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74318U - 用于防混阀泄漏腔的防污染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防混阀泄漏腔的防污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74318U
CN217874318U CN202221782085.XU CN202221782085U CN217874318U CN 217874318 U CN217874318 U CN 217874318U CN 202221782085 U CN202221782085 U CN 202221782085U CN 217874318 U CN217874318 U CN 2178743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um
valve
leakage cavity
pipe
collec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78208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立坡
卞立明
王晶
赵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tian Vinegar Group Co ltd
Haitian Vinegar Industry Zhejiang Co ltd
Haitian Vinegar Wuhan Co ltd
Haitian Vinegar Industry Guangdong Co ltd
Foshan Haitian Flavoring and Foo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tian Vinegar Group Co ltd
Haitian Vinegar Industry Zhejiang Co ltd
Haitian Vinegar Wuhan Co ltd
Haitian Vinegar Industry Guangdong Co ltd
Foshan Haitian Flavoring and Foo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tian Vinegar Group Co ltd, Haitian Vinegar Industry Zhejiang Co ltd, Haitian Vinegar Wuhan Co ltd, Haitian Vinegar Industry Guangdong Co ltd, Foshan Haitian Flavoring and Food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tian Vinegar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78208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743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743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743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混阀泄漏腔的防污染装置,包括出料管和介质收集装置,所述出料管的一端用于与防混阀泄漏腔连接,所述出料管的另一端与所述介质收集装置连接;所述介质收集装置内具有储料空间,所述介质收集装置安装有用于开启和关闭所述储料空间的出料阀门,所述介质收集装置内安装有压力维持装置,以使得所述储料空间内的压力小于安装所述防混阀的工艺介质管路内的压力。本实用新型通过出料管将防混阀泄漏腔内泄漏的介质引出至介质收集装置内,避免泄漏腔与外部空间直接联通,即使在清洗周期内,也可避免泄漏腔受到外部空间的污染,从而在防混阀开启时,泄漏腔与工艺介质接触,而不会造成工艺介质被污染。

Description

用于防混阀泄漏腔的防污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防混阀泄漏腔的防污染装置。
背景技术
单座双密封防混阀是对工艺管道内输送的不同介质进行控制和防混分离的阀门。如密封损坏,输送介质可单独流入泄漏腔排放至外部,不会影响到其它路线上的产品,泄漏腔可单独清洗。
单座双密封防混阀关闭时,泄漏腔是与外部空间联通的,容易受到外部空间的污染,虽然泄漏腔可单独清洗,但阀门每次开、关均要进行泄漏腔的清洗消毒,会浪费大量的清洗液和清洗时间。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泄漏腔的清洗一般定期实施(例如,与储罐的清洗频率保持一致),而不会每动作一次,就清洗一次。但是,由于泄漏腔是与外部空间联通的,泄漏腔在清洗周期内,易被外部空间污染,进而在阀门开启时,泄漏腔与工艺介质接触,造成工艺介质被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防混阀泄漏腔的防污染装置,以解决泄漏腔在清洗周期内,易被外部空间污染,进而在与工艺介质接触时,造成工艺介质被污染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防混阀泄漏腔的防污染装置,包括出料管和介质收集装置,所述出料管的一端用于与防混阀泄漏腔连接,所述出料管的另一端与所述介质收集装置连接;所述介质收集装置内具有储料空间,所述介质收集装置安装有用于开启和关闭所述储料空间的出料阀门,所述介质收集装置内安装有压力维持装置,以使得所述储料空间内的压力小于安装所述防混阀的工艺介质管路内的压力。
优选地,所述介质收集装置内安装有介质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储料空间内的工艺介质。
优选地,所述工艺介质检测装置为音叉或电导率仪。
优选地,所述防污染装置还包括控制器和报警器,所述报警器、所述介质检测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防污染装置还包括泄漏腔清洗管,所述泄漏腔清洗管的一端用于与清洗系统连接,所述泄漏腔清洗管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防混阀泄漏腔连接,且所述泄漏腔清洗管与所述出料管连通。
优选地,所述出料管具有多个,多个所述出料管并联连接在所述介质收集装置上。
优选地,所述出料管为透明管。
优选地,所述压力维持装置为排气阀或无菌呼吸阀。
优选地,所述介质收集装置为管道或容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用于防混阀泄漏腔的防污染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防混阀泄漏腔的防污染装置,通过出料管将防混阀泄漏腔内泄漏的介质引出至介质收集装置内,避免泄漏腔与外部空间直接联通,即使在清洗周期内,也可避免泄漏腔受到外部空间的污染,从而在防混阀开启时,泄漏腔与工艺介质接触,而不会造成工艺介质被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用于防混阀泄漏腔的防污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出料管;2、介质收集装置;3、出料阀门;4、压力维持装置;5、介质检测装置;6、泄漏腔清洗管;7、工艺介质管路;8、防混阀;81、防混阀泄漏腔。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用于防混阀泄漏腔的防污染装置,包括出料管1和介质收集装置2,出料管1的一端用于与防混阀泄漏腔81连接,出料管1的另一端与介质收集装置2连接,通过出料管1可将防混阀泄漏腔81内的工艺介质引出至介质收集装置2内;介质收集装置2内具有存储工艺介质的储料空间,介质收集装置2安装有用于开启和关闭储料空间的出料阀门3,通过出料阀门3方便对介质收集装置2内的工艺介质进行定期清理;介质收集装置2内安装有压力维持装置4,以使得储料空间内的压力小于安装防混阀8的工艺介质管路7内的压力,保证防混阀8密封损坏时,工艺介质管路7内的工艺介质可以流入防混阀泄漏腔81。
介质收集装置2连接有清洗消毒系统,可定期进行清洗消毒,清洗消毒结束后,关闭出料阀门3,使得储料空间不与外界联通,保持介质收集装置2的清洁卫生。
本实用新型通过出料管1将防混阀泄漏腔81内泄漏的介质引出至介质收集装置2内,避免泄漏腔与外部空间直接联通,即使在清洗周期内,也可避免泄漏腔受到外部空间的污染,从而在防混阀8开启时,泄漏腔与工艺介质接触,而不会造成工艺介质被污染。
可选地,压力维持装置4为排气阀或无菌呼吸阀。
可选地,介质收集装置2为管道或容器。出料阀门3可设置有两个,两个出料阀门3分别安装在介质收集装置2的两端,方便清理介质收集装置2内的工艺介质。
介质收集装置2内安装有介质检测装置5,用于检测储料空间内的工艺介质,通过检测结果可获取防混阀8是否出现泄漏。优选地,工艺介质检测装置5为音叉或电导率仪。
进一步地,防污染装置还包括控制器和报警器,报警器、介质检测装置5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介质检测装置5检测到工艺介质后,将检测信号传输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介质检测装置5的检测结果控制报警器发出警报,通过警报可及时地通知操作人员防混阀8出现泄漏。报警器可为声光报警器。
如图1所示,防污染装置还包括泄漏腔清洗管6,泄漏腔清洗管6的一端用于与清洗系统连接,泄漏腔清洗管6的另一端用于与防混阀泄漏腔81连接,且泄漏腔清洗管6与出料管1连通。泄漏腔清洗管6与防混阀泄漏腔81之间设置有隔断阀门,当防混阀泄漏腔81需要清洗时,开启隔断阀门,通过泄漏腔清洗管6向防混阀泄漏腔81内提供清洗液,清洗液进入防混阀泄漏腔81后,经出料管1流入至介质收集装置2内,开启出料阀门3后,清洗液流出介质收集装置2,完成防混阀泄漏腔81和介质收集装置2的清洗。当防混阀泄漏腔81不需要清洗时,隔断阀门关闭,阻隔了泄漏腔清洗管6与外界的连通,使得防混阀泄漏腔81不会通过泄漏腔清洗管6与外界连通。
需要指出的是,清洗系统为现有技术。例如,清洗系统可以为原位清洗(Clean InPlace,CIP)系统,通过CIP清洗系统向泄漏腔清洗管6提供用于清洗防混阀泄漏腔的清洗液。
可选地,出料管1具有多个,多个出料管1并联连接在介质收集装置2上,其中,每个出料管1各连接一个防混阀泄漏腔81,通过多个出料管1将各个防混阀泄漏腔81泄漏的工艺介质分别引出至共用的介质收集装置2内。进一步地,出料管1为透明管,根据透明管内流通的介质可直接观察到具体是哪个防混阀8发生泄漏。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出料管1、泄漏腔清洗管6与防混阀泄漏腔81均是密封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
将出料管1连接在防混阀泄漏腔81上,通过压力维持装置4使得储料空间内的压力小于安装防混阀8的工艺介质管路7内的压力。当防混阀8发生泄漏时,泄漏的工艺介质流入防混阀泄漏腔81,经出料管1流进介质收集装置2的储料空间内。当介质检测装置5检测到工艺介质后,通过报警器发出警报,操作人员在现场可以直观的通过透明的出料管1,快速判断出是哪一个防混阀8出现泄漏,以便于及时对防混阀8进行检修。
本实用新型的防污染装置使得无需每开、关一次防混阀即需清洗防混阀泄漏腔,减少清洗液的使用,以DN80的防混阀为例,防混阀泄漏腔每次清洗40s,每次清洗液用量3L,每天开、关4次,清洗周期设定为10天,单个防混阀可以减少4m3清洗液/年;单个防混阀可以减少清洗时间15h/年,提高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用于防混阀泄漏腔的防污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出料管和介质收集装置,所述出料管的一端用于与防混阀泄漏腔连接,所述出料管的另一端与所述介质收集装置连接;所述介质收集装置内具有储料空间,所述介质收集装置安装有用于开启和关闭所述储料空间的出料阀门,所述介质收集装置内安装有压力维持装置,以使得所述储料空间内的压力小于安装所述防混阀的工艺介质管路内的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防混阀泄漏腔的防污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收集装置内安装有介质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储料空间内的工艺介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防混阀泄漏腔的防污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介质检测装置为音叉或电导率仪。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防混阀泄漏腔的防污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污染装置还包括控制器和报警器,所述报警器、所述介质检测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防混阀泄漏腔的防污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污染装置还包括泄漏腔清洗管,所述泄漏腔清洗管的一端用于与清洗系统连接,所述泄漏腔清洗管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防混阀泄漏腔连接,且所述泄漏腔清洗管与所述出料管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防混阀泄漏腔的防污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管具有多个,多个所述出料管并联连接在所述介质收集装置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防混阀泄漏腔的防污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管为透明管。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防混阀泄漏腔的防污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维持装置为排气阀或无菌呼吸阀。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防混阀泄漏腔的防污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收集装置为管道或容器。
CN202221782085.XU 2022-07-11 2022-07-11 用于防混阀泄漏腔的防污染装置 Active CN2178743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82085.XU CN217874318U (zh) 2022-07-11 2022-07-11 用于防混阀泄漏腔的防污染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82085.XU CN217874318U (zh) 2022-07-11 2022-07-11 用于防混阀泄漏腔的防污染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74318U true CN217874318U (zh) 2022-11-22

Family

ID=840506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782085.XU Active CN217874318U (zh) 2022-07-11 2022-07-11 用于防混阀泄漏腔的防污染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743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322992U (zh) 一种智能污水取样检测装置
CN102011133A (zh) 管道循环酸洗装置
CN217874318U (zh) 用于防混阀泄漏腔的防污染装置
CN101734448B (zh) 罐顶保护装置及其气压保护系统
CN211621788U (zh) 一种二次供水自动控制系统
CN201791480U (zh) 集成膜丝检测的一体化超滤膜水处理装置
CN209876515U (zh) 一种贵重或有毒或强腐蚀性液体的全自动收集和输送装置
CN101073474A (zh) 桶装水取水装置及桶式饮水机
CN210596028U (zh) 一种用于制备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培养基的自动加注系统
CN201182942Y (zh) 酒液终端自流过滤机
CN216469854U (zh) 一种纯化水储罐、注射用水储罐防污染排放装置
CN207830606U (zh) 一种单向防堵阀门
CN213613117U (zh) 实时监控式饮料料液管道的cip自动清洗系统
CN206867837U (zh) 一种y型过滤器排污结构
CN201284498Y (zh) 气腔封闭型屋顶水箱
CN2625314Y (zh) 室内桶装饮水装置
CN217898922U (zh) 一种计量泵用自带过滤的单向阀结构
CN213810040U (zh) 自动无菌排液系统
CN217287477U (zh) 一种阀门内部的过滤装置
CN220727902U (zh) 进气管可拆卸的储罐
CN219377171U (zh) 无菌隔离器
CN215172221U (zh) 一种适合无菌产品使用的新型机械密封
CN214884073U (zh) 一种智能化装配式蓄水池
CN203661766U (zh) 一种控制阀过滤器
CN217785100U (zh) 一种蒸汽喷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