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23015U - 电池及电池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池及电池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23015U
CN217823015U CN202221949296.8U CN202221949296U CN217823015U CN 217823015 U CN217823015 U CN 217823015U CN 202221949296 U CN202221949296 U CN 202221949296U CN 217823015 U CN217823015 U CN 2178230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edge
folded edge
folded
fix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4929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谷亮杰
关俊山
颜廷露
张勇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Lithium Batte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Lithium Batt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Lithium Batte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Lithium Batt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94929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230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230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230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及电池装置,电池为棱柱状结构并具有顶面、底面、两个第一侧面以及两个第二侧面,两个第一侧面沿第一方向相间隔并分别垂直于第一方向,两个第二侧面沿第二方向相间隔并分别垂直于第二方向,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垂直,第一侧面的面积大于第二侧面的面积,一个第一侧面的至少一个边缘设置有折边,折边沿第一方向延伸。通过上述设计,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折边实现电池边缘与外部结构的面状的接触形式,从而增大电池与外部结构的换热面积,提升电池的散热性能。另外,本实用新型能够利用折边增强电池的结构强度,且便于电池入箱。

Description

电池及电池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及电池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池为了散热,电池外表面会设有法兰边,入箱后与箱体的接触位置通常为电池的法兰边,由于法兰边的厚度较薄,其与箱体的换热接触形式近似为线状接触,导致电池与箱体的换热面积较小,不利于电池散热,且结构强度较差,入箱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散热效果较佳的电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池,为棱柱状结构并具有顶面、底面、两个第一侧面以及两个第二侧面,所述两个第一侧面沿第一方向相间隔并分别垂直于第一方向,所述两个第二侧面沿所述第二方向相间隔并分别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垂直;其中,所述第一侧面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侧面的面积,一个所述第一侧面的至少一个边缘设置有折边,所述折边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池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池在第一侧面的至少一个边缘设置有折边,折边沿垂直于第一侧面的第一方向延伸。通过上述设计,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折边实现电池边缘与外部结构的面状的接触形式,从而增大电池与外部结构的换热面积,提升电池的散热性能。另外,本实用新型能够利用折边增强电池的结构强度,且便于电池入箱。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电池的电池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池装置,包括箱体以及电池组,所述电池组容纳于所述箱体,并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多个电池,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电池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所述电池。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池装置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池装置,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池,能够提升电池的散热性能,并能够增强电池的结构强度,且便于电池入箱。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考虑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目标、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附图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其中: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电池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示出的电池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1示出的电池的侧视图;
图4是图3中的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电池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电池的侧视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电池装置的部分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示出的电池装置的部分结构的侧视图;
图9是图8中的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的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11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电池装置的部分结构的侧视图;
图12是图11中的D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13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电池装置的部分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14是图13中的E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15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电池装置的部分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电池;
101.顶面;
102.底面;
103.第一侧面;
104.第二侧面;
110.折边;
120.壳体;
121.第一折边;
130.盖板;
131.第二折边;
140.极柱组件;
200.电池组;
400.固定部;
410.第一凹陷部;
420.第二凹陷部;
430.容纳槽;
D.厚度;
G.间隙;
L.长度;
X.第一方向;
Y.第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实用新型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例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同的实施例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附图在本质上是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下面描述中,参照附图进行,所述附图形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并且其中以示例方式显示了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多个方面的不同示例性结构、系统和步骤。应理解的是,可以使用部件、结构、示例性装置、系统和步骤的其他特定方案,并且可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进行结构和功能性修改。而且,虽然本说明书中可使用术语“之上”、“之间”、“之内”等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示例性特征和元件,但是这些术语用于本文中仅出于方便,例如根据附图中所述的示例的方向。本说明书中的任何内容都不应理解为需要结构的特定三维方向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参阅图1,其代表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池10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池100是以应用于车载电池为例进行说明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为将本实用新型的相关设计应用于其他类型的电池100中,而对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多种改型、添加、替代、删除或其他变化,这些变化仍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池100的原理的范围内。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池100为棱柱状结构并具有顶面101、底面102、两个第一侧面103以及两个第二侧面104,这两个第一侧面103沿第一方向X相间隔并分别垂直于该第一方向X,这两个第二侧面104沿第二方向Y相间隔并分别垂直于该第二方向Y,且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相垂直。配合参阅图2至图4,图2中代表性地示出了电池100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中代表性地示出了电池100的侧视图;图4中代表性地示出了图3中的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以下将结合上述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池100的各主要组成部分的结构、连接方式和功能关系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电池100的一个第一侧面103的至少一个边缘设置有折边110,该折边110沿第一方向X延伸。需说明的是,所谓第一侧面103的边缘,可以是第一侧面103的四个边缘的至少其中之一,这四个边缘可以分别位于第一侧面103与顶面101的交界处、第一侧面103与底面102的交界处和第一侧面103与两个第二侧面104的交界处。通过上述设计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折边110实现电池100边缘与外部结构的面状的接触形式,从而增大电池100与外部结构的换热面积,提升电池100的散热性能。另外,本实用新型能够利用折边110增强电池100的结构强度,且便于电池100入箱。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电池100的极柱组件设置于具有折边110的该第一侧面103上。
需说明的是,图1至图3示出的实施方式中是以电池100包括两个折边110为例进行说明,这两个折边110分别位于第一侧面103的上边缘和下边缘,即第一侧面103与顶面101的交界处和第一侧面103与底面102的交界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侧面103的两侧边缘,即第一侧面103与第二侧面104的交界处,亦可设置折边110,并不以本实施方式为限。
参阅图5,图5中代表性地示出了能够体现本实用新型原理的电池100在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如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第一侧面103仅包括一个折边110,且该折边110位于第一侧面103的下边缘,即第一侧面103与顶面101的交界处。通过上述设计,本实用新型能够至少增大电池100底部与外部结构的接触面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亦可在第一侧面103的上边缘设置一个折边110。换言之,在符合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的各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侧面103的上边缘和下边缘的至少其中之一设置有折边110。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折边110与电池100可以为一体成型。通过上述设计,本实用新型能够加强电池100的结构强度,有利于减少零部件数量,且使电池100的加工和成组更加方便。
如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电池100包括壳体以及盖板130。具体而言,该壳体朝向第一方向X的一侧为开口,该盖板130设置并封闭于该开口,盖板130背向壳体的侧面定义一个第一侧面103,即设置有折边110的第一侧面103。在此基础上,壳体位于开口的边缘可以设置有第一折边121,且盖板130的边缘设置有第二折边131,该第一折边121与该第二折边131的形状相匹配且相贴合,第一折边121与第二折边131共同形成电池100的折边110。通过上述设计,本实用新型能够进一步提升折边110的结构强度,并有利于增强电池100的壳体与盖板130的结合强度。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折边110亦可仅设置于盖板130,或可仅设置于壳体,并不以本实施方式为限。
如图4所示,基于折边110由第一折边121和第二折边131组成的设计,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第一折边121与第二折边131可以完全贴合。通过上述设计,本实用新型能够进一步优化由第一折边121和第二折边131组成的折边110的结构完整性,进一步提升折边110各位置的结构强度。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折边121与第二折边131亦可为部分贴合,例如第一折边121和第二折边131中一者的延伸端可以较另一者的延伸端更加远离第一侧面103,并不以本实施方式为限。
如图4所示,基于折边110由第一折边121和第二折边131组成的设计,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第一折边121与第二折边131无连接关系。通过上述设计,本实用新型有利于简化电池100的装配工艺,提高装配效率,同时由于未设置连接结构实现第一折边121与第二折边131的连接,本实用新型还能够避免大幅增加电池100的重量。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折边121与第二折边131亦可采用相连接的设计,例如但不限于通过铆接、粘接或者焊接的方式相连接,并不以本实施方式为限。
举例而言,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电池100包括上述的壳体以及盖板130时,折边110可以仅设置于壳体位于开口的边缘,亦可理解为折边110仅由上述第一折边121组成。又如,折边110亦可仅设置于盖板130的边缘,亦可理解为折边110仅由上述第二折边131组成,均不以上述实施方式为限。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折边110的截面可以大致呈直角弯折形。
参阅图6,图6中代表性地示出了能够体现本实用新型原理的电池100在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侧视图。
如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折边110的截面可以大致呈波浪形。通过上述设计,本实用新型能够进一步增强折边110的结构强度,从而提高电池100的整体结构强度。并且,由于长度相同时波浪形结构的表面积较平面结构的表面积更大,因此采用波浪形结构的折边110能具有更大的导热面积,进一步有利于电池100的散热。另外,当第一侧面103的下边缘设置有折边110时,电池100成组并入箱后,该折边110能够增加电池100与电池装置的例如底板或者换热板等结构之间的容胶空间,从而增加容胶量。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折边110的截面亦可呈其他形状,例如但不限于锯齿形等,并不以本实施方式为限。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第一侧面103的面积大于第二侧面104的面积。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池100可以为四棱柱电池。
在此应注意,附图中示出而且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电池仅仅是能够采用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种电池中的几个示例。应当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绝非仅限于附图中示出或本说明书中描述的电池的任何细节或任何部件。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池100在第一侧面103的至少一个边缘设置有折边110,折边110沿垂直于第一侧面103的第一方向X延伸。通过上述设计,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折边110实现电池100边缘与外部结构的面状的接触形式,从而增大电池100与外部结构的换热面积,提升电池100的散热性能。另外,本实用新型能够利用折边110增强电池100的结构强度,且便于电池100入箱。
参阅图7,其代表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池装置的部分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具体示出了电池装置的电池组200的立体结构。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池100是以车载电池为例进行说明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为将本实用新型的相关设计应用于其他类型的电池装置中,而对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多种改型、添加、替代、删除或其他变化,这些变化仍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池100的原理的范围内。
如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池装置包括箱体(附图未示出)以及电池组200。该电池组200容纳于该箱体中。配合参阅图8至图10,图8中代表性地示出了电池装置的部分结构的侧视图;
图9中代表性地示出了图8中的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10中代表性地示出了图9中的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以下将结合上述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池装置的各主要组成部分的结构、连接方式和功能关系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7至图9所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电池组200包括沿第一方向X排列的多个电池100,其中至少一个电池100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详细说明的电池100。据此,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池100,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池装置能够提升电池100的散热性能,并能够增强电池100的结构强度,且便于电池100入箱。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池装置还包括底板(附图未示出),该底板位于电池组200的底面101。在此基础上,电池100的至少部分折边110与底板相贴合。通过上述设计,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折边110与底板的贴合设计有效降低热阻,提升电池100的散热性能。并且,相比于现有底板需设置容纳结构容纳电池100的法兰边,本实用新型无需底板设置容纳结构,进一步简化结构复杂度,便于装配。
基于折边110与底板相贴合的设计,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折边110与底板可以为胶粘黏结。通过上述设计,本实用新型可以减少电池100与底板的导热胶层厚度及涂胶量,实现降本减重,并降低热阻,提高导热效率。相比之下,现有电池装置的电池100是法兰边抵接在底板上,即电池100的本体的底面102与底板的距离即为涂胶厚度,导致涂胶厚度较厚。
如图10所示,基于折边110与底板相贴合且胶粘黏结的设计,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相邻两个电池100的第一侧面103的对应于底板的边缘可以均设置有折边110,在此基础上,沿第一方向X,对应于底板且相邻的这两个折边110之间可以具有间隙G。通过上述设计,本实用新型能够供折边110与底板之间的结构胶可以通过间隙G进入折边110与第一侧面103形成的容纳区域中,利用该部分结构胶实现折边110与相邻电池100的胶粘黏结,进一步提高电池100与箱体的连接强度和相邻电池100之间的连接强度。并且,本实用新型可以减少电池100与底板之间的导热胶层厚度及涂胶量,实现降本减重,并降低热阻,提高导热效率。另外,折边110与相邻电池100之间可以预先粘接,例如通过泡棉胶等,因此可以减少折边110与与底板之间的密度较大且成本较高的结构胶的胶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池装置还包括换热板(附图未示出),该换热板位于所述电池组200的顶面101。在此基础上,电池100的至少部分折边110与换热板相贴合。通过上述设计,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折边110与换热板的贴合设计有效降低热阻,提升电池100的散热性能。并且,相比于现有换热板需设置容纳结构容纳电池100的法兰边,本实用新型无需换热板设置容纳结构,进一步简化结构复杂度,便于装配。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换热板亦可位于电池100的底面102或者第二侧面104,此时,第一侧面103的对应于换热板的边缘可以设置有与换热板相贴合的折边110,另外,当电池100的底面102设置有底板且换热板位于电池100的底面102时,换热板可以位于底板与电池100之间。又如,换热板设置在电池100的底面102时,电池装置亦可不额外设置底板,即利用换热板作为底板,换言之,底板亦可设置有例如流道等换热结构,据此底板相当于换热板,均不以本实施方式为限。
基于折边110与换热板相贴合的设计,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折边110与换热板可以为胶粘黏结。通过上述设计,本实用新型可以减少电池100与换热板的导热胶层厚度及涂胶量,实现降本减重,并降低热阻,提高导热效率。相比之下,现有电池装置的电池100是法兰边抵接在换热板上,即电池100的本体的底面102与换热板的距离即为涂胶厚度,导致涂胶厚度较厚。
如图10所示,基于折边110与换热板相贴合且胶粘黏结的设计,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相邻两个电池100的第一侧面103的对应于换热板的边缘可以均设置有折边110,在此基础上,沿第一方向X,对应于换热板且相邻的这两个折边110之间可以具有间隙G。通过上述设计,本实用新型能够供折边110与换热板之间的结构胶可以通过间隙G进入折边110与第一侧面103形成的容纳区域中,利用该部分结构胶实现折边110与相邻电池100的胶粘黏结,进一步提高电池100与箱体的连接强度和相邻电池100之间的连接强度。并且,本实用新型可以减少电池100与换热板之间的导热胶层厚度及涂胶量,实现降本减重,并降低热阻,提高导热效率。另外,折边110与相邻电池100之间可以预先粘接,例如通过泡棉胶等,因此可以减少折边110与与换热板之间的密度较大且成本较高的结构胶的胶量。
如图8和图9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对于多个电池100中任意相邻的两个而言,包括相邻的第一电池100和第二电池100,该第一电池100设置有朝向第二电池100延伸的折边110,折边110与第一侧面103形成容纳空间,该容纳空间用以容纳第二电池100的至少一部分。通过上述设计,本实用新型能够利用折边110进一步实现电池100的装配成组和固定,提升装配成组效率,同时提高电池组200的整体连接强度和刚度。
如图9所示,基于折边110与第一侧面103形成的容纳空间用以容纳相邻电池100的至少一部分的设计,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折边110沿第一方向X的长度L可以等于第二电池100沿第一方向X的厚度D(忽略可能同时存在的上述间隙G),据此,容纳空间能够容纳第二电池100的全部。通过上述设计,本实用新型能够进一步提高装配成组效率及电池组200的整体连接强度和刚度。
基于折边110与第一侧面103形成的容纳空间用以容纳相邻电池100的至少一部分的设计,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折边110与相邻电池100可以胶粘黏结(附图未示出黏结折边110与相邻电池100的胶层)。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能够加强相邻电池的连接强度,提升电池成组效果。
参阅图11和图12,图11中代表性地示出了能够体现本实用新型原理的电池装置在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部分结构的侧视图;图12中代表性地示出了图11中的D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如图11和图1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池装置还可以包括固定部400,该固定部400位于电池组200沿第一方向X的端部。在此基础上,邻设于固定部400的电池100可以设置有朝向固定部400延伸的折边110,折边110与第一侧面103形成的容纳空间能够容纳固定部400的至少一部分。通过上述设计,本实用新型能够提升电池组200与箱体的装配效率,同时提高电池组200与箱体的整体连接强度和刚度。
如图12所示,基于折边110与第一侧面103形成的容纳空间容纳固定部400的至少一部分的设计,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箱体还可以包括底板(附图未示出),且固定部400固定于该底板上,电池组200承载于底板上,在此基础上,电池100的第一侧面103的下边缘可以设置有朝向固定部400延伸的折边110,固定部400的底面设置有第一凹陷部410,该第一凹陷部410开口于固定部400邻近电池100的一侧,该第一凹陷部410与底板形成容纳空间,折边110容纳于该容纳空间中。
如图12所示,基于电池装置的箱体包括固定部400的设计,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电池100的第一侧面103的上边缘可以设置有朝向固定部400延伸的折边110。在此基础上,该折边110可以覆盖固定部400的顶面的至少一部分。
如图12所示,基于电池100的第一侧面103的上边缘设置有覆盖固定部400的顶面101的折边110的设计,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固定部400的顶面可以设置有第二凹陷部420,该第二凹陷部420开口于固定部400邻近电池100的一侧,折边110容纳于该第二凹陷部420中。
参阅图13和图14,图13中代表性地示出了能够体现本实用新型原理的电池装置在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部分结构的侧视图;图14中代表性地示出了图13中的E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如图13和图1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固定部400朝向电池100的一侧表面可以开设有容纳槽,折边110容纳于该容纳槽430中。
参阅图15,图15中代表性地示出了能够体现本实用新型原理的电池装置在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具体放大区域可以参照图12之于图11的放大区域。
如图1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箱体还包括边框(附图未示出),且箱体的固定部400两端固定于边框。在此基础上,电池100的第一侧面103的下边缘设置有朝向固定部400延伸的折边110,固定部400的底面与底板之间具有间隙而形成容纳空间,折边110容纳于该容纳空间中,并覆盖固定部400的全部底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固定部400与底板之间具有间隙而形成容纳折边110的容纳空间时,折边110亦可覆盖固定部400的部分底面,并不以本实施方式为限。
需说明的是,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固定部400可以为箱体的结构梁或者电池组的端板。
如图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在电池组200的多个电池100中,可以由至少两个电池100的第一侧面103的下边缘均设置有折边110,在此基础上,各折边110可以位于同一平面。通过上述设计,本实用新型能够加强电池组200底部与箱体的结合强度和稳定性。
如图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在电池组200的多个电池100中,可以由至少两个电池100的第一侧面103的上边缘均设置有折边110,在此基础上,各折边110可以位于同一平面。通过上述设计,本实用新型能够加强电池组200顶部与箱体的结合强度和稳定性。
在此应注意,附图中示出而且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电池装置仅仅是能够采用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种电池装置中的几个示例。应当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绝非仅限于附图中示出或本说明书中描述的电池装置的任何细节或任何部件。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池装置,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池100,能够提升电池100的散热性能,并能够增强电池100的结构强度,且便于电池100入箱。
以上详细地描述和/或图示了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池及电池装置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这里所描述的特定实施方式,相反,每个实施方式的组成部分和/或步骤可与这里所描述的其它组成部分和/或步骤独立和分开使用。一个实施方式的每个组成部分和/或每个步骤也可与其它实施方式的其它组成部分和/或步骤结合使用。在介绍这里所描述和/或图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时,用语“一个”、“一”和“上述”等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术语“包含”、“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此外,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仅作为标记使用,不是对其对象的数字限制。
虽然已根据不同的特定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池及电池装置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可在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进行改动。

Claims (26)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为棱柱状结构并具有顶面、底面、两个第一侧面以及两个第二侧面,所述两个第一侧面沿第一方向相间隔并分别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两个第二侧面沿第二方向相间隔并分别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垂直,所述第一侧面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侧面的面积,一个所述第一侧面的至少一个边缘设置有折边,所述折边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的上边缘和下边缘的至少其中之一设置有所述折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边与所述电池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括壳体以及盖板,所述壳体朝向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为开口,所述盖板设置并封闭于所述开口,所述盖板背向所述壳体的侧面定义一个所述第一侧面;其中:
所述壳体位于所述开口的边缘设置有所述折边;或者
所述盖板的边缘设置有所述折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括壳体以及盖板,所述壳体朝向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为开口,所述盖板设置并封闭于所述开口,所述盖板背向所述壳体的侧面定义一个所述第一侧面;其中,所述壳体位于所述开口的边缘设置有第一折边,所述盖板的边缘设置有第二折边,所述第一折边与所述第二折边的形状相匹配且相贴合,并共同形成所述折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边与所述第二折边完全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边与所述第二折边无连接关系,或者,所述第一折边与所述第二折边通过铆接、粘接或者焊接的方式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边的截面呈波浪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边的截面呈直角弯折形。
10.一种电池装置,包括箱体以及电池组,所述电池组容纳于所述箱体,并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多个电池,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电池为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池。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位于所述电池组的底面;其中,所述折边与所述底板相贴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边与所述底板胶粘黏结。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电池的所述第一侧面的对应于所述底板的边缘均设置有所述折边,沿所述第一方向,两个所述折边之间具有间隙。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换热板,所述换热板位于所述电池组的顶面、底面和第二侧面的至少其中之一;其中,所述折边与所述换热板相贴合。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边与所述换热板胶粘黏结。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电池的所述第一侧面的对应于所述换热板的边缘均设置有所述折边,沿所述第一方向,两个所述折边之间具有间隙。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电池包括相邻的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所述第一电池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二电池延伸的所述折边,所述折边与所述第一侧面形成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用以容纳所述第二电池的至少一部分。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边与相邻所述电池胶粘黏结。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边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电池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厚度,所述容纳空间用以容纳所述第二电池的全部。
20.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电池组沿第一方向的端部;其中,邻设于所述固定部的所述电池设置有朝向所述固定部延伸的所述折边,所述折边与所述第一侧面形成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容纳所述固定部的至少一部分。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还包括底板,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底板上;其中,所述电池的所述第一侧面的下边缘设置有朝向所述固定部延伸的所述折边,所述固定部的底面设置有第一凹陷部,所述第一凹陷部开口于所述固定部邻近所述电池的一侧,所述第一凹陷部与所述底板形成容纳空间,所述折边容纳于所述容纳空间中。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还包括底板以及边框,所述固定部两端固定于所述边框;其中,所述电池的所述第一侧面的下边缘设置有朝向所述固定部延伸的所述折边,所述固定部的底面与所述底板之间具有间隙而形成容纳空间,所述折边容纳于所述容纳空间中,并覆盖所述固定部的至少部分底面。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的所述第一侧面的上边缘设置有朝向所述固定部延伸的所述折边;其中,所述折边覆盖所述固定部的顶面的至少一部分。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的顶面设置有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二凹陷部开口于所述固定部邻近所述电池的一侧,所述折边容纳于所述第二凹陷部中。
25.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朝向所述电池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容纳槽,所述折边容纳于所述容纳槽中。
2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电池中的至少两个的所述第一侧面的下边缘均设置有所述折边,各所述折边位于同一平面;和/或
所述多个电池中的至少两个的所述第一侧面的上边缘均设置有所述折边,各所述折边位于同一平面。
CN202221949296.8U 2022-07-26 2022-07-26 电池及电池装置 Active CN2178230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49296.8U CN217823015U (zh) 2022-07-26 2022-07-26 电池及电池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49296.8U CN217823015U (zh) 2022-07-26 2022-07-26 电池及电池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23015U true CN217823015U (zh) 2022-11-15

Family

ID=839706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49296.8U Active CN217823015U (zh) 2022-07-26 2022-07-26 电池及电池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230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128588B1 (ko) 배터리 모듈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100932227B1 (ko) 이차전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모듈
US20110086262A1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KR102473335B1 (ko) 전지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팩
EP3916839A1 (en) Battery module and battery pack comprising same
JP6478284B2 (ja) 電池モジュール
KR20130014371A (ko) 절연 필름 부착 지그 및 그에 따른 배터리 셀
CN209947909U (zh) 电池模组
EP3926706A1 (en) Battery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US20220393283A1 (en) Battery Module and Battery Pack Including the Same
KR20210066528A (ko) 전지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 팩
US20230011595A1 (en) Battery Module and Battery Pack Including the Same
JP7246812B2 (ja) 電池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これを含む電池パック
CN113812036B (zh) 电池模块和包括该电池模块的电池组
CN113904056A (zh) 一种新型全天候电动车电池包外壳
CN217823015U (zh) 电池及电池装置
WO2019202960A1 (ja) 電池モジュール
CN213071264U (zh) 一种电池压条及其电池压装组件、电池组和电池包
CN115172948A (zh) 电池及电池装置
KR20220026790A (ko) 전지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팩
CN217691346U (zh) 电池包及电池装置
KR20210037453A (ko) 전지 모듈, 이의 제조 방법 및 전지팩
JP2021523517A (ja) モジュールハウジングを含むバッテリーモジュール
KR20210063943A (ko) 전지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 팩
KR20210048329A (ko) 전지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