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95136U - 一种连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95136U
CN208595136U CN201820563661.9U CN201820563661U CN208595136U CN 208595136 U CN208595136 U CN 208595136U CN 201820563661 U CN201820563661 U CN 201820563661U CN 208595136 U CN208595136 U CN 2085951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boss
groove
attachment device
util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56366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洪
王昌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SHUNYU INFRARE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SHUNYU INFRARE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SHUNYU INFRARE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SHUNYU INFRARE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56366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951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951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951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装置,包括:第一构件;第二构件,所述第二构件与所述第一构件相互同轴的转动连接;第三构件,所述第三构件与所述第一构件可拆卸地连接,并用于锁定所述第二构件在所述第一构件上的旋转角度。通过采用相互转动连接的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通过转动第二构件即可方便快速的实现旋转角度的调整。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相互转动连接,还保证了调整旋转角度过程中的连续,使调整结果准确,保证了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连接装置的两个机械结构之间连接的精度,进一步保证了产品质量。通过第三构件与第一构件的连接,方便快捷地实现了第三构件对第二构件的锁定,不仅保证了第二构件的位置准确,而且提高了连接装置的组装和调整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连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机械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机械结构的连接方式有很多种,例如:法兰盘、螺纹、卡环等,其中螺纹连接因其结构简单,易加工等特点,成为最常用的一种,尤其在光学镜头上应用最普遍。但随着光学镜头结构的设计复杂化以及客户端对整机装配要求的提高,传统的螺纹连接方式很难达到设计要求,例如,当两个不同的机械结构通过连接后,需要保证两个机械结构相互之间具有一定的圆周角度,因此需要通过控制连接件的螺纹起始位置或者螺纹长度来保证达到设计要求,但这样会使机构设计和机加工很难实现,容易导致产品质量下降,以及产品生产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装置,解决两个机械结构连接时相对圆周角度难以准确调整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装置,包括:
第一构件;
第二构件,所述第二构件与所述第一构件相互同轴的转动连接;
第三构件,所述第三构件与所述第一构件可拆卸地连接,并用于锁定所述第二构件在所述第一构件上的旋转角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构件包括:
第一凸台,设置于所述第一构件的支承端面上;
第二凸台,设置于所述第一凸台的第一端面上;
所述第一凸台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凸台的直径,并且所述第一凸台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凸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二构件设置有:
第一凹槽,由所述第二构件的下端面起始并向另一端延伸,所述第一凹槽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凸起;
第二凹槽,由所述第二构件的上端面起始并向另一端延伸;
连接孔,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通过所述连接孔连通,并且所述连接孔的孔径分别小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二构件套设在所述第一构件上,所述下端面承靠在支承端面上,其中,所述连接孔的孔径与所述第二凸台的直径相匹配;
所述第一凸台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内,并且所述第二限位凸起与所述第一限位凸起处于同一圆周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构件还包括:支承元件和锁紧元件;
所述锁紧元件与所述第二凸台的端面相互可拆卸地连接,并通过所述支承元件将所述第一构件的下端面压靠在支承端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第二构件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第二凸台的总高度;
所述支承元件和所述锁紧元件位于所述第二凹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锁紧元件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径,且所述锁紧元件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凸台的直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支承元件为弹性元件或者滚动支承元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三构件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构件相互嵌套的第三凹槽,以及贯穿所述第三凹槽底面且呈阶梯状的通孔;
所述第二构件与下端面相对应的一端径向增大构成阶梯状柱体,且所述第二构件径向增大的一端为与所述通孔相匹配的阶梯状凸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二构件相对第一构件转动的角度范围为0°≤α<36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方案,通过采用相互转动连接的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通过转动第二构件即可方便快速的实现旋转角度(即两个机械结构的相对圆周角度)的调整。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相互转动连接,还保证了调整旋转角度过程中的连续,使调整结果准确,保证了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连接装置的两个机械结构之间连接的精度,进一步保证了产品质量。同时,通过第三构件与第一构件的连接,方便快捷地实现了第三构件对第二构件的锁定,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及组装,不仅保证了第二构件的位置准确,而且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连接装置的组装和调整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方案,本实用新型的连接装置结构简单、紧凑,并且易于加工和组装,从而有效保证了本实用新型的制造精度,从而进一步有利于保证两个机械结构之间连接的精度。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因此其整体结构体积小,使本实用新型的连接装置的应用范围广,适用性强。第二构件相对第一构件的转动角度的范围大,满足了不同机械结构之间连接的需要,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范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方案,通过锁紧元件和支承元件的共同作用,避免了第二构件在转动过程中的轴向窜动,保证了本实用新型的连接装置在调整旋转角度过程中的稳定性,进一步保证了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连接装置的两个机械结构的连接精度。
附图说明
图1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连接装置的结构图;
图2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连接装置的俯视立体图;
图3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连接装置的仰视立体图;
图4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连接装置的与部件的连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在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时,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所表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相关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地描述,实施方式不能在此一一赘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因此限定于以下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连接装置包括:第一构件1、第二构件2和第三构件3。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构件1、第二构件2和第三构件3分别为圆柱状柱体,第一构件1、第二构件2和第三构件3分别相互同轴的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构件1和第二构件2相互同轴的连接,并且第二构件2可相对第一构件1自由转动。第三构件3与第一构件1相互同轴的可拆卸连接。通过旋转第二构件2,调整第二构件2相对第一构件1的转动角度。当第二构件2的旋转角度调整好后,将第三构件3与第一构件1连接紧,第三构件3即可将第二构件2的位置锁定。当需要重新调整第二构件2的旋转角度时,将第三构件3与第一构件1的连接松开,第二构件2即可相对第一构件1自由转动。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第一构件1包括:第一凸台11和第二凸台12。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凸台11设置于第一构件1的支承端面1a上,第二凸台12设置于第一凸台11的第一端面11a上。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凸台11和第二凸台12分别与圆环状凸台,并且相互同轴的连接。第一凸台11直径大于第二凸台12的直径,因此第一凸台11和第二凸台12构成阶梯状。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凸台11的外侧壁11b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凸起111。第一限位凸起111还同时与支承端面1a相互固定连接,从而增强了第一限位凸起111在第一构件1上的连接强度,避免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第一限位凸起111的脱落,保证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第二构件2设置有第一凹槽21、第二凹槽22和连接孔23。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凹槽21由第二构件2的下端面2a起始并向另一端延伸,第二凹槽22由第二构件2的上端面2b起始并向另一端延伸,连接孔23第一凹槽21与第二凹槽22通过连接孔23连通,并且连接孔23的孔径分别小于第一凹槽21和第二凹槽22的内径。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凹槽21的内侧壁21a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凸起211。第二限位凸起211还同时与第一凹槽21的底面相互固定连接,从而增强了第二限位凸起211在第二构件2上的连接强度,避免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第二限位凸起211的脱落,保证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第二构件2套设在第一构件1上。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构件2的下端面2a承靠在第一构件1的支承端面1a上。第二凸台12穿过第二构件2的连接孔23,第一凸台11位于第一凹槽21内。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孔23的孔径与第二凸台12的直径相匹配,即第二构件2通过连接孔23能够套设在第二凸台12上,实现第二构件2与第一构件1的转动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限位凸起211与第一限位凸起111处于同一圆周上。当第二构件2在第一构件1上转动时,第一限位凸起111能够与第二限位凸起211发生接触,从而对第二构件2起到了限位支承的作用。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限位凸起111和第二限位凸起211分别为一个。调整第二构件2的旋转角度的过程中,当第一限位凸起111和第二限位凸起211相互接触时,第二构件2的旋转角度达到最大值。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构件2相对第一构件1转动的角度0°≤α<360°,保证了本实用新型的大角度旋转,即保证操作者有足够的旋转角度去调整第二构件2和第一构件1的旋转角度。
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第一构件1还包括支承元件13和锁紧元件14。在本实施方式中,锁紧元件14与第二凸台12的端面相互可拆卸地连接,并通过支承元件13将第一构件1的下端面2a压靠在支承端面1a上。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构件2的高度大于第一凸台11和第二凸台12的总高度。支承元件13和锁紧元件14位于第二凹槽22内。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元件13支承在第二凹槽22的底面上,锁紧元件14通过连接件(例如螺钉)与第二凸台12的端面相互可拆卸地连接,锁紧元件14的直径小于或等于第二凹槽22的内径,且锁紧元件14的直径大于第二凸台12的直径。当锁紧元件14与第二凸台12的端面连接后,支承元件13位于锁紧元件14和第二凹槽22的底面之间。锁紧元件14对支承元件13施加压力,从而使支承元件13对第二凹槽22的底面施加压力,进而保证了锁紧元件14将第二构件2的的下端面2a压靠在支承端面1a上。通过支承元件13和锁紧元件14施加的压力,使第二构件2稳定的安装在第一构件1上,从而避免在旋转第二构件2过程中的轴向窜动,保证了本实用新型的连接装置的连接稳定。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元件13为弹性元件或者滚动支承元件。当支承元件13为弹性元件时,可采用压缩弹簧。采用压缩弹簧能够保证对第二构件2施加弹性力,不仅能够稳定地限制第二构件2的位置,防止第二构件2的轴向窜动,又可以利用压缩弹簧的弹力作用不会卡死的特点,保证了第二构件2的旋转顺畅稳定。当支承元件13为滚动支承元件时,可采用止推轴承或者等间隔设置的滚珠。采用止推轴承能够稳定地将锁紧元件14施加的压力传递到第二构件2,稳定地限制了第二构件2的位置,防止第二构件2的轴向窜动,同时,能够减小第二构件2沿周向转动的摩擦力。
结合图1和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第三构件3设置有第三凹槽31和通孔32。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凹槽31和通孔32相互同轴设置。第三构件3通过第三凹槽31与第一构件1相互扣合,使第三构件3嵌套在第一构件1上,保证了第一构件1和第三构件3的同轴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可通过采用螺丝等连接件将第一构件1和第三构件3相互锁定。当然还可以在第三凹槽31的内壁上设置内螺纹,在第一构件1的外壁上设置外螺纹,直接通过第三凹槽31内壁上的内螺纹与第一构件1外壁上的外螺纹相互旋合实现第一构件1和第三构件3的相互锁定。在第三凹槽31的底面上设置有贯穿第三凹槽31底面且呈阶梯状的通孔32。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构件3与第二构件2相互同轴设置。第二构件2与下端面2a相对应的一端径向增大构成阶梯状柱体,并且第二构件2径向增大的一端为与通孔32相匹配的阶梯状凸台。第三构件3与第一构件1相互连接时,通孔32与第二构件2径向增大的一端相互匹配的扣合。当需要调整第二构件2的旋转角度时,第三构件3与第一构件1之间连接放松,转动第二构件2,则第二构件2径向增大的一端同时相对通孔32。当调整好第二构件2的旋转角度后,将第三构件3与第一构件1锁紧,通孔32中的阶梯平面与第二构件2径向增大的一端相互抵靠,从而达到固定第二构件2的位置,保证第二构件2的旋转角度的固定。同时,通孔32与第二构件2径向增大的一端相互匹配的扣合,保证了第二构件2在转动过程中始终能够与第一构件1和第三构件3保持同轴,保证了第二构件2调整角度的过程中位置的准确,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连接装置的调整精度。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步骤进行说明。
结合图1和图4所示,a.将第三构件3与第一构件1的连接放松,保证第二构件2能够在第一构件1上自由地转动。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构件2直径小的一端的外侧面上设置有连接螺纹2c。b.旋转第二构件2,使第一限位凸起111和第二限位凸起211相互抵靠。需要与第二构件2相连接的部件A通过与第二构件2上的连接螺纹2c旋合,部件A与第二构件2旋合的过程中,相互抵靠的第一限位凸起111和第二限位凸起211提供一个与旋合方向相反的稳定支承力,从而使部件A与第二构件2充分旋合连接。c.调整第二构件2在第一构件1上的旋转角度,从而带动部件A转动,从而达到了调节部件A的旋转角度的效果。当完成第二构件2的调整后,将第三构件3与第一构件1的连接锁紧,使第三构件3上的通孔32中的阶梯平面与第二构件2径向增大的一端相互抵靠,实现第二构件2的位置锁定,实现了本实用新型对部件A旋转角度的调整和锁定。
上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的例子,对于其中未详尽描述的设备和结构,应当理解为采取本领域已有的通用设备及通用方法来予以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构件(1);
第二构件(2),所述第二构件(2)与所述第一构件(1)相互同轴的转动连接;
第三构件(3),所述第三构件(3)与所述第一构件(1)可拆卸地连接,并用于锁定所述第二构件(2)在所述第一构件(1)上的旋转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构件(1)包括:
第一凸台(11),设置于所述第一构件(1)的支承端面(1a)上;
第二凸台(12),设置于所述第一凸台(11)的第一端面(11a)上;
所述第一凸台(11)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凸台(12)的直径,并且所述第一凸台(11)的外侧壁(11b)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凸起(1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构件(2)设置有:
第一凹槽(21),由所述第二构件(2)的下端面(2a)起始并向另一端延伸,所述第一凹槽(21)的内侧壁(21a)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凸起(211);
第二凹槽(22),由所述第二构件(2)的上端面(2b)起始并向另一端延伸;
连接孔(23),所述第一凹槽(21)与所述第二凹槽(22)通过所述连接孔(23)连通,并且所述连接孔(23)的孔径分别小于所述第一凹槽(21)和所述第二凹槽(22)的内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构件(2)套设在所述第一构件(1)上,所述下端面(2a)承靠在支承端面(1a)上,其中,所述连接孔(23)的孔径与所述第二凸台(12)的直径相匹配;
所述第一凸台(11)位于所述第一凹槽(21)内,并且所述第二限位凸起(211)与所述第一限位凸起(111)处于同一圆周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构件(1) 还包括:支承元件(13)和锁紧元件(14);
所述锁紧元件(14)与所述第二凸台(12)的端面相互可拆卸地连接,并通过所述支承元件(13)将所述第一构件(1)的下端面(2a)压靠在支承端面(1a)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构件(2)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凸台(11)和所述第二凸台(12)的总高度;
所述支承元件(13)和所述锁紧元件(14)位于所述第二凹槽(22)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元件(14)的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凹槽(22)的内径,且所述锁紧元件(14)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凸台(12)的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元件(13)为弹性元件或者滚动支承元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构件(3)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构件(1)相互嵌套的第三凹槽(31),以及贯穿所述第三凹槽(31)底面且呈阶梯状的通孔(32);
所述第二构件(2)与下端面(2a)相对应的一端径向增大构成阶梯状柱体,且所述第二构件(2)径向增大的一端为与所述通孔(32)相匹配的阶梯状凸台。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构件(2)相对第一构件(1)转动的角度范围为0°≤α<360°。
CN201820563661.9U 2018-04-19 2018-04-19 一种连接装置 Active CN2085951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63661.9U CN208595136U (zh) 2018-04-19 2018-04-19 一种连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63661.9U CN208595136U (zh) 2018-04-19 2018-04-19 一种连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95136U true CN208595136U (zh) 2019-03-12

Family

ID=656000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563661.9U Active CN208595136U (zh) 2018-04-19 2018-04-19 一种连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9513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25925A (zh) * 2018-04-19 2018-08-21 宁波舜宇红外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25925A (zh) * 2018-04-19 2018-08-21 宁波舜宇红外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268678U (zh) 一种相机调节机构及光学成像系统
CN208595136U (zh) 一种连接装置
TWI449259B (zh) 用來調整天線模組角度之螺桿機構及其天線系統
CN103323951A (zh) 一种匀光棒调节装置及匀光系统
CN104456464B (zh) 照明灯具及其灯头安装支架结构
WO2017212962A1 (ja) 取付装置
CN108956100A (zh) 一种激光校准装置
CN210005793U (zh) 一种望远镜用微动随动经纬台
CN203751523U (zh) 镜片调焦结构及采用该镜片调焦结构的激光加工设备
WO2021134425A1 (zh) 一种腔体滤波器及通信设备
CN108425925A (zh) 一种连接装置
CN204050174U (zh) 手术床及其腿板旋转关节
JP2012220805A (ja) 撮像装置
CN215861423U (zh) 俯仰旋转云台
CN103851550B (zh) 灯具调节装置
CN207148505U (zh) 脚垫、投影仪外壳以及投影仪
CN209961237U (zh) 一种分度式光电角度编码器
US20090304377A1 (en) Rotary joint device, support frame and camera apparatus
CN202870369U (zh) 一种光路光线调节机构
CN201697072U (zh) 灯具转动定位装置
CN217645208U (zh) 一种手持裂隙灯阻尼轴
JP2017176604A5 (zh)
CN203885472U (zh) 一种验光头
CN102854598B (zh) 一种光路光线调节机构
CN104564807A (zh) 离心风叶的固定结构以及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