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94813U - 一种用于滤芯的止水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滤芯的止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94813U
CN217794813U CN202221660506.1U CN202221660506U CN217794813U CN 217794813 U CN217794813 U CN 217794813U CN 202221660506 U CN202221660506 U CN 202221660506U CN 217794813 U CN217794813 U CN 2177948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low pipe
filter
pipe
water
hol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6050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兴亿
缪虹娟
梁景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City Shunde District Bpsaf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City Shunde District Bpsaf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City Shunde District Bpsaf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City Shunde District Bpsaf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6050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948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948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948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滤芯的止水结构,滤瓶由外到内依次设有第一空心管、第二空心管、第三空心管和弹簧;第一空心管与滤瓶之间的间隙形成进水管道;第三空心管的内部形成第二出水管道;第三空心管固定安装于滤瓶的中心,第二空心管套设于第三空心管,第二空心管底部与滤瓶的内部固定连接,第一空心管轴向滑动套设于第二空心管的顶部,第一空心管与第二空心管通过弹簧相抵接;第一空心管设有第二密封件,第三空心管和第一空心管之间设有第三密封件,第三空心管的顶部设有弹簧止水阀。本实用新型在拆卸滤芯时,可以密封进水管道、第一出水管道和第二出水管道,从而有效减少水流溢出,解决了传统更换滤芯时,大量的水流向外溢出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滤芯的止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止水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滤芯的止水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的过滤装置应用广泛,尤其是净水设备市场巨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过滤装置产品出现。过滤装置中滤芯是其核心,滤芯质量的优劣直接决定了过滤装置的质量。
对滤芯进行处理时,滤芯中的存水会流出,而且关闭过滤装置与滤芯之间的连通水路也需要一定时间,因此会造成不必要的水流溢出,可能会对家具等造成损坏,会造成一定的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滤芯的止水结构,在拆卸滤芯时,可以密封进水管道、第一出水管道和第二出水管道,从而有效减少水流溢出,解决了传统更换滤芯时,大量的水流向外溢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滤芯的止水结构,包括滤瓶和滤座,所述滤座套设于所述滤瓶的开口处,所述滤瓶的开口处设有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用于封堵所述滤瓶与所述滤座之间的间隙;
所述滤瓶由外到内依次设有第一空心管、第二空心管、第三空心管和弹簧;
所述第一空心管与所述滤瓶之间的间隙形成进水管道;所述第三空心管的内部形成第二出水管道;所述第一空心管和所述第三空心管之间的间隙形成第一出水管道的上半部分,所述第二空心管与所述第三空心管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第一出水管道的下半部分;
所述第三空心管固定安装于所述滤瓶的中心,所述第二空心管套设于所述第三空心管,所述第二空心管底部与所述滤瓶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空心管轴向滑动套设于所述第二空心管的顶部,所述第一空心管与所述第二空心管通过弹簧相抵接;
所述第一空心管设有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三空心管和所述第一空心管之间设有第三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用于密封所述进水管道,所述第三密封件用于密封所述第一出水管道,所述第三空心管的顶部设有弹簧止水阀;
所述弹簧用于顶起所述第一空心管时,所述第二密封件与所述滤瓶的内部相抵接。
可选的,所述滤瓶的内部设有向外倾斜的第一倾斜面,所述第一空心管设有环形槽,所述第一密封件与所述环形槽相嵌合,所述第一密封件设有凸起部;
自然状态下,所述弹簧顶起第一空心管时,所述凸起部与所述第一倾斜面相抵接。
可选的,所述第三空心管的顶部固定套设有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一空心管的顶部设有向内倾斜的第二倾斜面;
所述弹簧顶起所述第一空心管时,所述第二倾斜面与所述第二密封件相抵接。
可选的,所述第二空心管由上到下依次包括内管部、连接部和外管部;
所述内管部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一空心管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外管部的外侧与所述滤芯的内壁相抵接,所述连接部水平连接所述外管部的顶部和内管部的底部,所述内管部与所述第一空心管之间设有第四密封件;
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抵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空心管的底部抵紧。
可选的,所述第四密封件环设于所述连接部的外侧壁,所述第一空心管的底部设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的外侧环设有所述弹簧,所述导向部的内壁与所述第四密封件相抵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空心管的外侧固定套设有第五密封件,所述滤座的底部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第五密封件相抵接,所述限位部与所述滤座形成进水管道,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第三空心管之间的间隙形成第一出水管道。
可选的,所述滤座的底部还设有抵接部,所述抵接部位于所述限位部的内侧,所述抵接部与所述限位部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出水管道,所述滤座的顶部设有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与所述第一出水管道相连通;
所述抵接部的端部与所述第一空心管的顶部相抵接,所述抵接部的底部均匀设有多个通水孔,所述通水孔用于连通所述第一出水管道;
旋转所述滤瓶使滤瓶与滤座合拢,所述抵接部向下抵压所述第一空心管,所述第二密封件与所述滤瓶相分离。
可选的,所述第一密封件、第二密封件、第三密封件、第四密封件和第五密封件均为橡胶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当滤芯在运作过程中,弹簧时刻被滤座抵压,弹簧止水阀也被滤座抵压,使得弹簧难以向上顶起第一空心管,此时第一倾斜面与第二密封件相分离,第二倾斜面与第三密封件相分离,第二出水管道与第二出水口相连通,从而使得进水管道向滤芯不断输送原水,第一出水管道可以向外排出废水,第二出水管道向外排出纯水。需要说明的是,进水管道和第一出水管道之间、进水管道和第二出水管道之间以及第一出水管道和第二出水管道之间均不能连通;
2.当需要更换或拆装滤芯时,弹簧处于正常状态,可以为第一空心管道提供向上顶起的作用力,使得第二密封件可以对进水管道进行密封,第三密封件可以对第一出水管道进行密封,从而可以确保滤芯在非运作过程中,关闭进水管道和第一出水管道,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水流溢出的情况。此外,弹簧止水阀在正常状态下时,可以密封第二出水管道,阻断第二出水管道出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一种用于滤芯的止水结构中滤芯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一种用于滤芯的止水结构中滤芯正常运作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一种用于滤芯的止水结构中拆卸滤芯时的示意图;
其中,1、滤瓶;10、第一密封件;101、第一倾斜面;11、第一空心管;110、第二密封件;111、凸起部;112、环形槽;113、第二倾斜面;114、导向部;115、第五密封件;12、第二空心管;120、第四密封件;121、内管部;122、连接部;123、外管部;13、第三空心管;130、第三密封件;131、弹簧止水阀;14、弹簧;2、滤座;21、限位部;22、抵接部;3、进水管道;4、第一出水管道;5、第二出水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用于区别描述特征,无顺序之分,无轻重之分。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图1至图3,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滤芯的止水结构。
一种用于滤芯的止水结构,包括滤瓶1和滤座2,所述滤座2套设于所述滤瓶1的开口处,所述滤瓶1的开口处设有第一密封件10,所述第一密封件10用于封堵所述滤瓶1与所述滤座2之间的间隙;所述滤瓶1由外到内依次设有第一空心管11、第二空心管12、第三空心管13和弹簧14.
所述第一空心管11与所述滤瓶1之间的间隙形成进水管道3;所述第三空心管13的内部形成第二出水管道5;所述第一空心管11和所述第三空心管13之间的间隙形成第一出水管道4的上半部分,所述第二空心管12与所述第三空心管13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第一出水管道4的下半部分。
所述第三空心管13固定安装于所述滤瓶1的中心,所述第二空心管12套设于所述第三空心管13,所述第二空心管12底部与所述滤瓶1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空心管11轴向滑动套设于所述第二空心管12的顶部,所述第一空心管11与所述第二空心管12通过弹簧14相抵接。
所述第一空心管11设有第二密封件110,所述第三空心管13和所述第一空心管11之间设有第三密封件130,所述第二密封件110用于密封所述进水管道3,所述第三密封件130用于密封所述第一出水管道4,所述第三空心管13的顶部设有弹簧止水阀131。
所述弹簧14用于顶起所述第一空心管11时,所述第二密封件110与所述滤瓶1的内部相抵接。
本方案制备的一种用于滤芯的止水结构的工作过程如下,滤座2与滤瓶1之间通过第一密封件10相密封,此时水流难以从滤瓶1和滤座2之间的间隙中流出。
值得说明的是,滤座2的顶部设有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进水口与进水管道3相连通,第一出水口与第一出水管道4相连通,第二出水口与第二出水管道5相连通,进水管道3用于供原水流动,第一出水管道4用于供废水流动,第二进水管道3用于供纯水流动。
当滤芯在运作过程中,弹簧14时刻被滤座2抵压,弹簧止水阀131也被滤座2抵压,使得弹簧14难以向上顶起第一空心管11,此时第一倾斜面101与第二密封件110相分离,第二倾斜面113与第三密封件130相分离,第二出水管道5与第二出水口相连通,从而使得进水管道3向滤芯不断输送原水,第一出水管道4可以向外排出废水,第二出水管道5向外排出纯水。需要说明的是,进水管道3和第一出水管道4之间、进水管道3和第二出水管道5之间以及第一出水管道4和第二出水管道5之间均不能连通。
当需要更换或拆装滤芯时,弹簧14处于正常状态,可以为第一空心管11道提供向上顶起的作用力,使得第二密封件110可以对进水管道3进行密封,第三密封件130可以对第一出水管道4进行密封,从而可以确保滤芯在非运作过程中,关闭进水管道3和第一出水管道4,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水流溢出的情况。此外,弹簧止水阀131在正常状态下时,可以密封第二出水管道5,阻断第二出水管道5出水。
本实用新型在拆卸滤芯时,可以密封进水管道3、第一出水管道4和第二出水管道5,从而有效减少水流溢出,解决了传统更换滤芯时,大量的水流向外溢出的问题。
所述滤瓶1的内部设有向外倾斜的第一倾斜面101,所述第一空心管11设有环形槽112,所述第一密封件10与所述环形槽112相嵌合,所述第一密封件10设有凸起部111;自然状态下,所述弹簧14顶起第一空心管11时,所述凸起部111与所述第一倾斜面101相抵接。
在本实施例中,弹簧14始终具有向上顶起第一空心管11的作用力,使得第一空心管11上的第二密封件110与第一倾斜面101相抵接,为了更好地将关闭进水管道3,在第二密封件110上设有凸起部111,凸起部111可以进一步填充第二密封件110与第一倾斜面101之间的间隙,从而封闭进水管道3。
所述第三空心管13的顶部固定套设有第二密封件110,所述第一空心管11的顶部设有向内倾斜的第二倾斜面113;所述弹簧14顶起所述第一空心管11时,所述第二倾斜面113与所述第三密封件130相抵接。
当第一空心管11被弹簧14顶起时,第一空心管11的顶部向上活动,直至第二倾斜面113与第三密封件130相抵接,此时第三密封件130可以将第一出水管道4进行封闭,使得废水难以排出。
所述第二空心管12由上到下依次包括内管部121、连接部122和外管部123;所述内管部121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一空心管11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外管部123的外侧与所述滤芯的内壁相抵接,所述连接部122水平连接所述外管部123的顶部和内管部121的底部,所述内管部121与所述第一空心管11之间设有第四密封件120;所述弹簧14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122抵紧,所述弹簧1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空心管11的底部抵紧。
第一空心管11与滤瓶1之间的间隙形成进水管道3,第二空心管12和第三空心管13之间的间隙形成第一出水管道4,由于第一空心管11与第二空心管12滑动连接,使得第一空心管11与第二空心管12之间存在间隙,此时原水和废水可能会在该间隙中流动,然后混合在一起。为了避免原水和废水相互混合的情况,本方案在内管部121的外侧设有第四密封件120,第四密封件120与第一空心管11的内部相抵接,使得第四密封件120可以填充内管部121与第一空心管11之间的间隙,从而将进水管道3和第一出水管道4隔绝开。
所述第四密封件120环设于所述连接部122的外侧壁,所述第一空心管11的底部设有导向部114,所述导向部114的外侧环设有所述弹簧14,所述导向部114的内壁与所述第四密封件120相抵接。
第一空心管11与内管部121滑动连接,当弹簧14向上顶起第一空心管11时,第一空心管11的内侧壁会与第四密封件120相分离,此时,进水管道3和第一出水管道4相连通,则废水和原水相互混合。因此本方案在第一空心管11的底部设有导向部114,导向部114时刻与第四密封件120相抵接,从而可以确保进水管道3和第一出水管道4隔绝开,避免出现原水和废水相互混合的情况。
所述第一空心管11的外侧固定套设有第五密封件115,所述滤座2的底部设有限位部21,所述限位部21与所述第五密封件115相抵接,所述限位部21与所述滤座2形成进水管道3,所述限位部21与所述第三空心管13之间的间隙形成第一出水管道4。
由于滤座2中第一出水口需要与第一出水管道4相连通,进水口需要和进水管道3相连通。为了减少第一进水管道3和出水管道在滤座2相互连通的情况,本方案在滤座2的底部设有限位部21,限位部21时刻与第五密封件115相抵接,使得限位部21与第三空心管13之间的间隙形成第一出水口,限位部21与滤座2之间的间隙形成进水口,从而减少废水和原水出现混合的情况。
所述滤座2的底部还设有抵接部22,所述抵接部22位于所述限位部21的内侧,所述抵接部22与所述限位部21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出水管道4,所述滤座2的顶部设有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与所述第一出水管道4相连通。
所述抵接部22的端部与所述第一空心管11的顶部相抵接,所述抵接部22的底部均匀设有多个通水孔,所述通水孔用于连通所述第一出水管道4;旋转所述滤瓶1使滤瓶1与滤座2合拢,所述抵接部22向下抵压所述第一空心管11,所述第二密封件110与所述滤瓶1相分离。
需要说明的是,弹簧14时刻都具有向上顶起第一空心管11的作用力,使得第一空心管11的第二倾斜面113时刻与第三密封件130相抵接,第二密封件110时刻与滤瓶1的第一倾斜面101相抵接,此时废水难以从第二出水管道5中排出,原水也难以从进水管道3进入滤芯内部进行过滤。
在本实施例中,滤座2的底部还设有抵接部22。转动滤座2,使得抵接部22可以向下抵压第一空心管11,使得第一倾斜面101与第二密封件110相分离,第二倾斜面113与第三密封件130相分离。此时,抵接部22的底部与第一空心管11的顶部相抵接,而且抵接部22的侧壁与第三密封件130相抵接,由于抵接部22的底部均匀设有多个通水孔,抵接部22与限位部21之间的间隙形成第一进水管道3,使得废水可以从通水孔中流进滤座2内,然后排出滤芯外。
反方向旋转滤座2,使得抵接部22向上活动不再抵压第一空心管11,此时弹簧14为第一空心管11提供向上活动的作用力,使得第一空心管11上的第二密封件110与第一倾斜面101相抵接,第二倾斜面113与第三密封件130相抵接,从而密封进水管道3和出水管道。
所述第一密封件10、第二密封件110、第三密封件130、第四密封件120和第五密封件115均为橡胶材料。
值得说明的是,本方案中第一密封件10、第二密封件110、第三密封件130、第四密封件120和第五密封件115均有橡胶材料制作而成。橡胶材料具有较好的形变作用,可以填充各种间隙中,从而减少水流逆行或两种水流出现混合的情况。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滤芯的止水结构的其他构成等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用于滤芯的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滤瓶和滤座,所述滤座套设于所述滤瓶的开口处,所述滤瓶的开口处设有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用于封堵所述滤瓶与所述滤座之间的间隙;
所述滤瓶由外到内依次设有第一空心管、第二空心管、第三空心管和弹簧;
所述第一空心管与所述滤瓶之间的间隙形成进水管道;所述第三空心管的内部形成第二出水管道;所述第一空心管和所述第三空心管之间的间隙形成第一出水管道的上半部分,所述第二空心管与所述第三空心管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第一出水管道的下半部分;
所述第三空心管固定安装于所述滤瓶的中心,所述第二空心管套设于所述第三空心管,所述第二空心管底部与所述滤瓶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空心管轴向滑动套设于所述第二空心管的顶部,所述第一空心管与所述第二空心管通过弹簧相抵接;
所述第一空心管设有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三空心管和所述第一空心管之间设有第三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用于密封所述进水管道,所述第三密封件用于密封所述第一出水管道,所述第三空心管的顶部设有弹簧止水阀;
所述弹簧用于顶起所述第一空心管时,所述第二密封件与所述滤瓶的内部相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滤芯的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瓶的内部设有向外倾斜的第一倾斜面,所述第一空心管设有环形槽,所述第一密封件与所述环形槽相嵌合,所述第一密封件设有凸起部;
自然状态下,所述弹簧顶起第一空心管时,所述凸起部与所述第一倾斜面相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滤芯的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空心管的顶部固定套设有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一空心管的顶部设有向内倾斜的第二倾斜面;
所述弹簧顶起所述第一空心管时,所述第二倾斜面与所述第二密封件相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滤芯的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空心管由上到下依次包括内管部、连接部和外管部;
所述内管部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一空心管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外管部的外侧与所述滤芯的内壁相抵接,所述连接部水平连接所述外管部的顶部和内管部的底部,所述内管部与所述第一空心管之间设有第四密封件;
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抵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空心管的底部抵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滤芯的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密封件环设于所述连接部的外侧壁,所述第一空心管的底部设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的外侧环设有所述弹簧,所述导向部的内壁与所述第四密封件相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滤芯的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心管的外侧固定套设有第五密封件,所述滤座的底部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第五密封件相抵接,所述限位部与所述滤座形成进水管道,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第三空心管之间的间隙形成第一出水管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滤芯的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座的底部还设有抵接部,所述抵接部位于所述限位部的内侧,所述抵接部与所述限位部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出水管道,所述滤座的顶部设有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与所述第一出水管道相连通;
所述抵接部的端部与所述第一空心管的顶部相抵接,所述抵接部的底部均匀设有多个通水孔,所述通水孔用于连通所述第一出水管道;
旋转所述滤瓶使所述滤瓶与所述滤座合拢,所述抵接部向下抵压所述第一空心管,所述第二密封件与所述滤瓶相分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滤芯的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件、第二密封件、第三密封件、第四密封件和第五密封件均为橡胶材料。
CN202221660506.1U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用于滤芯的止水结构 Active CN2177948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60506.1U CN217794813U (zh)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用于滤芯的止水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60506.1U CN217794813U (zh)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用于滤芯的止水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94813U true CN217794813U (zh) 2022-11-15

Family

ID=839611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60506.1U Active CN217794813U (zh) 2022-06-30 2022-06-30 一种用于滤芯的止水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948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794813U (zh) 一种用于滤芯的止水结构
CN103623631A (zh) 一种手动反冲洗滤网过滤器
CN115574105A (zh) 一种截断止回阀
CN214218357U (zh) 一种基于反渗透的多级过滤装置
CN201598208U (zh) 一种复合滤芯
CN217746100U (zh) 一种便于更换滤芯的吸油过滤器
CN209438389U (zh) 侧流式反渗透滤芯组件
CN213313735U (zh) 一种双联过滤器
CN212701876U (zh) 一种对伞花烃生产用固定床反应器卸料孔挡板结构
CN105854375B (zh) 一种进出水都在一端的可冲洗滤材的过滤组件
CN109011747A (zh) 一种便于泥饼掉落且上端不易漏水的压滤机滤板
CN204784886U (zh) 一种多功能阀
CN211676543U (zh) 一种自动泄压的过滤装置
CN217921666U (zh) 一种具有阻垢功能的净水系统
CN108295541B (zh) 过滤组件、复合滤芯和具有其的水处理设备
CN112870795A (zh) 一种新型可再生过滤元件
CN220550025U (zh) 一种净水滤芯
CN218280888U (zh) 一种便于清理的过滤装置
CN214382588U (zh) 一种水处理过滤设备
CN216005411U (zh) 一种超滤膜式过滤装置
CN212924443U (zh) 一种具有双向堵头水阀的净水器
CN211585739U (zh) 一种用于药物分离过程中的氮气过滤器
CN219376705U (zh) 一种牛血清生产加工用微孔过滤器改进结构
CN210079016U (zh) 一种快速固定滤桶的三联体盖
CN218992503U (zh) 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阀门龙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