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26213U - 一种边坡生态智能滴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边坡生态智能滴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26213U
CN217826213U CN202221930132.0U CN202221930132U CN217826213U CN 217826213 U CN217826213 U CN 217826213U CN 202221930132 U CN202221930132 U CN 202221930132U CN 217826213 U CN217826213 U CN 2178262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drip irrigation
slope
storage tank
water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3013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狄安亚
刘洋
郑贵峰
张艳杰
李飞
李家春
肖珍鹏
李恺
党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xi Lixi Expressway Co ltd
Shanxi Road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xi Lixi Expressway Co ltd
Shanxi Road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xi Lixi Expressway Co ltd, Shanxi Road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xi Lixi Expresswa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93013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262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262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262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2Improving land use; Improving water use or availability; Controlling erosion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边坡生态智能滴灌系统,包括滴灌单元,所述滴灌单元安装在边坡上,还包括蓄水单元、储水单元、土壤含水率传感器、发电单元、集水单元、物联网控制器、管网单元;所述蓄水单元包括蓄水池、第一水位传感器和第一抽水泵,所述储水单元包括储水箱、第二水位传感器和第二抽水泵;所述土壤含水率传感器埋设在边坡的土壤内部,物联网控制器分别接收第一水位传感器、第二水位传感器和土壤含水率传感器的信号进而分别控制第一抽水泵和第二抽水泵的开启或关闭。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集水、储水、滴灌为一体的生态智能滴灌系统,通过收集降雨时期的雨水,利用物联网远程控制结合滴灌技术,对公路地区的边坡进行远程控制自动化滴灌。

Description

一种边坡生态智能滴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灌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边坡生态智能滴灌系统。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生态护坡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利用植物的根系达到边坡稳定的目的,同时边坡植被生长又可起到美化环境的效果。但目前高速公路的绿化用水主要采用洒水车进行喷灌,不仅耗费财力和人力资源,而且浪费水源,且容易在边坡上汇聚成径流,造成水土流失。目前滴灌技术在农业上发展迅速,但在边坡绿化的应用上,还相对较少,针对现有的边坡滴灌系统各种设备的用电还是依靠公路沿线的市电;收集的大部分水源只是路面雨水;缺少智能化,没有准确的逻辑控制和云平台;需要对边坡进行开挖,会对边坡的稳定性造成影响;现有的泥沙过滤装置需要用到的设备较多,太过繁杂,不利于野外的公路边坡绿化应用;并且在施工安装的过程比较复杂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边坡生态智能滴灌系统,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黄土地区公路边坡传统绿化用水与水土流失之间的矛盾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的一种边坡生态智能滴灌系统,包括滴灌单元,所述滴灌单元安装在边坡上,还包括蓄水单元、储水单元、土壤含水率传感器、发电单元、集水单元、物联网控制器、管网单元;
所述蓄水单元包括蓄水池、第一水位传感器和第一抽水泵,所述储水单元包括储水箱、第二水位传感器和第二抽水泵;
所述土壤含水率传感器埋设在边坡的土壤内部,所述发电单元用于给第一水位传感器、第二水位传感器、第一抽水泵、第二抽水泵、滴灌单元、土壤含水率传感器和物联网控制器供电;
所述集水单元分别沿边坡的平台和坡面设置,所述集水单元的出水口与储水箱连接,边坡上产生的地表径流通过所述集水单元流入储水箱进行保存;
所述管网单元连接滴灌单元、储水单元和蓄水单元;
所述物联网控制器分别接收第一水位传感器、第二水位传感器和土壤含水率传感器的信号进而分别控制第一抽水泵和第二抽水泵的开启或关闭。
优选的,所述集水单元包括平台截水沟、沉砂池和排水槽,所述平台截水沟设置于边坡的平台上,用于对上一级坡面产生的地表径流进行截留,所述沉砂池安装在比储水箱高一级的平台截水沟上,所述排水槽沿边坡的坡面自上而下设置,所述排水槽的下端端部安装有滤网,所述排水槽的上端与平台截水沟连接且其下端与储水箱连接。
优选的,所述发电单元包括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和控制器,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电连接,所述蓄电池上设有充电口和放电口,所述控制器安装在太阳能电池板下方,所述控制器与蓄电池的充电口连接,所述蓄电池的放电口与物联网控制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储水箱内设清水区、过滤区和沉淀区,所述过滤区内设两个限位槽、透水无纺布和两个铁盒,两个所述限位槽沿垂直于水流方向安装在储水箱内,两个所述铁盒分别安装在两个限位槽内,其中一个所述铁盒位于靠近沉淀区的一侧的一个限位槽内且该所述铁盒内设有若干鹅卵石,另一个所述铁盒位于靠近清水区的一侧另一个限位槽内且该铁盒内设透水无纺布。
优选的,所述储水箱的顶部安装有可活动盖板,所述可活动盖板包括交错设置的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通过第一小滚轮安装在储水箱顶部,所述第二盖板底部安装有第一大滚轮和第二小滚轮,所述第一大滚轮与储水箱的外壁滑动配合,所述第二小滚轮与第一盖板滑动配合;
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上均设有开口。
优选的,所述管网单元包括输水管道、主管和若干支管,所述输水管道的进水口与第一抽水泵连接且其出水口与储水箱的沉淀区连接;所述主管的进水口与第二抽水泵连接且其出水口与支管连接,若干所述支管纵横设置在边坡的坡面上;
所述支管上均匀开设有若干出水孔。
优选的,还包括用于支撑太阳能电池板的若干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立柱、固定板和地脚螺栓,所述立柱安装在太阳能电池板底部,所述固定板安装在立柱底部并采用地脚螺栓将固定板与地面连接。
优选的,所述铁盒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铁网,两个所述铁网上均开设有若干过水孔,所述铁盒上除两个铁网外的另外两个侧面上均设置有若干滑轮。
优选的,所述滴灌单元还包括毛管和地插式喷头,所述毛管与出水孔连接,所述地插式喷头与毛管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与所述物联网控制器连接的云控制平台,所述云控制平台接收所述物联网控制器发来的水位值和含水率值,并将该水位值和含水率值与预先保存的水位值阈值和预先保存的含水率值阈值进行比较,实现对第一抽水泵和第二抽水泵的自动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收集降雨时期的雨水,利用物联网远程控制结合滴灌技术,对公路地区的边坡进行远程控制自动化滴灌,自动、实时、全面、准确监测边坡植被生长状况,有效地对边坡绿化进行自动化灌溉、促进植被正常生长;
(2)本实用新型通过太阳能电池板收集电能,为水泵、土壤含水率传感器及水位传感器提供电能,节约资源,利用太阳能绿色环保,而且通过滴灌技术可以使水资源充分利用,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集水、储水和滴灌多项功能的集太阳能与物联网为一体的边坡生态智能滴灌系统;
(4)本实用新型属于远程自动化控制滴灌系统,可以节约大量的财力和人力资源,并且可以减少由于洒水车在高速公路上洒水带来的安全隐患;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边坡生态智能滴灌系统,利用太阳能供电装置,不仅解决了用电的问题,而且生态环保;能够实现路面和边坡雨水的回收利用;拥有准确的逻辑控制;各个模块之间可以拼装完成,结构简单,施工方便,从而实现公路与自然环境协调、公路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和谐发展,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和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边坡生态智能滴灌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边坡生态智能滴灌系统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铁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左视图。
图中:1-边坡;
2-蓄水单元,210-蓄水池,220-第一水位传感器,230-第一抽水泵;
3-储水单元,310-储水箱,311-清水区,312-过滤区,313-沉淀区,320-第二水位传感器,330-第二抽水泵,340-限位槽,350-透水无纺布,360-铁盒,361-铁网,362-过水孔,363-滑轮,364-把手,370-可活动盖板,371-第一盖板,372-第二盖板,373-第一小滚轮,374-第一大滚轮,375-第二小滚轮,380-鹅卵石;
4-土壤含水率传感器;
5-集水单元,510-平台截水沟,520-沉砂池,530-排水槽,540-滤网;
6-物联网控制器,610-接线口;
7-发电单元,710-太阳能电池板,720-蓄电池,721-充电口,722-放电口,730-控制器,740-立柱,750-固定板,760-地脚螺栓;
8-输水管道,9-主管,10-支管,100-出水孔;
11-滴灌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一种边坡生态智能滴灌系统,包括滴灌单元11,所述滴灌单元11安装在边坡1上,还包括蓄水单元2、储水单元3、土壤含水率传感器4、发电单元7、集水单元5、物联网控制器6、管网单元;
所述蓄水单元2包括蓄水池210、第一水位传感器220和第一抽水泵230,所述储水单元3包括储水箱310、第二水位传感器320和第二抽水泵330;
所述土壤含水率传感器4埋设在边坡1的土壤内部,所述发电单元7用于给第一水位传感器220、第二水位传感器320、第一抽水泵230、第二抽水泵330、滴灌单元11、土壤含水率传感器4和物联网控制器6供电;
所述集水单元5分别沿边坡1的平台和坡面设置,所述集水单元5的出水口与储水箱310连接,边坡1上产生的地表径流通过所述集水单元5流入储水箱310进行保存;
所述管网单元连接滴灌单元11、储水单元3和蓄水单元2;
如图2所示,所述物联网控制器6分别接收第一水位传感器220、第二水位传感器320和土壤含水率传感器4的信号进而分别控制第一抽水泵230和第二抽水泵330的开启或关闭。
作为一种具体的方案,还包括与所述物联网控制器6连接的云控制平台,所述云控制平台接收所述物联网控制器6发来的水位值和含水率值,并将该水位值和含水率值与预先保存的水位值阈值和预先保存的含水率值阈值进行比较,实现对第一抽水泵230和第二抽水泵330的自动控制。
这种结构,为了应对在雨量较少的时候,边坡1上的钢制储水箱3107收集到的雨水不足以进行整个边坡1的绿化灌溉,设置了蓄水池210收集路面上的雨水,即包括蓄水池210、第一抽水泵230、第一水位传感器220、输水管道8。所述第一水位传感器220安装在蓄水池210中;所述第二水位传感器320安装在钢制储水箱310中;所述物联网控制器6分别与第一水位传感器220和第二水位传感器320建立通信连接;所述太阳能供电装置分别为第一水位传感器220和第二水位传感器320进行供电;物联网控制器6连接有云平台控制平台,提前利用阈值编辑成相应逻辑代码导入物联网控制器6,阈值主要包括:土壤含水率(第一含水率值,第二含水率值)、第一水位传感器220(第一水位值)、第二水位传感器320(第二水位值、第三水位值、第四水位值),实现对第一抽水泵230和第二抽水泵330的自动控制;下雨时,蓄水池210和钢制储水箱310同时收集雨水,若雨量较小,在一定时间后,钢制储水箱310内水位值发送给物联网控制器6,与物联网控制器6中第三水位值进行比较,若没有达到第三水位值,且蓄水池210内第一水位传感器220发送信号到物联网控制器6,经物联网控制器6与第一水位值进行比较,判别蓄水池210内是否有水,若有水,则通过物联网控制器6启动第一抽水泵230进行抽水,钢制储水箱310内水位到达第四水位值,钢制储水箱310已满或蓄水池210内水位到达第一水位值,蓄水池210内已无水,则通过物联网控制器6关闭第一抽水泵230。
作为一种具体的方案,所述集水单元5包括平台截水沟510、沉砂池520和排水槽530,所述平台截水沟510设置于坡面上并用于对上一级坡面流下的水进行截留,所述沉砂池520安装在比储水箱310高一级的平台截水沟510上,所述排水槽530沿边坡1的坡面自上而下设置,所述排水槽530的下端端部安装有滤网540,所述排水槽530的上端与平台截水沟510连接且其下端与储水箱310连接。
作为一种具体的方案,所述储水箱310内设清水区311、过滤区312和沉淀区313,所述过滤区312内设两个限位槽340、透水无纺布350和两个铁盒360,两个所述限位槽340沿垂直于水流方向安装在储水箱310内,两个所述铁盒360分别安装在两个限位槽340内,其中一个所述铁盒360位于靠近沉淀区313的一侧的一个限位槽340内且该所述铁盒360内设有若干鹅卵石380,另一个所述铁盒360位于靠近清水区311的一侧另一个限位槽340内且该铁盒360内设透水无纺布350。
所述第二抽水泵330安装在储水箱310中的清水区311的底部。
这种结构,滤砂结构竖向布置,鹅卵石380和透水无纺布350分别位于不同的带孔洞的矩形铁盒360中,放置在不同的限位槽340里,沿水流方向,鹅卵石380在前,透水无纺布350在后。
这种结构,沉砂池520和储水箱310均设置在不同级边坡1的底部,沉砂池520设置在储水箱310的上一级边坡1底部,其中所述沉沙池与边坡1的平台截水沟510相连通;排水槽530沿边坡1坡面自上而下安装而成,倾斜的安装在坡面上,雨水沿着上一级边坡1的平台截水沟510进入沉砂池520,经过沉淀之后,流入排水槽530,沿着排水槽530,通过滤网540后进入钢制储水箱310;收集到的雨水在钢制储水箱310中的沉淀区313进行二次沉淀,雨水中的泥沙等杂质一部分沉淀在沉砂池520中,另一部分沉淀在钢制储水箱310中的沉淀区313的底部,清水则会透过鹅卵石380、透水无纺布350进入清水区311,实现清水与杂质的分离。
为了防止污染第二抽水泵330和堵塞滴灌管道,保证第二抽水泵330抽到的水是比较清澈的,含有少量的泥沙和杂质,在储水箱310内设置有沉淀区313、过滤区312和清水区311。过滤区312是由限位槽340、带孔铁盒360、鹅卵石380和透水无纺布350构成,边坡1上经过排水槽530收集到的水或蓄水池210中经过输水管道8收集到的水,都先进入沉淀区313,然后通过装有鹅卵石380的带孔铁盒360,使水流速降低,并通过鹅卵石380之间的缝隙先过滤掉一部分较大的杂质,水经过过水孔362流出,然后再经过装有透水无纺布350的带孔铁盒360,从过水孔362流出,使进入到清水区311中的水含有较少的泥沙和杂质;为了方便在后期进行透水无纺布350的定期更换以及对带孔铁盒360的检查,在带孔铁盒360的两侧设置有滑轮363,并且在带孔铁盒360的上部设置有手提把手364,方便其省时省力的将其从中取出;为了方便对透水无纺布350的定期更换,带孔铁盒360两个侧面是由可拆卸带孔铁网361组成,在需要更换的时候,只需要将其从带孔铁盒360中抽出,更换完毕后,再重新插入组装完成。
作为一种具体的方案,所述发电单元7包括太阳能电池板710、蓄电池720和控制器730,所述太阳能电池板710通过导线与蓄电池720电连接,所述蓄电池720上设有充电口721和放电口722,所述控制器730安装在太阳能电池板710下方,所述控制器730与蓄电池720的充电口721连接,所述蓄电池720的放电口722与物联网控制器6连接。
这种结构,太阳能电池板710主要用来吸收太阳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720中,为物联网控制器6、土壤含水率传感器4、第一抽水泵230、第一水位传感器220及第二抽水泵330和第二水位传感器320提供电能,保证其正常工作;控制器730与蓄电池720的充电口721相连接,控制器730的主要用来控制蓄电池720充电过程的开关与关闭防止对蓄电池720造成损伤,影响使用寿命;蓄电池720的放电口722与物联网控制器6相连接;各个传感器以及水泵与物联网控制器6的接线口610相连接。
作为一种具体的方案,如图3-4所示,所述铁盒360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铁网361,两个所述铁网361上均开设有若干过水孔362,所述铁盒360上除两个铁网361外的另外两个侧面上均设置有若干滑轮363,所述铁盒360的顶部安装有把手364。
作为一种具体的方案,所述储水箱310的顶部安装有可活动盖板370,所述可活动盖板370包括交错设置的第一盖板371和第二盖板372,所述第一盖板371通过第一小滚轮373安装在储水箱310顶部,所述第二盖板372底部安装有第一大滚轮374和第二小滚轮375,所述第一大滚轮374与储水箱310的外壁滑动配合,所述第二小滚轮375与第一盖板371滑动配合;
所述第一盖板371和第二盖板372上均设有开口。
这种结构,可滑动盖板由两块带有滚轮的钢板交错布置,且在上的钢板(第二盖板372)其中一个滚轮(第一大滚轮374)比另一个滚轮(第二小滚轮375)大,每块盖板上都有开口;为了便于对钢制储水箱310内部不同的部分进行检查以及清淤工作,在钢制储水箱310内顶部设置可活动盖板370,可以进行来回推动,并且在盖板上有开口,便于第二抽水泵330和第二水位传感器320放入其中,并且便于排水槽5302中的水能快速的进入到钢制储水箱310中。
作为一种具体的方案,所述管网单元包括输水管道8、主管9和若干支管10,所述输水管道8的进水口与第一抽水泵230连接且其出水口与储水箱310的沉淀区313连接;所述主管9的进水口与第二抽水泵330连接且其出水口与支管10连接,若干所述支管10纵横设置在边坡1的坡面上;
所述支管10上均匀开设有若干出水孔100。
这种结构,所述输水管道8一端与第一抽水泵230的出水口相连接,另一端与钢制储水箱310的沉淀区313相连接;所述主管9一端与第二抽水泵330的出水口相连接,另一端与支管10相连接;若干所述支管10纵横交错构成互相连通的滴灌管道网,且均设置在边坡1坡面上;所述支管10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有出水孔100;
优选的,还包括用于支撑太阳能电池板710的若干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立柱740、固定板750和地脚螺栓760,所述立柱740安装在太阳能电池板710底部,所述固定板750安装在立柱740底部并采用地脚螺栓760将固定板750与地面连接。
优选的,所述滴灌单元11还包括毛管和地插式喷头,所述毛管与出水孔100连接,所述地插式喷头与毛管连接。
这种结构,为了使灌溉更加均匀,所述毛管与出水孔100相连通,地插式喷头与毛管相连接,喷头可以将水更加均匀的洒向植被,保证灌溉的均匀度,使更多的植被能够被灌溉到。
本实用新型生态智能滴灌系统工作过程如下:
如图1-4所示,白天太阳光照射到太阳能电池板710上,经过转化,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720中。蓄电池720积蓄的电能为物联网控制器6、土壤含水率传感器4、第一抽水泵230、第一水位传感器220、第二抽水泵330和第二水位传感器320提供电能,且需要对土壤含水率传感器4、第一水位传感器220和第二水位传感器320持续供电,保证其一直处于工作状态。当雨季来临,雨水经过平台截水沟510,在沉砂池520进行沉淀之后,使带有少量泥沙的雨水进入排水槽530,雨水沿着排水槽530进入钢制储水箱310的沉淀区313,然后再经过过滤区312,最后进入到清水区311,以备待用;若在一定时间内,钢制储水箱310未收集到第三水位值的雨水,发送信号到物联网控制器6,通过物联网控制器6判别蓄水池210中水位是否达到第一水位值,若达到,则通过物联网控制器6发送信号到第一抽水泵230,启动第一抽水泵230,通过输水管道8往钢制储水箱310中的沉淀区313进行抽水,待钢制储水箱310内水位达到第四水位值或蓄水池210内水位降低到第一水位值,则通过物联网控制器6关闭第一抽水泵230;在干旱季节来临时,土壤含水率传感器4发出信号到物联网控制器6,与提前设定的土壤第一含水率值进行比较,若小于此阈值,则通过物联网控制器6启动第二抽水泵330,清水区311的水通过第二抽水泵330的出水口进入主管9,然后再进入支管10,通过毛管和地插式喷头将水均匀的洒向边坡1植被,若钢制储水箱310内水位降低到第三水位值,则发送信号到物联网控制器6,通过物联网控制器6判别蓄水池210中水位是否达到第一水位值,若达到,则通过物联网控制器6发送信号到第一抽水泵230,启动第一抽水泵230,通过输水管道8往钢制储水箱310中的沉淀区313进行抽水,待钢制储水箱310内水位达到第四水位值或蓄水池210内水位降低到第一水位值,则通过物联网控制器6关闭第一抽水泵230,直到边坡1的土壤含水率达到土壤第二含水率值,关闭第二抽水泵330,停止灌溉,如此循环构成整个系统的“集水—干旱—土壤含水率低—抽水—土壤含水率达标—集水”工作工程。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边坡生态智能滴灌系统,包括滴灌单元,所述滴灌单元安装在边坡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蓄水单元、储水单元、土壤含水率传感器、发电单元、集水单元、物联网控制器、管网单元;
所述蓄水单元包括蓄水池、第一水位传感器和第一抽水泵,所述储水单元包括储水箱、第二水位传感器和第二抽水泵;
所述土壤含水率传感器埋设在边坡的土壤内部,所述发电单元用于给第一水位传感器、第二水位传感器、第一抽水泵、第二抽水泵、滴灌单元、土壤含水率传感器和物联网控制器供电;
所述集水单元分别沿边坡的平台和坡面设置,所述集水单元的出水口与储水箱连接,边坡上产生的地表径流通过所述集水单元流入储水箱进行保存;
所述管网单元连接滴灌单元、储水单元和蓄水单元;
所述物联网控制器分别接收第一水位传感器、第二水位传感器和土壤含水率传感器的信号进而分别控制第一抽水泵和第二抽水泵的开启或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边坡生态智能滴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单元包括平台截水沟、沉砂池和排水槽,所述平台截水沟设置于边坡的平台上,用于对上一级坡面产生的地表径流进行截留,所述沉砂池安装在比储水箱高一级的平台截水沟上,所述排水槽沿边坡的坡面自上而下设置,所述排水槽的下端端部安装有滤网,所述排水槽的上端与平台截水沟连接且其下端与储水箱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边坡生态智能滴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单元包括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和控制器,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电连接,所述蓄电池上设有充电口和放电口,所述控制器安装在太阳能电池板下方,所述控制器与蓄电池的充电口连接,所述蓄电池的放电口与物联网控制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边坡生态智能滴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内设清水区、过滤区和沉淀区,所述过滤区内设两个限位槽、透水无纺布和两个铁盒,两个所述限位槽沿垂直于水流方向安装在储水箱内,两个所述铁盒分别安装在两个限位槽内,其中一个所述铁盒位于靠近沉淀区的一侧的一个限位槽内且该所述铁盒内设有若干鹅卵石,另一个所述铁盒位于靠近清水区的一侧另一个限位槽内且该铁盒内设透水无纺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边坡生态智能滴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的顶部安装有可活动盖板,所述可活动盖板包括交错设置的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通过第一小滚轮安装在储水箱顶部,所述第二盖板底部安装有第一大滚轮和第二小滚轮,所述第一大滚轮与储水箱的外壁滑动配合,所述第二小滚轮与第一盖板滑动配合;
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上均设有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边坡生态智能滴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网单元包括输水管道、主管和若干支管,所述输水管道的进水口与第一抽水泵连接且其出水口与储水箱的沉淀区连接;所述主管的进水口与第二抽水泵连接且其出水口与支管连接,若干所述支管纵横设置在边坡的坡面上;
所述支管上均匀开设有若干出水孔。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边坡生态智能滴灌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支撑太阳能电池板的若干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立柱、固定板和地脚螺栓,所述立柱安装在太阳能电池板底部,所述固定板安装在立柱底部并采用地脚螺栓将固定板与地面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边坡生态智能滴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铁盒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铁网,两个所述铁网上均开设有若干过水孔,所述铁盒上除两个铁网外的另外两个侧面上均设置有若干滑轮,所述铁盒的顶部安装有把手。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边坡生态智能滴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滴灌单元还包括毛管和地插式喷头,所述毛管与出水孔连接,所述地插式喷头与毛管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边坡生态智能滴灌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物联网控制器连接的云控制平台,所述云控制平台接收所述物联网控制器发来的水位值和含水率值,并将该水位值和含水率值与预先保存的水位值阈值和预先保存的含水率值阈值进行比较,实现对第一抽水泵和第二抽水泵的自动控制。
CN202221930132.0U 2022-07-26 2022-07-26 一种边坡生态智能滴灌系统 Active CN2178262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30132.0U CN217826213U (zh) 2022-07-26 2022-07-26 一种边坡生态智能滴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30132.0U CN217826213U (zh) 2022-07-26 2022-07-26 一种边坡生态智能滴灌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26213U true CN217826213U (zh) 2022-11-18

Family

ID=840391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30132.0U Active CN217826213U (zh) 2022-07-26 2022-07-26 一种边坡生态智能滴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262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338403U (zh) 一种海绵城市绿色屋顶自动给水种植结构
CN110820662A (zh) 一种收集道路雨水二次利用的降尘喷雾循环系统及方法
CN114892757A (zh)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智慧化收集喷灌系统
CN110839515A (zh) 高铁沿线绿化微渗保润维养方法
CN211547991U (zh) 一种能防止城市道路内涝的雨水排放及利用系统
CN211185126U (zh) 一种建筑的屋顶绿化系统
CN205357488U (zh) 用于屋顶绿化草坪的灌溉装置
CN217826213U (zh) 一种边坡生态智能滴灌系统
CN214714789U (zh) 一种市政建设用雨水处理系统
CN216018281U (zh) 一种农田水利灌溉装置
CN113940219B (zh) 一种具有照明功能的雨水花园
CN216239415U (zh) 一种车库顶板排水及海绵城市雨水收集净化利用组织系统
CN205382409U (zh) 高架桥下绿化带的自流式雨水收集和灌溉系统
CN211714090U (zh) 一种收集道路雨水二次利用的降尘喷雾循环系统
CN109548629B (zh) 一种旱作农业综合节灌系统和方法
CN110593389A (zh) 雨水回收再利用系统
CN219437675U (zh) 一种生态修复植被结构
CN219196145U (zh) 一种用于绿色矿山防洪治理的排水、储水结构
CN218184509U (zh) 一种灌溉装置
CN113585436B (zh) 一种透水管桩系统
CN215500757U (zh) 一种海绵城市园林自循环渗蓄结构
CN213268258U (zh) 一种雨水收集装置
CN220274476U (zh) 一种高架桥雨水回用叶面冲洗灌溉装置
CN212505675U (zh) 一种生态本质安全集约下穿立交排水系统
CN217026904U (zh) 一种水利工程防护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