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04431U - 用于调节车辆座位部分框架高度的调节机构和车辆座椅 - Google Patents

用于调节车辆座位部分框架高度的调节机构和车辆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04431U
CN217804431U CN202220826144.2U CN202220826144U CN217804431U CN 217804431 U CN217804431 U CN 217804431U CN 202220826144 U CN202220826144 U CN 202220826144U CN 217804431 U CN217804431 U CN 2178044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seat
spring washer
transverse axis
r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82614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塞米尔·哈马迪
维罗尼奎·莱罗伊
柳伊斯·菲利佩·马奎斯·阿布勒
罗兰德·福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urecia Sieges dAutomobile SAS
Original Assignee
Faurecia Sieges dAutomobile S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urecia Sieges dAutomobile SAS filed Critical Faurecia Sieges dAutomobile SAS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044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044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1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height-adjustable
    • B60N2/1605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height-adjustable characterised by the cinematic
    • B60N2/161Rods
    • B60N2/1615Parallelogram-like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1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height-adjustable
    • B60N2/1635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height-adjustable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e mechanism
    • B60N2/165Gear wheel driven mechanis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用于调节车辆座位部分框架高度的调节机构(1)和车辆座椅,调节机构包括:‑输入小齿轮(2);‑齿条(3),与输入小齿轮(2)啮合,因此输入小齿轮(2)的旋转使齿条(3)移动;‑支撑装置(4),对齿条(3)施加承载力(Fr),以将齿条(3)推向输入小齿轮(2),支撑装置(4)包括滚轮(41),滚轮(41)定位成使齿条(3)插设于滚轮(41)和输入小齿轮(2)之间,滚轮(41)具有两个周围承载面(42、43),每个承载面压靠设置于齿条(3)上的两个反承载面(34、35)上,在齿条(3)的两侧各一个。

Description

用于调节车辆座位部分框架高度的调节机构和车辆座椅
本说明书涉及一种用于调节车辆座位部分框架高度的调节机构,并且特别是机动车辆,以及配备这种调节机构的车辆座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座椅的领域,特别是机动车辆。
背景技术
众所皆知地,车辆通常包括至少一个座椅,以容纳车辆的驾驶员或乘员,以下将称为“用户”。座椅可用于容纳单一个人或数个并排乘坐的人,并可以设置于车辆的前部或后部。
因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含义内,根据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座椅”代表车辆的前座椅及车辆的后座椅。类似地,本实用新型可用于任何类型的车辆,特别是机动车辆的座椅。
车辆座椅通常包括座位部分框架,其配置为与车辆底板连接,尤其是具有固定至车辆底板的装置,其通常为两组滑轨组件的形式,于座位部分框架的两侧各设置一个,而座位部分框架配置为固定于车辆的底板并且使座椅能够相对于车辆底板在座椅的纵向方向上滑动。
同样为已知的,座位部分框架具有通过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相互连接的前边缘和后边缘。
座椅还可包括至少一个靠背,其特别是在其后边缘处铰接至座位部分框架以围绕座椅的横向轴枢转。
有利地,为了大致上在座椅的垂直方向上调节座位部分框架相对于车辆底板的高度,可设置用于调节座位部分框架相对于车辆底板高度的机构,以使用户,特别是座椅中的乘员能够调节座位部分框架相对于车辆底板的高度,例如,以使座椅中乘员的舒适度达到最大化的目的。
这种用于调节座位部分框架相对于车辆底板高度的机构,例如专利文件EP1190891B1、US7604213B2、KR101869047B1或DE10201706994B4之一中所描述的,其通常包括:
-输入小齿轮,用于安装成相对于座位部分框架围绕座椅的第一横向轴旋转,并且特别固定于座位部分框架的侧壁,输入小齿轮的外周围上具有多个齿部;
-具有下纵向端和上纵向端的齿条,齿条用于在其下纵向端铰接于车辆底板,以围绕座椅的第二横向轴枢转,特别是通过将座椅固定至车辆底板的装置,齿条在其上纵向端具有大致上沿齿条的纵向方向对齐的与输入小齿轮的多个齿部啮合的多个齿部,如此输入小齿轮相对于座位部分框架围绕座椅的第一横向轴的旋转会引起齿条相对于输入小齿轮的运动及齿条相对于车辆底板围绕座椅的第二横向轴旋转,因而引起座位部分框架大致上在座椅的垂直方向上相对于车辆底板的运动。
为了相对于输入小齿轮来引导齿条,以保持齿条的多个齿部与输入小齿轮的多个齿部之间的接触,并为了能够使齿条和输入小齿轮和/或座位部分框架之间保有力的传递,可有利地提供支撑装置,该支撑装置与座位部分框架一体成形,特别是侧壁,输入小齿轮有利地固定于该侧壁,以在齿条的上纵向端对齿条施加承载力,以将齿条的多个齿部推向输入小齿轮的多个齿部。
为了使齿条能够相对于输入小齿轮移动,在其围绕第一横向轴相对于框架的旋转期间,支撑装置可有利地包括安装于座位部分框架的滚轮,其特别地为安装于有利地容置输入小齿轮的侧壁上,以便围绕座椅的第三横向轴旋转。
然而,这种滚轮的缺点是其施加在齿条上的承载力不受控制,无论是在方向还是强度方面。该承载力例如可不朝向输入小齿轮。这可能是由于在其组装时或在调节机构的使用寿命期间内,滚轮相对于齿条和/或相对于座位部分框架的定位不正确之故。如果滚轮施加在齿条上的承载力的方向不正确或未达到所需的强度时,其将不再履行其相对于输入小齿轮引导齿条或在齿条和小齿轮和 /或座位部分框架之间的力传递的作用。用于调节座位部分框架高度的机构可能不再起作用,甚至可能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通过提出一种用于调节车辆座位部分框架相对于车辆底板高度的调节机构来改善这种情况,该机构具有改进的操作性和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设计简单且制造成本低廉的调节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度调节机构,其制造容易并且附接于车辆座椅的座位部分框架。
因此,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大致上在座椅垂直方向上调节车辆座椅的座位部分框架相对于车辆底板高度的机构,其包括:
-输入小齿轮,用于安装成相对于座位部分框架围绕座椅的第一横向轴旋转,其外周围具有多个齿部;
-齿条,具有下纵向端和上纵向端,齿条在其下纵向端铰接至车辆底板以围绕座椅的第二横向轴枢转,并且在其上纵向端具有多个齿部,这些齿部大致上沿齿条的纵向方向对齐并且与输入小齿轮的多个齿部啮合,使得输入小齿轮可相对于座位部分框架围绕座椅的第一横向轴旋转,以引起齿条相对于输入小齿轮的运动以及齿条相对于车辆底板围绕座椅的第二横向轴的旋转,并因而引起座位部分框架大致上在座椅的垂直方向上相对于车辆底板的移动;
-支撑装置,其与座位部分框架一体成形,其在其上纵向端的齿条上施加承载力以将齿条的多个齿部推向输入小齿轮的多个齿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支撑装置包括滚轮,其安装成相对于座位部分框架围绕座椅的第三横向轴旋转,滚轮定位成使与输入小齿轮的多个齿部啮合的齿条的多个齿部大致上在座椅的垂直方向上插设于滚轮和输入小齿轮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滚轮具有两个周围承载面,每个承载面于齿条的上纵向端处压靠设置在齿条上的反承载面,在齿条的横向方向上位于齿条的多个齿部的两侧各一个。
以下段落中阐述的特征可选择性地实施。其可相互独立地实施,也可相互结合实施:
-滚轮的两个周围承载面分别以角度A42和角度A43各自相对于滚轮的径向平面倾斜,每个角度在20°和75°之间,优选地在30°和60°之间,更优选地在40°和50°之间,两个反承载面也分别以角度A34和角度A35各自相对于滚轮41的径向平面倾斜,大致上分别等于角度A42与角度A43;
-滚轮的两个承载面相对于滚轮的径向中心平面对称设置,并且齿条的两个反承载面也相对于滚轮的径向中心平面对称设置;
-滚轮由两个半滚轮组成:沿第三横向轴相对移动的第一半滚轮与第二半滚轮,第一承载面设置于第一半滚轮上,第二承载面设置于第二半滚轮上,并且支撑装置还包括:
--第一弹性装置,其设置为大致上沿第三横向轴将第一半滚轮朝向第二半滚轮弹性推压;
--第二弹性装置,其设置为大致上沿第三横向轴将第二半滚轮朝向第一半滚轮弹性推压;
-第一半滚轮和第二半滚轮完全相同并且相对于滚轮的径向中心平面对称地设置;
-第一弹性装置设置为施加约束力以将第一半滚轮沿第三横向轴朝第二半滚轮推压,其约束力在50N和200N之间,优选地在100N和140N之间,并且第二弹性装置设置为施加约束力以将第二半滚轮沿第三横向轴朝第一半滚轮推压,其约束力在50N和200N之间,优选地在100N和140N之间;
-第一弹性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弹簧垫圈,其以第三横向轴为中心并定位成使第一半滚轮插设于至少一个弹簧垫圈和第二半滚轮之间,和/或第二弹性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弹簧垫圈,其以第三横向轴为中心并定位成使第二半滚轮插设于至少一个弹簧垫圈和第一半滚轮之间;
-第一弹性装置包括两个弹簧垫圈:第一弹簧垫圈与第二弹簧垫圈,其有利地完全相同,第一弹簧垫圈与第二弹簧垫圈中每一个均为截头圆锥形并具有第一轴向端和第二轴向端,第一弹簧垫圈和第二弹簧垫圈在其各自的第一轴向端处的直径严格地大于第一弹簧垫圈和第二弹簧垫圈在其各自的第二轴向端处的直径,第二弹簧垫圈沿第三横向轴设置于第一半滚轮和第一弹簧垫圈之间,而第一弹簧垫圈的第一轴向端抵靠于第二弹簧垫圈的第一轴向端,或第一弹簧垫圈的第二轴向端抵靠于第二弹簧垫圈的第二轴向端;和/或第二弹性装置包括两个弹簧垫圈:第三弹簧垫圈和第四弹簧垫圈,其有利地完全相同,第三弹簧垫圈和第四弹簧垫圈中每一个均为截头圆锥形并具有第一轴向端和第二轴向端,第三弹簧垫圈和第四弹簧垫圈在其各自的第一轴向端处的直径严格地大于第三弹簧垫圈和第四弹簧垫圈在其各自的第二轴向端处的直径,第四弹簧垫圈沿第三横向轴插设于第二半滚轮和第三弹簧垫圈之间,而第三弹簧垫圈的第一轴向端抵靠于第四弹簧垫圈的第一轴向端,或第三弹簧垫圈的第二轴向端抵靠于第四弹簧垫圈的第二轴向端;
-支撑装置包括:第一轴向止挡壁,其阻挡第一弹性装置和第一半滚轮沿第三横向轴远离第二半滚轮的平移运动,第一弹性装置沿第三横向轴插设于第一轴向止挡壁和第一半滚轮之间;和/或第二轴向止挡壁,其阻挡第二弹性装置和第二半滚轮沿第三横向轴远离第一半滚轮的平移运动,第二弹性装置沿第三横向轴插设于第二轴向止挡壁和第二半滚轮之间;
-第一弹性装置与第二弹性装置完全相同,并且有利地,第一弹性装置相对于滚轮的径向中心平面与第二弹性装置对称设置;
-支撑装置包括枢轴销,其设置为沿第三横向轴延伸并固定于座椅的座位部分框架,滚轮安装于枢轴销以围绕第三横向轴转动;
-第一弹性装置的多个或每个弹簧垫圈和第一半滚轮的中心安装于枢轴销;和/或第二弹性装置的多个或每个弹簧垫圈和第二半滚轮的中心安装在枢轴销;
-大致为圆柱形且以第三横向轴为中心的轴承径向地沿第三横向轴的径向方向插设于枢轴销和支撑装置的滚轮之间;
-轴承沿第三横向轴的径向方向径向地插设于枢轴销和每个半滚轮之间,及枢轴销和每个弹性装置之间,并且轴承包括至少一个边框,设置于其两个纵向端其中之一处,以形成第一轴向止挡壁或第二轴向止挡壁;
-支撑装置包括安装板,用于刚性地固定于座位部分框架以确保支撑装置附接至座位部分框架;
-枢轴销固定于安装板;
-安装板上大致平坦的表面形成第二轴向止挡壁;
-调节机构还包括后连杆,其铰接于车辆底板以围绕座椅的第四横向轴枢转,并且铰接于座位部分框架以围绕座椅的第五横向轴枢转,并且齿条铰接于后连杆以围绕座椅的第二横向轴枢转,并且特别是靠近其第一纵向端和/或靠近座椅的第五横向轴。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车辆座椅,其包括:
-座位部分框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用于调节座位部分框架相对于车辆底板高度的机构,并且其中:
-调节机构的输入小齿轮安装成可相对于座位部分框架以围绕座椅的第一横向轴转动;
-调节机构的支撑装置与座位部分框架一体成形;
-调节机构的支撑装置的滚轮安装成围绕座椅的第三横向轴相对于座位部分框架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座椅的一个实施例,座位部分框架具有至少一个侧壁,并且:
-调节机构的输入小齿轮安装于座位部分框架的侧壁以围绕座椅的第一横向轴相对于座位部分框架转动;
-调节机构的支撑装置与座位部分框架的侧壁一体成型;
-调节机构的支撑装置的滚轮安装于座位部分框架的侧壁以围绕座椅的第三横向轴相对于座位部分框架旋转。
根据一实施例,座椅还包括滑轨组件,其具有下型材与上型材,下型材固定于车辆底板,而上型材沿座椅的纵向方向相对于下型材平移并连接于座位部分框架,调节机构的齿条在其下纵向端处进行铰接,以围绕座椅的第二横向轴枢转。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细节和优点将在阅读下方的详细描述并分析附图后变得显而易见,其中:
图1示出了车辆座椅的座位部分框架侧壁的侧视图,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调节座位部分框架高度的机构固定于该车辆座椅的座位部分框架的侧壁上;
图2示出了图1的座位部分框架侧壁的放大细节图;
图3示出了图1中沿线III-III的剖面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用于调节座位部分框架高度的机构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配备有用于调节座位部分框架高度的机构的座椅的示意性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大多数情况下,以下附图与描述包含本质上确定的组件。因此,它们不仅可帮助更佳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且在适当情况下,还有助于对其进行定义。
在本申请中,空间方向的定义如下:
-如图所示,当座椅包括作为固定于车辆底板的装置的多个滑轨组件时,多个滑轨组件容置于座椅的座位部分框架上,座椅的纵向方向X对应于座椅沿多个滑轨组件相对于车辆底板滑动的方向;
-座椅的垂直方向Z对应垂直于安装有座椅的车辆底板平面的方向,并且也对应垂直于上述定义的座椅纵向方向X的方向,如图所示;
-座椅的横向方向Y为垂直于纵向方向和垂直方向的方向,如图所示。
部件的纵向方向定义为该部件最长尺寸的方向。
部件的横向方向定义为垂直于其纵向方向的方向,并且大致上沿该部件的厚度延伸。
旋转对称的部件的轴向方向是沿其至少一个旋转轴延伸的方向。
旋转对称部件的径向方向是垂直于其旋转轴并与其相交的方向。
类似地,座椅的平面是根据其所包含的座椅方向定义的。
轴可定义为沿确定方向的直线。例如,横向轴是沿横向方向的轴。
此外,前部和后部可理解为沿着座椅的纵向方向,具有从座位部分框架的后边缘开始的方向,其中,座椅靠背通常铰接地朝向于座位部分框架的前边缘。
类似地,上、下可理解为沿座椅的垂直方向,其为从固定装置往车辆底板的方向,尤其是指多个滑轨朝向座椅的座位部分框架。
最后,在本申请中,大致上纵向、横向或垂直等相关用语可理解为表示有关于纵向、横向或垂直方向的设置方向,其角度小于30°,有利地为零。
类似地,大致上平行可理解为表示相对于给定组件的设置方向,其角度小于30°,有利地为零。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在座椅S的大致垂直方向Z上调节车辆座椅S 的座位部分框架10相对于车辆底板P的高度的机构1,其包括:
-输入小齿轮2,用于安装成相对于座位部分框架10围绕座椅S的第一横向轴Y1旋转,其外周围具有多个小齿轮齿部21;
-齿条3,具有下纵向端31和上纵向端32,齿条3在其下纵向端31铰接至车辆底板P以围绕座椅S的第二横向轴Y2枢转,并且在其上纵向端32具有多个齿部33,该些齿部33大致上沿齿条3的纵向方向L3对齐并且与输入小齿轮2的多个小齿轮齿部21啮合,使得输入小齿轮2可相对于座位部分框架10围绕座椅S的第一横向轴Y1旋转,以引起齿条3相对于输入小齿轮2 的运动以及齿条3相对于车辆底板P围绕座椅S的第二横向轴Y2的旋转,并因而引起座位部分框架10大致上在座椅S的垂直方向Z上相对于车辆底板P 的移动;
-支撑装置4,其与座位部分框架10一体成形,其在其上纵向端32的齿条3上施加承载力Fr以将齿条3的多个齿部33推向输入小齿轮2的多个小齿轮齿部21。
根据本实用新型,支撑装置4包括滚轮41,安装成相对于座位部分框架 10围绕座椅S的第三横向轴Y3旋转,滚轮41定位成使与输入小齿轮2的多个小齿轮齿部21啮合的齿条3的多个齿部33大致上在座椅S的垂直方向Z 上插设于滚轮41和输入小齿轮2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滚轮41具有两个周围承载面42、43,特别是具有与座椅S的第三横向轴Y3重合的轴线的锥形面,其相对于滚轮41的径向平面 R41M倾斜,优选地在30°和60°之间,并且更优选地在40°和50°之间,每个承载面都在齿条3的上纵向端32处抵靠于设置在齿条3上的反承载面34、35,沿齿条3的横向方向T3于齿条3的多个齿部33的两侧各设置一个。
因此,如图1至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机构1的支撑装置4 可对齿条3和输入小齿轮2之间的相对运动进行补偿,滚轮41通过两个承载面42、43和两个反承载面34、35在输入小齿轮2的方向上于其上纵向端32 处抵靠齿条3,并使得齿条3的多个齿部33与输入小齿轮2的多个小齿轮齿部21连续啮合,以保证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机构1的持续正常运作。
有利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机构1的输入小齿轮2可固定于座位部分框架10的侧壁11。
类似地,支撑装置4的滚轮41也可固定于座位部分框架10的所述侧壁 11。
有利地,如图3和图4中更特别地所示,滚轮41的两个周围承载面42、 43分别以角度A42和角度A43各自相对于滚轮41的径向平面R41M倾斜,每个角度在20°和75°之间,优选地在30°和60°之间,更优选地在40°和50°之间,两个反承载面34、35也分别以角度A34和角度A35各自相对于滚轮 41的径向平面R41M倾斜,其大致上分别等于角度A42与角度A43。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这种有利设置,支撑装置4可阻止齿条3和输入小齿轮 2之间同时地大致上沿座椅S的垂直方向Z或大致上沿座椅S的横向方向Y 的相对运动。
根据一实施例,并且如图3和图4中更具体地所示,滚轮41的两个承载面42、43相对于滚轮41的径向中心平面R41M对称设置,并且齿条3的两个反承载面34、35也相对于滚轮41的径向中心平面R41M对称设置。
由于这种有利设置,齿条3的上纵向端32相对于滚轮4的径向中心平面 R41M可保持为居中设置,因此其可保持与输入小齿轮2相对设置。
滚轮41的两个承载面42、43可为具有与座椅S的第三横向轴Y3重合的轴线的锥形面,其中每个承载面都朝向滚轮41的径向中心平面R41M设置。齿条3的反承载面34、35可有利地大致上为平面。
根据一实施例,如图3和图4所示,滚轮41由两个半滚轮组成:沿第三横向轴Y3相对移动的第一半滚轮41A与第二半滚轮41B,第一承载面41设置于第一半滚轮41A上,第二承载面42设置于第二半滚轮41B上。
支撑装置4还可包括:
-第一弹性装置44,其设置为大致上沿第三横向轴Y3将第一半滚轮41A 朝向第二半滚轮41B弹性推压;
-第二弹性装置45,其设置为大致上沿第三横向轴Y3将第二半滚轮41B 朝向第一半滚轮41A弹性推压。
因此,如图4的示意图中更具体地所示,滚轮41对齿条3的上纵向端32 的挤压可由每一个半滚轮41A、41B单独产生,每个半滚轮41A、41B沿第三横向轴Y3被弹性地推向齿条3,以保证滚轮41的各承载面42、43分别不断地抵压于齿条3的反承载面34和反承载面35上。
除了补偿齿条3和输入小齿轮2之间大致上在座椅S的垂直方向Z上的相对运动之外,如此也使得能够补偿大致上在座椅S的横向方向Y上的相对运动,以消除滚轮41和齿条3之间以及有利地在齿条3之间的任何残余间隙,特别是齿条3的多个齿部33和输入小齿轮2,特别是输入小齿轮2的多个小齿轮齿部21。
本实用新型的这种有利设置还可将弹性赋予滚轮41和齿条3之间的连接,以避免产生可能损害调节机构1的运作甚至损坏调节机构1的残余应力。
有利地,第一半滚轮41A可与第二半滚轮41B完全相同。因此,第一半滚轮41A可相对于滚轮41的径向中心平面R41M与第二半滚轮41B大致上对称地设置。
类似地,第一弹性装置44可与第二弹性装置45完全相同,因此将第一半滚轮41A推向第二半滚轮41B的约束力Fa与将第二半滚轮41B推向第一半滚轮41A的约束力Fa大致上相同。
有利地,第一弹性装置44可相对于滚轮41的径向中心平面R41M与第二弹性装置45对称设置,以使滚轮41在齿条3的上纵向端32上置于中间位置,并且使得滚轮41在齿条3上的承载力Fr在齿条3的横向方向T3上大致上以齿条3为中心。
滚轮41因此可同时实现相对于输入小齿轮2,特别是相对于输入小齿轮2 的多个小齿轮齿部21,对齿条3,特别是齿条3的多个齿部33,进行引导和置中的功能,并可同时实现消除齿条3,特别是齿条3的多个齿部33之间的相对间隙的功能,以及输入小齿轮2,特别是输入小齿轮2的小齿轮齿部21 之间的相对间隙的功能。
根据一实施例:
-第一弹性装置44设置为施加约束力Fa以将第一半滚轮41A沿第三横向轴Y3朝第二半滚轮41B推压,约束力Fa在50N和200N之间,优选地在100N 和140N之间;
-第二弹性装置45设置为施加约束力Fa以将第二半滚轮41B沿第三横向轴Y3朝第一半滚轮41A推压,约束力Fa在50N和200N之间,优选地在100N 和140N之间。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这种有利配置,并如图4所示,每个半滚轮41A、41B 都能在齿条3的上纵向端32上通过每个承载面42、43和每个反承载面34、 35施加一个大致上沿两个承载面42、43和两个反承载面34、35的平面的法线定向的力Ft,其介于50和200N之间,优选地介于100和140N之间,以在滚轮41在齿条3的上纵向端32上施加大致上也沿着两个承载面42、43和两个反承载面34、35的平面的法线定向的总承载力Fr,其介于100N和400N 之间,优选地介于200N和350N之间。
根据发明人的研究,滚轮41在齿条3的上纵向端32上的此种承载力Fr 对于持续维持输入小齿轮2的多个小齿轮齿部21和齿条3的多个齿部33之间的啮合是最佳的,但其不存在干扰甚至损坏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机构1的风险。
根据一实施例:
-第一弹性装置44包括至少一个弹簧垫圈R44、R44’,其以第三横向轴 Y3为中心并定位成使第一半滚轮41A插设于至少一个弹簧垫圈R44和第二半滚轮41B之间;和/或
-第二弹性装置45包括至少一个弹簧垫圈R45、R45’,其以第三横向轴 Y3为中心并定位成使第二半滚轮41B插设于至少一个弹簧垫圈R45和第一半滚轮41A之间。
使用弹簧垫圈R44、R44’、R45、R45’分别形成第一弹性装置R44和第二弹性装置R45具有许多优点,例如与使用弹簧或其他弹性组件相比来说。
首先,这种配置有利于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机构1的组装,其中,弹簧垫圈 R44、R44’、R45、R45’能在附接于座椅S的座位部分框架10之前与滚轮41 预组装于枢轴销48上,枢轴销48可沿座椅S的第三横向轴Y3延伸。
并且,使用如此配置的弹簧垫圈R44、R44’、R45、R45’使之能够在每个半滚轮41A、41B上获得所需的约束力Fa的同时使在座椅S的第三横向轴Y3 的方向上所占用的空间最小化。
根据一实施例,如图3和图4所示:
-第一弹性装置44包括两个弹簧垫圈:第一弹簧垫圈R44与第二弹簧垫圈 R44’,其有利地完全相同,第一弹簧垫圈R44与第二弹簧垫圈R44’中每一个均为截头圆锥形并具有第一轴向端E1R44、E1R44’和第二轴向端E2R44、 E2R44’,第一弹簧垫圈R44和第二弹簧垫圈R44’在其各自的第一轴向端 E1R44、E1R44’处的直径严格地大于第一弹簧垫圈R44和第二弹簧垫圈R44’在其各自的第二轴向端E2R44、E2R44’处的直径,第二弹簧垫圈R44’沿第三横向轴Y3设置于第一半滚轮41A和第一弹簧垫圈R44之间,而第一弹簧垫圈R44的第一轴向端E1R44抵靠于第二弹簧垫圈R44’的第一轴向端E1R44’,或第一弹簧垫圈R44的第二轴向端E2R44抵靠于第二弹簧垫圈R44’的第二轴向端E2R44’;和/或
-第二弹性装置45包括两个弹簧垫圈:第三弹簧垫圈R45和第四弹簧垫圈 R45’,其有利地完全相同,第三弹簧垫圈R45和第四弹簧垫圈R45’中每一个均为截头圆锥形并具有第一轴向端E1R45、E1R45’和第二轴向端E2R45、 E2R45’,第三弹簧垫圈R45和第四弹簧垫圈R45’在其各自的第一轴向端 E1R45、E1R45’处的直径严格地大于第三弹簧垫圈R45和第四弹簧垫圈R45’在其各自的第二轴向端E2R45、E2R45’处的直径,第四弹簧垫圈R45’沿第三横向轴Y3插设于第二半滚轮41B和第三弹簧垫圈R45之间,而第三弹簧垫圈R45的第一轴向端E1R45抵靠于第四弹簧垫圈R45’的第一轴向端E1R45’,或第三弹簧垫圈R45的第二轴向端E2R45抵靠于第四弹簧垫圈R45’的第二轴向端E2R45’。
本实用新型的这种有利配置使得能够在每个半滚轮41A、41B上获得期望的约束力Fa的同时使弹性装置44、45在座椅S的第三横向轴Y3方向上的尺寸最小化。
有利地,并且如图3、图4所示,每个弹性装置44、45可包括多于两个的弹簧垫圈R44、R44’、R45、R45’,例如三个或四个,每个弹性装置44、 45的多个弹簧垫圈R44、R44’、R45、R45’彼此相对定位,即,两个相邻的弹簧垫圈定位成以其各自较小直径的纵向端相互抵靠,或以其各自较大直径的纵向端相互抵靠,但并非定位成以其中一个弹簧垫圈的较小直径的纵向端抵靠在相邻的弹簧垫圈的较大直径的纵向端上。
根据一实施例,并且更具体如图3所示,支撑装置4包括:
-第一轴向止挡壁46,其保证可阻挡第一弹性装置44和第一半滚轮41A 沿第三横向轴Y3远离第二半滚轮41B的平移运动,第一弹性装置44沿第三横向轴Y3插设于第一轴向止挡壁46和第一半滚轮41A之间;和/或
-第二轴向止挡壁47,其保证可阻挡第二弹性装置45和第二半滚轮41B 沿第三横向轴Y3远离第一半滚轮41A的平移运动,第二弹性装置45沿第三横向轴Y3插设于第二轴向止挡壁47和第二半滚轮41B之间。
有利地,如图3所示,垫圈可插入于轴向止挡壁46、47和第一弹性装置 44和/或第二弹性装置45的垫圈R44、R44’、R45、R45’之间以调节第一弹性装置44和第二弹性装置45分别施加在第一半滚轮41A和第二半滚轮41B上的约束力Fa。
根据一实施例,支撑装置4包括枢轴销48,其可沿第三横向轴Y3延伸并固定于座椅S的座位部分框架10,滚轮41安装成绕第三横向轴Y3在枢轴销 48上旋转。
并且:
-第一弹性装置44的多个或每个弹簧垫圈R44、R44’和第一半滚轮41A 的中心可安装于枢轴销48;和/或
-第二弹性装置45的多个或每个弹簧垫圈R45、R45’和第二半滚轮41B 的中心可安装于枢轴销48。
本实用新型的这种有利配置有助于将支撑装置4附接于座椅S的座位部分框架10,其中,有利地,在将枢轴销48附接于座椅S的座位部分框架10之前,每个半滚轮41A、41B和每个弹簧垫圈R44、R44’、R45、R45’可预安装于枢轴销48上。
根据一实施例,如图3所示,大致为圆柱形且以第三横向轴Y3为中心的轴承P48径向地沿第三横向轴Y3的径向方向插设于枢轴销48和支撑装置4 的滚轮41之间。
这样的轴承P48有利地可减少枢轴销48与滚轮41之间或甚至弹性装置 44、45之间的摩擦力,当在其各自围绕座椅S的第三横向轴Y3上的枢轴销 48旋转时。
这样的轴承P48还有利于支撑装置4的组装,特别是在其附接于座椅S 的座位部分框架10之前,如下所述。
根据一实施例,轴承P48沿第三横向轴Y3的径向方向径向地插设于:
-枢轴销48和每个半滚轮41A、41B之间;及
-枢轴销48和每个弹性装置44、45之间,并且特别是每个弹簧垫圈R44、 R44’、R45、R45’。
接着,轴承P48可包括至少一个边框B48、B48’,设置于其两个纵向端 E48、E48’其中之一处,以形成第一轴向止挡壁46或第二轴向止挡壁47。
本实用新型的这种有利配置有利于支撑装置4的制造,这是因为无需提供插入件来形成第一轴向止挡壁46和/或第二轴向止挡壁47。
有利地,在支撑装置4的制造期间或在将调节机构1附接至座椅S的座位部分框架10期间,在第一半滚轮41A和第二半滚轮41B中的每一个以及第一弹性装置44和第二弹性装置45中的每一个进行预组装之后,两个边框B48、 B48’中的一个或每个可通过轴承P48在其相应的两个纵向端E48、E48’其中之一处以塑性变形方式形成。
根据一实施例,支撑装置4包括安装板49,用于刚性地固定于座位部分框架10以确保支撑装置4附接至座位部分框架10。
有利地,并且为了利于将支撑装置4附接至座椅S的座位部分框架10,在将安装板49附接于座位部分框架10之前,支撑装置4可以与其上的多个组件预组装固定于安装板49。
有利地,如图1和图3所示,安装板49也可以配置为使滚轮41和/或弹性装置44、45以及可能的齿条3的上纵向端32和/或调节机构1的输入小齿轮2在座椅S的横向方向Y上插设于座位部分框架10与安装板之间,安装板 49覆盖这些组件,以形成用于支撑装置4以及可能用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机构1的齿条3的上纵向端32和输入小齿轮2的保护壁。
根据一实施例,枢轴销48固定于安装板49。
因此,如上所述地,这将有助于支撑装置4的组装及其与座椅S的座位部分框架10的附接。实际上,在支撑装置4的多个组件,特别是滚轮41,特别是两个半滚轮41A、41B,和/或两个弹性装置44、45,特别是多个弹簧垫圈 R44、R44’、R45、R45’,和/或两个轴向止挡壁46、47,和/或轴承P48,栓设于枢轴销48之后,枢轴销48可因此固定于安装板49。
根据一个实施例,更具体地如图3所示,安装板49上大致平坦的壁面F49 形成第二轴向止挡壁47。
因此,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这种有利配置,不需要提供任何额外的组件来形成第二轴向止挡壁47,这简化了支撑装置4的制造,从而简化了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机构1的制造,并降低了支撑装置4的制造成本,从而降低了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机构1的制造成本。
特别地,并且有利地,安装板49还可配置为容置枢轴销A2的纵向端E2,枢轴销A2沿座椅S的第一横向轴Y1延伸并且其上安装有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机构1的输入小齿轮2。
根据一个实施例,更具体地如图1所示,调节机构1还包括后连杆5,其铰接车辆底板P以围绕座椅S的第四横向轴Y4枢转,并且铰接于座椅S的座位部分框架10以围绕座椅S的第五横向轴Y5枢转。
有利地,齿条3可铰接于后连杆5以围绕座椅S的第二横向轴Y2枢转,并且特别是靠近其第一纵向端31和/或靠近座椅S的第五横向轴Y5。
有利地,与齿条3配合的后连杆5配置为引导和驱动座椅S的座位部分框架10相对于车辆底板P大致上在座椅S的垂直方向Z上的运动,其可由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机构1驱动。
有利地,特别是当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机构1的输入小齿轮2固定于座位部分框架10的侧壁11上时,后连杆5也可以设置为在座椅S的第五横向轴Y5 上铰接至座位部分框架10的侧壁11。
如图1至图3及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涉及用于车辆,特别是用于机动车辆的座椅S,其包括:
-座位部分框架10;
-根据实施例之一的用于调节座位部分框架10相对于车辆底板P高度的机构1;
并且其中:
-调节机构1的输入小齿轮2安装成相对于座位部分框架10以围绕座椅S 的第一横向轴Y1转动;
-调节机构1的支撑装置4与座位部分框架10一体成形;
-调节机构1的支撑装置4的滚轮41安装成围绕座椅S的第三横向轴Y3 相对于座位部分框架10转动。
上述关于容置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机构1的座椅S的所有规定均适用于本实用新型的座椅S。
根据一实施例,座位部分框架10包括至少一个侧壁11,并且:
-调节机构1的输入小齿轮2安装于座位部分框架10的侧壁11以围绕座椅S的第一横向轴Y1相对于座位部分框架10转动;
-调节机构1的支撑装置4与座位部分框架10的侧壁11一体成型;
-调节机构1的支撑装置4的滚轮41安装于座位部分框架10的侧壁11 以围绕座椅S的第三横向轴Y3相对于座位部分框架10旋转。
根据一实施例,如图5所示,座椅S还包括滑轨组件G,其具有下型材IG 与上型材SG,下型材IG固定于车辆底板P,而上型材SG沿座椅S的纵向方向X相对于下型材IG平移并连接于座位部分框架10。
接着,调节机构1的齿条3可在其下纵向端31处进行铰接,以围绕座椅 S的第二横向轴Y2枢转。
自然地,在不脱离由以下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实施例。

Claims (26)

1.用于调节车辆座椅(S)的座位部分框架(10)相对于车辆底板(P)的高度的调节机构(1),其大致上位于所述座椅(S)的垂直方向(Z)上,其包括:
-输入小齿轮(2),用于安装成相对于所述座位部分框架(10)围绕所述座椅(S)的第一横向轴(Y1)旋转,其外周围具有多个小齿轮齿部(21);
-齿条(3),具有下纵向端(31)和上纵向端(32),所述齿条(3)用于在其所述下纵向端(31)铰接至所述车辆底板(P)以围绕所述座椅(S)的第二横向轴(Y2)枢转,并且在其所述上纵向端(32)具有多个齿部(33),所述多个齿部(33)大致上沿所述齿条(3)的纵向方向(L3)对齐并且与所述输入小齿轮(2)的所述多个小齿轮齿部(21)啮合,使得所述输入小齿轮(2)能相对于所述座位部分框架(10)围绕所述座椅(S)的所述第一横向轴(Y1)旋转,以引起所述齿条(3)相对于所述输入小齿轮(2)的运动以及所述齿条(3)相对于所述车辆底板(P)围绕所述座椅(S)的所述第二横向轴(Y2)的旋转,并因而引起所述座位部分框架(10)大致上在所述座椅(S)的所述垂直方向(Z)上相对于所述车辆底板(P)的移动;
-支撑装置(4),其与所述座位部分框架(10)一体成形,其在其所述上纵向端(32)的所述齿条(3)上施加承载力(Fr)以将所述齿条(3)的所述多个齿部(33)推向所述输入小齿轮(2)的所述多个小齿轮齿部(21);
其中,所述支撑装置(4)包括滚轮(41),所述滚轮安装成相对于所述座位部分框架(10)围绕所述座椅(S)的第三横向轴(Y3)旋转,所述滚轮定位成使所述齿条(3)的所述多个齿部(33)大致上在所述座椅(S)的所述垂直方向(Z)上插设于所述滚轮(41)和所述输入小齿轮(2)之间,所述齿条(3)的所述多个齿部(33)与所述输入小齿轮(2)的所述多个小齿轮齿部(21)啮合;
其中,所述滚轮(41)具有两个周围承载面(42、43),每个承载面于所述齿条(3)的所述上纵向端(32)处压靠设置在所述齿条(3)上的两个反承载面(34、35),在所述齿条(3)的横向方向(T3)上位于所述齿条(3)的所述多个齿部(33)的两侧各一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41)的两个周围承载面(42、43)分别以角度A42和角度A43各自相对于所述滚轮(41)的径向平面(R41M)倾斜,每个角度在20°和75°之间,所述两个反承载面(34、35)也分别以角度A34和角度A35各自相对于所述滚轮(41)的所述径向平面(R41M)倾斜,大致上分别等于所述角度A42与所述角度A4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节机构(1),其特征在于,每个角度在30°和60°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节机构(1),其特征在于,每个角度在40°和50°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调节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41)的两个承载面(42、43)相对于所述滚轮(41)的径向中心平面对称设置,并且所述齿条(3)的两个反承载面(34、35)也相对于所述滚轮(41)的所述径向中心平面对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节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41)由两个半滚轮组成:沿所述第三横向轴(Y3)相对移动的第一半滚轮(41A)与第二半滚轮(41B),所述承载面(42、43)包括第一承载面(42)和第二承载面(43),所述第一承载面(42)设置于所述第一半滚轮(41A)上,所述第二承载面(43)设置于所述第二半滚轮(41B)上;
并且其中,所述支撑装置(4)还包括:
-第一弹性装置(44),其设置为大致上沿所述第三横向轴(Y3)将所述第一半滚轮(41A)朝向所述第二半滚轮(41B)弹性推压;
-第二弹性装置(45),其设置为大致上沿所述第三横向轴(Y3)将所述第二半滚轮(41B)朝向所述第一半滚轮(41A)弹性推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调节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滚轮(41A)和所述第二半滚轮(41B)完全相同并且相对于所述滚轮(41)的所述径向中心平面对称地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调节机构(1),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弹性装置(44)设置为施加约束力(Fa)以将所述第一半滚轮(41A)沿所述第三横向轴(Y3)朝所述第二半滚轮(41B)推压,所述约束力在50N和200N之间;
-所述第二弹性装置(45)设置为施加约束力(Fa)以将所述第二半滚轮(41B)沿所述第三横向轴(Y3)朝所述第一半滚轮(41A)推压,所述约束力在50N和200N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调节机构(1),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一半滚轮(41A)沿所述第三横向轴(Y3)朝所述第二半滚轮(41B)推压的约束力(Fa)在100N和140N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调节机构(1),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二半滚轮(41B)沿所述第三横向轴(Y3)朝所述第一半滚轮(41A)推压的约束力(Fa)在100N和140N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调节机构(1),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弹性装置(44)包括至少一个弹簧垫圈(R44、R44’),其以所述第三横向轴(Y3)为中心并定位成使所述第一半滚轮(41A)插设于所述至少一个弹簧垫圈(R44、R44’)和所述第二半滚轮(41B)之间;和/或
-所述第二弹性装置(45)包括至少一个额外的弹簧垫圈(R45、R45’),其以所述第三横向轴(Y3)为中心并定位成使所述第二半滚轮(41B)插设于所述至少一个额外的弹簧垫圈(R45、R45’)和所述第一半滚轮(41A)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调节机构(1),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弹性装置(44)包括两个弹簧垫圈:第一弹簧垫圈(R44)与第二弹簧垫圈(R44’),所述第一弹簧垫圈(R44)为截头圆锥形并具有第一轴向端(E1R44、)和第二轴向端(E2R44),所述第二弹簧垫圈(R44’)为截头圆锥形并具有第一轴向端(E1R44’)和第二轴向端(E2R44’),所述第一弹簧垫圈(R44)和所述第二弹簧垫圈(R44’)在其各自的第一轴向端(E1R44、E1R44’)处的直径严格地大于所述第一弹簧垫圈(R44)和所述第二弹簧垫圈(R44’)在其各自的第二轴向端(E2R44、E2R44’)处的直径,所述第二弹簧垫圈(R44’)沿所述第三横向轴(Y3)设置于所述第一半滚轮(41A)和所述第一弹簧垫圈(R44)之间,而所述第一弹簧垫圈(R44)的所述第一轴向端(E1R44)抵靠于所述第二弹簧垫圈(R44’)的所述第一轴向端(E1R44’),或所述第一弹簧垫圈(R44)的所述第二轴向端(E2R44)抵靠于所述第二弹簧垫圈(R44’)的所述第二轴向端(E2R44’);和/或
-第二弹性装置(45)包括两个弹簧垫圈:第三弹簧垫圈(R45)和第四弹簧垫圈(R45’),所述第三弹簧垫圈(R45)为截头圆锥形并具有第一轴向端(E1R45)和第二轴向端(E2R45),所述第四弹簧垫圈(R45’)为截头圆锥形并具有第一轴向端(E1R45’)和第二轴向端(E2R45’),所述第三弹簧垫圈(R45)和所述第四弹簧垫圈(R45’)在其各自的第一轴向端(E1R45、E1R45’)处的直径严格地大于所述第三弹簧垫圈(R45)和所述第四弹簧垫圈(R45’)在其各自的第二轴向端(E2R45、E2R45’)处的直径,所述第四弹簧垫圈(R45’)沿所述第三横向轴(Y3)插设于所述第二半滚轮(41B)和所述第三弹簧垫圈(R45)之间,而所述第三弹簧垫圈(R45)的所述第一轴向端(E1R45)抵靠于所述第四弹簧垫圈(R45’)的所述第一轴向端(E1R45’),或所述第三弹簧垫圈(R45)的所述第二轴向端(E2R45)抵靠于所述第四弹簧垫圈(R45’)的所述第二轴向端(E2R45’)。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调节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垫圈(R44)与所述第二弹簧垫圈(R44’)完全相同,且所述第三弹簧垫圈(R45)和所述第四弹簧垫圈(R45’)完全相同。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调节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4)包括:
-第一轴向止挡壁(46),其阻挡所述第一弹性装置(44)和所述第一半滚轮(41A)沿所述第三横向轴(Y3)远离所述第二半滚轮(41B)的平移运动,所述第一弹性装置(44)沿所述第三横向轴(Y3)插设于所述第一轴向止挡壁(46)和所述第一半滚轮(41A)之间;和/或
-第二轴向止挡壁(47),其阻挡所述第二弹性装置(45)和所述第二半滚轮(41B)沿所述第三横向轴(Y3)远离所述第一半滚轮(41A)的平移运动,所述第二弹性装置(45)沿所述第三横向轴(Y3)插设于所述第二轴向止挡壁(47)和所述第二半滚轮(41B)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调节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装置(44)与所述第二弹性装置(45)完全相同,并且有利地,所述第一弹性装置(44)相对于所述滚轮(41)的所述径向中心平面与所述第二弹性装置(45)对称设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调节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4)包括枢轴销(48),所述枢轴销设置为沿所述第三横向轴(Y3)延伸并固定于所述座椅(S)的所述座位部分框架(10),所述滚轮(41)安装于所述枢轴销(48)以围绕所述第三横向轴(Y3)转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调节机构(1),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弹性装置(44)的多个或每个弹簧垫圈(R44、R44’)和所述第一半滚轮(41A)的中心安装于所述枢轴销(48);和/或
-所述第二弹性装置(45)的多个或每个弹簧垫圈(R45、R45’)和所述第二半滚轮(41B)的中心安装于所述枢轴销(48)。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调节机构(1),其特征在于,大致为圆柱形且以所述第三横向轴(Y3)为中心的轴承(P48)径向地沿所述第三横向轴(Y3)的径向方向插设于所述枢轴销(48)和所述支撑装置(4)的所述滚轮(41)之间。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调节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P48)沿所述第三横向轴(Y3)的径向方向径向地插设于:
-所述枢轴销(48)和每个半滚轮之间;及
-所述枢轴销(48)和每个弹性装置(44、45)之间;
并且其中,所述轴承(P48)包括至少一个边框(B48、B48’),设置于其两个纵向端(E48、E48’)其中之一处,以形成所述第一轴向止挡壁(46)或所述第二轴向止挡壁(47)。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调节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4)包括安装板(49),用于刚性地固定于所述座位部分框架(10)以确保所述支撑装置(4)附接至所述座位部分框架(10)。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调节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轴销(48)固定于所述安装板(49)。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调节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49)上大致平坦的表面(F49)形成所述第二轴向止挡壁(47)。
2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调节机构(1),其还包括后连杆(5),所述后连杆铰接于所述车辆底板(P)以围绕所述座椅(S)的第四横向轴(Y4)枢转,并且铰接于所述座椅(S)的所述座位部分框架(10)以围绕所述座椅(S)的第五横向轴(Y5)枢转,
并且其中,所述齿条(3)铰接于所述后连杆(5)以围绕所述座椅(S)的所述第二横向轴(Y2)枢转,并且特别是靠近其下纵向端(31)和/或靠近所述座椅(S)的所述第五横向轴(Y5)。
24.车辆座椅(S),其包括:
-座位部分框架(10);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调节座位部分框架(10)相对于车辆底板(P)的高度的调节机构(1);
并且其中:
-所述调节机构(1)的所述输入小齿轮(2)安装成相对于所述座位部分框架(10)以围绕所述座椅(S)的第一横向轴(Y1)转动;
-所述调节机构(1)的所述支撑装置(4)与所述座位部分框架(10)一体成形;
-所述调节机构(1)的所述支撑装置(4)的所述滚轮(41)安装成围绕所述座椅(S)的第三横向轴(Y3)相对于所述座位部分框架(10)转动。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座椅(S),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位部分框架(10)包括至少一个侧壁(11),并且其中:
-所述调节机构(1)的所述输入小齿轮(2)安装于所述座位部分框架(10)的所述侧壁(11)以围绕所述座椅(S)的第一横向轴(Y1)相对于所述座位部分框架(10)转动;
-所述调节机构(1)的所述支撑装置(4)与所述座位部分框架(10)的所述侧壁(11)一体成型;
-所述调节机构(1)的所述支撑装置(4)的所述滚轮(41)安装于所述座位部分框架(10)的所述侧壁(11)以围绕所述座椅(S)的第三横向轴(Y3)相对于所述座位部分框架(10)旋转。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座椅(S),其还包括滑轨组件(G),所述滑轨组件具有下型材(IG)与上型材(SG),所述下型材(IG)固定于所述车辆底板(P),而所述上型材(SG)沿所述座椅(S)的纵向方向(X)相对于所述下型材(IG)可平移并连接于所述座位部分框架(10);
其中,所述调节机构(1)的所述齿条(3)在其下纵向端(31)处进行铰接,以围绕所述座椅(S)的第二横向轴(Y2)枢转。
CN202220826144.2U 2021-04-13 2022-04-11 用于调节车辆座位部分框架高度的调节机构和车辆座椅 Active CN217804431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2103801 2021-04-13
FR2103801A FR3121645B1 (fr) 2021-04-13 2021-04-13 Mécanisme de réglage de la hauteur d’un châssis d’assise de siège de véhicul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04431U true CN217804431U (zh) 2022-11-15

Family

ID=779131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826144.2U Active CN217804431U (zh) 2021-04-13 2022-04-11 用于调节车辆座位部分框架高度的调节机构和车辆座椅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04431U (zh)
FR (1) FR3121645B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042851A1 (de) 2000-08-30 2002-03-14 Hammerstein Gmbh C Rob Höhenverstellbares Untergestell eines Kraftfahrzeugsitzes mit zwei Seitenteilen
KR20090063583A (ko) 2007-12-14 2009-06-1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시트 높이 조절장치
KR102402990B1 (ko) * 2015-11-27 2022-05-27 주식회사 다스 차량용 시트의 높이 조절장치
KR101744530B1 (ko) * 2016-05-11 2017-06-29 주식회사다스 시트쿠션 높이 조절장치의 오버랩 설정구조
KR101869047B1 (ko) 2016-10-26 2018-06-20 주식회사 다스 랙과 피니언의 결합 구조
DE102017206994B4 (de) * 2017-04-26 2019-01-10 Adient Engineering and IP GmbH Fahrzeugsitz mit einer antriebsvorrichtung
KR102400917B1 (ko) * 2017-10-31 2022-05-24 주식회사 다스 시트쿠션 높이 조절장치의 기어 간격 조절구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FR3121645B1 (fr) 2023-03-03
FR3121645A1 (fr) 2022-10-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22877B (zh) 车用座椅的座椅坐垫支架结构和具有该结构的车用座椅
JP5386344B2 (ja) シートアジャスタ用のトランスミッションデバイス
JP5381311B2 (ja) 車両用シート装置のスクリュ構造
CN212148531U (zh) 具有垂直枢转运动的车辆座椅
CN103781660B (zh) 用于机动车辆座椅的谐波传动盘式斜倚器
JPH11334427A (ja) 車両用シートの減速装置
JP2924945B2 (ja) シートスライド装置
CN217804431U (zh) 用于调节车辆座位部分框架高度的调节机构和车辆座椅
KR20190053422A (ko) 자동차의 전동식 슬라이딩 콘솔
CN202243072U (zh) 座椅调角装置及具有该调角装置的座椅
JP2001130296A (ja) シートリクライニング装置のベースプレート補強構造
CN111516573A (zh) 一种座椅扶手调节机构总成
CN207579666U (zh) 一种汽车座椅无级调节扶手机构
CN113710576B (zh) 设置有安装在可变形部分上的齿条的飞行器座椅
KR100461104B1 (ko) 자동차용 프론트시트의 리클라이너 잠금장치
EP3208141B1 (en) Rotating operation control mechanism and seat
JP5388271B2 (ja) 車両用シートのバックシートフレーム構造および該構造を有する車両用シート
JP4994083B2 (ja) 車両用シート装置
CN212219995U (zh) 一种座椅扶手调节机构总成
JP2015003573A (ja) 乗物用シート
EP0912362A1 (en) Seat reclining mechanism
CN214523441U (zh) 座椅旋转盘机构
JP5388273B2 (ja) 車両用シートのバックシートフレーム構造および該構造を有する車両用シート
JP2021108961A (ja) アームレスト機構
KR101664066B1 (ko) 차량용 시트 사이드 볼스터 유닛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