀阀可以提供在空调室内机或空调室外机中。
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用作冷凝器或蒸发器。当室内换热器用作冷凝器时,空调器用作制热模式的加热器,当室内换热器用作蒸发器时,空调器用作制冷模式的冷却器。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下面参考图1-17对空调室内机进行描述。
参考图1和图2,空调室内机包括机壳1,机壳1上限定有室内进风口和室内出风口12。并且,机壳1内限定有换热风道13,换热风道13与室内进风口与室内出风口12均连通。
参考图2和图4,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室内换热器21和室内风机22,室内换热器21和室内风机22设于换热风道13内。其中,室内换热器21可位于室内风机22靠近室内进风口的一侧。当然,室内换热器21还可位于室内风机22靠近室内出风口12的一侧。
当室内换热器21位于室内风机22靠近室内进风口的一侧时,室内空气从室内进风口进入到换热风道13内,进入到换热风道内的室内空气与室内换热器进行换热,换热后的空气经室内风机从室内出风口12排出到室内。室内换热器21用于从换热风道的室内风中吸收热量或者向换热风道的室内风传输热量。室内风机22用于吹出空气,使得空气可从室内进风口流动到室内出风口12。室内风机可以是贯流风机。
空调室内机可以是落地式柜机,但是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机壳1可形成空调室内机的整体外观。在当前示例中,空调室内机大体呈柱状。其中,空调室内机可以为圆柱状、方柱状、不规则柱状等形式。
机壳1包括进风面板和前面板102,进风面板连接在前面板102的后侧,两者可合围成空调室内机的外观。
需要说明的是,空调室内机的前侧为空调室内机面向用户的一侧。
室内进风口可设置在进风面板上,室内出风口12可设置在前面板102上,方便设置。
室内进风口处可设置格栅,室内出风口可为圆孔或者长条矩形孔,室内进风口和室内出风口12的个数可根据需要设置,其中,室内进风口和室内出风口12具有至少一个。
参考图1,室内出风口12处可设置门体15,以打开或者关闭室内出风口,门体可滑动或者转动连接在机壳上,门体还可在室内出风口处导风。
参考图16、图17和图10,空调室内机还包括新风模块3,新风模块3用于将室外新风引入室内。新风模块3具有新风外壳31,新风外壳31内形成有新风风道311,并且新风外壳上形成有新风排风口312和新风进风口313,新风排风口312和新风进风口313均与新风风道311连通。
新风模块3还可包括新风风扇32,新风风扇32设于新风风道311内,用于将新风从新风进风口吸入到新风风道内并将新风从新风排风口排出。
新风模块还可包括净化单元(未图示),净化单元设于新风风扇的进风侧,用于过滤新风。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新风模块3位于换热风道13的下方,当然,在本申请的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新风模块还可位于换热风道的上方。
新风外壳31大致呈蜗壳状,新风进风口313设于新风外壳的左右两侧,新风排风口312位于新风外壳的上端。新风外壳31的新风进风口313侧与机壳1之间形成新风进风腔,新风进风腔与延伸至室外的新风进风管路连通,从而新风可通过新风进风管路进入到新风进风腔处。
新风进风管路可包括新风进风管和新风管接头,新风管接头连接在新风进风管和机壳之间,用于将新风进风管与机壳连接。新风进风管可为波纹软管。
新风管接头可包括与新风进风管连接的第一接头段和与机壳连接的第二连接段,第一连接段可为圆管,第二连接管的连接端与机壳上的连接结构相适应。
净化单元对应于新风进风口313设在新风进风腔内。新风进风腔内的新风经过净化单元后进入新风进风口31内。
新风风扇32对应于新风进风口313安装在新风外壳31内,新风风扇32可以是双联离心风扇的形式。
在新风风扇32的强制对流作用下,室外新风沿新风进风管路、经过新风进风腔、净化单元,从新风进风口313进入新风外壳31内,并由新风排风口312排出。
参考图1和图3,机壳1上还限定有新风出风口14,新风出风口14环绕在室内出风口的外周。
新风出风口14设置在前面板102上。新风出风口为贯穿前面板的孔,新风出风口14可具有若干个,若干个新风出风口可规则或者不规则的排列,其中新风出风口可成行成列的排列。
参考图5-图8,换热风道13的侧壁上设有连通口131。
参考图4和图9,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导流装置4,导流装置4上设有气流通道411,气流通道411与新风出风口14相对且与新风出风口14连通,气流通道411与连通口131连通,并且气流通道411通过新风排风口与新风风道连通,气流通道将新风风道内的新风导流至连通口处并进入换热风道内与换热风道内的空气混合然后经室内出风口吹出且将新风风道的新风导流至新风出风口处从新风出风口处吹出,新风出风口流出的新风与室内出风口流出的混合风相混合。
参考图4,图中实心箭头示意室内风流向,空心箭头示意新风流向。可实现新风和室内风在空调内部和外部混合,从而借助室内风提高了新风的扩散速度;在空调功能和新风功能同时运行时,由于气流通道与换热风道通过连通口连通,新风通过连通口进入到换热风道内与室内风在空调内部混合,室内出风口吹出室内风与新风的混合风;由于新风出风口设于室内出风口的外周,室内出风口吹出的混合风与新风在空调外部周向混合,这样,新风可借助室内出风口的出风气流快速扩散到室内的各个角落,加快了室内空气改善的速度;另外,新风与室内风相混合,通过室内风可中和新风的温度,避免室内外温差较大时新风直吹造成用户温感的不适。
连通口313可位于换热风道上侧和/或下侧和/或左侧和/或右侧的侧壁上,使得新风能够在换热风道的上侧和/或下侧和/或左侧和/或右侧进入到换热风道内,方式具有多样化,能够满足多种设计需要。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1和图12,导流装置4包括环形件41和导流件42。
环形件41套设于换热风道13的外侧,环形件上形成气流通道411。
具体的,环形件41大体上呈矩形框状,环形件41位于新风出风口14的内侧且可完全覆盖新风出风口,即在环形件41靠近新风出风口一端的投影上,新风出风口14位于环形件41内。
气流通道411由环形件41向远离新风出风口14的一侧凹陷形成,气流通道411环绕在换热风道13的外侧并与新风出风口14相对。
导流件42连接在新风排风口和环形件之间,导流件内形成有导流通道421,导流通道将新风排风口312和气流通道411连通。
具体的,导流件42呈中空状,导流件42的下端与新风排风口312对接,导流件42的上端与环形件41的下端对接,从而将新风排风口312和气流通道411连通,新风可经过导流件42的内部空腔流向气流通道411。
设置环形件能够形成气流通道,设置导流件能够将气流通道与新风风道连通,设置方便,便于实现。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环形件41具有朝向新风出风口的敞口412,且环形件41的敞口端与机壳1的内壁相抵,从而气流通道411通过敞口与新风出风口14连通,设置敞口的形式能够节省材料、降低成本。
在其他实施例中,环形件41可呈中空的封闭状,然后在环形件41靠近新风出风口的侧壁上设置开口,气流通道411通过开口与新风出风口连通。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4,环形件41具有套设在换热风道外侧的环形底板413、设于环形底板外周圈的外侧板414以及设于环形底板内周圈的内侧板415,外侧板和内侧板的外端形成环形件的敞口412,内侧板上设有将气流通道和连通口连通的内侧板贯穿口(未图示),便于气流通道与连通口连通。内侧板贯穿口可设于内侧板415的上侧板面和/或下侧板面和/或左侧板面和/或右侧板面上,以与连通口的设置相适应。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换热风道13为双贯流风道。室内出风口12和换热风道13具有左右对称设置的两组。即,室内出风口12包括左右间隔设置的第一室内出风口121和第二室内出风口122,换热风道13包括第一换热风道132和第二换热风道133;第一换热风道132的出风端与第一室内出风口121相对,第二换热风道133的出风端与第二室内出风口122相对;第一换热风道132和第二换热风道133内各设有一个贯流风机,能够实现空调室内机两侧出风。
室内空气从室内进风口进入机壳1内,先与室内换热器21换热,然后分为两路,一路流向第一换热风道132,另一路流向第二换热风道133。第一换热风道132和第二换热风道133可相对空调室内机的前后方向中心面对称。
在一些实施例中,新风出风口14可分别对应两个室内出风口12设置为两个,新风出风口14包括环绕在第一室内出风口外周的第一新风出风口141和环绕在第二室内出风口外周的第二新风出口142。
参考图13,环形件41包括对应于第一新风出风口的第一环形件401和对应于第二新风出风口的第二环形件402。导流件42与第一环形件401和第二环形件402连接。
设置室内出风口具有左右间隔设置的第一室内出风口和第二室内出风口;新风出风口包括环绕第一室内出风口外周的第一新风出风口和环绕第二室内出风口外周的第二新风出口;环形件包括对应于第一新风出风口的第一环形件和对应于第二新风出风口的第二环形件,能够实现空调室内机两侧出风。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新风出风口14可对应其中一个室内出风口12设置为一个,即,新风出风口14设于第一室内出风口121的外周或者设于第二室内出风口122的外周。
导流件42包括导流部422和分流部423,导流部422与新风模块的新风排风口连接,可以是导流部的下端与新风模块的新风排风口连接。分流部423连接在导流部远离新风模块的一端,分流部423与环形件41连接。
分流部423包括连接在第一环形件401与导流部之间的第一分流部4231以及连接在第二环形件与导流部之间的第二分流部4232。
第一分流部4231和第二分流部4232可相对导流部422左右对称。
一般情况下,新风模块设置在空调室内机的中部,新风出风口设置在空调室内机的前侧,导流部可向前倾斜设置以适应新风排风口与新风出风口的设置。
导流部内的新风分为两路,其中一路通过第一分流部流向第一环形件,另一路通过第二分流部流向第二环形件。
设置导流部、第一分流部和第二分流部,能够将新风导流至气流通道内,设置方便。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流件42大体上可呈“T”型或者“Y”型。
当分流部由导流部422的上端向左右两侧横向延伸时,导流件42大体呈“T”型。
当分流部由导流部422的上端向左右两侧方向斜向上延伸时,导流件42大体呈“Y”型,新风沿分流部斜向上出风,新风斜向上流动到气流通道411内。
另外,分流部、导流部422或/和环形件41可一体注塑成型,或者分体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流件42可呈“V”型,包括第一分流部4231和第二分流部4232。第一分流部4231和第二分流部4232的下端口与新风排风口412对接,两者的上端分别向两侧斜向上延伸到环形件41处。
新风排风口412处的新风分为两路,一路沿第一分流部4231流向第一环形件401的气流通道411,另一路沿第二分流部4232流向第二环形件402的气流通道411。
机壳1还包括设于前面板内侧的衬板,衬板上设有与新风出风口相适应的开口,衬板上还具有与室内出风口相适应的开口,环形件的敞口端与衬板的内壁相抵,能够增强机壳强度。
机壳1还具接水盘,接水盘设于室内换热器和室内风机的下方,用于承接室内换热器和室内风机上的冷凝水。新风模块位于接水盘的下方。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其上限定有室内出风口和新风出风口,所述新风出风口环绕在所述室内出风口的外周;
换热风道,限定于所述机壳内且与所述室内出风口连通,所述换热风道的侧壁上设有连通口;
新风模块,具有新风风道和与所述新风风道连通的新风排风口,用于将室外新风引入室内;
导流装置,其上设有与所述新风出风口相对且连通的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与所述连通口连通且通过所述新风排风口与所述新风风道连通,所述气流通道将所述新风风道内的新风导流至所述连通口处并进入所述换热风道内与所述换热风道内的空气混合然后经所述室内出风口吹出且将所述新风风道的新风导流至所述新风出风口处从所述新风出风口处吹出,所述新风出风口流出的新风与所述室内出风口流出的风相混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口位于所述换热风道上侧和/或下侧和/或左侧和/或右侧的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装置包括:
环形件,套设在所述换热风道的外侧,所述环形件上形成有所述气流通道;
导流件,连接在所述新风排风口和所述环形件之间,所述导流件内形成有导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将所述新风排风口和所述气流通道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件上具有朝向所述新风出风口的敞口,所述环形件的敞口端与所述机壳的内壁相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件具有套设在所述换热风道外侧的环形底板、设于所述环形底板外周圈的外侧板以及设于所述环形底板内周圈的内侧板,所述外侧板和内侧板的外端形成所述环形件的敞口,所述内侧板上设有将所述气流通道和所述连通口连通的内侧板贯穿口。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出风口具有左右间隔设置的第一室内出风口和第二室内出风口;所述新风出风口包括环绕所述第一室内出风口的第一新风出风口和环绕所述第二室内出风口的第二新风出口;所述环形件包括对应于所述第一新风出风口的第一环形件和对应于所述第二新风出风口的第二环形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包括:
导流部,其与所述新风模块的所述新风排风口连接;
分流部,连接在所述导流部远离所述新风模块的一端,所述分流部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环形件与所述导流部之间的第一分流部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二环形件与所述导流部之间的第二分流部,所述导流部内的新风分为两路,其中一路通过所述第一分流部流向所述第一环形件,另一路通过所述第二分流部流向所述第二环形件。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风道包括对应于所述第一室内出风口的第一换热风道,以及对应于所述第二室内出风口的第二换热风道,所述第一换热风道和所述第二换热风道内各设有一个贯流风机。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包括前面板,所述新风出风口形成于所述前面板上,所述机壳还包括设于所述前面板内侧的衬板,所述环形件的敞口端与所述衬板的内壁相抵。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部向前倾斜设置。
CN202221279992.2U 2022-05-26 2022-05-26 空调室内机 Active CN2178761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79992.2U CN217876138U (zh) 2022-05-26 2022-05-26 空调室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79992.2U CN217876138U (zh) 2022-05-26 2022-05-26 空调室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76138U true CN217876138U (zh) 2022-11-22

Family

ID=840911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279992.2U Active CN217876138U (zh) 2022-05-26 2022-05-26 空调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761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001903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5765420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7584634U (zh) 空调器
CN215765418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7876138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6244597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2870005U (zh) 挂式空调器的室内机以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7685725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5001922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3542655U (zh) 一种室内空调器
CN215765405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3395588U (zh) 一种室内空调器
CN217559950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5765417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5765419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5765415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5765416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6953249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7482867U (zh) 空调器
CN218993521U (zh) 空调器
CN215909215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8627081U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215765404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6522004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7715173U (zh) 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