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71843U - 一种双u型斜撑底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u型斜撑底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71843U
CN217871843U CN202221944850.3U CN202221944850U CN217871843U CN 217871843 U CN217871843 U CN 217871843U CN 202221944850 U CN202221944850 U CN 202221944850U CN 217871843 U CN217871843 U CN 2178718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ped upper
inclined strut
upper convex
double
buri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4485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渭泉
彭辉
谢延义
郑新伟
付勇涛
童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Zhite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Zhite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Zhite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Zhite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94485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718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718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718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双U型斜撑底座。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设有第一预埋部、连接部和第二预埋部、所述第一预埋部、连接部和第二预埋部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第一预埋部与连接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预埋部与连接端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连接部上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一开槽,斜撑设有连接端,所述连接端上设有安装孔,安装时,所述连接端置于第一开槽内并通过螺栓穿过第一凹槽和安装孔与本体连接。将第一预埋件和第二预埋件埋设在混凝土内即完成设置,无需等待混凝土干透后,再打孔,然后安装膨胀螺丝等一系列繁琐的步骤,等到使用时,将斜撑的连接端置于第一开槽内,然后将螺栓穿过第一凹槽和安装孔即可完成斜撑的安装。

Description

一种双U型斜撑底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双U型斜撑底座。
【背景技术】
斜撑作为加固墙柱位置模板的重要构件。斜撑装置调节模板的平行度和垂直度,进而确保浇筑后的墙柱符合要求。
目前,斜撑底座通常采用铁板焊接的方式,斜撑底座通过膨胀螺丝或者预埋构件的方式与楼面板连接。该方法安装繁琐,且不便于工人施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双U型斜撑底座。
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U型斜撑底座,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设有第一预埋部、连接部和第二预埋部、所述第一预埋部、连接部和第二预埋部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第一预埋部与连接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预埋部与连接端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连接部上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一开槽,斜撑设有连接端,所述连接端上设有安装孔,安装时,所述连接端置于第一开槽内并通过螺栓穿过第一凹槽和安装孔与本体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预埋部包括第一直筋和第二直筋,所述第一直筋和第二直筋的两端分别设有自由端和第一折弯部,所述第一折弯部与连接部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U型上凸部和第二U型上凸部,所述第一U型上凸部和第二U型上凸部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一折弯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第二预埋部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预埋部包括第一延伸部、弯曲部和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弯曲部和第二延伸部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第一延伸部与第一U型上凸部的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延伸部与第二U型上凸部的第二连接部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预埋部、连接部和第二预埋部的横截面形状一致且横切面积相等。
优选地,所述横截面形状为圆形。
优选地,所述第一直筋、第二直筋、第一延伸部、弯曲部和第二延伸部在同一水平面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U型上凸部和第二U型上凸部均与第一预埋部和第二预埋部垂直。
优选地,所述第一U型上凸部和第二U型上凸部与第一直筋垂直。
优选地,所述第一预埋部、连接部和第二预埋部为金属制作而成的第一预埋部、连接部和第二预埋部。
本实用新型一种双U型斜撑底座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一种双U型斜撑底座通过在铺设混凝土时,同时将第一预埋件和第二预埋件埋设在混凝土内即完成设置,无需等待混凝土干透后,再打孔,然后安装膨胀螺丝等一系列繁琐的步骤,等到使用时,将斜撑的连接端置于第一开槽内,然后将螺栓穿过第一凹槽和安装孔即可完成斜撑的安装。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本体100;第一凹槽610;第一开槽620;第一直筋210;第二直筋220;自由端230;第一折弯部240;第一U型上凸部310;第二U型上凸部320;第一连接端330;第二连接端340;第一延伸部410;弯曲部420;第二延伸部430。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请参见图1-2,图1-2揭示的一种双U型斜撑底座的最佳实施方式:
一种双U型斜撑底座,包括本体100,所述本体100上设有第一预埋部、连接部和第二预埋部、所述第一预埋部、连接部和第二预埋部为一体化结构;本实施例中,第一预埋部、所述连接部设置在中间,第一预埋部和第二预埋部分别设置连接部的两侧,形成“T”型结构,第一预埋部和第二预埋部埋设在混凝土当中,连接部露出混凝土用于后续的安装。
具体地,第一预埋部与连接部的一端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埋部包括第一直筋210和第二直筋220,所述第一直筋210和第二直筋220的两端分别设有自由端230和第一折弯部240,所述第一折弯部240与连接部连接。
更加具体地,所述连接部上设有第一凹槽610和第一开槽620;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U型上凸部310和第二U型上凸部320,所述第一U型上凸部310和第二U型上凸部320之间形成第一开槽620,所述第一U型上凸部310和第二U型上凸部320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端330和第二连接端340,所述第一连接端330和第二连接端340之间形成第一凹槽610,所述第一连接端330与所述第一折弯部240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340与第二预埋部连接。
更加具体地,所述第二预埋部与连接端的另一端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预埋部包括第一延伸部410、弯曲部420和第二延伸部430,所述第一延伸部410、弯曲部420和第二延伸部430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第一延伸部410与第一U型上凸部310的第二连接端340连接,所述第二延伸部430与第二U型上凸部320的第二连接端340连接。
更加具体地,所述第一预埋部、连接部和第二预埋部的横截面形状一致且横切面积相等,本实施例中,所述横截面形状为圆形。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直筋210、第二直筋220、第一延伸部410、弯曲部420和第二延伸部430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一U型上凸部310和第二U型上凸部320均与第一预埋部和第二预埋部垂直;所述第一U型上凸部310和第二U型上凸部320与第一直筋210垂直。从而使得第一预埋部、连接部和第二预埋部形成“T”型结构。
为了提高强度,所述第一预埋部、连接部和第二预埋部为金属制作而成的第一预埋部、连接部和第二预埋部;本实施例中,采用钢材制作而成。
本实施例中,斜撑设有连接端,所述连接端上设有安装孔,安装时,所述连接端置于第一开槽620内并通过螺栓穿过第一凹槽610和安装孔与本体100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步骤如下:
首先将第一预埋部和第二预埋部埋设在混凝土当中,连接部露出混凝土,等混凝土凝固后,第一预埋部和第二预埋部被固定在混凝土里面,然后将斜撑的连接端插入第一U型上凸部310和第二U型上凸部320形成的第一开槽620内,然后将螺栓穿过第一连接端330和第二连接端340之间形成第一凹槽610并插入连接端的安装孔内然后拧紧,当斜撑受力时,螺栓与第一连接端330或第二连接端340抵触从而限制斜撑的移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双U型斜撑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00),所述本体(100)上设有第一预埋部、连接部和第二预埋部、所述第一预埋部、连接部和第二预埋部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第一预埋部与连接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预埋部与连接端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连接部上设有第一凹槽(610)和第一开槽(620),斜撑设有连接端,所述连接端上设有安装孔,安装时,所述连接端置于第一开槽(620)内并通过螺栓穿过第一凹槽(610)和安装孔与本体(10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U型斜撑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埋部包括第一直筋(210)和第二直筋(220),所述第一直筋(210)和第二直筋(220)的两端分别设有自由端(230)和第一折弯部(240),所述第一折弯部(240)与连接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U型斜撑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U型上凸部(310)和第二U型上凸部(320),所述第一U型上凸部(310)和第二U型上凸部(320)之间形成第一开槽(620),所述第一U型上凸部(310)和第二U型上凸部(320)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端(330)和第二连接端(340),第一连接端(330)和第二连接端(340)之间形成第一凹槽(610),所述第一连接端(330)与所述第一折弯部(240)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340)与第二预埋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U型斜撑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埋部包括第一延伸部(410)、弯曲部(420)和第二延伸部(430),所述第一延伸部(410)、弯曲部(420)和第二延伸部(430)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第一延伸部(410)与第一U型上凸部(310)的第二连接端(340)连接,所述第二延伸部(430)与第二U型上凸部(320)的第二连接端(340)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U型斜撑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埋部、连接部和第二预埋部的横截面形状一致且横切面积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U型斜撑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截面形状为圆形。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U型斜撑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筋(210)、第二直筋(220)、第一延伸部(410)、弯曲部(420)和第二延伸部(430)在同一水平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U型斜撑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型上凸部(310)和第二U型上凸部(320)均与第一预埋部和第二预埋部垂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双U型斜撑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型上凸部(310)和第二U型上凸部(320)与第一直筋(210)垂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U型斜撑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埋部、连接部和第二预埋部为金属制作而成的第一预埋部、连接部和第二预埋部。
CN202221944850.3U 2022-07-26 2022-07-26 一种双u型斜撑底座 Active CN2178718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44850.3U CN217871843U (zh) 2022-07-26 2022-07-26 一种双u型斜撑底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44850.3U CN217871843U (zh) 2022-07-26 2022-07-26 一种双u型斜撑底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71843U true CN217871843U (zh) 2022-11-22

Family

ID=840556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44850.3U Active CN217871843U (zh) 2022-07-26 2022-07-26 一种双u型斜撑底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718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871843U (zh) 一种双u型斜撑底座
CN111809895A (zh) 一种用于定位预埋槽道的定位装置及定位方法
CN214884742U (zh) 一种带支座连接器的预制楼板
CN110593556A (zh) 格栅组合模架系统
KR200205940Y1 (ko) 거푸집 작업용 발판지지대
CN212271656U (zh) 一种用于定位预埋槽道的定位装置
CN210888046U (zh) 格栅组合模架系统
CN214055715U (zh) 用于装配式砼结构的连接件
CN216004914U (zh) 一种用于小型pc预制构件的吊装装置
CN211816999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中的快速定位预埋件
CN219100707U (zh) 带肋加强型免焊接楼承板边模组合
CN215055342U (zh) 一种建筑模板方管卡扣
CN218991627U (zh) 一种隧道内钢筋施工定位装置
CN214531159U (zh) 一种适配度高的安全型alc墙板安装配件
CN217055185U (zh) 一种明挖浅埋隧道侧墙支撑体系
CN219491718U (zh) 建筑模板组件
CN218715110U (zh) 墙体空调冷凝管预留洞施工结构
CN217232740U (zh) 一种楼梯混凝土浇筑固定装置
CN217840509U (zh) 基于建筑装配式免拆模桁架梁楼承板
CN214246628U (zh) 一种用于钢模板快速连接的夹具
CN212534853U (zh) 雨棚支撑结构及具有其的雨棚
CN215907206U (zh) 一种工业化建筑中结构钢筋防雷接地的套筒连接
CN219918330U (zh) 新型桥架预埋连接结构
CN211341762U (zh) 一种过梁加固斜撑件
CN216740679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墙端模板固定卡具及固定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