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36385U - 联排瓶的扶正机构与贴标设备 - Google Patents

联排瓶的扶正机构与贴标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36385U
CN217836385U CN202221410252.8U CN202221410252U CN217836385U CN 217836385 U CN217836385 U CN 217836385U CN 202221410252 U CN202221410252 U CN 202221410252U CN 217836385 U CN217836385 U CN 2178363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les
righting
labeling
plate
r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41025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饶基山
张志平
何昆
刘朴淳
欧阳维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hell-Conning 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hell-Conning 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hell-Conning 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hell-Conning 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41025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363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363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363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bel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联排瓶的扶正机构与贴标设备,联排瓶的扶正机构包括安装架以及扶正板。安装架用于设置于贴标设备的输送机构上。扶正板装设于安装架上,扶正板位于输送机构的上方,扶正板的底端与输送机构上输送的联排瓶间隙配合或相互抵触,扶正板的板面分别垂直于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以及输送面。输送机构的固定模具带动联排瓶移动过程中,当联排瓶在固定模具内位置放置准确时,联排瓶就刚好从扶正板底端下方顺利穿过;当联排瓶在固定模具内位置不准确,例如歪斜,翘起时,这样扶正板发挥作用,会接触并驱使联排瓶的位置进行调整,使联排瓶压入到固定模具内后,联排瓶才能从扶正板底端下方顺利穿过并进入到贴标位置。

Description

联排瓶的扶正机构与贴标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联排瓶的贴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联排瓶的扶正机构与贴标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地,联排瓶是通过人工手动输送到贴标位置,或者是将联排瓶放置输送带上,经输送带带动联排瓶输送到贴标位置。在贴标位置处,通过贴标机构在联排瓶的瓶身上贴设标签。然而,采用人工手动输送联排瓶的方式,将导致人力成本增大,工作效率较低;采用输送带将联排瓶输送到贴标位置过程中,自动化程度得以提高,但是联排瓶在输送过程中容易发生偏斜,导致在联排瓶的各个瓶身上的贴标位置不准确,标签贴不稳,贴标质量达不到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联排瓶的扶正机构与贴标设备,它能够提高标签的贴标质量,同时能保证贴标效率。
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联排瓶的扶正机构,所述联排瓶的扶正机构包括:
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用于设置于贴标设备的输送机构上;以及
扶正板,所述扶正板装设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扶正板位于所述输送机构的上方,所述扶正板的底端与所述输送机构上输送的联排瓶间隙配合或相互抵触,所述扶正板的板面分别垂直于所述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以及输送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扶正板的底端设有软质抵触部或弹性抵触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扶正板的底端设置为弧形抵触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扶正板为弹性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扶正板在所述输送机构的高度方向上的位置可调;和/或,所述扶正板在沿着其长度方向上的位置可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架包括用于装设于所述输送机构上的第一安装座、沿着所述高度方向位置可调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座上的竖向杆、设置于所述竖向杆顶部的第二安装座、沿着所述长度方向位置可调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座上的横向杆、以及设置于所述横向杆上的第三安装座;所述扶正板装设于所述第三安装座上。
一种贴标设备,所述贴标设备包括所述的联排瓶的扶正机构,还包括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机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驱动组件、与所述驱动组件相连的传送元件、以及设置于所述传送元件上的固定模具,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传送元件运动,所述固定模具设有与所述联排瓶相适应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架装设于所述机架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贴标设备还包括贴标机构,所述贴标机构用于在所述联排瓶的表面上进行贴标处理;所述扶正机构为多个,其中一个所述扶正机构设置于贴标位置,其余所述扶正机构沿着输送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贴标位置的上游区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位于所述贴标位置处的所述贴标机构而言,所述扶正板用于与所述联排瓶的表面相抵接;对于位于所述贴标位置的上游区域的所述扶正机构而言,所述扶正板与在所述安装槽内位置放置正确的所述联排瓶表面的最小间隙设定为d,间隙d为0mm-4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模具为多个,沿着所述输送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传送元件上;所述传送元件上设有与所述固定模具相应的底板,所述固定模具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底板上。
上述的联排瓶的扶正机构,装设于贴标设备的输送机构上后,输送机构的固定模具带动联排瓶移动过程中,当联排瓶在固定模具内位置放置准确时,联排瓶就刚好从扶正板底端下方顺利穿过;当联排瓶在固定模具内位置不准确,例如歪斜,翘起时,这样扶正板发挥作用,会接触并驱使联排瓶的位置进行调整,使联排瓶压入到固定模具内后,联排瓶才能从扶正板底端下方顺利穿过并进入到贴标位置。
上述的贴标设备,将联排瓶装设于安装槽内后,输送机构的固定模具带动联排瓶移动过程中,当联排瓶在安装槽内位置放置准确时,联排瓶就刚好从扶正板底端下方顺利穿过;当联排瓶在安装槽内位置不准确,例如歪斜,翘起时,这样扶正板发挥作用,会接触并驱使联排瓶的位置进行调整,使联排瓶压入到安装槽内后,联排瓶才能从扶正板底端下方顺利穿过并进入到贴标位置。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贴标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联排瓶的扶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联排瓶的扶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联排瓶的扶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0、联排瓶;11、瓶子;20、扶正机构;21、安装架;211、第一安装座;2111、夹持部;2112、第一通孔;212、竖向杆;213、第二安装座;2131、第二锁紧件;214、横向杆;215、第三安装座;22、扶正板;221、弹性抵触部;222、弧形抵触部;30、输送机构;31、机架;32、传送元件;33、固定模具;331、安装槽;34、底板;40、贴标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联排瓶10包括多个瓶子11连成一排形成的联排结构,瓶子11的数量具体不进行限定,例如可以是五个、八个、十个、二个等等,具体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此外,瓶子11瓶身的轴向截面包括但不限于为方形状、圆形状、椭圆形状、六边形状等等,联排瓶10的头端与尾端例如为扁平状。
参阅图1与图2,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贴标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联排瓶10的扶正机构20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联排瓶10的扶正机构20,联排瓶10的扶正机构20包括:安装架21以及扶正板22。安装架21用于设置于贴标设备的输送机构30上。扶正板22装设于安装架21上,扶正板22位于输送机构30的上方,扶正板22的底端与输送机构30上输送的联排瓶10间隙配合或相互抵触,扶正板22的板面分别垂直于输送机构30的输送方向以及输送面。
需要说明的是,输送机构30的输送方向指的是输送机构30用于输送联排瓶10的方向,如图1中箭头S所指示的方向。输送机构30的输送面指的是输送机构30上用于放置联排瓶10的所在平面,也即如图1所示的水平面。
上述的联排瓶10的扶正机构20,装设于贴标设备的输送机构30上后,输送机构30的固定模具33带动联排瓶10移动过程中,当联排瓶10在固定模具33内位置放置准确时,联排瓶10就刚好从扶正板22底端下方顺利穿过;当联排瓶10在固定模具33内位置不准确,例如歪斜,翘起时,这样扶正板22发挥作用,会接触并驱使联排瓶10的位置进行调整,使联排瓶10压入到固定模具33内后,联排瓶10才能从扶正板22底端下方顺利穿过并进入到贴标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扶正板22横跨于输送机构30上,扶正板22的长度L例如大于联排瓶10的宽度W,这样便能保证扶正板22与联排瓶10的各个部位发生接触。
请参阅图3,图3示意出了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联排瓶10的扶正机构20的结构示意图。在一个实施例中,扶正板22的底端设有软质抵触部或弹性抵触部221。如此,发明人研究发现,将扶正板22的底端设置为软质抵触部或弹性抵触部221时,扶正板22的底端接触位置放置不准确的联排瓶10时受力后能发生轻微变形,使得联排瓶10较为顺利地挤压进入到模具本体的凹槽内,避免出现卡顿或损伤联排瓶10的现象。
请参阅图4,图4示意出了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联排瓶10的扶正机构20的结构示意图。在一个实施例中,扶正板22的底端设置为弧形抵触部222。如此,经发明人研究发现,将扶正板22的底端设置为弧形抵触部222时,弧形抵触部222的底面呈弧形状,接触位置放置不准确的联排瓶10过程中同样能发生轻微变形,使得联排瓶10较为顺利地挤压进入到模具本体的凹槽内,避免出现卡顿或损伤联排瓶10的现象。
在一个实施例中,扶正板22为弹性板。具体而言,扶正板22包括但不限于为金属弹性板,或非金属弹性板。采用弹性板时,扶正板22在受到较大应力时发生弹性变形,具有较好的扶正效果。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扶正板22的底端既可以是设置有软质抵触部或弹性抵触部221,以及还同时设置有弧形抵触部222。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扶正板22整体设置成弹性板,以及还同时将扶正板22的底端设置成弧形抵触部222。
请参阅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扶正板22在输送机构30的高度方向(如图2中所示的H箭头所示)上的位置可调;和/或,扶正板22在沿着其长度方向(如图2中所示的L箭头所示)上的位置可调。如此,可以根据固定模具33与联排瓶10的尺寸大小,相应调整扶正板22在沿其高度方向上的设置位置,和/或调整扶正板22在沿其长度方向上的设置位置,以使扶正板22的底端与联排瓶10的上表面的间隙范围合适,从而起到较好的扶正效果。
请参阅图1与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安装架21包括用于装设于输送机构30上的第一安装座211、沿着高度方向位置可调地设置于第一安装座211上的竖向杆212、设置于竖向杆212顶部的第二安装座213、沿着长度方向位置可调地设置于第二安装座213上的横向杆214、以及设置于横向杆214上的第三安装座215。扶正板22装设于第三安装座215上。如此,通过沿着高度方向调整竖向杆212在第一安装座211上的装设位置时,便能相应调整扶正板22沿其高度方向上的设置位置;此外,通过沿着长度方向调整横向杆214在第二安装座213上的装设位置,便能相应调整扶正板22沿着其长度方向上的设置位置。
请参阅图1与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竖向杆212沿着高度方向位置可调地设置于第一安装座211上的具体方式例如为:第一安装座211设有相对的两个夹持部2111,两个夹持部2111形成有沿着高度方向设置的第一通孔2112,竖向杆212穿设于第一通孔2112中。第一安装座211上还设有第一锁紧件,第一锁紧件包括但不限于为螺钉、螺栓、销钉、铆钉、卡箍等等,第一锁紧件能驱动两个夹持部2111相互靠拢,从而能调整第一通孔2112的孔径大小,以实现锁紧或松开竖向杆212。当竖向杆212沿着高度方向在第一安装座211上调好位置后,通过第一锁紧件锁紧两个夹持部2111,使得竖向杆212位置固定地设置于第一安装座211上。当然,竖向杆212还可以是采用其它方式位置可调地设置于第一安装座211上,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调整与设置。
请参阅图1与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横向杆214沿着长度方向位置可调地设置于第二安装座213上的具体方式例如为:第二安装座213上设置有沿着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通孔,横向杆214穿设于第二通孔中。第二安装座213上还设有第二锁紧件2131,第二锁紧件2131包括但不限于为螺钉、螺栓、销钉、铆钉、卡箍等等,第二锁紧件2131调整位置过程中能与横向杆214抵接固定或相互松开,以实现锁紧或松开横向杆214。当横向杆214沿着长度方向在第二安装座213上调好位置后,通过第二锁紧件2131锁紧横向杆214,使得横向杆214位置固定地设置于第二安装座213上。当然,横向杆214还可以是采用其它方式位置可调地设置于第二安装座213上,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调整与设置。
请参阅图1与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贴标设备,贴标设备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联排瓶10的扶正机构20,还包括输送机构30。输送机构30包括机架31、设置于机架31上的驱动组件(图中未示意出)、与驱动组件相连的传送元件32、以及设置于传送元件32上的固定模具33,驱动组件驱动传送元件32运动,固定模具33设有与联排瓶10相适应的安装槽331。安装架21装设于机架31上。
上述的贴标设备,将联排瓶10装设于安装槽331内后,输送机构30的固定模具33带动联排瓶10移动过程中,当联排瓶10在安装槽331内位置放置准确时,联排瓶10就刚好从扶正板22底端下方顺利穿过;当联排瓶10在安装槽331内位置不准确,例如歪斜,翘起时,这样扶正板22发挥作用,会接触并驱使联排瓶10的位置进行调整,使联排瓶10压入到安装槽331内后,联排瓶10才能从扶正板22底端下方顺利穿过并进入到贴标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的驱动组件包括但不限于为驱动轮与电机。电机带动驱动轮转动,驱动轮转动时带动传送元件32转动。
请参阅图1与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贴标设备还包括贴标机构40。贴标机构40用于在联排瓶10的表面上进行贴标处理。扶正机构20为多个,其中一个扶正机构20设置于贴标位置,其余扶正机构20沿着输送方向依次设置于贴标位置的上游区域。如此,位于贴标位置的上游区域的至少两个扶正机构20能保证联排瓶10位置放置准确地设置于固定模具33的安装槽331中。此外,位于贴标位置的扶正机构20能对贴完标的联排瓶10压紧处理,使得标签稳固地设置于联排瓶10的表面上。
当然,作为一个可选的方案,位于贴标位置的上游区域的扶正机构20也可以设置为一个。
请参阅图1与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位于贴标位置的上游区域的扶正机构20的数量具体为两个,沿着输送方向,第一个扶正机构20能将联排瓶10进行初步扶正,第二个扶正机构20能进一步扶正联排瓶10,保证联排瓶10在固定模具33上的放置位置准确无误。
需要说明的是,相对于传送元件32的输送方向而言,并以贴标位置为参照,贴标位置的上游区域指的是传送元件32上还没有进入到贴标位置的区域(也即如图1贴标机构40的左侧区域),贴标位置的下游区域则指的是传送元件32上已经经过贴标位置的区域(也即如图1贴标机构40的右侧区域)。
请参阅图1与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位于贴标位置处的贴标机构40而言,扶正板22用于与联排瓶10的表面相抵接;对于位于贴标位置的上游区域的扶正机构20而言,扶正板22与在安装槽331内位置放置正确的联排瓶10表面的最小间隙设定为d,间隙d为0mm-4mm。如此,经过申请人研究发现,将间隙d设置为0mm-4mm时,对联排瓶10的扶正效果较好。具体而言,间隙d包括但不限于设置为0mm、1mm、2mm、3mm、4mm。
请参阅图1与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固定模具33为多个,沿着输送方向依次设置于传送元件32上。传送元件32上设有与固定模具33相应的底板34,固定模具33可拆卸地设置于底板34上。如此,在输送机构30上的多个固定模具33上分别装设联排瓶10,并依次输送到贴标位置进行贴标处理,实现批量化贴标操作。此外,由于固定模具33可以根据实际需求从底板34上拆卸下来,并更换处理。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联排瓶的扶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排瓶的扶正机构包括:
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用于设置于贴标设备的输送机构上;以及
扶正板,所述扶正板装设于所述安装架上,所述扶正板位于所述输送机构的上方,所述扶正板的底端与所述输送机构上输送的联排瓶间隙配合或相互抵触,所述扶正板的板面分别垂直于所述输送机构的输送方向以及输送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排瓶的扶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正板的底端设有软质抵触部或弹性抵触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排瓶的扶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正板的底端设置为弧形抵触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排瓶的扶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正板为弹性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排瓶的扶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正板在所述输送机构的高度方向上的位置可调;和/或,所述扶正板在沿着其长度方向上的位置可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联排瓶的扶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包括用于装设于所述输送机构上的第一安装座、沿着所述高度方向位置可调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座上的竖向杆、设置于所述竖向杆顶部的第二安装座、沿着所述长度方向位置可调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座上的横向杆、以及设置于所述横向杆上的第三安装座;所述扶正板装设于所述第三安装座上。
7.一种贴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贴标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联排瓶的扶正机构,还包括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机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驱动组件、与所述驱动组件相连的传送元件、以及设置于所述传送元件上的固定模具,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传送元件运动,所述固定模具设有与所述联排瓶相适应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架装设于所述机架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贴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贴标设备还包括贴标机构,所述贴标机构用于在所述联排瓶的表面上进行贴标处理;所述扶正机构为多个,其中一个所述扶正机构设置于贴标位置,其余所述扶正机构沿着输送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贴标位置的上游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贴标设备,其特征在于,对于位于所述贴标位置处的所述贴标机构而言,所述扶正板用于与所述联排瓶的表面相抵接;对于位于所述贴标位置的上游区域的所述扶正机构而言,所述扶正板与在所述安装槽内位置放置正确的所述联排瓶表面的最小间隙设定为d,间隙d为0mm-4mm。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贴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模具为多个,沿着所述输送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传送元件上;所述传送元件上设有与所述固定模具相应的底板,所述固定模具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底板上。
CN202221410252.8U 2022-06-08 2022-06-08 联排瓶的扶正机构与贴标设备 Active CN2178363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10252.8U CN217836385U (zh) 2022-06-08 2022-06-08 联排瓶的扶正机构与贴标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10252.8U CN217836385U (zh) 2022-06-08 2022-06-08 联排瓶的扶正机构与贴标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36385U true CN217836385U (zh) 2022-11-18

Family

ID=840212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410252.8U Active CN217836385U (zh) 2022-06-08 2022-06-08 联排瓶的扶正机构与贴标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363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836385U (zh) 联排瓶的扶正机构与贴标设备
JP5181355B2 (ja) コンベヤ間の乗り継ぎ装置
CN201608987U (zh) 印刷电路板组件的夹持支架
CN217673754U (zh) 联排瓶的贴标设备
CN216097061U (zh) 电池极耳焊接压紧机构及电池极耳整形焊接一体机
CN216017606U (zh) 电容整形调向装置
CN202183361U (zh) 芯片引线框架脚间距矫正装置
CN114803032A (zh) 联排瓶的贴标设备
US6530158B2 (en) Locating system for molding machine clamp frame
JP2587513Y2 (ja) 押えローラ支持装置
CN210365867U (zh) 一种全自动冲芯机的芯片上料机构
CN110406923B (zh) 物料输送装置
CN217321913U (zh) 一种橡胶传送带
CN216540573U (zh) 一种不锈钢板材定位冲孔装置
CN215550876U (zh) 可调节模架结构及吸塑模具及吸塑装置
CN106739445B (zh) 一种飞机v型标牌的印刷定位工具
CN217532281U (zh) 打印小车调节装置及数码打印机
CN213054714U (zh) 位置可调型水箱主板组装机构
KR101062748B1 (ko) 열교환기용 파지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파지방법
KR20150119674A (ko) 리벳압입장치
CN214730537U (zh) 一种瓦楞纸托板
CN217003754U (zh) 用于读码器的安装支架
CN217913581U (zh) 一种前副车架焊接线用的自动对中机构
CN219705211U (zh) 一种电爪夹取料机构
CN116674936B (zh) 一种金属棒加工输送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