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41703U - 一种稳定的锚杆 - Google Patents

一种稳定的锚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41703U
CN217841703U CN202221918607.4U CN202221918607U CN217841703U CN 217841703 U CN217841703 U CN 217841703U CN 202221918607 U CN202221918607 U CN 202221918607U CN 217841703 U CN217841703 U CN 2178417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plugboard
plate
driving
lo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1860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揭华平
张站伟
费克彬
李庆
郑喻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Dongdi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Dongdi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Dongdi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Dongdi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91860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417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417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417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稳定的锚杆,属于岩土支护的技术领域,其包括杆体,所述杆体内部设有稳定机构,所述稳定机构包括多个插接件,所述插接件包括两个位于所述杆体内部并与所述杆体滑动连接的插接板,所述插接板对称设置在所述杆体轴线两侧。本申请具有增加支护的稳定性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稳定的锚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岩土支护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稳定的锚杆。
背景技术
随着高层建筑、地下商场等城镇化的快速建设,深基坑施工开挖深度逐渐增大,为解决处于城镇人口密集的区域的建筑工程过程中存在的地下管线分布较密集,深基坑边坡的稳定性的问题,通常采用基坑支护技术。
基坑支护技术中包括锚杆支护技术,锚杆支护技术是用锚杆打入地表岩体表面或硐室周围岩体预先钻好的孔中,通过混凝土的粘结作用将围岩与稳定岩体结合在一起,以达到支护目的。
相关技术中锚杆通常为表面光滑的杆体,摩擦力不足,通过粘结作用与地表岩体结合时,易在拉拔过程中脱离地表岩土,影响支护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增加支护的稳定性,本申请提供一种稳定的锚杆。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稳定的锚杆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稳定的锚杆,包括杆体,所述杆体内部设有稳定机构,所述稳定机构包括多个插接件,所述插接件包括两个位于所述杆体内部并与所述杆体滑动连接的插接板,所述插接板对称设置在所述杆体轴线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锚杆进行支护时,将杆体插接在地表岩土预先钻好的孔中,用混凝土填充空隙后,通过稳定机构使杆体内部轴线两侧的多个插接板滑动并从杆体中伸出,直至插接在混凝土中,增大锚杆与混凝土的接触面积,提高锚杆与地表岩土连接的稳定性,从而增加支护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杆体内部设有与所述插接件对应设置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位于所述杆体轴线处并与所述杆体转动连接的驱动板,所述驱动板位于两个所述插接板之间,且所述杆体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杆体竖直的中心面两侧的驱动弹簧,且两个所述驱动弹簧远离所述驱动板的一端均与所述插接板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接板未与混凝土插接时,插接板位于杆体内部,插接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与驱动板抵接,此时驱动弹簧均处于拉伸状态,且插接板之间的距离最小;驱动插接板与混凝土插接时,转动驱动板,此时驱动板推动插接板向远离杆体轴线的方向移动,插接板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加,当插接板之间的距离最大时,插接板远离驱动板的一端均从杆体中伸出并插接在混凝土中,增加杆体与地表岩土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支护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杆体上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位于所述杆体外部,另一端位于所述杆体内部,且所述连接杆位于所述杆体内部的一端穿过多个所述驱动板并与所述驱动板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驱动板时,转动连接杆位于杆体外部的一端,此时与连接杆固定连接的驱动板均随连接杆转动,并推动驱动板两侧的插接板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直至插接板从杆体中伸出并插接在混凝土中,增加杆体与地表岩土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支护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插接板远离所述驱动板的一端均设有尖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接板插接在地表岩土中的一端设有尖端,当插接板从杆体中伸出时,尖端先与混凝土接触,此时插接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积较小,插接板插入混凝土时受到的阻力较小,从而使插接板易于插入混凝土中,从而提高插接板插接的效率。
可选的,所述插接板靠近所述驱动板的一端均设有锁紧件,所述锁紧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插接板两侧且倾斜的锁紧板,所述锁紧板靠近所述插接板的一端均与所述插接板铰接,且所述锁紧板与所述插接板之间均设有锁紧弹簧,所述锁紧弹簧一端与所述锁紧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插接板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连接杆并驱动插接板伸出杆体时,杆体侧壁挤压插接板两侧的锁紧板向靠近插接板的方向移动,此时锁紧弹簧被压缩,当插接板带动锁紧板伸出杆体时,锁紧弹簧恢复形变并推动插接板两侧的锁紧板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直至锁紧板侧面与杆体外侧抵接,此时锁紧板将插接板锁紧,使插接板不易在外力的作用下再次进入杆体中,进一步增加支护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杆体外侧设有螺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杆体外侧设置螺纹,增加了杆体与混凝土的接触面积,同时增加了杆体的摩擦力,进一步增加支护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杆体上螺纹连接有止浆塞,所述止浆塞设置在所述杆体靠近所述连接杆位于所述杆体外的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杆体外设有止浆塞,当杆体插入地表岩土预先钻好的孔中并用混凝土填充空隙后,将止浆塞安装在杆体上,转动止浆塞直至止浆塞封堵孔口,尽量避免混凝土从孔口流出的情况发生,保持混凝土粘结杆体与地表岩土的能力,进一步增加支护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止浆塞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杆体内部设有与所述限位块相适应的转动槽,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转动槽内部并与所述转动槽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连接杆时,限位块在转动槽中转动,增加了连接杆与杆体的接触面积,同时限位块位于转动槽中,此时限位块和杆体承担连接杆的重力,使连接杆不易在重力的作用下进入杆体中,从而增加了连接杆与杆体连接的稳定性,进一步增加支护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使用锚杆进行支护时,将杆体插接在地表岩土预先钻好的孔中,用混凝土填充空隙后,通过驱动机构使杆体内部轴线两侧的多个插接板滑动并从杆体中伸出,并插接在混凝土中,增大锚杆与混凝土的接触面积,提高锚杆与地表岩土连接的稳定性,从而增加支护的稳定性;
2.转动连接杆位于杆体外部的一端,此时与连接杆固定连接的驱动板均随连接杆转动,此时驱动板推动插接板向远离杆体轴线的方向移动,插接板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加,当插接板之间的距离最大时,插接板远离驱动板的一端均从杆体中伸出并插接在混凝土中,增加杆体与地表岩土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支护的稳定性;
3.转动连接杆并驱动插接板伸出杆体时,杆体侧壁挤压插接板两侧的锁紧板向靠近插接板的方向移动,此时锁紧弹簧被压缩,当插接板带动锁紧板伸出杆体时,锁紧弹簧恢复形变并推动插接板两侧的锁紧板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直至锁紧板侧面与杆体外侧抵接,此时锁紧板将插接板锁紧,使插接板不易在外力的作用下再次进入杆体中,进一步增加支护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锚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A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体现稳定机构和杆体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B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杆体;11、钻头;12、止浆塞;13、垫板;14、螺母;15、空腔;16、通孔;17、转动槽;2、稳定机构;21、插接件;211、插接板;2111、锁紧槽;212、滑动杆;213、固定杆;22、驱动组件;221、驱动板;222、驱动弹簧;23、锁紧件;231、锁紧板;232、锁紧弹簧;24、连接杆;241、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稳定的锚杆。参照图1和图2,锚杆包括竖直设置的杆体1,杆体1外侧设有螺纹,从而增加杆体1与混凝土的接触面积,并增加杆体1的摩擦力。杆体1一端固定连接有钻头11,杆体1远离钻头11的一端螺纹连接有止浆塞12和垫板13,垫板13位于止浆塞12远离钻头11的一侧,且垫板13远离止浆塞12的一侧设有与杆体1螺纹连接的螺母14。
当杆体1插接在地表岩土预先钻好的孔中并通过混凝土填充空隙后,将止浆塞12和垫板13安装在杆体1上,直至止浆塞12封堵地表岩土预先钻好的孔口,并将螺母14安装在杆体1上,直至螺母14将止浆塞12与孔口抵紧,减少混凝土流出的可能。
为了进一步增加支护的稳定性,杆体1内部设有空腔15,且空腔15中设有稳定机构2,稳定机构2包括三个沿杆体1轴线方向均匀分布的插接件21,插接件21包括对称设置在杆体1内部轴线两侧且水平设置的插接板211,杆体1上开设有与插接板211相适应的通孔16。
参照图3和图4,杆体1内部设有两个沿插接板211轴线对称设置的水平的滑动杆212,两个插接板211均套接在滑动杆212上并与滑动杆212滑动连接。且两个滑动杆212中部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水平且垂直于滑动杆212的固定杆213,固定杆213远离滑动杆212的一端均与杆体1内壁固定连接,且空腔15中均设有用于驱动插接板211移动的驱动组件22。
使用锚杆进行支护时,将杆体1插接在地表岩土预先钻好的孔中,用混凝土填充空隙后通过驱动组件22,使杆体1内部轴线两侧的各个插接板211在滑动杆212上滑动并从杆体1上的通孔16处伸出,直至插接在混凝土中,增大锚杆与混凝土的接触面积,提高锚杆与地表岩土连接的稳定性。
驱动组件22包括设置在杆体1内部轴线处的驱动板221,驱动板221的水平截面设置为椭圆形,且同一水平面内的两个插接板211相互靠近的一侧与驱动板221侧面抵接,此时驱动板221的短轴与滑动杆212平行。固定杆213靠近滑动杆212一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驱动弹簧222,驱动弹簧222远离固定杆213的一端与插接板211固定连接,且驱动弹簧222处于拉伸状态,插接板211上均设有锁紧件23。
驱动插接板211向远离驱动板221的方向移动时,转动驱动板221,此时驱动板221推动插接板211沿滑动杆212上滑动并向靠近通孔16的方向移动,当转动至驱动板221的长轴平行于滑动杆212时,插接板211带动锁紧件23从通孔16处伸出,插接板211插接在混凝土中,且锁紧件23将插接板211锁紧。
参照图2和图4,锁紧件23包括两个对称设置在插接板211两侧的锁紧板231,锁紧板231均设置为向靠近驱动板221的方向且向远离插接板211的一侧倾斜的斜面。插接板211两侧均开设有与锁紧板231相适应的锁紧槽2111,锁紧板231远离驱动板221的一端位于锁紧槽2111中并与所述锁紧槽2111侧壁铰接,且同一插接板211两侧的锁紧板231相互靠近的一侧中部均固定连接有锁紧弹簧232,且锁紧弹簧232另一端与插接板211固定连接。
当杆体1轴线两侧的插接板211在驱动板221的推动下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时,通孔16两侧的侧壁将锁紧板231向相互靠近的方向挤压,此时锁紧弹簧232被压缩,当插接板211带动锁紧板231从通孔16处脱离杆体1时,锁紧弹簧232恢复形变并推动锁紧板231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直至锁紧板231靠近驱动板221的一端与杆体1外侧壁抵接,从而将插接板211锁紧,使插接板211与杆体1连接稳定。
参照图3和图4,为了便于同时转动驱动板221,各个驱动板221中部均固定连接有同一竖直的连接杆24,且连接杆24两端均套接并固定连接有圆柱状的限位块241,杆体1上开设有与限位块241相适应的转动槽17,限位块241均位于转动槽17中并与转动槽17转动连接,且连接杆24远离钻头11的一端穿过杆体1。
转动驱动板221时,转动连接杆24位于杆体1外部的一端,此时与连接杆24固定连接的驱动板221均随连接杆24转动,并推动驱动板221两侧的插接板211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直至插接板211从杆体1中伸出并插接在混凝土中,增加杆体1与地表岩土的接触面积。且转动连接杆24时,限位块241在转动槽17中转动,此时限位块241和杆体1承担连接杆24的重力,使连接杆24不易在重力的作用下进入杆体1中,增加了连接杆24与杆体1连接的稳定性。
为了便于插接板211插接在混凝土中,插接板211相互远离的一端均设有尖端,当插接板211从杆体1中伸出时,尖端先与混凝土接触,此时插接板211与混凝土的接触面积较小,插接板211插入混凝土时受到的阻力较小,使插接板211易于插入混凝土中。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稳定的锚杆的实施原理为:使用锚杆进行支护时,将杆体1插接在地表岩土预先钻好的孔中,用混凝土填充空隙后,转动连接杆24位于杆体1外部的一端,此时与连接杆24固定连接的驱动板221均随连接杆24转动,并推动驱动板221两侧的插接板211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通孔16两侧的侧壁将锁紧板231向相互靠近的方向挤压,此时锁紧弹簧232被压缩,当插接板211带动锁紧板231从通孔16处脱离杆体1时,锁紧弹簧232恢复形变并推动锁紧板231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直至插接板211从杆体1中伸出并插接在混凝土中,锁紧板231靠近驱动板221的一端与杆体1外侧壁抵接,从而将插接板211锁紧,增大锚杆与混凝土的接触面积,提高锚杆与地表岩土连接的稳定性。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稳定的锚杆,包括杆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1)内部设有稳定机构(2),所述稳定机构(2)包括多个插接件(21),所述插接件(21)包括两个位于所述杆体(1)内部并与所述杆体(1)滑动连接的插接板(211),所述插接板(211)对称设置在所述杆体(1)轴线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的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1)内部设有与所述插接件(21)对应设置的驱动组件(22),所述驱动组件(22)包括位于所述杆体(1)轴线处并与所述杆体(1)转动连接的驱动板(221),所述驱动板(221)位于两个所述插接板(211)之间,且所述杆体(1)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杆体(1)竖直的中心面两侧的驱动弹簧(222),且两个所述驱动弹簧(222)远离所述驱动板(221)的一端均与所述插接板(21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稳定的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1)上转动连接有连接杆(24),所述连接杆(24)一端位于所述杆体(1)外部,另一端位于所述杆体(1)内部,且所述连接杆(24)位于所述杆体(1)内部的一端穿过多个所述驱动板(221)并与所述驱动板(22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稳定的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板(211)远离所述驱动板(221)的一端均设有尖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稳定的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板(211)靠近所述驱动板(221)的一端均设有锁紧件(23),所述锁紧件(23)包括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插接板(211)两侧且倾斜的锁紧板(231),所述锁紧板(231)靠近所述插接板(211)的一端均与所述插接板(211)铰接,且所述锁紧板(231)与所述插接板(211)之间均设有锁紧弹簧(232),所述锁紧弹簧(232)一端与所述锁紧板(23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插接板(211)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稳定的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1)外侧设有螺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稳定的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1)上螺纹连接有止浆塞(12),所述止浆塞(12)设置在所述杆体(1)靠近所述连接杆(24)位于所述杆体(1)外的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稳定的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24)远离所述止浆塞(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41),所述杆体(1)内部设有与所述限位块(241)相适应的转动槽(17),所述限位块(241)位于所述转动槽(17)内部并与所述转动槽(17)转动连接。
CN202221918607.4U 2022-07-23 2022-07-23 一种稳定的锚杆 Active CN2178417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18607.4U CN217841703U (zh) 2022-07-23 2022-07-23 一种稳定的锚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18607.4U CN217841703U (zh) 2022-07-23 2022-07-23 一种稳定的锚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41703U true CN217841703U (zh) 2022-11-18

Family

ID=840397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18607.4U Active CN217841703U (zh) 2022-07-23 2022-07-23 一种稳定的锚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417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72625B (zh) 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
CN207004554U (zh) 一种多级让压注浆锚杆
CN211368740U (zh) 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基坑支护结构
CN113293770A (zh) 一种智能化明挖隧道深基坑支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7841703U (zh) 一种稳定的锚杆
CN110593925B (zh) 一种带锥形扩大头的中空注浆锚杆及施工方法
CN210599052U (zh) 一种软岩底板自钻锚固式金属锚杆
CN212452673U (zh) 一种自平衡基坑围护结构
CN216689248U (zh) 一种水利护坡网
CN215408716U (zh) 一种建筑工程土层锚杆
CN216006936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的锚杆施工装置
CN214614098U (zh) 一种防止变形的深基坑支护结构
CN212612455U (zh) 一种市政工程用锚杆
CN212801524U (zh) 一种建筑工程的锚杆施工装置
CN201605998U (zh) 一种小孔径巷道底板钻孔快速钻进装置
CN212104063U (zh) 灌浆式双锚头锚杆
CN218263856U (zh) 一种建筑工程土层锚杆
CN210288375U (zh) 一种扩张型锚杆
CN112664152B (zh) 一种自动化拼装筒杆、筒杆自动化拼装系统及方法
CN213114601U (zh) 一种建筑桩
CN219450739U (zh) 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
CN217758866U (zh) 一种边坡支护结构
CN219081623U (zh) 一种可拆芯式锚杆
CN219470981U (zh) 一种加强型水利施工围堰结构
CN221030242U (zh) 一种建筑工程边坡加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