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08556U - 一种电气自动升降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气自动升降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08556U
CN217808556U CN202222023109.XU CN202222023109U CN217808556U CN 217808556 U CN217808556 U CN 217808556U CN 202222023109 U CN202222023109 U CN 202222023109U CN 217808556 U CN217808556 U CN 2178085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lifting
rotating
rod
bottom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2310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瑞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202310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085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085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085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气自动升降结构,包括升降结构和折叠结构;通过移动轮把升降结构移动至待检修电气设备的下方,检修人员从开口进入至升降框内,随后人为抓住折叠板向上转动,铰接杆由下向上转动,导向柱在椭圆形导向孔内向前端移动并与转动框的上端接触,而向下压转动框,使转动框转动,导向柱移动至转动框的上端后时,转动框通过扭簧的作用会自动复位,这时转动框上端把导向柱卡合住,使导向柱在椭圆形导向孔内无法移动,这时折叠板由竖直状态转至水平状态,把检修工具放置在折叠板上,随后升降驱动件带动升降框上升,使检修人员对电气设备进行检修,检修过程中检修人员不需要弯腰可直接从折叠板上拿取检修工具,拿取检修工具时十分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电气自动升降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气自动升降结构。
背景技术
电气设备由于安装的高度不同,检修人员在检修时需要用到升降结构,通过升降结构使检修人员对不同高度上的电气设备进行检修。
通常在对电气设备检修的过程中需要携带检修工具,检修人员会把检修工具放置到升降平台上,在对电气设备检修的过程中需要弯腰区升降平台上拿取件工具。
然而检修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拿取不同的检修工具,这时需要检修人员反复弯腰拿取检修工具,导致检修人员拿取检修工具时十分不便,当对电气设备检修完成后使检修人员十分疲惫。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拿取检修工具的电气自动升降结构。
为了完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气自动升降结构,包括升降结构和折叠结构;
所述升降结构包括底板、升降驱动件和升降框,所述底板的下端设置有移动轮,所述升降驱动件设置在底板上,所述升降驱动件用于带动升降框上升或下降,所述升降框的前端设置有开口;
所述折叠结构设置在升降框内的一侧上,所述折叠结构包括连接板、连接块、转动块、铰接杆、转动框、扭簧和折叠板,所述连接板设置在升降框内的一侧上,所述连接块设置在连接板中部位置,所述连接块的前端设置有开口部,所述开口部的上端设置有固定轴,所述转动块的内端可转动的设置固定轴上,所述转动块的下端为开口结构,所述开口结构后端两侧上分别设置有椭圆形导向孔,所述椭圆形导向孔内设置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两端分别与铰接杆铰接连接,两端所述铰接杆分别铰接设置在连接块的两侧上,所述椭圆形导向孔的下端设置有固定轴杆,所述转动框两侧可转动的设置在固定轴杆的两端上,所述扭簧设置在固定轴杆上,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与转动框内的上下两端接触,所述折叠板设置在转动块的上端。
上述有益效果为,通过移动轮把升降结构移动至待检修电气设备的下方,检修人员从开口进入至升降框内,随后人为抓住折叠板向上转动,铰接杆由下向上转动,导向柱在椭圆形导向孔内向前端移动并与转动框的上端接触,而向下压转动框,使转动框转动,导向柱移动至转动框的上端后时,转动框通过扭簧的作用会自动复位,这时转动框的上端把导向柱卡合住,使导向柱在椭圆形导向孔内无法移动,这时折叠板由竖直状态转至水平状态,把检修工具放置在折叠板上,随后升降驱动件带动升降框上升,使检修人员对电气设备进行检修,在检修过程中检修人员不需要弯腰可直接从折叠板上拿取检修工具,拿取检修工具时十分方便。
另外,当电气设备检修完成后,人为的向上按压转动框的下端,使转动框的上端向下转动,这时转动框的上端失去对导向柱的卡合作用,同时向下转动折叠板,铰接杆跟随折叠板的向下转动,而导向柱在椭圆形导向孔内向后移动,同时转动块向开口部内转动,当折叠板由水平状态转至竖直状态后,使得折叠板折叠在升降框内的一侧上,根据需要对折叠板进行打开或折叠。
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移动轮为四个,四个所述移动轮分别设置在底板的四个角上。
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升降驱动件包括铰接杆组、气缸、第一导向框和第二导向框,所述第一导向框分别设置在升降框的后端两侧下,所述第二导向框分别设置在底板的后端两侧下,所述第一导向框内设置有第一滑动柱,所述第二导向框内设置有第二滑动柱,所述铰接杆组为两组,两组所述铰接杆组分别设置在底板上的两侧,两组所述铰接杆组均包括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上端与第一滑动柱的端部铰接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下端铰接连接在底板的前端上,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下端铰接连接在第二滑动柱的端部上,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上端铰接连接在升降框的前端下,所述气缸的伸缩柱与第二滑动柱的中部连接,所述气缸的端部与底板的前端中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与第二转动杆的中部与连接柱的端部铰接连接。
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升降框内的一侧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安装孔通过螺栓连接。
上述有益效果为,便于对折叠结构进行拆卸或安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气自动升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气自动升降结构折叠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气自动升降结构折叠结构侧剖视图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气自动升降结构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气自动升降结构折叠结构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气自动升降结构,包括升降结构10和折叠结构50;
所述升降结构10包括底板11、升降驱动件20和升降框12,所述底板11的下端设置有移动轮13,所述升降驱动件20设置在底板11上,所述升降驱动件20用于带动升降框12上升或下降,所述升降框12的前端设置有开口14;
所述折叠结构50设置在升降框12内的一侧上,所述折叠结构50包括连接板51、连接块52、转动块53、铰接杆54、转动框55、扭簧56和折叠板57,所述连接板51设置在升降框12内的一侧上,所述连接块52设置在连接板51中部位置,所述连接块52的前端设置有开口部58,所述开口部58的上端设置有固定轴59,所述转动块53的内端可转动的设置固定轴59上,所述转动块53的下端为开口结构61,所述开口结构61后端两侧上分别设置有椭圆形导向孔62,所述椭圆形导向孔62内设置有导向柱63,所述导向柱63的两端分别与铰接杆54铰接连接,两端所述铰接杆54分别铰接设置在连接块52的两侧上,所述椭圆形导向孔62的下端设置有固定轴杆64,所述转动框55两侧可转动的设置在固定轴杆64的两端上,所述扭簧56设置在固定轴杆64上,所述扭簧56的两端分别与转动框55内的上下两端接触,所述折叠板57设置在转动块53的上端。
操作过程,通过移动轮13把升降结构10移动至待检修电气设备的下方,检修人员从开口14进入至升降框12内,随后抓住折叠板57向上转动,铰接杆54由下向上转动,导向柱63在椭圆形导向孔62内向前端移动并与转动框55的上端接触,而向下压转动框55,使转动框55转动,当导向柱63移动至转动框55的上端后时,转动框55通过扭簧56的作用会自动复位,这时转动框55上端把导向柱63卡合住,使导向柱63在椭圆形导向孔62内无法移动,这时折叠板57由竖直状态转至水平状态,把检修工具放置在折叠板57上,随后升降驱动件20带动升降框12上升,使检修人员对电气设备进行检修,在检修过程中检修人员不需要弯腰可直接从折叠板57上拿取检修工具,拿取检修工具时十分方便。
另外,当电气设备检修完成后,人为的向上按压转动框55的下端,使转动框55的上端向下转动,这时转动框55的上端失去对导向柱63的卡合作用,同时向下转动折叠板57,铰接杆54跟随折叠板57的向下转动,而导向柱63在椭圆形导向孔62内向后移动,同时转动块53向开口部58内转动,当折叠板57由水平状态转至竖直状态后,使得折叠板57折叠在升降框12内的一侧上,根据需要对折叠板57进行打开或折叠。
优选地,所述移动轮13为四个,四个所述移动轮13分别设置在底板11的四个角上。
优选地,所述升降驱动件20包括铰接杆组30、气缸21、第一导向框22和第二导向框23,所述第一导向框22分别设置在升降框12的后端两侧下,所述第二导向框23分别设置在底板11的后端两侧下,所述第一导向框22内设置有第一滑动柱24,所述第二导向框23内设置有第二滑动柱25,所述铰接杆组30为两组,两组所述铰接杆组30分别设置在底板11上的两侧,两组所述铰接杆组30均包括第一转动杆31和第二转动杆32,所述第一转动杆31的上端与第一滑动柱24的端部铰接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31的下端铰接连接在底板11的前端上,所述第二转动杆32的下端铰接连接在第二滑动柱25的端部上,所述第二转动杆32的上端铰接连接在升降框12的前端下,所述气缸21的伸缩柱与第二滑动柱25的中部连接,所述气缸21的端部与底板11的前端中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31与第二转动杆32的中部与连接柱38的端部铰接连接。
通过气缸21的伸缩杆收缩,使第二滑动柱25在第二导向框23内向前移动,第二滑动柱25则带动第二转动杆32向上转动,同时第一滑动柱24在第一导向框22内向前移动,第一转动杆31向上转动,而带动升降框12向上移动,相继的带动检修人员上升至不同的高度,当气缸21的伸缩杆伸展,使第二滑动柱25在第二导向框23内向后移动,同时带动第二转动杆32向下转动,并且使第一滑动柱24在第一导向框22内向后移动,第一转动杆31则向下转动,相继的使升降框12下降至不同的高度。
优选地,所述连接板51上设置有安装孔71,所述升降框12内的一侧上设置有连接孔72,所述连接孔72与安装孔71通过螺栓73连接。
安装时,连接孔72与安装孔71内拧入螺栓73,螺栓73上拧上螺母74,既而把折叠结构50安装在升降框12内的一侧上,拆卸时,把螺母74从螺栓73上拧下来,螺栓73从连接孔72与安装孔71内拿出,相继的使折叠结构50从升降框12内的一侧上被拆卸下来。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4)

1.一种电气自动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升降结构,所述升降结构包括底板、升降驱动件和升降框,所述底板的下端设置有移动轮,所述升降驱动件设置在底板上,所述升降驱动件用于带动升降框上升或下降,所述升降框的前端设置有开口;
折叠结构,所述折叠结构设置在升降框内的一侧上,所述折叠结构包括连接板、连接块、转动块、铰接杆、转动框、扭簧和折叠板,所述连接板设置在升降框内的一侧上,所述连接块设置在连接板中部位置,所述连接块的前端设置有开口部,所述开口部的上端设置有固定轴,所述转动块的内端可转动的设置固定轴上,所述转动块的下端为开口结构,所述开口结构后端两侧上分别设置有椭圆形导向孔,所述椭圆形导向孔内设置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两端分别与铰接杆铰接连接,两端所述铰接杆分别铰接设置在连接块的两侧上,所述椭圆形导向孔的下端设置有固定轴杆,所述转动框两侧可转动的设置在固定轴杆的两端上,所述扭簧设置在固定轴杆上,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与转动框内的上下两端接触,所述折叠板设置在转动块的上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自动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轮为四个,四个所述移动轮分别设置在底板的四个角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自动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件包括铰接杆组、气缸、第一导向框和第二导向框,所述第一导向框分别设置在升降框的后端两侧下,所述第二导向框分别设置在底板的后端两侧下,所述第一导向框内设置有第一滑动柱,所述第二导向框内设置有第二滑动柱,所述铰接杆组为两组,两组所述铰接杆组分别设置在底板上的两侧,两组所述铰接杆组均包括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上端与第一滑动柱的端部铰接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下端铰接连接在底板的前端上,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下端铰接连接在第二滑动柱的端部上,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上端铰接连接在升降框的前端下,所述气缸的伸缩柱与第二滑动柱的中部连接,所述气缸的端部与底板的前端中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与第二转动杆的中部与连接柱的端部铰接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自动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升降框内的一侧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安装孔通过螺栓连接。
CN202222023109.XU 2022-08-03 2022-08-03 一种电气自动升降结构 Active CN2178085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23109.XU CN217808556U (zh) 2022-08-03 2022-08-03 一种电气自动升降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23109.XU CN217808556U (zh) 2022-08-03 2022-08-03 一种电气自动升降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08556U true CN217808556U (zh) 2022-11-15

Family

ID=839724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23109.XU Active CN217808556U (zh) 2022-08-03 2022-08-03 一种电气自动升降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085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84825A (zh) 一种能够稳定升降的电力检修平台
CN217808556U (zh) 一种电气自动升降结构
CN212924329U (zh) 一种带有防护栏的施工升降机
CN210547512U (zh) 一种汽车后视镜旋铆设备
CN217305253U (zh) 一种高压电气实验用防护装置
CN215829968U (zh) 一种用于火电厂电气施工的安全防护装置
CN115849245A (zh) 风电叶片托举装置
CN113445898A (zh) 一种风力发电塔架爬梯休息平台装置
CN113390679A (zh) 一种移动式粮食自动扦样设备
CN216587580U (zh) 一种建筑施工操作平台静定组合系统
CN2497846Y (zh) 位移式升降旋转演出平台
CN220465916U (zh) 一种高稳定性下纸卡摆放装置
CN219824906U (zh) 一种桥梁现浇梁板施工托架支撑设备
CN219462461U (zh) 一种凹箱独臂篮球架
CN219959977U (zh) 一种机电电缆架设支撑装置
CN215761461U (zh) 一种风力发电塔架爬梯休息平台装置
CN216957227U (zh) 一种汽修教学用翻转架
CN221058159U (zh) 一种湿式除尘器电机检修平台
CN214989992U (zh) 一种变电站主变器安装装置
CN220926104U (zh) 一种电池包吊取移动装置
CN221053116U (zh) 一种用于大悬挑结构装饰的操作平台
CN218150164U (zh) 一种安装快捷的帐篷支架
CN220896206U (zh) 一种电力抢修架
CN215955875U (zh) 一种变压器主变风扇电机检修升降装置
CN115157940B (zh) 一种飞机轮胎轮毂分离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