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12455U - 一种市政工程用锚杆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市政工程用锚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12455U
CN212612455U CN202020820116.0U CN202020820116U CN212612455U CN 212612455 U CN212612455 U CN 212612455U CN 202020820116 U CN202020820116 U CN 202020820116U CN 212612455 U CN212612455 U CN 2126124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chor rod
block
wedge
rod body
anch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2011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绍宏
潘刚
王又军
闫开珍
李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njiangfeng Municip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njiangfeng Municip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njiangfeng Municip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njiangfeng Municip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82011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124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124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124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市政工程用锚杆,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针对锚杆上的拉拔力较为有限,导致锚杆从注浆体中脱落或者锚杆与注浆体同时从锚孔中脱落的质量问题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要点包括锚杆本体,锚杆本体内设置空腔,锚杆本体设置有若干插块组,插块组包括上楔形块和下楔形块,上楔形块设置有第一斜面,下楔形块设置有第二斜面,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平行设置,锚杆本体对应上楔形块和下楔形块处分别开设有通槽,锚杆本体设置有用于驱动上楔形块一部分和下楔形块一部分位于锚杆本体外部、另一部分位于锚杆本体内部的推动装置。本实用新型具有增强锚杆本体与岩土层之间稳定性,降低锚杆本体从注浆体中脱落几率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市政工程用锚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市政工程用锚杆。
背景技术
在岩土工程涉及的地下工程、采矿工程、基坑与边坡工程中锚杆是一种主要的支护技术,其应用范围广泛,加固效果好。
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9724385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钻锚一体化锚杆,包括锚头和杆体,杆体为管状结构,锚头包括锥形钻孔部和管状连接部,钻孔部为钻头结构,连接部外壁为台阶状,连接部的大端与钻孔部的大端连成一体,连接部外壁上设有锚固剂通孔,且锚固剂通孔与连接部内部连通。
虽然该钻锚一体化锚杆将锚头的一端设置呈钻头结构,通过转动杆体带动锚头实现钻孔的目的,锚固剂可以直接从杆体、连接部再从锚固剂通孔流出,从而实现锚钻一体化结构。
但是,在某些需要提供较大抗拉拔力的工程中,由于该钻锚一体化锚杆的杆体呈管状结构,且从其说明书附图中可以看出该杆体的外周壁呈光滑的管状,使得锚杆上的拉拔力较为有限,导致锚杆从注浆体中脱落或者锚杆与注浆体同时从锚孔中脱落的质量问题,严重威胁了工程安全并影响了施工进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工程用锚杆,其具有增强锚杆本体与岩土层之间稳定性,降低锚杆本体从注浆体中脱落几率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市政工程用锚杆,包括锚杆本体,所述锚杆本体内设置有下端封闭上端开口的空腔,所述锚杆本体沿其轴线方向设置有若干插块组,所述插块组包括对称设置的上楔形块和下楔形块,所述上楔形块设置有第一斜面,所述下楔形块设置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平行设置,所述锚杆本体对应上楔形块和下楔形块处分别开设有供上楔形块和下楔形块沿锚杆本体径向位移的通槽,所述锚杆本体设置有用于驱动上楔形块一部分和下楔形块一部分位于锚杆本体外部、上楔形块另一部分和下楔形块另一部分位于锚杆本体内部的推动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先在岩土层中钻锚孔,在锚孔内部注入注浆体,将锚杆本体插入锚孔的内部,通过推动装置对上楔形块和下楔形块起到顶推的作用,使上楔形块和下楔形块的端部分别沿沿锚杆本体径向位移,从而使上楔形块的端部和下楔形块的端部分别滑出锚杆本体的外侧,使上楔形块的端部和下楔形块的端部分别插接于外侧注浆体的内部,增强锚杆本体和注浆体之间的稳固连接,从而增强锚杆本体和岩土层之间的稳定性,降低锚杆本体从注浆体中脱落几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楔形块朝向通槽的一侧固设有第一插块,所述第一插块远离上楔形块的一端插接于其对应的通槽内部,在推动装置的作用下,第一插块部分位于其对应通槽的内部、部分位于锚杆本体的外部;所述下楔形块朝向其对应通槽的一侧固设有第二插块,所述第二插块远离上楔形块的一端插接于其对应的插接槽内部,在推动装置的作用下,第二插块部分位于其对应通槽的内部、部分位于锚杆本体的外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推动装置顶推上楔形块和下楔形块的过程中,上楔形块和下楔形块分别作用于第一插块和第二插块,增大上楔形块和下楔形块插入注浆体内部的深度,进一步增强锚杆本体和注浆体之间的稳固连接;另一方面,第一插块的端部和第二插块的端部分别插接于其对应的插接槽内部,避免推动装置作用于上楔形块和下楔形块的过程中,上楔形块和下楔形块于锚杆本体内部偏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第一插块远离上楔形块的一端和第二插块远离下楔形块的一端均设置为尖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第一插块和第二插块插入锚杆本体内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推动装置包括设置于锚杆本体内部的驱动杆,所述驱动杆轴线和锚杆本体的轴线重合,所述上楔形块开设有第一腰型孔,所述下楔形块开设有第二腰型孔,所述第一腰型孔和第二腰型孔相连通,所述驱动杆的一端延伸至锚杆本体的外部、另一端顺次贯穿于第一腰型孔和第二腰型孔后和空腔底壁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杆设置有能够沿驱动杆轴线方向移动的推动块,所述驱动杆沿其径向方向固设有挡片,所述推动块位于挡片的上方,所述插块组位于挡片和推动块之间;所述上楔形块和驱动杆之间设置有防止上楔形块沿第二斜面相对滑动的第一限位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限位组件,避免上楔形块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沿第二斜面向下滑动。当需要将第一插块插入注浆体的内部时,控制推动块沿驱动杆轴线方向移动,推动块作用于上楔形块远离下楔形块的一侧,在推动块的顶推作用下,上楔形块克服第一限位组件的作用,沿第二斜面的长度方向移动,同时下楔形块沿挡片的径向方向移动,从而推动第一插块和第二插块插入注浆体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推动块和驱动杆螺纹连接,所述推动块沿其径向方向固设有限位块,所述锚杆本体的内壁开设有竖向限位槽,所述限位块插接于竖向限位槽的内部,所述限位块沿竖向限位槽的长度方向移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驱动杆,由于推动块和驱动杆螺纹连接,推动块沿驱动杆的轴线方向移动,实现对上楔形块的顶推的作用,同时在限位块和竖向限位槽的限位作用下,避免推动块和驱动杆的同步周向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块为两个,两个所述限位块以锚杆本体的轴向为中心对称设置,所述竖向限位槽和限位块一一对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强对推动块的限位作用,避免推动块和驱动杆的同步周向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包括固设于推动块的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插接于第一腰型孔的内部,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一腰型孔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压缩弹簧,所述第一压缩弹簧的一端和第一腰型孔的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和第一固定板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上楔形块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产生沿第二斜面向下运动的趋势时,第一固定板挤压第一压缩弹簧,由于上楔形块自身重力小于不能够驱动第一压缩弹簧形变,使得重力和形变力相互抵消,上楔形块位置保持不变;当推动块顶推上楔形块时,上楔形块沿第二斜面的长度方向移动,驱动杆外壁和第一腰型孔内壁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第一压缩弹簧位于非自然状态,实现对上楔形块的顶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固定板固设有第一导向柱,第一压缩弹簧朝向第一固定板的一端套设于第一导向柱的外部,所述第一导向柱轴线和锚杆本体的轴线垂直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导向柱,一方面,增强第一压缩弹簧和第一固定板的连接强度;另一方面,避免第一压缩弹簧产生非水平压缩方向的弹性形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楔形块设置和驱动杆之间设置有防止上楔形块沿第二斜面相对滑动的第二限位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二限位组件,进一步增强对上楔形块的限位作用,避免上楔形块沿第二斜面滑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位于所述锚杆本体外部的驱动杆的端部固设有转动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实现驱动杆的转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通过推动装置对上楔形块和下楔形块起到顶推的作用,使上楔形块和下楔形块的端部分别沿沿锚杆本体径向位移,使上楔形块的端部和下楔形块的端部分别插接于外侧注浆体的内部,增强锚杆本体和注浆体之间的稳固连接,从而增强锚杆本体和岩土层之间的稳定性,降低锚杆本体从注浆体中脱落几率;
第二、第一插块的端部和第二插块的端部分别插接于其对应的插接槽内部,避免推动装置作用于上楔形块和下楔形块的过程中,上楔形块和下楔形块于锚杆本体内部偏转,实现对第一插块和第二插块沿锚杆本体径向位移;
第三、通过设置第一限位组件和第二限位组件,增强对上楔形块的限位作用,避免上楔形块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沿第二斜面向下滑动。
附图说明
图1是市政工程用锚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A-A部剖视图;
图4是图3中的B部放大图;
图5是市政工程用锚杆中推动装置、插块组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的局部爆炸图;
图7是市政工程用锚杆中隐藏驱动杆和转动块后的俯视图;
图8是图7中的C-C向剖视图。
图中,1、锚杆本体;11、空腔;12、通槽;13、竖向限位槽;2、插块组;21、上楔形块;211、第一斜面;212、第一直面;213、第一腰型孔;22、下楔形块;221、第二斜面;222、第二直面;223、第二腰型孔;3、推动装置;31、驱动杆;32、推动块;321、螺纹孔;33、挡片;331、转动环槽;4、第一限位组件;41、第一固定板;42、第一导向柱;43、第一压缩弹簧;5、第二限位组件;51、第二固定板;52、第二导向柱;53、第二压缩弹簧;6、第一插块;7、第二插块;8、尖端;9、限位块;10、转动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市政工程用锚杆,包括锚杆本体1。
结合图2和图3,锚杆本体1沿其轴线方向设置有下端封闭上端开口的空腔11,空腔11为圆柱形设置。
结合图3和图4,锚杆本体1沿其轴线方向设置有若干插块组2,若干插块组2沿锚杆本体1的轴线方向等间隔设置。每组插块组2包括上楔形块21和下楔形块22,上楔形块21和下楔形块22均设置于空腔11的内部,且上楔形块21和下楔形块22沿锚杆本体1的轴线方向上下设置,上楔形块21位于下楔形块22的上方。
结合图5和图6,上楔形块21的竖向截面呈直角三角形设置,上楔形块21朝向下楔形块22的一侧设置为第一斜面211,上楔形块21的上端面设置为第一直面212,第一直面212和第一斜面211相对设置。
下楔形块22的竖向截面呈直角三角形设置,下楔形块22朝向上楔形块21的一侧设置为第二斜面221,第一斜面211和第二斜面221的坡度相同,第一斜面211和第二斜面221平行设置,下楔形块22的下端面设置为第二直面222,第二直面222和第一直面212平行设置,第二直面222和第二斜面221相对设置。第一斜面211和第二斜面221抵接,且上楔形块21能够沿第二斜面221的长度方向移动。
结合图3和图5,锚杆本体1对应上楔形块21和下楔形块22处分别开设有通槽12,通槽12呈条形设置,且通槽12的长度方向沿锚杆本体1的轴线方向设置。锚杆本体1设置有用于驱动上楔形块21沿第二斜面221长度方向运动的推动装置3。
结合图3和图6,上楔形块21朝向其对应通槽12的一侧延伸有第一插块6,第一插块6远离上楔形块21的一端插接于其对应通槽12的内部。第一插块6的外壁抵接于通槽12的内侧壁,在推动装置3的顶推作用下,第一插块6沿锚杆本体1径向方向位移并穿设于通槽12,第一插块6部分位于锚杆本体1外部、部分位于锚杆本体1内部。
下楔形块22朝向其对应通槽12的一侧延伸有第二插块7,第一插块6和第二插块7背向设置,第二插块7远离下楔形块22的一端插接于其对应通槽12的内部。第二插块7的外壁抵接于通槽12的内侧壁,在推动装置3的顶推作用下,第二插块7沿锚杆本体1径向方向位移并穿设于通槽12,第二插块7部分位于锚杆本体1外部、部分位于锚杆本体1内部。位于锚杆本体1外部的第一插块6的端部和第二插块7的端部均设置为尖端8,尖端8的水平截面呈三角形设置,减小第一插块6和第二插块7与注浆体的接触面积,便于第一插块6和第二插块7插入注浆体的内部。
结合图5和图6,推动装置3包括设置于锚杆本体1内部的驱动杆31,驱动杆31的轴线和锚杆本体1的轴线重合,且驱动杆31的外径小于锚杆本体1的内径。驱动杆31的上端位于锚杆本体1的外部、下端延伸至锚杆本体1的内部。位于锚杆本体1的外部的驱动杆31的端部焊接有用于控制驱动杆31转动的转动块10。
参照图6,上楔形块21开设有沿第一斜面211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腰型孔213,第一腰型孔213的截面呈三角形设置;下楔形块22开设有沿第二斜面221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腰型孔223,第二腰型孔223的截面呈三角形设置,第一腰型孔213和第二腰型孔223相连通。驱动杆31的下端从上至下顺次贯穿于第一腰型孔213和第二腰型孔223后和空腔11底壁转动连接。当第一插块6的端部和第二插块7的端部均位于其对应的通槽12内部时,驱动杆31的一侧外壁抵接于第一腰型孔213靠近第一插块6一侧内壁,驱动杆31的另一侧外壁抵接于第二腰型孔223靠近第二插块7一侧的内壁。
结合图7和图8,位于锚杆本体1内部的驱动杆31沿其径向方向设置有能够沿驱动杆31轴线方向移动的推动块32,推动块32呈圆形设置,推动块32于其中心处开设有螺纹孔321,驱动杆31的外壁设置有和螺纹孔321相适配的外螺纹,驱动杆31和推动块32螺纹连接。推动块32设置于上楔形块21的上方,推动块32的下表面抵接于上楔形块21的第一直面212。
结合图6和图8,推动块32的外壁沿其径向方向延伸有两个限位块9,两个限位块9以驱动杆31的轴线为中心对称设置,锚杆本体1的内壁对应限位块9处开设有竖向限位槽13,竖向限位槽13和限位块9一一对应,限位块9远离推动块32的一侧插接于竖向限位槽13的内部,且限位块9能够沿竖向限位槽13的长度方向移动,避免在转动驱动杆31的过程中,推动块32和驱动杆31的同步周向转动。
结合图4和图6,驱动杆31沿其径向方向焊接有挡片33,挡片33呈水平设置,挡片33和推动块32平行设置,挡片33位于下楔形块22的下方,挡片33的上表面抵接于下楔形块22的下表面,插块组2位于挡片33和推动块32之间。
上楔形块21和驱动杆31之间设置有防止上楔形块21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沿第二斜面221相对滑动的第一限位组件4,第一限位组件4位于驱动杆31和第一腰型孔213远离第一插块6一侧内壁之间。
结合图4和图6,第一限位组件4包括竖向设置的第一固定板41,第一固定板41的上端焊接于推动块32的下表面,且第一固定板41和驱动杆31的外壁相切,第一固定板41的下端延伸至第一腰型孔213的内部。位于第一腰型孔213内部的第一固定板41朝向第一腰型孔213侧壁的端面焊接有第一导向柱42,第一导向柱42轴线和驱动杆31轴线垂直设置,且第一导向柱42远离第一固定板41的一端和第一腰型孔213侧壁间隔设置。第一固定板41和第一腰型孔213靠近第二插块7一侧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压缩弹簧43,第一压缩弹簧43的一端套设于第一导向柱42的外部且与第一固定板41固定连接、另一端和第一腰型孔213靠近第二插块7一侧的内壁固定连接。
结合图4和图6,下楔形块22和驱动杆31之间设置有防止上楔形块21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沿第二斜面221相对滑动的第二限位组件5。第二限位组件5包括竖向设置的第二固定板51,第二固定板51和第一固定板41分别设置于驱动杆31的两侧。第二固定板51的下端和挡片33转动连接、上端延伸至第二腰型孔223的内部,挡片33的上表面对应第二固定板51处开设有转动环槽331,第二固定板51的下端插接于转动环槽331的内部。第二固定板51朝向第二腰型孔223内壁的一侧焊接有第二导向柱52,第二导向柱52的轴线和驱动杆31轴线垂直设置,且第二导向柱52远离第二固定板51的一端和第二腰型孔223侧壁间隔设置。第二固定板51和第二腰型孔223靠近第一插块6一侧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压缩弹簧53,第二压缩弹簧53的一端套设于第二导向柱52的外部且与第二固定板51固定连接、另一端和第二腰型孔223靠近第一插块6一侧的内壁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预先在岩土层中钻锚孔,在锚孔内部注入注浆体,将锚杆本体1插入锚孔的内部,转动驱动杆31,由于推动块32和驱动杆31螺纹连接,推动块32沿驱动杆31的轴线方向移动,推动块32作用于上楔形块21,在推动块32的顶推作用下,上楔形块21克服第一压缩弹簧43的作用,沿第二斜面221的长度方向移动,下楔形块22克服第二压缩弹簧53的作用,沿挡片33的径向方向移动,从而推动第一插块6和第二插块7插入注浆体的内部,增强锚杆本体1和注浆体之间的稳固连接,从而增强锚杆本体1和岩土层之间的稳定性,降低锚杆本体1从注浆体中脱落几率。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市政工程用锚杆,包括锚杆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本体(1)内设置有下端封闭上端开口的空腔(11),所述锚杆本体(1)沿其轴线方向设置有若干插块组(2),所述插块组(2)包括对称设置的上楔形块(21)和下楔形块(22),所述上楔形块(21)设置有第一斜面(211),所述下楔形块(22)设置有第二斜面(221),所述第一斜面(211)和第二斜面(221)平行设置,所述锚杆本体(1)对应上楔形块(21)和下楔形块(22)处分别开设有供上楔形块(21)和下楔形块(22)沿锚杆本体(1)径向位移的通槽(12),所述锚杆本体(1)设置有用于驱动上楔形块(21)一部分和下楔形块(22)一部分位于锚杆本体(1)外部、上楔形块(21)另一部分和下楔形块(22)另一部分位于锚杆本体(1)内部的推动装置(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用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楔形块(21)朝向通槽(12)的一侧固设有第一插块(6),所述第一插块(6)远离上楔形块(21)的一端插接于其对应的通槽(12)内部,在推动装置(3)的作用下,第一插块(6)部分位于其对应通槽(12)的内部、部分位于锚杆本体(1)的外部;所述下楔形块(22)朝向其对应通槽(12)的一侧固设有第二插块(7),所述第二插块(7)远离上楔形块(21)的一端插接于其对应的插接槽内部,在推动装置(3)的作用下,第二插块(7)部分位于其对应通槽(12)的内部、部分位于锚杆本体(1)的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用锚杆,其特征在于,第一插块(6)远离上楔形块(21)的一端和第二插块(7)远离下楔形块(22)的一端均设置为尖端(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用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装置(3)包括设置于锚杆本体(1)内部的驱动杆(31),所述驱动杆(31)轴线和锚杆本体(1)的轴线重合,所述上楔形块(21)开设有第一腰型孔(213),所述下楔形块(22)开设有第二腰型孔(223),所述第一腰型孔(213)和第二腰型孔(223)相连通,所述驱动杆(31)的一端延伸至锚杆本体(1)的外部、另一端顺次贯穿于第一腰型孔(213)和第二腰型孔(223)后和空腔(11)底壁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杆(31)设置有能够沿驱动杆(31)轴线方向移动的推动块(32),所述驱动杆(31)沿其径向方向固设有挡片(33),所述推动块(32)位于挡片(33)的上方,所述插块组(2)位于挡片(33)和推动块(32)之间;所述上楔形块(21)和驱动杆(31)之间设置有防止上楔形块(21)沿第二斜面(221)相对滑动的第一限位组件(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用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块(32)和驱动杆(31)螺纹连接,所述推动块(32)沿其径向方向固设有限位块(9),所述锚杆本体(1)的内壁开设有竖向限位槽(13),所述限位块(9)插接于竖向限位槽(13)的内部,所述限位块(9)沿竖向限位槽(13)的长度方向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用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9)为两个,两个所述限位块(9)以锚杆本体(1)的轴线为中心对称设置,所述竖向限位槽(13)和限位块(9)一一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用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组件(4)包括固设于推动块(32)的第一固定板(41),所述第一固定板(41)插接于第一腰型孔(213)的内部,所述第一固定板(41)和第一腰型孔(213)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一压缩弹簧(43),所述第一压缩弹簧(43)的一端和第一腰型孔(213)的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和第一固定板(41)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用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41)固设有第一导向柱(42),第一压缩弹簧(43)朝向第一固定板(41)的一端套设于第一导向柱(42)的外部,所述第一导向柱(42)轴线和锚杆本体(1)的轴线垂直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用锚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楔形块(22)和驱动杆(31)之间设置有防止上楔形块(21)沿第二斜面(221)相对滑动的第二限位组件(5)。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用锚杆,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锚杆本体(1)外部的驱动杆(31)的端部固设有转动块(10)。
CN202020820116.0U 2020-05-15 2020-05-15 一种市政工程用锚杆 Active CN2126124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20116.0U CN212612455U (zh) 2020-05-15 2020-05-15 一种市政工程用锚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20116.0U CN212612455U (zh) 2020-05-15 2020-05-15 一种市政工程用锚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12455U true CN212612455U (zh) 2021-02-26

Family

ID=747246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20116.0U Active CN212612455U (zh) 2020-05-15 2020-05-15 一种市政工程用锚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124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08759C (zh) 纵插横楔式建筑桩及其施工方法
CN210599052U (zh) 一种软岩底板自钻锚固式金属锚杆
CN113718803B (zh) 一种用于边坡抗震加固的消能式桩锚结构
CN105781424A (zh) 钻杆可变径钻头机构
CN103277122A (zh) 一种在破碎顶板中钻锚杆孔和锚杆锚固方法
CN212612455U (zh) 一种市政工程用锚杆
CN113605949B (zh) 一种自钻式锚杆的支护结构
CN213574159U (zh) 旋转膨胀型中空注浆锚杆结构
CN212452673U (zh) 一种自平衡基坑围护结构
CN219061519U (zh) 一种锚杆成孔扩大头钻头装置
CN210917346U (zh) 一种抗拉支架式抗浮锚杆结构
CN208605210U (zh) 一种新型注浆锚固系统
CN217974351U (zh) 自钻式预应力锚杆
CN218816466U (zh) 一种螺旋式锚杆
CN111255493A (zh) 一种分段锚固的可连接延长锚杆及其安装装置
CN111520078A (zh) 一种用于锚索扩孔段的机械扩大头钻进装置
CN215408716U (zh) 一种建筑工程土层锚杆
CN212104063U (zh) 灌浆式双锚头锚杆
CN212774354U (zh) 一种隧道施工加固锚杆
CN215977253U (zh) 一种可回收预应力锚杆
CN115012834A (zh) 有助于提升掘进效率的钻头
CN214328854U (zh) 一种可回收锚杆
CN212026242U (zh) 一种竖向预应力锚杆支护结构
CN217841703U (zh) 一种稳定的锚杆
CN216950437U (zh) 一种胀开尺寸大的胀壳锚头及包含该锚头的锚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