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48179U - 一种电池箱体以及电池包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箱体以及电池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48179U
CN217848179U CN202222076316.1U CN202222076316U CN217848179U CN 217848179 U CN217848179 U CN 217848179U CN 202222076316 U CN202222076316 U CN 202222076316U CN 217848179 U CN217848179 U CN 2178481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insulating
layer
beam body
insulating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7631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段素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Lithium Batte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Lithium Batt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Lithium Batte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Lithium Batt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07631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481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481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481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箱体以及电池包,包括梁体以及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具有相互连接的第一绝缘段以及第二绝缘段,所述第一绝缘段包覆于梁体顶端;所述第二绝缘段包覆于所述梁体侧部;所述第二绝缘段的底端与所述梁体的底端面间隔设置。一种电池包,包括所述的电池箱体以及电池组,所述电池组与所述粘胶层粘接。本实用新型的梁体上包覆绝缘层可防止电池组在装配后与梁体接触短路。

Description

一种电池箱体以及电池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箱体以及电池包。
背景技术
目前,动力电池,以绿色环保、循环性能好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储能领域和交通运输领域。一般而言,动力电池的结构主要包括电池箱体以及电池模组,在电池箱体内设置梁体,用于将电池箱体分给为多个电池腔;在各个电池腔内均放置电池模组,而在使用过程中,经梁体隔开的电池模组容易出现短路情况,因而需要在梁体上设置蓝膜实现绝缘,而蓝膜在使用过程中,容易随着电池箱上下振动而松脱,从而出现绝缘失效的情况,在失效后,相邻两个电池腔的电池模组容易短路出现安全隐患。
另外,现有的动力电池中,其电池模组包括由端板和侧板围成的容纳空间,在容纳空间内设置多个电池,多个电池经端板和侧板进行限位夹紧后,再放入电池箱体的电池腔内,通过螺钉、螺栓等结构进行固定。而该种结构基础上,电池模组的端板以及侧板加工需要成本,且自身材料成本也较高,因而通过端板、侧板夹持多个电池形成的电池模组整体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箱体,其梁体上包覆绝缘层可防止电池组在装配后与梁体接触短路;且绝缘层的第二绝缘段与梁体底端面之间的间隔可防止绝缘层梁体底端面处形成卷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包,其电池组直接固定在电池箱体的粘胶层,减少端板以及侧板等零件的使用,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电池箱体,包括箱体本体、梁体以及绝缘层,所述梁体安装于所述箱体本体;所述绝缘层具有相互连接的第一绝缘段以及第二绝缘段,所述第一绝缘段包覆于梁体顶端;所述第二绝缘段包覆于所述梁体侧部;所述第二绝缘段的底端与所述梁体的底端面间隔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电池包,包括所述的电池箱体以及电池组,所述电池组与所述粘胶层粘接。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其梁体上包覆的绝缘层实现对相邻两个电池腔内的绝缘,且绝缘层的第一绝缘段、第二绝缘段可以在梁体上形成相对较大的包覆面积,在电池组放入后,增加相邻两个电池腔的电池组爬电距离,绝缘效果更好。
2、梁体上第二绝缘段的底端与梁体的底端面之间的间隔可以防止绝缘层延伸至梁体底端与箱体底板处形成卷翘,从而防止电池箱体使用过程中随着电池振动而造成绝缘层撕扯,避免绝缘层撕裂而引起绝缘失效。
3、梁体上第二绝缘段的底端与梁体的底端面之间的间隔可以供粘胶层填充或者包覆,可以使绝缘层粘连在连接梁上,绝缘层防脱效果更好,另一方面,也可以将梁体与电池腔内的电池组隔开,防止电池组与梁体出现短接的情况。
4、电池箱体内经梁体分隔的电池腔底壁可以设置粘胶层,直接将电池组粘接在电池腔内,无需使用端板、侧板等结构,降低电池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梁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箱体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包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中:10、梁体;11、间隔;20、绝缘层;21、第一绝缘段;22、第二绝缘段;30、箱体本体;31、电池腔;32、粘胶层;40、电池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的一种电池箱体,包括箱体本体30、梁体10以及绝缘层20,将上述梁体10安装在箱体本体30,具体梁体10可以是安装在箱体本体30的内部或者箱体本体30的侧边。
上述绝缘层20具有相互连接的第一绝缘段21以及第二绝缘段 22,可以第一绝缘段21包覆于梁体10顶端,而第二绝缘段22包覆于梁体10侧部,上述第二绝缘段22的底端与梁体10的底端面间隔设置。
在上述结构基础上,在使用时,可以在梁体10外包覆绝缘层20,绝缘层20的第一绝缘段21包覆在梁体10的顶端面,绝缘层20的第二绝缘段22包覆在梁体10的侧面,且第一绝缘段21和第二绝缘段 22连接,因而可以在梁体10的表面形成完整的包覆面。
此后将该梁体10装配至电池箱体的箱体本体30,参见图2、图 3以及图4,梁体10置于电池箱体内,可以供电池组40抵靠,梁体 10的底端可以通过螺钉或者螺栓等结构装配在电池箱体的底板上,由于梁体10的表面通过第一绝缘段21和第二绝缘段22形成了较大面积的绝缘包覆面,增加相邻两个电池腔31的电池组40爬电距离,绝缘效果更好。
此外,由于梁体10装配在电池箱体的底端后,梁体10的侧面会与箱体的底端面连接,在此连接位置必然会存在一定的连接间隙,若是将绝缘层20的第二绝缘段22底端直接包覆到底,则会第二绝缘段 22会抵接在梁体10与电池箱体的底板连接位置形成卷翘边。
由于在电池包使用过程中,电池箱体会随着电池振动,抵靠在梁体10侧面的电池组40也会上下振动,若是第二绝缘段22的卷翘边存在,电池包上下振动的过程中必然会撕扯绝缘层20的第二绝缘段 22,在此过程中,第二绝缘段22会与梁体10撕裂而造成松脱,使得绝缘失效。因而本实施例中的梁体10的侧面包覆的第二绝缘段22底端与梁体10的底端面具有间隔11,故绝缘层20的第二绝缘段22没有直接包覆到底,第二绝缘段22便可贴合梁体10的侧面不会出现卷翘边,故在电池组40上下振动时不会出现撕裂的情况,因而绝缘层 20在使用过程中与梁体10的贴合结构稳定,不会出现绝缘失效的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在常用的电池箱体中,梁体10的截面一般采用方形结构,方形侧面为竖直面,能够更好地与电池组40的侧面抵靠贴紧,因而电池组40装配后的结构形成的装配间隙更小,而在此梁体10结构基础上,上述包覆在梁体10顶端以及侧面上的第一绝缘段21以及第二绝缘段22可以是以直角连接。
当然,在一些电池箱体内,也不排除会有截面顶端呈圆弧状的梁体10结构,在此中梁体10结构基础上,第一绝缘段21与第二绝缘段22则可以是以圆弧角进行连接,适配于梁体10结构即可。此外,选用圆弧角将第一绝缘段21以及第二绝缘段22进行连接,相较于直角进行连接,形成绝缘爬电距离更长,节约效果更好。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梁体10上的绝缘层20的第二绝缘层 22可以是只设置在梁体10的单侧,在该结构基础上,梁体可以位于电池箱体的侧部,用于电池箱体的边梁,即,用于将电池箱体内部的电池组与外部环境隔开。而在梁体10的两侧均设置上述第二绝缘层 22时,梁体可以位于电池箱体的内部,用于分隔电池箱体内部的电池组。
进一步地,参见图3以及图4,本实施例中可以是在第一绝缘段 21的两侧均连接有第二绝缘段22,在该种结构基础上,梁体10结构可以是装配在电池箱体内,且位于梁体10两侧均具有电池腔31,如此,在梁体10两侧的电池腔31内均放置电池组40后,梁体10两侧的电池组40可以分别抵靠在梁体10的两侧的第二绝缘段22,而两侧的第二绝缘段22以第一绝缘段21连接,可以有效在两个电池腔 31的电池组40实现绝缘。
在此结构基础上,两侧的第二绝缘段22均与梁体10的底端面形成间隔11,因而绝缘层20两侧的第二绝缘段22在梁体10两侧均不会形成卷翘边,因而两侧电池组40在使用过程上下振动时,均不会造成绝缘层20的第二绝缘段22与梁体10的撕裂,形成的绝缘结构相对稳定。
此外,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绝缘段与第二绝缘段可以是一体成型的方式制成,若是采用粘接等其他方式,必然会存在连接处,在使用过程中,连接处容易断开脱离,故选用一体成型的方式结构更加稳定。
进一步地,上述绝缘层20可以由涂覆于梁体10上的胶液形成,基于电池的组装工艺中,一般都会有上胶工序,因而可以是在加工时,可以通过在梁体10的表面涂覆胶液,胶液在干胶之后可以直接于梁体10的表面形成上述绝缘层20,不需要再借助其他的工序完成绝缘层20的装配。
当然,上述胶液必须是现有技术中的绝缘胶液才能起到绝缘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的,上述绝缘层20还包括绝缘光滑表层,可以是将胶液涂覆于绝缘光滑表层的内侧,即形成的绝缘层20内侧为胶液层,可以与梁体10表面贴合,而绝缘层20的外侧则为绝缘光滑,在绝缘层20包覆在梁体10表面后,绝缘光滑表层外露于梁体10外表面。
一方面,若是单独的胶液在干化后,形成的绝缘层20会相对柔软,而相对柔软的绝缘层20与电池组40接触后容易在电池组40上下振动时变形,产生较大的摩擦力会导致绝缘层20与梁体10脱离,故采用绝缘光滑表层可以用作支撑胶液层,使得胶液干化后结构相对较硬,可以防止电池组40上下振动时,不易形变,因而绝缘层20结构稳定,不易失效。此外,由于绝缘防滑表层的表面光滑,故与电池组40接触时不会刮花电池组40,且减小电池组40与绝缘层20表面摩擦,在电池组40振动过程中绝缘层20也不易脱离。
进一步地,上述绝缘光滑表层为纤维布,由于纤维布不仅表面光滑,同时还具有强度高,质量轻且耐高温的特点,故适用于胶液涂覆后形成整体强度较好的绝缘层20,同时质量轻,在梁体10增设绝缘层20后整体重量不会明显增加,此外,纤维布耐高温,在电池使用过程中,不会受电池箱体内高温环境而出现老化情况,因而形成的绝缘层20不易失效。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绝缘层20也可以由胶垫形成,相较于胶液形成绝缘层20,由胶垫直接形成的绝缘层20需要另外采用其他结构进行连接,如粘胶、或者采用螺钉等结构装配,总之能够使胶垫包覆于梁体10表面均可。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在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热量,使得电池箱体内部的温度较高,而常用的胶垫在长期较热的环境下,容易出现老化的情况,而在胶老化后一般会硬化,导致出现表面龟裂、表面粗糙,力学性能下降,一方面与梁体10的表面脱离,在电池组40上下振动过程中容易与梁体10脱离而出现绝缘失效的情况,另一方面会如果胶垫老化表面粗糙则会与电池组40接触面粗糙,在电池组40上下振动过程中容易刮伤电池组40,影响电池性能,基于上述缺陷,故本实施中胶垫选用耐温硅橡胶垫。
同样的,在上述绝缘层20为胶垫结构基础上,绝缘层20也包括绝缘光滑表层,胶垫设于绝缘光滑表层的内侧并与梁体10表面贴合,以使绝缘光滑表层外露于梁体10外表面。即形成的绝缘层20内侧为胶垫,可以与梁体10表面贴合,而绝缘层20的外侧则为绝缘光滑,在绝缘层20包覆在梁体10表面后,绝缘光滑表层外露于梁体10外表面。
一方面,若是单独的胶垫形成的绝缘层20会相对柔软,而相对柔软的绝缘层20与电池组40接触后容易在电池组40上下振动时变形,产生较大的摩擦力会导致绝缘层20与梁体10脱离,故采用绝缘光滑表层可以用作支撑胶液层,使得胶垫结构相对较硬,可以防止电池组40上下振动时,不易形变,因而绝缘层20结构稳定,不易失效。此外,由于绝缘防滑表层的表面光滑,故与电池组40接触时不会刮花电池组40,且减小电池组40与绝缘层20表面摩擦,在电池组40 振动过程中绝缘层20也不易脱离。
当然,在绝缘层20为胶垫和绝缘光滑表层的结构基础上,同样的,绝缘光滑表层也为纤维布,由于纤维布不仅表面光滑,同时还具有强度高,质量轻且耐高温的特点,故适用于胶液涂覆后形成整体强度较好的绝缘层20,同时质量轻,在梁体10增设绝缘层20后整体重量不会明显增加,此外,纤维布耐高温,在电池使用过程中,不会受电池箱体内高温环境而出现老化情况,因而形成的绝缘层20不易失效。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纤维布可以是PET纤维、PI纤维、PMI纤维、碳纤维或者玻璃纤维等材质制成。此外,上述纤维布也可选用为现有技术中的有机绝缘膜(如聚乙烯等材质)替换。
进一步地,上述绝缘层20设有一层或者一层以上,在一般使用情况下,在上述梁体10表面包覆一层绝缘层20即可,而为了使得更好的防止绝缘失效,可以是在梁体10的表面包覆两层或者更多层绝缘层20,绝缘层20层层叠放即可,如此,在一层绝缘层20失效后,可以由内侧的绝缘层20起作用,实现层层绝缘。
实施例2,
基于实施例1所提出的梁体结构,参见图1-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箱体,梁体10可以设置在电池箱体的箱体本体内部,具体的是,梁体10可以是通过螺栓、螺钉等连接结构直接装配在箱体本体 30的底板上,梁体10便可将箱体本体30内分隔形成为电池腔31。另外,可以是在电池腔31的底壁设有粘胶层32,粘胶层32可以在电池组40放在电池腔31后直接粘合在电池腔31内。
在此电池箱体的结构基础上,由于直接在电池腔31的底壁上设有粘胶层32,因而可以将电池组40直接粘合在粘胶层32上,粘胶层32上依次排布电池组40结构即可在电池腔31内装好电池模组,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将依次排布好的电池组40装入由端板、侧板围成的收纳空间的结构,需要借助端板、侧板配合连接结构来装夹,装夹好之后再放入电池腔31,本实施例,直接将电池组40粘合在电池腔31,省略端板、侧板以及用于装配端板和侧板的连接结构,可以有效节约加工成本。
此外,由于端板、侧板结构在装配至电池腔31后,也会加重电池模组的整体重量,因而在装入电池箱体的电池腔31后,电池整体结构也会较重,而本实施例由于省略了端板、侧板等结构,因而电池结构重量也会较轻,用于电动车或者电脑等用电设备后,用电设备的质量也会较轻,使用性能较好。
当然,梁体10上的绝缘层20具有第二绝缘段22底端与梁体10 底端具有间隔11,上述粘胶层32包覆于第二绝缘段22的底端与梁体10的底端面之间的间隔11,即箱体本体30的底板上粘胶层32可以填充在间隔11内,可以使绝缘层20的第二包覆段底端粘连在梁体 10以及粘胶层32上,避免在该位置产生卷翘边,因而在电池组40 随时电池箱体上下振动时不会出现撕裂,因而绝缘层20防脱效果更好。
还需要注意的是,若是第二绝缘段22与梁体10的底端面之间不存在间隔11,则粘胶层32会直接粘合在第二绝缘层22的侧面,整个粘接面为一个平面,而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二绝缘段22的底端与梁体的底端面之间具有间隔11,因而粘胶层32侧部可以渗入第二绝缘段22与梁体10的底端面之间的间隔内,即粘胶层32的顶面则与绝缘层20的第二绝缘段粘合,粘胶层20侧部的侧面与间隔内侧的梁体侧面胶合,粘胶层与梁体、第二绝缘段均由粘连,粘接面为梁体的间隔侧面、以及第二绝缘层的底面,因而粘接面相对较大,粘合强度也会较大,此外,粘胶层32的侧部伸入间隔11内,会形成一个凹位进行粘连,相较于平面粘连胶合结构也会更加稳定。
另一方面,由于绝缘层20的第二绝缘段22底端与梁体10的底端面之间具有间隔11,因而梁体10底端会有部分外露,在该位置若是电池组40与梁体10直接接触,则会出现电池组40与梁体10短接的情况,故上述粘胶层32可以填充在第二绝缘段22与梁体10底端面之间的间隔11,将梁体10与电池腔31内的电池组40隔开,防止电池组40与梁体10出现短接的情况。
进一步地,参见图3以及图4,上述粘胶层32的顶端向上延伸,粘胶层32可以部分包覆于第二绝缘段22的底端外侧,也可以部分包覆在梁体10位于第二绝缘段22底端的部分。即是说,粘胶层32的厚度可以大于第二绝缘段22与梁体10的底端面之间的间隔11高度,如此,粘胶层32的部分包覆在第二绝缘段22的底端外侧面,粘胶层 32的部分伸入间隔11内与第二绝缘层22的底端面以及梁体的底端外侧面粘合形成台阶式粘接结构,粘合强度更好。
且第二绝缘段22的底端可以包覆在粘胶层32内侧,不会外露,电池组40粘接粘胶层32上后,不会与第二绝缘段22与梁体10的连接位置接触,因而电池组40在上下运动时,第二绝缘段22与梁体 10的连接位置不会被撕裂,绝缘层20的结构更加稳定,避免失效。
优选的一种方式是,由于电池箱体中的粘胶层32用于直接与电池组进行粘接,而电池组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会持续发生热量,如果不进行散热,则会出现电池箱体内部温度过高的情况,故本实施例中的粘胶层32可以选用现有技术中具有导热性能的导热胶,导热胶平铺在箱体本体30的底板上,因而导热胶可以将电池组工作产生的热量均匀引导至箱体本体的底板上,使得热量能够均匀散出,电池工作性能更好。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导热胶可以选用为现有技术中的导热结构胶。
进一步地,上述梁体10设有多个,多个梁体10可以将箱体本体 30内部分隔形成多个电池腔31,在各个电池腔31的底壁均可设有上述粘胶层32,即每个电池腔31内的粘胶层32均可直接粘合电池组 40,无需借助端板以及侧板结构,单个电池腔31内的多个电池组40形成一组模组,每组电池模组的质量均较轻,因而形成的电池整体可以具有较强的电池蓄电性能,同时质量较轻。
实施例3,
基于实施例1以及实施例2所提出的电池箱体的结构,参见图 1-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包,包括实施例1以及实施例2中的电池箱体以及电池组40,由于在电池箱体的底壁设有粘胶层32,因而在装配电池时,可以将电池组40与粘胶层32粘接,粘胶层32上依次排布电池组40结构即可在电池腔31内装好电池模组,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将依次排布好的电池组40装入由端板、侧板围成的收纳空间的结构,需要借助端板、侧板配合连接结构来装夹,装夹好之后再放入电池腔31,本实施例,直接将电池组40粘合在电池腔31,省略端板、侧板以及用于装配端板和侧板的连接结构,可以有效节约加工成本。
此外,由于端板、侧板结构在装配至电池腔31后,也会加重电池模组的整体重量,因而在装入电池箱体的电池腔31后,电池整体结构也会较重,而本实施例由于省略了端板、侧板等结构,因而电池结构重量也会较轻,用于电动车或者电脑等用电设备后,用电设备的质量也会较轻,使用性能较好。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本体(30)、梁体(10)以及绝缘层(20),所述梁体(10)安装于所述箱体本体(30);所述绝缘层(20)具有相互连接的第一绝缘段(21)以及第二绝缘段(22),所述第一绝缘段(21)包覆于梁体(10)顶端;所述第二绝缘段(22)包覆于所述梁体(10)侧部;所述第二绝缘段(22)的底端与所述梁体(10)的底端面间隔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段(21)的两侧均连接有所述第二绝缘段(2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20)由涂覆于所述梁体(10)上的胶液形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20)还包括绝缘光滑表层,所述胶液涂覆于所述绝缘光滑表层的内侧并与所述梁体(10)表面贴合,以使绝缘光滑表层外露于梁体(10)外表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光滑表层为纤维布。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20)由包覆于梁体(10)上的胶垫形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垫为耐温硅橡胶垫。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20)还包括绝缘光滑表层,所述胶垫设于所述绝缘光滑表层的内侧并与所述梁体(10)表面贴合,以使绝缘光滑表层外露于梁体(10)外表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光滑表层为纤维布。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20)设有一层或者一层以上。
11.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梁体(10)安装于箱体本体(30)内并用于将所述箱体本体(30)内分隔形成为电池腔(31);所述电池腔(31)的底壁设有用于粘合电池组(40)的粘胶层;所述粘胶层包覆于所述第二绝缘段(22)的底端与梁体(10)的底端面之间的间隔。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胶层的顶端向上延伸并包覆于所述第二绝缘段(22)的底端外侧。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胶层为导热胶。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梁体设有多个,多个梁体用于将所述箱体本体(30)内部分隔形成多个电池腔(31)。
15.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13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箱体以及电池组(40),所述电池组(40)与所述粘胶层(32)粘接。
CN202222076316.1U 2022-08-08 2022-08-08 一种电池箱体以及电池包 Active CN2178481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76316.1U CN217848179U (zh) 2022-08-08 2022-08-08 一种电池箱体以及电池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76316.1U CN217848179U (zh) 2022-08-08 2022-08-08 一种电池箱体以及电池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48179U true CN217848179U (zh) 2022-11-18

Family

ID=840146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76316.1U Active CN217848179U (zh) 2022-08-08 2022-08-08 一种电池箱体以及电池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481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451703B2 (ja) 電池パック及び電気自動車
JP5880086B2 (ja) 電池容器
CN109428021B (zh) 框体以及电池模组
CN103403917B (zh) 由多个棱柱形的存储电池构成的储能模块
KR100897179B1 (ko) 중대형 전지모듈 제조용 프레임 부재
JP2002231297A (ja) 組電池
CN104823322A (zh) 电池模块以及电池模块的制造方法
KR20200030967A (ko) 절연 구조가 향상된 배터리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JP2012527063A (ja) 電池スペーサー、電気コア用の保護アセンブリ、およびパワーバッテリー
KR20230148206A (ko) 배터리 박스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그리고 차량
KR20230008817A (ko) 배터리, 배터리 팩, 및 차량
CN217848179U (zh) 一种电池箱体以及电池包
CN206250347U (zh) 电池模组
CN111416080A (zh) 一种轻量化复合材质电池箱体
JP4085741B2 (ja) 単電池、電池モジュールおよび組電池
JP5439963B2 (ja) ソーラーアレイパネル、ソーラーアレイパネルの補修方法
CN217848178U (zh) 电池箱体以及电池包
CN217848260U (zh) 电池模组以及电池包
JP5644329B2 (ja) ハニカムサンドイッチ構造複合材およびハニカムサンドイッチ構造複合材の製造方法
KR20180006364A (ko) 전지셀 어셈블리
JP6814185B2 (ja) バッテリモジュール
KR102066910B1 (ko) 3층 적층 구조의 전지팩용 베이스 플레이트
KR20220026790A (ko) 전지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팩
KR102322222B1 (ko) 요철 구조 표면을 갖는 금속층을 포함하는 파우치형 전지케이스
CN220984725U (zh) 一种结构梁、电池包框架及电池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