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11193U - 一种防止地铁出入口地面平台不均匀沉降的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止地铁出入口地面平台不均匀沉降的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11193U
CN217811193U CN202221807558.7U CN202221807558U CN217811193U CN 217811193 U CN217811193 U CN 217811193U CN 202221807558 U CN202221807558 U CN 202221807558U CN 217811193 U CN217811193 U CN 2178111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it
platform
entrance
access
subw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80755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春宇
陈彬
曾丽雯
付安俊
张昊
聂鑫
谢承利
唐凯
韩嘉兴
杨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80755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111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111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111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20Hydro energy

Landscapes

  • Refuge Islands, Traffic Blockers, Or Guard Fen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地铁出入口地面平台不均匀沉降的结构,包括地铁出入口平台和地铁出入口主体,地铁出入口主体包括主体结构顶板,设置所述主体结构顶板的高度与地铁出入口平台的高度一致,所述地铁出入口平台内设置有出入口地面平台主筋,设置出入口地面平台主筋为贯通钢筋,贯通连接所述地铁出入口平台和主体结构顶板,使得地铁出入口平台和地铁出入口主体连接形成整体结构。本实用新型针对常规车站出入口地面平台与主体结构分开结构进行改进设计,既能满足原有车站出入口正常使用功能又能减少后期地铁运营期间的影响,保证行人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防止地铁出入口地面平台不均匀沉降的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地铁出入口地面平台不均匀沉降的结构,涉及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迅速,成为越来越多城市主要的公共交通形式,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捷。地铁车站都要设置2个以上的出入口,每个出入口都要设置地面平台。现有技术在施工过程中是将出入口平台与出入口主体结构分开,在运营期间常常出现平台与出入口主体会产生不均匀沉降。不均匀沉降产生之后直接造成平台和出入口主体结构之间产生一条裂缝,严重的会产生断层,对地铁车站的运营,出入口的美观及行人安全产生较大影响。
区别于现有技术所采用的施工缝分体式结构设计,本申请提供一种防止地铁出入口地面平台不均匀沉降的结构形式,目的在于使地铁出入口地面平台与出入口连接成为一个整体,避免由于不均匀沉降造成运营期间的地面开裂与行人安全等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防止地铁出入口地面平台不均匀沉降的结构,包括地铁出入口平台和地铁出入口主体,地铁出入口主体包括主体结构顶板,设置所述主体结构顶板的高度与地铁出入口平台的高度一致,所述地铁出入口平台内设置有出入口地面平台主筋,设置出入口地面平台主筋为贯通钢筋,贯通连接所述地铁出入口平台和主体结构顶板,使得地铁出入口平台和地铁出入口主体连接形成整体结构。本实用新型针对常规车站出入口地面平台与主体结构分开结构进行改进设计,既能满足原有车站出入口正常使用功能又能减少后期地铁运营期间的影响,保证行人安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地铁出入口地面平台不均匀沉降的结构,包括地铁出入口平台和地铁出入口主体,地铁出入口主体包括主体结构顶板,设置所述主体结构顶板的高度与地铁出入口平台的高度一致,所述地铁出入口平台内设置有出入口地面平台主筋,设置出入口地面平台主筋为贯通钢筋,贯通连接所述地铁出入口平台和主体结构顶板,使得地铁出入口平台和地铁出入口主体连接形成整体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整体结构内设置有出入口地面平台分布筋,出入口地面平台分布筋与出入口地面平台主筋交错垂直排布,形成整体结构内的钢筋网骨架支撑。
进一步地,所述整体结构内的顶面和底面设置有钢筋网骨架支撑,设置出入口地面平台拉筋,出入口地面平台拉筋拉结整体结构内顶面和底面设置的出入口地面平台分布筋,形成整体结构内顶面和底面钢筋网骨架支撑的连接构造。
进一步地,所述整体结构的一端连接楼梯,另一端连接出入口地面台阶,设置出入口地面平台主筋贯通连接所述出入口地面台阶,通过出入口地面平台拉筋连接出入口地面台阶内的出入口地面平台主筋。
进一步地,包括地面线,所述整体结构设置于地面线的上方,所述地铁出入口主体包括主体结构顶板和支撑结构,支撑结构设置于地面线的下方,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楼梯柱,楼梯梁搭建在楼梯柱上,通过所述楼梯梁,搭建支撑楼梯,并支撑所述主体结构顶板。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构包括出入口地下部分侧墙,出入口地下部分侧墙支撑所述主体结构顶板,所述整体结构上方设置有出入口地面部分侧墙。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地铁出入口地面平台不均匀沉降的结构,以保证车站出入口使用功能为前提,通过出入口平台与出入口主体结构一体化设计,有效地解决了由于不均匀沉降造成运营期间的地面开裂与行人安全的问题。
具体如下:
1、本实用新型在保证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对地铁出入口地面平台部分与出入口主体结构进行一体化设计,取消地面平台与主体结构之间的变形缝,可防止出入口地面平台因地基沉降等因素在成下降,使出入口地面平台与出入口主体结构产生不均匀沉降。
2、本实用新型通过配筋使平台与出入口主体连接成整体保证平台不发生沉降,从而避免了平台与出入口主体之间不均匀沉降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地铁出站出入口地面平台与出入口结构俯视图;
图2是现有地铁出站出入口地面平台与出入口结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地铁出站出入口地面平台与出入口结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地铁出站出入口地面平台与出入口结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地铁出站出入口地面平台配筋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地铁出站出入口地面平台受力分析图;
图中标记:1-出入口平台,2-出入口地面台阶,3-变形缝,4-出入口地下部分侧墙,5-出入口地面部分侧墙,6-楼梯柱,7-楼梯梁,8-楼梯,9-出入口地面平台主筋,10-出入口地面平台分布筋,11-出入口地面平台拉筋,12-主体结构顶板,13-地面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数据为优选方案,但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和2所示,常规地铁出入口平台与出入口主体分离设计,使用过程中由于平台和出入口主体结构的不均匀沉降,造成早使用期间出入口平台地面产生裂纹甚至断裂;
如图3-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止地铁出入口地面平台不均匀沉降的结构,包括地铁出入口平台和地铁出入口主体,地铁出入口主体包括主体结构顶板,设置所述主体结构顶板的高度与地铁出入口平台的高度一致,所述地铁出入口平台内设置有出入口地面平台主筋,设置出入口地面平台主筋为贯通钢筋,贯通连接所述地铁出入口平台和主体结构顶板,使得地铁出入口平台和地铁出入口主体连接形成整体结构。
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整体结构和钢筋的组合形式,优化了常规地铁出入口地面平台与出入口主体结构之间的变形缝设置,通过钢筋把出入口地面平台与出入口主体结构连接成为整体,防止出入口地面平台因不均匀沉降。
本实施例中,所述整体结构内设置有出入口地面平台分布筋,出入口地面平台分布筋与出入口地面平台主筋交错垂直排布,形成整体结构内的钢筋网骨架支撑。进一步地,所述整体结构内的顶面和底面设置有钢筋网骨架支撑,设置出入口地面平台拉筋,出入口地面平台拉筋拉结整体结构内顶面和底面设置的出入口地面平台分布筋,形成整体结构内顶面和底面钢筋网骨架支撑的连接构造。
本实施例中,绑扎出入口地面平台板钢筋及模板,浇筑混凝土并进行充分养护,使出入口地面平台与出入口主体结构连接成为整体。
本实施例中,所述整体结构的一端连接楼梯,另一端连接出入口地面台阶,设置出入口地面平台主筋贯通连接所述出入口地面台阶,通过出入口地面平台拉筋连接出入口地面台阶内的出入口地面平台主筋。
实施例2
如图3-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止地铁出入口地面平台不均匀沉降的结构,包括地铁出入口平台和地铁出入口主体,地铁出入口主体包括主体结构顶板,设置所述主体结构顶板的高度与地铁出入口平台的高度一致,所述地铁出入口平台内设置有出入口地面平台主筋,设置出入口地面平台主筋为贯通钢筋,贯通连接所述地铁出入口平台和主体结构顶板,使得地铁出入口平台和地铁出入口主体连接形成整体结构;待出入口主体结构部分达到设计强度后,回填出入口外土体,按照设计要求压实处理;采用该方案有效的防止地铁出入口地面平台板因使用期间地基不均匀沉降而造成的平台板与主体结构差异沉降,有利于后期运营维护及使用安全。
本实施例中,包括地面线,所述整体结构设置于地面线的上方,所述地铁出入口主体包括主体结构顶板和支撑结构,支撑结构设置于地面线的下方,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楼梯柱,楼梯梁搭建在楼梯柱上,通过所述楼梯梁,搭建支撑楼梯,并支撑所述主体结构顶板。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构包括出入口地下部分侧墙,出入口地下部分侧墙支撑所述主体结构顶板,所述整体结构上方设置有出入口地面部分侧墙。
如图6所示,常规地铁站平台板长度4m,厚度0.2m考虑,按最不利情况4m全长考虑,计算结果最大弯矩18KN·m,仅需构造配既满足平台板配筋要求;
通过计算可知,在不增加配筋情况下,只需要采用本专利方式进行平台板的设计及施工,即可实现本专利的技术效果。
常规车站出地面平台板采用与主体结构分离结构方式,本申请采用出地面平台板与主体结构采用钢筋进行连接,平台板与主体结构同步浇筑。通过这种创新结构形式,解决了很多后期运营中的问题,减少后期运营期间的维护并增加安全性。
进一步地,出现地面平台板与主体结构没有同步施工条件时,地铁出入口主体设置主体结构预留钢筋接驳器,待后期具备平台板施工条件时,平台板钢筋与主体钢筋通过预留钢筋接驳器进行连接,在进行混凝土浇筑。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防止地铁出入口地面平台不均匀沉降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地铁出入口平台(1)和地铁出入口主体,地铁出入口主体包括主体结构顶板(12),设置所述主体结构顶板(12)的高度与地铁出入口平台(1)的高度一致,所述地铁出入口平台(1)内设置有出入口地面平台主筋(9),设置出入口地面平台主筋(9)为贯通钢筋,贯通连接所述地铁出入口平台(1)和主体结构顶板(12),使得地铁出入口平台(1)和地铁出入口主体连接形成整体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地铁出入口地面平台不均匀沉降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结构内设置有出入口地面平台分布筋(10),出入口地面平台分布筋(10)与出入口地面平台主筋(9)交错垂直排布,形成整体结构内的钢筋网骨架支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地铁出入口地面平台不均匀沉降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结构内的顶面和底面设置有钢筋网骨架支撑,设置出入口地面平台拉筋(11),出入口地面平台拉筋(11)拉结整体结构内顶面和底面设置的出入口地面平台分布筋(10),形成整体结构内顶面和底面钢筋网骨架支撑的连接构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止地铁出入口地面平台不均匀沉降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结构的一端连接楼梯(8),另一端连接出入口地面台阶(2),设置出入口地面平台主筋(9)贯通连接所述出入口地面台阶(2),通过出入口地面平台拉筋(11)连接出入口地面台阶(2)内的出入口地面平台主筋(9)。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防止地铁出入口地面平台不均匀沉降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地面线(13),所述整体结构设置于地面线(13)的上方,所述地铁出入口主体包括主体结构顶板(12)和支撑结构,支撑结构设置于地面线(13)的下方,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楼梯柱(6),楼梯梁(7)搭建在楼梯柱(6)上,通过所述楼梯梁(7),搭建楼梯(8),并支撑所述主体结构顶板(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止地铁出入口地面平台不均匀沉降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出入口地下部分侧墙(4),出入口地下部分侧墙(4)支撑所述主体结构顶板(12),所述整体结构的上方设置有出入口地面部分侧墙(5)。
CN202221807558.7U 2022-07-14 2022-07-14 一种防止地铁出入口地面平台不均匀沉降的结构 Active CN2178111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07558.7U CN217811193U (zh) 2022-07-14 2022-07-14 一种防止地铁出入口地面平台不均匀沉降的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07558.7U CN217811193U (zh) 2022-07-14 2022-07-14 一种防止地铁出入口地面平台不均匀沉降的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11193U true CN217811193U (zh) 2022-11-15

Family

ID=839651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807558.7U Active CN217811193U (zh) 2022-07-14 2022-07-14 一种防止地铁出入口地面平台不均匀沉降的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111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41779C (zh) 空中预制平移就位的桥梁施工方法
CN101230563B (zh) 一种不中断交通更换桥梁支座的方法及其专用装置
CN107387117A (zh) 一种隧底预制装配式隧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3352580B (zh) 多层砌体房屋内加电梯结构的施工方法
CN103991773A (zh) 装配式模块化钢结构电梯井道的设计与安装方法
CN104594204B (zh) 城市轻轨高架桥山型u梁施工支撑体系及施工方法
CN107905114A (zh) 一种特大跨径连续刚构拱桥的施工方法
CN106351180A (zh) 渡槽全液压开启自行式模板系统
CN108118690A (zh) 一种整体吊装式预制地下连续墙结构及其预制和施工方法
CN217811193U (zh) 一种防止地铁出入口地面平台不均匀沉降的结构
CN109930468A (zh) 超宽三角桁架式翼缘组拼式混凝土箱梁及其施工方法
CN103758347B (zh) 大跨度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后浇带支撑托换施工方法
CN102936953A (zh) “大”字型劲钢结构模板施工方法
CN210597375U (zh) 一种具有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轨道交通地下车站轨排井
CN206538737U (zh) 渡槽全液压开启自行式模板系统
CN110792282B (zh) 一种无支撑托换的框架柱的改造方法
CN214246722U (zh) 一种交叉式楼梯增设电梯实现平层入户的楼道改造结构
CN113684863A (zh) 一种地下三层大跨度无柱车站结构
CN209670331U (zh) 一种贝雷梁钢支撑复合模架体系支撑结构
CN107299596A (zh) 混凝土支撑栈桥板下支撑梁模板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13982115A (zh) 一种框架-核心筒施工方法
CN113250486A (zh) 一种建筑结构置换侧向支撑施工工艺
CN112324176A (zh) 既有旅客地道与站房立柱合建结构加装扶梯的改造方法
CN215407022U (zh) 用于地铁车站出入口的预制楼梯
CN110748190A (zh) 一种地铁车站换乘楼梯墙体加固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