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11134U - 一种围堰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围堰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11134U
CN217811134U CN202221073802.1U CN202221073802U CN217811134U CN 217811134 U CN217811134 U CN 217811134U CN 202221073802 U CN202221073802 U CN 202221073802U CN 217811134 U CN217811134 U CN 2178111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sheet
sheet pile
cofferdam structure
subassembly
pull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7380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小刚
卢运良
魏萍
黄涛
李鸿浩
段鸿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werChina Kunming Engineering Corp Ltd
PowerChina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werChina Kunming Engineering Corp Ltd
PowerChina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werChina Kunming Engineering Corp Ltd, PowerChina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PowerChina Kunming Engineering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7380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111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111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111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围堰结构,包括:两组钢板桩组件,每组钢板桩组件均由多个竖直设置的钢板桩拼接而成,钢板桩组件的底部插入河床以下,两组钢板桩组件平行设置,两组钢板桩组件的内侧面之间形成有填充区域,填充区域内设置有填充物;多条拉杆,水平设置于钢板桩组件的上部并与钢板桩组件相垂直,拉杆的两端分别伸出两组钢板桩组件的外侧面,多条拉杆沿钢板桩组件的延伸方向排列,拉杆的两端设置有固定件,固定件位于钢板桩组件的外侧,固定件配置为限制两组钢板桩组件上部之间的间距。本实用新型中的围堰结构,结构稳定、可靠,能够适用于狭窄施工空间。

Description

一种围堰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围堰结构。
背景技术
围堰是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修建的临时性围护结构,其作用是防止水和土进入建筑物的修建位置,为永久性建筑物的修建创造干地施工条件。围堰的材料和型式需要结合施工场地的水深、流速、地质等条件确定。常见的围堰种类有土石围堰、草土围堰、木板桩围堰、钢板桩围堰、混凝土围堰、钢筋混凝土围堰等。
不同类型的围堰占用施工场地的范围也不一样,比如土石围堰,一般要求迎水面的边坡不宜陡于1:2,基坑侧边坡不宜陡于1:1.5,这意味着现有围堰将占用较大的空间。但实际上,特别是位于城市范围内的水利工程,周围建筑物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目标施工场地范围有限的情况经常会遇到,因此,亟需提出一种适用于狭窄施工空间的围堰型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围堰结构,结构稳定、可靠,能够适用于狭窄施工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围堰结构,包括:两组钢板桩组件,每组所述钢板桩组件均由多个竖直设置的钢板桩拼接而成,所述钢板桩组件的底部插入河床以下,两组所述钢板桩组件平行设置,两组所述钢板桩组件的内侧面之间形成有填充区域,所述填充区域内设置有填充物;多条拉杆,水平设置于所述钢板桩组件的上部并与所述钢板桩组件相垂直,所述拉杆的两端分别伸出两组所述钢板桩组件的外侧面,多条所述拉杆沿所述钢板桩组件的延伸方向排列,所述拉杆的两端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位于所述钢板桩组件的外侧,所述固定件配置为限制两组所述钢板桩组件上部之间的间距。
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的围堰结构中具有两组钢板桩组件,相较于只有一层钢板桩组件的围堰结构而言,本实用新型中的双层围堰结构的稳定性更高、抗弯能力强、顶部位移小、自身稳定性好,并且可承受更大的力,能够更为稳定地阻挡海水和风浪。此外,两组钢板桩组件之间填充有填充物,填充物可在双层的围堰结构中间起到加固作用,并且填充物可在两组钢板桩组件的基础上进一步阻挡海水的侵入。可以理解的是,多条拉杆可限制两组钢板桩组件上部之间的间距,并且通过设置拉杆可使得钢板桩即便竖直设置也不会发生倾倒,竖直设置的钢板桩不会占用过多面积,可减小围堰结构的整体体积,使得围堰结构更适用于狭窄施工空间,并且拉杆可进一步加强围堰结构的强度并提高稳定性。拉杆由固定件固定于钢板桩组件的外侧,便于安装和拆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拉杆设置于设计水位之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拉杆比所述设计水位高50厘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填充物包括海砂和黏土,所述填充区域在所述设计水位以下填充有所述海砂,所述填充区域在所述设计水位以上填充有所述黏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相邻的所述拉杆之间的间距为1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填充物的上端叠放有袋装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填充物的上部凸出于所述钢板桩组件的上端并形成向两组所述钢板桩组件方向倾斜的斜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固定件包括围檩槽钢,所述拉杆的上方和下方均设置有所述围檩槽钢,两块所述围檩槽钢相互固定并夹持所述拉杆的端部。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固定件位置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钢板桩100、河床200、填充物300、海砂310、黏土320、拉杆400、固定件500、围檩槽钢510、设计水位600、袋装土7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围堰结构,包括两组钢板桩组件以及多条拉杆400。其中,每组钢板桩组件均由多个钢板桩100拼接而成,钢板桩100竖直设置且钢板桩组件的底部插入河床200以下,两组钢板桩组件平行设置,并且两组钢板桩组件的内侧面之间形成有填充区域,填充区域内设置有填充物300,可以理解的是,钢板桩组件的内侧面即指两组钢板桩组件相对并位于填充区域内的侧面。此外,多条拉杆400水平设置于钢板桩组件的上部并与钢板桩组件相垂直,拉杆400的两端分别伸出两组钢板桩组件的外侧面,多条拉杆400沿钢板桩组件的延伸方向排列,拉杆400的两端设置有固定件500,固定件500位于钢板桩组件的外侧且配置为限制两组钢板桩组件上部之间的距离。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钢板桩100为一种边缘带有联动装置的钢结构体,其中,联动装置可以自由组合以便形成一种连续紧密钢板桩组件,钢板桩100多用于制成挡土墙或者挡水墙。
本实用新型中的围堰结构中具有两组钢板桩组件,相较于只有一层钢板桩组件的围堰结构而言,本实用新型中的双层围堰结构的稳定性更高、抗弯能力强、顶部位移小、自身稳定性好,并且可承受更大的力,能够更为稳定地阻挡海水和风浪。此外,两组钢板桩组件之间填充有填充物,填充物可在双层的围堰结构中间起到加固作用,并且填充物可在两组钢板桩组件的基础上进一步阻挡海水的侵入。可以理解的是,多条拉杆400可限制两组钢板桩组件上部之间的间距,并且通过设置拉杆400可使得钢板桩100即便竖直设置也不会发生倾倒,竖直设置的钢板桩100不会占用过多面积,可减小围堰结构的整体体积,使得围堰结构更适用于狭窄施工空间,并且拉杆400可进一步加强围堰结构的强度并提高稳定性。拉杆400由固定件500固定于钢板桩组件的外侧,便于安装和拆卸。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拉杆400可设置于设计水位600之上,其中,设计水位600是指相应于设计洪水频率的洪峰流量水位,将拉杆400设置于设计水位600以上更能利于对风浪进行阻隔。具体地,拉杆400可设置于比设计水位600高50厘米的位置,并且拉杆400可选用直径32毫米的热轧带肋钢筋,例如HRB400。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填充物300包括海砂310和黏土320,填充区域在设计水位600以下填充海砂310,在设计水位600以上则填充黏土320。黏土320可尽可能减少水渗入围堰结构内,海砂310可增加围堰结构的抗剪能力,并且海砂310可利于排出渗入围堰结构内的水体,具体地,可在围堰结构的背水一侧设置排水孔,使得海砂310内的水可及时通过排水孔排出,以减小围堰结构内部的水头压力,保持围堰结构的稳定。
如图1所示,填充物300的上端还可叠放袋装土700,具体地,袋装土700可放置于黏土320之上。袋装土700可稳固填充物300,防止位于上部的填充物300散落,此外,袋装土700还可抵御外海风浪。可以理解的是,袋装土700可铺设两层,两层袋装土700能进一步稳固填充物300。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填充物300的上部可设计为凸出于钢板桩组件的上端,凸出的部分可形成向两组钢板桩组件方向倾斜的斜坡,上端具有斜坡结构的填充物300更利于袋装土700的堆叠并可增加填充物300的高度,当有水落至袋装土700层上时,斜坡可利于水从围堰结构两侧流下,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围堰内部进水,也可防止围堰上端存水。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相邻拉杆400之间的间距可设置为1米,以确保在满足围堰结构强度的前提下尽可能节省拉杆400个数。
参照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固定件500可包括围檩槽钢510,拉杆400的上方和下方均可设置围檩槽钢刚510,两块围檩槽钢510相互固定并夹持拉杆400的端部,围檩槽钢510在固定拉杆400的同时也可限制两组钢板桩组件之间的间距,防止填充物300置于填充区域内后由于钢板桩100单向受力而发生倾倒。具体地,围檩槽钢510的型号可选用2*32b型槽钢。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组钢板桩组件,每组所述钢板桩组件均由多个竖直设置的钢板桩拼接而成,所述钢板桩组件的底部插入河床以下,两组所述钢板桩组件平行设置,两组所述钢板桩组件的内侧面之间形成有填充区域,所述填充区域内设置有填充物;
多条拉杆,水平设置于所述钢板桩组件的上部并与所述钢板桩组件相垂直,所述拉杆的两端分别伸出两组所述钢板桩组件的外侧面,多条所述拉杆沿所述钢板桩组件的延伸方向排列,所述拉杆的两端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位于所述钢板桩组件的外侧,所述固定件配置为限制两组所述钢板桩组件上部之间的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设置于设计水位之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比所述设计水位高50厘米。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物包括海砂和黏土,所述填充区域在所述设计水位以下填充有所述海砂,所述填充区域在所述设计水位以上填充有所述黏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拉杆之间的间距为1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物的上端叠放有袋装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物的上部凸出于所述钢板桩组件的上端并形成向两组所述钢板桩组件方向倾斜的斜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围檩槽钢,所述拉杆的上方和下方均设置有所述围檩槽钢,两块所述围檩槽钢相互固定并夹持所述拉杆的端部。
CN202221073802.1U 2022-05-06 2022-05-06 一种围堰结构 Active CN2178111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73802.1U CN217811134U (zh) 2022-05-06 2022-05-06 一种围堰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73802.1U CN217811134U (zh) 2022-05-06 2022-05-06 一种围堰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11134U true CN217811134U (zh) 2022-11-15

Family

ID=839810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73802.1U Active CN217811134U (zh) 2022-05-06 2022-05-06 一种围堰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1113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60706A (zh) * 2022-05-06 2022-08-30 中国电建集团市政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围堰施工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60706A (zh) * 2022-05-06 2022-08-30 中国电建集团市政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围堰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811134U (zh) 一种围堰结构
CN112627208A (zh) 适用于岩基的装配式围堰及其施工方法
KR101253410B1 (ko) 벽강관말뚝의 연결구조체
KR100245048B1 (ko) 보강토 구조물
CN217352519U (zh) 基于支护结构的地下室抗浮节点
CN214401845U (zh) 一种适用于岩基陡坡的装配式围堰
KR100326868B1 (ko) 배수판 및 배수판을 이용한 건물 지하 배수방법
KR100433653B1 (ko) 교량의 교대 뒷채움 배수로 시공방법
CN107059888B (zh) 一种钢筋石笼边坡支护结构
CN203546713U (zh) H型支护桩连接结构
KR200410820Y1 (ko) 하천 옹벽기초 세굴방지구조
CN221052662U (zh) 一种复合式面板多级加筋土挡墙
CN217811147U (zh) 充砂管袋铺筑结合双层锁扣钢管桩防渗排水系统
CN211523243U (zh) 一种加固型公路护坡
CN110656576A (zh) 一种桥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8116508U (zh) 一种钢板桩袋装土围堰组合结构
JP2003321826A (ja) アースフィルダム等の堤体の耐震性能補強構造
CN114960706A (zh) 一种围堰施工方法
CN218712664U (zh) 一种直立式河道堤防结构
CN212612541U (zh) 一种坡脚加固结构
CN213868219U (zh) 一种蓄水池新增池壁的锚固结构
CN220013712U (zh) 一种减震路肩桩板墙加固结构
CN216108441U (zh) 一种钢板桩围护结构
CN214613352U (zh) 一种堆取料机轨道基础
CN217536716U (zh) 一种桥梁主墩承台施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