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53295U - 一种参考架的固定装置及导航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参考架的固定装置及导航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53295U
CN217853295U CN202220523268.3U CN202220523268U CN217853295U CN 217853295 U CN217853295 U CN 217853295U CN 202220523268 U CN202220523268 U CN 202220523268U CN 217853295 U CN217853295 U CN 2178532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pressing
connecting rod
lock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52326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剑锋
燕霞
郭振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Weiga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Weiga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Weiga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Weiga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52326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532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532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532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参考架的固定装置及导航装置,固定装置包括:骨针,沿第一方向延伸,且设置有至少两个;基座,骨针能沿第一方向滑动地安装于基座上;调节座,其包括连杆和连接轴部,连杆的第一端安装于基座上,连接轴部垂直连接于连杆的第二端,且连杆能相对骨针沿连杆的长度方向滑动及绕第二方向转动,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固定轴,其第一端能绕连接轴部的轴线方向转动地与连接轴部连接,固定轴沿与轴线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固定轴的第二端用于安装参考架。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固定装置及导航装置,能够提高参考架的调节灵活性,提高导航操作便利性。

Description

一种参考架的固定装置及导航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参考架的固定装置及导航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医疗手术过程中,尤其是在骨科手术过程中,需要对患者手术部位和器械进行定位跟踪,以准确跟踪患者移位或骨结构变化,从而实现医生或者手术机器人对手术操作的引导。
在骨科手术上,手术导航系统由导航参考架及像机车等配合实现导航。像机车放置在待手术肢体的另一侧,距离手术部位约1.5m,导航参考架固定于临近手术骨结构上,且导航参考架上设置有若干个示踪球。像机车的相机头部面板内集成有激光笔,在手术过程中,激光笔发射激光束指向导航参考架,使导航参考架上的示踪球在屏幕上形成可视的阵列,以识别导航参考架的位置,进而间接得到手术对象的实时位置,即实现手术导航。
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骨科手术导航用参考架固定装置,其通过设置骨针,直接将导航参考架固定在患处附近的骨骼上,同时通过设置调节旋钮实现导航参考架的俯仰角调节。但是现有的导航用参考架固定装置,可调节的自由度较少,调节灵活性较低,在使用过程中容易遮挡视线,从而降低导航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参考架的固定装置及导航装置,以提高参考架调节的灵活性,提高导航精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参考架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
骨针,沿第一方向延伸,且设置有至少两个;
基座,所述骨针能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地安装于所述基座上;
调节座,其包括连杆和连接轴部,所述连杆的第一端可绕自身轴线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基座上,所述连接轴部垂直连接于所述连杆的第二端,且所述连杆能相对所述骨针沿所述连杆的长度方向滑动及绕第二方向转动,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固定轴,其第一端能绕所述连接轴部的轴线方向转动地与所述连接轴部连接,所述固定轴沿与所述轴线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所述固定轴的第二端用于安装所述参考架。
作为一种固定装置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基座包括锁紧单元及沿所述第二方向压合连接的针座及压块,所述骨针夹设在所述针座和所述压块之间;
所述锁紧单元包括:
锁紧轴,其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且转动穿设于所述针座及所述压块,所述锁紧轴的第一端限位于所述针座远离所述压块的一侧;
压环,滑动套设在所述锁紧轴上且与所述压块远离所述针座的一侧抵接,所述连杆沿所述锁紧轴的径向穿设于所述压环及所述锁紧轴;
压帽,其与所述压环远离所述压块的一端抵接,且所述压帽与所述锁紧轴的第二端螺纹连接,以向所述压环施加抵压所述压块的锁紧力。
作为一种固定装置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针座开设有第一插槽,所述压块上开设有第二插槽,所述压块与针座压合后,所述第一插槽和所述第二插槽合围形成插孔,所述第一插槽和所述第二插槽均为开口相对的V型槽,所述骨针穿设于所述插孔中并与所述第一插槽及所述第二插槽的槽壁均抵接。
作为一种固定装置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V型槽的V型夹角为60°~120°;和/或,所述V型槽的夹角处具有过渡圆弧,所述过渡圆弧对应的直径小于所述骨针的直径;
和/或,所述针座朝向所述压块的一侧设置有压合槽,所述压合槽的槽底上设有所述第一插槽,所述压块的一端插入所述压合槽中,所述压合槽的槽底和所述压块中的一个设置有定位凸台,另一个设置有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凸台插设于所述定位凹槽中并与所述定位凹槽的槽周壁贴合,所述压合槽的槽壁与所述压块的侧壁间隔设置。
作为一种固定装置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压块朝向所述压环的一面凸设有第一齿圈结构,所述压环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二齿圈结构,所述第一齿圈结构与所述第二齿圈结构啮合;
和/或,所述锁紧轴的第二端端面沿轴向开设有锁紧螺纹孔,所述压帽包括同轴设置的抵压筒部及螺杆部,所述抵压筒部套设在所述锁紧轴的外侧且开口端端面与所述压环的第二端抵接,所述螺杆部的一端与所述抵压筒部的内底连接,所述螺杆部的另一端与所述锁紧螺纹孔螺接。
作为一种固定装置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锁紧轴沿径向贯通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锁紧螺纹孔轴向垂直连通,所述压环沿径向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第一安装孔正对连通,所述第一安装孔在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在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
所述连杆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中,当所述锁紧单元处于锁紧状态时,所述螺杆部抵压于所述连杆,且所述连杆抵紧于所述第二安装孔朝向所述压块的一侧孔壁。
作为一种固定装置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孔壁包括圆弧壁部和V形壁部,所述圆弧壁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V形壁部的两端相切连接,所述V形壁部位于所述圆弧壁部朝向所述压块的一侧,所述圆弧壁部对应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连杆的直径,且所述圆弧壁部对应的圆心角大于或等于180°且小于或等于240°;
和/或,所述第一安装孔为跑道型孔,所述跑道型孔的长度方向为所述第二方向,所述跑道型孔的最大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连杆的直径。
作为一种固定装置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轴包括固定主轴和垂直连接于所述固定主轴第一端的调节轴部,所述调节轴部与所述连接轴部转动且同轴设置,所述连接轴部与所述调节轴部通过固定件可拆卸连接;
和/或,所述固定轴的第二端设置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上开设有固定螺纹孔。
作为一种固定装置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轴部的端面上设置有连接螺纹孔,所述调节轴部上贯通开设有中心通孔,所述调节轴部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接轴部抵接;所述固定件包括相连的抵压帽部和连接杆部,所述连接杆部穿过所述中心通孔且末端与所述连接螺纹孔螺接,以使所述抵压帽部选择性地抵紧所述调节轴部的第二端;
和/或,所述连接轴部的一端端面设置有第三齿圈结构,所述调节轴部的第一端端面设置有第四齿圈结构,所述第三齿圈结构与所述第四齿圈结构啮合。
作为一种固定装置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部呈锥台形,所述锥台形的大端朝向所述连接轴部;
或,所述固定部在垂直于所述固定轴的平面的投影外轮廓呈非圆形;
或,所述固定部包括垂直连接的定位柱部和凸部,所述定位柱部与所述固定轴的轴线同轴,所述凸部沿所述固定轴的主体结构的径向延伸,所述凸部上贯通开设有所述固定螺纹孔。
一种导航装置,包括参考架,还包括如上所述的固定装置,所述参考架与所述固定轴的第二端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定装置,其具有多个调节的自由度:首先,骨针在固定于人体骨干后,基座可以沿第一方向相对骨针轴向滑动,由此可以调节参考架相对于手术部位的高度;其次连杆可以相对骨针绕第二方向转动,以调节参考架相对于骨干轴线方向的角度;同时,连杆还可以相对骨针沿其长度方向滑动,可以调节参考架与骨干之间的垂直间距;再者,固定轴与连接轴部转动连接,可以进一步地调节参考架在垂直于连接轴部的平面内的位置。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定装置,可以为参考架的调节提供多个自由度,调节灵活性高,调节便利,可以根据手术过程中的需求,将参考架调节到最佳位置,确保导航的稳定性和导航精度,提高手术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航装置,通过采用上述固定装置固定参考架,能够提高参考架的调节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航装置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航装置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剖平面下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航装置在垂直于第三方向的剖平面下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针座在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针座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压块在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压块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压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航装置在垂直于第二方向的剖平面下的剖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导航装置部分结构的剖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导航装置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如下:
100、固定装置;200、参考架;201、定位通孔;300、紧固螺钉;
1、基座;11、针座;111、第一插槽;112、压合槽;1121、槽侧壁;1122、槽底壁;113、定位凹槽;114、第一轴孔;115、限位槽;116、定位孔;12、压块;121、主块体;1211、第二插槽;122、定位凸台;123、齿盘部;1231、第一齿圈结构;124、第二轴孔;13、锁紧轴;131、锁紧主轴部;1311、锁紧螺纹孔;1312、第一安装孔;132、限位部;14、压环;141、第二齿圈结构;142、第二安装孔;1421、圆弧壁部;1422、V形壁部;143、环形槽;15、压帽;151、螺杆部;152、抵压筒部;153、柄部;
2、调节座;21、连杆;22、连接轴部;221、连接主轴部;222、第一凸环部;2221、第三齿圈结构;223、连接螺纹孔;224、凸台部;
3、固定轴;31、固定主轴;32、调节轴部;321、调节主轴部;322、第二凸环部;3221、第四齿圈结构;323、中心通孔;33、固定部;331、定位柱部;332、凸部;34、固定螺纹孔;
4、固定件;41、连接杆部;411、延伸杆部;412、螺杆头部;42、抵压帽部;43、操作部;
5、骨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航装置,其包括参考架200和用于安装参考架200的固定装置100,固定装置100用于将参考架200稳定固定在手术部分附近,且固定装置100具备多自由度调节功能,以调节参考架200的位置和位姿。本实施例提供的导航装置可应用于骨科手术导航系统中,实现对骨科手术中手术部位及手术器械的示踪的同时,提高参考架200的调节便利性和灵活性。
参考架200包括架体和安装于架体上的示踪球,参考架200的结构可以参考现有参考架的结构,本实用新型对固定装置100应用的参考架200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制,且参考架200的结构也不会对固定装置100的核心和主要结构造成影响。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装置包括:骨针5,沿第一方向延伸,且设置有至少两个;基座1,骨针5能沿第一方向滑动地安装于基座1上;调节座2,其包括连杆21和连接轴部22,连杆21的第一端可绕自身轴线转动地安装于基座1上,连接轴部22垂直连接于连杆21的第二端,且连杆21能相对骨针5沿连杆21的长度方向滑动及绕第二方向转动,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固定轴3,其第一端能绕连接轴部22的轴线方向转动地与连接轴部22连接,固定轴3沿与轴线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固定轴3的第二端用于安装参考架。
即,本实施例提供的固定装置100,其具有多个调节的自由度:首先,骨针5可以沿第一方向相对基座1滑动,由此可以调节参考架200相对于手术部位的高度;其次,连杆21可以相对骨针5绕第二方向转动,以调节参考架200的转动角度;同时,连杆21还可以相对骨针5沿其长度方向滑动,可以调节参考架200与基座1之间的间距;再者,固定轴3与连接轴部22转动连接,可以进一步地调节参考架200在垂直于连接轴部22的平面内的位置。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固定装置100,可以为参考架200的调节提供多个自由度,调节灵活性高,调节便利,可以根据手术过程中的需求,将参考架200调节到最佳位置,确保导航的稳定性和导航精度,提高手术效率。
如图2和图3所示,基座1包括锁紧单元及沿第二方向压合连接的针座11及压块12,骨针5夹设在针座11和压块12之间,锁紧单元沿第二方向延伸且具备锁紧状态和解锁状态,连杆21安装于锁紧单元上。当锁紧单元处于锁紧状态时,压块12沿第二方向压紧于针座11及骨针5,连杆21紧固于锁紧单元,当锁紧单元处于解锁状态时,锁紧单元能相对针座11绕第二方向转动,且连杆21能相对锁紧单元沿长度方向滑动及绕连杆21的自身轴线转动。通过设置针座11与压块12配合压紧连接骨针5,可以通过锁紧单元在锁紧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的切换,实现对骨针5的夹紧或者放开,提高调节的便利性。
在本实施例中,骨针5包括圆柱状的针体和设置于针体第一端的针头,针体包括沿轴向相连的光轴段和螺纹段,螺纹段远离光轴段的一端设置有针头,光轴段插设于插孔中。在使用过程中,骨针5的针头刺入靠近手术部位的骨结构中,且通过旋拧使螺纹段深入骨结构内部,保证骨针5与骨结构的刚性连接。
如图2、图5及图7所示,优选地,针座11开设有第一插槽111,压块12上开设有第二插槽1211,压块12与针座11压合后,第一插槽111和第二插槽1211合围形成插孔,骨针5穿设于插孔中并与第一插槽111及第二插槽1211的槽壁均抵接。该种设置,能够增加压块12及针座11对骨针5的夹持稳定性,减小骨针5的晃动,提高基座1与骨针5连接后刚性。
第一插槽111和第二插槽1211均为V形槽,该种设置,使得骨针5与第一插槽111及第二插槽1211的槽壁分别具有两个线接触位置,保证骨针5在基座1上的安装稳定性,从而保证骨针5在基座1上的安装刚度;同时,该种第一插槽111和第二插槽1211的结构,相对于将插孔设置成与骨针5等径的圆孔,能够降低对第一插槽111和第二插槽1211的加工精度要求,使得即使第一插槽111和第二插槽1211的形状有些许误差,也能保证骨针5稳定夹持在第一插槽111的槽壁和第二插槽1211的槽壁之间;再者,由于骨针5与第一插槽111的槽壁为线接触,在压块12未压紧针座11时,骨针5能够较为方便地相对针座11绕其轴线转动或沿其轴线方向滑动,提高骨针5的调节便利性。
第一插槽111和第二插槽1211的槽底均采用过渡圆弧光滑过渡,且第一插槽111和第二插槽1211的槽壁均为光顺的曲面,以避免棱边,从而防止对骨针5造成剐蹭。优选地,第一插槽111对应的V型夹角和/或第二插槽1211对应的V型夹角均为60°~120°,以在保证对骨针5的有效夹持的基础上,避免第一插槽111或第二插槽1211槽深过大而造成的结构强度减弱等问题。
为提高压块12和针座11的压合后的结构稳定性和结构刚度,针座11朝向压块12的一侧开设有压合槽112,压合槽112的槽底设置有上述的第一插槽111,压块12的一端伸入压合槽112中。优选地,压合槽112在垂直于第二方向的平面上的截面为U形,即压合槽112具有与压块12相对设置的槽底壁1122及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槽侧壁1121,两个槽侧壁1121与槽底壁1122之间的夹角大于90°且小于150°,更优为小于120°。该种设置,使得压合槽112形成扩口结构,有利于为压块12插入压合槽112进行导向,且能够保证压块12与针座11的紧密配合。
进一步地,压合槽112沿第三方向贯通针座11的相对两侧,第三方向与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均垂直。即针座11整体呈U型结构,其包括沿第一方向相对且间隔设置的两个侧部和连接于两个侧部之间的底部,U型结构的U型槽即为上述的压合槽112。每个侧部上均设置有定位孔116,定位孔116的一侧孔壁由第一插槽111的槽壁沿第一方向延伸形成,定位孔116的其余孔壁为圆弧形结构。该种设置,能够减轻针座11的重量,且能够使定位孔116初步实现骨针5在针座11上的初步定位,提高骨针5在基座1上的安装便利性,也能避免压块12相对针座11松动后,骨针5直接脱出针座12,提高骨针5的设置安全性。
在本实施例中,骨针5沿第三方向间隔设置有两个,第一插槽111及第二插槽1211均与骨针5一一对应设置,以提高导航装置在骨结构上的固定稳定性。在其他实施例中,骨针5也可以设置三个或四个。
在本实施例中,压块12的形状与压合槽112的形状相适配,压合槽112的槽壁与压块12的侧壁间隔设置,以保证对骨针5的压紧效果。压合槽112的槽底和压块12中的一个设置有定位凸台122,另一个设置有定位凹槽113,定位凸台122插设于定位凹槽113中并与定位凹槽113的槽侧壁抵接,由此实现压块12与针座11的安装定位和相对位置限定。在本实施例中,定位凹槽113开设于压合槽112的槽底,定位凸台122设置于压块12上。定位凹槽113优选设置于两个第一插槽111之间,以进一步地保证压块12与针座11的受力平衡性。
在本实施例中,定位凹槽113优选为长圆形槽,即其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止转面,定位凸台122的形状与定位凹槽113的形状相适配,由此能够防止压块12与针座11相对转动。但可以理解的是,定位凹槽113还可以为其他的非圆形槽,如可以为椭圆形槽、矩形槽或者其他形状的槽,只要能够防止压块12与针座11相对转动的槽结构均可应用于本实用新型中。
针座11在第一方向上的厚度优选不大于12mm,针座11在第三方向上的宽度优选小于36mm,压合槽112的槽底在第一方向的宽度优选小于13mm。该种设置,能够在保证针座11、骨针5及压块12稳定连接的同时,减小针座11的整体尺寸,降低针座11的整体重量,从而有利于导航装置的轻量化设计。
压块12包括主块体121和凸设于主块体121上的定位凸台122,主块体121与压合槽112的形状一致,且主块体121在第二方向上的宽度大于压合槽112在第二方向上的槽深,从而使得压块12与针座11压紧后,主块体121远离压合槽112槽底的一侧凸出压合槽112外部,从而方便对压块12进行对针座11的压紧或者放松操作。
如图3至图9所示,锁紧单元包括:锁紧轴13,其沿第二方向延伸且转动穿设于针座11及压块12,锁紧轴13的第一端限位于针座11远离压块12的一侧;压环14,滑动套设在锁紧轴13上且与压块12远离针座11的一侧抵接,连杆21沿锁紧轴13的径向穿设于压环14及锁紧轴13;压帽15,其与压环14远离压块12的一端抵接,且压帽15与锁紧轴13的第二端螺纹连接,以向压环14施加抵压压块12的锁紧力。
该种设置,通过旋拧压帽15,可以向压环14施加沿第二方向的力,从而促使压环14抵紧于压块12远离针座11的一侧,且使得压块12和针座11夹紧于压环14和锁紧轴13的第一端之间,保证压块12与针座11紧密压合;同时,该种设置,能够避免采用螺钉连接固定压块12和针座11,从而能够减少螺钉的使用,避免螺钉在手术过程中掉落至导致的手术风险;再者,该种设置,也提高压块12压紧或放松针座11的调节便利性,从而提高骨针5安装和调节的便利性。
锁紧轴13优选包括锁紧主轴部131和限位部132,限位部132设置于锁紧主轴部131远离压帽15的第一端。针座11的底部上沿第二方向贯通开设有第一轴孔114,第一轴孔114与锁紧主轴部131间隙配合,且限位部132被限制穿入第一轴孔114,由此当限位部132抵接于第一轴孔114远离压帽15的一端端面上时,能够限制锁紧轴13沿朝向压帽15的方向运动。在本实施例中,限位部132为圆盘结构,其直径大于锁紧主轴部131的直径。
为提高基座1的外形美观性,针座11远离压块12的一面开设有限位槽115,限位槽115与限位部132的形状相适配,第一轴孔114贯通限位槽115的槽底,限位部132可转动地容置于限位槽115中,限位槽115的槽深不小于限位部132的轴向尺寸,由此能够使得限位部132不会凸出针座11的表面。
优选地,压块12远离针座11的一侧设置有齿盘部123,齿盘部123的端面设置有第一齿圈结构1231,压环14朝向针座11的一面设置有第二齿圈结构141,第一齿圈结构1231与第二齿圈结构141啮合。通过设置第一齿圈结构1231和第二齿圈结构141,能够提高压块12与齿盘部123压合后的咬合稳定性,从而提高压块12、锁紧单元及针座11装配后的稳定性和刚度;再者,在压块12与压环14未压紧时,压环14能够相对锁紧轴13绕第二方向转动,从而使得参考架200绕第二方向转动,调节参考架200的位姿,再转动到合适位置后,第一齿圈结构1231与第二齿圈结构141的啮合能够避免压环14与锁紧轴13的相对转动,即保证锁紧轴13与压环14在轴线和周向位置的固定。
齿盘部123优选厚度小于1mm,第一齿圈结构1231与第二齿圈结构141的高度不大于0.5mm,以减小导航装置的整体结构尺寸。第一齿圈结构1231中的齿结构可以为三角形或者梯形,且齿形角度优选为60°或者90°。第一齿圈结构1231中的齿的个数优选为60、72、80、90或者120个。第二齿圈结构141与第一齿圈结构1231对应设置。
压帽15包括同轴设置的抵压筒部152和螺杆部151,抵压筒部152为一端开口的筒状结构,螺杆部151位于抵压筒部152的内部,抵压筒部152套设在锁紧轴13的外部且开口端端面能够抵接于压环14上;锁紧轴13的第二端端面开设有锁紧螺纹孔1311,螺杆部151上设置有与锁紧螺纹孔1311螺接的外螺纹。
压环14的第二端端面上开设有环形槽143,抵压筒部152的端面抵接于环形槽143的槽底,由此可以使得压环14的第二端可以部分伸入抵压筒部152内,减小压环14与压帽15之间的连接缝隙,提高基座1的清理便利性。
抵压筒部152的外周壁优选设置有防滑结构,以提高旋拧压帽15的操作便利性。防滑结构优选但不限定为防滑凹槽,防滑凹槽优选沿抵压筒部152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个。进一步地,抵压筒部152的筒底外侧连接有柄部153,柄部153呈圆柱形结构,且其外周壁上沿周向均匀且间隔设置有四个切平面,以使得柄部153与扳手相适配,即可以使用扳手转动柄部153的方式转动调节压帽15。
如图2、图3、图4及图9所示,锁紧轴13沿径向贯通开设有第一安装孔1312,第一安装孔1312与锁紧螺纹孔1311连通,压环14沿径向开设有第二安装孔142,第二安装孔142与第一安装孔1312正对连通,第一安装孔1312在第二方向的长度大于第二安装孔142在第二方向的长度;连杆21穿设于第一安装孔1312中,当锁紧单元处于锁紧状态时,螺杆部151抵压于连杆21,且连杆21抵紧于第二安装孔142朝向压块12的一侧孔壁。由此,可以通过螺杆部151对连杆21的抵压作用,实现连杆21在基座1上的固定,即在锁紧单元紧固压块12与针座11时,同时实现对连杆21的固定,结构紧凑强,调节便利性高。
为方便连杆21在第一安装孔1312和第二安装孔142中的调节,第一安装孔1312和第二安装孔142在锁紧轴13轴向方向的长度均大于连杆21的直径,第一安装孔1312和第二安装孔142在径向方向上的长度均略大于连杆21的直径,由此使得连杆21插入第一安装孔1312和第二安装孔142后,可以在第一安装孔1312和第二安装孔142中活动,从而使得连杆21方便地沿其长度方向滑动及绕其轴线方向转动,从而最终调节参考架200相对基座1的距离以及调节参考架200在垂直于连杆21的平面的转动角度。
优选地,第二安装孔142在垂直于连杆21的平面上的投影位于第一安装孔1312在该平面的投影范围内,从而能够使得第二安装孔142主要起到限制连杆21活动的作用,降低对第一安装孔1312的尺寸及加工精度要求;同时,第一安装孔1312在锁紧轴13轴向方向的尺寸大于第二安装孔142在轴向方向的尺寸,使得压环14可以带动连杆21同步沿锁紧轴13的轴向方向滑动,进一步地提高调节的便利性。
第二安装孔142的孔壁包括沿周向连接的圆弧壁部1421和V形壁部1422,圆弧壁部1421的两端分别与V形壁部1422的两端光顺连接,且圆弧壁部1421对应的半径略大于连杆21的半径,圆弧壁部1421对应的圆心角大于或等于180°且小于350°,V形壁部1422位于圆弧壁部1421远离压帽15的一侧。该种设置,使得螺杆部151抵压连杆21后,连杆21远离螺杆部151的一侧可以压紧于V形壁部1422上,且连杆21与V形壁部1422至少存在两个线接触位置,避免因第二安装孔142和/或连杆21加工误差导致的连杆21与第二安装孔142的孔壁接触不稳的问题,提高基座1与连杆21锁紧后的结构稳定性和结构刚度。
第一安装孔1312优选为跑道型孔,即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半圆壁部及连接于两个半圆壁部之间的直线壁部,两个直线壁部之间的间距即为第一安装孔1312沿锁紧轴13径向方向上的最大尺寸。优选地,第一安装孔1312沿锁紧轴13轴线方向的尺寸与连杆21直径的差值优选大于1.5mm且小于等于3mm,以在保证压环14沿锁紧轴13轴向的运动行程的同时,避免第一安装孔1312尺寸过大造成的锁紧轴13刚度减小等问题。
如图2和图10所示,固定轴3包括固定主轴31和垂直连接于固定主轴31第一端的调节轴部32,调节轴部32与连接轴部22转动且同轴设置,连接轴部22与调节轴部32通过固定件4可拆卸连接。该种设置,可以提高固定轴3与连接轴部22的连接及调节便利性。
优选地,连接轴部22与调节轴部32在轴向上并排设置,连接轴部22的一端端面设置有第三齿圈结构2221,调节轴部32的一端端面上设置有第四齿圈结构3221,第三齿圈结构2221与第四齿圈结构3221啮合。第三齿圈结构2221与第四齿圈结构3221的设置,能够保证调节轴部32相对连接轴部22转动到任一角度后,调节轴部32与连接轴部22均能通过啮合保证两者位置调节后的位置固定,提高调节轴部32与连接轴部22连接紧密性,避免调节轴部32与连接轴部22在调节锁紧后相对转动。
连接轴部22包括连接主轴部221及凸设在主轴部第一端端面的第一凸环部222,第一凸环部222的端面上加工形成有第三齿圈结构2221,由此能够提高第三齿圈结构2221的加工便利性。调节轴部32包括调节主轴部321,调节主轴部321的第一端端面上凸设有第二凸环部322,第二凸环部322的端面上加工形成有第四齿圈结构3221。优选地,第一凸环部222的外径、连接主轴部221的外径、第二凸环部322的外径及调节主轴部321的外径均相等,第一凸环部222的内径与第二凸环部322的内径相同,以减少调节轴部32与连接轴部22紧固后的棱边与缝隙,提高外形美观性,提高清理便利性。
为提高调节轴部32与连接轴部22的调节便利性,优选地,连接轴部22朝向调节轴部32的一端端面上开设有连接螺纹孔223,调节轴部32沿其轴向中心设置有中心通孔323,固定件4包括连接杆部41,连接杆部41的第一端设置有外螺纹,连接杆部41的第二端连接有抵压帽部42,连接杆部41穿设于中心通孔323且末端与连接螺纹孔223螺纹紧固,抵压帽部42抵接于调节轴部32远离连接轴部22的一端。该种设置,通过旋拧固定件4,即可实现第三齿圈结构2221与第四齿圈结构3221的啮合或放松,从而进行调节轴部32的转动调节,无需连接杆部41完全脱出连接螺纹孔223,在提高调节便利性的同时,还能够避免固定件4松脱,从而避免固定件4在调节过程中脱落的问题,提高手术过程中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连接杆部41包括延伸杆部411和螺杆头部412,螺杆头部412上开设有外螺纹,螺杆头部412位于延伸杆部411远离抵压帽部42的一端,且螺杆头部412的外径大于延伸杆部411的外径,以增强固定件4与连接轴部22的连接强度和刚度。
连接主轴部221的第一端端面上凸设有凸台部224,凸台部224的高度高度第一凸环部222的高度,且凸台部224插入到第二凸环部322的内壁围设形成的凹槽中,连接螺纹孔223贯通凸台部224的端面,由此能够在保持连接轴部22和调节轴部32装配后的轴向尺寸不变的同时,增加连接螺纹孔223的长度,从而增长连接杆部41能够插入连接螺纹孔223的深度,有效避免连接杆部41脱出连接螺纹孔223。
为减轻固定件4的重量,抵压帽部42朝向调节轴部32的一端开设有中心凹槽,连接杆部41的第二端与中心凹槽的槽底连接。抵压帽部42的外周壁上优选设置有防滑结构,防滑结构可以但不限定为防滑凹槽等,以方便对紧固件进行旋拧操作,避免操作时打滑。更为优选地,抵压帽部42远离调节轴部32的一端凸设有操作部43,操作部43为圆柱形结构,且其外周壁上均匀且间隔设置有四个切平面,以方便操作者采用扳手对操作部43进行旋拧。
进一步地,调节轴部32的第二端端面上开设有定位槽,定位槽的槽经等于抵压帽部42的外径,抵压帽部42插入定位槽中,且抵压帽部42的端面与定位槽的槽底抵接。定位槽的设置,能够实现抵压帽部42与调节轴部32的安装定位,从而提高装配效率。
如图1、图2和图11所示,参考架200与固定轴3垂直,且固定轴3与参考架200优选采用螺钉紧固连接,以提高连接可靠性。固定主轴31的第二端连接有固定部33,参考架200朝向固定主轴31的一面开设有固定凹槽,固定部33插入固定凹槽中,固定凹槽的形状与固定部33的形状相适配;参考架200上开设有贯通固定凹槽槽底的固定通孔,固定部33上开设有固定螺纹孔34,参考架200与固定轴3通过穿设于固定螺纹孔34与固定通孔中的紧固螺钉300连接。优选地,固定通孔为沉头孔,紧固螺钉300的头部内陷于沉头孔中。
优选地,固定部33的端面为非圆形结构,以防止固定轴3与参考架200相对转动。在本实施例中,固定部33为跑道型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固定部33也可以为矩形或者其他能够限制转动的结构。
如图11所示,在其他一实施例中,固定部33也可以为圆台形,圆台形的小端远离调节轴部32,从而可以提高固定部33与参考架200的连接紧密性。
如图12所示,在其他又一实施例中,固定部33还可以包括垂直连接的定位柱部331和凸部332,定位柱部331与固定主轴31的轴线同轴,凸部332沿固定轴3的主体结构(即固定主轴31)的径向延伸,凸部332上贯通开设有固定螺纹孔34。参考架200上贯通开设有定位通孔201和固定通孔,定位通孔201与固定通孔间隔设置,定位柱部331插入定位通孔201中,固定凸部332抵接于参考架200朝向固定主轴31的一侧,且凸部332与参考架200通过穿设于固定通孔与连接螺纹孔223的紧固螺钉300连接。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1)

1.一种用于参考架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
骨针(5),沿第一方向延伸,且设置有至少两个;
基座(1),所述骨针(5)能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地安装于所述基座(1)上;
调节座(2),其包括连杆(21)和连接轴部(22),所述连杆(21)的第一端可绕自身轴线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基座(1)上,所述连接轴部(22)垂直连接于所述连杆(21)的第二端,且所述连杆(21)能相对所述骨针(5)沿所述连杆(21)的长度方向滑动及绕第二方向转动,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固定轴(3),其第一端能绕所述连接轴部(22)的轴线方向转动地与所述连接轴部(22)连接,所述固定轴(3)沿与所述轴线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所述固定轴(3)的第二端用于安装所述参考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包括锁紧单元及沿所述第二方向压合连接的针座(11)及压块(12),所述骨针(5)夹设在所述针座(11)和所述压块(12)之间;
所述锁紧单元包括:
锁紧轴(13),其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且转动穿设于所述针座(11)及所述压块(12),所述锁紧轴(13)的第一端限位于所述针座(11)远离所述压块(12)的一侧;
压环(14),滑动套设在所述锁紧轴(13)上且与所述压块(12)远离所述针座(11)的一侧抵接,所述连杆(21)沿所述锁紧轴(13)的径向穿设于所述压环(14)及所述锁紧轴(13);
压帽(15),其与所述压环(14)远离所述压块(12)的一端抵接,且所述压帽(15)与所述锁紧轴(13)的第二端螺纹连接,以向所述压环(14)施加抵压所述压块(12)的锁紧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座(11)开设有第一插槽(111),所述压块(12)上开设有第二插槽(1211),所述压块(12)与针座(11)压合后,所述第一插槽(111)和所述第二插槽(1211)合围形成插孔,所述第一插槽(111)和所述第二插槽(1211)均为开口相对的V型槽,所述骨针(5)穿设于所述插孔中并与所述第一插槽(111)及所述第二插槽(1211)的槽壁均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槽的V型夹角为60°~120°;和/或,所述V型槽的夹角处具有过渡圆弧,所述过渡圆弧对应的直径小于所述骨针(5)的直径;
和/或,所述针座(11)朝向所述压块(12)的一侧设置有压合槽(112),所述压合槽(112)的槽底设有所述第一插槽(111),所述压块(12)的一端插入所述压合槽(112)中,所述压合槽(112)的槽底和所述压块(12)中的一个设置有定位凸台(122),另一个设置有定位凹槽(113),所述定位凸台(122)插设于所述定位凹槽(113)中并与所述定位凹槽(113)的槽周壁贴合,所述压合槽(112)的槽壁与所述压块(12)的侧壁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12)朝向所述压环(14)的一面凸设有第一齿圈结构(1231),所述压环(14)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二齿圈结构(141),所述第一齿圈结构(1231)与所述第二齿圈结构(141)啮合;
和/或,所述锁紧轴(13)的第二端端面沿轴向开设有锁紧螺纹孔(1311),所述压帽(15)包括同轴设置的抵压筒部(152)及螺杆部(151),所述抵压筒部(152)套设在所述锁紧轴(13)的外侧且开口端端面与所述压环(14)的第二端抵接,所述螺杆部(151)的一端与所述抵压筒部(152)的内底连接,所述螺杆部(151)的另一端与所述锁紧螺纹孔(1311)螺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轴(13)沿径向贯通开设有第一安装孔(1312),所述第一安装孔(1312)与所述锁紧螺纹孔(1311)轴向垂直连通,所述压环(14)沿径向开设有第二安装孔(142),所述第二安装孔(142)与所述第一安装孔(1312)正对连通,所述第一安装孔(1312)在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安装孔(142)在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
所述连杆(21)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1312)中,当所述锁紧单元处于锁紧状态时,所述螺杆部(151)抵压于所述连杆(21),且所述连杆(21)抵紧于所述第二安装孔(142)朝向所述压块(12)的一侧孔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孔(142)的孔壁包括圆弧壁部(1421)和V形壁部(1422),所述圆弧壁部(142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V形壁部(1422)的两端相切连接,所述V形壁部(1422)位于所述圆弧壁部(1421)朝向所述压块(12)的一侧,所述圆弧壁部(1421)对应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连杆(21)的直径,且所述圆弧壁部(1421)对应的圆心角大于或等于180°且小于或等于240°;
和/或,所述第一安装孔(1312)为跑道型孔,所述跑道型孔的长度方向为所述第二方向,所述跑道型孔的最大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连杆(21)的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轴(3)包括固定主轴(31)和垂直连接于所述固定主轴(31)第一端的调节轴部(32),所述调节轴部(32)与所述连接轴部(22)转动且同轴设置,所述连接轴部(22)与所述调节轴部(32)通过固定件(4)可拆卸连接;
和/或,所述固定轴(3)的第二端设置有固定部(33),所述固定部(33)上开设有固定螺纹孔(3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部(22)的端面上设置有连接螺纹孔(223),所述调节轴部(32)上贯通开设有中心通孔(323),所述调节轴部(32)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接轴部(22)抵接;所述固定件(4)包括相连的抵压帽部(42)和连接杆部(41),所述连接杆部(41)穿过所述中心通孔(323)且末端与所述连接螺纹孔(223)螺接,以使所述抵压帽部(42)选择性地抵紧所述调节轴部(32)的第二端;
和/或,所述连接轴部(22)的一端端面设置有第三齿圈结构(2221),所述调节轴部(32)的第一端端面设置有第四齿圈结构(3221),所述第三齿圈结构(2221)与所述第四齿圈结构(3221)啮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33)呈锥台形,所述锥台形的大端朝向所述连接轴部(22);
或,所述固定部(33)在垂直于所述固定轴(3)的平面的投影外轮廓呈非圆形;
或,所述固定部(33)包括垂直连接的定位柱部(331)和凸部(332),所述定位柱部(331)与所述固定轴(3)的轴线同轴,所述凸部(332)沿所述固定轴(3)的主体结构的径向延伸,所述凸部(332)上贯通开设有所述固定螺纹孔(34)。
11.一种导航装置,包括参考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参考架的固定装置,所述参考架与所述固定轴(3)的第二端可拆卸连接。
CN202220523268.3U 2022-03-11 2022-03-11 一种参考架的固定装置及导航装置 Active CN2178532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23268.3U CN217853295U (zh) 2022-03-11 2022-03-11 一种参考架的固定装置及导航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23268.3U CN217853295U (zh) 2022-03-11 2022-03-11 一种参考架的固定装置及导航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53295U true CN217853295U (zh) 2022-11-22

Family

ID=840847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523268.3U Active CN217853295U (zh) 2022-03-11 2022-03-11 一种参考架的固定装置及导航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5329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35709A (zh) * 2023-03-06 2023-05-02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一种手术机器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35709A (zh) * 2023-03-06 2023-05-02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一种手术机器人
CN116035709B (zh) * 2023-03-06 2023-06-16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一种手术机器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853295U (zh) 一种参考架的固定装置及导航装置
EP0944361B1 (en) Bone-adjusting device
CN106691556B (zh) 骨折多方位复位外固定器
CN117122396A (zh) 夹持机构及自动穿刺装置
CN213190924U (zh) 腿支架装置
KR20140008252A (ko) 상부구조 및 이의 제작방법
CN117122395A (zh) 一种自动穿刺装置
CN210056111U (zh) 一种横向骨搬运装置
KR102322651B1 (ko) 수술용 두경부 고정장치
CN111956441B (zh) 腿支架装置
CN208595136U (zh) 一种连接装置
CN220967437U (zh) 种植牙桥架及种植牙
CN220046164U (zh) 一种动物腿固定装置
CN214805495U (zh) 腿支架装置
CN220124817U (zh) 一种支撑装置
CN211188830U (zh) 一种固定激光定位仪
CN220558159U (zh) 一种肢体骨骼整复夹板
CN116672081A (zh) 参考架固定装置
CN116509572A (zh) 牙科手机和牙科治疗仪
CN220293833U (zh) 一种新型中医穴位按摩装置
CN219374887U (zh) 一种骨固定针的锁定机构
CN118021239A (zh) 一种内窥镜旋转驱动装置
CN116942342A (zh) 种植牙桥架及种植牙
CN220070088U (zh) 一种转动连接结构及腿固定装置
CN218636113U (zh) 机器人末端锁紧装置及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