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82409U - 高架桥下绿化带的自流式雨水收集和灌溉系统 - Google Patents
高架桥下绿化带的自流式雨水收集和灌溉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382409U CN205382409U CN201521111164.8U CN201521111164U CN205382409U CN 205382409 U CN205382409 U CN 205382409U CN 201521111164 U CN201521111164 U CN 201521111164U CN 205382409 U CN205382409 U CN 20538240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verpass
- pipe
- greenbelt
- irrigation
- tan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3973 irrig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1
- 230000002262 irrigat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title abstract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7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5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1010 flushing procedur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41001464837 Viridiplantae Speci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41000196324 Embryophy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1556 precipi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689 s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8399 tap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5000020679 tap water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670 easy-to-clea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20 evap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373 anti-fou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24 bea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399 edible fruit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37 period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76 precipit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86 pu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架桥下绿化带的自流式雨水收集和灌溉系统,所述高架桥上设有排水管,包括设于高架桥下的储水容器,所述排水管从高架桥上向下延伸至排污通道,在排水管上、自上向下依次设置有溢水口、给水口和排污阀,所述溢水口与排污通道连接;储水容器上设有进水口和灌溉口,所述给水口与进水口连接。储水容器能够通过给水口和给水管从高架桥的排水管中收集雨水并储存在储水容器中,储水容器中收集的雨水能够通过灌溉口自动流入灌溉管对高架桥下的绿化植物进行灌溉,既能充分利用雨水对高架桥下的绿化带方便地灌溉,又能达到对高架桥下排的雨水进行截流和储蓄利用的目的,缓解城市排水压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架桥下绿化带的自流式雨水收集和灌溉系统。
背景技术
高架桥是一种交通建筑,用于为汽车提供跨越沟壑、建筑等障碍物的便捷通道,无论是在郊外或者市区都可能需要架设高架桥,尤其是在城市市区建设有大量的高架桥,以形成高架快速交通道路,在高架桥下种植绿化植物不仅能够提高空气质量,美化市容,还能够固化高架桥下的土壤,防止土壤流失、板结和退化;但目前在高架道路下进行绿化却成了一个难题。因为在高架下的绿化带,由于高架下不能直接淋到雨水,必须常年通过人工灌溉才能解决植物的灌溉问题,而大部分高架下的绿化带区域没有自来水,而且供电不方便,所以实施灌溉很不方便;目前基本上都是通过用水车喷水的方法进行浇灌,不但极不方便,耗费大量人工,成本高昂,影响交通和环境,而且浇灌效果差,频次高,土壤易板结和退化,绿化和美化效果很差。也有人尝试将高架桥排水管的雨水接入蓄水池或蓄水箱等用于对绿化植物的灌溉,但目前的这些技术方案都存在较大缺陷,例如,有的需要用电和水泵等,要求有较好的配套设施,管理维护都比较麻烦,使用范围较小;有的储水量少,灌溉作用很小;有的采用沟灌、漫灌、喷灌等大水流量的灌溉方式,一次下雨储存的水很快就用完,如果碰到下雨间隔时间较长的季节,起到的作用就很有限;有的储水容器设计不合理,占用空间大,有碍观瞻;有的防污或过滤装置不合理,容易堵塞或者清洗管理很麻烦。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能够解决在高架道路下绿化带灌溉问题的简单易行且效果良好的产品和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架桥下绿化带的自流式雨水收集和灌溉系统,能够直接对高架桥下排的雨水进行储存并方便地对高架桥下的绿化植物进行灌溉。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及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高架桥下绿化带的自流式雨水收集和灌溉系统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架桥下绿化带的自流式雨水收集和灌溉系统,所述高架桥上设有排水管,包括设于高架桥下的储水容器,所述排水管从高架桥上向下延伸至排污通道;在排水管上、自上向下依次设置有溢水口、给水口和排污阀,所述溢水口与排污通道连接;储水容器上设有进水口和灌溉口,所述给水口与进水口之间通过给水管连接。
优选地,所述储水容器上靠近底部处设有冲洗阀。
优选地,所述排水管竖直地设置,所述溢水口和给水口均设于排水管的侧壁上。
优选地,所述溢水口与排污通道之间通过溢水管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灌溉口设于靠近储水容器底部的位置,灌溉口与绿化带的灌溉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灌溉管为地埋式防堵滴灌管或者地埋式防堵渗灌管。
进一步地,所述给水管上设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与进水口之间设有进水阀。
进一步地,所述储水容器为顶部开口的储水箱,所述溢水口低于储水箱顶部开口的上沿。
进一步地,所述储水容器包括多个储水箱,各储水箱上靠近底部处均设有连通管,各储水箱通过所述连通管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管沿高架桥的桥柱向下延伸,所述多个储水箱围绕高架桥的桥柱设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一防护箱,所述排水管、溢水管、给水管设置在防护箱内。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高架桥下绿化带的自流式雨水收集和灌溉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储水容器能够通过给水口和给水管从高架桥的排水管中收集雨水并储存在储水容器中,储水容器中收集的雨水能够通过灌溉口自动流入灌溉管对高架桥下的绿化植物进行灌溉,当排水管中的水位升至高于排水管上的溢水口位置之后,从高架桥上经排水管流下来的水会通过溢水口排出,由此,本实用新型的高架桥下绿化带的自流式雨水收集和灌溉系统既能充分利用雨水对高架桥下的绿化带方便地灌溉,又能达到对高架桥下排的雨水进行截流和储蓄利用的目的,缓解城市排水压力,有利于海绵城市的建设。
2、本实用新型的高架桥下绿化带的自流式雨水收集和灌溉系统能无需耗费自来水和电力,设施简单,比较美观,建设和维护成本低。
3、本实用新型的高架桥下绿化带的自流式雨水收集和灌溉系统,针对高架桥排水中含有各种垃圾和杂质的实际情况,巧妙的设计了排污阀、冲洗阀、过滤器等部件,排污清洗清洁方便,易于操作。
4、本实用新型的高架桥下绿化带的自流式雨水收集和灌溉系统可根据每个或每组不同灌溉管对压力的要求及灌溉时的出水速度,设置储水容器的高度;同时可根据储水容器需要灌溉的绿化面积、植物品种和株型、当地气候雨水的状况及采用的灌溉管种类等因素来设置储水容器的容水量;当采用地埋式防堵滴灌管或者地埋式防堵渗灌管时灌溉管出水速度缓慢而均匀,并且埋于地下蒸发少,可延长灌溉时间,提高灌溉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高架桥下绿化带的自流式雨水收集和灌溉系统的立体示意图,防护箱已拆除。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高架桥下绿化带的自流式雨水收集和灌溉系统立体示意图,具有防护箱。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高架桥下绿化带的自流式雨水收集和灌溉系统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防护箱位于桥柱背面而未被显示出。
11桥柱24连通管
12排水管3溢水管
13溢水口4给水管
14给水口41过滤器
15排污阀42进水阀
2储水箱5灌溉管
21进水口6防护箱
22灌溉口7排污通道
23冲洗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如图1和图2所示,在高架桥上设有排水管12,排水管12用于将高架桥桥面上的雨水排走,排水管12从高架桥上向下延伸至排污通道7,本实用新型的高架桥下绿化带的自流式雨水收集和灌溉系统,包括设于高架桥下的储水容器,在排水管12上、自上向下依次设置有溢水口13、给水口14和排污阀15,溢水口13与排污通道7连通;储水容器上设有进水口21和灌溉口22,给水口14与进水口21之间通过给水管4连接,溢水口13的位置高于进水口21的位置。打开排污阀15能够使排水管12与排污通道7之间连通,关闭排污阀15能够使排水管12与排污通道7之间隔断开来;当需要向储水容器中储存雨水时,关闭排污阀15,从高架桥上流下的雨水进入排水管12中不能排入到排污通道7中,排水管12中的水位不断上升,直至水位上升到给水口14位置,从高架桥流下的雨水通过给水口14、进水口21进入到储水容器中,储水容器中的雨水可以通过灌溉口22对高架桥下的绿化带进行灌溉;当储水容器中水位上升至高于溢水口13时或从给水口14流向储水容器的水流量小于排水管12中的水流量时,从高架桥上流下的雨水通过溢水口13流入排污通道7中;由此,本实用新型的高架桥下绿化带的自流式雨水收集和灌溉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储水容器能够通过给水口14和给水管4从高架桥的排水管12中收集雨水并储存在储水容器中,储水容器中收集的雨水能够通过灌溉口22对高架桥下的绿化植物进行灌溉,既能充分利用雨水对高架桥下的绿化带方便地灌溉,又能达到对高架桥下排的雨水进行截流和储蓄利用的目的,缓解城市排水压力。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对高架桥下的绿化带进行灌溉,灌溉口22与绿化带的灌溉管5连接,灌溉口22可以设于靠近储水容器底部的位置,或者直接设置在储水容器的底部,这样灌溉口22处有较大的水压,有利于灌溉管5中的水流入土壤中。当然,根据需要,也可以将灌溉口22设在在储水容器的中部或其它低于溢水口13的位置,或者在储水容器上设置多个灌溉口22,将其中一个或者多个灌溉口22作为备用灌溉口,并在备用灌溉口上安装塞头或者阀门开关等。如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将设置在较高位置的灌溉口通过水管与地埋式防堵滴灌管连接,使其保持较高水压,而将设置在储水容器的底下部的备用灌溉口与对水压无要求的灌溉管或灌溉沟等相连,以保证所有的储存水都能用于灌溉,并能尽可能的延长灌溉时间,提高灌溉效果。
如图1和图2所示,可以在排水管12的溢水口13与排污通道7之间设置溢水管3,溢水口13与排污通道7之间通过溢水管3连通,排污通道7可以是雨水井、排水沟、下水道等公共排水设施;可以在排水管12的给水口14与储水容器的进水口21之间设置给水管4,给水口14与进水口21通过给水管4连通。排水管12可以竖直地设置,溢水管3和给水管4分别从设置在排水管12侧壁上的溢水口13和给水口14引出,排水管12是主干道,溢水管3和给水管4是从排水管12侧边引出的分支管道。灌溉管5优选为地埋式防堵滴灌管或者地埋式防堵渗灌管,这两种灌溉管5能够持续地以比较缓慢均匀的流量为绿化植被提供灌溉,且埋于地下,不易蒸发,既能节省水量,又不容易发生堵塞,能够保证绿化植物能够长期地受到较好的灌溉。
从高架桥上流入排水管12的雨水中可能会混入烟蒂、砂石等杂物;灌溉管5的管径一般比较细,如果排水管12中的杂物进入到储水容器中,就可能堵塞灌溉管5而发生故障;为了降低这种风险,如图1和图2所示,排水管12上的排污阀15设置在给水口14以下的位置,在给水口14和排污阀15之间的一段排水管12可以形成一段沉淀管,当排污阀15关闭时,从高架桥上流下的雨水中混杂的垃圾会被排污阀15堵截在排水管12的下部(排污阀15至给水口14之间的沉淀管中),垃圾沉淀后的雨水再从给水口14流出到储水容器中。使用一段时期后,排水管12的下部就会沉淀下较多的垃圾,将排污阀15打开可以将垃圾排入排污通道7,这样,排水管12的下部能起到防止垃圾进入储水容器中的作用,为了使排污阀15与给水口14之间的排水管12中能尽量多地装入一些垃圾,以延长打开排污阀15排放垃圾的间隔时间,可以将给水口14尽量设在较高的位置。从排水管12的给水口14流入到给水管4中的雨水中也会有一些垃圾或者杂质,为了阻止垃圾或者杂质经给水管4进入到储水容器中,在排水管12的给水口14与储水容器的进水口21之间的给水管4上设置有过滤器41,这些垃圾或者杂质被过滤器41过滤。为了更便于对过滤器41进行清洗、更换或者维修,将过滤器41也设置在较低的位置,如果需要对过滤器41进行更换或者维修,可以在过滤器41与进水口21之间设置一进水阀42,在清洗更换或者维修过滤器41时将进水阀42关闭,使储水容器中储存的雨水不能倒流出来。即使在排水管12的给水口14与储水容器的进水口21之间设置有过滤器41,从高架桥上流下的雨水中的一些较为细小的杂物还是会流入到储水容器中,久而久之,就会在储水容器的底部积淀很多的异物,这些异物可能会进入到灌溉管5中导致灌溉管5堵塞,为了能将储水容器底部积淀的异物排出,可以在靠近储水容器上底部处设置冲洗阀23,定期冲洗储水容器底部积淀的异物,并打开冲洗阀23将储水容器底部积淀的异物排出;冲洗阀23上可设置注水接口,在特别干旱的情况下,当储水容器中储存的雨水用尽后,可以通过冲洗阀23上的注水接口向储水容器中人工注水,注入储水容器的水储存在储水容器中能够对高架桥下的绿化带进行灌溉。
储水容器可以设置成顶部开口的形式,比如可以用顶部开口的储水箱2做为储水容器,当储水容器顶部开口时,溢水口13要低于储水箱2顶部开口的沿口,这样,从高架桥上经排水管12流下的水就先上升至溢水口13的高度,从溢水口13可控地排放到排污通道7中,而不会从储水容器顶部的开口溢出;当储水容器顶部具有开口时,可以在储水容器顶部的开口上盖设盖板,防止异物进入储水容器。储水容器的体积太大的话,则不易制造和搬运,摆放起来也不美观;但如果体积太小,而高架桥又处于降水间隔较长的地方,储水容器就不能在降水时储存足够的雨水,那么就可能发生当储水容器中的水用完时,还长时间不降水,致使高架桥下的绿化植物不能得到较好地灌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如图3所示,储水容器可以包括多个储水箱2,各储水箱2上靠近底部处均设有连通管24,各储水箱2通过连通管24相连通;这样,从给水管4流入储水容器的雨水可以经与给水管4连接的储水箱2流入到其他储水箱2中储存,各储水箱2中储存的雨水均可以供绿化植物的灌溉使用。高架桥具有桥柱11,高架桥上的排水管12一般会沿桥柱11向下延伸,可以将构成储水容器的多个储水箱2围绕高架桥的桥柱11设置,这样,储水容器能够比较方便地从排水管12中接收雨水,而且各储水箱2能够比较方便地固定在桥柱11上,储水箱2贴紧在桥柱11上,可以用卡箍将储水箱2固定在桥柱11上。储水箱2优选地设置成扁而高的矩形箱体,这样,储水箱2的内腔较深,既可以尽量多的储存水,又可以增加灌溉管5中的水压,有利于地埋式防堵滴灌管或地埋式防堵渗灌管更好地滴(渗)水,而且储水箱2的外形也比较美观。排水管12、溢水管3、给水管4等露在外面影响市容,不够美观,而且容易遭到自然地或者人为的损坏,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可以设置一防护箱6(或者防护罩),将排水管12、溢水管3、给水管4等的全部或部分设置在防护箱6内,也可以将排水管12、溢水管3等设置在储水箱2中。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高架桥下绿化带的自流式雨水收集和灌溉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储水容器能够通过给水口和给水管从高架桥的排水管中收集雨水并储存在储水容器中,储水容器中收集的雨水能够通过灌溉口自动流入灌溉管对高架桥下的绿化植物进行灌溉,当排水管中的水位升至高于排水管上的溢水口位置之后,从高架桥上经排水管流下来的水会通过溢水口排出,由此,本实用新型的高架桥下绿化带的自流式雨水收集和灌溉系统既能充分利用雨水对高架桥下的绿化带方便地灌溉,又能达到对高架桥下排的雨水进行截流和储蓄利用的目的,缓解城市排水压力,有利于海绵城市的建设。
2、本实用新型的高架桥下绿化带的自流式雨水收集和灌溉系统能无需耗费自来水和电力,设施简单,比较美观,建设和维护成本低。
3、本实用新型的高架桥下绿化带的自流式雨水收集和灌溉系统,针对高架桥排水中含有各种垃圾和杂质的实际情况,巧妙的设计了排污阀、冲洗阀、过滤器等等部件,排污清洗清洁方便,易于操作。
4、本实用新型的高架桥下绿化带的自流式雨水收集和灌溉系统可根据不同灌溉管对压力的要求及灌溉时的出水速度,设置储水容器的高度;同时可根据每个或每组储水容器需要灌溉的绿化面积、植物品种和株型、当地气候雨水的状况及采用的灌溉管种类等因素来设置储水容器的容水量;当采用地埋式防堵滴灌管或者地埋式防堵渗灌管时灌溉管出水速度缓慢而均匀,并且埋于地下蒸发少,可延长灌溉时间,提高灌溉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高架桥下绿化带的自流式雨水收集和灌溉系统,所述高架桥上设有排水管(12),其特征是:包括设于高架桥下的储水容器,所述排水管(12)从高架桥上向下延伸至排污通道(7),在排水管(12)上、自上向下依次设置有溢水口(13)、给水口(14)和排污阀(15),所述溢水口(13)与排污通道(7)连接;储水容器上设有进水口(21)和灌溉口(22),所述给水口(14)与进水口(21)之间通过给水管(4)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架桥下绿化带的自流式雨水收集和灌溉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储水容器上靠近底部处设有冲洗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架桥下绿化带的自流式雨水收集和灌溉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排水管(12)竖直地设置,所述溢水口(13)和给水口(14)均设于排水管(12)的侧壁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架桥下绿化带的自流式雨水收集和灌溉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溢水口(13)与排污通道(7)之间通过溢水管(3)连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架桥下绿化带的自流式雨水收集和灌溉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灌溉口(22)设于靠近储水容器底部的位置,灌溉口(22)与绿化带的灌溉管(5)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架桥下绿化带的自流式雨水收集和灌溉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灌溉管(5)为地埋式防堵滴灌管或者地埋式防堵渗灌管。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高架桥下绿化带的自流式雨水收集和灌溉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给水管(4)上设有过滤器(41),所述过滤器(41)与进水口(21)之间设有进水阀(42)。
8.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高架桥下绿化带的自流式雨水收集和灌溉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储水容器为顶部开口的储水箱(2),所述溢水口(13)低于储水箱(2)顶部开口的上沿。
9.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高架桥下绿化带的自流式雨水收集和灌溉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储水容器包括多个储水箱(2),各储水箱(2)上靠近底部处均设有连通管(24),各储水箱(2)通过所述连通管(24)相连通。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架桥下绿化带的自流式雨水收集和灌溉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排水管(12)沿高架桥的桥柱(11)向下延伸,所述多个储水箱(2)围绕高架桥的桥柱(11)设置。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架桥下绿化带的自流式雨水收集和灌溉系统,其特征是:还包括一防护箱(6),所述排水管(12)、溢水管(3)、给水管(4)设置在防护箱(6)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1111164.8U CN205382409U (zh) | 2015-12-28 | 2015-12-28 | 高架桥下绿化带的自流式雨水收集和灌溉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1111164.8U CN205382409U (zh) | 2015-12-28 | 2015-12-28 | 高架桥下绿化带的自流式雨水收集和灌溉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382409U true CN205382409U (zh) | 2016-07-13 |
Family
ID=563379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1111164.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382409U (zh) | 2015-12-28 | 2015-12-28 | 高架桥下绿化带的自流式雨水收集和灌溉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382409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442442A (zh) * | 2015-12-28 | 2016-03-30 | 上海茵能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高架桥下绿化带的自流式雨水收集和灌溉系统 |
CN106758800A (zh) * | 2016-12-13 | 2017-05-31 |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 一种高架道路雨水回收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
-
2015
- 2015-12-28 CN CN201521111164.8U patent/CN205382409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442442A (zh) * | 2015-12-28 | 2016-03-30 | 上海茵能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高架桥下绿化带的自流式雨水收集和灌溉系统 |
CN106758800A (zh) * | 2016-12-13 | 2017-05-31 |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 一种高架道路雨水回收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442442A (zh) | 高架桥下绿化带的自流式雨水收集和灌溉系统 | |
CN201976543U (zh) | 一种绿化带集雨自动微喷灌装置 | |
KR101163615B1 (ko) | 수목 양액 공급장치 | |
CN206090587U (zh) | 一种边坡聚流生态灌水系统 | |
CN107926625A (zh) | 一种适用于园林的集水灌溉装置 | |
CN207160126U (zh) | 一种具有发电功能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 |
CN202425400U (zh) | 一种利用高架桥桥面雨水灌溉桥下绿地的节水构造 | |
CN209260733U (zh) | 一种公路土质边坡绿化排水挡墙 | |
CN205455048U (zh) | 一种用于高架桥下绿化带的雨水调蓄灌溉系统 | |
CN205161412U (zh) | 浇灌种植系统 | |
CN206635863U (zh) | 一种雨水净化调蓄系统 | |
CN211185126U (zh) | 一种建筑的屋顶绿化系统 | |
CN205382409U (zh) | 高架桥下绿化带的自流式雨水收集和灌溉系统 | |
CN111809475A (zh) | 海绵城市生态市政道路 | |
CN208072566U (zh) | 一种道路两侧雨水滞留系统 | |
CN208650210U (zh) | 一种坡地植草沟 | |
CN213268306U (zh) |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绿化屋顶 | |
CN211897679U (zh) | 一种新型海绵城市道路系统 | |
CN112982557A (zh) | 一种园林雨水收集再利用设备 | |
CN205357488U (zh) | 用于屋顶绿化草坪的灌溉装置 | |
CN206512781U (zh) | 坡地雨水收集及灌溉系统 | |
CN205636411U (zh) | 一种海绵城市生态植草沟 | |
CN211353410U (zh) | 坡地茶园渗管取水集水滴灌系统 | |
CN204540225U (zh) | 一种集水节水一体化的高速公路智能灌溉系统 | |
CN214714789U (zh) | 一种市政建设用雨水处理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Room A162, Building 280 Jubang Roa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201199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YINNENG INDUSTRIAL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A162, Building 280 Jubang Roa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201199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YINE GREEN TECHNOLOGY Co.,Ltd.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7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