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28018U - 一种三维房间隔穿刺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维房间隔穿刺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28018U
CN217828018U CN202221010829.6U CN202221010829U CN217828018U CN 217828018 U CN217828018 U CN 217828018U CN 202221010829 U CN202221010829 U CN 202221010829U CN 217828018 U CN217828018 U CN 2178280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interatrial septum
sheath
monitoring
expa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1082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幸珍
杨意
胡胤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Haiyu Xinche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Haiyu Xinche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Haiyu Xinche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Haiyu Xinche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1082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280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280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280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维房间隔穿刺组件,包括配合使用的鞘管装置、扩张器、房间隔穿刺针,在所述扩张器的扩张管管体远端的内壁上设置有至少三组监控装置,所述监控装置能够检测到房间隔穿刺针,所述房间隔穿刺针从扩张器的扩张管管体中穿过依次经过三组监控装置时,三组所述监控装置分别监测并记录房间隔穿刺针穿过的位置。本实用新型的三维房间隔穿刺组件,能够配合完成三维标测技术,并且能够准确监测房间隔穿刺针的出针长度,提高治疗效果,降低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三维房间隔穿刺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手术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三维房间隔穿刺组件。
背景技术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率失常之一。是心房呈无序激动和无效收缩的房性节律,是由心房-主导折返环引起许多小哲返环导致的房律紊乱,房颤的治疗一直都是医学界关注的重点之一。现有技术采用一种近乎理想的治疗方法—射频消融术,它通过人为地破坏心脏房室的异位旁路等恢复正常的传导途径,从而达到治疗心率失常的目的,而完成该手术的重要步骤之一就是房间隔穿刺术。
传统的房间隔穿刺方法是在X线透视下完成的,采用这种方法,房间隔的位置不能直视,只能借助其它解剖结构估计其位置。因此,能否顺利完成房间隔穿刺与术者的经验有很大的关系,操作不当,可出现心包积液、心脏穿孔、误穿主动脉等严重并发症。初学者通常需要经过一定的学习曲线才能独立完成。如果临床实践中出现一些复杂的情况,心脏先天性或后天性解剖结构转位或畸形、反复房间隔穿刺导致疤痕形成、左心房或右心房严重扩张等,采用传统的房间隔穿刺方法将会影响穿刺成功率和安全性。
随着电生理技术的飞速发展,三维标测技术已是当代的主流技术,三维标测可重建心脏三维结构,并与心电学有效结合,有助于术者快速确定各种心率失常的形成机制,并直观、精确地定位有效靶点并消融,提高了手术地成功率,降低了X线量;然而现有的三维标测技术主要运用心内超声导管(ItraCardioEchography,ICE)技术,在多种心率失常射频消融中凸显着自己独特的优势,但是因为该技术昂贵、学习曲线太长,目前超声导管多半是在一些大的心率失常中心应用,尚未普及,并且,现有的三维标测技术也难以准确的监测房间隔穿刺针的出针长度,在穿刺过程中存在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三维标测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三维房间隔穿刺组件,能够配合完成三维标测技术,并且能够准确监测房间隔穿刺针的出针长度,提高治疗效果,降低风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三维房间隔穿刺组件,包括配合使用的鞘管装置、扩张器、房间隔穿刺针,在所述扩张器的扩张管管体远端的内壁上设置有至少三组监控装置,所述监控装置能够检测到房间隔穿刺针,所述房间隔穿刺针从扩张器的扩张管管体中穿过依次经过三组监控装置时,三组所述监控装置分别监测并记录房间隔穿刺针穿过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每组所述监控装置中均包括至少两组对称设置的监测片,所述监测片内嵌在所述扩张器的扩张管管体的内壁中,所述房间隔穿刺针从两组监测片的中间穿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监测片为金属探测器,所述房间隔穿刺针为金属探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三段监控装置等间距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鞘管装置、扩张器、房间隔穿刺针一体成型或分体套设配合使用,所述鞘管装置、扩张器、房间隔穿刺针均包括中心腔室,所述扩张器穿设在鞘管装置的中心腔室中,所述房间隔穿刺针穿设在扩张器的中心腔室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鞘管装置、扩张器、房间隔穿刺针的远端均设置有用于定位的电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鞘管装置包括鞘管座和分别连接在鞘管座上的鞘管管体、侧支组件、鞘管连接器,所述鞘管管体远端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监测鞘管管体位置的鞘管电极,所述鞘管电极通过预埋在鞘管管体内壁中的导线与鞘管连接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扩张器包括扩张管座和分别连接在扩张管座上的扩张管管体、扩张管连接器,所述扩张管管体远端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监测扩张管管体位置的扩张电极,所述扩张电极通过预埋在扩张管管体内壁中的导线与扩张管连接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扩张电极相比于三组监控装置更靠近扩张管管体的管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房间隔穿刺针包括旋塞阀组件和分别连接在旋塞阀组件上的针管、针头连接器,所述针管的远端连接有针头,在所述针管与针头的连接的台阶上设置有用于监测针头位置的针头电极,所述针头电极通过预埋在针管内壁中的导线与针头连接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三维房间隔穿刺组件,通过在扩张器内设置监控装置,实现对从扩张器中穿过的房间隔穿刺针的位置监测,采用三组监控装置分别监测出三组入针的位置,从而得到两组进针长度,通过测量进针长度与实际进针长度做对比,确定进针长度与三维系统中是否有差异,能够准确监测房间隔穿刺针的出针长度,提高治疗效果,降低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鞘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扩张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房间隔穿刺针的结构示意图。
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1、鞘管装置;11、鞘管座;12、鞘管管体;13、侧支组件;14、鞘管连接器;15、第一鞘管电极;16、第二鞘管电极;17、第三鞘管电极;18、第四鞘管电极;19、小孔;2、扩张器;21、扩张管座22、扩张管管体;23、扩张管连接器;24、第一扩张电极;25、第二扩张电极;26、监控装置;3、房间隔穿刺针;31、旋塞阀组件;32、针头连接器;33、针管;34、针头;35、第一针头电极;36、第二针头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具体地,在本文中,术语“近端”、“远端”是从使用该医疗器械的医生角度来看相对于彼此的元件或动作的相对方位、相对位置、方向,尽管“近端”、“远端”并非是限制性的,但是“近端”通常指该医疗设备在正常操作过程中靠近医生的一端,而“远端”通常是指首先进入患者体内的一端。
参照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三维房间隔穿刺组件,包括配合使用的鞘管装置1、扩张器2、房间隔穿刺针3,所述鞘管装置1、扩张器2、房间隔穿刺针3一体成型或分体套设配合使用,所述鞘管装置1、扩张器2、房间隔穿刺针3均包括中心腔室,所述扩张器2穿设在鞘管装置1的中心腔室中,所述房间隔穿刺针穿3设在扩张器2的中心腔室中;
具体地,在所述扩张器2的扩张管管体22远端的内壁上设置有至少三组监控装置26,所述监控装置26能够检测到房间隔穿刺针3,所述房间隔穿刺针3从扩张器2的扩张管管体22中穿过依次经过三组监控装置26时,三组所述监控装置26分别监测并记录房间隔穿刺针3穿过的位置;通过在扩张器2内设置监控装置26,实现对从扩张器2中穿过的房间隔穿刺针3的位置监测,采用三组监控装置26分别监测出三组入针的位置,从而得到两组进针长度,通过测量进针长度与实际进针长度做对比,确定进针长度与三维系统中是否有差异,能够准确监测房间隔穿刺针3的出针长度,提高治疗效果,降低风险。
本实施例中,所述鞘管装置1、扩张器2、房间隔穿刺针3的远端均设置有用于定位的电极,通过设置电极配合三维技术使用,取代昂贵的超声导管技术,能够在三维系统中准确定位。
参照图1所示,所述鞘管装置1包括鞘管座11和分别连接在鞘管座11上的鞘管管体12、侧支组件13、鞘管连接器14;
具体地,所述鞘管管体12远端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监测鞘管管体12位置的鞘管电极,本实施例中,在所述鞘管管体12的远端设有第一鞘管电极15、第二鞘管电极16、第三鞘管电极17,第四鞘管电极18,每个所述鞘管电极的宽度为1-1.5mm,第一鞘管电极15、第二鞘管电极16、第三鞘管电极17、第四鞘管电极18分别通过导线导通连接在鞘管连接器14上,所述导线行走于所述鞘管管体12中,其制备过程为先挤出内层管,放置导线,再套装外层管,最后整体加热融合;所述鞘管管体12由绝缘材料制成,所述鞘管管体12的中心腔室用于引入各种适配的医疗器械,如扩张器2;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鞘管管体12的远端上还设有小孔19,所述小孔19的横截面可以是任何合适的形状,如原形、长圆形、长方形或正方形等,当所述小孔19的横截面为为圆形孔时,其直径为0.55mm-1.25mm,优选为0.9mm;所述小孔19的中心与所述鞘管管体12的远端端面的距离为3-20mm,优选为5-15mm;所述小孔19可以设置于所述鞘管管体12远端的两侧,也可以设于其三侧,当两侧均设有孔时,两个小孔可以贯通,也可以不贯通,当三侧均设有孔时,可以均匀分布,也可以不均匀分布;所述小孔19有助于抽吸操作,减少空洞气泡;
具体地,所述第一鞘管电极15和第二鞘管电极16分别设置在小孔19的两侧,所述第一鞘管电极15和小孔19之间的间距优选为0.8mm,第二鞘管电极16和小孔19之间的间距优选为0.8mm,第三鞘管电极17和第二鞘管电极18的间距优选为10mm,第四鞘管电极18和第三鞘管电极17之间的间距优选为2.5mm。
参照图2所示,所述扩张器2包括扩张管座21和分别连接在扩张管座21的扩张管管体22、扩张管连接器23;
具体地,所述扩张管管体22远端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监测扩张管管体22位置的扩张电极,本实施例中,设置第一扩张电极24和第二扩张电极25之间的间距优选为0.8mm,每个所述扩张电极宽度为1-1.5mm,所述扩张电极通过预埋在扩张管管体22内壁中的导线与扩张管连接器23连接,所述导线行走于所述扩张管管体22,其制备过程为先挤出内层管,放置导线,再套外层管,最后整体加热融合,所述扩展管管体22由绝缘材料制成,所述扩张器2的中心腔室用于引入各种适配的医疗器械,如房间隔穿刺针3。
本实施例中,每组所述监控装置26中均包括至少两组对称设置的监测片,所述监测片内嵌在所述扩张器的扩张管管体22的内壁中,所述房间隔穿刺针3从两组监测片的中间穿过;所述监测片为金属探测器,所述房间隔穿刺针3为金属探针,所述金属探测器能够监测金属探针,并将信号向外部传递;
本实施例中,三段监控装置26等间距设置,任意两组相邻的监控装置26之间的间距为10mm,所述扩张电极相比于三组监控装置26更靠近扩张管管体22的管口,位于最远端的监控装置26与所述近端的第一扩张电极24之间的间距为5mm。
参照图3所示,所述房间隔穿刺针3包括旋塞阀组件31和分别连接在旋塞阀组件31上的针管33、针头连接器32;
所述旋塞阀组件31用于抽吸、补液、液体注射、血液采样、压力监控及便于医生确认穿刺针在患者体内时的弯型方向;
所述针管33的远端连接有针头34,在所述针管33与针头34的连接的台阶上设置有用于监测针头34位置的针头电极,本实施例中,所述针头34上设有第一针头电极35和第二针头电极36,第一针头电极35和第二针头电极36之间间距为0.8mm,每个所述针头电极宽度为1mm-1.5mm;第一针头电极35和针管33远端间距优选的为2-3mm;第一针头电极35和第二针头电极36分别通过导线导通连接在针头连接器32上;所述导线紧贴针管33和一部分针头34的表面,然后导线外部覆盖涂有绝缘层或套有绝缘管;所述针管33和针头34可以一体成形,也可以是两段连接构成。
具体地,所述房间隔穿刺针3的中心腔室的远端直径由大变小,所述直径较小的一段其长度为8-9mm,所述房间隔穿刺针3的中心腔室用于术前清洗和术中造影。
本实施例的三维房间隔穿刺组件在使用时,首先通过具有磁定位装置的导管将鞘管装置1送入上腔静脉,通过三维定位,使鞘管管体12的远端在上腔静脉内;然后交换扩张器2和导丝,其中导丝始终保持在扩张器2的外部,当导丝的头端伸出鞘管装置1外部1-2mm时,通过三维定位,使导丝和扩张器2的远端在上腔静脉内;然后将导丝交换为房间隔穿刺针3,当房间隔穿刺针3经过第一组监控装置26之间时,监测装置26将信号传递给外部电脑,在三维系统中,记录针的位置为a0,当房间隔穿刺针3经过第二组监控装置26时,监测装置26将信号传递为外部电脑,在三维系统记录针位置为a1;当房间隔穿刺针3经过第三组监控装置26之间时,监测装置26将信号传递给外部电脑,在三维系统中记录针的位置a2;连接a0a1,连接a1a2,测量a0a1,a1a2的长度,a0a1和a1a2的长度与实际进针长度做对比,确定进针长度与三维系统中是否有差异,根据对比结果将房间间隔穿刺针3慢慢送入扩张管管体22的远端,此时通过三维定位显示房间隔穿刺针3到达扩张管管体22的远端。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房间隔穿刺针3尾端还连接压力监控设备,将扩张管管体22下滑,通过三维定位看到扩张管管体22的远端至三维系统标记的穿刺点时,即卵圆孔位置,一般会有落空感,在心脏三维影像左前斜和或/右前斜位置,针头34方向朝向房间隔穿刺,观察监测设备上的血压变化,确定进入左心房。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三维房间隔穿刺组件,包括配合使用的鞘管装置、扩张器、房间隔穿刺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扩张器的扩张管管体远端的内壁上设置有至少三组监控装置,所述监控装置能够检测到房间隔穿刺针,所述房间隔穿刺针从扩张器的扩张管管体中穿过依次经过三组监控装置时,三组所述监控装置分别监测并记录房间隔穿刺针穿过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房间隔穿刺组件,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监控装置中均包括至少两组对称设置的监测片,所述监测片内嵌在所述扩张器的扩张管管体的内壁中,所述房间隔穿刺针从两组监测片的中间穿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维房间隔穿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片为金属探测器,所述房间隔穿刺针为金属探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房间隔穿刺组件,其特征在于:三段监控装置等间距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房间隔穿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鞘管装置、扩张器、房间隔穿刺针一体成型或分体套设配合使用,所述鞘管装置、扩张器、房间隔穿刺针均包括中心腔室,所述扩张器穿设在鞘管装置的中心腔室中,所述房间隔穿刺针穿设在扩张器的中心腔室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房间隔穿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鞘管装置、扩张器、房间隔穿刺针的远端均设置有用于定位的电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维房间隔穿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鞘管装置包括鞘管座和分别连接在鞘管座上的鞘管管体、侧支组件、鞘管连接器,所述鞘管管体远端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监测鞘管管体位置的鞘管电极,所述鞘管电极通过预埋在鞘管管体内壁中的导线与鞘管连接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维房间隔穿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器包括扩张管座和分别连接在扩张管座上的扩张管管体、扩张管连接器,所述扩张管管体远端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监测扩张管管体位置的扩张电极,所述扩张电极通过预埋在扩张管管体内壁中的导线与扩张管连接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三维房间隔穿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电极相比于三组监控装置更靠近扩张管管体的管口。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维房间隔穿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房间隔穿刺针包括旋塞阀组件和分别连接在旋塞阀组件上的针管、针头连接器,所述针管的远端连接有针头,在所述针管与针头的连接的台阶上设置有用于监测针头位置的针头电极,所述针头电极通过预埋在针管内壁中的导线与针头连接器连接。
CN202221010829.6U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三维房间隔穿刺组件 Active CN2178280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10829.6U CN217828018U (zh)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三维房间隔穿刺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10829.6U CN217828018U (zh)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三维房间隔穿刺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28018U true CN217828018U (zh) 2022-11-18

Family

ID=840180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10829.6U Active CN217828018U (zh)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三维房间隔穿刺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280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094895B2 (ja) アブレーション用カテーテル
US10159521B2 (en) Diagnostic guidewire for cryoablation sensing and pressure monitoring
EP0711573B1 (en) Catheter guided by shaped guiding introducers for mapping the atria
US8473023B2 (en) Catheter with flexible pre-shaped tip section
US6080151A (en) Ablation catheter
JP2522196B2 (ja) 右心房用誘導導入器
EP0895789B1 (en) Guiding sheath having three-dimensional distal end
US5785706A (en) Nonsurgical mapping and treatment of cardiac arrhythmia using a catheter contained within a guiding introducer containing openings
US6371955B1 (en) Atrial branding iron catheter and a method for treating atrial fibrillation
US7819868B2 (en) Ablation catheter with fluid distribution structures
US7101362B2 (en) Steerable and shapable catheter employing fluid force
CN111202581B (zh) 肥厚型心肌病手术用射频消融导管
JPH0947513A (ja) 後退接近法で僧帽弁周辺の付属経路を処置するための誘導導入器
EP0745408A2 (en) Guiding introducer for nonsurgical mapping and/or treatment of ectopic atrial tachycardia
CA2140389A1 (en) Guiding introducer system for use in left atrium
JP2001525695A (ja) 心臓組織の切除装置及び使用方法
EP3120792A1 (en) Catheter for cryogenic ablation
PT1177008E (pt) Sistema de posicionamento de cateter
WO2021228003A1 (zh) 一种穿刺针组件及穿刺系统
CN217828018U (zh) 一种三维房间隔穿刺组件
KR102406831B1 (ko) 비후성 심근증 시술용 rf 전극절제 카테터
JPH08280703A (ja) 右心室流出路に関連する右心室内医療処置用の誘導導入器
CN117322975A (zh) 房间隔穿刺系统
CN118141499A (zh) 消融系统和消融导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